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4:2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

第一篇: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

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

摘要:迈入21世纪以来,国际风景园林不断发展变化。美国持续领先,新人辈出。法国和德国经历20世纪末的辉煌之后陷入相对沉寂的时期。荷兰拓展了海外实践。以前默默无闻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北欧国家异军突起,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的风景园林发展迅速。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当代风景园林。在吸取全球经验的同时保持本国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并不断创新,是世界各个国家风景园林都需要努力的方向。关键词:风景园林;印象;实践;艺术

Abstrac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world kept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in the new century.Unite States still took the lead and a new gen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grew up.France and Germany turned to fade after the brilliant in the end ofthe 20th century.Landscape architects in Netherlands explored overseas practice.Spain, Portugal, and Nordic countries which were obscurity became newly emerging forces of the profession and attracted wide spread attention.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Globalization has had agreat impact o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To profi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hile to maintain lo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as well as keeping innovation, might be the dire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all countries.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impression;practice;art

想要对迈入新世纪的全球风景园林作一个综述是非常困难的。对我来说,从2002年出版《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之后,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就告一段落,此后把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实践上。不过我一直留意国内外重要专业书籍杂志上的最新信息;而且随着中国的日益全球化,与国外的设计师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经常能够了解到一些新的行业动态;还有每年都会安排计划周密的出国考察行程,亲身体验一些以前没有参观过的著名历史园林和现代园林、以及近年新建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总体而言我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前沿仍保持了关注。因此,即便我对这10多年风景园林的发展没有系统的研究,但是还有一些泛泛的印象。本文仅作为对世界主要国家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现状的一些个人认知和看法,未必全面,也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以前我们谈论一个国家的风景园林实践,一般指这个国家的设计师在本国建成的作品。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今天这个界限已经很难划分了。著名的设计机构几乎都是国际性的,在全球很多城市拥有分支机构。即便是个人色彩比较浓厚的设计师事务所,很多也在世界各地实践甚至拥有分所。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界定某个国家的设计变得很困难。为便于叙述,本文采用的是一种不甚严格的定义——在谈论的某个国家的设计的时候,主要指实践基地在这个国家的设计师或事务所的作品(包括在该国国内和国外的),因为这代表了该国在本行业的真正实力;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国外事务所在这个国家的作品,因为这也说明了该国风景园林行业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谈到风景园林行业,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美国。曾经的先锋设计师沃克(Peter Walker),施瓦茨(Martha Schwartz),哈格里夫斯(George Hargreaves)早已成为被主流承认的设计大师,功成名就。他们仍然活跃在设计舞台上,并且作品仍然保持着一贯的高水准。沃克年事渐高,虽然不再那么多产,但作品依旧高大上,纽约9·11国家纪念碑是他这10年来设计和建成的最重要的作品,保持了一贯的简洁、高雅、甚至是昂贵(图1)。施瓦茨积极拓展了国际业务,尤其在中东和中国的项目,作品在世界各地建成。她的风格也有所转变,除了在一些展览花园上人们还可以看到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艺术风格,越来越多的设计也与功能紧密结合,形式也更接近于大多数人的审美习惯,少了些先锋性,多了些大众化,已从一个实验性的前卫艺术家成功转型为优秀的职业设计师(图2)。哈格里夫斯的工作范围主要在美国,这些年陆续建成了休斯顿探索花园(Discovery Green),坎伯兰德公园(Cumberland Park)等项目。这些作品都是不错的设计,设计师的个人风格不那么明显,展现更多的是大众生活的实际需求,看上去虽不如他早期那些大尺度充满张力的作品富有艺术性,但显示了一个成熟设计师对场地的尺度、特征、功能进行思考之后的理性选择。不过,有些要素仍然带有明显的哈格里夫斯的标签,如迈阿密的南岬公园(South Pointe Park)中那条分隔了场地空间、划分了功能区域并创造了立体的交通体系的弧形土堤(图3)。其实,除了这些曾经的先锋设计师,美国还有一批德高望重的风景园林师,他们从未先锋过,但也从未落伍过,虽没有提出过新锐的设计理论,也没有创造过前卫的艺术形式,但始终保持着很高的专业水准,完成了大量恰当、实用、舒适、美观的好设计。这些人中的代表有奥林(Laurie Olin)和鲍斯利(Tomas Balsley)等。奥林长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并担任过哈佛景观系主任和清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2012年获得美国国家艺术勋章,这表明他在美国风景园林行业中的地位。奥林的作品,如纽约哥伦布环岛(Columbus Circle)、华盛顿纪念碑景观(Washington Monument)、宾大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庭院(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Stoner Courtyard Garden)、费城的巴内斯基金会(Barnes Foundation),场地环境各不相同,建筑风格从新古典主义到工艺美术风格到现代主义,他都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巧妙地处理城市、建筑和场地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一位修养深厚的风景园林师处理各种环境的娴熟手法。与奥林的学院派不同,鲍斯利是一位在纽约从业40多年、专注于都市景观设计的职业风景园林师,他在纽约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哈德逊河南滨河公园(Riverside Park South)(图4)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规划,直到近年建成,几易其稿,最终为都市创造了一块体验河流风景、享受自然的都市绿洲。巴尔的摩的西岸花园(Westshore Park)和堪称袖珍的纽约首都广场(Capitol Plaza)同样非常精彩。这些前辈设计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与时俱进的设计语言不断产出高水准的作品,获得同行的广泛尊敬。

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毫无疑问是这10年美国风景园林行业的明星设计师。她曾经的时装设计师身份和在法国的专业教育背景及早期实践经历众所周知。在以多个作品成名于欧洲之后,她于21世纪初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美国。古斯塔夫森独特的经历表现在她的作品中,既有现代艺术的气息,又有美国本土风景园林师通常缺乏的欧洲园林文化的基因,这些特质让她在美国风景园林界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她早年在欧洲的作品,一方面可以看到对于欧洲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的借鉴,如文艺复兴以来所强调的视线和透视效果、意大利和法国园林中静水面的反射作用、摩尔式园林里喷泉的运用等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为曾经的时装设计师,她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运用风景园林的传统材料的。回到美国之后,她将这些设计特点与美国高度职业化和商业化的设计结合,在更高的预算许可下和更专业的人才配合下提高了作品的完成度,给美国风景园林行业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让人耳目一新。她的华盛顿国家肖像画廊中庭(Robert and Arlene Kogod Courtyard of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图5),宁静高雅,简洁流畅,充满文化气息,非常好地衬托了博物馆环境。芝加哥千禧年公园中的卢瑞花园(Lurie Garden)(图6),用水和植物在都市中创造了一个安静的港湾和令人难忘的田园风景。

2009年夏,纽约高线公园(High Line)(图7)第一期开放,詹姆斯·科纳(James Corner)随之声名鹊起。高线公园将生态理念与独特的艺术形式完美结合,加上场地的特殊性,很快成为著名的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为科纳获得了国际性的影响。科纳是一位同时活跃在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风景园林师,1988年就在宾大任教,2000年成为宾大风景园林系主任,研究和执教是他成为国际水准设计师的重要支撑。科纳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每一个都具有很高的水准。瑞斯街码头(Race StreetPier,2012年)是费城特拉华河滨更新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最早建成的部分。项目尺度不大,但是充满张力,将城市与河流重新联系起来,视觉体验出众,一些手法让人想起哈格里夫斯的作品,但是细部更出色,材料更精致。加州圣莫妮卡市的通格瓦公园(Tongva Park,2013)受当地旱谷景观的启发,将一个原来的停车场改造成了具有动感地形的社区公园,广受欢迎。

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旗手之一,科纳作品的成功也为该理论扩大了影响。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由瓦尔德海姆(Charles Waldheim)提出,该理论将建筑和基础设施都看成是景观的延续,认为景观将取代建筑成为当今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实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与奥姆斯特德时代的风景园林思想一脉相承,但是当代的风景园林师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像奥氏一样从事确立城市发展格局的工作。100多年来在城市建设领域相关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风景园林的次序逐渐后移。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继承奥氏思想核心,通过将城市与建筑都纳入广义的景观系统,无形之中将景观放在了统领的地位上。这一理论经过Alex Krieger、Mohsen Mostafavi以及科纳等人的推动,不仅在风景园林行业,也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提高了风景园林行业的地位。

另一位获得国际影响的设计师是沃肯伯格(Michael Van Valkenburgh)。其实沃肯伯格早在1982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事务所(MVVA)并开始了在哈佛大学GSD的任教,1991-1996年担任风景园林系的主任。沃肯伯格的作品融合了人工与自然,在城市中心呈现出一种迷人的自然气息。纽约泪珠公园(Teardrop Park)(图8)在曼哈顿高密度地区创造出一处城市山林,让人感受到仿佛置身乡野的轻松和惬意。布鲁克林大桥公园(Brooklyn Bridge Park)将一块平坦的滨河码头区域转变成具有崎岖地形、变化空间、复合功能的城市公园,并创造多样的栖息地,提供亲近自然亲近河流的场所。

德国在20世纪80、90年代以一系列的后工业设计作品享誉世界,但是进入21世纪后似乎没有什么项目能够吸引全球的目光。在拉茨(Peter Latz)之后,德国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事务所好像只有TOPOTEK 1了。他们与丹麦的建筑事务所BIG合作的哥本哈根Superkilen公园是一个相当有趣和吸睛的作品,将城市街道、建筑、绿地和公共艺术融合成为一个文化多元、风格混搭的带状城市公共空间(图9)。但是TOPOTEK 1更像一个艺术工作室,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法都具有冲击力,却很少关注土壤与植物,更谈不上生态性。这样的创作方法更适合小尺度硬质表面空间的处理,而非大尺度的公共绿地,也很难使他们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得益于成熟的园林展模式,德国一直是欧洲风景园林建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虽然通过园林展来建造公共绿地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园林展的特殊性往往使得展览后展园转变而成的城市公园缺乏整体性,空间比较松散,从造园艺术上来说都难以成为佳作。但是园林展上特殊的景观建筑——瞭望塔、瞭望台等,往往成为公园中的亮点,经常出现在国际风景园林期刊中,如2011年科布伦茨园林展中的展廊兼瞭望台(图10)。

去年10月,法国风景园林师高哈汝(Michel Gorajoud,1937-2014)去世,这也标志着法国风景园林一个时代的结束。从20世纪70年代到世纪末,伴随着大量移民的引入,法国大城市迅速扩张,新城建设如火如荼,随之带来大量风景园林的实践机会。高哈汝和他同时代的设计师普罗沃(Allain Provost),克莱蒙(G.Clément),谢梅道夫(Alexandre Chemetoff)等人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机遇,满怀巨大的使命感,探索将法国优秀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城市生活联系起来的新风格。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法国出现了苏塞公园(Parc du Sausset)、狄德罗公园(Parc Diderot)、雪铁龙公园(Parc André-Citron)、大西洋花园(Jardin Atlantique)、拉维莱特公园(Parcde La Villette)、贝尔西公园(Parcde Bercy)等优秀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那段时期堪称法国风景园林的黄金时期。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大规模城市化已经完成,法国经济也一直处在低速发展的时期,大型项目很少出现,工程预算通常也比较低。法国风景园林行业的关注点逐渐从传统的继承、艺术的探索和城市化相关主题转向自然、生态和功能。老一辈设计大师以自己的经验和威望仍然能够获得一些项目,年轻一辈因缺少锻炼成长的机会而鲜有出类拔萃者。原本20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的古斯塔夫森应该是下一代中的佼佼者,但随着她关闭巴黎工作室,把工作基地放在伦敦和西雅图,法国风景园林与她基本无关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哈汝的风格也在不断地调整,从早期的大气豪迈转向平和轻松,返璞归真。他的里昂日合兰公园(Gerland Park)(图11)颇有些回归田园的味道,即便是作为城市景观的波尔多加隆河岸(Des Quais de laGaronne),镜面池两旁的花境也多少有些农业景观的味道。普罗沃与英国设计师合作,在英吉利海峡对岸完成了一些高水准的作品,如伦敦泰晤士河水闸公园(Thames BarrierPark)(图12)和伯明翰东区城市公园(Eastside City Park),将新法国风格传播到了大不列颠。

当代法国最为国际化的风景园林师应该是亨利·巴瓦(Henri Bava),他在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都有优秀的作品,在欧洲影响较大。他的成名作瑞士日内瓦路易·让泰基金会(Louis Jeantet Foundation)庭院,以融合了东方传统的现代设计令人印象深刻,随后德国巴德厄恩豪森的魔水公园(Aqua Magica)也为他赢得世界的目光。巴瓦近年完成的项目有巴黎郊区梯形公园(Trapezium Park)(图13),将雨洪管理,生态种植与法国园林传统相结合,为城市更新区域创造了一个绿色中心。

10年前当波尔多新植物园(Jardinbotanique de la Bastide)(图14)刚刚建成的时候,相当地惊艳,吸引了国际众多风景园林专业杂志和书籍的目光,纷纷刊登介绍这一作品,还一度在纽约MOMA展出。它的设计者是法国女风景园林师莫斯巴克(Catherine Mosbach)。莫斯巴克是一位很有思想深度的设计师,对设计的思考常常源于哲学层面,她是法国最重要的风景园林杂志“Pages Paysages”的创办者之一。但是也正是由于她复杂的设计理念,其作品不太容易让人理解,很多只能停留在研究和方案阶段,实施的不多,也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包括刚刚完成的兰斯卢浮宫博物馆的庭院,与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SANAA事务所合作,本是一个难得的再次展现自己的机会,但似乎并没有激起多少涟漪。

如果说20世纪末荷兰风景园林师高伊策(Adriaan Geuze)是年少成名,那么如今他的West 8事务所已经是全球化的景观和城市设计公司了,陆续在世界各地建成了众多大型项目,如马德里曼萨纳雷斯河岸景观更新(Madrid Rio)(图15),多伦多中央滨水区(Toronto CentralWaterfront),迈阿密海滩声景公园(Miami Beach Soundscape Park)(图16)。这些项目也是各种专业媒体青睐的目标。比起20个世纪末的那些设计,West8现在的设计规模更大,背景更复杂,但是艺术性思想性却逊于从前,作品越来越多地呈现为平面设计加上产品设计,更像一件漂亮的商品,而缺乏打动人的艺术力量。也许,这种状况是一个设计公司不断扩张的必然结果吧。2011年西安园博会万桥园虽然尺度很小,但是有空间、有意境,是West 8近年作品中颇有水准的一个。

除了West 8,荷兰还有不少优秀的事务所,风景园林总体水准很高,在设计领域非常具有创造性,虽然建筑化景观在设计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荷兰风景园林仍然非常关注生态。荷兰的景观规划一直有很优秀的传统,尤其围绕水的规划。近期的新水防线的规划设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大尺度、低介入作品。

西班牙虽然有相当多的历史园林,尤其是精美绝伦的摩尔式园林,还有20世纪初天才建筑师高迪贡献的奇思妙想的居尔公园,但对于现代风景园林来说,西班牙可算作是一支异军突起的新军。欧洲许多有园艺传统的国家,风景园林专业多由园艺专业发展而来,或是园艺与建筑结合而成。与此不同,由于干旱的气候,西班牙缺乏园艺的传统,直到21世纪初才有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高等教育,刚开始培养自己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因而当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城市建设中大量室外空间的设计工作多由建筑师和艺术家担当,这一状况直到今天仍然存在。这样的背景也形成了西班牙现代风景园林独特的现象——没有成规,无限想象,一流的艺术,强烈的人工感和几乎消失的自然。在许多西班牙的公园和广场中,常常是植被稀疏,树干比灯杆还少。虽然西班牙当代风景园林有自己的缺陷,但是它们的特点也一样的突出,它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让全世界的设计师都不能不关注。

西班牙建筑及城市规划事务所EMBT的巴塞罗那对角线大街海滨公园(Parc de Diagonal Mar)(图17)、色彩公园(Parc dels Colors)(图18)、汉堡港口城公共空间(Hafencity Public Space)秉承了事务所一贯的复杂设计逻辑,创造了有机的、复杂的和前所未有的室外空间形态,让人匪夷所思。从某种程度上说,EMBT的有机设计语言是新时期对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一种复兴,这一点似乎可以从图纸上带有明显新艺术风格的字体中看出端倪。他们依靠脑力和模型的非线性设计与扎哈·哈迪德的依靠计算机技术的参数化非线性有很大的区别。EMBT的作品虽然没有像扎哈那样全球遍地开花,但影响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不过因其作品的复杂性和不可复制性,欣赏者也很难模仿他们的作品。

作为综合性事务所,EMBT的风景园林作品只占其业绩的一小部分,而Batlle I RoigArquitectes建筑事务所因为在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上的成就已经将风景园林作为自己的主业,项目类型也从建筑化的城市环境扩展到绿色基础设施。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是在国际风景园林专业书籍和杂志中作品出镜率最高的西班牙事务所。近年的著名作品有巴塞罗那郊区的拉玛瑞纳公园(Parque de La Marina)(图19)和胡安山谷垃圾填埋场(Vall d'en Joan landfill)(图20)景观修复,后者为事务所赢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奖项。

如同西班牙的许多作品一样,巴塞罗那植物园(Botanical Garden of Barcelona)也是一个颠覆了人们以往设计概念的作品,设计师将一个人工的三角形网络强加给了一个自然的山体,又在立面上切割出了无数的三角形。应该说,如果仅凭图纸,任何一个经过正统风景园林专业训练的人都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不“自然”的设计,尤其还是再现自然的植物园,但是如果看到建成后的巴塞罗那植物园,又不得不承认人工的设施强化了场地的山地特征,使之具有一种独特、有震撼力的美。(图21)与此相似的还有毕尔巴鄂附近Barakaldo的迪西亚托广场(Plaza Desierto),平面是一个严谨的格网色块,实际空间效果却是亲切和舒适的,也有良好的使用。可以说,西班牙独特的历史、多样的文化,以及现代建筑和现代艺术的高水准产生了西班牙当代风景园林的奇异景象,它启发人们思考景观潜在的可能性。

葡萄牙毗邻西班牙,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气候要湿润得多,建筑水准与西班牙不相上下,而园艺水平明显高于西班牙。葡萄牙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有了风景园林的专业人才,也一直与欧洲国家同行有着密切的交流。葡萄牙的风景园林设计虽然受建筑影响较大,形式感较强,但总体而言更稳妥和合理,没有那么惊世骇俗。比较有影响的事务所有Global Arquitectura Paisagista和TOPIARIS等。前者的作品萨利纳斯游泳池(Salinas Swimming Pools),将公共步行系统、公共花园、海滨泳池等设施与停车库、餐厅、酒吧等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片陡峭的海滨悬崖上,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景观和社会环境,于2008年获得欧洲景观罗莎芭芭拉奖(图22)。

英国的园林传统非常深厚,当代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水准都在世界前列,园艺水准也举世公认,但奇怪的是,作为传统园林的当代继承者和跨越规划、建筑和园艺等专业的风景园林,却缺乏相应的水准。在英国,精致的建筑环境是建筑师设计的,优秀的城市广场是城市设计师设计的,美丽的花园是园艺师的功劳,当然还有些不错的公园绿地⋯⋯但似乎都是国外风景园林师的作品。多年以来英国有影响的景观项目——泰晤士河水闸公园是法国设计师普罗沃设计的,金丝雀码头朱比利公园(Canary Wharf Jubilee Park)(图23)是比利时的魏斯(Jacques Wirtz)设计的,“伦敦眼”脚下的朱比利花园(Jubilee Gardens)是荷兰的West 8设计的,海德公园戴安娜纪念喷泉(Diana Memorial)和诺丁汉的老市场广场(Old Market Square)(图24)是美国的古斯塔夫森设计的,伦敦奥林匹克公园请来了美国的哈格里夫斯。这种全球化的优点是能够吸引全世界的设计精英,保证项目得到高水平的实施,但是反过来也抑制了本土设计师的发展空间。不过,近些年英国本土的风景园林事务所GROSS.MAX.越来越引起关注,他们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格拉斯哥的劳腾鲁花园(Rottenrow Gardens)和伦敦塔桥附近的公园(Potters Fields Park)(图25)。

北欧国家的整体设计水平很高,但若论国际知名度,丹麦的安德森(Stig Lennart Andersson)领衔的SLA事务所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是当下北欧最为国际化的景观设计公司。SLA的作品秉承了北欧设计亲切、细腻、关注自然等特征,又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完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菲德烈堡(Frederiksberg)新城市中心的风格各异又紧密联系的5个公共空间(图26),由混凝土缓坡和不规则种植区交织的被称作城市沙丘(The City Dune)SEB银行环境(图27),都是极具北欧特色的城市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海世博会丹麦馆而引起世界关注的丹麦建筑事务所BIG近年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上升,已跻身全球最著名的建筑事务所行列。他们的建筑作品注重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这些理念与景观都市主义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BIG事务所的大量实践不仅本身包含了景观的部分,也为风景园林师带来了启发并提供了参考(图28)。

挪威具有原始壮美的自然风光,为了促进旅游,更好地接待游客,挪威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国家旅游路线的规划和设计,邀请了一些设计师为风景优美的景点设计游客服务中心、游览栈道、景观桥、观景平台等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为游客更好地欣赏大自然创造了条件,而且衬托了壮阔的自然风光,自身也成为环境中的一道风景,展现了极高的设计水准,吸引了国际风景园林界和建筑界的目光(图29)。

东亚各国拥有迥异于西方的文化和历史,园林传统深厚。无论日本、韩国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似乎一直在继承传统与走向现代的矛盾中纠结前行。日本的现代建筑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位置,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就有好几位。相比之下,日本的风景园林虽然总体上有着不错的设计水准,但却没有像建筑界那样出现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师,也缺乏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品,尤其是大尺度的公共项目。在小尺度庭院设计中,一些设计师在探索日本传统园林的当代表达方面有较成功的尝试,如枡野俊明的现代禅宗园林。建筑师隈研吾在2013年米兰国际设计周期间设计了一个名为Naturescape for Urban Stories的室内景观,虽是实验性和展览性的,但与他的建筑一样,表达了经过抽象提炼的日本传统,颇具启发性(图30)。韩国的风景园林虽然整体水平不如日本,但有个别项目,如仙游岛公园和西首尔湖公园,完全是国际水准的设计。这2个公园都是在废弃的水厂上建设的,在工业遗址再利用的景观设计方面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到之处。(图31)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风景园林行业一个重要阵地。中国风景园林师和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引起国际专业媒体的关注,一些优秀的作品获得各种国际荣誉。如果说从前中国风景园林人都是用仰视的目光看待西方发达国家,那么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以平视的角度客观地认识国际风景园林。这种快速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变革。事实上,中国这20多年的快速城市化为风景园林师提供了施展的舞台、成长的机会甚至是试验的场所;设计市场的对外开放促进了与国外高水平设计师的交流;中国设计师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和勤奋的工作态度使他们得以迅速成长,整个国家的专业水准得到了很大提高。虽然从整体水平上来看,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少的差距,但是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些高水准的设计师,个别作品即使放眼国际,也毫不逊色。

虽然中国当代风景园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客观的说,过去20年,我们经历的是一个学习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经验的过程,而未来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独创性。中国风景园林必须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语言体系,这些体系应当建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和城市化特征之上并为中国人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和艺术享受。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与我们背景相似的日本和韩国,即便已经先行一步,但在这个议题上也没有交出多么漂亮的答卷。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经济繁荣的大国,我们必须以自己的风景园林体系赢得世界的尊重。

迈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对风景园林的影响极为深刻。优秀的设计师在世界各地建成作品,不可避免地给不同地区带去舶来的文化和设计语言。资讯的发达和旅行的便利使得优秀的作品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在地球一端的作品很容易在另一端出现相似的模仿品,更不用说大量对于细节和片段的拷贝。景观工业的发展使得一些优秀的景观材料和设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产品,出现在不同国家的公园和广场中,带给人似曾相识的印象。如EMBT事务所设计的Lungo Mare椅子不仅是西班牙公园里常见的景观元素,也点缀着哥本哈根、奥斯陆等地的城市空间。(图32)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局面:从一个国家来看,由于这种全球化和文化交流,风景园林变得多样;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缺乏辨识度。也许,在吸取全球经验的同时保持本国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并不断创新,不仅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个国家风景园林界都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世界风景园林的丰富多彩。

(引自《风景园林》2015年04期)

第二篇: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West8

来自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现场——WEST8篇

WEST8,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s Summit Forum, Beijing

by 冯潇 Jan 17, 2010

编者按:2010年1月12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举办的“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在二教大报告厅举行。来自六个国家著名设计事务所——德国topotek1、法国Catherine Mosbach、西班牙EMBT、荷兰West8、澳大利亚TERRAGRAM、美国BAM的9名设计师参加论坛并做了精彩报告。作者全程追踪并整理了这场报告会的汇报内容,同时以有趣轻松的注解与大家分享他的收获和心得。

注:本人根据记忆整理,内容难免有误,图片质量较差,请见谅。同时,非常感谢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和他的团队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能够邀请众多国际著名的事物所赴京参加交流论坛。此次论坛可谓众星云集,下面选择了感触较深的事务所——West8的汇报与大家共同分享。

荷兰WEST8设计师:何以纯

首先何女士介绍了West8的概况,West8是由Adrian Geuze1987年在荷兰创建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公司。它以现代化设计和对城市规划问题的创新性解决闻名。目前事务所有4个合伙人,7个项目经理,60位设计师(以建筑师居多,还有一些规划师和景观师)。公司在鹿特丹、布鲁塞尔、纽约和多伦多设有办事处。

这是West8在鹿特丹的事务所总部,门前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充气奶牛。事务所的高伊策(Adrian Geuze)认为荷兰最富地域特征的景观,就是填海形成的平坦且一望无垠的农田,在这些绿色的背景中,黑白相间的奶牛格外显眼,于是他就把这个形象提炼出来设计了这个充气牛,并且把它拉到各国去展览。(ps.有看过West8作品集的同学一定会认出此人)

事务所的建筑临近一条大河,视野开阔,偶尔可以看到巨大的游轮在河道里游弋(ps.完美的工作环境啊,看一眼就很舒畅)

言归正传,下面何女士将具体的介绍三个项目,尺度上从区域规划到具体的景观桥的设计。第一个项目是尺度非常大的一个景观总规。这个项目位于西班牙马略卡岛,是一个度假海滨及周边的景观规划。

西班牙马略卡岛,在欧洲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是一个人气非常旺的度假海岛,每当夏季就会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的海滩上游泳和度假。由于这里离德国很近,所以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德国人,何女士特意说了一下德国人给这座岛带来的影响:许多乱糟糟的啤酒街和大腹便便的醉汉。

这座岛屿上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山林景观,岛上现存大片的松林。

这是拥挤而杂乱的海滨现状,海滨带后方就是大量凌乱缺乏规划的度假旅馆。

设计师对于现状的总结:单调、廉价、平庸

规划方案根据总体现状的情况,将全部地块分为7大主题区域:1地中海风情区;2已退化自然恢复区;3宁静的海滩和新的购物大道区;4伟大的海滨公园区;5采石场花园和松林;6松林峡谷;7休闲海岸。

在海滨和旅馆带之间,规划了一条快轨连接各个区块以及城市中心。

同时还规划了自行车道路体系,主要由一条滨海线和若干连接线组成。

1地中海风情区

这是第一个区块的用地现状鸟瞰。可以看到高速路匝道的大片绿化带,在海滨沙滩后紧邻的就是大量度假旅馆。

设计师认为这个区块存在的主要问题:1紧邻沙滩的大量度假旅馆破坏了海岸的景色;2高速路阻断了通往海滨的交通。

对策:1在沙滩与度假建筑之间建立绿化景观带;2通过立体交通将道路引入海滩地带

通过在沙滩与度假建筑之间建立绿化景观带,将生硬而且了无生机的建筑遮蔽在树丛中,极大的改善了海滩的景观品质。同时,绿化景观带还能够提供多种休闲的功能。那个肥胖的男人的雕塑是主创设计师的创意,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大腹便便的人,设计师本以为这个雕塑不会被认可,只想在汇报时拿来活跃气氛,没想到这个创意竟然被通过了。(ps.赞下西班牙甲方的幽默感)

2已退化自然恢复区

第二个区块的用地现状鸟瞰,这个区块有一片湿地。

设计师认为应该在湿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公园,并且将公园的范围延伸至海滩。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热闹的湿地公园。

3宁静的海滩和新的购物大道区

第三个区块现状鸟瞰,这个地块现存大量的酒店建筑。

设计师认为这个地块存在两大主要问题:1旅馆建筑后方的街区比较破陋;2沙滩前的滨海车行道严重干扰了海滩的气氛。

对策1:改造旅馆街区,形成一条新的购物大道。街道中央是快轨,快轨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充分的绿化,轨道周边设计绿地,还设计大量立体的爬藤架。

对策2:临近沙滩的机动车道改线,修整原道路成为滨海绿化景观带,景观带仅限自行车和步行,打造一片安静宜人的海滩。

4伟大的海滨公园区

设计师在这个区块主要打造:1海滨公园;2通往海滨的主要交通线沿线景观;3忘了……

滨海公园是整个海滩最重要的休闲空间,从旅馆到沙滩分为几个层次:方便的底层商铺(餐饮、零售、更衣)、快轨(方便人流进入海滩)、绿化景观带(独具西班牙地方特色的景观形象)、沙滩(最吸引游人的地方)。

滨海公园标准段

我们来看看West8的设计师是如何艺术化的发扬地域特征的。上图是西班牙随处可见的建筑拱圈结构,设计师将这种结构以密植的大型棕榈树再现在室外环境中。海洋的气氛也不可或缺,设计师从珊瑚那里找到了形式的灵感,设计出独特的有机形图案铺装。(ps.West8总是愿意去尝试有趣的地面铺装图案)

这两种元素组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带。

热带风情海岸的气息扑面而来。

5采石场花园和松林

这个区块现存一片很大面积的松林。另外还有三块采石场废弃地。

主要现状问题:1采石场废弃地;2缺乏一条直达海滩的步行大道;3松树林与海岸相互隔离。

对策:1将采石场改造成为休闲花园2设计一条林荫大道直达海滩边缘。3延伸松林直至沙滩,并且在林中修建步行道系统,建造生态公园

采石场外围修建休闲建筑,如旅店、会所、音乐厅、剧场、酒吧等。内部在采石废弃地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改造,形成独具特色的花园。

一个采石花园的断面,可以看到,休闲建筑的设计延续了采石场层级式的肌理。(ps.很提气的建筑设计,像是从土里长出来一样),内部是下沉式的花园。

花园内部景观,设计师保留了一些采石遗留下的断层。

区块规划鸟瞰,可以看到贯通至海边的林荫大道,以及延伸后的松林。

6松林峡谷

此区块现存一片较大的松林,林中有一条水泥硬化的泄洪渠直通海岸。

对策:1松林区块建设生态公园2改造泄洪渠成为景观步道3在滨海区域设计绿化带。

泄洪渠的端头设计成为重要的景观节点,可以看出是一个摹纹花坛花园,泄洪渠正对的海中还设计了大型雕塑作为景观标识物。

原有泄洪渠改造成为景观步道,旱时可以通行,雨季则成为水渠。

这条泄洪渠贯穿了整个区块。

另外,由于大量无序和没有节制的开发,这个区块的旅店已经饱和,经济危机中有许多已经倒闭。设计师调研了这些旅馆的运营情况,决定拆除一些倒闭的酒店作为街头绿地,改善区域内部环境的质量。

通过拆除建筑形成的街头绿地。

最后一个区块7休闲海岸

这个地块原本不在规划范围里,当这个地块的居民听说旁边的海岸要重新整治规划后,强烈要求把这部分加入到规划地块中区(ps:寒……民主国家)。

该地块已经没有了沙滩,现状多为礁石丛生的海岸,海岸后方多为高档的别墅区。

设计师认为此处环境比较原生态,没有必要大动干戈。于是在礁石海岸中加入了一条自行车道、滨海步道以及若干景观桥,串联海岸景观。

礁石海岸景观。

总平面 这个方案听下来,感觉受益匪浅,West8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对于大尺度景观把握准确。他们的方案强调理性的分析,从大量的现状调研出发,准确的发掘地块的问题以及可以利用的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景观方案。当然,理性的工作步骤并没有影响他们浪漫的设计情怀,我们可以在他们的方案里看到各种有趣的创意,大腹便便的男人雕塑和鬼马星空的铺装纹样。我深深的感到他们在设计时所拥有的那种乐趣,这是创作所带来的一种发自肺腑的快乐,这种感觉是我本人久违的了。

可以说West8拥有一个相当强大的设计团队,他们是一群热情而且严谨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师,从他们完成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团队的激情和才华。国内拥有这样配置的设计院不在少数,然而不知是体制的问题、思维被禁锢或是国人品味的问题,我所看到的国内设计院大多死气沉沉,循规蹈矩,设计师们被迫像机器一样日夜兼程,疲于赶图。而当激情和创想被打压、被磨灭,我们的设计只剩下复制、粘贴了。

来自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现场——纽约州长岛(WEST8篇之二)

Governors Island, WEST8, Interna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s Summit Forum, Beijing

by 冯潇 Jan 20, 2010

编者按:2010年1月12日,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举办的“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在二教大报告厅举行。来自六个国家著名设计事务所——德国 topotek1、法国Catherine Mosbach、西班牙EMBT、荷兰West8、澳大利亚TERRAGRAM、美国BAM的9名设计师参加论坛并做了精彩报告。作者全程追踪并整理了这 场报告会的汇报内容,同时以有趣轻松的注解与大家分享他的收获和心得。

注:本人根据记忆整理,内容难免有误,图片质量较差,请见谅。

West8介绍的第二个项目是纽约州长岛公园,这个项目的尺度就要小许多,总面积35ha。

可以看到州长岛位于曼哈顿的南部,东临布鲁克林,西侧就是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

在州长岛上环顾四周的景象:自由女神、Manhattan、大吊桥、出海口、海鸥、热气球(ps.拼合照片也可以如此有情趣)

州长岛现状鸟瞰,原先这个岛是属于美国军方的,上面所有的建筑都是军用。08年军方将这个岛还给了纽约州政府。

这张可爱的图显示的是设计师对州长岛的总体定位——自由女神像与曼哈顿之间的绿色纽带

第一轮方案的规划地块是整个岛。

然而无孔不入的开发商还是把他们的魔掌伸到了这座岛上。上图显示的是调整后的规划范围,公园的地界被裁掉了1/3左右(miss何在这里也表示了她的愤慨,全世界的甲方都一样,设计师的地位还是很被动,事务所不得已还是修改了方案,可以看出这一轮的方案从形态到功能的完整性上都不如第一轮的。)

第二轮的规划结构:1沿整个岛屿建立的环形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2历史遗迹区域3公园区域4政府纪念物5公共区域通道

下面是详细规划:岛的北部集中了大量的军事建筑,设计师将中心区块的建筑拆除,打造成为休闲大草坪。

在热闹的大草地外围,用树丛打造一条通向曼哈顿的视廊。(ps.美国人是超爱大草地,试想如果北京的草地达到了图上的使用负荷,那岂不是要踩成不毛之地)

岛中部的长廊被保留下来,作为划分岛上下两部分的过渡结构。

设计师在原有建筑廊道的基础上,对拱门做了艺术化的修整。穿过幽暗的拱门,就进入了岛的南半部分。(ps.先抑后扬!)

视野豁然开朗,拱门以南的部分设计了热闹的艺术形态花坛和开放空间作为过渡。

岛的南部是公园主要的绿色区域,主创设计师的想法:把Manhattan起伏的建筑天际线延伸到岛上,在岛上形成一个绿色起伏的天际线——山体。

设计师通过严谨的方式去实现这个浪漫的想法。首先通过与各种标志物比对,研究了山体的尺度,不能抢过自由女神的风头,也不能过小没有冲击力。

山体的建造可以通过两种方式,1用拆除的建筑废料堆一个实山2用建筑结构架起一座山的表皮,内部作为功能性建筑使用。

West8有很多好的建筑师可以实现第二种方式。当然建筑结构的造价较高。

美国甲方也比较务实,他们选择了堆土山的方式。

这是山体的效果图,看起来十分的夸张(ps.如果自然式地形做成这样,在北林是要打屁股的)

刚才提到过环岛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这里展示的是一张典型断面。由于海岸水位落差很大,West8的设计师们把自行车道设计在低处,可以被淹没。滨水步道设计在二道堤顶,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滨水地带亲水性的问题,避免产生过高的堤岸。

热闹的滨水地带效果。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

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

一、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文化的交流传播让我们看到了其他地区的不同面。对于非洲,以前人们总是认为那时片广袤神秘的大陆,对它的了解却非常少,甚至对非洲产生一些刻板印象,但是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非洲,在众多群体中,我选择了当代大学生这个群体来分析社会文化视角下的非洲。

二、关键词:经济文化地理制度社会生活

三、正文: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印象,很多人对于非洲的第一印象是贫穷、落后,这些印象来自于平时所看的新闻书报中,还有在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非洲印象,比如在讲到世界饥饿问题的时候,老师的ppt上总是会有几张非洲的配图,所以给我们留下了非洲贫穷的印象。还有一些人只是感觉非洲一直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至于这个印象从何而来也想不起来了,只要提起非洲,脑子中就立刻想到了穷,这可能是在社会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印象。还有一些人对非洲的经济印象来自于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去非洲发家致富,很多东南沿海的大学生都提及了这个印象,产生这个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受商业氛围的影响,对于一个地方总是会首先关注到那里的物产资源,所以对于非洲,这些学生也很自然地联系到当地的石油、矿产资源等。第二是家里有亲戚去了那边并且富了起来,这说明中国与非洲的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很多中国人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致富,这种经济交流也影响着中非的下一代,第三是在一些影视剧中看到的,比如有位同学提到了《温州两家人》这部剧,里面可能有相关去非洲找油田的剧情,由此也可以看出影视作品对非洲的宣传越来越正面,让更多人正确地去认识非洲,通过访问来看,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受到了这种正面的引导。

其次是文化艺术方面的印象,一些同学提到了非洲的音乐和舞蹈,节奏感强,这种印象来自于他们平时在学校里与一些非洲学生的接触,一起合作表演,感受到了非洲同学身上那种像是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还有一些同学并不是与非洲同学接触而产生的印象,是他们喜欢音乐,比如在R&B中有很多黑人音乐的元素,当代大学生在非洲的音乐和舞蹈中认识了一个热情奔放、充满活力的非洲。

自然地理方面,一些同学对非洲的印象是神秘、广阔、动物多,这些印象可能来自于央视的一个节目《动物世界》,里面展示了非洲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的原始森林与草原,让人们从非洲的动物世界中感受到非洲的野性、狂野。同时有些同学说起非洲,首先想到了纪录片,说明关于非洲的纪录片还是很多的,也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人们在纪录片里又获得一些非洲神秘广阔的印象。在气候等方面,很多人对于非洲的印象是炎热,形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生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并不熟悉,用一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来想象非洲的气候,一般说炎热的人都是联想到了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还有制度方面,一些学生提到了非洲酋长。与非洲的贫穷落后的印象相反,酋长给人感觉特别富有、地位高,并且神秘莫测,脑海中的酋长形象是身上带着羽毛,面上抹着油彩的人,这也体现出当代大学对非洲的政治制度并不十分了解,对于非洲国家的权力机构的认识还是片面的。现在,在许多非洲国家里,实际上存在着两套权力机构:一套是现代国家的管理机关,从中央到地方分别由总统、省长、县长、乡长等官员实施管理;另一套则是传统权力系统,主要在存在酋长领地的广阔的农村,实行酋长制度,这就是“非洲特色”。

最后使社会生活,关于这个方面,很多人对非洲的印象都是不好的印象,比如混乱、危险,一些人说到原因时,都说没去过,但是凭自己感觉,就觉得对那里的印象很差,这些印象可能来自战争,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还有一些人是通过和一些非洲人接触后产生的印象,可能因为一些非洲人做了坏事,就定义了整个非洲群体都是不友善、危险的存在,这种印象的产生来自于偏见,虽然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会以一种理智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但是仍存在一些人坚持着自己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不愿意去深入了解。除了混乱、危险外,还有的人认为非洲是个男女关系混乱的地方,由此也会联想到一些疾病,比如艾滋病等。许多学生都由非洲联想到了艾滋病,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黑人和艾滋病的新闻,非洲艾滋病感染者占全球感染者八成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些疾病、宣传,当代大学生对于非洲存在一种恐惧心理,对于非洲的社会生活方面的印象也并不好。

四、总结:

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我从五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印象以及产生印象的原因,在采访了很多大学生之后发现,现在大学生对于非洲的印象更加客观,不再只是集中在不好的方面,非洲很多的优点正在被我们发现,除此之外,很多关于非洲的刻板印象正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能影响到当代大学生对非洲的态度,而当代大学生对非洲的态度会影响未来中非两国的交流,所以从当代大学生的非洲印象来看,中非未来的交流向一个很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撇除偏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客观的眼光来对待和看待非洲。

第四篇:当代风景园林的现状和认识

当代风景园林的现状和认识

风景园林是已经持续数千年的人类实践活动,是大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代,风景园林事业特别在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与扩展,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科学与艺术的高度和谐已成为面对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核心力量。

当前,对风景园林的现状大致可总结为下面几点:

一、风景园林的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五大功能的定位,已经得到业内和社会的普遍认同。其中,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物种多样性的理念,在这些功能中占据这上风。

二、公园绿地建设促进了城乡大发展。公园和城市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互促的发展态势。如今,公园绿地已经不仅是改善生活环境的的简单工具,也成为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以北京筹备奥运会其间为例,在实施人文、科技、绿色北京战略中,北京又在部署郊区11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和一系列郊野公园的建设。在各大城市里,连房产商也开始用绿地带动楼盘。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举办城市在整治改善城市环境中,公园绿地都在唱主角。

三、风景园林在实践发展中正在走向多元、开放和包容。从传统到现代,从文脉到时尚,现代风景园林走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文脉,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已经导致城市现代生活的趋同。因此,城市园林在继承文脉和走向国际化两方面将并存。足够的绿量,讲究的构图、精良的施工、适度的文化品位,体现对人的关怀和找到独特的创新视角,将是与时俱进的园林发展必然途径。

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催生园林学科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出,其覆盖面越来越广。风景园林正在承担更广泛的使命。例如,园林学科方向将面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将面对生态保护、修复和再塑;城乡空间形态潜移默化的改变,将面对城市规划、国土规划、绿地系统新的课题,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次中心等在衔接与分隔上将面对绿化隔离带与楔形绿地的新布局;高速公路、高铁、空港对城市的改变将面对相应绿地的新要求等等。

五、信息、生物、经济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为风景园林这一应用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能量。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为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工程与技术、建设与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如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绿地、风景名胜区等领域的应用,为资源与环境的科学规划与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平台,如基因技术使植物品种的培育与筛选提供了新的手段。风景园林开放包容的姿态,务真求实的作风,广泛吸收并实践各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以实现风景园林行业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文化性的整体目标。

盛世兴园林,在风景园林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园林人,更应认识到肩上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怀着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决心,为社会与人民,为人类与自然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当代国际关系史论文

当代国际关系史

——浅谈我国与日本关系

国际关系是指人们超越国家的界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关系。纵观种种国际关系,从一开始形成的自由理想主义,到新现实主义取代了行为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的统治地位,再到新自由主义,然后就是二战后形成的两级分化,直到九十年代,苏联解体,形成了单极化的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现在仍然是这样的局面,而今又有人提出了霸权稳定论,我个人认为这个也是从极化衍生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的国家越来越互相依赖,彼此都对其他国家有所责任和依赖。各国之间由对抗走向合作,加强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但还存在一些国家在破坏这个主流,所以说国际关系正处于深度的调整期,美国外交向强化单边主义调整,这是对国际关系最大的冲击,而其他大国积极的调整,总体趋于改善和稳定,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多极化趋势将逐渐胜出。

在国际关系中,我国的地位和影响在日益显现,这都是建立在经济、军事的增强的情况下,所以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变化的阶段。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这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蒙上了阴影,但是我们要正视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之后,两国建立了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经济等各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与合作。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在上海召开,众多日本企业参展,这些企业有关水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报警、土壤净化、废弃物处理、节能、新能源技术以及众多环保新材料的展示,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和日本的经济及其他各方面联系更加紧密,两国在在当前局势下不会发生重大冲突。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尤其在震后许多日本企业表示国内经济不景气,更多日本企业作出了“与其留在国内煎熬,不如更多走出去”的选择,而欧美经济复苏乏力、动荡不断,这让日本企业更加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并催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加快技术设备输出,保证并加强在华生产;二是加大中高端产品对华出口力度;三是从中国沿海地区向更纵深的中西部地区拓展。从政治方面来讲,日本与韩国的竹岛问题,朝核问题,与俄的北方四岛问题,联合国的入常问题等等,都要中国支持或不想与中国另生争端。日本在“入常”、绑架问题、8国峰会等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帮助。

然而除了加强政府间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合作,为了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文化,各种免费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也继续发挥着有利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要重视柔性的文化外交和民间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今天推动中日友好的力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动,老一代从事中日友好的政治势力和民间人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中日大学生却彼此缺乏了解,对双方历史的了解程度有相当明显的差距。最近由笔者组织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对日本历史理解的人数比例为55%,而日本学生仅为28%。尤为遗憾的是,维系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中华文化在日本民众中正被逐渐淡忘。所以,加强文化外交和民间交流,以文化为使者,以第二轨道的民间外交为纽带,通过心与心的沟通和理解,弥合互不信赖的鸿沟,增进互相理解势在必行,而这也是构建未来中日关系的方策之一。

虽然总体上两国关系是友好双赢的,但日本国民确实对真实的历史了解不够,特别是年轻一代,这与政府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而且一些右翼分子对一些确凿的历史,加以诋毁,确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愤怒。但我们要深知日本人民是无辜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要让日本将道歉挂在嘴边上,但日本民众大多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不愿提起,他们认为很悲惨,不想接以前的伤疤。有这样一句话,英国前首相帕莫斯顿爵士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日友好关系是长远的,不能因为一时的波动而否定两国长远的友好系。中日也应是友好的、稳定的邻居关系。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事业,任何一方的政府都不应忽视它,更不能破坏它,任何忽视、破坏中日友好的行为归根到底是违背了中日人民的长远利益。

近两年中日关系又日趋紧张,领土纠纷包括钓鱼岛纠纷、冲之鸟礁纠纷及中日东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等问题。钓鱼岛自明朝初年起就属中国版图,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但是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并在签订前的三个月将钓鱼诸岛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却将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由美军占领,并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1951年9月8日日本同美国签订《旧金山和约》,即《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将钓鱼诸岛连同冲绳交由美国托管。上世纪60年代末,日方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派石油公司进行勘探,接着派巡视船,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自己名字。1971年6月日美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把钓鱼岛等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2011年3月3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30日公布了新版教科书的审定结果,7家出版社发行的社会科教科书均声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中国外交部也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冲之鸟礁纠纷。2010年5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低潮线保全和基地设施整备法案》。这一法案要求保护日本最南端的冲之鸟岛(中国称冲之鸟礁)。“冲之鸟岛”位于东京西南1740公里的海上,在地质构造上属于珊瑚礁,现在只有两块岩礁露出水面。1987年起日本开始在冲之鸟四周筑成堤防,设置气象观测装置。日本政府将在6年间斥资7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打造150-200米长的码头供海洋调查船等大型船只停泊。并在其与北小岛之间铺设可以通行重型机械等车辆的道路。日本政府只要证明礁石是“岛”,就可据此设定200海里海洋专属经济区,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公里。“冲之鸟”还处于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之间。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日本以冲之鸟礁为基点,主张大面积管辖海域的做法,不符合国际海洋法,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岸国可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最宽也不到400海里。中方根据《海洋法条约》76条和77条,主张大陆架延伸理论,日方强调“中间线”原则。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人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于中国的发展。石油、铁矿、粮食涨价,席卷美国、欧盟、东南亚等市场的中国制造等,都是中国威胁论的材料。原外相前原诚司下达指示,要求外务省修改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方案。媒体也在不断妖魔化中国人。2010年,中国收购日子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去年超过美国。日本国内有81%的反对中国收购日资企业。日本居民对中国领事馆购买土地也进行反对。

综上所述,那么中国如何良好的把握中日关系,在中日博弈中取得有利地位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做:

第一、我个人认为可以在美日同盟之间制造矛盾。在政治方面,对于日本,60%以上的人认为美国重要,只有27%认为中国重要。而且认为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在保障日本区域和平与安定发挥重大作用的人占75%。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所以我认为,中国加强与美国的合作与交流,打历史牌。

第二、警惕日本走军国主义道路。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23日报道称,有86.7%的受访日本民众认为,日本已经到了“不得不认真考虑发展核武器的时代”。在韩国沉船事件中,日本力挺韩国进行军事演习。新《防卫计划大纲》首次将“警戒监视”中国海军的“动态防御力”写入大纲。日本防卫省智库“防卫研究所2011年4月6日首次公布了《中国安全保障报告》,指出中日之间有发生军事摩擦的可能性。中国军队要加强自身军事力量的建设。

第三、从史学角度支持冲绳独立。冲绳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于中国大陆架,离台湾很近,总面积为2267平方公里,辖48个有人岛。中国与流球王国有着500多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史,官方一直维持着册封和进贡的关系。对战后冲绳的归还问题,美国国务院曾提出过三种方案:一是归还中国;二是划归联合国管理;三是归还给非军事化的日本。美国军方认为,冲绳人与日本本土人的国民性差异太大,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看,也不宜把冲绳归还日本。1951年9月美日签署《旧金山讲和条约》后,冲绳仍由美国信托统治。为了要回冲绳的统治权,日本各政治团体组成了统一战线,对美施压。深受战争危害的冲绳人也向美军请愿,要求撤消美军基地。美国政府最终决定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这只是美日双方的协议,中国不认可。

第四、防止日本政坛的**。近几年来,日本政坛混乱不堪,无论民主党,还是自民党在国民心目中,信任度很低。不少国民对目前的政治失去了信心。不排除把政权交给天皇的可能性。

而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要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对日关系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做到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努力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生科院12资环2班

1244307212

陈晓婷

下载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箐: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印象(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国际格局论文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

    东林小学印象[共5篇]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无意中到过一次东林小学。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同事一起慕名去参观东林书院,因为那里有着一副名闻天下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当代国际战略格局_考试内容整理

    一.美国操纵国际石油价格的方法及其影响 答案一: 1. 1973年第4次中东战争,美国调动以阿矛盾,造成石油减少,使两方经济滞胀,大量资本流入美国。 美国因为越战消耗大量财富,需要资金......

    当代国际反腐败措施简介

    当代国际反腐败措施简介(2008) 2004年10月7日,透明国际公布了2003年度的腐败指数。属于清廉国家(政府)的有16个,它们是:芬兰、新西兰、丹麦、冰岛、新加坡、瑞典、瑞士、挪威......

    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印象

    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印象 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印象,了解一个国家,需要要住上一阵子,了解一个项目,需要你自己去体验,赴美带薪实习,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赴美实习,我来到了布雷......

    古林箐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共5则范文)

    古林箐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

    小作文我印象最深的林老师

    理解海南师范大学林校长“如何做好一名高校老师”——心得 2016年10月中下旬,教育部2016年中西部高校教师国培项目班在海南师范大学举行,我作为一名高校新教师非常荣幸获得......

    石材既要绿色还要树立国际印象(5篇)

    石材既要绿色还要树立国际印象 石材产品在家装市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钟情于石材产品的带来的视觉享受及虚荣满足,但是却不知道石材行业虽然属于低能耗、低污染行业,石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