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比较完备的立法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德国首相俾斯麦时期。1889年颁布的《伤残和老年保险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养老保险法律。根据1957年7月颁布的《农民老年救济法》德国建立起了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为维护德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分析德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和历史革沿,旨在推动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健康发展,对我国今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家庭养老、养老基金
目 录
一、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概况………………………4
二、德国农民养老制度的特点…………………………6
三、对我国农民养老保险的启示………………………8 参考文献…………………………………………………11
浅谈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是个工业大国,农业份额只占国民经济总额的1%左右,全国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比重大约为7.8%。德国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加大了对农业的保护与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完善的农民养老保险体制是其中的优惠政策之一。
一、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德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基本上是按职业工种而设立的,它由雇员养老保险和独立经营者养老保险两类大系统组成,分别分为工人、职员和矿工保险系统以及手工业者、农民和自由职业者保险系统。这与其他发达国家(如英国、瑞典、美国等)不同,农民养老保险在德国是作为一个专门的部分相对独立的。
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根据1957年7月颁布的《农民老年救济法》建立起来的,投保范围是指农场主夫妇及一起专职从事农场劳动的亲属,如果只是与农场主是雇佣关系的工作人员是不能投保农民养老保险的。
原则上,所有农民都有义务参加养老保险,经费由参加保险者交纳和联邦政府补贴,即农民养老保险金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两个部分: 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的补助金。这里面多数的养老基金由投保人承担,而政府只有在养老基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才给予援助。在德国,农民养老的第一负责人是其本人,而德国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次要的,是以辅助和补充为宗旨的。所有的农场主缴纳一样的保险费,而且只缴纳一份费用,保险费数额也是以法律形式确定,也就是说所缴纳保费额度与农场的大小以及经营状况没有关系。每一个共同劳作的家属必须缴纳保险费,如果依法或根据申请被免除保险义务保险费则可以不交。所缴纳的保费为农场主的二分之一,且由农场主缴纳。当然农场主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申请共同劳作家属保险费的补贴。
农民要得到养老金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男女分别年满65岁和60岁;第二、必须交满180个月(即15年)保险费者方有资格享受标准养老金待遇;第三、要求农民除按规定缴费外还必须在50岁以后就开始通过继承、出售或长期租让等方式转移他的农业企业,脱离农业劳动成为农业退休者。这一规定的目的是鼓励农业由中青年人经营。养老金的发放主要是以现金的形式进行,包括老年年金、丧失劳动能力年金等。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实物或劳务的援助,比如说,在年迈、疾病已经或将要丧失行走能力时,可以要求一些能够帮助老年人行走或辅助恢复的器械。如果农场主由于身体状况限制无法维持农场的正常运作,那么农村养老保险机构可以提供劳务来维持农场的正常运营。这种多样化的给付方式,在保障了农民基本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工作岗位,扩大了就业。各种政策的 实施保证即使农场主处于死亡或行动不能的状态仍能确保农场的正常运作。农村养老保险应累计缴费大于等于180个月,丧失劳动能力养老金应累计缴费大于等于60个月。只有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领取养老金才能得到全额给付。
在德国有13家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他们不仅组建了一个自己的总联合会,而且他们在当地的农村设立工伤事故保险机构,即农村养老保险机构总联合会。当然,总联合只是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其下属的各个养老保险管理机构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统一由国家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有助于降低决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它们由内部选举的代表大会和理事会进行管理,其成员由雇主和劳动者按一定比例选举组成。除此之外,德国联邦政府会派出代表参加进理事会当中,他们会指导和监督事务的正常运作,但没有表决的权利。
二、德国农民养老制度的特点
1、明确农民特殊属性。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把农民从“公民”队伍中剥离出来,使其具体化。客观上承认城乡差别,但是能够保证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农村人口基本上都在农村养老保险的范围内。
2、明确农民退休体系。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农业特点提出了农民退休的有关规定及其相应措施,从而使得农民养老金的领取同雇员一样也必须以退出就业活动为先决条件。德国在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出台之前,农场主为能够给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更多保障,通常不愿意过早转让农场,或私自留拥一小部分土地,以法律不允许的形式 转让农场,从而获得更多的养老支持,但是这样就导致了接班人无法按时接手企业,先进的农场经营理念也无法及时的发挥作用,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农村养老保险法的出台,及时的改善了这一切。由此可见,农村养老保险不仅在养老方面发挥作用,还牵扯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且缩短农场的管理周期,有助于对农业提供新鲜血液,加速农业的发展。
3、明确政府功能。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法律,地方政府负责执行。政府对保险基金提供选择性的补助。德国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补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给保险基金提供补贴,目的是为了减少农场主所付的保险税额,减轻其经济负担。考虑到因为结构变动引起保险纳税人和保险赔偿领取人之间的不利情况,政府参与资助农业事故保险便是合理的。第二种就是为农民养老保障中收入低于一定限度的农民提供保险费津贴。
4、明确监督管理。有务实、专业的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专门机构的设立保证了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监管和协调,德国从联邦政府到各个州政府,都专门成立了农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自治管理,拥有独立法人。
5、明确自由方便转保。农村投保者可以通过工作的改变,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灵活的转向普通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德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转向了其他职业。为了保证投保人的利益,德国允许投保人可以灵活转保。如果一个农场主放弃农业劳作而进入城镇企业工作,那么他之 前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所缴纳的费用不会作废,而是转为普通养老保险继续累积。这种人性化的政策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极大的保障了农村居民的生活。
三、对我国农民养老保险的启示
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养老保险一直是一个难点。原因也很多:农村人口多、基数大、依靠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农村自身收支状况的不平衡等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在中央的推动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初步建立起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实际运行中结合农村实际,逐渐地发现、解决和改善现有制度存在的问题。德国属于设立单独的农民养老保险的国家,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其制度的分离性和多样性也与我国相似,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抓紧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立法建设。德国1957年的《农民年金救济法》就从国家层面对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明确立法,而我国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制度都是政府的规章条例和地方性法规,立法层次较低,普遍地缺乏明确的法律责任,这种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状况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应该就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立法,制定并颁布相关法律,以立法的形式促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体系的健全,从国家层面明确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化的法律地位,给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足够的法律依 据。
2、建立合理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德国的经验是鼓励农民在基本的养老保险外参加其他的补充或是附加的农村养老保险,形成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我国的农村地域分布广、经济水平参差不齐、人口数量大,各省区的财政收入和资金投入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也应该考虑设计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首先由国家统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基本的农村养老保险,其次是各个地区也要根据地区差异因地制宜设计本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补充条款。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和社会可以多投入一些资金,建立地方的补充保险体系,采取结合个人资金等多方筹集资金的方式,为农民设计出多类别、全方位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附加保险类别,有效补充国家的基本农村养老保险。欠发达地区,国家可以适当给与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甚至是补贴,吸引农民参保,最大程度上保障这些更需要保障的人群,对于参与这类投资的企业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在农村养老保险的给付形式上,建议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做法,对于失去自理能力、无人照看的老人,具体资金的给予,往往不及人工陪护的服务,这样才能真正给农村老人以晚年的保障。
3、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扶持。德国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是由个人承担,政府进行辅助的养老保险模式。德国多年的实施经验证明了,这一措施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国家财政压力,又能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是一个聪明的、符合德国发展实际的有效措施。在中国新农保的推广和实施中,政府是主体,应该加大在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创新和管理,政府投入方面的关注力度,在农村中多多宣传新农保相较于老农保的优惠条件,以说服收入不高的农民们拿出自己小部分积蓄来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从而加快新农保的推广速度,提高参保率。政府的现如今的首要任务是加大投入,缓解养老基金不足,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同时增强管理,提高各个养老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让农民们真正意识到新农保是有利可图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新农保政策成为真正的利民惠民的政策,真正的成为一个具有普惠性质的好政策。政府应该也必须负起应该的财政责任,建立起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主导的农村养老保险的有效资金投入来源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保证农村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转,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能够不断完善。
4、加快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在德国 , 任何一个投保人员都具有社会福利号码 , 并且接受福利的状况不受地区、企业性质的限制,从业情况变化后可以很方便的更改社会保险。我国也应重视尽快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号码 , 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 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 准确掌握保障对象的参保情况及动态变化 , 实现养老保险管理的现代化。尤其是对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进城务工期间参加城市社会保险,回家务农之后转为农村养老保险,参照德国不同社会保险之间可以自由转换,考虑到城市缴费标准较高,应该明确计算方法坚持多交多得,确保农民工在城市参保缴费部分的收益。
5、设立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德国农业社会保障的主管机构是农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其实质是相对独立的公法人团体。但是就目前的中国来说,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养老保险业务的管理工作,这直接影响了新农保的推广工作。加上中国在养老保险方面各个部门责任不明晰,多个部门都有涉及,都管就等于都不管。在这方面,首先我们可以效仿德国的模式,建立具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其次,应该放宽养老基金管制,加强养老基金监督,允许养老基金入市,建立专门负责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年金银行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使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能够惠及我国千万农民,以此来保证农民在年老时得到妥善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和春雷.当代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刘翠霄.中国和德国农业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中国养老保
险.2010(1).
[3]和春雷.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郑春荣.德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分析.德国研究.2002(4).
[5]张忠利,刘春兰。德国养老保险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J].哈尔滨 工业大学学报,2007(2)
[6]杨来发。德国社会保障制度评析及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7 10(6):29-31.[7]王川,邢慧玲,陈涛。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
示[J].行政与法。2008(1):36-38.11
第二篇: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的差异,各国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不尽相同。纵观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
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概览
借鉴国外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针对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养老保险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到位,投保者的热情就越高,保险基金也就越充足;反之,投保者越没有热情,保险基金就越不充足,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应积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建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交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合理设置个人账户 国外养老金个人账户制的成功经验表明,采用资本积累的个人账户制,能使公民建立对自己未来负责的观念,并促使长期储蓄制度的形成。智利改革的成功,证明了个人账户制不仅适用于像新加坡那样的城市国家,同样可以在一个幅员较大的国家实现。同时,可以鼓励建立各种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以此来弥补储蓄机制的再分配功能不足。我国虽然在养老保险中设立的个人账户,但从实际运行来看,并不是十分成功,个人账户资金亏空严重,完全失去了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作用。面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有必要对个人账户制进行适当改造,并根据我国国情来合理设置个人账户。
三)探索多种筹资方式
探索多种筹资方式总结各国的实际做法,我们可以发现,养老保险筹集资金的方式大致包括社会保险税、单位交费、个人交费、政府补贴等几种。我们应当借鉴别国的做法,确立适合我国的养老保险筹资方式。如何确立适合本国养老保险需要的筹资模式,以及所选筹资模式是否能够体现公平与效率标准,是各国政府在构建本国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
(四)完善基金投资运营机制
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不断增大,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应是缓解供给不足的最具潜力的途径。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允许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有步骤的进入资本市场,可以使养老保险基金更好地分享我国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成果,实现保值增值。
(五)合理确定养老保险水平由于养老保险需求是无限的,而资金筹集的水平是有限的,所以应当有效地控制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规模,确保养老保险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其最低应高于职工退休后生存的需要,最高应低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养老保险水平高于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将对劳动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六)创新养老保险管理方式 养老保险管理方式,是指各级政府在介入养老保险是如何明确各自的责任范围。西方国家养老保险管理,实行分层次管理方式,各级政府的养老保险责任非常明确。借鉴他们的经验,我国也应当选择与运用恰当的管理方式,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的手段。
(七)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基金监管体系
国外发达国家普遍依靠立法来保障制度的实施,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形成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或者加快养老保险制度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养老保险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下来,对于不依法执行者可以追究相应的责任,对于企业可以追究其欠缴费的责任,对于政府部门也可以追究其管理不善的责任。@在实现管理与监督分离的基础上,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机构的监管。
确实,在当前条件下,要完全放弃现收现付制是不现实的,但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完全坚持现收现付制必将使养老保险体制陷入危机。我们当前也不具备完全积累制的条件,同时由于完全积累制缺乏代际间的分配功能,与传统的中国养老制度也不相容。所以,我们在探索中应不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不断完善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篇: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引言:我国经过计划经济、“文革”、改革开放,对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探索,当前正处于由现收现付制向以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以“统帐结合”为管理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之下。这一制度的特点是,当期筹集的资金一部分用于支付己退休者的养老金,另一部分为现在的就业者预留下来,作为积累基金用于今后的养老,是部分累积制。我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原因在于,在现收现付制下,国家财政以“以支定收”为原则,实现短期内的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但人口老龄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采用这种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其探索过程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就不同角度与各个国家所采用的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较,总结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一、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养老保险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传统型、国家统筹型、强制储蓄型。传统型也可以称为自保公助型或投资互助型,最早由德国创立,后为美国、日本所采纳。它强调以被保险人自保为主,国家提供一定资助为基本原则;是一种体现互助互济的养老保险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方式。
国家统筹型由以“福利经济学”和“国家保险”两种理论依据为基础,分别形成了以英国、前苏联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型和国家保险型。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采用的福利国家型,得以贯彻实行的基础是国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高于国际水平。它基于“普遍性”原则,福利保障范围之广有着“从摇篮到坟墓”之称。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养老制度,由前苏联创建,后为蒙古、朝鲜以及我国改革以前所采用。与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相似,都是由政府统一包揽养老保险活动和筹集资金,不同在于国家保险型的适用对象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在职劳动者。
强制储蓄型以新加坡和智利为代表,强调自我保障。采用建立个人账户的方式,由企业和员工缴纳保险费,而国家不进行直接投入,只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新加坡、智利所不同的是在个人账户的管理上,新加坡模式通过中央公积金局统一对账户进行管理和运营投资;而智利模式中,个人账户的管理完全交由自负盈亏的私营养老保险公司。
二、基于不同要素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
将养老保险制度分为自保公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强制储蓄型是建立在综合考虑各个国家的政策取向、养老基金的来源、养老金覆盖面等因素之上的。下面将就以上因素,针对各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1.国家政策取向比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价值取向不同,导致养老保险政策也不同;在当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养老保险模式也就不同。
由德国、美国所代表的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制度在“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基础下,主张适度保障的养老保险政策。他们认为,政府提供过多的社会福利会滋生懒惰情绪,不利于个人激励,不利于促进竞争机制的发展。
英国、瑞典等北欧国家实行的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强调普遍性和人道主义,其理论依据是英国剑桥学派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这种制度通过各项政策对各种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普遍化、法律化,强调所有公民的平等。显然,这种福利制度给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因为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过度发展的福利水平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影响了效率的提高。马克思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是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险的最早理论渊源,认为由国家统一筹集保险基金,统一管理,劳动者无需缴纳。但是前苏联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把公平混同于平均主义,既牺牲了效率,也助长了社会惰性和依赖性,同时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新加坡、智利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上十分注重效率,强调个人对社会贡献,并将福利与个人贡献相挂钩。因此强制储蓄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立法规定由企业和员工按期缴纳固定养老金,体现出自我保障功能。2.养老基金来源比较
养老基金的来源有很多,包括个人或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政府开征的社会保障税、个人账户的投资运营收益、社会慈善捐助。具体的负担模式有三种:第一种,企业与员工共同负担;第二种,企业与政府共同负担;第三种,企业、员工、政府三方共同负担。
我国现行的模式为第三种,即企业、员工、政府三方共同负担。这种模式下,在政府依法给予适当财政拨款作为保险基金的一部分后,参保企业与个人需要另外分担保险基金的缴纳。由三方负担的方式使养老保险基金来源多元化,为多数国家所采用,也是较为合理的方式,这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同样采用该种方式的有德国、日本。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模式是企业、员工共同负担养老保险的典型例子。采用收入关联模式,按照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对于征收的最高收入规定一个限额,超出部分不再征收。公积金模式根据个人账户中缴款多少的不同,实行差别待遇,这给受益人提供了激励机制。员工为了获得可靠的保障,就要努力工作,取得更多的收入并在个人账户中积累更多的存款。这种方式提升了效率,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个人激励作用。
由企业、政府共同负担养老保险的模式中,国家通过建立特定的税收制度向企业筹集养老金,而政府负责的养老保险资金来自财政收入。意大利、瑞典、挪威等以福利国家型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采取这种分担方式。由于税收是这种模式下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税收也必然增加。以高税率为基础的高保障,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增强社会稳定,但同时也使厂家成本提高,资本收益下降,挫伤厂家的生产积极性。3.养老金覆盖面比较
养老金支付的覆盖面与养老金制度的选择、国家经济基础等因素有关。
加拿大的养老保险覆盖面很广,除临时工和农业短工外,几乎包括全体居民,所有雇员和独立劳动者都参加了保险。智利的强制储蓄模式更是要求所有正式部门雇员都必须加入养老保险,只有独立劳动者和非正式部门的从业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参保。新加坡实行的是中央公积金制度,在改革后保障对象由原来的部分企业雇员扩大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所有雇员、所有自雇人士以及自愿交纳公积金者。
我国养老金覆盖范围比较窄。主要体现在:第一,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覆盖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面临着一些民营企业不愿参保或逃避参保,外商投资企业未及时参保的问题;第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任务艰巨,农村老年人积蓄少、社会抚养压力较大,导致农村老年人投保一时欠缺,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我国的经济实力不足覆盖全体居民的养老保险支出;第三,灵活就业人员与农民工没有完全被覆盖,我国关于这部分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未完善。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1.合理设置个人账户,解决隐性债务
我国虽然在养老保险中设立个人账户,但从实际运行来看,并不是十分成功,个人账户中的资金被挪用支付“老人”与“中人”的养老金,亏空严重,失去了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作用。
借此,我们可以参照瑞典的做法,在个人账户中引入“名义账户”,即在我国现行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将个人账户划分为名义个人账户和积累制个人账户两部分,积累制个人账户仍然是发挥原有的资金积累作用,而名义个人账户部分暂时只是一个虚拟账户,没有资金积累,其资金来自一部分社会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的划入。
设定名义个人账户的目的,就是为了很好的解决“老人”和“中人”的个人账户“空帐”问题。一方面,可以明确地将政府责任限定在对名义个人账户债务的承诺方面。政府通过诺言或者是行动,承诺民众能够从政府方面得到养老保障,引导民众将自己行动或者生活计划建立在了这个承诺之上,那么制度转轨以后政府就应该对民众负有一系列的道德责任,补偿民众因此遭受的损失。另一方面,在名义个人账户制下,向部分累积制转轨中的转轨成本能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分摊,可以有效减轻财政压力,有效地解决历史债务问题。2.完善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实现保值增值
随着养老保险基金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支付压力的扩大,应该采取灵活又不失稳妥的投资策略,在控制风险前提下,允许养老保险基金有条件、有步骤的进入资本市场,把死的这部分资金投入运营,既可以使养老保险基金分享我国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成果,又可以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避免资金缩水,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在完善基金投资运营机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制订严格的有关养老金投资法律和法规,对养老金的投资工具和资产组合进行严格限制,确保养老金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第二,拓宽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在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同时,为了获得更高、更多的基金收益,可以在经过严密精算之后,将资金投资于风险相对较大的投资工具;第三,进行多样性和多元化投资,多样性的投资方式可以大大分散风险,使基金投资运营在总体上保持相对安全。3.扩大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
当前,我国正试点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从理论上会在几年之内将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一倍以上。更为重要的是,不仅要重视覆盖面,还要重视受益质量,这就要求:第一,重点解决新农保和新城保难以覆盖的灵活就业人员、下岗职工、农民工的参保问题,对于这部分人群需要考虑其缴费承受能力;第二,加强新农保和新城保的宣传力度,培育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意识;第三,对已经参保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加强刚性制约。
第四篇: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初稿
浅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老龄化现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受城市化的发展,家庭结构变迁,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影响,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与比例不断增加,农村养老问题成了一个大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因此,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成了当务之急。解决这一问题,需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加深对其认识,很好的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关系到农村乃至全国经济改革和社会的稳定,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引言
我国的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最关注的问题。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并没有形成,而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重视不够。以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采取个人,单位和国家等多方出资筹集养老基金,并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了初步分析和思考。
一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发展历程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它包含以下两层含义:第一,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判断是否“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标准,则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脱离,或者对劳动者而言,参加的生产活动是否属于其主要社会生活内容而定。另外,法定的年龄界限亦根据各国实际情况相应确定。第二,养老保险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因此,养老金在分配过程中不再遵循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原则,而是依据劳动者的社会贡献、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来确定额度[ 1 ]。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企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参加,符合养老条件的人,可向社会保险部门领取养老金。
2.养老保险费用来源, 一般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或单位和个人双方共同负担,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
3.国家可测算出未来大概的养老金开支,并根据某些既定标准来确定养老保险待遇。4.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因此,必须设置专门机构,实现现代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全国农 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中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
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推广阶段。1991年民政部原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1992年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第三阶段:1998年~2005年,为衰退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受各种因素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陷入了停顿阶段。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为政策转向阶段。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表明了中央政策决策层对社会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视,尤其反映了领导层对农民等弱势阶层的生活质量下降和收人差距扩大的关注。新政策纲领的价值取向对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指示和促进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中国正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正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转变。
从以上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不成功的,可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还没有来得及成长时就已面临夭折的危险,但它却切实关系到占我国人口约8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时值新农保正在全面辅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已不仅仅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而是市场发展本身的客观必然。
二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农村养老现状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1.43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7%以上.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保障体系残缺,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农村,家庭养老是绝大多数家庭唯一的养老模式,也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农村养老保障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虽然两个老人居住和一个老年人独自居住的情形也存在,但他们都需要子女经常去照顾他们,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相应的支持。虽然现阶段中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并且这种以“土地养老”.“养儿防老”为主要方式的家庭养老也有其深厚的经济因素和文化心理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并呈现出诸多缺陷。首先,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民的养老压力逐渐加大,养老的经济负担和养老服务负担将更加沉重。其次,国家对农村养老行为规范和调整力度减弱,不良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对一些农村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加之国家法律对老年人权利保障不够,使得有些老人在家庭中的不到应有的尊重。最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家庭规模缩小,使得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方面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目前养老方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过渡,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趋势,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问题的理想选择。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
农村养老保险在我国起步较晚,制度也不完善,在加上农民素质*社会心理*东方文化* 2 社会化服务水平*农民对保险制度的信任度,非货币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职工养老保险相比,状况很不如意,尽管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由200多万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但以上数字对于8亿农民来说,社会化养老保险对大部分农民来说还是离他们较远。从目前农民缴费的情况看,人均缴费不到150元钱,隔壁据他们的缴费额,几十年后,平均每人每月拿不到几元钱(相对于目前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养老金,根本打不到保险的目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随着农村经济情况的好转,部分参与保险并最终获得部分社会经济来源的条件已产生:第一,除少数未脱贫的地区之外,中国农民已经多上了温饱生活,很多农民已经在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具有了一定参加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经济较发达的浙江省杭州地区农民开展养老保险的乡镇覆盖率已达到95%,一些富裕的年迈农民通过一次性缴纳几千元养老基金,已开始按月不等数额领取养老保险金。第二,随着全国保险业务的发展,社会影响的扩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化等等,农民参保的观念不断增强。他们开始理解到了参加保险对自身利益的保障作用,自觉性不断提高。上海市早在1984年即顺应农民需要而推行了《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山东烟台从989年开始,大胆地进行农村保险体制的改革,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这种喜忧参半的现状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完全一致的。我国的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差距大,因而在养老问题上,各地情况差别很大,有些地方农村养老保险已全面覆盖,如东莞*温州以及山东的一些地方,而有些贫困地区连一般的保费还无法收齐。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且地区间极不平衡,差距较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现实情况相脱离。因此,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老年人的主要方式。
三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法律效力差。
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法律法规,民政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出台的相关规定位阶过低,权威性较差。有些省份还没有出台关于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地方性法规,管理不够规范。由于制度建设不完善,少数地方出现了挪用保险基金等问题。农村养老保险法律效力差。一方面,民政部1992年制定的《基本方案》只是部门规章,不具有法律效力。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大多数都是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部门规章,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级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意愿去操作,既有随意性,又有不稳定性。这种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就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再者,如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补助都不具强制性,国家的补贴也没有在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予以确定。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由于《基本方案》的制定时间在2o世纪9O年代,当时的农村经济状况和现在的现实情况相比,有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基本方案》严重滞后,甚至存在诸多明显缺陷,譬如,物权法颁布后的农民承包地与养老保险问题,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条款,对保险基金的流失和挪用等行为未规定有效的限制和惩罚措施。因此,有必要尽快出台现行城乡统筹情况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2.农村养老基金管理,很不规范与完善。
目前,在相当部分地区无专门的机构负责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营运,养老基金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制度缺失,基金投资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一些地 3 区农村养老基金被挤占,挪用或贪污等现象比较严重。当前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有关工作管理机制至今没有理顺,造成不少地方管理工作断档。同时,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建设滞后,管理技术力量薄弱,多数基层养老保险管理人员只能承担最简单的重要性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方案设计*对提供行为的及时监督*信息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影响到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行。
3.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小,门槛高,资金来源单一。
据调查,农村人口中素质较高、有一定能力和经济头脑的人都已经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城市,享受城市的部分公共资源,余下的多数是经济相对较差、年龄相对较大、水平相对一般的人群,这部分人更需要关心、更需要农村养老保险、更需要社会保障。然而根据《基本方案》规定,“凡是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这一规定将贫困农民的养老保障排斥在外。交纳养老保险设定的门槛“保富不保穷”,阻断了贫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路径。《劳动合同法》从理论上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但是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为18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9万。这意味着,在全国2亿农民工中,只有不到lO的人有可能享受到“老有所养”的保障。即使这10%,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数字,一些农民工最终选择了退保。从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整体投入来说,用于城市的社会保障资金是农村的8倍,如果按人均来算的话,用于每一个城里人的社会保障资金可以分配给30个农民。相应地,国家对农村养老保险投入较少,主要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给予适当补贴的方式。但农村集体经济也相当薄弱,于是绝大部分养老金都变成了农民自己支付。农民本身支付能力有限,则影响了其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难度。
4.农村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不稳定。
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地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销*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甚至是某些大官的意愿执行的,不是农民与政府的一种持久性契约,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实际上,我国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态度也时常发生动摇,导致了本来就心存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这也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农民信心下降。
由于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性效力,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和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利率和债券利息的不断变化,加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失去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的政策和立法滞后
我国农村养老社会保险起步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1992年,民政部发布《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这是第一部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部颁规章,可见整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很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比城镇居民,以及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晚,在政策立法以及财政的支持上也远远落后。这就造成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缓慢,以及相关管理事业的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只是依据民政部门制定的《基本方案》和国务院转发民政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两个不具法律性的文件在运行。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配套缴费都不具强制性,国家的补贴也没有在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予以确定,这也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
2.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格局变化时期
长期以来,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形式。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由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养老为主的格局变化时期。其间,旧有的制度因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而崩溃,新制度正在生成,许多矛盾和问题因而出现。
3.国家缺乏针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政策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分为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和部分积累式3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政策扶持”的方针,实际上采用了完全积累制,政府不承担直接财力支持的责任。该制度基本上成为完全由农民个人储蓄的积累制,丧失了社会保险的互助共济的功能和意义。政府今后应该在政策调整与长期的财政支付安排上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投入,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实施财政转移支付。
4农民的养老保险意识欠缺
我国的大部分农村普遍缺乏养老社会保险意识,“养儿防老”思想在农村仍有不小的市场,这给在农村推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许多人认为,由于我国农村耕地基本实行的是人口均等承包的制度,依靠土地可以实现其养老功能。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我国耕地面积逐年下降,人多地少矛盾非常突出。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差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民能持续稳定地缴费,二是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开展到农民老年获得回报后,而不是中途解体,这两个条件都令人怀疑,因为农民不像城市职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农民收入受自然气候及农产品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因而其缴费的稳定性没有把握。从政府方面看,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在法律基础上建立的,其受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往往很不稳定。
四.健全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体制的研究和建立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调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改善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客观要求。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930万人,约占全国全部老年人口总数的70%。并且中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还继续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到最近,其规模已达到近1亿人[3]P13。老年人口绝对数目的增加越开越成为政府公共政策决策面临的挑战。
第三,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导致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实践也相对落后。因此,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五.健全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一)从政策和立法上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通过法律来规范,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法律规范是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约束和强制性地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把相关的事项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利用法律和法规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有效、持续性地进行。坚持“公平与效率结合”的立法原则,在农村建立独具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农村独生子女以及双女户家庭应当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首要目标,因地制宜发展强制的、个人储蓄账户的、由独立非营利基金组织管理的、政府最低担保的制度。各地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再制定具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
(二)明确政府责任
政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合理定位在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
为此,政府首先要明确在财政支持方面的责任。国家的财政支持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前提,加强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是政府在加强管理和监督责任。这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重要保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长期存在着体制不合理的问题,政府要推进城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应设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严格区分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行政管理和事务管理职能。
(三)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扶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采取非缴费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做法是有困难的,但是部分地区借鉴法国非工薪人员保险制度明确个人缴费仅为28,农业工人交14.75,日本国库就支持 6 三分之一的做法还是有条件的,可以逐步推行,或在部分发达省份先行实施。因此,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中央财政预算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国民社会保障预算,同时明确各地在财政支农支出中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支出,补贴资金的数额根据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情况、农民收入的增加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情况以及其他的意外损失情况等确定,尽可能提高集体补助和中央财政扶持的比重,给农民参保增加信心,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具有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对于部分地区也可建立以土地换保障的制度。日本的离农政策和土地权益转让补偿金的做法值得研究和借鉴。如通过土地流转的农民,可以由土地使用者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或双方约定代其缴纳养老保险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可以一次性得到补偿并取得养老保险年金。结合自身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繁荣农村经济的大局角度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扶持显得十分重要。
(四)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多渠道筹资基金。
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是全覆盖,因此,完善覆盖对象,真正体现公平性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社会稳定的根本措施。农村乡镇建立更多的社会保障网络体系,让更多农民得到养老保障。在目前全民实行城乡统筹有困难的情况下,实行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保险体系,与城镇居民同工同险,享受政府、集体的阳光。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力度应加大,应该维护社。会公正,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基金,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
(五)加强监督管理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其执行的效果。政府机关应成立监督管理机关,加强对其监督,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加强对养老基金和基金去向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养老基金发挥真正的作用,用到农民的身上,让广大的农民老人不再为自己的养老问题而担忧,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条件。
(六)健全基金管理制度,提高机构的组织效率和制度效率。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金管理,要健全基金管理制度,以规避物价上涨和利率下调带来的基金贬值风险和政府信任风险。完全积累制的农村养老保险,积累起来的资金必须保值增殖,否则将变成历史包袱。努力提高资金的管理和运作能力,避免基金贬值风险,也就成了各级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机构的一大重任。其基本要求是既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又可以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拓宽投资领域,还可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投资代理,以提高资金增值率。提高保障机构的组织效率和制度效率,如有条件,建立专门的农民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在资金筹措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分工。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精干的专职干部队伍。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农保干部,可以通过举办财务、业务培训班,学习交流,提高农保干部的工作能力,提高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管理服务现代化水平。
(七)加强农民的参保意识。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只是刚刚起步,只有政府和群众双方相互配合,才能把这项工作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农民必须从世代相传的传统保障意识转化为现代保障意识,意味着农民的心理、生活习惯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地、广泛地宣传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意义,讲清形势、算清经济帐,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
(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渐进式推进。要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首先要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城乡一体化目标。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主要是将农村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结合起来确立城乡统一观念,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明确思想上的方向。其次是合理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二元结构,注意加大财政投入,合理管理营运社保基金。针对我国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消除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障碍。
最后是建立合理的基金营运模式,规范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民年老后生活的基本保障,要通过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模式,加强基金管理,才能确保基金安全,应实行市场化基金运营,而政府则应在其中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并且给予运营保障,保证由商业投资机构投资运作,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基金获得有效的保值增值。
结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只是刚刚起步,只有政府和群众双方相互配合,才能把这项工作搞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农民必须从世代相传的传统保障意识转化为现代保障意识,意味着农民的心理、生活习惯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是引导、促成这种观念转化、接受这项新事物最强有力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经常地、广泛地宣传农村新型社会保障的意义,讲清形势、算清经济帐,实现群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 1 ]孙合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8.[ 2 ] 刘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J ].金融投资, 2006(10): 5182.[4] 林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0(5): 18-21.研究
第五篇: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浅论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浅论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是由现收现付制逐步向部分积累制过渡,但是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与支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进程。养老保险金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困难,地方财政不得不用养老保险金的个人账户资金(个人缴费加7%的企业缴费)和税收收入来弥补目前养老保险金的资金缺口,这就造成“统账结合”的改革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普遍空账。过去我国职工的养老保险由企业统包,职工个人账户没有养老金的积累,而国务院文件所确定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一种“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体制,使劳动力市场真正具有流动性。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是财政筹集、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各占1/3,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的筹资方式。但目前因企业养老保险金遵缴率低(约90%),企业筹集只占全部养老金的20%—25%,养老保险金欠缴严重, 人口老龄化和赡养率提高。我国将面临劳动力供给进一步增加和退休人口进一步增长的双重矛盾。
养老保险改革所带来的规模巨大的转制成本,作为政府的负债必须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中以相应的政府资产或资金收入予以平衡。根据国际上养老保险改革的成功经验,支付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有三条主要的融资渠道:国有资产转移、征收新的税收、发行特别国债等。国有资产转移所获得的资金数量是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质量、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和资本市场的吸收能力的函数。发行长期的特别国债是政府支付养老保险转制成本的又一条可行的筹资渠道。智利的经验表明,通过制定恰当的政策,特别国债相当大部分(40%)由养老保险基金持有,既可以使养老保险转制平稳过渡,减小震荡,使转制的成本最小化,又可以从体制上改变政府管理养老保险基金的低效率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挤占挪用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流动性困难和清偿能力不足,一方面是资金的筹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的问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不可避免涉及地方间利益转移,为了体现各地方利益,应同时成立中央级和地方级养老保险基金,把中央企业的国有股转移收入以及中央级税收收入转移到国家养老保险基金,各地方所有企业转移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大部分(如90%)转入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小部分转入国家养老保险基金,以增强中央转移支付的规模和能力。国外的共同基金或保险公司有着专业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规范运作和风险分散,有利于减小财政对基金最低收益率担保所带来的财政或有负债规模。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服务领域开放进程将会加快。允许其进入国内市场,降低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