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鉴赏
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鉴赏
梅花位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被誉为“花魁”。因为她与兰花、竹、菊花都具有顶霜傲雪的大无畏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和谦虚正直的君子风度,所以共同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又因为梅花与松、竹都具有顶冰雪、战寒霜的艰苦经历,为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因此又被共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的真挚友谊。
梅花是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高4至10米,2—3月开花,先开花后展叶,花大多为单生或双朵起放,花色有白色、粉色、淡红色和红色。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所以她的种类很多。以种类论共分为三个种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李梅种系。然后,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类。第二类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第三类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第四类为杏梅。第五类是樱李梅类。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曾在苏州石湖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写成《梅谱》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关于梅花的专著,从书中可见在宋代梅花栽植已经十分盛行,并有许多品种了。
梅为我国特有花木,历史悠久,由于她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精神,历来比喻人的刚强意志和崇高品质。宋代诗人陈亮在诗中写道“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梅树寿命长,而且愈老者观赏价值就愈高,故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赏梅花讲究“四贵”,即“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赏梅还讲“三美”,即:“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另外赏梅还盛行“梅之佳境”一说,即当时的最佳环境——淡阴、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道、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台下棋„„总之,赏梅应该有个好的氛围,才能感受到她的美。
作为我国的名花,梅花那娇妍洁白、暗香浮动、傲霜竞放的美感,那集刚劲、坚贞、俏丽、希望于一身的风骨,与人们普遍追求的创新、向上、顽强的进取精神相一致。在新春到来之际,“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凌寒独放,斗雪盛开,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消息。所以,我国人民素有爱梅、赏梅、踏雪寻梅、凌寒探梅、谈梅、咏梅、话梅的高雅风尚。其中最多的是吸引了无数的诗人、画家,或咏梅言志、或借梅寄情,流传下来的有关梅的诗、词和画之多,远非其他花卉所能比。
从古至今,梅花就是画家笔下经久不衰的题材。画梅有很多的讲究:首先要求画梅的人必须有“梅”的品格,有人称之为“梅气骨”,即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品格,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
此诗开头写的一株小小的梅花开在古驿站的断桥边。她多么寂寞呀,也无人去过问,更无人去赞美她。黄昏已降临,只好在那里发愁。这本来已经够凄惨的了,然而偏偏又遭遇上了一场风霜冷雨的残酷摧残,只有落得个“零落成泥碾作尘”的下场。词人写梅花是表,其实他写的是自己。当时他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宋代,外有金人入侵,内有奸臣当道。他坚决主张抗金,满怀报国之志,却无人赏识,这本已够忧愁了,却偏又横遭政治风雨的袭击迫害,中途被罢免回归故里。一腔热血,满腹奇才,结果只能隐没野山,空对苍天,因此,作者其实是借梅花来抒发自己的牢骚和愤怒。
几百年后,中国面临建国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巨大威胁以及三年自然灾害的最艰难时期,毛泽东主席用梅花比喻中国人民,也用同一词牌赞美了梅花。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1961年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在以往,儒家的观念认为:梅花是高洁守道的凜然君子,不畏严寒的刚毅雄杰。在陆游笔下梅花则是一副孤芳自赏、清高傲慢、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形象。然而,毛泽东《咏梅》一词更是把这种精神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毛泽东这首词前有段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动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做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之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表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诗人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与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看,词人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当时正值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又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当时政治环境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最后,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
这首歌曾鼓舞了一辈又一辈,在和平年代人们学江姐,主要是把红梅的不畏艰难险阻、迎着困难上的这种精神用到了平凡的工作中。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不受一番冰雪苦,哪得梅花绽放”、“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谚语,目的在于激励有志之士,若能先吃一番苦,肯定会有甜上甜的最终目标。可见梅花还具有鼓舞人们争先上进的作用。
我国梅花研究专家陈俊愉院士也曾亲自提写了一副对联:“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冰欺梅花依旧笑春风”。来展示了梅花不畏强暴、坚韧不拔、大度豁达、充满乐观的精神风貌。陈俊愉本人在十年浩劫中惨遭迫害,被整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但是他毫无怨言,仍然乐观的、满怀热情的投入梅花研究,所以说,这首诗也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除了写诗作画外,人们还用各种乐器来演奏梅花。《梅花三弄》就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最早是东晋桓伊所奏的笛曲,以后从南朝至唐间,笛曲《梅花落》较为流行。后又将《梅花落》改编移植为古琴曲《梅花三弄》。正如古书所记载“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后人入于琴。”关于《梅花三弄》的乐曲内容,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南朝至唐的笛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 情感。明清琴曲《梅花三弄》多以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演奏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1972年,王建中又将它改编成钢琴曲,音调取自此曲,表现的主题是毛泽东的诗词《咏梅》。
文人们还根据梅花各方面的特点总结出与梅有关的“梅之佳友”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雪中四友——迎春、冬梅、水仙、山茶;五清——梅、竹、松、水仙、月季;五洁——水、月、松、竹、梅。
中国人历来认为梅花是“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的“五福花”,因此,至今,以梅花命名的事物有许多:如气功中有“梅花桩”、曲艺里有“梅花大鼓”、安徽有“黄梅戏”。而“梅雨季节”也是由于她与梅子果实成熟的时间恰好相符而得名。另外,许多地名也以梅花有关,仅武汉市,就有梅子山、梅里、梅城、梅溪等。另外,我们国家在戏曲界最高的奖项被誉为“梅花奖”,她设立20多年来,已经有包括几十个剧种在内的几百位艺人荣获此殊荣。
梅花也深深地融于在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土民俗,也是博大精深的梅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我国历来有“插了梅花便过年”之说。民间有数九的风俗,《九九消寒图》就是以梅花一枝,不着色的白描花瓣共81瓣,自冬至起,每日着色一花瓣,着色完毕即“九九尽,寒意已去”。
中国还有许多与梅花有关的习俗。如“抛梅求婚”,讲的是当青年男女相聚时,姑娘把梅子抛给自己钟爱的小伙子,以表示爱慕之意。至今,人们将男女结为“百年之好”也称为“媒合之果”,这其中的“媒”也与“梅”有关。
第二篇:一树梅花雪里红抒情散文
未知何日重相见,一树梅花雪满天。
雪里红,这个名字飘着平凡的诗意,极易让人联想到清傲的梅花。而事实相反,它只是一种朴实无华的蔬菜。常见于北方的深秋的地垄田头。网状的叶子碧绿如玉,浓郁绵密,成片生长。萧瑟的秋风里,夹杂在大白菜,莲花白,这些色彩平淡的包菜中间,像煞一畦鲜艳的初春。怪不得又名春不老。
母亲挚爱雪里红的味道。年年都种。采集它丰盈的叶,井水洗涤,用盐一层层腌在大肚瓦翁里。隔周就能吃。渍过叶子依然鲜艳欲滴。切成细丝,佐以蒜末,滋啦一声泼上菜油,不放辣椒。雪里红本身蕴含着一种天然的清澈辣味,绿色汁液在唇齿之间绽放出一股激烈刺激贯彻肺腑的独特甘香。有点麻、辣、甜、冲,各味交织,丰富又愉悦的口感。
这道清拌雪里红,像一道上好的绿茶。绿意盎然地入胃后,有一种浊气尽清的内脏被清洁的感觉。是绿叶菜里,唯一一种让我吃得淋漓尽致极其过瘾的。
雪里红是素菜里有脾气有个性的佼佼者,配以温柔肥美的猪肉,热炒后凑成一对。和和美美的味道里,雪里红仍是那个骑在对方头上的麻辣娇妻。清新冲淡了油腻,激爽克制了温吞。是寒冷冬天里一道甜美温暖的菜。
清人王士雄所撰的营养专著《随息居饮食谱》里记述雪里红:陈久愈佳,香能开胃,最益病人。《本草经疏》又记:“其主利九窍,明耳目者,盖言辛散走窜,豁痰引涎,暂用一时,使邪去而正自复,非谓真能利窍明耳目,用者详之。”
一碗玉米红著粥、一碟雪里红、一盆豆腐熬白菜、几盘小咸菜。北方乡村冬天的餐桌大抵如此。简单、原味、百食不厌。最叫人怀念的是那些食物里收藏着故乡泥土的气息、妈妈最爱的味道。
雪里红,一如其芳名。愈是长夜劲寒、风雪交织,便愈是催生一种情怀如梅花,凌雪怒放。
第三篇:独闯天下读后感
独闯天下读后感
这本书是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在毕业后找到工作的自传,独闯天下读后感。在他成为壳牌汽油公司的一员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参加了英国空军,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
那次,他因壳牌公司的要求来到丛林,丛林中危险重重,危险可怕的生物无处不在……丛林中到处是能让人致命的毒蛇有眼镜蛇、曼巴……看着那条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巨蛇在小石子上向他迅速游来。它那三角形的小头高高昂起,当它的身体滑过松动的石头时,他亲眼目睹了这整幅恶魔般的景象。
还有一次,达尔第一次在战斗中的冒险就遭遇了利比亚沙漠那次著名的飞机坠落。他驾驶了一架不太熟悉的飞机,由于所给操纵指令错误,飞机以每小时75里的速度迅速下降,起落架撞倒一块大石头,飞机前端冲进了沙地。达尔的头撞到反射镜,伤到了头骨,鼻子,使他头晕目眩疼痛难忍,昏睡了好多天,最后还是被三个从萨福克团来的勇敢士兵所救。经过几个月辗转于战地医院的治疗,达尔渐渐康复。
罗尔德·达尔与众不同的一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与众不同,但只要你努力,你的一生就终究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独闯天下》这本书是世界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的自传。
本书讲述了罗尔德·达尔童年的趣事及他早年在壳牌石油公司非洲的分支机构任职的故事,读后感《独闯天下读后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加了英国空军,当过战斗机飞行员。
他的作品故事构思奇特、想象新颖、明快多变、富于夸张,从一开始就能打破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常规对位,给人一种或幽默、或机智、或荒诞的美感。他因其作品风格的独树一帜而于1952年和1954年两度获得“爱伦·坡文学奖”,并于后来获得英国的“白面包”奖,该奖评委会对其作品的评价是:“滑稽,机智,又有趣又吓人……”到目前为止,罗尔德·达尔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已售出了上千万册。
那次,他因壳牌公司的要求来到丛林,丛林中危险重重,危险可怕的生物无处不在……
看着那条令人毛骨悚然的黑色巨蛇在小石子上向他迅速游来。它那三角形的小头高高昂起,当它的身体滑过松动的石头时,他亲眼目睹了这整幅恶魔般的景象。
紧接着蛇的反应更快,整个动作还不到百分之一秒,就像照相机的快门咔嚓一闪。只见一道绿光,那蛇至少向前蹿了十来英尺,一口咬在捕蛇人的腿上。谁也无法躲开这样一击。”
还有一次,他驾驶的飞机燃料不足,也险些让他丢了性命!
正在这时,夜幕开始降临,他知道我遇到了麻烦.我的燃料已经所剩不多,无法回到他离开的福卡。再说在黑暗中也无法找到福卡。现在他唯一能办到的就是在沙漠中做一次紧急着陆,而且要快,趁天还没有黑,还能看见。
他无论如何也得下去了……他大着胆子慢慢飞行,牢牢控制着螺旋桨让它的运转只稍稍超出我的每小时八十英里的失速速度。飞机的两个轮子碰到了下面,他降下速来,心里祈祷着给他一点好运……”
罗尔德·达尔与众不同的一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与众不同,但只要你努力,你的一生就终究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四篇:《独闯天下》读后感
《独闯天下》读后感
我看了一本叫做《独闯天下》的书,这本书是达尔自传《好小子--童年故事》的续集,主要讲了:
罗尔德.达尔中学毕业后,赢得了好职位,被派往非洲。经历了许多奇妙惊险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参加了英国皇家空军服役,成为了战斗机驾驶员。他接到通知,要单独去加入八十中队,途中,飞机撞在了一块巨石上,他的头部不幸受伤了,他拼命地爬出了机舱,便瘫倒在地,昏了过去。一个救援小组发现了他,经过治疗,他继续与敌军交战,在他战斗时,经常头痛,他因此退出了英国空军,回到了家。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他又开始驾驶战斗机执行任务了。他被派到一个英国空军基地去。但他在希腊驾机起飞就遇上敌机,他只好尽可能地降低高度飞行,终于逃过了一劫。但是头痛再一次向他来袭,他只好回到了英国。
罗尔德.达尔的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他当面对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迎上去,打败它,克服它,这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困难,躲避是没有用的,只要勇往直前,就能把它克服。他每一次都能逃过危险,不是因为他幸运,而是因为他勇敢,有毅力。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遇到一些小事就退缩,这是不行的,我们要像他那样,不论遇到多少困难,不论有多么艰难险阻,都不要低头退缩,一定要勇往直前。
第五篇:一树杏花一树春抒情散文
夜来无事,随手翻阅购买的古诗词集,读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想起现在冬去春来,又是一个三月的季节,又是一个杏花盛开的日子。不知老家院子里的杏花开了没有?
儿时,小院里有一株杏树,孤独地站在房前,纤弱的身子,绰约着风姿。几场春雨飘过,杏花就开始绽放了。缤纷灿烂,团团点点,如云似锦。引得游蜂舞蝶,上下翻飞。看那含苞欲放的花蕾,努着红红的小嘴,白里透着粉,粉里透着红,吹弹可破,急不可耐的从树体的怀里钻出来,想一睹春天的芳容;盛开的呈粉白色,粉色多了一丝报春的暖意和秀气,白色则显示了其润泽和一尘不染。没有桃花那般红得灿烂,却又平添了几分恬静和无暇。“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杏花盛开的时节,站立树下,又是一番别样清新的景致。一股若有若无的芬芳从树上弥漫开来,做一个深呼吸,那种柔细绵长的清香,沁入肺腑,顿时觉得春日的阳光也变得轻柔多情起来。
最美妙的是欣赏夜晚春雨下的杏花。站立窗前,屋内桔色的灯火撒落窗外,看春雨沙沙撒落,杏花在细雨迷蒙中更见风韵,娇羞带雨的杏花在夜幕下更增添了春天的生机。虬枝在春雨的洗礼下黝黑闪亮,屈张有度,尽显沧桑。次日,天气放晴,伴着清晨一声清亮悦耳的鸟啼,杏花一枝春带雨,东方风来满眼春。繁盛一时的杏花在春雨过后,好像是完成了报春的使命一样,悄然谢幕,一颗颗如翡翠豆般的小毛杏窜出叶间,竞相成长……
离开故土后,因世事的变迁,我定居了都市。在许多地方也见到过杏花:阳光下的杏花;细细春雨中的杏花;夜晚的杏花。但是,都没有欣赏老家小院中杏花一般通透的心境。也没有一缕多情的花魂进入我的梦乡。待读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我的落寞从心底升起,才忽然觉得,应该回去看看了!
一别经年,回到老家院子里,又见杏花,使我这颗久居闹市的心,得到了足够的净化和滋润。望着缀满枝头的杏花,脑海浮现出“乡村杏花夜雨”的意境。想采一支带着春天气息的杏花,带回都市插在书房古拙的青瓷花瓶里。但欲望的手抬了又抬,终于还是没有摘下那沁心的片片粉白,怕自己鲁莽的亲昵惊飞了真实的梦境,怕那娇媚迷惑了我本就迷茫的心。
看着瘦弱的杏树独自在屋檐下沉吟。我意识到,乡下的春天少了那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明艳生动,有的只是对杏花难以释怀的渴慕,对美丽邂逅的憧憬,对复苏整个生命的春天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