社会变迁与人生智慧论文——论诚信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14:1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变迁与人生智慧论文——论诚信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变迁与人生智慧论文——论诚信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第一篇:社会变迁与人生智慧论文——论诚信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意义

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现实意义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诚信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本文分析了社会转型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说明了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当今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诚信 社会转型 现实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当代中国正由传统走向现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依然突出,小到个人、企业,大到政府和整个社会,都普遍遭受到信任危机,诚信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然而,曾几何时,诚实守信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为了在社会转型期内重建诚信体系,重拾诚信美德,我们应回归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内省功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念与现代诚信制度的规范相结合,发挥自律与约束的双向功能,只有内省与外制双效合一,才能有效解决转型期诚信缺失的问题。

一、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哲学视角看,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人是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存在物”,内蕴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深刻矛盾。一方面个人作为个体存在,有自我保全、自我发展、顽强追求自我利益的天性;另一方面,个人也是社会存在物,有自觉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但社会利益不等于所有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社会利益与单个人的利益在特定情况下往往发生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和矛盾的一种具体体现就是个人为了达到自我利益的暂时最大化而丧失诚信违背契约。

其次,从经济视角来看,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社会处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交往以血缘、地缘为基础,以情感为背景的信任建立在“熟人”范围之内。而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契约经济,在以交换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状态下,人与人的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大、突破了“熟人”交往的限制,交换发生的前题是平等理性的对契约“诚信”的遵守。传统“熟人”社会的诚信意识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开放社会的诚信需求。

二、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不仅在社会生活中以身作则,大力倡导诚实守信。而且对诚信思想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首先,孔子认为诚信是为人之本,正由于此,孔子一再告诫其弟子。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其次,孔子认为诚信是交往之道,孔子把它视为与人交往的一条基本准则。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 12 輗:古代大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軏:古代小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强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的品质,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要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信则任焉”。其弟子子夏也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就有一项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凡此种种,都表明孔子对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高度重视。最后,孔子认为诚信是立国之基,在子贡问政的时候,孔子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进一步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兵。”子贡又问,在“食”和“信”二者之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在治国之道中,孔子是将诚信放在兵强马壮与丰衣足食之上的,为政的关键在于诚实守信。孔子对诚信的政治价值的重视,在此表露无遗。

孟子对诚信也是相当重视,并将诚信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肯定「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信之道才是做人的道理。荀子也认同诚信是为政之基,他说“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荀子还强调诚信是为人之本,他说“耻不信,不耻不见信”,应该以自己没有诚信的美德为耻。

三、传统诚信思想对当代转型期的现实意义

透过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对当今社会转型期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重建诚信体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诚实守信是获得民心的基本前提

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是政府存在的必要条件。荀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正由于此。孔子提出“兵”、“食”可去而“民无信不立”的政治治理主张。诚信是政府取得民众信任与支持的根本手段,所以孔子要求代表官府形象的官员“慎于言,敏于事”,“言思忠,行思敬”,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从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立体完整的诚信政府的形象。

2.诚实守信是国家政治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是国家政权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力量。他们不但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一个政府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其所管辖的区域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都必须得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一个政权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取信于民。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为政者只有讲究诚信,重视信誉,才能带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以及民风的改善,从而为国家的治理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生活中所出现的诚信危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些政府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失信行为,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地方有的政策难以推行的这一恶果,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了诚信对于政府行政的深层次意义。

3.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诚信对商业经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著名思想家富兰克林在《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一书中指出:“切记,信用就是金钱”。印尼华商巨子李文正也说:“银行家要出售的不是金钱。而是信用”。传统文化中诚信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誉至上宗旨的要求是一致的。讲求信用,注重信誉,是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行为的—个基本要求,也是—个企业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民无信不立,君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商同样无信不立。在经济领域,诚信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讲求或者坚持诚信,能够给商家带来或多或少的利益。反之,则迟早会招致事业的失败。近年来不少企业破产的经历表明,诚信既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信用经济。离开诚信,根本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真正发展。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提倡与弘扬诚信为本的道德准则。对于市场经济的早日完善和健康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

4.如何重建诚信体系,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诚信缺失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诚信体系?由谁来建立诚信体系?在这里,政府的职责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事实上,无论是法律诚信,还是道德诚信,政府都责无旁贷。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诚信,社会才有可能诚信。倘若政府不诚信,则“上梁不正下梁歪”,必然引发社会诚信危机。当前,诚信危机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加上在新中国建立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对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的批判,一部分人头脑中的道德是非标准发生了混乱,导致诚信资源不同程度地失落和减少,重新建立社会信用体制刻不容缓。孔子关于政府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过程中发挥倡导和督责作用的主张,对当代社会信用体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政府大力倡导与督责,全社会诚实守信的观念才有可能形成。并且,政府必须作为第三方制定和实施公平正义的市场规则,以此约束市场主体可能存在的不诚信问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是人们行为的最根本动力,只有充分调动起人们对合法利益的欲求,诚信危机的解决才能成为现实。因此,让诚信者获得利益上的支持便成了建立诚信体系的重要目标。但是当前我们的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诚信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而不是主体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和必要条件。由于诚信环境的恶化,诚实守信者不仅不能优先获得利益上的激励,反而因此有丧失利益的危险,而背信弃约者却可能因契约规则的缺乏与法治建设的不完善而逃脱市场与法律的惩罚。由于缺乏了强制力的保障和利益的驱动,人们在经历了反复的博弈之后,放弃诚信便成了他们必然的、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在一个尔虞我诈、欺骗盛行的社会里是无法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让诚信者得到法律上的支持与利益上的回报,让诚信缺乏者受到法律和市场的严厉制裁并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这样,诚信危机才能解决、诚信体系才能真正重建起来。

参考文献:

[1] 《论语》 《孟子》 《荀子》

[ 2 ] 涂爱荣,《论语中的信得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湖北武汉,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8月,第四期

[ 3 ] 梁堂话,《从论语看孔子的诚信思想》,湖北长沙:船山学刊,2009年第四期 [ 4 ] 于丹 《论语心得》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1 [ 5 ] 蒋亮智、张荣,略谈法制建设与商业诚信建设的关系,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

[6]万斌,万斌文集[M]第四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199页

[7]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34页

第二篇:文档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结业论文

《孙子兵法 》的现代意义摘要: 《孙子兵法 》在古代的军事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古代经典军事书籍 《孙子兵法 》在现代同样有着不可比拟的意义价值。在现代它不仅指导了现代军事和战争 ,同样还可以把它作为指导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以及企业商战。因此 , 《孙子兵法 》在当代社会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键词:孙子兵法、指导思想、现代军事与战争、企业管理与企业商战正文:

一、《孙子兵法 》和现代军事与战争 《孙子兵法 》不仅是世界上既是兵力、兵器的对抗,更是心理谋略的角逐。心理战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走上战争舞台 ,其战争平台更加多样,内涵更加丰富 ,外延更加拓展 ,进程贯穿整个战争始终 ,直接影响战争成败。借鉴研究孙子关于 “攻心 ”作战的思想,对于实施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 ,在战争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最高境界是实施“攻心战”的关键;

二、抓住心理战的基本特点是探求“攻心战”的基本切入点 ,即: 1.进行攻心战,在战法上应坚持综合化 , 2.进行攻心战,在编程上应实现专业化 , 3.进行攻心战,在力量上应呈现多元化 , 4.进行攻心战,在目标上应攻击多面化 , 5.进行攻心战,在攻与防上体现全时化;

三、坚持从战争实践入手是解析 “攻心战”的基本着力点 ,也就说: 1.威慑攻心战, 2.用间策反战, 3.示形宣传战, 4.诡诈欺骗战, 5.怀柔夺心战。战争的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战争史告诉人们,对一 ��军队或者一个民族 ,武力征服的成果总是短暂的 ,只有精神心理瓦解才是根本性的征服。精神不死 ,对抗就不算结束。心理上取胜和征服才是最终的取胜和征服。这是决定心理战战略地位的根本依据。《孙子兵法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心理战思想 ,原则和方法,只有深入研究 ,才能领悟它的艺术奥妙 ,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实现现代心理战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营销经理如何应用孙子兵法 》。他在文中写道 : “《孙子兵法 》虽然古老,却可能成为未来的蓝图。”很多有头脑的成功企业家都看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20世纪 60年代 ,日本将《孙子兵法 》引进企业管理。日本学者村山孚说 : “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 ,一个是《孙子兵法 》的战略和策略。目前 ,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说: ”在国外,学习战略是将 《孙子兵法 》作为经典的参考书 ,他们认为战略中的许多思维方式早在 2000 ��年前就解决了。其实外国人喜欢看的书 ,反而是我们的 《孙子兵法 》,他们觉得很有用。近年来,很多管理学学者发现企业竞争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他们已经将《孙子兵法 》的理念应用于管理运作上。“ LG中国总裁 : ”我很喜欢中国的《孙子兵法 》,里面有很多智慧的东西 ,对于经营管理也很有用。“如果要将 《孙子兵法 》的精髓进行总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即”知彼知己 ,避实击虚 “。而整个《孙子兵法 》最深刻的行动原理、取胜之道就是 ”知彼知己 “,同时要学会破坏对手的知觉能力 ,要让自己处于一种对手没有办法掌握的状态。破坏对手的��觉能力,所收到的效果要远远超出直接破坏对手的行动能力。企业的管理要制定正确的战略,要打造一支牢不可破的团队 ,要具有一种领导力、执行力,要有一种价值追求。作为商业竞争 ,在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中守信经营,把自己的思路打开 ,从战略的高度去学 ,从道的高度去学,使我们的企业做得更大更强。古语云:半部 《论语 》治天下。今朝云:半部 《孙子兵法 》打江山。《孙子兵法 》是商战中的”圣经 “。特别是在今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飞速过渡的时代,也是各个行业在商战中从”周天子“一统天下的局面向 ”春秋 “过度 ,再飞速向 ”战国 “发展的时代。《孙子兵法 》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实际的使用意义。同时 ,孙子兵法在其他领域同样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 ,在外交领域,美国著名国际战略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 《运筹帷幄 》一书中,直接依据孙子的思想阐述对苏的不战而胜战略 ,并通过对孙子 ”得天下之众“的”衢地 “的理解,提出了”关键性国家“的概念。在体育领域,据报道说 ,巴西足球教练斯科拉里带《孙子兵法 》出征世界怀,并应用孙子兵法的思想获得了世界怀。我看到过一篇孙子兵法与象棋的文章 ,其中写道 : ”如果我们能够精熟地理解《孙子兵法 》,并把其运用���象棋的实战当中,我们可以说是把握了大部分象棋战术的源头,我们的棋艺也会有一个飞跃似的发展 ,我们的水平会越来越接近一个高手的水平,甚至超越他们。"除此之外 ,孙子兵法在领导艺术、人事管理、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应用性的联系。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等。

第三篇:商业资料快乐的意义(哲学与智慧)论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人生的快乐

[摘要]人生来追求快乐,快乐可以说是人生的目的,但是却不是人生全部的意义。生命还在于寻求存在的价值、包容生活的缺憾与不完美。而真实的体验生活感知生活,才能使生命更加完整,达到真正高境界的快乐,那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关键词]快乐 人生 意义 追求

有一台机器,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验到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并且从不厌倦。选择在你,踏入或是放弃,但是选择进入箱内的人都不曾愿意再出来,于是这些人在快乐箱中终其一生,拥有一辈子的快乐。现在有这样一台快乐箱放在你的面前,你愿意进入吗?

如此哲学的一道命题,引起我无限的思考。答案也许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进入箱子或是不进入箱子,无论是进还是不进,这选择的背后折射的都是人生的意义与追求,而这将是多大的人生哲学命题。

快乐是人生的追求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快乐是人生的根本追求!

可能根本两字有待商榷,但是快乐是人生的追求,却是我一直坚信的观念。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你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健康,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财富,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买奔驰、买别墅,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美好的婚姻,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你想要去帮助别人,同样也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总之,不管你现在做着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因为你认为这样做会让你感觉更好。生命的根本是自由,生命的目的是喜悦。

所以,既然任何追求都是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那么,应该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快乐并不只是一个过程,快乐是人生的目的,快乐是人生的追求。生命中的成功的标准不是东西,不是金钱或物质,它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感受到多少喜悦!

也正是源于快乐是人生的追求,所以快乐箱才会成为一种值得思考值得徘徊的选择,也才会有人选择踏入箱内,去体验去享受无限的快乐,因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对于快乐天生的追求。

人生不是只有快乐

快乐作为人生的追求勿容置疑,但是将命题逆转却不见得成立。人生的追求应该不是只有快乐,人生的意义还有许多,快乐只是其中的一种。

生活的意义不是只有快乐,快乐箱是为个人欲望满足所设计出来的,但是这是否是人们所真正需要的?值得思考,如果人们都去享受这虚幻的快乐,那么多年以后是否还有人类的存在?

再者,人生不是你一个人快乐就是真正的快乐的,人是一个社会的集合,你有父母,朋友等等很多的社会关系,你一个感受到快乐,也许别人并不认为这是快乐,也许你会说让所有人都来快乐箱,但是这种情况的结果就是人类灭亡。

因此,如果一个生活有理想,知道人生意义的人,是不会选择进入快乐箱的!

人生追求价值

没有目标就无所谓价值。没有需要就无所谓价值。既然人生的目标是为自己一辈子快乐,那么凡是对自己一生幸福有用、有益、有帮助的,是自己一生幸福所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凡是对自己一辈子快乐无关的、有害的、是自己一生快乐不需要的,就是无价值的,这就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观。

人生活在社会上,人生活在人群里,不可能独生,不可能独存,人和动物的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在于知道合作、互相照顾才能使彼此活得更好。所以,要想一辈子快乐,就必须尊重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正当权益,尽力、帮助值得你帮的人。当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对别人甚至很多人的一辈子快乐都有用、有益、有帮助,是别人所需要的,那就是你的社会价值。

因你说的话或你做的事而获益的人越多,你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你个人得到的财富和尊敬也就越多。人的个人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也就得到了最完美的结合。所以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使自己一辈子快乐、使更多人一辈子快乐。至于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从社会上得到些什么,而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他淡化了一个人作为人的个人价值,过分强调了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有精当合理的一面,但也有明显的根本性缺陷。因为它完全漠视了“人活着,必须为自己”,这一自然铁条。而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只看到、艳羡别人从社会上得到什么,却很少有人去在意或深究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这样评论人的价值,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非常有害的。这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忘记了“人活着必须照顾别人,尽量不损害别人,用诚实劳动与人交换”这一社会法则。品评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不但要看他从社会上得到些什么,更要看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只有一个人从社会上得到和为社会贡献基本相当,这才是比较合理的、健全的。

人生追求残缺

上天把我们的生活设计成这个样子自有它的道理。我们的生活虽然纷纷扰扰,虽然充满了各种缺陷,但这也正是生活有趣的一面,如果生活的规则变得完美而严谨,那每个人最多只对它有三分钟的热度,激情一过,全是淡然。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是精彩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能确定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

通常被评论员称为“一场完美的比赛”的,多是那些不完美的比赛。在这些比赛里,运动员们各显神通,竞争激烈,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因为不到最后一秒,你绝不会猜到鹿死谁手。而真正“完美的生活”,也恰恰是那些不完美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里,你唯有自强不息,才能摘到明天成熟的果实,你唯有用心感知,才能发现残

缺世界的美丽。

生活值得期盼,因为世事难料,因为不完美。

而这一切的追求最终会导致更高境界的快乐。这时的快乐就不再是单纯简单的快乐,而更多的是一种人生的满足感,人生因此有了更高境界的精神享受。

体验生活才是最乐

生命是你自己,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任。且一切都附丽于存在。你若不为自己,你如何能够存在?你若不存在,失去了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人活着必须为自己,为自己去体验生活,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的人生才厚重,才充实,才有意义。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快乐是终点,也是过程。生活需要体验,人生需要经历,人需要尝尽世间冷暖,于是我们才能说来世间的这一遭没有白活,生命到了那一刻才算赋予了意义——用自己的双脚走完了只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期间经历的挫折、快乐、磨难、成功,一路的感悟,一路的情感,都将成为我们弥足珍贵的的人生财富,这不是简单的快乐能够替代的。快乐单纯地变成了快乐本身,那快乐也就沦为了享乐,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如果是我,我定将放弃这样的快乐箱,而选择在真实的环境下,用自己的双脚走完我的人生。

[参考文献]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黄山书社出版社 2007年版

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版

第四篇:论无为在段誉人生中的积极作用论文

“无为”在《老子》八十一章中先后出现了十二次,成为贯穿始末的重要思想。关于其义,人们或解为消极的不作为,或解为矫饰的不想为,皆未中肯綮。事实上,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不刻意为之。具体来说,它是指在生态领域里遵循自然法则,在社会生活中遵奉人事道理,不强加干预,亦不委屈附离,以“绝圣弃智”的纯朴姿态应对一切。至于将无为理解为尚权术奸诈,搞阴谋诡计,则与老子崇尚自然,摒弃巧智的思想出入甚大。钩沉历史,无为不是冯谖未雨绸缪的“三窟”经营,不是奕詝窥揣父意后的韬晦伪饰,更不是曹丕迫害手足的阴沉构陷;品读金庸,无为不是周芷若对阴毒功夫的急于求成,不是鸠摩智身在佛门的魏阙之心,更不是慕容博损人为己的渔利盘算。这些人把“欲望”误读为“需要”,造成了人格内部的激烈冲突,最终与武学和人生的巅峰失之交臂。按照金庸的理解,无为应该是阿朱以死化解爱人与父亲仇恨的赤子之心,是萧峰捐身排解宋辽纷争的庙堂伟量,是扫地僧对慕容博、萧远山放下屠刀的醍醐点化,这些侠之大者虽然都大有作为,但其行为皆顺应天道与人事,对于人物的解脱与回归起到了关键作用,使人们冰释隔阂,国家消除战祸,生灵免遭屠戮,这便是对“无为”的正解。他们的壮行义举,同时也是对《天龙八部》小说主题“无人不冤”的消解,给“有情皆孽”的了断。但是,这些人物的无为太惊天动地,且损耗巨大,与道家哲学“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判断尚有一些出入,而《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却将无为解读得充分到位,诠释得精彩绝妙。

一、武学精进的回馈

(一)北冥神功的恩赐

段誉练就北冥神功还要从钟灵说起。段誉初遇钟灵时,钟灵正待观无量派与神农帮的恶斗。当时他“不通江湖,不会武功”,是个“一表人才的呆子”,上房梁还需钟灵用绸带拉他。钟灵因知情不报被“无量剑”左子穆所挟,而段誉仅仅因两人一起吃瓜子的交情就要“刀剑一块挨”,可谓重情重义。后虽脱难,一无所长的段誉却执意要为两派和解,导致钟灵被神农帮扣押。段誉向钟父求救,途中跌入无量玉璧,奇遇神仙姐姐的玉雕,出于对美的欣赏尊奉石像“磕首千遍”的驱策,终得北冥神功秘笈。

二、携手美眷的归属

如果武学的精进与内力的增长都与段誉的主观意愿无关,那么,美人的虏获总是段誉处心积虑的结果吧?相比起武学的易得,情的确最为段誉劳神。但是本文开篇已经明确指出,无为的意思不是不作为,因此段誉斩获芳心虽费尽周折,但因所做皆出自真心,发乎情,止乎礼,顺乎自然,故仍属无为。

虽然段誉对诸多妹妹皆有情有义,但对王语嫣却最情深意重。不幸的是,王语嫣心里只装着表哥慕容复,对段誉,全然不放在心上。英雄大会上,段誉被慕容复踢了筋斗又踩住胸口,王语嫣却视若无睹,即使段誉被击中右脑,她也毫不担忧,甚至还为慕容复点中救子心切的段正淳喝彩,着实让人心寒生厌。后来段誉使出六脉神剑,招招进逼,终因王语嫣之故饶其性命。没想到慕容复恼羞成怒,反下毒手,段誉险遭暗害,王语嫣竟然还是无动于衷。面对段誉的痴情,她丝毫不为所动,为了她的表哥,她情愿让段誉去死。后来段誉因为她遭慕容复暗算身陷枯井,她依然对慕容复寄予希望,面对责问,马上辩白解释,求原谅,赔不是,终究无法融化慕容复的自私凉薄。

三、大理皇帝的宝座

相比起女人的无足轻重,江山的确最让慕容复挂怀。他聪明一世,却将才貌双全、死心塌地的王语嫣推向别人的怀抱,失去了最后的复国机会。而段誉这个不娶西夏公主的糊涂蛋,却坐拥美人与江山。二人迥然不同的结局真正演绎了老子“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预言。

慕容复与段誉,同为帝王之裔,一个所谋者大,一个不为所动。慕容复从小接受的是以兴复大燕为终身之志的殷殷告诫,因此雄心壮志,练就盖世武功,图谋复国;段誉从小学习的是老庄佛禅的谆谆教诲,于是不恋皇位,不愿习武,造就一副菩萨心肠。前者狼子野心,苦心孤诣,最终却一事无成;后者淡泊名利,浪迹江湖,却登上皇帝的宝座。

金庸先生深谙儒释道文化,通过塑造段誉和慕容复这对一成一败的例子,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段誉不求而得皆因其有“比于赤子”的“含德之厚”,对爱人矢志不渝的慕求,对兄弟肝胆相照的赤诚,都映衬了这个人物的浑厚质朴。相反,慕容复求而不得,皆因急功近利,贪功败德。武林的纷争、民族的战祸莫不是由贪欲引起,故老子曰:“咎莫大于欲得。”“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这句话,一定程度上,并不错。金庸以小说家的笔法,用艺术的真实再现人性的斑驳,将武侠上升到哲学的境界。正如孔庆东所言,“洞悉他人的心灵才是最高的武功”,其实,洞悉心灵的文学又何尝不是最深刻的文学?段誉作为道家文化的载体,成功演绎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精彩人生,这样诠释,舍弃了玄妙艰深,不流于泛泛,亦不落于说教,这便是金庸武侠的魅力所在。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沉醉于绝妙的招式,热闹的江湖,抑或凄美的爱情,只是细节的围观,只有读懂了人心、人性,方为真正的赏音。比如,读段誉,读懂了他守柔的人生准则,也就读懂了老子的立身哲学。纵观金庸武侠,这种深情的人文关怀与深重的人生警示不胜枚举,尚有更深刻的意蕴待我们品读。

第五篇:在佛学中寻找人生哲学与人生的智慧

在佛学中寻找人生哲学与人生的智慧

学佛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工程,学佛的过程,是生命从缺陷走向圆满的过程,是生命从烦恼痛苦走向解脱自在的过程,是从认识生命到彻底改善生命的过程。我是一个初学佛者,在佛学中我寻找到人生哲学与人生的智慧,从中找到快乐,从而修复自己的精神疲劳,收拾个人心情,安顿个人灵魂。

一个机缘我看了一本杀生因果报应的书,才知道原来动物和人一样会痛苦,只是它们没有人的智慧,不能说出来,虽然我不直接杀生,但我是个爱吃鱼肉之人,自己的杀业种在八识田中,随时都会发芽起现行,也就是造罪的种子时时要牵引你去受报应,一旦无常到来,就要立即堕入地狱,在地狱中受到鑊汤、炉炭、刀山、剑树、种种的苦刑啊!等到地狱的罪苦受完了之後,仍然必须要投生作畜生,来偿还以往杀生食肉的命债啊!还完了命债,再投生为人;则是多病而且早死;因此我今天在此哀告世人,普遍的劝导大家要戒杀。现在的我开始吃素食了,吃素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一种默默的修行!吃素使人的性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我的坏脾气,心境和思维更清晰,容易被感动,莫名地感觉到快乐。我身体素质不好,吃素后抵抗力强了,不再经常感冒,胃病,关节痛,血糖也低了,脸色也红润了。对我来说,素食并不仅是一种饮食方式、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促进和谐的方式。

平时有空我经常看佛经和一些佛教书籍,佛经真的是博大精深的,它需要人用心去参悟,听些佛经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会慢慢的参透一些人生的内在哲理,净化你的心灵,让你真正的在学习和工作中心无杂念。诵经,帮助我明理,开智慧,让我明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使我破迷开悟,再把明了的道理实践于生活当中,慢慢扭转自己的命运。佛经是明灯,于黑暗之中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带领我走出黑暗奔向光明!所以,佛经我要常诵,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要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诲,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由恶转善,这样诵经才有大受用!如果以为佛经里那些话与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那就错了!佛经的字字句句对我的人生无不是金玉良言!信者,做者,乃得福也!

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我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我获得内心的满足,把人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现在我在全国最大的居士佛学院准提法网络佛学院学习,我喜欢学佛法,感恩佛法。

下载社会变迁与人生智慧论文——论诚信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变迁与人生智慧论文——论诚信在当今社会转型期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