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14:5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

第一篇: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

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

从利己到利他

中国有个成语叫“无商不奸”,现在大家理解为经商的人都很奸猾,给人感觉是你经商不奸怎么能赚钱呢?但中国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两句话看起来就矛盾了,这个奸猾和倡导的“德”貌似不在一个频道上。

其实大家对“无商不奸”这个词理解是有误的,过去是“无商不尖”,而非“奸”。说过去大家在卖米的时候,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如是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量好米再加点添点,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是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受用,故有“无商不尖”之说。

大家看这个“尖”是什么呢?就是利他,其实这在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商业价值观就是利他。怎么又变成利己了呢?

反过来看利己,其实这是一种畸形的商业状态。我们研究中国历史能发现一个问题,中国一直以来繁荣的是农业文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文明。在宋代时期一度萌发了商业文明,但随着政局动荡,那点微弱的商业文明被不同时期的野蛮文化所扼杀。也就说,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小农思想、地盘思想一直以来都很严重,眼中一直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同时,中国从有人类以来,到改革开放前,吃饱饭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那人的底线是什么,马斯洛想得很清楚,最底层的还是人的生理需求,吃饱饭是第一要务,吃不饱饭就要革命,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吃不饱饭的年代都不可能执行这个理念,解决今天的问题,甚至这顿饭怎么吃得问题变得更为重要,所以,那点可怜的商业文明逐渐就沦落为“无商不奸”了。

随着今天谈利他,推崇利他,这是今天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商业文明本质特征的一词反思,这也体现大互联时代人们开始把关注点发现在附加值需求的挖掘上。从功能到价值

从功能到价值的演变,在大多数人看来很难理解,功能不是价值吗?我只能说,功能是价值的一部分,今天打开消费者腰包的,远远不止功能!

我们办公室就有两群人,一群60后,一群80后,这两群人购物特点很不一样,归纳起来是这样的:

60后的这群人买的实用物品居多,比如手机、充电器、电脑、图书、地毯等,至少买的时候有明确的概念,我先有需求,然后买了这个东西,买的时候还会附赠我一些东西,我感到很高兴。

这群80后呢?不是先有需求,是形成了每天逛电商的习惯,逛着逛着,发现这小玩意挺不错,还是个赠品,买什么赠什么,买一小点东西赠一大堆东西,那个兴奋啊。买一盒茶,主要是因为有个好玩的赠品;团购一顿餐,主要是因为有好玩的赠品。去年我们帮斯美特食品公司策划了一个黄帝鸡汤面,里面为黄帝鸡汤面设计了一个赠品——一只小黄鸡。我们在去学校搞推广活动的时候买一箱方便面送一只小黄鸡,很多学生就为了那只小黄鸡,排队买一箱方便面。对他们来讲,方便面都差不多,现在不同品牌间口味差异也很小,也就说在功能层面大家都扯平了,什么让消费者感觉有价值呢?就是让他们感觉好玩,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体验,在买统一、康师傅的时候享受不到的体验。那个小鸡仔在那挂着一晃一晃的,很萌很可爱,挂在宿舍的床头,或者放在桌子上,看着很有意思,因为这种体验,他们就消费了。

不只是食品,现在任何东西,吃得、穿的、住的,在硬性功能层面基本都扯平了,再去强化硬性功能已经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他们更需要一种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高兴和悲伤的理解,对跟他们幸福和失落的理解,对他们冲动和理智的理解,这些才是他们认可的价值。未来所有产品都是这些理解的承载物,他们购买了价值,顺带消费了产品。你把功能做到是理所应当,如果连产品的基本功能都做不好,就赶紧别在这个行业混了。你需要做的是在产品做好的基础上,让消费者感受你的价值。从博弈到协同

去年马云跟王健林打赌,马云说电商会战胜线下,王健林说线下会战胜线上。半年多时间刚过去,王健林在高层会议上说:我们该检讨了!过去我们的互联网思维做得不够好,我们卖房子没有用互联网思维。在马云刚刚被福布斯搞成大陆首富后,王建林就宣布跟马化腾、李彦宏合作搞电商。

从这些你可以看出,过去的认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未来机会的认识。马化腾过去也在搞搜索,搞SOSO,现在也还在做,但一直做的不太好;百度前两年也在搞电商,搞百度有啊,但这个服务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过去每个人凭着自己的财力和人力积淀,想做业务板块延伸,但你发现他们自己团队延生出来的业务几乎都没搞成功。反而是他们最近两年收购的那些业务,每个版块依然保持着行业的地位。百度把糯米团收购了、把爱奇艺收购了,把各自的业务整合在他的搜索平台周围,既保持各自的优势,还实现平台的互为配套支撑。

从BAT近两三年的收购脉络来看,这三家企业的发展思路已经变了。从过去的博弈,变成了现在的协同,通过构建协同的业务板块,去挖掘无限的消费利益。从占有到使用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上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去年开始,中国开始酝酿物权法,保证个人对不动产的占有权。数千年来人们对财产的占有意识和法律依据还在不断完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一种现象正在演变。

过去很多美国朋友在评价中国人买房,说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中国人愿意花几辈人的储蓄来供一套房,因为美国人很多是把房卖掉,根据工作的需要在未来的定居地租房。当然这中间有很多中国固有的历史认知原因,但今天的85后、90后,你会相信他们会花掉几年的储蓄,就为去供一套房吗?

我认为未来不会这样。过去我们老一辈穷怕了,饿怕了。有个房子叫安居乐业。但在大互联时代,世界的距离变得扁平了,未来在什么地方生活工作,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他们更愿意挥霍青春,成为月光族,享乐于当前,当然如果有足够的银子,他们也不介意买个房子装点生活。但很显然,他们的关注点从过去的占有变成了使用。

在北京如果你占有一辆车,在不开长途的情况下,每个月的保护费用、停车费用大约需要1500元,一年下来也许你就偶尔用用,但也得支付18000元,但这笔费用,足可支付2-3次单人全国旅行。每天中午,在北京CBD的公寓,租用一个午觉时间的床位只需要30-50元,引起很多白领的兴趣。如此种种,表达着占有权的关注正在逐渐成为过去。

第二篇: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成为人们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进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变革力量,正在深刻影响着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推动着区域发展和行业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一切重要变革,不仅来自于技术创新,更源自理念创新。从某种程度来说,没有共享,就没有互联网,海量数据只有在共享的前提下,才能够称之为大数据。只有以共享理念为引领,并将其贯穿到质检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善于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指导质检改革发展,才能给质检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质检工作始终适应形势变化、走在时代前列。

大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据本身,而在于数据所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采集和存储大量数据,只是大数据应用的第一个阶段,对所占有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开发利用,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才能够真正实现数据的价值。在掌握海量数据,实现互联互通的同时,我们应针对事业发展的具体需求,认真思考探索,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大数据的有效利用,使之能够为决策提供依据,为风险提供预警,为公众提供服务,真正成为破解改革难题,促进事业发展,助力转型升级,提高决策水平的尖兵利器。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有效地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对质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大数据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简单的说,它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困难或者更加容易取决于你是否拥有分析大数据的技术。毫无疑问要想在大数据中理出头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不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大数据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困难。例如每逢“双十一”,“剁手党”都面临痛苦的抉择:打折的商品实在太多,买什么才好呢?最终一不小心,信用卡刷爆,买了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只得含泪吃半年的“康师傅”。但是更多的时候,大数据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容易,因为科技的发展比数据的积累更迅速,过去几年已经发明了许多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方法,这些方法已经为我们服务。

毫无疑问大数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过去几年无论是医疗、健康、交通、公共安全,还是生活、购物、旅游、娱乐都已经逐渐建立起了大数据的分析系统,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对大数据的投入都数以亿计。大数据的应用也从早期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例如电信、金融、能源、科研、互联网),逐步向非数据密集型行业扩张。一个路边的奶茶店需要大数据吗?当然需要。借助微信平台,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奶茶店就会获得粉丝的关注。有了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开展打折促销,还可以通过互动了解用户口味,推出新品。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不再是静止和陈旧的,任何被遗忘在服务器中的数据,都可能被重新利用,从而发现其中与我们、与行为、与现象的相关性。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感谢科技的进步,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冰山之下的绝大部分。

第三篇: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演变趋势及启示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演变趋势及启示

黎海波

上课时间:星期五 学号:28100201032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成绩()

【论文摘要】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必须重组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新经济时代数字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管理对象、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综观中外成功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气公司、中国海尔集团等,其经营绩效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的通用话语和基础。可见,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

一、企业文化的演变趋势

趋势之一:人本文化趋势

新经济时代强化了企业文化的“人本性”。一方面,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要求企业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并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知道,高品位地不断创新是新经济的特点和要求。而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企业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企业的中心和主题。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这些都促使企业在管理之中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和能力的释放放在首要位置,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推到了空前的中心地位。可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不是片面地发掘人的体力,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这一时代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性管理,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也必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趋势之二:融合文化趋势

新经济时代揭示了企业文化发展将在各民族文化的冲突、嫁接中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各国跨国公司在地域上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跨国界跨地区的企业战略联盟,生产销售合作、合资企业,跨国兼并企业等合作形式使不同文化交流、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企业要融入世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面临着交往过程中如何缩小文化差异,如何增强企业学习、吸收外来高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吸取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要素,并有效地抵制其腐朽文化的侵蚀,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企业文化战略新课题。即使同一国家内的企业,也面临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重新整合、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重大问题等,这些都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趋势之三:品牌文化趋势

品牌服务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有优秀品牌就意味着有市场竞争力、有实力、有利润。因为企业的品牌形象表征着市场对企业产品、服务、价值观、信誉、企业家形象等文化因素的认同和接受。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渐渐经过以价格为主到以质量为主的消费阶段开始重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服务品牌。当产品价格、质量接近的时候,那些服务周到、文化含量高、美誉度好的产品便成了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未来企业,其企业文化的重点无疑会围绕创建品牌进行,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既强调提高内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更注重提高企业外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另一方面,将来的企业文化将不再是企业制度的衍生物或副产品,它将会和生产、服务连为一体,实现企业赢利。生产出好的产品,必须有与之配套的优质服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称赞与青睐,才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面对消费者这种心理,促使企业加强品牌意识、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的教育,在生产、服务上不断注入科技、文化和情感含量,便成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取向。

趋势之四:学习文化趋势

近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将势必成为企业生存的生命之源。因此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企业终将要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将个人和团队的学习纳入管理的轨道,这将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趋势之五:生态文化趋势

随着新经济时代环保运动的兴起,对企业提出了必须与环境协同、必须重视周边的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如果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重视人的价值,忽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肯定会被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另外,未来的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可见,由于长期的传统企业发展习惯问题,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迫切需要生态文化建设。

趋势之六:信用文化趋势

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从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危机案到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虚报利润案,无不说明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可见,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就是诚信危机,如果出现诚信危机,也将危机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广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企业文化演变的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是建立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有效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创造性发挥的文化氛围和有效模式。二是在注重员工的知识、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操和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明确举贤任能的条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条件;健全奖励考核制度和分配机制,以情感人,彻底激发企业文化中人才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四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韵味的新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启示之二:重视跨国界、跨区域、跨企业的融合和并购企业之间的文化整合

一是提炼核心价值观。在分析融合、并购双方现有企业文化的优劣成分及其对企业未来发展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确定最有利于形成新企业文化的积极的文化成分,筛选出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进行跨文化培训。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员工增加对企业经营和公司现行决策的理解,促使融合、并购双方员工对新企业文化的认同,强化每个员工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提高不同文化间的合作意识,维持新组织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保持企业内信息流的畅通和决策过程的效率.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新企业的凝聚力。三是加强双方沟通和交流。彼此尊重融合、并购双方对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了解对方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减少对对方的文化偏见,消除种族优越感,促使双方平等地进行双向交流,加强双方之间的理解与互助。四是构建新的企业文化。在调研的基础上,找出融合、并购双方文化的差异,根据对文化的共性的认识和认可程度,寻找新企业文化的形成趋势。剔除一些消极的、不利于新企业文化形成或阻碍企业发展的落后的文化成分,继承和吸收双方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在相互渗透与充分融合的基础上.找到双方文化的结合点,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员工对双方文化共性的认识程度及理想的企业文化整合模式,创立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

启示之三:建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一要优化学习型组织结构。设计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鼓励集体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沟通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畅通的学习型组织,保障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学习任务调整的适应性,进而使组织在竞争中处于有利态势。二要确立组织学习和创新的模式,借鉴和合理引进外国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体制、行业特征和组织能力设计组织学习模式。三要建立充满活力的学习激励机制。在组织学习目标的制定上要注重与成员成功欲相匹配.与个人职业生涯相结合,使员工在个人事业发展上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发展。

启示之四:实施企业品牌文化

现代企业必须自觉引入企业形象设计,以优质的产品、优良的服务为基础,通过企业经营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和推广,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基本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商品风格、员工素质、服务质量等传播到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中去,全方位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拥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信誉、形象和品牌。

启示之五:企业要注重诚信文化建设

一是要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诚信观念的培养列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扬弃传统的诚信观念,树立现代的诚信道德资源观,把“诚信为本”纳入到实施的举措中去,指导企业和职工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二是要把企业诚信看作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一种应尽的义务,是企业应有的形象。企业的经营活动应有助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三是企业内部要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监督及风险管理机制,保证诚信原则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四是要完善立法,强化诚信的法律保障,惩治失信行为。在立法上就是对诚信原则予以明确规定,充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强化违约责任追究。在执行方面应当加强力度,除对逃避债务的企业予以处罚外,还要对直接责任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推行使“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的惩治制度。

总之,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企业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更新思想和管理方式,注重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2011 06 10

第四篇:后信托时代的非标演变路径

后信托时代的非标演变路径

127号文对中国债权融资市场影响深远,过去三年来由银行主导、信托唱戏的颇具中国特色的非标准化债权融资模式被强制刹车。本文力图从资金来源方和资金运用方两个角度,细化梳理127号文后,非标资产的转化方向:总体来看,14年上半年非标类资产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资产端,虽然信托新增规模明显放缓,但是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规模快速扩张;负债端,同业项下非标增速下滑,但理财规模的快速扩张弥补了同业项下资金来源的放缓。但是随着监管的驱严和相关资产风险的上升,非标资产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PPN、资产证券化、私募债这些非标转标的通道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放量,未来更将成为非标转标的主要通道。

资金运用端:

1、信托增速放缓,净融资规模难回高位。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同比环比增速均持续下滑,6月单月出现负增长。从具体投向上来看,只有投向证券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托规模维持了同比增长,基础产业、工商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成立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监管趋严、银信渠道受阻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高风险类信托产品规模收缩,融资规模难回高位。

2、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接力信托快速扩张,然而高速增长恐难持续。截止2014年上半年,券商资管受托管理资金总规模已达6.82万亿,比年初增加1.62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900亿。然而,高速增长恐难持续。首先,127号文后,非标融资节约资本的优势不再。同时,由于非标资本计提标准的提升,很多股份制银行都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压力,债权投资规模将被迫压缩;其次,证监会对非标业务的监管也逐渐趋严,高速增长恐难持续。

3、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规模持续增长,尤为钟情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截止2014年6月,保险资金投资以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其他投资资产占比达到19.3%,总规模达1.66万亿。保险资产长久期的特点是其在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上具独特优势,且随着该类投资比例的提升预计将稳步提升保险资产投资收益。

4、信用债市场大幅扩容,非标转标趋势日渐明晰,PPN、私募债、资产证券化预计成为中长期非标转标的主要通道。今年上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2.7万亿,同比大增34%,比去年同期增加近7000亿。发行门槛高、审批周期长一直是阻碍企业债券融资的主要因素。随着银行间和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债券的推出,企业发行债券便利性明显提高,预计将成为非标转标的主要通道。资金来源端:

银行同业项下非标增速已逐步下滑,表外理财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但非标投资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通过观测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同业科目的轧差项可以看出,2014年同业项下非标资金同比增速持续下滑。与此同时,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余额达12.65万亿元,较2013年末大幅增长23.54%。其中投资非标资产共计约3万亿,占比不到23%,远低于监管红线(35%),较13年末占比也有所下降,不过绝对规模仍在提升。快速增长的理财资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内同业非标资金增速的下滑,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理财产品管理透明度的提升,如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建立,原有资金池业务难以为继,预计非标投资将日趋规范,增速回落是大概率事件。

前言

127号文对中国债权融资市场影响深远,过去三年来由银行主导、信托唱戏的颇具中国特色的非标准化债权融资模式被踩下刹车。逾十万亿的非标资产何去何从?投资非标资产的资金是否会进入标债市场?非标缩量后,企业的融资需求会如何转化?为了全面的追踪127号文后非标资产的演变路径,我们以现有的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发展动向为着眼点,细化梳理127号文后,非标资产的转化方向,与此同时,通过关注主要的资金提供方(银行同业、银行理财、保险资产、其他民间资金)的债权投资行为进行印证。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总体来看,14年上半年非标类资产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资产端,虽然信托新增规模明显放缓,但是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规模快速扩张;负债端,同业项下非标增速下滑,但理财规模的快速扩张弥补了同业项下资金来源的放缓。但是随着监管的驱严和相关资产风险的上升,非标资产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PPN、资产证券化、私募债这些非标转标的通道上半年已经有了明显放量,未来更将成为非标转标的主要通道。

资金运用方:

1、信托增速放缓,净融资规模难回高位。

2、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接力信托快速扩张,然而高速增长恐难持续;

3、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规模持续增长,尤为钟情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

4、信用债市场大幅扩容,非标转标趋势日渐明晰,PPN、私募债、资产证券化预计成为中长期非标转标的主要通道

资金来源方:

1、银行同业项下非标增速已逐步下滑

2、表外理财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1.资金运用端:信托放缓,其他渠道接力

1.1信托增速放缓,净融资规模难回高位

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同比环比增速均持续下滑,6月单月出现负增长。信托业协会今日发布2014年2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2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信托资产总规模为12.48万亿元。较1季度环比增长6.40%,同比增长31.9%,同比环比增速都出现下滑。其中,6月单月首次出现信托存量规模的负增长。

上半年新增项目同比明显缩量。从新增项目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也同比下滑了10%,比去年同期减少3107亿元。单一信托下滑尤为明显。财产信托同比大幅增长,预计其中不乏原资金信托中信贷类信托的变形。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今年来不少企业将应收账款等资产作为受益权,包装成财产权信托,实现类信贷融资,缓解中短期流动性问题。

从具体投向上来看,只有投向证券以及金融机构的信托规模维持了同比增长,基础产业、工商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成立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另外,根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虽然2014年7月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和发行规模止跌回暖,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两大领域融资规模均有回落。且从7月的社融数据来看,预计单一信托融资规模仍处于下滑之中,导致全月信托贷款净融资额出现负增长。

2014年新发信托产品收益率总体平稳,7月单月有小幅下行。我们选取相同期限(2年期)不同投资领域的产品收益率进行跟踪统计,可以看出,2014年以来,新发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总体平稳。7月单月房地产信托收益明显下行,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信托收益则基本持平或有小幅上行。但房地产信托总体收益仍高于工商企业和基础产业信托。房地产信托收益的下行也反映了信托公司对高风险地产项目的主动压缩。

监管趋严、银信渠道受阻的背景下,信托公司高风险类信托产品规模收缩,融资规模难回高位。年初以来,信托产品频繁出现风险问题,而银监会99号文和127号文也针对银行投资非标的业务模式和资本计提进行了严格限定,原有的很多银信买入返售非标业务难以为继。7月中旬,银监会进一步对信托公司风险资产进行了调查,并在内部通报会上通报11家信托公司风险较大,其中3家风险严重,短期时点上出现了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的现象。

与此同时,信托行业目前表外杠杆率已超过40倍,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背景之下,信托公司自身处于风控的考虑,也暂停了对高风险类房地产信托、矿产信托等的投资,但在最近的通报会上反馈,房地产和能源领域的风险仍较为严重,尚未得到有效释放。

1.2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接力,然高速增长恐难持续

信托融资的下滑部分源于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业务分流。2012年随着券商资管新政的出台,定向资管对于传统银信通道的抢占日益明显。且券商资管凭借着显著的净资本扣减优势,在非标业务开展上竞争优势明显。截止2014年上半年,券商资管受托管理资金总规模已达6.82万亿,比年初增加1.62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900亿。从受托资金构成看,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资金规模占比高达93.59%,主要客户为商业银行类机构客户。据调研了解,基金子公司(特别是银行系)上半年业务规模也实现了快速扩张,总体规模已达1-2万亿元。依赖通道业务的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和信托业务同质性很高,因此,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的替代是信托业务增长减速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高速增长恐难持续。首先,127号文后,银行投资非标和标债资产的风险计提标准成为一致,非标融资节约资本的优势不再。同时,由于非标资本计提标准的提升,很多股份制银行都面临着资本金不足的压力,债权投资规模将被迫压缩。因此,非标融资的资金来源将极大受限;其次,证监会对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非标业务的监管也逐渐趋严,预计下半年会对业务形式,通道业务的权责归属、净资本要求予以规范和明确,野蛮生长难以为继。

7月社会融资总额数据中,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同比大幅下降114%和37%,非标增速放缓趋势已十分明朗。因为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的信贷类融资产品大部分会通过委托贷款的口径流向企业,因此,我们通过观察社融数据中委托贷款指标,可近似跟踪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非标融资的变动趋势。由下图可以看出,今年以来,除信托贷款净融资规模呈现明显的萎缩态势,同比增速一直为负数,且降幅持续扩大,7月甚至出现了净规模绝对量为负的情况。同期的委托贷款增速也并不乐观,2、4、7月都出现了同比负增长,而剩余月份的同比增速也明显慢于去年的同期水平。

1.3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规模持续增长

截止2014年6月,保险公司投资资产总额已达8.59万亿元。2012年下半年以来,保险投资新政密集出台,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大幅扩宽: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非上市股权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均纳入其投资范围,大幅增加险资的投资运作空间。

随着新投资渠道的开闸,以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其他投资在保险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显著提升。截止2014年6月,保险资金投资以非标资产为代表的其他投资资产占比达到19.3%,总规模达1.66万亿。

在以非标资产为代表的新增投资渠道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金融产品较受险资青睐,配置比例不断提升。债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交通、能源、通讯、市政、环境保护及不动产等项目,投资收益率平均为6%-8%。投资期限一般为5-10年。债券投资计划是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自主发行,是保险行业自主进行“泛投行化”改革的最好工具。自新政放宽偿债主体和投资项目要求以来,目前除了主投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及电力等行业,已开始逐渐向城镇化、港口等新兴领域拓展,并开始尝试无担保方式。月度观测数据来看,2013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对非标资产投资规模持续增加,平均每月新增额在500-600亿。

1.4.融资租赁成为银行新宠

与信托行业类似,信贷管制下,中国特色的融资租赁行业于2007年进入加速发展轨道。2007年以来,随着银行系租赁公司的成立,整个租赁行业进入加速发展的新轨道,近三年的年均增速均在30%-50%。截至2014年3月底,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23500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12月底的21000亿元增加2500亿元,增长幅度为11.9%。其中,金融租赁合同余额约9500亿元,增长10.5%;内资租赁合同余额约7600亿元,增长10.1%;外商租赁合同余额约6400亿元,增长16.4%。

类抵押贷款的售后回租模式成为非标融资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售后回租资产占行业租赁资产比例达7成以上,且其中仅有极少数比例基于新增设备需求,其实质就是银行的抵押贷款,是非标融资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1.5信用债市场大幅扩容,非标转标趋势日渐明晰

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的债券市场将逐步成为疏导非标资产的最佳通道,债券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在非标渠道融资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和部分地产企业主动通过标债渠道取代非标融资。今年上半年,信用债发行规模2.7万亿,同比大增34%,比去年同期增加近7000亿。扣除到期债券,信用债存量净增1.32万亿,比同期多增近1000亿。其中企业债发行规模4471亿元(其中八成为城投债),同比多增1300亿元,增加43%;定向工具(PPN)发行共计4735亿元,同比多增1500亿元,增加48%;短期融资券发行共计11307亿元,同比多增3100亿元,增加41%。在非标收缩,信用债发行扩张的背景下,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也由13年的10%左右稳步提升至15%-20%。

PPN、私募债、资产证券化预计成为中长期非标转标的主要通道。发行门槛高、审批周期长一直是阻碍企业债券融资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银行间和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债券的推出,企业发行债券便利性明显提高。

最为直接的是,企业发债规模可突破“40%”限制:《证券法》中仅对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有“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百分之四十”的限定,对非公开发行债券并无明确规定,因此定向工具规模可突破净资产40%的限制。审批速度大幅缩短。根据调研,PPN的审核周期明显短于中票,证监会主管的私募债发行采用备案制,审核时间在10天以内。另外,非公开发行方案灵活:由于采取非公开方式发行,利率、规模、资金用途等条款可由发行人与投资者通过一对一的谈判协商确定,并无需公开信息披露。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理财产品投资非标受限之后,很多银行开始通过定向发行PPN,再用理财资金或单一资金信托承接,这样银行既可以留住客户及存款,也可以规避理财资金投资非标的比例限制,成为非标转标的有效模式。目前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量远大于交易所市场,PPN发行规模大幅领先于私募债。根据证监会的“融十条”规划,未来私募债的发行转到场外新三板市场后,随着新三板企业私募债的发行放开,做市商制度的推出,以及投资者范围的扩大,预计证监会主导的私募债也将成为非标转标的又一途径。

非标通道受阻也极大刺激了银行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需求,5、6、7月份商业银行ABS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3、5.8和6.3倍。而监管阻力仍是目前制约该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若未来监管层对于发行额度、基础资产质量、风险自留条款有进一步放松,预计该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资金来源端:银行理财或为新增资金主力

2.1银行同业项下非标增速已逐步下滑

我们进一步从银行这一资金提供方来验证非标投资的变动情况,同样支持非标增速放缓的结论。由于银行年报披露频率限制,为了跟踪同业非标规模,我们需要找寻估算替代指标。对于银行体系的同业非标资产,一个近似的估算方法是利用央行每月公布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将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债券发行”,在常规同业业务中,由于交易双方会同时计提资产负债,因此,理论上来说,此轧差项的净额应该为0。但在买入返售业务非标业务中,兜底方一般使用抽屉协议,其直接将卖出回购资产出表,而并不计入负债,导致了该项业务只有资产增加,没有负债增加,此轧差项出现正净值。根据这一逻辑,我们可以用此轧差项来跟踪银行的买入返售非标业务规模。下图是2010年以来该轧差项的净额变动图。可以看到,2010年之后,此轧差项的规模持续增加,特别是2012年,由年初的1.75万亿到3.61万亿,增长106%;2013年上半年,差额持续扩大。然而,如前文所述,随着监管层对非标打压态度的日益明朗,很多银行开始主动压缩买入返售项下的资产规模。通过观察轧差项的同比增速可以明显看到,进入2013年以来,同比增速明显转向,进入下降区间。因此,从全年来看,2013年,该差额仅小幅增长了4000亿,至2013年底,差额净值为4.6万亿。2014年同比增速持续下滑,4月、5月同比增速已降至10%左右。6月非标增速虽似有抬头,但从7月的M2数据推算,7月同业非标存量规模确定下滑,同比增速将继续回到较低的水平。

2.2表外理财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与增长趋缓的表内非标对应,快速增加的银行表外理财产品或成为新的非标资金来源。据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报告》,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存续51,560只,理财资金账面余额12.65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23.54%,已到期产品加权平均收益5.2%。考虑6月“理财转存款”的季末效应,相较5月的13.97万亿有小幅回落。但仍比2013年年末余额10.21万亿元增长2.4万亿。

理财产品中含非标规模2.88万亿。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报告》披露,存量理财产品中,投资非标债权的比例为22.77%,共计约2.88万亿。理财投资非标比例远低于监管红线,尚存调整空间。(2013年3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规范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对银行理财投资非标产品以“4%”和“35%”两个阀值进行设限:2013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152万亿元,其4%为6.08万亿;2014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2.65万亿,其35%为4.43万亿)。

(信息来源:申银万国研究所债券部)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传感器等的普及,信息流量有了爆发性的增长,两会以后,互联网里最热的词汇,就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在报告里面提到的“互联网+”,大数据将会更广泛的被运用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谈论“大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成为政府和众多企业关心的热点?

互联网+《大数据》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帮您如何利用大数据为企业从战略上面进行指导挖掘和预测,从战术上进行营销服务和安全措施,精彩我们共同期待。

第一篇大数据很热,大数据不神秘(趋势)有人说,如果你不知道大数据,你就OUT了 --大数据到底有多热 什么样的数据算是大数据 --大数据的特点和概念辨析 乱我心者,大数据之事多烦忧 --大数据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样神秘 身边的大数据

--大数据就在你我身边

案例分析:淘宝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淘宝的 小结:不管你愿不愿意,大数据已经在那里 电话:010---59002742 010--59004371 第二篇:认识大数据 1.什么是大数据 2.大数据应用的意义

3.大数据在企业经营中应用的意义 4.对大数据的认识误区 案例分析

第三篇:大数据时代变革 1: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2: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 3: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

第四篇:大数据在营销中的运用 大数据精准营销 1.什么是精确营销 2.精确营销的方法 实操教学+案例分析

第五篇:在技术中应用 数据挖掘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挖掘 1.什么是数据挖掘? 2.数据挖掘的流程 3.数据挖掘解决的问题 结合现场实操教学+案例分析

第六篇:预测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预测 1:如何预测? 案例分析

第七篇:大数据与云计算 1:什么是云计算

2: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第八篇:大数据的安全问题

大数据给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存储安全策略 大数据应用安全策略 大数据管理安全策略

下载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互联时代的商业价值演变(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 众所周知,数据本身就蕴藏着价值,但是将有用的数据与没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区分看起来可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显然,您所掌握的人员情况、工资表和客户记录对于企业......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读书笔记 作者:迈尔舍恩伯格 出版发行: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3年1月第一版 读者:物流一班、时菲阳 一、作者观点 谷歌有一个名为“谷歌流感趋势”的工具,它通过......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知贝网-www.xiexiebang.com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摘要: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而衍生的移动阅读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移动互联时代能否书写二维码的春天

    移动互联时代能否书写二维码的春天? 说起二维码,相信很多读者已经不再陌生。诚然,只要你稍微留意,你就会感觉到二维码应用正在变得无处不在,正在悄然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

    移动互联网进入最好时代,移动互联终端崛起

    移动互联网进入最好时代,移动互联终端崛起 2011年4月27、28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在京举行,吸引了2000余人的参会人数,这里面有一半是来自海外的嘉宾,而门票价更是据说炒到了一万......

    社群商业: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商业图景

    【深度解读】社群商业: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商业图景 2014-07-13 赵大伟 钛媒体2014年5月17日,中国商业界最大的新闻不是“世界电信日”,而是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罗辑思维》的......

    看中国—结婚礼仪大演变

    站着中国看世界,站着世界看中国 ——论结婚礼仪 婚姻一直都是每个人最为关心的事之一,而对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渐渐开始关心这一方面的事。虽然现在还是学业为重,但是对于......

    移动互联时代下电子商务变革研究--文献综述

    移动互联时代下电子商务变革研究:一个文献综述物流94倪建宏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终端的快速发展,结合地理位置、手机支付等等的移动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增长中。伴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