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评析
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评析
一、英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主要特点
英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主体,是根据1946年颁布的《国民健康服务法》建立的、以国家税收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英国也存在商业医疗保险,但规模不大,在英国医疗保险体系中仅起补充作用。英国医疗保险体系具有下述五大特点。
1.覆盖面广。英国医疗保险资金主要通过国家税收筹措,由政府财政承担绝大部分医疗费用。医疗对象就医时,基本上不需支付费用,因而英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亦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或国家医疗保险。
2.就原则而言具有非歧视性。英国1946年《国民健康服务法》规定,无论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无论个人支付能力的大小,都可以得到免费的全方位医疗服务。依据《国民健康服务法》建立的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也声称其宗旨是提供全面的、基本上公平的服务,即主要视患者的实际需要,而不是根据其支付能力提供医疗服务。
3.基本上可以满足国民对医疗服务巨大的、多层次的需求。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主要通过公立医院和遍布全国的开业医生(又称全科医生)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公立医院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危重病人;开业医生为自我雇佣者,英国医疗保险体系主要依靠这些在全国城乡开业的全科医生向广大非重症、急症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开业医生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后,可以向政府申请根据就诊人数和医疗工作量发放的津贴。
4.成本较低。就内部结构而言,英国的国民健康体系可分为供应方和购买方两大类。供应方由医院和制药公司构成,购买方由政府卫生主管当局和部分拥有医保资金支配权的全科医生构成;两者分别掌握医保资金总额的70%和30%。这些拥有医保资金支配权的全科医生,既是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提供者,又作为医疗转诊系统的购买者,代表病人向高层次医院购买专科医疗服务。与此同时,政府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则作为公众健康利益的代表,负责制订医疗服务的范围、内容、标准和费用水准,并依据这些指标与供应方签订年度购买计划。政府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的积极介入、监控,将英国医疗保险体系的成本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2001年,英国医疗保险的总支出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6%,人均医疗总支出为1992美元;而同年美国、德国的这两项指标分别为 13.9%、4887美元和10.7%、2808美元。
5.就医疗保险体系的整体供应能力和满足病人需要的主动性、积极性而言,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中,排在靠后的位置。政府介入到医疗保险的所有方面,是英国医疗保险体系的最大特点。政府的积极参与可以较好地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从而使公众能够享受具有普遍性的医疗服务;但与此同时,政府介入在客观上削弱了市场机制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调节作用,从而使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经常面临以下困难:(1)政府承担、控制绝大部分医疗费用,不仅造成公立医疗机构缺乏活力,设备。人手配置不足,医疗、医护人员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且可能降低医疗机构采用新技术、购买新设备的积极性。(2)近乎免费提供的医疗服务,可能导致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从而使排队就医成为公立医院司空见惯的经常现象。(3)部分收入较高的社会群体可能选择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以便避开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的公立医院。按照英国法律规定,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个人和企业可享受税赋减免优惠。因此,收入较高群体选择商业医疗保险可能
导致注入国家医疗保险的财政资金减少,不利于国家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二、英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为了解决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整体供应能力不足、医疗机构的效率不尽如人意、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即持续不断地进行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以1 999年通过的《健康法案》作为分水岭,英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的“试验阶段”和进入21世纪后的“推进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英国政府主要致力于增加医保资金投入,改善医保服务的供应效率。这一时期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有:(1)通过加大对医疗保险体系的财政投入,使英国医疗保险开支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 990年的6%上升到2001年的7.6%。(2)将许多由政府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由国家财政负担其绝大部分开支的公立医院,转变为受地方市政当局监督、节制,拥有自主经营权的非盈利性公益机构。(3)允许医疗保险的被保险人自由选择医院就诊。(4)提高医生收入,同时要求医生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督。(5)允许外国医药供应商进入英国药品市场竞争。
上述改革措施,主要由英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尝试推行。1999年《健康法案》经英国国会通过后,英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即进入推进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合同管理方式,将身份为自我雇佣者的全科医生融入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之中,从而大大强化了全科医生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职能。如前所述,全科医生是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英国医疗卫生主管当局大致按照每10万人口配置50名全科医生的比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拥有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初级医保团;全科医生则作为独立签约人被纳入所在地区的初级医保团。
全科医生加入初级医保团后,其原先拥有的资金控制资格即自动丧失。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全科医生集中精力发挥其医疗技术专长,同时也避免了全科医生为取得资金控制资格而相互间展开成本高昂的竞争。一般而言,全科医生的入团合同均含有报酬增长条款,即全科医生如能在签约后的3年内,按合同要求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便可望获得上限不超过50%的报酬增长。
初级医保团根据与当地医疗保险主管当局达成的年度责任协议书开展工作,其职责既包括向当地医疗主管部门提供购买药物和医疗服务方面的咨询,又包括拥有并经营管理被称为初级医保信托的社区医疗服务联合体,以及依法将初级医保信托的经营利润用于改善所在社区的医疗保健条件。不仅如此,政府卫生主管当局还将合同竞争方式引入医保信托的内部管理,即在医保信托内通过签约来选择医德好、技术高的医生承担难度较高的医疗业务。
英国政府卫生部将慢性病管理和国民自我保健也纳入了初级医保的范畴,并明确规定由全科医生和初级医保信托负责实施。
2.增强英国医疗保险体系提供非住院医疗服务的能力。为达此目的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1)允许那些已改制成地方性公益机构,且拥有经营自主权的一流大医院筹集、吸纳私人资金,并给予这些大医院自主决定其医护人员报酬的权力。(2)在正式行使上述经营自主权之前,已
转制成地方性公益机构的一流大医院,必须接受并通过由美国凯瑟永久保险公司(Kalser Permanente)实施的医院管理技术培训。按照规定,医院管理技术培训必须始终处于据1999年《健康法案》设立的国民卫生督导员的监督之下,并得到由病人选举产生的医院理事会的最后认可。(3)与国际医保公司联合(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Corporations)签订价值为20亿英镑的合同,以充实英国的整体医疗能力。(4)加强对会诊医生的管理。英国政府医疗主管部门通过与会诊医生签订聘任合同,要求他们在开业经营时自觉接受政府更为严格的监管,同时又以其工资可望出现最大幅度为20%的增长作为交换。(5)为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整个国民卫生系统的透明度,英国国民卫生系统拨出专款,计划在5年内建立起国民电子就诊预约系统。该系统建成后,需住院治疗的英国国民就可以对就诊医院和就诊时间拥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
3.加强对医护质量的检测、评估,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政府医疗卫生主管当局负责建立由 50项监控指标构咸的医疗管理系统,并运用该系统检测国民能否获得公平、快捷、高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2)组建其职责为认证公共医疗机构资格、分发医疗科研经费和评估由公众提出的医疗卫生改革建议的“医疗卫生发展署”。(3)责成“国民优质医疗研究所”制定并向公众广为宣传医疗就诊指南和转院治疗程序,并要求该机构大力表彰那些有事实证明确实提供了质优价廉服务的医疗机构。(4)所有医生和专业医务人员均有义务接受一年一度的业绩评估。(5)组建“健康改善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为定期测评(三年一次)由上述各专门机构制定的医护质量指标,并监测政府医疗主管当局发布的特殊指令的落实状况。(6)上述所有措施都将成为正处于撰写过程中的“英国患者宪章”的组成部分。
三、英国的医疗保险改革绩效评析
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主要致力于增加医保资金投入,改善医保服务的供应效率。而21世纪初的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则希望通过“发展合作,鼓励竞争”,在“自上而下的、没有丝毫变通余地的指挥和控制”与“因任由公众免费享用而经常处于无序和供应不足状态的医保基础”之间,“探索出一条新路”。
与20世纪90年代的医疗保险体制相比,21世纪初的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包含了如下值得高度重视、合理借鉴的内涵。
1.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主要希望国家财政增加对医疗保险的投入,而21世纪的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则非常注重拓宽医疗保险的资金来源,积极鼓励私人资本和私营医疗机构进入大众医疗服务领域。据统计,到2005年底,英国约80%的私营诊疗中心开设了包括出具便民门诊处方到实施小型外科手术在内的非住院医疗服务。英国私营医疗保险公司——格兰夏—史密斯—克林公司,则宣布将尽快成立以开展初级医疗服务为宗旨的国民疾病管理中心。
2.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主要通过对外开放本国药品市场以吸引外资,而21世纪的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则注重将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及护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21世纪初的英国医疗保险行业在对外开放市场的同时,积极引进、利用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护理技术和管理技术,以弥补英国整体医疗资源的不足,实现了英国医疗资源总量的集约型增长。目前,不仅美国凯瑟永久保险公司进入英国以提供医护技术培训,而且美国联合医疗集团(United Heath Group)也表示了拥有英国20%的基层医疗市场的
意愿。
3.21世纪的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还尽力通过体制创新来实现整体医疗能力的集约型扩张。具体表现为:(1)高度重视社区初级医保团和初级医保信托的建设。(2)通过用合同管理取代事实上的身份管理,使全科医生成为英国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力量。在英国,全科医生在身份上属于自我雇佣的自由职业者,但同时他们又事实上受雇于政府医疗主管当局。因为全科医生不仅可以通过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后从政府主管部门获得津贴,而且还可能掌握、支配部分医保资金,从而代表病人成为高层次医疗服务的购买者。全科医生以独立签约人身份进入初级医保团,终结了全科医生在事实上受雇于国民健康服务体系,而在身份上又游离于这一体系之外的尴尬局面。这不仅有利于全科医生集中精力发挥其医疗技术专长,而且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全科医生为获取有利可图的医保资金支配权而展开的成本高昂的竞争。
然而,21世纪初英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最终效果,尚取决于今后能否妥善解决以下问题。
1.改革势必使已转制成地方非盈利性公益机构的大医院与国内外同行就人才、资金和业务订单展开激烈竞争。但是,大医院管理层可能因医院经费仍由政府主管部门严格控制而无法轻装上阵,从而使得这些公益性质的大医院在同国内外私立医院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电子就诊预约系统投入使用后,公众在购买医护服务方面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但在病人自由选择权强化之时,病人评估医疗服务质量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在评估医疗服务质量标准尚不完善,以及全科医生和初级医保信托获准涉足慢性病治疗与管理的条件下,能够满足病人直观标准的医院和药品供应商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很大。据英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了解英国医保委员会颁布的公益医院三星质量定级标准的公众,目前尚不足50%。因此,为方便公众进行选择,英国医疗主管当局似乎应该在对医院提供的就医指南进行审核、监督的同时,要求接受审核的医院明示其被准予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
3.尽管已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医护质量的监控和检测,但英国医保监控体系的建设仍然是任重道远。英国国民审计署在不久前进行的医保质量调查表明:目前,诸如病人投诉、恶性医疗事故等问题已基本上能得到妥善处理,但对“病人和公众参与”、“医疗审计”与“按照条例实施医疗或护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仍然急待加强。
然而,尽管英国的《患者宪章》中有许多关于病人就医权利。医疗质量和投诉管理方面的论述,但《患者宪章》迄今尚未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病人权利作出明确的界定,也没有任何关于病人权利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的论述。’
4.英国医保体制改革的成效也取决于能否对初级医保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如前所述,在改革过程中,英国广泛组建了由约50名全科医生组成、负责所在社区所有医疗和保健事务的初级医保团。让初级医保团独家承担所在社区的初级医疗保健责任,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对高成本病人的歧视,但同时又可能使初级医保团在采购医疗服务时滥用其独家经营权,不以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作为取舍依据。
为防止这一倾向,英国医疗主管当局曾进行了多种尝试,如财务控制、利润留成以及由社区卫生委员会对医保团进行定期督察等,但效果均不甚理想。首先,医保团拥有近50余名开业医生,负责社区内所有防病、治病、转诊和医药采购事务,且拥有自主经营权,很难由
政府医疗主管部门对之实施严格的财务控制。其次,如果允许初级医保团保留部分经营利润,政府医疗主管当局将会热衷于利润分成,满足于审查医保团呈送的现成报表和指标,从而使监控职能内部化。不仅如此,缺乏有效监督甚至可能导致勾结寻租之类的腐败行为。最后,由社区卫生委员会对辖区内的医疗保健工作进行督察也不现实。因为社区初级医保团系由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直接拨款,社区医疗委员会很难对之实施有效的监督。
第二篇:波兰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波兰的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肖童
2012-2-18 21:21:26来源:《当代世界》2002年第4期
1998年底之前,波兰医疗系统的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国家行政指令在医疗体制中起决定作用。旧的医疗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有公共医疗体系资金不足、医疗系统职工实际收入下降、社会就医机会受限、居民没有选择医生的权力、国家资金经常被不合理使用(如购买不必要的医疗设备)以及患者局限于在医院治疗等等。有鉴于此,1999年1月1日,波兰政府开始对医疗保险体制实施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公民的健康水平,在医疗领域实现公民的宪法权益,保障以患者为主的体制,减小就医机会的差别,使每位公民拥有平等的就医机会,改善医疗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改善医疗系统职工的工作环境。
具体的举措
波兰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法律依据是1997年2月颁布的普遍医疗保险法令,改革的主要办法就是把原来的对医疗系统的财政拨款变为公民普遍保险同财政拨款相结合。
经过改革,波兰形成了八个新的医疗保险体制的主体,它们分别是:
1.受保人:所有居住在波境内的波兰公民都属于具体某个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受保人可享受与同其所属的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签署了合同的医疗单位的服务,并有义务支付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的数额为个人所得税的7.5%。受保人通常不用自已去缴纳保险金,雇 员由雇主为其缴纳,领取养老金和退休金者由社会保险公司和农业社会保险机构为其缴纳,失业者由劳工局为其缴纳,领取救济金者由社会救济机构为其缴纳。医疗保险金从个人所得税中扣除。
2.医疗保险金管理局:波全国共有16个地区性的医疗保险金管理局(每个局至少管辖100万居民)和一个专为警务人员设立的行业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医疗保险金管理局主要工作是收集资金并进行管理、同提供医疗服务机构签署合同以及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患者的医疗费。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资金来源为医疗保险金、存款利息及国库发行和担保的有价证券的收入、因社会保险公司和农业社会保险机构未按期向该局转交医疗保险金逾期所得利息收入、捐款和遗赠物、各个医疗保险金管理局之间的财政结算补偿。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支出包括:受保人的医疗费、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活动经费、维持不动产的费用、工作人员的工资以及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储备基金。
3.社会保险公司和农业社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公司和针对农民的农业社会保险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收集保险费并把保险费转交给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向医疗保险金管理局汇报受保人的情况及收集保险费的数额。社会保险公司和农业社会保险机构在收到医疗保险金后须在三天之内将其转交给医疗保险金管理局,若未按期转交,则须支付利息给医疗保险金管理局。
4.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指自主经营的公立医疗机构和私营医疗机构。医疗保险金管理局不能经营医疗机构,也不能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人或股东。
5.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全国联盟。
6.卫生部:负责制定卫生政策。此外,卫生部还是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科研机构的所有者。卫生部还颁布大多数有关普遍医疗保险法令的执行条款。
7.医疗保险监督局:该局为政府的行政机构,对医疗保险的实施情况以及执行普遍医疗保险任务的机构运作情况进行监督。医疗保险监督局从事的具体活动有4项:根据是否合法的原则对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对医疗
保险金管理局的经营进行监督,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必须自主经营,不从事盈利活动,而且应遵循节约和有针对性的原则;审理公民的投诉,如患者自由选择医生的权力受限或其就医机会受限等,医疗保险监督局对每个投诉都单独予以受理,并可依法对被指控的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和医疗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审理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和国民健康全国联盟通过的决议。
8.职工自治机构。
议会、部长会议、省长及卫生部对普遍医疗保险的 组织和运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卫生部负责卫生政策的准备和实施并对卫生部门进行监督。
各级地方自治政府是独立的公共医疗机构的创建人。省级自治政府通过成立国民健康基金委员会对医疗保险金管理局进行监督。医疗保险所遵循的原则为:社会团结、自治、自主经营、患者有自由选择医生的权利、患者有自由选择所属的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权利、保障公民均等的就医机会、医疗保险金管理局不能从事盈利活动以及活动需节约和有针对性。患者有权选择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和 “首次诊治医生”。若患者对“首次诊治医生”不满意,可重新挑选。此外,患者还有权选择专家门诊,接受其治疗。
取得的成果
波兰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改革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在旧的医疗保险体制中,公民医疗费用和维持医疗服务机构的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在新的医疗保险体制里,国家不再直接介入,也不再全部承担所有费用。
其次,改革使医疗保健涵盖了整个社会。几乎所有的公民都有义务参加医疗保险,法律没有规定必须参加保险的可以自愿参加。没有参加保险的人若无力支付其医疗费,可由社会救济基金会支付。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可以几乎免费享受各种医疗服务(整容、牙科等除外)。受保人不管其收入高低和健康状况如何,可接受同样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后,实行了家庭医生机制,家庭医生成为新的医疗体制中患者的向导。家庭医生的职责是为申请需要他照顾的受保人提供医疗服务。在有医学理由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到指定的专业医生处进行检查、住院、疗养等。
再次,改革鼓励竞争,提高了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新的医疗保险体制为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创造了条件。按区域划片就医的制度被取消,受保人有权选择同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签署合同的医疗服务机构。医疗保险金管理局之间也形成相互竞争,从2000年起,受保人有权选择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后医疗单位普遍具有独立性,医疗单位具有法人资格,能实行独立的人事、工资政策并自主经营。医疗保险金管理局为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证他们能得到一定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提供医疗服务单位签订协议,在协议中规定提供医疗服务单位和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权益、义务及责任,其中包括医疗服务的范围、质量及就诊机会,提供医疗服务单位的经营方式以及资金额度。
存在的问题
1.国家对医疗保健事业的宏观控制能力减弱。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后,政府、卫生部长、政府负责普遍医疗保险的全权代表、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医疗保险监督局以及地方自治政府都对国家的医疗政策施加影响。权力过于分散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2.医院资金短缺,影响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务人员生活的改善。根据合同,通过医疗保险金管理局支付医疗费的病人的数量和医疗费的额度都由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决定,因此支付与实际需求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缺口。这造成了医院的资金严重匮乏。如需要十几位专家参加的几个小时的大型心脏手术实际费用需2万多兹罗提(约合5000美元),而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只支付1万兹罗提左右。由于医院财力有限,无法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导致了医疗界的抗议活动迭起。2000年12月,全波护士、助产士工会组织119个医疗单位的480名护士对卫生部实行占领性罢工,要求增加工资,认为医疗体制改革是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方式进行的。
3.对药品的补贴开支增加。由于存在对优惠药方(不需付全额的药方)尤其是战争残疾人和残疾军人的全免药方的造假现象,医疗保险金管理局每年须加大对药品的补贴。调查表明,1/10的优惠药方为假药方。2000年,医疗保险金管理局共支出35亿兹罗提(约合8.75亿美元)的药品补贴费,占财政收入的16%。
4.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过少,工作量过于繁重。目前,在德国和荷兰,每1000名受保人中就有一位医疗保险金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而在波兰,每几万名受保人中才有一位。
5.患者得到家庭医生的医疗有一定困难。家庭医生到患者家中就诊时常常拒绝给患者建议,有的医生拒绝夜间去患者家中出诊,还出现大夫给住院病人多开药、乱收费的现象。此外,患者在医疗保险金管理局未与之签约的医疗机构就诊有一定难度。
第三篇:英国电力体制改革3段式
英国电力体制改革3段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电力工业主要经历3段改革:电力库(POOL)模式、新电力交易规则(NETA)模式、英国电力交易和传输机制(BETTA)模式。
改革以前,英国的电力产业组织结构是国有体制下的高度一体化垄断经营。中央电力生产局主要负责发电、传输和大批量批发,其发电量占全国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并控制了整个电力产业的大部分投资。
POOL模式主要任务为:对发电机组择优排序;对容量及向系统提供的各种辅助服务定价;确定足够的发电容量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营。POOL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每天财务必须基本平衡。
NETA时期,目标为高效地进行电力供需平衡,保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向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同时通过有效竞争,得到较低电价。BETTA模式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打破苏格兰地区,苏格兰电力公司(Scottish Power)、苏格兰和南方能源公司(Scottish and Southern Energy)南北分治的局部垄断局面,当时苏格兰所有的发电容量几乎全归这两家公司支配。
目前,英国主要以BETTA模式为主,该模式旨在建立以英格兰和威尔士模式为基础的统一电力交易、平衡和结算系统;建立统一电力传输定价方法和电网使用合同体系。
Ofgem的成立与电力监管
1999年7月16日,原先各自独立的燃气管制办公室(Ofgas)和电力管制办公室(OFFER)合并成立新的监管机构——燃气与电力市场监管办公室(Ofgem),统一对燃气与电力产业进行管理,这宣告了一个新监管时代的到来。
英国电力市场上,除Ofgem外,还有燃气和电力消费者委员会(Gas and Electricity Consumer Council,简称GECC),这两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而成立的。
资料显示,Ofgem依据法律站在中立的第三方(电力企业与消费者之外)立场,对电力市场进行监管,同时避免了政府更替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为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环境。Ofgem主要职能有,保护和提高燃气、电力消费者的利益;对燃气电力企业发放经营许可证,对其市场行为实施监管。任务主要有:创造市场环境使企业之间公平竞争及消费者享有充分信息来选择供给商;在非有效竞争的燃气和电力产业领域实施管制,通过制定价格控制及服务标准保证消费者获得有价值服务。
地区输配电公司
英国的电力系统可分为两大网:苏格兰地区电网、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电网。而苏格兰和威尔士电网也是全英最大的电网。苏格兰地区,主要是3家公司,即苏格兰电力公司、苏格兰和南方能源公司、苏格兰核电公司(Scottish Nuclear)。
其中苏格兰和南方能源公司是英国第4大能源公司,由多个电力和电信公司组成,为工业、商业和家庭用户提供发电、传输、配电和
供电服务。该公司还从事能源贸易、天然气销售以及电气和公共设施承包业务。
提到输配电公司,必须要提的还有一家公司,即英国国家电力供应公司(National Grid Company, NGC),它是英国最大的能源与公用事业公司。与发电业不同,英国的输电系统被看做是一个自然垄断的行业,目前,英国所有输电资产几乎都在NGC手里。
NGC的电网向各发电公司、配电公司以及直联大用户开放,各发电公司都可利用电网出售电力,并付给NGC电网联接费和电网使用费。
英电价机制
英国电价市场的形成主要基于发电方的报价和电子负荷预测情况。每天午前,各发电厂将次日各机组的运行数据报交电子库,随后依照全网购电成本最低原则,确定发电计划,最后得出第二天各区间电价。
目前,英国所采用的电价模式有四种:阶梯式、两部电价制、分时电价和实时电价。
事实上,英国一直是一个电力富余、用电增长缓慢、对电力需求不大的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以降低电价为主要目的的电力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英国的电力系统渐渐摆脱了国内高价煤的沉重包袱,同时也改变了原本以燃煤电厂为主的发电能源结构。与此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发电燃料的利用效率也有了很大提升,燃料消耗减少,从而使发电成本大大降低。
此外,英国也在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起步较晚,如今,英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来降低电力成本和价格。
第四篇:英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与启示
英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与启示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2014-1-24
●英国“破碎化”电改的国情背景是:撒切尔政府推崇私有制、市场化和自由化,迷信“市场万能”,这与我国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国情截然不同。
●“破碎化”改革后,英国电力市场主体从“各环节独立”演变为“一体化重组”:厂网分开时的12家供电企业整合为6家发输配售一体的集团公司,占据大部分市场。
●本土电力企业丧失市场主导地位,德、法企业成为英国电力市场上主力军,占据60%份额。
●电价持续上涨,工业和居民电价9年间分别上涨47.1%和31.6%,居民电价涨幅比法国高28.7个百分点,比欧洲平均水平高13.1个百分点。
●2014年英国将实施的新一轮电改方案不再以“促竞争、提效率”为目标,而以保障安全供电、促进低碳发展和用户负担最小为目标。
●电改没有统一成熟的模式,各国电改须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地探索改革路径,决不能照抄照搬,还应根据形势变化和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调整。
英国电力改革的背景及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初,电力工业改革作为撒切尔政府推行的整体经济体制变革的一部分,伴随着这一阶段英国国有行业的私有化步伐拉开序幕。
改革前,英国由国有化的中央发电局统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发、输、配电业务,实行垄断经营,下属12个地方电力局,按照所划分的区域进行供电。另有一个协调组织——电气委员会负责电力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以及相关事务的处理。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也有类似的垄断机构,如苏格兰发电局。
1989年,英国对原有中央发电局资产实施厂网分开和私有化重组,同时建立了竞争市场,并在后续的20多年中不断总结和调整改革模式。市场模式经历了从集中竞价到双边交易的转变;市场主体经历了从各环节独立到发、配、售电环节一体化重组的过程。
改革第一阶段是行业结构重组、私有化和电力库模式建立。19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89年电力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原中央发电局拆分为3个发电公司(国家电力公司、电能公司和核电公司)和一个输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然后,将分拆后的公司和原有的12个地方电力局逐步实施私有化。在苏格兰,南苏格兰发电局和北苏格兰水电局在民营化后股份全部售出,成立了苏格兰电力公司和苏格兰水电公司,统一经营发、输、配、售电业务,各部门独立核算。北爱尔兰电气服务部在1992年私有化中将所属4个发电厂售出,同时成立了北爱尔兰电网公司,经营输电、配电和零售业务,并于1993年转变为股份制公司。
在进行电力重组的同时,英国电力工业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了竞争性的电力库。在这种模式下,电力输出超过5万千瓦的电厂必须持有发电许可证,通过电力库进行公开交易(直供除外)。供电公司、批发商、零售商及用户(除直供用户之外)也必须通过电力库来购买电力。一个名为电力联合运营中心电力市场交易机构成立,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运营。
改革第二阶段是建立新电力交易制度。由于强制电力库存在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操纵力等问题,英国议会于2000年7月28日批准了新的公用事业法案,对电力市场的框架和行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新的管理机构OFGEM和新的用户组织Energywatch。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以双边合同为主的新的电力交易机制完全取代了电力库模式,建立了新的经营执照标准,重新规定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改革第三阶段:BETTA模式建立。1990年以来的改革,主要是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地区没有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2005年4月开始,英国政府决定将NETA模式推广到苏格兰地区乃至全国,称BETTA计划。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统一电力贸易、平衡和结算系统。第二,实现全国电力系统的统一运营,由英国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全国电力系统的平衡,保障供电质量和系统安全。苏格兰原有两个电力公司保持输电资产所有权。
英国电力行业结构演变及现状
耐人寻味的是,在拆分中央发电局和私有化电企后,受市场利益驱动,英国电改初期“破碎化”的电力行业结构竟然重新出现了一体化并购趋势。
厂网彻底分开初期产生的12家供电企业逐渐整合为6家同时拥有发电、(输)配电、售电或发电、售电一体化集团公司,占据英国市场大部分份额。经过20多年的不断重组、并购和改革,目前英国电力行业呈现以下结构:
发(售)电环节:6家同时拥有发配售(或发售、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集团公司,占据英国发电市场65%和售电市场87%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份额由独立发电或售电公司占有。
输电环节: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输电资产归属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苏格兰地区输电资产归属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的苏格兰电力公司以及苏格兰和南方能源集团公司。输电网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以及苏格兰地区实行全国统一调度,调度机构隶属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
配电环节:英国有7个主要的配电网运营机构拥有并运营配电网资产。此外,英国特定地区还有一些独立配网运营机构,主要拥有和运营部分接入既有电力配送网络的电网扩展项目。
政府监管机构体系:英国的政府监管机构主要包括4个部门:一是能源气候部,是能源宏观政策的制定部门;二是天然气与电力市场监管办公室,是英国电力监管部门,独立于政府,受议会监督,同时监管天然气和电力两个市场,主要监管手段是价格监控;三是公平交易办公室,主要依据反垄断法、竞争法及公平交易法对操纵市场、企业并购等行为进行监管;四是竞争委员会,主要应前两者的要求对纠纷处理进行详细的调查、仲裁。
英国电改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英国电力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市场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发展了大量联合循环天然气机组来替代燃煤机组,促进了电力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2009年天然气发电量占44.1%,而改革前不足2%。
但英国改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
首先,改革后市场机制未能有效吸引投资,造成系统备用裕度下降,2006年英国发电容量备用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35%降到22%。
其次,改革导致英国本土电力企业失去了电力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德国E.ON、RWE,法国EDF、GDF-Suez等企业逐渐成为英国电力市场上的主力军,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
再次,受到电网监管方式的约束,电力企业的研发投入连续多年逐步降低,英国电网公司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从改革前的2%下降到2011年的0.1%。
最后,进入21世纪后,随着供应冗余度降低和一次能源价格的增长,英国电价持续上涨,2000~2008年,英国工业和居民电价分别上升了47.1%和31.6%,升幅高于同期法国(法国工业和居民电价涨幅为11.7%和2.9%)和大部分欧洲国家水平(欧盟15国工业和居民用户电价平均涨幅为37.7%和18.5%)。
值得关注的英国电改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北海油气资源的逐渐消耗,从2004年起,英国结束了能源自给自足的局面,开始成为能源净进口国(2011年能源对外依存度为36%),保持能源供应安全的压力开始显现。
此外,碳排放目标的压力使得英国需要在未来的20年中将其碳强度快速下降。《大型火电机组法令》和《工业排放法令》的实施,意味着大量燃煤和燃油机组都将关闭,取而代之的是可再生能源机组和其他运行灵活的低碳机组。这些低碳技术都将是高成本或者具有明显的出力间歇性(例如可再生能源),需要通过充足的电网备用、先进的需求侧管理机制、储能以及电网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支撑其发展。英国原有的市场机制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需要对市场模式或机制进行变革。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英国能源部制定了低碳减排路径,提出需要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2011年7月,英国能源部正式发布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白皮书(2011)》,开始酝酿以促进低碳电力发展为核心的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英国新一轮改革将以保障供电安全、实现能源脱碳化以及电力用户负担成本最小为目标,改革主要内容包括针对低碳电源引入固定电价和差价合同相结合的机制、对新建机组建立碳排放性能标准、建立容量市场促进电源投资等。2013年10月10日,英国能源气候变化部发布了《电力体制改革实施草案》,针对差价合同和容量市场两项政策提出实施草案,计划将于2014年正式实施。
英国电改对我国电改的启示
电力改革没有统一成熟的模式,深化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因地制宜探索改革路径。
英国电改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特点:撒切尔政府推崇私有制、市场化和自由化,迷信“市场万能”,对电力行业推行拆分式改革,走“破碎化”的道路,很大程度是为了私有化电力资产。此外,英国改革初期能源自给率高(90%以上)、天然气供应充足,还具有经济增长缓慢、电力工业发展成熟、生产力水平较高等特点。而且,英国本身在实施了最初的行业拆分后,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重新出现了整合趋势,形成了如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由6大同时拥有发配售(或发售、发输配售)的垂直一体化集团公司主导市场。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的格局和电力工业处于较快发展期等基本国情,都决定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只能从我国能源电力工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发展道路,促进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和改革实施情况,动态调整和完善改革思路和目标。我国2002年提出的电力改革方案,较多借鉴了英国的改革模式。当前,我国电改发展形势已经与十年前有很大不同,清洁能源开发突飞猛进、智能电网技术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全球化竞争加剧等都是新的重大变化。从国际上看,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在这十年间也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英国市场模式几经调整,近年来随着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的加重,英国电力改革已不再单纯以促进竞争、提高效率为目标,即将开启的新一轮改革进入了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保障供应安全为核心的新阶段。因此,进一步深化电改,需要对前一阶段的改革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估,立足新的形势和要求,对改革的取向、思路和重点任务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五篇: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及其立法
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及其立法
摘要]管理体制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其合理有效性在相当大程度上决 定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文章通过对英国学前教育主要政策及法律中关于管理体制的相关规
定的分析,认为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及其立法主要有以下突出特征:强化中央政府对学前
教育发展的领导与管理职能;凸显地方当局在儿童教育和保育中的地位与责任;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
责与权力,注重绩效管理;打破部门间组织性障碍,推动和促进部门间的协作与整合。这些对我国学前
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关键词]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律 在一国教育制度中,教育管理体制占有突出地
位,发挥着“龙头”作用。[1]管理体制的改革往往直 接影响或决定着教育中其他领域的改革;而教育改 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或存在的各种问题,也都直 接或间接地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十分密切 的联系。[2]教育管理体制也可简称为教育体制,它 是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根本性 管理制度,主要是教育内部的领导制度、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涉及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 划分、人员的任用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 施,也涉及教育结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 式。[3]相应地,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则是指学前教育 管理部门,包括中央、地方及其他教育机构间的相 互关系、职能权限、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从宏观管理的角度上讲,学前教育管理主要包括国 家及地方学前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方针等,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 计划、组织、引导、监督和评估,并协调有关部门的 关系等,以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本国学前教育 事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和颁布许多相关的法律与政 策报告,如《儿童法》(1989、2004)、《儿童保育法》(2006)[4]、《每个儿童都重要》绿皮书(2003)[5]以及 《儿童保育十年战略》(2004)[6]等为其学前教育事 业发展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以此来加强和改善本 国儿童的教育与保育质量,确保每个儿童潜能的发 挥及其健康发展。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其核心内容 之一即是改革本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其目的是从 现代公共管理的视角不断认识和改进政府对学前 教育的领导、组织、协调与干预,强化中央政府对学 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在学前
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责任,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力,推进部门间的协作与整合,其中不
乏许多值得我们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立法 中学习和借鉴的内容与特点。
一、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在英国,由于受长期教育传统的影响,人们普遍 认为对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主要是父母的责任,再加 上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因此英国 的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相应的管 理体系和职能薄弱,机构和部门之间缺乏整合与协 调,不能有效地为本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一)各级政府学前教育管理权责不清,管理绩 效较低
英国是一个强调地方分权的国家,加之长期以 来对学前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从中央到地 方各级政府在对学前教育进行管理时,缺乏一套简 洁、明确、适当、高效的组织体系。在国家层面上缺 乏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计划、财政来源和监督体 制等系统、清晰的组织与制度安排,由此也导致了 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职能权限不清,组织管理比 较混乱。许多地方儿童服务的分类体系或交叉重 叠,或流于形式。此外,由于不同部门对儿童管理的 责任分散或交叠,[7]导致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在 部门之间共享,使儿童得不到及时的相应的服务。(二)学前教育与保育分离,部门之间沟通与合 作不畅
英国托幼机构的发展有多种不同的源流,加上 其行政管理的特殊性,英国托幼机构的性质、类型 多样,且长期以来分裂并行为教育和保育两个不同 的服务体系。在管理的归属上,为出生到3岁幼儿 提供的托儿服务由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招收3~5 岁幼儿的托幼机构则由教育部门管理,[8]此外,在 国家和地方层级都由不同的部门管辖。这一体制上 的分裂导致在许多情况下部门之间以及学前教育 机构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与配合不协调。除此 之外,上文所提到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学前教育职 责、权限的模糊以及信息机制的薄弱与不完善也使 得教育与保育分离的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三)儿童权益保障机制薄弱,呼吁加强政府职责 由于在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方面,英国各级 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责任不清,儿童权益保障机制 薄弱,儿童的基本权益不能得到良好保障,甚至在 不少情况下被损害。近些年来,英国社会问题越来 越严重,贫困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其教育、保 育、卫生、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也愈益突出。2003年由兰姆爵士(Lord Laming)提交给英国政府 的调查报告(The Victoria Climbie Inquiry Report)便 充分证实了这一问题,并引起上至英国首相下至普 通民众的惊诧与忧虑[9],改善学前儿童安全、健康 成长与发展的环境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
二、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及其立 法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中央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 导与管理职能
英国具有地方分权的传统,地方政府在教育方
面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力。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 颁布是英国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转折点,它大大地 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教育领导权限,[10]此后,中央政 府在对教育事业的宏观规划和调控中发挥着越来 越大的作用。英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与技 能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DfES), 它负责制定学前教育相关政策,颁布法令,制定发 展规划等,并由教育大臣(the Secretary of State)直 接负责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在1989年和2004 年的《儿童法》中,均规定了其主要职能,包括对地 方儿童服务当局履行的具体职责以及早期教育机 构的运转、管理和儿童权益保障等制定规章、进行 指导和监督检查等。此外,在2006年《儿童保育法》 中,第1~13条均明确规定了地方当局及相关部门 在履行其各项职责时必须接受来自国务大臣的监 督和指导。在中央层面有专人负责对学前教育事业 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 监督指导等,这不仅有利于保障全国的学前教育事 业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11]而且有助于促使各级政 府努力履行相应的职责,并对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 运转和儿童发展基本权益的保障发挥积极的促进 作用。
为确保每个儿童都在生命的早期拥有生命中
最佳的开端机会,减少妇女参加工作后带来的后顾 之忧,并且使家庭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同 时为消除社会贫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贡 献,自1998年以来,英国政府积极鼓励并扶持“国 家儿童保育战略”(National Childcare Strategy)和 “确保开端”(Sure Start)项目,除了制定、明确项目发 展目标、规划、开展方针之外,还投入了大量财政以 加强、扩充和改善对儿童和家庭的服务,中央政府
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此外,《儿童保育十年战略》(2004)、《每个儿童都重
要》绿皮书(2003),以及多部与学前儿童及教育相 关法律的制定无不彰示着英国中央政府在加强自 身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宏观指导、规划、组织领导 与协调方面的职责,[12]值得我国借鉴。(二)凸显地方当局在儿童教育和保育中的地 位与责任
在英国,地方教育当局一直拥有较大的自治
权,主要按照本地区的需要对当地的教育进行管理 和监督,对地方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 然中央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呈增强的趋势,但地方当 局在教育管理与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不容忽视,在英 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立法的过程中其地位 与责任得到了进一步凸显。2004年《儿童法》第52 条明确规定英国地方当局有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 成长及提高教育成就的职责。2006年《儿童保育 法》在第1~13条进一步明确了地方当局在学前教 育管理方面的总体职能和具体职能,前者指地方当 局要在改善学前儿童教育与保育、促进每一个儿童 健康成长,减少儿童在接受保育、教育、健康等服务 上的不平等等方面承担起责任;后者则主要包括制 定具体计划,并负责总体组织与协调,确保向家长 和儿童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早期服务;确保为工作的 家长提供充足的儿童早期服务;对儿童早期服务项 目、实施及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和监督;向家长提供 早期服务的信息、建议和援助并建立一定的服务机 制;向儿童早期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建议和培训等。对地方政府教育职能的规定是国家对政府承 担学前教育发展责任在地方一级的进一步延伸和 明确,它不仅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在中央的指 导、监督之下实施具体管理,确保国家发展学前教 育事业的政策意志得以贯彻落实,而且有助于在统 一的领导下发挥地方管理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充分 展现地方特色与优势。
(三)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与权力,注重绩效管理 英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教育与技
能部在学前儿童社会服务、保育教育、家庭政策以 及儿童和家庭支持与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为促 进年幼儿童的教育及健康,2006年《儿童保育法》 第39条规定,教育大臣必须负责向提供早期服务 的学前教育机构明确儿童学习、发展的要求及保育 要求,确保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儿童成长 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并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 基础。为确保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改善儿童的发展状 况,英国政府设立儿童服务指导(Director of Children’s Services)的职位,负责地方当局的儿童 教育和社会服务,并在教育与技能部设立儿童、青 年与家庭部长(Minister for Children,Young People and Families)的职位,以在地方政府间协调政策, 支持和促进其合作。此外,还规定在地方上设立地 方儿童保护委员会(Local Safeguarding Children Boards),专门负责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关于学前教 育机构及其质量的监督机制,1999年8月,英国政 府宣布要整合幼儿教育与保育法规为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由专设的教育标准办公室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主管,专门负责制 定全国统一的托幼机构学前教育服务质量规范以 及注册和督导检查工作标准等,从2001年9月开 始,所有的托幼机构都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的视 导监督。
明确相关部门在学前教育和儿童服务中的职 能,有助于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并获得更高
质量的教育和相应的服务。[13]为进一步提高管理效 率,改善管理绩效,2003年英国《每个儿童都重要》 绿皮书一方面提出要改善学前教育相关部门之间 的信息分享机制,并努力消除妨碍建立这一机制的 法律障碍、技术障碍和体制性障碍等,还提出地方 当局及其合作者在建立地方信息分享机制的过程 中要起带头作用。另一方面,绿皮书提出要制定一 个有效的评估框架,目的是要获得有关儿童成长、教育和服务的关键信息,并减少部门间工作的重 复,努力使相关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具有针对 性、有效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儿童及其家庭的实际 需要。这一改革策略的提出,符合现代社会中教育 管理追求高效率、高质量以及民主化、科学化的发 展趋势,有助于英国学前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四)打破部门间组织性障碍,推动和促进部门 间的协作与整合
当前,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消除现有的组织性
障碍,进行新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已经成为英国和国 际上许多国家与地区的共同趋势。英国一些地方当 局已经将儿童的社会服务和教育融合,成立了儿 童、学校和家庭部(Minister for Children,School and Families)。针对长期以来英国学前教育领域中保育 和教育在体制上分裂的状况,近年英国政府推出了 将两者整合或推进“保教一体化”的新政策。这在
2003年教育绿皮书、2004年《儿童法》以及2006年
《儿童保育法》等相关报告和法律规定中均有体现,其中《儿童保育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地方当局要
协调各相关部门合作的职责,“第一次为整合的儿 童早期服务提供了法律支持”。
在中央一级管理上,主要由英国教育与技能部 负责全国的学前教育事务,在其他可能对儿童产生 影响的事务上,政府其他部门如卫生部,财政部,环 境、食品与农业部,文化部和工商部等十几个部门 共同继续发挥作用,中央政府负责领导并加强其协 调合作,并确保其更好的整合。为达到这一目标, 2003年绿皮书提出在教育与技能部建立“标准设 立与调控机制”(standard setting mechanism),负责 制定不同部门需要满足的基本标准,并设立联合的 监督与检查团对各部门的工作及部门间的协调合 作进行评估,设立干预和激励机制以激发各部门的 行为表现等,消除影响服务有效性的障碍并减少相 关的行政性负担。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在各种服 务中确保儿童优先,制定清晰的与儿童相关各部门 的操作标准,使其行为目标、计划、资金来源、经济 责任及其他各方面指标明确化、合理化、制度化,建 立起整合的儿童服务监督指导框架,推动地方各部 门间的协作。
打破部门间的组织性障碍,并通过建立相应的 机制来保障和推动部门间的协作与整合,既有助于 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实现管理的目标,提高学前教育 管理和服务的效益与效率,更有助于满足学前儿童 在教育、保育、健康、安全等诸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促进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 [1]张斌贤主编.现代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上海:上 海教育出版社,1996:17 [2]谢维和.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及其分 析.教育研究,1995,(10)[3《]教育管理词典》编委会.教育大辞典(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