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14:0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

学优教育

2017年最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B.窥谷忘反(同“返″,..返回)C.略无阙处(通“缺”,空缺、中断)D.至于夏水襄陵(上)..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良多趣味(真,实在)B.林寒涧肃(寂静)..C.属引凄异(属于)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C.清荣峻茂(山高)D.沿溯阻绝(顺流而下)..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隐瞒). 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B.良多趣味(确实).D.哀转久绝(消失).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绝对)B.或王命急(有时)..C.不以疾也(快)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全,都)..8.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9.对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学优教育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10.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1.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①沿溯阻绝 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

②有时朝发白帝 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

③水落而石出者 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晴初霜旦(秋天早上结的霜).. C.林寒涧肃(严肃)D.或王命急宣(或者)..1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春冬之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故渔者歌曰 故自号....曰醉翁也

1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5.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冬之时(的)

吾欲之南海(往,到)..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

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

其真无马邪(这里)..

D.故渔歌曰(所以)

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16.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学优教育

17.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不以疾也(快)..

C.从流飘荡(顺、随)

D.负势竞上(势力)..二.翻译下列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原句回答。

1、写出山的高峻、陡峭的句子:。

2、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水的狭窄的句子: 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日江水迅疾的句子:

3、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的句子:

4、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5、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四、回答问题。

1、第四段写秋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2、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可以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中的哪两句? 答:

3、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答:

4、第三段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答:

5、文章第一段总写三峡特点:

6、文中写出了三峡江水的什么特点?李白有一首诗表达了与它相同的的情景,3

学优教育

你能默写这首诗吗?(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业源远流长,请写出关于三峡的两句诗。)

答:湍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是。(提示:从视觉角度)

8、在三峡景物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9、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幅对联。

答:

10、给本文分为两层,概括各层大意及中心思想。

答:

11、文章2、3、4段分别写了三峡夏、春、冬、秋四季怎样的景色?

答:

12、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意?

答: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

一、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学优教育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简答题

1、题目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13.《答谢中书书》文中“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学优教育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三峡》与《答谢谢中书》对比阅读

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或王命急宣(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哀转久绝(4)四时俱备 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13.两文都写到了“猿呜”,请分别说明“猿呜”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7.解释加点的词。(4分)①猛浪若奔 奔:

②负势竟上 上:

③猿则百叫无绝 绝:

④沉鳞竞跃 鳞:

互相轩邈 ⑵晓雾将歇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不绝。.. B、实是欲界之仙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虽乘奔御 ..D、康乐以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

4、【甲】【乙】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相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甲】文

“ ”、【乙】文“ ”,然后再具体描绘之。(2分)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学优教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人户(窗户)B.念无与为乐者(想到)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2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1、“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22、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3分)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对比阅读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学优教育

①晓雾将歇:()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简答。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

轩邈()

泠泠()...嘤嘤()

鸢飞戾天()

横柯()...

2、解释下列加点词。

一百许里()急湍甚箭()水皆漂碧()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疏条交映().....

3、按原文填空。

1、总领全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学优教育

2、点明作者浏览路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文中直接体现作者沉湎于山水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思考与探究。

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

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

三、课内练习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横柯上蔽()

窥欲忘反()..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优教育

3、理解填空。

全文共三段,__段是第一层,为总写,以________一句作为全文的纲领,____段是第二层,为分写,先写“异水”,以_________写水流舒缓处,以________写水流湍急处。再写“奇山”以___、___、__、___等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__,__,__,__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记反”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五首》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理解要点

1.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有几分彷徨和苦闷,所以首联在全诗的作用就是借景抒情,总摄了下面的六句

2.首联奠定全诗凄凉、萧瑟的氛围,“徒依”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首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使之情景交融。

3.徙倚是徘徊之意。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总摄下文

4.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5.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二、练习

1.王绩的《野望》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学优教育

2.王绩《野望》中写出山家秋天傍晚景色的两联是:

3.王绩《野望》中表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是:

4.野望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5.王绩的野望中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4、鉴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 ”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7、崔颢《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学优教育

1.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2、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回答问题

(1)“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学优教育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2)全诗以“ ”为线索,从 起,到贾亭的西面,至 终,绕湖而行,观赏景色。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4)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季节)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

(5)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 等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

学优教育

(7)作者游览的行踪是 → → →,在描写西湖景物时,最能够体现春意的词语是(8)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试描绘“水面初平云脚低”所展现的西湖早春的美景。

5.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6.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10.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1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13.理解性默写。

(1)苏轼写西湖的名句是:“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西湖美景令作者陶醉,以至于流连忘返的句子是:

(2)诗中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3)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4)直接抒情的诗句是:。14.选择题。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湖青山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作者通过对早春湖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钱塘湖初春美景的喜爱及

学优教育

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B.黄莺抢占“暖树”,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C.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体现钱塘湖早春生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D.首联写出了春行的地点和钱塘湖早春的远景,尾联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第一、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表现了黄莺在春天里歌唱,燕子在飞进飞出地搭窝。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

学优教育

参考答案 《三峡》

一、选择题

1.A.(飞奔的马)2.C.(连续)3.B.(即使)4.D 5.A(“隐”是“遮蔽”的意思)6.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7.A.(断)

8、B 9.C10.B 11.①A②D③B 12B 13.D 14.A 15.C.16A.17.D 二.翻译下列语句。译文:

1.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3.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4.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5.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三、原句回答。

1、写出山的高峻、陡峭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水的狭窄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日江水迅疾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朝发白帝,暮至江陵。

3、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4、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文中用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二、回答问题。

1、第四段写秋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2、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可以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中的哪两句? 答:《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答:夏:险 春:秀 秋:凄

4、第三段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答:突出秋天三峡的凄冷。

学优教育

5、文章第一段总写三峡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6、文中写出了三峡江水的什么特点?李白有一首诗表达了与它相同的的情景,你能默写这首诗吗?(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业源远流长,请写出关于三峡的两句诗。)

答:湍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俯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是仰视。(提示:从视觉角度)

8、在三峡景物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祖国河山雄伟秀丽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

9、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幅对联。

答:素湍绿潭三峡水,林寒涧肃秋日山。

10、给本文分为两层,概括各层大意及中心思想。

答:①写三峡两岸的山的特点②按夏、冬、春、秋的顺序,写三峡的水势。

主题: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

11、文章2、3、4段分别写了三峡夏、春、冬、秋四季怎样的景色?

答:①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②写三峡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茂的奇丽景色

③写三峡秋季晴初霜旦的凄清景色。

12、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意?

答: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两岸带来的四季不同的景色作了铺垫。

《答谢中书书》

一、翻译句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⑴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学优教育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二、简答题

1、“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信 给谢中书的信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朝与夕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3.《答谢中书书》文中“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实是欲界之仙都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同时表达了自己能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三峡》与《答谢谢中书对比阅读》 11.(1)或:有时。(1分)(2)奔:飞奔的马。(1分)(3)绝:消失。(1分)(4)

学优教育

四时:四季。(1分)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分)实是欲界之仙都(1分)1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1分)《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1分)《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一)7.【答案】①(马一样)飞奔 ②向上 ③停止 ④鱼⑴远,这里作动词用:往远处伸展。⑵消散。

2、C 8.【答案】①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②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甲】【乙】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2分)

【甲】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乙】文自明本志——蔑视追求利禄之徒,爱慕美好自然。

《记承天寺夜游》 7.A 8.D 9.C 2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给分)

对比阅读

9、①消散(或“消歇”“散去”)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④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

10、B(2分)

11、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

12、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②、闲,仙(1分,每对一处给0.5分)

以上共8分

《与朱元思书》 答案:

一、略

二、1、消息:山高树多景美

2、总分的顺序写景先写江水之美,再写异水,最后写近岸群山之美。

3、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

学优教育

视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1、树枝 同返,返回。

2、略

3、第一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竟、轩、邈;泉声、鸟声、蝉声、猿声。

4、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

四、1、漫上,急流的水,山峰 寂静

2、略

3、C

4、B 《野望》

1.王绩的《野望》 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中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王绩《野望》中写出山家秋天傍晚景色的两联是:

王绩《野望》中写出山家秋天傍晚景色的两联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3.王绩《野望》中表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是:

王绩《野望》中表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野望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5.王绩的野望中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以平平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学优教育

《黄鹤楼》

1、崔颢在《黄鹤楼》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黄鹤楼》一诗中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5、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崔颢《黄鹤楼》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1、B 2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

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3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回答问题

1、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2、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渡荆门送别》

1、记叙。地点、目的

2、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学优教育

3、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钱塘湖春行》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诗中他最迷恋“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一景致。(2)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贾亭的西面,至白沙堤终,绕湖而行,观赏景色。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

(4)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

(5)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初、早、新、渐、浅等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钱塘湖初春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在湖边骑马春行的情景。

(7)作者游览的行踪是寺北→贾亭西→湖东→白沙堤,在描写西湖景物时,最能够体现春意的词语是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8)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最爱(爱)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4.试描绘“水面初平云脚低”所展现的西湖早春的美景。

答: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5.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答:“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6.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答:第二联主要是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第

学优教育

二联从动物的变化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植物的变化方面进行描写。)

10.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答:“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1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13.理解性默写。

(1)苏轼写西湖的名句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西湖美景令作者陶醉,以至于流连忘返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诗中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直接抒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4.选择题。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湖青山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作者通过对早春湖光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钱塘湖初春美景的喜爱及游湖时的愉悦心情。

B.黄莺抢占“暖树”,生怕赶不上,新燕正啄“新泥”,忙碌而兴奋。这两句诗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C.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体现钱塘湖早春生意盎然的美丽景象。

D.首联写出了春行的地点和钱塘湖早春的远景,尾联详细地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解析:“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错,尾联写诗人“最爱”的是湖东“绿杨阴里白沙堤”。“行不足”三字,可以想见诗人流连忘返的身影,表现了诗人对“白沙堤”的痴迷。(通过写诗人的感受,从侧面写出了白沙堤的美)。

(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本诗的第一、第二句,写诗人来到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钱塘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表现了黄莺在春天里歌唱,燕子在飞进飞出地搭窝。黄莺、燕子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在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使人们倍感生命的美好。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钱塘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有关钱塘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

学优教育

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勃勃。

解析:“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错。用“没马蹄”写出了春草的矮小稀疏,体现了早春“早”的特点。

第二篇: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你能填对吗?

1、(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持续了(6)年之久。

4、(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

5、为了制止战争、(实现和维护人类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6、(1945)年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这一天成为联合国的诞生日。几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7、安理会全称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8、(1955)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处理各国

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9、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先后参加了(11)项维和行动。参加的人口超过(2000)多人。

10、(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11、(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由此,鸽子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12、(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邻居)”。

13、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遇到问题,必须(共同面对)。

14、(2003)年春,SARS(非典)肆虐中国;(2003)年(12)月(24)日,美国发现疯牛病。

15、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这届奥运会的主题是:(同一个

世界),(同一个梦想)。

16、从(2002)年起,国际和平日为每年的(9月21日)。

17、中国第一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于(2003年4月)走进了距

离中国万里之遥的(非洲)。

18、(1990)年,中国冰川学家(秦大河)参加了国际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活动。

二、小小评判员。(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战争离我们很远。(×)

2、战争带来的苦难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消除的。(√)

3、谁破坏和平,我们就攻打谁。(×)

4、把高科技用于战争,将会给人类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5、伊拉克战争引发的油井燃烧仅仅给海湾地区造成了污染。(×)

6、战争是军队与军队之间的伤亡,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7、世界人民呼唤和平,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8、维护世界和平是军人和国家干部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贡献。(√)10、2003年12月24日,英国出现疯牛病。(×)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

三、交流园。

1、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战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更给人类的心灵留下的阴影;战争使环境受到破坏和大量文物损毁;战争还使儿童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2、为什么说在战争中,儿童是最无辜的受害者?

因为儿童还不知道什么是战争,也不明白死亡是什么,他们没有反抗和逃亡的能力,在战争中他们只有恐惧和哭泣。

3、说说联合国会徽的图案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徽底为蓝色,图案为白色,它的图案是一幅从北极看去的世界地图,地图上标有陆地和海洋、经线和纬线,底部和两侧为橄榄枝环,世界地图象征着整个世界,橄榄枝象征着环绕世界的和平,体现着联合国的宗旨,表达了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

4、联合国的圆桌会议形式表明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什么态度?表明了联合国通过平等协商的圆桌会议用对话代替暴力,实现和平解决

冲突的态度。

5、我国政府赠送给日本的“和平少女纪念像”有什么象征意义?表达了我国人民的什么愿望?

象征着和平,表达了我国人们渴望和平,愿与日本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愿望。

6、我们国家现在是和平时期,为什么还要加强国防?人民解放军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加强国防并不意味着战争,它是维护我国国家政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我国人民解放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7、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邻居”,这说明了什么?

1、交通更便捷。

2、沟通与交流方式的进步。

3、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享有同样的人们可以享有同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4、不同地区的人们关注同一件事情,表达着同样的感受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8、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合作解决?

1、反对恐怖主义。

2、防止艾滋病。

3、保护臭氧层。

9、你知道哪里还有些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吗?你能帮助他们吗?你会通过什么方式帮助他们呢?

汶川还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我能帮助他们,可以通过捐钱、捐物、写慰问信帮助他们。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参考答案

5、《三峡》

(一)1、郦道元

2、(1)真(或实在)(2)寂静(3)连续(4)快(5)逆流而上(6)通“缺”空缺,中断

3、(1)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2)(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

(3)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4)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5、A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7、“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的气氛

8、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9、B10、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李白。

1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吴均。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12、(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

(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13、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二)《三峡》与《答谢中书书》对比欣赏阅读 1.(1)有时。(2)飞奔的马。(3)消失。(4)全,都。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是欲界之仙都

3·《三峡》:猿鸣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答谢中书书》:猿呜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4·(1)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大叫,身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2)傍晚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6、《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

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2、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4、(1)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3)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4)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5)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5、(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月夜)热爱自然,沉醉山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观潮》

一、1、选段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行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观2、突出了潮水雄伟壮观的特点

3、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进行形象的概括,既呼应了第一句,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4、比喻: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夸张: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二、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水兵作战技艺娴熟

2、弄潮健儿的英姿勇猛矫健灵活旗尾略不沾湿。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前者生动地表现了水兵作战的英勇和技艺的娴熟,后者突出战斗的激烈

三、1、méng chōng、gě、qiú、(1)方:当„„时。(2)仅:几乎,将近。(3)弄:舞动。标:树立、举。

3、(1)、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2)、突然黄烟四起,人和物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4、观潮人数众多,说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么吸引人,从侧面映衬了江潮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8、《湖心亭看雪》

1、《陶庵梦忆》张岱陶庵明末清初

2、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

3、((1)通“桡”,撑,划(2)焉得:哪能(3)等到(4)完了,结束

4、(1)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皮衣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去看雪。

(2)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空与云朵、山峰、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5、运用白描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抓住事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和神。

6、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

7、(1)诗、文中的两个“独”字,都表现处作者独立独行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2)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8、一个“绝”字,从听觉入手,描绘了一幅人鸟受冻,悄然无声,不敢外出的寒冬静默图。

9、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10、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11、不多余。这是辟出另一境界,让人有一种喜逢知己的感觉。属侧面烘托,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第四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模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3.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4.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心工作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建立党的地方组织C.制定党的革命纲领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5.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是()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达

6.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7.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周恩来 8.1927年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哪个阶级利益的政权?()A.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C.大资本家

D.大地主阶级 9.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10.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

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最早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人物是()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贺龙

15、党的历史上有一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A.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7、长征途中,使红军跳出了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1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飞夺泸定桥

19、红军长征中,战胜了许多自然条件的艰难险阻,以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强渡乌江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翻越雪山 20、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A、江西瑞金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贵州遵义 D、甘肃会宁

二、非选择题

2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请回答:

(1)写出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句口号。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2)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毛泽东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

22、阅读下列材料: 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A.井冈山根据地

B.陕甘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2.胡锦涛总书记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 材料二: 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3、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请回答:

(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

(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

(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

(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

(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23、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左下图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4、班级即将举办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故事会。

1)如果你作为演讲者,你将收集教材中哪些相关资料?

(2)假如请你最后作总结演讲,你将如何总结长征精神?

(3)你觉得哪些精神是你最需要学习的?你准备怎么做?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DA 6—10.DAAAC 11—15.ABABC 16—20.DBADD

21、(1)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条,拒绝对德“和约”签字,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其中任意一项即可,)1919年

(2)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1921年

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22、(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23、(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4、(1)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的情况、1934年10月长征开始、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红军胜利会师等。

(2)长征精神:就是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以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斗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3)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xī)蝉则千转不穷(zhuǎn)B、沿溯阻绝(shuò)飞漱其间(shù)

C、水皆缥碧(piǎo)互相轩邈(mǎo)D、素湍绿潭(tuān)绝(yǎn)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2、对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良多趣味(良:甚,很。)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这里指置身其中。)虽乘奔御风(奔:飞奔。)C、仍怜故乡水(怜:喜爱。)空谷传响(响:回声。)D、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急湍甚箭(甚箭:比箭还快。)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3、选出对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4、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道元——《三峡》——北魏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 C、吴均——《与朱元思书》——宋代 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代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二、默写

5、古诗文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3)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后看到的壮阔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6)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三、语言表达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7、请你参加以“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书心声】请把画横线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欢聚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2)【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50字左右。

(3)【活动三: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4)【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请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经年此去杳无音,①________。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 他年此地重相逢,②________。——同学改写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五、诗歌鉴赏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______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________ ②人物略不相睹________ ③溯迎而上________ ④而僦赁看幕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C、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1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1)解释划线的实词。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属引凄异________ ③二人对酌________ ④越钱塘,绝长江________(2)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染:染成。②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笼上暮色”。③夕舂:夕阳。(1)下列划线字与“止午未申三时”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皆被绮绣 D、人恒过然后能改(2)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3)请品析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4)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七、命题作文

12、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下载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较级作业

    用所给词适当形式填空: 1、Who is(athletic), Lily or Lucy? 2.My mother is good at(cook). 3.Peter is(funny) than any other boy in his class. 4.He is as(popular) as......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河南宏力学校2015级综实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王建伟 2016.4 11.中国石拱桥 一.字音、字形、词义 1.字音 记载_____ 下载_____ 一年半载_____ 暴涨_____ 头昏脑涨_......

    第三单元 宇宙 复习题

    第三单元宇宙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月球是地球的唯一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运行。2.月球直径是地球的(1/4);月球质量是地球的(1/80);月球体积是地球的(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复习题 姓名:一、汉字识辨写。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 zǔ dǎnɡzhuī zhúfàn zuìjí cùdào qiâ chãn āichù dînɡzhē bìrě nǎorán shāo ()......

    政治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接下来为大家推荐政治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一.单项选择题1.D2.C3.B4.B5.C6.A7.B8.B9.B10.D11.D12.B1......

    第三单元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三)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0分) 1.shànjiānxìnhāo绌衷肴睽睽(4分) 2.A 伦B 狩C藉D议(2分) 3. D(2分)4. B(2分) 5、略 (每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该题不......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 ....A. 略无阙(quē)处 不见曦(xī......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桥梁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桥梁 篇一: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300字:桥梁 今天,一位老师带着我们玩“小兵”过“桥”的游戏。“小兵”就是一个小巧玲珑的乒乓球,“桥”就是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