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书法中阴阳思想的体现
中国书法中阴阳思想的体现
【摘 要】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容博大精深与中国传统思想一脉相承,其中阴阳思想在书法中的表现是极其微妙的。东汉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尽矣。”文中以王铎行书条幅书法作品为例,分析作品中在笔法、结构、章法、墨法及钤印中所体现出的阴阳关系。
【关键词】书法;阴阳思想;王铎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58-02
一、阴阳思想的渊源
《周易》是较为公认的讨论阴阳问题的代表性著作。古代中国的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极为有限,于是会对事物做出习惯性的划分,以便进行归纳,这种习惯与原始思维有直接联系。原始思想以意象而非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要素,意象是具有某种意义的形象,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于是“立象以尽意”是古时候人类思想的高深之处。《系辞上传》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①”又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意尽利,鼓而舞之以尽神。②”
古人习惯将事物一分为二地看,这种二分对举思维渐渐形成了“阴阳”二分的观念,将人类寻求世界规律抽象为“?D?D”阴爻和“―”阳爻,它看似简单,但蕴含着无尽内容,是先人“立象以尽意”的高明之处。
关于阴阳爻的起源,众说纷纭。先秦系辞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两仪说法;两汉《乾凿度》隐含着阴阳爻源于文字笔画;近代对阴阳爻起源有文字说外,还有龟卜纹线说、生殖器说等。
在人类社会早期,先民发现山的阳坡与阴坡光照时间、强度不同。这种观察结果对先民的农业生产尤为重要。甲骨文中许多地名以阴阳来命名,农民根据占卜出的偏阴或偏阳地来播种作物。
阴阳思想在生产实践中显现出的同时,阴阳互化的思想也开始出现。《国语?越语》范蠡言:
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后则用阴,先则和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利。③
明确表达出了阴阳对立的同时,存在着互相的转化,阳达到极限后,开始转向阴;阴达到极限后,开始转向阳。万事万物发展在转化中得以展现。
阴阳思想在中国书法中也多有出现,与周易中阴阳思想相承接。下面以王铎书法作品为例具体分析。
二、王铎生平与艺术经历
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恕⑿?恕⒊这帧⒍?皋长、痴庵道人、雪山道人、白雪道人等,祖籍河南孟津,公元1592年生于山西。王铎家境虽清贫,但读书用功。1621年中乡试,翌年殿试三甲第58名入翰林院,同批人还有倪元璐、黄道周,三人并称“三株树”。
王铎书法远追“二王”,尤喜“小王”王献之,对晋唐宋诸家也多有涉猎。除了东晋二王以外,他临摹较多的还有颜真卿和米芾的作品,其中在米芾处用功颇深。他在《跋米芾》中云:“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学的《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以焚香寝卧其下。”
王铎书作中的竖钩极似米芾书法“蟹爪钩”,出钩后明显再次改变方向出钩,行笔过程中带有转折。如图一(蟹爪钩图例)。横折处“塌肩”后再转向行笔也极像米芾的用笔,他多对米芾书法取长用之,完善自我用笔需要。
王铎50岁自化,书法已达到登峰造极之程度,技巧绝伦,才情独具。“涨墨”法已运用自如,极具个人特点。他的巨幅长轴作品章法形式也是别具一面,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气息畅达,独领时代风尚。
三、王铎行书创作中阴阳思想的体现
(一)中国书法理论中阴阳思想的体现
说到阴阳会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太极图,太极图由黑白两色组成,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中间形成一条“S”型的曲线。有人说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的,在太极图中就能体现出来。太极图中的黑白代表阴阳两物,同样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为相生相克及相互转化,以求和为贵。于书法中方圆、虚实、互让、相向相背、中锋侧锋、避同、干湿、浓淡问题相通,创作时考虑以上问题,以“意”为本,以“象”为用,才可有韵味。故刘熙载在《书概》中说到:“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④”
古代书论中,有较多阴阳思想与书法关系的论述。如: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尽矣。(蔡邕《九势》)
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孙过庭《书谱》)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若灭,修短相异,岩谷相倾,?M不至崩,(危失)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张怀??《六体书论》)
由以上所举书论中可以看出书法中的阴阳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书法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契合,也是书法源远流长原因之一。
(二)王铎行书结构中阴阳关系的体现
王铎的书法中,尤其是条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虚实的强烈结构变化,如图二中“扉”字“户”部笔画粗重,富有重量感。被包围的“非”字用笔轻,字中便表现出虚与实,其虚则显阴,其实则为阳。“带”字则相反上虚下实,上阳下阴。“稼”右下方留白较多显阴,其余留白较少显阴。邓石如言:“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以计白当黑,奇趣乃出。”通篇作品笔画疏朗纤细而阴盛,笔画密集粗壮而阳盛,具有疏密即阴阳的对比。图中“?”“山”“时”“覆”“霜”“清”“兹”等单字中的阴阳对比同样强烈。
(三)王铎行书章法中阴阳关系的体现
讨论过单个字结构疏密间的阴阳关系,现再将疏密放眼至整幅作品来看。能明显感觉到图中的“荆”、“扉”、“带”、“郭”、“稼”、“满”、“?”、“山”、“鸣”等字比较抢眼跳跃,像一篇曲目中的重音。在这些字中多运用了王铎独特的“涨墨”法,表现厚重且具变化感,阳气洋溢于纸端。而其它字与这些字相比较就可以让人感到阴的一面。整幅作品字态反转正侧,气脉通畅,虽单字??侧,但并无不平衡感,在不平中找平,在阴阳变化中表现出和谐的布局。
(四)王铎行书墨法中阴阳关系的体现
墨法在中国书法创作中作为要素之一,具有重要地位。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虽为“五色”其实“五”是一个概数,乃形容层次多的意思。在书法书写过程中表现墨色的丰富变化,“常以计白当黑”显阴阳调和,达到和为贵的目的。王铎书中亦是注意计白当黑,字的结构内部常留有大量的布白,使字的形势外张力十足,气息饱满洋溢,张力突出,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是其他书法家难以与之相比的。加之王铎喜用涨墨,进一步加强墨色变化且气势洋溢于纸亦有立体势态,阴阳关系及阴阳互补转化呈现在宣纸上,折射出宇宙之规律,生命之状态,人生之感悟。
(五)中国书法钤印中阴阳思想的体现
印章在书法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一般分为朱文印和白文印,或称之为阳文印或阴文印。在唐代以前的书法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在落款处有作者的钤印,再到后来的书法作品及绘画作品中开始加盖印章,其印泥以红色为主。我们知道书法以墨色书写,落墨处黑色属于阴,布白处为阳,但整体感觉还是有阴盛阳衰之感,如将印章钤印于书法作品中,那将有效地改变整体,因为朱色的印章与作品的黑色相比所表现的是强烈的“阳”,体现出阴阳互补调和的思想。一幅作品中会常见到一方及多方印章,这些印章的钤印是较讲究的,如落款处加盖一方印文印或阳文印的名章皆可,如若再加盖一方,则需与所盖名章的阴阳文相反,让两方印的阴阳关系不同。有时书家书写完毕后,发现某局部字的布白过大或说局部松散,亦可在旁边加盖一方闲章,以此来弥补缺失。
四、小结
“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万物有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但阴阳不仅是对立存在的,也是相互包容转化以求和谐共生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观念,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书法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脉相承,用黑色的书法线条在宣纸上表现出“形而上”的“道”,表达出中国哲学之智慧,正所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中国书法紧紧切住中国传统思想之脉搏,折射出天地万物之理,以看似简单实为博大精深的内涵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注释:
①郭??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4.②郭??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5.③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385.④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681.参考文献:
[1]郭??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2]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3]周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4]郭君铭.易学阴阳观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5]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6]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7]季伟斋.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国家图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10]由智超.王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1]村上三岛.王?Iの??法:?l幅篇[M].东京:二玄社,2006.作者简介:
左吉龙(1991-),男,汉族,山东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美学。
第二篇:中学数学中无穷思想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学数学中无穷思想的体现 作者:丁智林 杨子龙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5期
第三篇: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学思想
浅析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学思想
摘 要:地理学思想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当前地理教学工作者很少涉猎这一研究领域, 这与地理学思想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不相称的。在总结分析地理学思想的内涵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探讨了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学思想。
关键词: 地理教学,地理学思想,教学思想
1.引言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它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地理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特殊的研究对象、独特的研究方法、完整的理论体系、鲜明的学科思想,成为一门具有显著基础性、鲜明时代性特色的现代科学。纵观历代地理学家,无一不是在其地理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地理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因此,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有他们的研究成果,其地理学思想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地理学思想在教育部2003年4月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贯穿于整个课程标准的始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地理学思想的体现和渗透。传统的地理教学,受教材内容的局限和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更受应试教育的束缚,许多教师只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地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地理学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已成为影响地理教育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应当引起每一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中阶段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知识积累已较厚实,认知能力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世界比较丰富,我们的教学如果还局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这一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这既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难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学科思想的教育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之中应是我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应有之意。
2.地理学思想的内涵
2.1地理学思想的起源、演变与发展分期。地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发展阶段。地理学思想萌芽散布于上古时代的史诗、哲学、历史丛书中,当时的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诸国产生了相当规模的地理知识积累,形成了
第 1 页(共7页)
地理学观念的雏形。从公元5世纪延续到15世纪,是地理学发展的中古时期,宗教势力特别是欧洲的基督教垄断了学术领域,窒息了地理学的思想。但从公元2~15世纪,中国发达的古代文明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地理研究中心,中国的地理志、地图、专论从数量到质量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地理学的近古时期约始于地理大发现时代,从15~17世纪中叶,地理学的视野扩展到全球,标志着地理学科学见解的启蒙。19世纪后半期,进入近代发展时期,地理学思想不断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现代地理学。
2.2地理学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它规定着地理学的科学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是现代地理学思想争论的重点。地理学不是机械的拼凑,偶然的堆积,而是有序的,有结构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科学体系。地理学从古代的数理地理学和描述地理学为主体的学科,经过演化已发展成具有许多分科的有自己逻辑体系和层次的科学结构。不同学派或观点依据地理研究客体组成元素的层次性或空间尺度的层次性而进行分类。许多地理学家为探索地理学的科学结构和逻辑体系作出了艰辛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精辟见解。
2.3地理学的方法论思考。地理学思想史的几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詹姆斯(P.E.James)的《地理学思想史》,赫特纳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哈特向的《地理学性质》和《地理学性质透视》,哈维(D.Harvey)的《地理学解释》等,阐发了历史地形成的独特的方法论所反映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3.地理学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的作用
3.1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整体理解
地理学思想真实、丰富地反映了地理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地理科学的演变过程,它使学生懂得,科学家也经常犯错误,科学是在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地理学史上被否定的理论何止一个两个,也唯其如此,人们才应该更爱科学,更尊重科学,拂去人们无意中加在科学之上的光晕,还科学以本色,在课程与教学中融合地理学思想,让学生在历史背景或框架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理论的发现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或科学知识的整体性。
3.2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 2 页(共 7 页)
地理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地理学先驱们创造、发现的历史,创造推动了地理学知识完善的进程。没有地理学家们的不断创造和发现,就不可能有现代地理学的辉煌成就。他们是进行创造活动的榜样,同时地理学家们在创造活动中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经验知识,为我们进行创造提供了示范指导。地理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教育素材。地理学史料的教学能让学生的思维跨越时空,回到先前的地理学前沿。通过人类认识地理世界的真实而又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家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地理奥秘时的那种科学创造的快感与激动,并受到研究方法的熏陶。
3.3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
地理学思想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应适当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经历感性到理性、已知到未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内化为新知,发展智能。学生学会处理知识的策略,也就掌握了知识内化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将是终身受益的。如在讲述板快构造学说时,先讲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灵感来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以后,魏格纳通过调查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分单元讲解、分析发展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学说、规律的来龙去脉和科学知识的运动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按现有的形式和体系来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地理学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有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针对日益严重的精神危机,应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重建人类文化道德价值坐标体系,通过文化变革来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及现在一些不合时代的腐朽的思想。地理学史隐含科学精神,同时也隐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是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桥梁,有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如在地理课中通过对魏格纳、李四光、徐霞客等地理学家其人其事的介绍,不但使学生体验他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人格、责任感、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等教育,也使学生懂得科学与人文的互动和辩证统一。
4.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学思想
第 3 页(共 7 页)
4.1构建新的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
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既遵循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又体现着地理学的学科思想和理论体系。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常常把原本完整的教材体系人为的肢解为若干个所谓的“知识点”,并将其分为“必考点”、“常考点”等三流九等,使教材内容变得支离破碎,长此下去,不仅破坏了教材所体现的地理学理论的系统性、整体性、理论性和规律性,更使学生对地理产生一些偏见和误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一句空话。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有鉴于此,广大地理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教育理念,做素质教育的积极实践者。新的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共十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选修摸快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由此可见,整个课程结构贯穿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整个教材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域为对象,以理论为指导,以综合为方法,注意内容的前后联系,注重知识的重新整合。同时,我们必须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下的知识观和教材观,努力构建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新的课程体系。
4.2开放课堂
体现地理科学的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地理学是一门基础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实践性在教学中的主要表现:一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动脑,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二是许多地理知识可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或得到验证,三是大量的地理知识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这是实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课程基本理
第 4 页(共 7 页)
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共84个,几乎全是实践内容, 它包括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演示、地理制作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开放课堂的形式很多,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 与有关部门联系, 承担学生力所能及的专题调查或研究, 组织专题报告会, 观看科教影视专题片, 访问有关地理知识的网站等。开放课堂既是体现地理学思想的有效形式,更能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在这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挑战,也给每一位教师施展才华留下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是教师形成自己教学风格最有潜力的领域之一。
4.3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人地关系是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人地相关论是贯穿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课程标准无论是共同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其内容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首位的课程基本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体现这一课程理念除介绍基本的理论和观点外,根据教学内容,应有机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增强教材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如讲到大气环境保护时,可以联系为什么要停止生产并逐步淘汰传统的冰箱和空调,讲到城市环境问题时,可联系城市环境问题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让学生列举其所在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途径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包括我们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市民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等。
4.4以典型的区域地理为案例重点分析。
体现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
第 5 页(共 7 页)
动、空间演变的规律,所以,综合性和地域性是地理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它尤其体现在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之中。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的活动建议中提出了许多用高中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建议,如地理1中建议: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等,又如地理2中建议: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材列举的典型区域为案例并有机结合初中地理内容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如讲到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地域形成的影响时,可以将初中地理讲到的著名工业区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工业地带、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美国“硅谷”、我国宝钢等进行分析比较,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又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具有现代特征的地理学思想,这在课程标准中也都得到了充分反映。
4.5全面、辨证地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体现地理哲学思想穷本探原、全面辨证的地理哲学思想是地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命论”、“制天命而用之”、“天人合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观”等都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地关系认识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地理哲学思想。
课程标准中关于宇宙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宇宙、天体及地理环境是运动和变化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运动与时空分布是有规律的,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地理环境具有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地理环境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人类在认识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等都是地理哲学思想的具体内容。比如在讲到台风、火山、沙尘暴、寒潮等内容时,不仅要强调其灾害性,还要全面、客观、辨证地分析其好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从宏观到微观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以培养学生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演变等,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6将可持续发展观融入教学
第 6 页(共 7 页)
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境界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地理新课程的框架是课程标准的又一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明特色,以共同必修课程为例,这在地理2和地理3尤为突出,地理3更有一部分内容专题讲述的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所有的活动建议都始终体现了这一思想。人地关系是地理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地理学最重要的思想,也是一种的哲学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阐明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处理人地关系的最高目标。协调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关键要看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的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以来,人类将发展看作追求和社会要素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参考文献:
[1]王丽.论地理思维特点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 [2]崔准.地理学思想与高三地理教学的整体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06)[3]褚丽娟.中学生地理方法和地理观点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徐淑霞.浅谈对中学地理教育之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J].环境.2010(S2)[5]朗宇.浅论地理教学与地理思想教育[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02)
第 7 页(共 7 页)
第四篇:书法中的中和思想
书法中的中和思想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审美趋向的不断变化,和书法家的不断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书法传统。这些优秀的书法传统对于推动中国书法整体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对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思想观念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书法活动中最高指导原则。例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这些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成为书法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儒家思想对中国书法美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的思想贯穿于三千多年的书法长河之中,是一条重要的血脉,在其中起作用的是一种潜美学,也就是审美上的潜在、转折的制约。它通过对人生的指导,隐秘地反映在书法的创作中,这也致使中国书法始终是以和谐自然、和谐社会作为终极价值。同时儒家思想又成了书家精神的调节剂它着眼于书家的带有共性色彩的人格塑造。统观儒家思想和审美倾向对书法美学的影响是中和之美。这个思想形态影响所及,在中国书法中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历代的书法审美观念无不受其思想的影响。纵观中国书论,无不以孔子“中庸之道”思想为轴心。项穆提出中和的审美思想,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他说:“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况夫翰墨者哉。”黄惇先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说:“项穆的《书法雅言》自始至终围绕中和二字论书,所谓规矩从心,中和为的。在文章中,他论‘古今、辨体、规矩、神化、取舍’„„无不以‘中和’观照。”我们从《书法雅言》的17章论述中都可以看到中和思想的影子。可见,中和的美学思想在项穆的书学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深刻。项穆的中和美学思想是在传统儒家中庸思想的基础之上提炼出来的。关于“中庸”一词,何晏注《论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郑玄注《礼记》说道:“明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可见,中庸思想的实质即为中和思想。朱熹《中庸章句》:“游民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庸和中和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对于中和涵义的解释,朱良志先生说:“儒家哲学中的中和思想有三个要点:一是中体合用;从哲学基础上看,儒家和谐美学思想当以和谐二字为要。中是其体,和是其用。本立而道生,中在和谐思想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可以这样说,只有在‘中’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和„„”这种中庸、中和的观念不仅反映在书法史的发展过程中,而且存在于书法艺术中本来就有来自文化层面的依托。丛文俊先生说过:“书法以文字的规范之美筑基,以艺术的个性之美为动力,二美有相通之处,但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往往带有摆脱文字社会化之共性美的离心倾向,由此产生实用与艺术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和的标准是在社会政治、伦理、道德规范中确立起来的,它必然也要反映到书法活动当中,用以平衡、消解其实用与艺术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汉字的书写艺术成为独立的书法艺术的汉代,这种汉字实用与艺术之间的矛盾就已经很明显了。之所以汉字书法艺术能够发展至今,这与中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侯开嘉先生曾在其《俗书与官书的双线发展规律》一文中提出了中国书法发展史中官书和俗书双线并行发展的重要规律。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就是由于汉字发展过程中实用性和艺术需求之间调和、折中所呈现的规律。在具体的艺术品评过程中,“中和”一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为书法艺术的品评树立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这个标准对于古代书家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知道,历来书家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时都说其具有中和之美,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中和哲学思想,即强调其在多种对立因素之中的调和统一。孙过庭的《书谱》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时说:“王右军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反映的是一种中和的美学观。同时,我们通过项穆的《书法雅言》可以看出其对王羲之的书法同样是推崇备至,他所言真正意义上的书法风格的美应该是“不激不厉,骨态清和”的美。《书法雅言·品格》中有这样的描述:“又书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则点画不混杂,整则形体不偏邪;第二要温润,温则性情不骄怒,润则折挫不枯涩;第三要闲雅,闲则运用不矜持,雅则起伏不恣肆。”他所认同的书书法艺术中和思想刍议黄晓慧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每一个朝代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文艺的倡导和建设做出诸多努力。而支撑一切文艺得以生生不息的生命源就是儒家的中和思想。同样,“中和”一词在书法美学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范畴,古代书论当中对于中和之美的论述比比皆是,尤其在项穆的《书法雅言》中,对中和思想的论述更为详尽。从书法美学的角度看,项穆主张的中和之美,并不是将书法诸多因素或对立的方面做无原则的折中调和,而是具有辩证因素的矛盾观。项穆在《书法雅言·古今》中说道:“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专泥上古者,岂从周之士哉„„宣圣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孙过庭云: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审斯二语,与世推移,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由此可见,他主张书法艺术顺势而发展的过程中要继承传统,绝不能因古而失今,或因今而失古,这种积极的辩证思想贯穿于项穆书法思想始终。中国书法受汉字笔画、结构的约束,并借助毛笔和宣纸来抒发书法家情感,传达艺术美的信息。线条形态变化万千,笔法丰富多样,书法家的书写节奏、艺术情感也都随时变化,但就书写线条的整体质量与整幅书作的韵律而言,又必须是无所不及、无所不戾、和谐统一的。这是评价一幅书法作品成败与否的基本出发点。孙过庭有言曰:“至若数画并布„„合情调于纸上。”中庸之道及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思维的基本特点,被视为传统道德与艺术追求的法则与最高境界。纵览中国古代书法史,中和之美的审美思想一直贯穿其中,从有记载的商代殷墟甲骨文一直发展到各体皆备、书体演变已臻成熟的汉代,再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一直发展到碑学复兴的清代,我们都能体察到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于书法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审美个性,还从另一方面显现出中国书法作为东方艺术门类之中具有特殊性、民族性的艺术所绽放出的熠熠光辉。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
江宁区江宁小学 陈海勇
内容提要:在新课改的今天,计算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有关的计算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也就是数学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数学化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计算教学要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应用的价值。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
人们运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的现象,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加以整理组织,以发现其规律,应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简单地说,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在计算教学中怎样使这一思想得到体现呢?
首先,根据计算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起点,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在实际情境中实现数学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
课改前,计算教学过于形式化、技巧化,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计算教学的训练单调枯燥,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正因如此,所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非常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淡化了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计算法则,强化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强化的是学生在计算过程的经历过程和主动探索。
其次,计算教学的生活化是实现数学化的重要途径,但不能过分强调生活化。
1、计算教学要生活化,警惕“去数学化”,寻找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平衡
生活化是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方法以生活原型、现实情境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感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我们也应该看到片面追求“生活化”,会削弱“数学化”,过于注重数学的生活化,会使学生的探索停留在生活阶段,缺少抽象化、数学化的提炼;相反的过度地强调“数学化”,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片面的生活化或片面的数学化都是不可取的。生活化与数学化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提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只有如此,才能让凝固的数学变为生动的数学,让理论的数学成为实践的数学。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关注生活原型,提炼数学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这样知识的获得才是牢固的知识。因此,我们不能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当作一种真理教给学生,也不应要求学生以成人化的理解方式去接受数学知识,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方式去建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根据课本知识关注现实生活,为课本抽象知识寻找生活原型,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四年级 “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教学时,对于“多加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的方法,学生常常很难理解。为此,在计算464-298时我们首先从生活中的“付整找零”问题展开:小红带了464元钱到商店买一台复读机,到了商店小红看中了一台标价298元的复读机,就从口袋里拿出(3)张一百元,营业员找给小红(2)元,这时,小红的口袋里还剩(166)元。然后再将上述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化即464-300+2。生活常识被提炼为数学问题,很拗口的简便算法算理一下子也理解通了。改变了以往干巴巴的讲解速算的方法。在这时,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解一些相似的题,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题解法上的特点,尝试归纳简算方法,再次建构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性的数学模型。这样的教学,既没有脱离生活,又高于生活,而且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的意识。
2、从学生自身出发,重视知识间的迁移,在迁移中实现纵向数学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纵向数学化,就是在数学内部探究,揭示数学知识的的本质及规律,得出新的数学知识或数学方法。它是在符号世界里,符号的生成、重塑与彼此呼应,生成的是数学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是靠的思维和逻辑进行的数学化。也就是在数学内部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
迁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能否实现从旧有知识经验到新的认知图式的飞跃(也就是实现纵向数学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地安排好迁移这一环节。如在“小数除以小数”一课,探讨“0.06÷0.2”“0.012÷0.3”“0.015÷0.5”时,复习时相对应的安排“0.6÷20 6÷20”“ 0.12÷3 1.2÷30”“0.15÷5 1.5÷50”复习题(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学生思考后就会把所学过的旧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问题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就解决了“小数除以小数”的算法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发
展了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考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活动中实现数学化,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数学计算教学尤其如此。
1、重视动手,在操作中实现数学化,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教学中加强直观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丰富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课堂上经常给予每个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4÷2”时,可以设计折纸的活动。让学生把一张纸的4平均分成2份,55算一算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有的学生认为把4平均分成2份,就是4÷2把4个1平均分成2份,555每份就是2个1,就是2(如图1);还有的学生发现把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的1,就是4,也5510552就是2(如图2)。
(图1)(图2)
2、注重互动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实现不同学生对数学化不同的需求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重要观点。它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教材在计算教学中,挖掘了许多有利于突出算法多样化的素材,凸显了同一个问题的多样化算法,为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拓展了空间。如“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一课,在探讨27+5时,学生纷纷发表了如下解法:有把27分成20和7,用5+7+20=32;有把5分成3和2,用27+3+2=32;有把27分成25和2,用25+5+2=32;有把27分成22和5,用5+5+22=32;有把27看成30,用30+5-3=32;有把5看成10,用27+10-5=32„再如研究300-185=?时,出现了几种新的算法:把185看成200,用300-200+15=115;把185添上15得200,再添上100的300,所以300-185=115;把300看成299,299-185+1=115(300看成299,用299-185是不退位减法);把300和185各加15,315-200=115„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而且在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手段,绝不是目的。鼓励“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算法,而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肯定有创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数学化的探究过程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它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式和套路,我们要避免把生动、丰富的数学化变成简单化模式化的机械操作。我们重要的是理解数学化的内涵,理解数学化所蕴藏的一种教育精神。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如果忽视了它背后的教育精神,最终它都会异化为驯兽式教育的工具。面对生活化的学习材料,我们不能停留在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层面上,而是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