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安市广告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吉安市广告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告是通过一定媒体向用户推销产品或招徕、承揽服务以达到增加了解和信任以至扩大销售目的的一种促销形式,其作用就是推动市场营销和品牌传播。因此,人们把广告比作信息传播的使者、企业的“介绍信”、产品的“敲门砖”,可以这样说在今后的社会里,没有广告就没有产品,没有广告也就没有效益。近年来,我市广告业有了较快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很多方面也还存在诸多不足,我想我市广告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经营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市广告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拥有综合实力的广告公司更是凤毛麟角;全市现有的广告经营者中,大多数经营者经营规模较小,一般都是2-3个管理人员,然后,承接一些店堂广告和门市外招牌的小生意,且经营的品种有限,加之省或其他市的广告企业的竞争,使得本市广告经营者的发展尤为艰难。从广告媒体而言,我市拥有全省范围内的广告媒体的广告经营单位少之有少,全市覆盖面最大的也就只有《吉安电视台》和《井冈山报》,从户外媒体而言,我市基本都是各县独自占有自己的空间,且各自的空间还存在被省级或其他省级、市级广告公司占有,在整个广告市场只能苟且存活,有的还存在亏本经营,几乎是完全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资金实力不雄厚、主要客户较奇缺 广告业需要发展,资金是不能短缺的。现在的广告客户一般要求广告经营者先垫资、后付款;高水平的创意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是需要相对高的薪水才能留住的;制作质地好的广告也是需要质量高的设备才能做好的;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撑。而我市具有这样高水平的广告企业是相当的少。没有这样条件的广告单位想要找到大的客户,那是很艰难的,在竞争中就缺少实力,也就很难得到相应的大客户,从而客户相对就少了。
三、广告运作水平有待提高,创意水平与技术支持发展不平衡
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比,我市的广告制作设备和材料显得滞后甚至老化,电脑绘画、电脑刻字等技术,近几年才开始被广泛运用;许多大型灯箱的制作,还停留在手工贴制阶段;电视拍摄技术不成熟,灯光和特技处理粗糙;三维动画的制作及使用软件普遍落后。因此,我市许多代理公司,不得不到省里或其他市去寻找广告制作商。广告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仍然偏低,广告运作水平有待提高。
四、虚假违法广告的存在导致社会对广告行业出现了诚信危机
部分广告主,广告公司违法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导致广告业在社会上出现了诚信危机,尤其是在特殊商品服务行业,如药品、医疗、保健食品、房地产等商品服务类广告,从违法广告的种类看,医疗广告、保健食品广告和药品广告三类违法情况最为突出,这与此三个行业的广告制作和发布不太规范以及广告量比较大有一定关系。其中医疗广告主要违法行为表现为保证治愈或者隐含保证治愈;利用患者或者其他医学权威机构、人员和医生的名义、形象或者使用其推荐语进行宣传,保健食品广告的违规行为表现为使用医疗机构、医生的名义或者形象,广告中涉及特定功效的,利用专家、消费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证明;食品广告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借助宣传某些成份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食品的治疗作用等。
广告业发展中存在这些问题就必然会阻碍其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有何对策:
一、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广告产业园,打造吉安市广告行业的“航母”
根据我市广告产业存在的广告经营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广告产业的调整升级,促进我市广告产业集聚发展,我市可以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广告产业园区,园区内规划有主题商业街、艺术展览中心、特色生活体验馆,同时拥有精品酒店、商务公寓、运动商务会所等,但主要还是应聚集广告产业相关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包括广告创意设计、广告制作、广告媒介及其他提供广告服务的单位;生产广告设备、材料的企业以及具有带动广告行业发展的其他类型的企业。在这个园区内,可以吸收我市广告行业中的中坚力量入驻,还可能引来更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从而使我市广告行业能集聚资产、人才和应有的资金,这样就能够理好地促进我市广告行业的发展。
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及帮扶措施,提高广告企业的资金积累
建立了广告产业园,政府就应该对进入园内的企业进行扶持,在政策上,给予充分的优惠。带领相关部门考证几个有发展前途的企业,作为骨干企业的培育重点,从税收和各项费用的收取上,可采取缓、免、减,给这些企业1至2年的发展时间;给他们优先优惠解决较好的广告位,充分提供展示广告发展的平台;还可以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促进广告产业的发展。在资金方面,由政府出面通过银行为这些广告骨干企业提供相关贷款,确保资金的正常运作。
三、加强广告企业的交流学习,促进广告水平上新台阶
广告要发展就必须学习外地先进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因此,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广告公司参加全国的广告节,有目的地到发达地区去取经。同时,广告公司也要积极参加广告协会组织的外地学习交流活动,努力转变过去小本经营、封闭自守的落后理念。
四、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广告专项整治工作
政府宣传部门要重点抓新闻媒体广告的导向管理,把通报虚假违法广告情况制度化、规范化。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行业管理,重点是会同工商部门规范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特殊商品广告的管理,对播出虚假违法广告问题突出的播出机构及有关责任人加大处理力度。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强对报刊出版单位的行业管理,并会同工商部门规范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医疗机构等特殊商品广告的管理,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问题突出的报刊单位及有关责任人加大处理力度。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行医资格和医疗行为的管理,一是加强医疗广告的技术审查出证工作。二是对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问题突出的医疗机构,要责令其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审查工作,重点是加强药品等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问题突出的生产经营企业,要责令其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公安机关要重点加大对利用广告从事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电信管理机构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声讯服务、短信息等电信信息服务经营者的行业管理。对发布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配合工商等部门,责令其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其相应的许可资格。监察机关和纠风机构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媒体的监察力度。
第二篇:广告行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现代广告业也开始日益发展起来,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许多问题。
我国的广告业规模普遍较小。国内广告公司基数大,但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在规模上有待扩展。
广告公司的地理分布也不均衡,广告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发展极度不均衡。这由于中国经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广告公司的创意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国内广告大部分比较口水,缺乏一定的创意,很少出现优秀的广告作品。由于体制的限制,创意得不到好的发挥。
广告业存在严重的不正当竞争现象,广告公司的竞争不再停留在创意和技术上,大部分的广告公司把与政府等部门搞好关系放在了首位。权钱交易普遍存在着。
广告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但法律政策还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调整也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所以法律当中存在着盲区。
广告行业的社会监督力不够,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维权意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大部分人却不够积极,对一些违法侵权广告总是置之不理。
当今的广告行业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所以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变广告业的现状。
中国的广告业应该面向全球化,跟上全球化的步伐,适应全球化的趋势。转变观念,把握市场方向,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相应的广告创作。
加强行业自律,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完善相应的广告法律法规,规范广告活动。
增强广告的社会监管力,提高民众的维权意识。
中国的广告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做好相应的改变,才能真正又好又快地发展。
09061042谢欢
第三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城市形象的塑造,关键是规划,如何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应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解决的问题,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加快扩张城市规模与循序渐进完善城市功能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虽然在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上成果裴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城市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最终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
对策: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因此,要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多做文章,实现城市功能,并使期蕴涵自然、人文特色,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规模要适度,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都要找准自己的规模定位,切不可追求建成区、人口的过度发展,否则将丧失自身优势,背上沉重包袱;二是经济要活跃,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创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开放性经济格局,活跃周边,辐射各地;三是设施要配套,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优先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设施,供水及排水排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灾设施,充分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四是环境要优美,保证市容市貌的整洁卫生,维持环境秩序,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高度统一;五是生活要舒适,重视对人的关怀,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生活的幸福,为城市生活赋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基准,既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又提高人的素质、启发人的本能,充分体现城市化的人类成果;六是治安要稳定,消除暴力、毒品对人的危害,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安定,人们有安全感,进而轻松愉快地投身于城市生活。
问题二:市场等便民公共设施不足。随着各行各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人员大量出现,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使得城市人口逐年增多。而这些人,一无雄厚的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受聘于单位从事固定的职业,他们为了生活只能凭自己微薄的经济从事最小的商品买卖生意,从而流落于街头巷尾,占道经营,用获取的薄利养家糊口,跟城管执法队员开展“游击战”,给城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城管执法人员去管,他们首先的回答便是,“不准在马路上卖,叫我们到哪里卖”,这一简单的回答,反映出一个城市功能完善与否。如果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有配套的各种公用设施,健全的市场,齐备的环卫基础设施,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那么,城市管理的矛盾就会少得多,从而城市的文明程度将很快得到提升。
对策: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的“执法”也只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毕竟现在很多让城市管理工作者为难的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主要还是因经济、文化条件和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故意违法的人和事在任何时候和地方都是少数的。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一些更具有人性化和人情味的管理作方法来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这正是我们城市管理工作者应该探讨和追行的目标。首先,加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并力争建设得更多更快更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充分满足老百姓的合理需求,消出一些影响城市环境的现象和行为产生的根源。其次,根据城市的区域功能、交通流量等因素,在城市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应考虑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提供部分场地及次要街道,通过审批、核准、许可、支持等行政管理手段,让一些弱势群体有谋生之希望,真正体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教育和监督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经营行为,使其树立自觉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的意识,以引导的方式逐步规范和提升城市的品味。
问题三:城市管理体制不顺。在城市管理体制上,全国许多地方都由设臵的城市管理局牵头,工商、公安交警、住建、环保等单位配合。由于城市管理局尚属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事业参公管理单位,所有人员均无行政执法资格,执法依据不充分、处臵手段欠缺、执法保障不到位;同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形成“都管都又不管”局面,致使管理效能低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以罚代管的问题存在,部门分散执法力度不到位,给依法管理城市带来困难。在城市管理机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
对策:理顺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标准,避免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超范围执法。制定《城市管理法》,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城市管理体制可采取两种办法理顺,一是剥离工商、公安交警、住建、环保等部门有关城市管理职能进行整合,赋予城市管理局管理城市职能职责,由城市管理局一家承担,解决“九龙治水”的问题;二是明确有关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职能职责,由工商部门负责管理乱摆摊子和乱贴广告,由公安交警部门负责管理乱停车子和乱穿公路,由住建部门负责管理乱修乱建,由环保部门负责管理环境卫生,由社区负责提升市民素质,不再保留城市管理局。
问题四: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虽然较多,但仍不够健全。一是城市管理的有关条文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没有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二是现有的法规不够完备,可操作性不强,有些城市管理法规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没有详细的处罚规定,执法工作难于落实;三是立法空白或立法不配套。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既影响市容,又阻碍交通。但对其进行处罚时,却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城管执法无所适从。
对策:完善法律支撑体系。首先要把“城市管理”这个新生事物在法律意义上明确下来;第二是城市管理机构的设臵应有法律依据和相应的执法主体地位;第三是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应有确切的法律支撑。解决上述问题应该看到,现在使用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及规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与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各地出台的一些规章、规定又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不具备强大的民意基础和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我们要根据新的形势和条件加快城市管理立法,对原有的城管法规、规章进行修订。修定时需根据综合执法试点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成功经验,并考虑大中小各类城市管理执法的各种因素,尽早出台专门的城市管理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统一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法律体系,同时,要重视城市管理中的执法和监督,要加强各种制度建设,避免执法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行,保证依法行政,防止徇私枉法,以言代法的行为。
问题五: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城管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的,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然而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循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如没收商品不开罚单,不说明情况,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动用暴力将执法对象的商品捣乱等,都严重损害了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根据有关部门在一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的显示,该市市民对城管卷查工作的满意率只有29.20%;32.43%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滥用职权,不依法办事;22.78%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有贪赃枉法行为;40.15%的人对城管监察部门的总体评价为“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城管执法中存在滥用职权、执法违法、随意收费、任意罚款、以权谋私等现象。
对策:规范城管执法程序。城管执法,不仅要严格遵循实体性,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在实体合法的基础上重视程序,才能保证行政执法行为本身的公正、合理,才能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该按照行政处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建立一系列程序性制度,如行政处罚分级管理和备案制度,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处罚证据及暂扣制度,调查取证制度,听证制度,审查决定制度等,并用有关监督力量保障各项制度规范化运行。
问题六:执法人员安全无保障。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教育,要求执法人员决不能与群众发生冲突,决不允许发生打架等暴力事件,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是,不法商贩、“钉子户”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实际上全省乃至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鄂州市的情况大同小异,甚至更严重。由于城管执法机关自身缺乏强有力的强制手段,发生暴力抗法时,只能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由于多种原因,一般都是按普通民事纠纷处理,很多都不了了之。在实践中,一些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遭受威胁,有的甚至殃及家庭;有的受伤的队员几乎都没有得到任何赔偿,给其身心带来了极大创伤,造成在日常执法过程产生了畏难情绪,而违法行为者却越来越目无法纪,无视执法人员,从而形成了“加大执法力度,就造成暴力抗法,一暴力抗法执法人员就松懈,一松懈就乱,一乱就紧”的怪圈。这种情况下,城管执法人员只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不出事,执法效果可想而知。
对策:建立执法保障机制。借鉴长沙、宜春等城市做法,在公安局内整合成立城市管理警察支队,专门配合支持城管执法。其主要任务是把维护治安秩序与预防和处理暴力抗法结合进行,他们并不直接参与日常的城管执法,而是根据执法需要,派警察跟随执法,发生暴力抗法时,由警察根据情况或当场处理,或带离现场,或依法采取其他强制措施,以有效制止暴力抗法事件发生,震慑违法者,既提高执法效率,保障文明执法的效果,同时又能保证经营户平等竞争,守法经营。在审判工作方面,城管执法机关有不少需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能否迅速有效的执行,直接关系行政处罚的权威与效果。同时,随着城管执法工作的加强,所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也呈上升之势,这些都需要法院的支持。可以建立一个协调机构,法院行政庭、执行局为主,畅通司法途径,统筹安排,简化手续,加强城管执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并对城管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指导,减少因执法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保障城管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问题七:落后的城管执法观念。当前行政处罚是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行政指导是辅助的管理手段,这种方式很难使被管者心服口服,被处罚的群众不但会叫屈喊怨,而且也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的思想。在“官本位”执法观念的指引下,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尽管执法部门突破“障碍”,但执法效果并不理想,并引发了很多矛盾甚至冲突。城管执法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社会中日益复杂管理对象之间的冲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
对策:转变城管执法理念。城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他们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弱势团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而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决策产物,传统的观念驱使,使得城管执法者一开始就将被执法者放在了对立的位臵上,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定位在“如何惩治”上,用管制犯罪的观念和手段来管理普通民众,视那些摆摊的小贩们只是管理的对象,这种暴力执法行为不仅解决不了弱势群体生存之艰和权力部门执法之难的困境,长久下去恐怕还会引发更多更大的对抗和冲突。所以,应该将暴力型执法理念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执法理念转变。人性化的执法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念上,但因为执法对象大都是由农村涌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里的下岗职工所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活动大都是为了维持生计,因此,政府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做的是优先考虑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适度降低行业管理的门槛,建立一批摊位费便宜或不收摊位费的公益性市场,实行分梯级管理,将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政绩的重要标准来对待。
问题八:执法人员的素质较差。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执法的质量问题。目前,城管队伍普遍存在零聘人员多、文化低,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在城市管理执法中运用粗暴、野蛮手段以达到严格执法目的屡见不鲜,不按规定执法、徇私枉法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利益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等现象。对策:提升执法水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依法行政,树立法大于权、法高于行政的观念,就能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起着示范、导向和转化作用。录用城市管理行政执行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让那些素质好、懂法律和专业技术的人员进入执法队伍中,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员清理出去,形成“强者上、平着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竞争机制。于此同时,倡导文明执法,推行“人性化”执法“亲民型”管理的执法模式。“人性化”执法,就是坚持以认为本,认真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建议,充分尊重其人格,切实维护其权利,给予其人文关怀,促使其自觉自愿参与城市管理。“亲民型”管理,就是以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为工作方法。在争取大多数群众支持和认同的基础上,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问题九:市民的文明素质不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动态性强,构成日益复杂,这部分人群多以个人经济利益为追逐的根本出发点。当加强城市管理与个人的私利出现矛盾时,城市文明往往便被抛在一边,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由于受到经费、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文明的宣传教育机制难以形成。因此,城市管理“以人为本”的方向虽然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往往举步维艰。其所以难,就在于它始终贯穿着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简言之,即是个人、局部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无疑从全局的长远利益发展,这必然与个人的局部利益相矛盾。建设的违规违章,管理中的脏乱差问题,都能从此找到根源,有城市存在,就必然有管理,管理与被管理者就一定存在矛盾,要想处理好这对矛盾,行使有效的管理,基本前提是以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规划个人的局部利益。
对策:提高市民素质。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容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个人。人是一切社会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所有社会活动的主体,市民城管法律意识的强弱对依法治市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执法实践中深有体会,在市民法律意识、文明意识淡薄的地方,城市也难以管好:前面刚扫完马路,后边就随地丢垃圾;宽敞的马路摆起了占道经营的摊点,造成车难行、人难走;城管人员依法进行管理时,遭到侮辱、指责,甚至谩骂、围攻等。提高公民的文明意识、法律意识,既是实现城市管理法制化的前提又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基础。市民的文明行为必须在不断教育中养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提高公民文明意识、法律意识的重要途经。要广泛地进行社会宣传,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样手段,在广大市民中广泛开展城管法律法规、健康文明知识等宣传活动,普及城管知识。使城管法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切实在管理中提高服务效率,在服务中提升管理效能。广泛与中小学校开展文明共建活动,采取小手拉大手形式,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积极把文明创建活动传递到千家万户。积极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拉近城管与市民的距离,打造城管互动平台,增进城管与市民的沟通了解。在住宅小区、街巷增设公共广告栏,在居委会、学校、邮局、工厂企业和大型商场增加公共橱窗和告示牌,在新闻媒体增设公共广告栏目,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告别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泼污水等不文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教育广大市民自觉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使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覆盖面在时间与空间上得到进一步拓展。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和以法治市意识,使市民理解和支持城管执法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正规化、法制化的进程。
问题十: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不理解,参与度不高。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等公共管理事务的程度,是现代城市社会开明程度、健全水平和活力效率的综合反映。近年来,我区公众参与已得到愈来愈多的人的接受与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但不可否认的是,公众参与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事务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部分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不参与,部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不高,不少人只抱怨不参与,只指责不自责,袖手旁观而不身体力行,甚至当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时,经常有一大帮围观群众出于同情弱者的简单心理,乱打抱不平,乱起哄,喝倒彩,甚至还指责执法人员欺辱老百姓,彻底否定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助长了违法行为人的底气,形成了不利于城管执法的社会氛围,给城管执法部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对策:完善城管执法公众参与制度。积极推进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类社会组织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衔接,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中介组织、市民走进城管,推广社区居民劝导队、城管小卫士、向社区居民述职、环境卫生责任单位联片互查等公众参与模式,形成社会各阶层与城管执法的有效互动。要巩固城管志愿者队伍,深入推进城管执法公共关系建设。积极培育和引导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发挥他们在城管执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以“假日文明行动”为核心,拓宽志愿者招募渠道和范围,丰富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建立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自觉维护城市环境的良好氛围,构建城管队伍与广大市民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的局面。
第四篇: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站推荐)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用地管理无序
1、耕地管理不规范。一是侵占耕地。农民建房,建窑厂、猪厂、果园、坟墓,乱挖鱼塘,乱建水库,退耕还林占用耕地,有的占用基本农田;二是农村私下流转土地现象较严重,有的甚至转让;三是扶贫搬迁移民入户后,一部分得不到山、林、水和田,只好占有原迁出地的山、林、水和田;七是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和划补的耕地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划补为基本农田的耕地大多为二类或三类耕地;八是农民要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的积极性高,但实施过程中要农民投资投劳难,影响项目实施。
2、非法占用林地现象时有发生。砖瓦窑场(厂)滥占林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近几年,一些地方和个人因以开发为由,擅自建窑、开矿、采石、取土、筑水库、建电站、修路等侵吞林地现象时有发生。另外修建公路时,在临坡面取土,路虽修好了,但两边的植被遭到了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五)建设用地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1、一户多宅,“空心村”问题突出。在农村有九成的村庄存在空心村现象。空心村占地有增无减,村外新宅蚕食农田、山地与日俱增,这主要是“一户一宅”的政策管理粗放;宅基地规划滞后,没有具体落实到点和面上,空心村道路交通等条件差,砖、卵石等建筑材料运不进去,改造难。
2、土地非法买卖蔓延。在城市规划区内,如少数农(居)民乃至公务员直接从农户手里购买土地用于建房。居民原购置一些单位旧房,近年来却一直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报批,有的私下交易,还有一些村民也私下进行土地买卖,对城中村、空心村的存量土地非法进行改、扩、新建。国土执法部门对非法交易土地行为大多采取以罚代法,且处罚少于审批费用。对非法用地按司法程序处理时间长,执行难。
3、占用耕地建房多。占耕地建房问题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县城规划区内,存在农村居民建房不批,有的批东建西,批少占多,未批先建,甲批乙建现象。拆迁安置、移民安置、新农村建设用地无规划、无批文,扰乱了土地一级市场。其原因:一是乡镇查处无权,规划又不到位;二是执法不力,监管不到位,助长占耕地建房之风。国土部门的职工工资虽纳入了财政预算,但有收费任务,必须完成任务才能保工资、福利、奖金。处罚占耕地建房的钱多,完成任务快,效益好,因此监管在前力度不够;三是政策措施不当,造成占耕地建房。在规划内,农民建房一般不批,按规定不允许建房,但有的农户房子倒塌,有的儿女长大,成家后住不下,只有强行建房,由于处罚不及时,其它农户就跟风占耕地建房。四是有些村荒地少,由于荒地、山地建房成本高。因此有的农民为了建房,在耕地上种上几棵树等,将耕地转化为荒地,用来建房。五是农民建房审批程序复杂,发证缓慢,办证手续繁琐,并存在乱收费现象,特别是县城附近建房报批时间长,有的甚至要一年多,最快也得八个多月。
4、水利工程用地管理、确权划界工作滞后。除有的地方少数水利工程有确权划界外,绝大多数水利工程未确权划界,未明确土地使用和管理范围,未办理土地使用证,其他的工程有的进行了勘界,但未发土地使用权证。这就造成了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不明确,人为侵占水利工程用地现象时有发生,水利部门进行查处时又因为拿不出土地权证而阻力重重。民间资金未批先建和私自乱建水利工程,既浪费耕地,又埋下了安全隐患。部分农村居民违规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和保护范围内如堤防之外建房、搭建非法建筑设施,有的甚至取得了国土部门颁发的土地证书,这不仅加大了水利执法难度,同时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一旦水利工程失事,不仅会对工程本身造成重大损失,也会对人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5、有些地方和单位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存在。个别地方领导和单位的领导认为我管的地盘,我可以拍板。有的乡镇报批了部分土地,大多数乡镇没有报批。有的在申报用地时存在不主动、不配合,延误了用地报批,有的把预审当成批地,未批先用,有的少批多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用地手续,乱占滥用基本农田,搞土地开发。目前还有些部门和乡镇村、组仍在农村居民占用非耕地建房时收取按规定不能收取的费用。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无知型。有的干部对中央关于土地管理的政策学习不够,不知道土地审批权都已集中在中央和省级,不知道集体土地要转为国有土地、经营性用地要采取招拍挂的方式才能出让;二是因公不怕型。认为用地是为了公家办事,可不讲程序,可不按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办事。
6、征地困难前所未有。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征地难,如公路建设,有的农民不肯拿出土地来,不得不拐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有的农民不肯征地,规划难执行。其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错位,放弃了所有权利。《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有明确规定,而目前不管是国有土地还是集体土地,所有者放弃了土地的经营、管理权,致使使用权无限放大,集体意识淡薄。如部分乡镇、村、组在征用土地问题上软弱无力,完全听命于土地使用者,造成集体意识缺失,征地款全部发放到个人,土地所有者即国家集体不留一分钱,认为公益事业是政府的事,跟农民自己无关;二是国家制定的征地政策及补偿安置规定没有针对地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以和谐社会为由,征地强制力度不够;三是没有建立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出路的长效机制;四是土地权属纠纷、住房困难、家庭纠纷、违法违章建筑及抢种、抢栽要求补偿等隐藏的基础工作不实造成征地困难;五是土地价格差异大,补偿标准不一,甚至同一户家庭的同类地块也不一样;六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等因素造成了征地困难。
国土资源管理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提高依法依规管好、用好国土资源的水平。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由政府引导,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特别要加强土地所有权方面的权利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国家集体意识,增强义务观念,使形成土地是国家、集体所有的共识。同时要加强土地管理执法人员和县、乡镇、村、组领导干部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有关土地管理方面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避免政府违法、领导违法。特别要把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与促进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在可操作和程序上下功夫,切实履行好土地管理方面的经营和管理的职责,扎实做好统一思想和行为的基础性工作,让干部教育引导群众,不做群众尾巴。
(二)用地要进一步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作出的战略安排,必须确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各专项规划都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配套衔接协调工作,避免和杜绝建设用地无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造成选址的随意性、盲目性,要真正形成以规划制图,以图管地。各项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预留地内选址。
(三)要解决土地管理中有人办事,如何办事,办得了事的问题。建议县级组建一个土地管理执法大队,单列为政府组成部门,人员可从建设、土管、公安调入,机构要延伸到乡镇,主要职能是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规划的监管落实,查处违法用地。要把土地管理规划的有关法律政策与实际结合起来,出台一个便于操作的规范性文件,首先要让领导掌握,搞好培训。要加大土地违法打击力度,各地和规划区内,可选择
一、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宣传教育群众,严厉控制土地违法行为的蔓延。
(四)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要合理确定土地储备范围,摸清底数,进行红线储备。建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土地要一级垄断,撤乡并镇并村后的原乡政府、地税、医院、兽医部、营业所、派出所、学校、村委会等房地产,还有企事业单位的一些存量土地都要纳入收储范围,避免想卖就卖,想租就租。要破解土地收储筹集资金、征地难等问题。全力遏制规划区内非法交易土地行为,维护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要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收储供、净地出让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招拍挂市场,对土地要进行策划性拍卖,有计划地进行,大宗土地与小宗土地拍卖要结合进行。对沙石资源的拍卖要确定“最底价”和“最高价”,在拍卖中低于“最底价”或高出“最高价”,实施流拍政策。应在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时将临街面的商业用地由政府组织公开出让,避免单位、个人以划拨或协议出让方式占用。
(五)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水利、交通、建设和农业土地利用规章和操作规程。特别要拿出耕地保护专项资金,注重基本农田保护,大力推广土地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使用农药化肥,采取专业防治法,提高使用农药化肥的实效,减少使用量。鼓励农户种红花草、养猪等,促进大部分农田施上有机肥,使土地酸化碱化降到最低。要用足用好上级用地指标有关政策,积极争取上级增加用地指标计划,确保建设基本用地。同时对存量土地进行清理,盘活现在存量土地,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用活计划外土地。加大土地资源挖潜力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增量。国土、建设部门要加大已供土地的监管力度,对土地闲置满一年未动工建设的,依法从高征收闲置费,并责任限期开工、竣工;满2年未动工兴建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要引导用地单位树立立体的用地观,向空间要土地,鼓励企业、房地产业主建造多层厂房、楼房。要完善土地使用市场准入制度,土地供给、审批用地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容积率、建筑系数、投资强度和用地定额指标。对工业园区企业的供地,要落实有关政策,要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要按其投资规模精心设计,以其企业实际需要供地、圈地。要与企业签订用地合同,明确投资规模、用地面积,注明未达到规模的、多供的土地退回政府。对个人住宅用地实行限额供地,在不违反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按人口制定具体的用地标准,达到节约土地的目的。
(六)严格查处土地违法行为,规范土地市场。对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要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应对规划区内倒卖土地、违犯规划用地和占用基本农田用地问题进行重点打击。对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土地违法行为的查处,要做到违法用地比按依法取得的土地所付出的代价高,让违法者无利可图。对乡镇政府使用土地不报批的问题,要进行专项治理,要科学评价乡镇政绩,出台乡镇土地保护政策。对土地开发项目要进行清理,依据基准地价处理。对未达到用地要求的,采取措施加以处罚。对个人向农村征地的,纪检、公安、组织、建设要介入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要在用地审批环节严格把关,对非法交易取得的土地不能办手续。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打击违法用地工作中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土地管理工作监管不力,以权谋私的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从多层面入手,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七)乡村建设规划必须注重老宅基地的利用和开发,大力改造空心村。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将老宅基地列入乡村建设规划。对城市规划区内范围外的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要把老宅基地纳入乡村建设规划,按照城镇、集体用地要求,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要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对一户多宅和空置住宅,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农民腾退多余宅基地。凡新建住宅后应退出旧宅基地的,要采取签订合同等措施,确保按期拆除旧房,交出旧宅基地。建立老宅基地利用开发激励机制。一方面,对在老宅基地上建房的给予一定的优惠,减免规费,鼓励农民在老宅基地上建新房;另一方面,村委会划留一定公用土地作为道路。改善老宅基地的道路交通状况,统一规划建设排水排污设施,改变和完善居住环境,对老宅基地进行二度利用和开发。对集中建设农民新村、集体搬迁新村后空置的老宅基地,可采取整体连片规划,重新利用和开发;对农民占据的老宅基地,可采取一定的补偿机制消除私有,把收归集体所有的老宅基地进行整合,科学规划,对有可能的进行还耕,使其能够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八)综合治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为切实解决土地纠纷,要认真做好土地确权工作,解决土地权属不清的关键问题。完善林业改造政策,明确山林的绝对界址。要加大对矿山、砖瓦窑的整治力度,治理毁田污染问题。大力推广新型墙材,逐步禁止粘土砖生产。加大水利工程的治理力度,国土、水利等部门进一步搞好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工作,加大辖区内赣江水系的治理保护力度,做好河道、水渠、山塘等清淤工作。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废弃老路的还耕力度,同时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治、复垦力度,切实实现“占补平衡”。政府要进行土地调查,特别是对库区移民和扶贫搬迁移民的山、林、田和水要认真调查,明确土地权属。对农用地管理要摸清家底,以现乡、村、组为单位仔细核准农用地尤其基本农用的实际数据,依法落实承包合同,层层落实承包责任,解决实际中合同不落实,责任不明确的弄虚作假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对村委会、村小组土地工作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类性质土地流转办法,使土地流转工作有序循规进行。尊重历史,妥善处理机动地出租与承包的矛盾纠纷。建立群众监督机制,监督基层干部和执法人员对国土法制法规的执行,坚持平等、公平原则,规范承包手续,确保农民利益。
第五篇: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北京市热力集团为例
一、绩效考核相关理论
(一)绩效考核的含义 绩效考核又称为绩效评估,是指考评主体针对企业中的每个员工所承担职务职责的履行程度,以及担任更高一级职务的潜力,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考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有组织的并且是尽可能客观的考核和评价,并且将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一个过程[1]。换言之,所谓绩效考核就是管理者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其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希望通过绩效考核确认员工的绩效水平,并通过对考核结果的各种合理运用达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即绩效考核是由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日常职务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在事实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目的进行评价,达到培养、开发和利用组织成员能力的目的。
(二)绩效考核的作用
有效的绩效考核,会对企业业绩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会有效地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使强者赢得更高的地位和利益,使弱者有压力和向上的动力,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绩效考核是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且能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找到差距进行提升,最后达到双赢。
二、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北京热力集团公司简介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京能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首都基础设施行业的骨干企业,2000年6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其前身是1958年8月成立的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1974年1月改建成立了北京市热力公司。是北京市政府投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拥有多个分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截止至2014年底,公司职工总数8000余人,固定资产净值220亿元人民币,供热面积达到2.23亿平方米,管网长度1400公里,热力站总数为3277座。北京热力集团担负着全市8座大型热电厂、3座尖峰燃气供热厂和12座自营供热厂热能的生产、输配、运行与管理;负责党中央、国务院、驻京部队、各国驻华使馆、国家部委、北京市政府机关、大型宾馆饭店等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的采暖、生活热水和部分工业用热。
(二)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管理现状
追溯热力集团的绩效考核体系可大致分三个阶段:
(1)计划经济时期(1958至1974年北京市煤气热力公司): 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即按照产品经济方式组织社会再生产。在这种环境下,煤气热力公司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目标和使命是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执行上级指令:一切生产要素,人、财、物都纳入计划分配,人员的管理基本沿袭战争年代的方式和做法,从中央到企业,自上而下,职工分两个系统管理--干部和工人,从组织上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职工的收入采取职级管理制度,每年分单位按1%确定职级晋升的人数,职级晋升人员的确定主要考虑工作年限和工作性质,中层领导干部的收入与普通职工的待遇相同。这种管理制度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干部职工收入没有分开档次,因为职工基数大,增长职级职工的比例小,所以大多数职工没有增长工资的资格和机会,主要还是以平均分配的方式为主。二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这种分配体制下,造成的结果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干与不干没区别,工作成果好与坏也没区别,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低,普遍存在消极懈怠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方式。
(2)改革开放以来(1974年至2000年北京市热力公司):
从20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原有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开始实行政企分开。热力集团与全国的大中型企业同步,依照中央精神,以自主经营责任制的方式,确定企业经营权力、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确立企业与职工的经济权益与经济责任关系。由于自主经营改变了原来外部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约束方式,即原来的行政权力约束变为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约束,与此相应的把工资、资金与责任挂钩,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在这种条件下,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主要考核各基层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并按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情况进行考核,为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提供依据,这就是经济责任考核。这是一种按承包经营责任制方式建立起来的职工考核职能。这种粗放型的考核职能并不能真实、全面地体现出职工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差异,没有科学的、规范的考核体系。这样的考核虽明文规定了考核标准、考核对象、考核组织者、考核程序、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结果的应用等内容,但在形式上没有体现考核对象的特点,没有完善的考核制度,尚未建立起一个比较客观公正和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
(3)市场经济初期(2000年至今北京市热力集团公司):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热力集团的自主经营权相对独立,主要根据公司的需求和市场环境谋求发展的空间和策略。由于在市场经济初期,燃煤热电联产的设备相对落后,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热力集团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开始引入“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并将此列入生产经营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公正合理地解决工资、奖励、晋升、调配、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待遇,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掘其潜能,激发其热情与干劲,创造出成果和业绩,为实现热力集团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出努力。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经过深入改革已经发生了而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门考核制度的改革:
目前热力集团绩效考核主要内容分为日常工作和列入集团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与部门间协同情况2个方面,并采取分和季度的百分制进行综合评分。
部门目标考核总得分的权重为:部门自评分占40%,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评分占50%,企业评分占10%。计算方法为: 部门目标管理考核总得分=部门自评分×40%+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评分×50%+企业评分×10%。
季度考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对部门进行季度目标管理考核评分,部门季度考核的分权重为:主要领导评分占40%,业务主管领导评分占40%,其他领导评分占20%。对于部门的考核从以往的主要领导评分,变为多层领导共同参与考核,能够更客观的评价部门的工作成果、协调配合能力等。由于热力集团主营产业是负责全市的供暖和供热工作,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工作重点是保障供热,提供供暖服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这是设备检修、保养、排查隐患和收费工作,所以把考核按照季度划分不但更为合理,而且增加了针对不同工作阶段的考核点,便于加强管理力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绩效考核主要由原来建立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基础上,转变为建立在具有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方针目标基础上。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态度、工作业绩、廉洁从业等四个方面。考核评分采取百分制,其中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为15分、工作能力和态度考核为30分、工作业绩考核为55分。廉洁从业为扣减得分项。个人考核与部门考核同样分为考核和季度考核。
计算方法为:
个人考核得分=思想政治素质得分+工作能力和态度得分+工作业绩得分-廉洁从业扣分。个人违反廉洁从业行为规范被一票否决的,个人考核得分为0分。
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评定为不能胜任工作,部门负责人应提出对其安排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的建议。热力集团还规定连续出现两次考核得分低于60分的,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
这一改变标志着热力集团对个人绩效考核方法有了本质的变革,该管理办法需要主管领导对企业需要的四点员工素质进行考核,最明显的是对工作能力和态度的专项考核,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工作能力和态度”是指包括业务知识水平、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此举有效的激励员工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业务知识水平与绩效挂钩更加大了员工学习和钻研业务的热情,有效的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服务质量。
(3)热力集团需对公司内各种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即要求全体职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形成完整和科学的体系;这个考核体系中包括系统一贯的考核宗旨和目的、考核组织和考核者。实施动态而持久的考核,推动人才竞争,需要改变过去那种经验式、相对静态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的考核。
(4)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热力集团在提供公平竞争前提下,建立了人才库,职工在公平竞争中,都有晋升、提薪的资格,都有获得奖励、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也会得到更多关注,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自2011年起,热力集团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奖励在设备技术、管理技术等有突出创新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这一奖项更激发了部门和职工的创新热情。因此,现行职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已经成为约束、引导、激励、指导和帮助职工为实现热力集团生产经营目标做出努力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相对平均的分配制度。
2.目前北京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与政府关系特殊,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所有或直接、间接控股的经济实体,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2]。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越俎代庖,所有权与经营权统揽于一身;现在的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行使充分的经营权时,还被政府委托为国有资产的代表,所有权与经营权始终捆在一起推来抛去。
对于两权分离后的国企来说,为了有效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必然要求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3]之间,建立一套明确权利义务、权利监控和绩效管理的体系,表现在行使经营权上,政府应当建立授权经营者的职能和管理体系,选择高素质的经营者群体并对他们的经营绩效进行有效地监控和管理。但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政府在改革和建设国企经营者职能和管理体系方面明显显得滞后,在选择、监控和管理经营者的方式方法上还非常简单和粗糙,致使许多国企经营者的素质和行为,远不能达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领导国企面向市场的要求。在调查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有些国企领导素质和责任感低下,造成许多人为的和不应该出现的经营失误,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现象也时有发生,却极少有人为此承担应有的责任和相应的处罚:另一方面是普遍存在的经营行为短期化,即注重企业和个人的短期效益,虽然重视企业科技开发、新产品研制和技术改造,但是服务质量等保值增值长远能力方面却未能得到的建设和积累。长此以往,企业在市场环境竞争中呈现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颓势。国有企业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不作根本性调整,不跟上资产关系的调整步伐,则国有企业改革是不全面的,改革也难以获得成功。
(2)绩效考核的“整体协调”理念缺乏
绩效考核工作一般由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其他职能部门协助、配合人力资源部做好考核工作。正因如此,绩效考核成了人力资源部的“专利”,其他职能部门会出现将其理解为被监管,惩罚,压力的现象。在热力集团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规定和季度考核中分数超过90的人数不能超过本部门人数的20%,在考核过程中,采取了种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大部分部门领导只能按照季度将90分以上的名额轮流分给职工,避免出现矛盾,但这必将削弱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成效,使绩效考核成了企业职能部门的负担,导致绩效考核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因此,提高绩效考核的“整体协调”理念,是企业绩效考核的当务之急。
(3)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
关键业绩考核指标由指标名称、指标释义、绩效目标、评价标准、以及绩效考核人等一系列要素组成[4]。选择合适的绩效考核指标并明确各个指标的关系、制定客观的评价标准、确定合适的绩效考核者是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环节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工作不到位,绩效计划制定没有依据,忽略绩效辅导过程,绩效考核环节随意性大,绩效结果应用不合理,绩效反馈处理不当。
(4)绩效考核的目的不明确
企业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未能充分地了解绩效考核,认为它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的原则混乱、自相矛盾,在考核内容、项目设定及权重等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和随意性,仅仅体现长官意志,使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严肃性,也使政策的连续性遭到了破坏。热力 集团绩效考核中奖励部分远远大于惩罚部分,规章制度中的惩罚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也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大部分职工的工作态度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算出现过失也不一定能够受到利益上的损失,这严重破坏了绩效考核的严肃性,和整个企业的文化氛围。
(5)绩效考评不能充分进行考核沟通,考核结果无反馈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会引起巨大争议。另一种绩效考核无反馈形式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进行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绩效考核的宗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绩效”。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考核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沟通不够所致。由于缺乏与员工的有效沟通,致使全体员工的参与度不够,制定的考核指标缺乏可靠依据,脱离岗位职责,评价指标不明确,绩效评价不现实,考核结果难以信服等,可见有效沟通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作用。
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制度中反馈绩效这一项不够完善。考核结束后,上级和下级的沟通不够,没有进行有效的反馈。企业对考核过程不重视,导致考核的结果不能被充分利用。企业中的被考核者也无从申辩说明或进行补充,也无从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吻合程度。这样,在企业的考核工作就失去了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这个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考核制度往往流于形式。
三、北京热力集团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仍然沿用市场经济初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我认为这种方法和手段虽然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对绩效考核的认知度不够
有部分主管甚至高层领导虽然重视绩效考核,但是只把绩效考核看作为一种分配绩效工资和奖励的参照指标,忽略其中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过程。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考核的重要作用,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简单的工作评价,不会为企业带来效益和利润,而且又浪费时间。一部分领导为了稳定上下级关系,照顾私人感情,或者出于其他的原因,不愿意考评下属人员,不愿意执行绩效考核政策。
(二)考核管理指标不够细致,没有完全的量化
在具体的考核管理指标当中多的还不够细致,没有完全的量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粗放的现象。如果要实现对全体职工的科学化管理,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就必须有细致、量化的指标作为依据。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存在着指标不够细致、没有完全量化的缺陷。如对职工的考核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职工 对企业的贡献度,但是在贡献上没有如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降本增效等方面的考核管理,仍然存在考核制度相对模糊,没有量化、细致的缺陷。
(三)考核指标设计不够科学
我认为绩效指标与组织战略、业务流程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考核指标没有独立性、针对性及可操性。没有执行PDCA,持续性改善,甚至KPI指标扔停留在市场经济初期的管理模式,该国有企业的尴尬不仅在于组织和岗位问题,而且战略、流程等问题都没有理清,绩效考核的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对个人绩效奖优罚劣的层面上。
(四)缺少对职工工作态度的考核
我想作为职工,必须端正良好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够完成各项工作,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中缺少对职工如迟到早退、工作态度不积极、上班期间干私活等工作态度上的考核管理。
(五)缺乏绩效考核沟通
绩效考核作为管理的一种方式,应该有与职工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为职工对考核管理不满意的地方提供申诉和沟通的机会。但是目前热力集团的绩效管理仍然坚持自上至下管理,强制考核的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六)缺乏对职工技术管理创新的激励
企业如果要实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目前热力集团对创新的激励仅仅存在于在奖金发放的过程中,针对难点问题、方案改善提案和重大技术创新上给予适当的奖励,没有把全体职工的技术创新与薪酬分配有效结合,不利于充分调动全体职工不断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北京热力集团公司之绩效考核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绩效考核管理与企业战略相一致
如果绩效考核管理与企业战略相脱节, 就会使企业的战略无法得到有效地实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这就要求企业中的所有人员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绩效考核管理对于整个组织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绩效考核管理促进组织和个人绩效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 进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5]。在确定了清晰的战略目标的情况下,企业可通过绩效考核管理工具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分解到各个业务单元, 然后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并对这些指标加以落实,提高个人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为了中小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企业应从战略的角度重视绩效考核管理的作用, 将绩效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6]相联系,把员工的行为引向企业战略的方向,并通过持续有效的绩效沟通和绩效激励实现绩效改进,最终实现组织战略。
(二)力求绩效计划的制定合理、规范
力求绩效计划的制定合理、规范,要求: 1.制定程序要科学合理
在制定绩效计划时, 应提倡参与式绩效计划的“双向互动”,既强调“自上而下”的指标分解,也强调“自下而上”,是一个让领导与员工共同协调、充分参与的全方位管理过程。领导要清楚地了解组织战略及规划,指导下属层层分解战略目标,每一个员工则应该根据组织战略规划和上级的指导,具体地参与设计自己的绩效目标计划,并与领导达成一致。2.绩效指标设置应强调以人为本 绩效指标应以人为本,即不管是考核指标的设计还是考核体系的实施都要从员工出发,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绩效管理者运用绩效评价的结果数据是为了影响次级管理者和雇员的行为。正是由于有效地改进组织中个体的行为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就要求我们应更加关注组织中人的特性和行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三)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1.明确绩效考核目标与原则
考核目的应包括了解工作绩效, 考核目标体系的可实施性, 为知人、用人、激励人提供依据完善组织工作, 为岗位变动提供依据、为分配体系的落实提供依据、为人力资源规划、财务预算和经营提供信息、为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监督检查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与成效。绩效考核要做到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方法要科学、考核周期要适当、考核计分要合理,考核过程要规范化制度化。
2.注重绩效沟通
绩效管理沟通是指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工作绩效相关问题进行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反馈、探讨、帮助和沟通,从而促进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平合理,促进个人与组织绩效的改进,促进员工与组织的共同成长,形成绩效管理的互动、协调、公开、公正的过程。
结 论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绩效管理也在处在不同的环境,对人员的管理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无论是其他国企,还是针对热力集团,在大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企业对改革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只有改革才能发展核心竞争力。绩效考核的改革有阵痛是必然的,从管理机制的改变到对新规则的运作,都会遇到重重阻力,但作者认为绩效管理体系改革是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面对的困难很多,但必须披荆斩棘,下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改革。热力集团绩效考核制度正在不断发展完善,在改革的道路上也遭遇到了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只要遵守绩效考核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并加以严格执行,将绩效考核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走出阵痛期,使企业管理水平登上新的高峰。
绩效的概念很广,它可以是一个结果,也可以是我们工作的效率、工作产生的效益或对待工作态度、人际关系、勤奋等等。可以这么说:只要有目标、组织、工作就必然存在绩效问题,总而言之,绩效就是一切我们想要的东西。
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仅是从本人在国企工作中的体会来对国有企业现状进行的分析,这样可能会导致国有企业在采取相关措施时遇到挫折,只能通过个人在国有企业中的感受以及简单的市场调查提出相关措施,当前多数国有企业在绩效考评实施中存在困难,绩效考核与发展战略相脱节、绩效考核时间僵化、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参与度不够。容易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考核的预期目标本研究的相关对策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关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林新奇.绩效管理.东北财经大学,2010.3 [2] 刘进.企业绩效考核方法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 [3] 李笠农.探寻新的模式—从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创新.社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 2001-1 [4] 饶征,孙波.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2003.1 [5] 何跃美.转型期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生产力研究,2012,(03)[6] 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2014-2
致 谢
此份论文资料的完成,我要衷心感谢我的论文导师郭老师, 郭老师从论文的选题,选题报告撰写的指导,定题,资料的收集,文章结构的组织以及最后的论文修改和定稿的每一环节,郭老师都尽职尽责、孜孜不倦,以严谨的学术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指导我能够更好的完成本文的写作,提高了本文的质量和阅读的价值。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春天般的关怀。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各科任课老师,在各自擅长的学科领域向我们传授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我的论文写作和工作实践中都能充分利用,受益匪浅。另外也要感谢多年来不惜工作之余,于周六、日一起辛劳研究与切磋的同窗,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在学校学习的这段时间,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才使我顺利完成学业。心中充满着感谢之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