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考研政治 马原复习指导之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考研资料加油站 http://page.renren.com/600962783/?checked=true
人是人生的主体,我们研究人生首先要研究并确定人是什么。那么到底人是什么怎样给人下一个定义呢?
古老的希腊神话斯芬克斯之谜是这样讲述的: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狮身人面兽,传说她在古埃及的提佛城郊外守着路口,对过路者提出一个谜语,猜不中的就要被她吃掉。这个谜语就是:“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谜底是人。后来俄狄浦斯从那里经过,猜出了谜底。于是,斯芬克斯就把自己杀死了。
“斯芬克斯之谜”对于今天的我们,可能已不是一个难题,而它所暗含的误区却是不分时代、不分民族、不分老幼、不分性别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中。自己时候是很难看清自己的。到底人是什么呢?古今中外有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对于“什么是人”都有过论述,但是往往他们是从某个角度来描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论断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和自然本能。如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性成熟了要生殖繁衍等。自然本能是人和动物都有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劳动、语言、思维等。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受制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决定着自然属性,从而决定了人的本质。例如,在饮食方面,人类懂得美食、食疗、饮食过程中的礼仪,人类的生育是优生优育,这些都说明人的自然属性从属于人的社会属性。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塑造着人们,形成人的本质。
4、人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研政治之马原历年考点
考点一: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考点二:意识观
1.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考点三:实践观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考点四: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点五:实践和认识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考点六:认识的本质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这就割断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陷入了主观随意性。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考点七:认识的过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
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
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考研政治里的那些“第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894年11月孙中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到新的阶段。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之革命。
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会议推选陈独秀为书记。
1920年11月,上海党的组织创办了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这个刊物第一次在中国树起共产主义大旗,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共产主义方向。
1920年11月,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公会——上海机器公会宣告成立。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
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会议文件上写上了“抗日”的字样;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亲密合作,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
1949年,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人大一届通过第一部《宪法》。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大汇总
1.党的一大
时间:1921年7月
文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贡献:
(1)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2)确定革命对象。
(3)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2.党的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成就:制定了当时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
(1)主观上:马中结合;国情认识
(2)客观上: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1)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
(2)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党的三大
时间:1923年6月
成就:(1)国共合作,党内合作,(2)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
(3)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
贡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4.党的四大
时间:1925年1月
讨论问题:
(1)无产阶级领导权;
(2)工农联盟
成就:
(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
(3)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党的五大
时间:1927年4月
成就:纠正陈的机会主义;
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
6.党的六大
时间:1928年6月
成就: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意义:(1)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①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发反帝反封建;③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④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⑤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
(3)缺点: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认识的估计和政策
(4)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7.古田会议
时间:1929年12月
讨论问题: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8.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成就:(1)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
(2)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
(3)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9.瓦窑堡会议
时间:1935年12月
成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0.洛川会议
时间:1937年
成就: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1.党的七大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2)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2.党的八大
时间:1956年9月
内容:(1)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3.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1978年12月
成就:(1)纠正了“左”倾错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
(2)把党的重点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提出改革开放的思想。
14.十一届六中全会
时间:1981年1月
成就: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15.党的十二大
时间:1982年9月
成就:(1)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2)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向全国。
16.党的十三大
时间:1987年10月
成就: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党的十四大 时间:1992
成就:(1)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提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之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党的十五大
时间:1997年9月
成就:(1)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2)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党的十六大
时间:2002年11月
成就:(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党的十七大
时间:2007年10月
成就: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21.党的十八大
时间:2012年11月
成就:(1)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
(3)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4)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
第三篇: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难点总结 认识论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难点总结 认识论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二)认识的本质
1.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2.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3.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
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
第四篇:2014考研政治试卷分析2015马原的复习
中国知名教育品牌
2014考研政治试卷分析2015马原的复习
来源:文都教育
2014考研政治马原仍然是占了24分,在分值的编排上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出题点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以往大家觉得很难的政治经济学在今年考研政治试卷中难度并不大,马哲部分也不是很难,但要求广大考生一定要准确记忆相关的基础知识。下面文都教研中心的老师为2015考研的同学总结了马哲如下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唯物论部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统一的基础。
辩证法部分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与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认识论部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特点及检验标准。
历史观部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人的本质。
第五篇:2015考研政治 马原易错题解析:人类社会的本质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6.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
A.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的内涵。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已经把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部分地包含在内。进入生产过程中的人就是劳动者,而进入生产过程中的自然环境就是劳动对象,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便形成生产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这一统一体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15.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范畴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生产力是标志人类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力的特性主要有:第一,属人性。它标志着人的本质力量和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标志着人们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占有自然和发展自己的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它是个人的劳动能力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方式,包括协作、分工等中介环节而形成的社会生产力,是在质上不同于个人劳动能力的总体生产力。第三,客观性。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是由客观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第四,历史性。生产力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不断地从一种水平发展到另一种水平,由此而呈现出自身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29.“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一观点
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 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
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 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家的本质。
国家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是国家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表面上看,国家似乎是整个社会的代表,但实际上它决不是也不可能是超乎各阶级之上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而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其他阶级施行压迫的工具。国家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这是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最本质的特征。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由于其阶级偏见和历史的局限性,总是以各种方式歪曲国家的本质,散布超阶级的国家观。只有马克思主义把国家同阶级、阶级斗争联系起来,才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实质及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规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也必然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为彻底消灭阶级而建立的崭新类型的国家。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阶级和阶级差别的逐渐消灭,国家的镇压职能以及各种相应的政治职能就会逐渐失去作用,在将来的共产主义阶段,国家将为更高级的社会组织所代替。
题中的观点显然没有意识到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范畴。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要素和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理环境。要理解社会存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关键是要把握实践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范畴的主要内容;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要以自然界为对象,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利用的自然资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力量即生产力,都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但是其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则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5.马尔萨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人口增长总要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这一个“永恒的规律”的作用。马尔萨斯这一观点
A.把人口因素看成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口相对过剩的事实,却掩盖和歪曲了事实的本质
C.在重视人口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人口决定论的观点辨析。
人口决定论是主张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大批工人纷纷失业,出现了相对人口过剩的现象。18世纪早期法国学者杜尔阁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财富,人口增长永远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的观点,将人口增长看作妨碍社会进步,给人自身带来贫困和灾难的主要因素。18世纪中期的英国学者马尔萨斯进一步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相对过剩的现象绝对化,臆造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1、2、3、4、„„)增长,人口按几何级数(1、2、4、8、„„)增长,生活资料增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并把这种规律说成是劳动人民失业、饥饿和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悲惨生活,全然取决于这个规律。美帝国主义也曾把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人口太多,以此为他们在中国的失败寻找理由。在当代,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继续宣传人口决定论,把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和落后说成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人口过多的结果,以此为他们的侵略和掠夺进行辩护。马尔萨斯的人口决定论注意到了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他所谓“永恒的规律”则是纯粹的虚构。这个理论为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资产阶级的剥削辩护,具有消极一面。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
11.马克思曾指出:“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同时也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这说明
A.从一定意义上说,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B.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
C.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学越来越不具有独立性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科学与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关于科学与生产之间关系的论断是认为生产决定科学,科学亦决定生产。从科学的产生和科学的发展看,是生产决定科学;从科学发挥作用的方式、科学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看,科学又决定生产。人类生产活动一开始就孕育着科学,生产越发展,就越需要科学。“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生产领域的扩大和深化决定了科学的逐渐分化。从这一意义上说,生产决定科学。在现代,科学和生产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科学研究已成为专门的社会活动和职业,许多科学成果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来源于生产,而是首先来自科学实验,然后再应用于生产;科学对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增强了(D选项是错误的),科学中的某些领域,某些科学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现实生产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日益加快,并成为“第一生产力”。从这一点上看,科学又决定生产。
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是指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的、直接的要素,而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可以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生产力的“硬件”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就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中公考研 http://www.xiexiebang.com/zhuanti/shuang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