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4:1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作文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作文复习》。

第一篇:中考作文复习

中考作文复习

一、审题 考点阐述: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一步。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方法指导: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反对模式化,加大限制性,成了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传统上,审题要看作文类型,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审题方法各不相同。其实,万法归宗,不管什么类型的作文,都需要凝练成一句话,找到这句话,就可以转化为命题作文来写作。所以,我们以简驭繁,以命题作文为主,解剖审题。

进行作文审题,要审中心词、写作对象、范围、修饰词、句式、题意、体裁、情感、字数、人称等,具体可以概括为“六审四瞄”。

(一)六审 1.审中心。

要善于锁定题目最核心的词语,即中心词。

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说明印象深刻。

那么,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又如“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再如“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2.审对象。

审题时要弄清楚要求我们写的对象是人、事、物,还是景。把这些弄清楚,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

如“愿望”、“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黑板上的记忆”。

又如“初升的太阳”,我们确定写作的对象是“太阳”,确定了写作对象,作文才不至于偏题、离题。当然,由“太阳”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方面我们也可以确定新的写作对象。3.审范围。

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

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的题目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写人、记事。写人的记叙文要侧重于人物形象的描绘,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性格特征等,并适当地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来刻画人物。如“我的老师”、“妈妈”、“我尊敬的一个人”、“英雄”等题目都可以归为写人的记叙文。

记事的记叙文要扣住记叙的要素来写,把记叙的诸要素交代清楚,把事件的脉络及发展过程叙述明白,使读者有个清晰、完整、鲜明的印象。如“童年拾趣”、“挫折”、“难忘的一节语文课”、“成功的喜悦”等题目都可以写成记事的记叙文。4.审修饰词。

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其重要。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________其实很快乐”,“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又如“我依然________”,“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的意思,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再如“下雨天,真好”、“________,真有趣”、“有时,我也想________”、“________,最美的数字”、“我最好的朋友”等文题,其中的副词包括:“真”,包含某些发自内心的感情,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一般表同样,跟某人、物、情同样,行文时要写出比较的对象;“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而那不是“最”。所以,要用“那”来突出“这”。5.审句式。

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审题可略过。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则需辨析其内部联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等)。如“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失去后才知道可贵”。6.审题意。

近两年,比喻入题、象征入题的现象很普遍。这样的题目,要注意审清其比喻义和象征义。如“水总有澄清的一天”、“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收藏阳光”、“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 等。(二)四瞄 1.瞄体裁。

一般情况下,每种体裁都有它特定的“标志”,抓住了显现体裁的“标志”,就可以确定所给题目属于哪种体裁,应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

如有“回忆”、“记……”、“……的事”、“……的生活”、“……的人”等“标志”的应写成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我的中学生活”、“值得赞美的人”。

有“介绍……”、“……的话”、“……的制作方法”等“标志”的应写成说明文。如“介绍一本工具书”、“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

有“说”、“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标志”的应写成议论文。如“说谦虚”、“谈骨气”、“„友邦惊诧‟论”、“读《荔枝蜜》有感”。2.瞄情感。

一是标题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向前,向前,向前!”。二是语言优美、富于激情的引导语,如:“春天来了。春风吹绿了原野,吹开了满园的鲜花……在这美丽、幸福、生机勃勃的春天里,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我在春天里________)” 3.瞄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________”。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________”,这类作文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4.瞄字数。

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少了 50 字,会被扣 2 分以上,少 100 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作文要求里一般是“不少于 500 字”或“600 字左右”,从阅读老师的角度来看,建议作文时不少于 600 字。

二、立意 考点阐述:

“立”就是“定”的意思,“意”就是意图和意趣,“立意”就是构思确定意图的意思,这是写作前的酝酿和思考过程。

任何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前,作者都要“立意”,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创作动机的形成也就是立意的过程,动机有了,立意也就确定了。

千古文章意为高。一篇作文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高低的关键。面对同一道中考作文题,在人人能写的情况下,要想使自己的得分胜人一筹,就必须在立意上用心琢磨。方法指导:

立意的设定并非一件非常难的事,只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就可以很容易做好立意。

1.求“正”。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没有低级趣味等。我们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如山东临沂卷满分作文《付出——收获》中,巧将话题中的“草”理解为为成功所付出的种种行为,“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意即每一种行为都会有一个结果。如此构思立意,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当然是别具一格的。

2.求“异”。求“异”就是在构思立意时,要克服从众心理,敢于打破思维定势,突破旧框框,独辟蹊径从问题反面深入思考,从而提炼出新主题,写出好文章。这种逆向立意,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如山东菏泽卷“幸福”话题,在绝大部分的考生作文中,都是正面立意,但满分作文《没梦的日子,我不幸福》却逆向思维而创新。文章的题目就让人耳目一新。接下来的叙述都是在写自己梦想破灭后的痛苦,也就从反面说明了,一个人只要有梦想,他就是幸福的。反向立意,该文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3.避“俗”。要使文章的主题有新意,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立意,然后对各个立意进行筛选:哪些立意是人们常说的道理,应放弃;哪些立意是人们不曾想到的或谈论较少的道理,可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

如满分作文《白翅膀装饰着我的梦……》的主体部分用“给我一双穿越时空的白翅膀,我愿穿过时光隧道,去探寻李白的唐朝”、“给我一双白翅膀,把我带到拥有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给我一双白翅膀,把我带到那些遭受战争的国度”、“给我一双白翅膀,把我带到美丽的威尼斯”四个表面上相对独立处于并列关系的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文学、现实、未来四个侧面有力地支撑了主题,使文章既具层次感,更具厚重感。

在这里,考生把“翅膀”理解为某种理想,并运用排比段构思行文,既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又使文章显示出一种大气。思维的触角并没有停留在浅表层,使得文章脱颖而出。

4.合“时”。我们写作文最好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这样主题才能新颖、深刻,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如重庆卷满分作文《假如给我一双翅膀》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作者用诗化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渴望拥有翅膀的种种理由:

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关爱民生疾苦,欣赏世界优秀文化,珍爱和平,加强环境保护……而这些理由都是当今社会正在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一种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反映时事的文章,既有时代感,又有针对性。

5.融“我”。“融入自我”是避免雷同的好办法。“融入自我”指在行文过程中显露“自我”痕迹,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意志、个性倾向、价值判断、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等。对每个人而言,这些方面多多少少带有个体差别性和独特性。如上海卷满分作文《记住这一天》,考生并没有落入与兴奋、开心、荣耀方面的大众材料中,而是写了一次吵架的经历。文中小作者真实地叙述了在父母吵架过程中的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而情感中动人的力量便在这真实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6.巧“联”。写作时可巧用联想来托物寓意,这种立意方法是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其深层内蕴,并巧用联想,由物及人,从而表现文章主题。如上海卷满分作文《记住这一天》,从小角度切入,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写一次品龙井茶的经历,由品茶联想到人生,表现了一个人生的大主题:人生只有细细地去品味,才能品出苦涩背后的甜蜜。

7.变“角”。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如重庆卷满分作文《翅膀,落在天上的叶子》是一篇“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翻版的童话故事,作者用一个落叶代替“丑小鸭”,写他的无悔选择,写他的执着梦想,写他的美好心灵,新颖独到,让人耳目一新。读后让人更加相信:只要坚持,梦想总会成真!变换角度,推陈出新,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8.拓“深”。看一篇作文是否深刻,对读者而言,主要看能否感动、能否启迪、能否熏陶、能否教化;对文章而言,主要看议论文说理是否透彻、论点是否深刻,记叙文是否生动形象、思想是否深刻。如山东菏泽卷满分作文《寻找幸福》,用一个想象的故事来说明自己对“幸福”的理解,用新颖的形式向我们阐释了幸福的真谛:“拥有亲情、友情、爱情”的人都是幸福的。在“亲情” 的片断中,作者说“家人在喷香的早饭中享受着幸福,妈妈在为家人的操劳中收获着全家的幸福”。这说明家人是因为吃到可口的饭菜而幸福的,妈妈则是因为家人的幸福而幸福的。同样,在友情中,被别人关心是幸福的,关心别人同样也是幸福的。在爱情中,被爱是幸福的,爱自己所爱的人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深刻的寓意,可见作者对“幸福”理解之深刻。

看似寻常最奇崛,立意简单却深刻。深刻的立意,往往能给你的作文一片宽广的发挥空间。

三、拟题 考点阐述: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标题配合,一个好的标题也可以成就一篇好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呢?一个好标题应具备下述几个特点:①准确、鲜明。标题要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解。②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发阅读兴趣。③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④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心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考试时拟出别具一格、赏心悦目的好标题会为自己的考场作文设置一扇美丽的窗户。方法指导: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题好一半文。拟题的总体要求是准确、简洁、新颖、有文采。

四、选材

考点阐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文章来说,“米”就是素材,没有起码的材料,写文章就无从下手。占有材料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使用材料,却不一定多多益善,而应慎加选择。我们许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方法指导:

我们平时写作时,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研究作文的具体写法,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过多地考虑“炊”的问题,而较少地考虑“米”的问题。

考生作文空话、套话、大话、假话的毛病严重,剽窃之风很盛。许多考生常常因缺乏写作材料而苦恼。其实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选材的创新。下面就从选材的创新上谈谈相应的做法。

一、观察思考,积累材料材料从哪儿来?当然靠积累。从哪些方面选材备料呢?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自己的生活。生活材料一要尽量真实(切勿瞎编);二要有内涵、有特点、有味道、有新意,尽量不与别人雷同;三要自己对这个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较深刻,一定要防止材料低幼化。

2.学识与见识。各学科知识中均有大量写作素材,比如,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民间故事、名人轶事,哲学读物,语文、历史、地理乃至数理化、音乐美术体育等教科书,都有大量既生动又具体的写作材料。

3.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视点高,材料新,意义又重大,就是有价值的素材。

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不少。

平时的学习中需要我们及时地、分门别类地筛选、整理“库存”,择出可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

注重生活材料的积累。为了使文章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要留心观察生活,要留意捕捉极富表现力、极有个性的细节。古人说“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们要重视生活札记的写作。

注重书本材料的积累。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积学以贮宝”,我们要重视读书笔记的写作。

注重思想材料的积累。要重视思想随笔的写作,要抓拍自己稍纵即逝的思想“灵光”,要努力充实自己的“思想武库”。

郭沫若有这样的妙语,“腹藏万卷凭吞吐”,古人有这样的哲言,“多财善贾,长袖善舞”。囊中羞涩,生意毕竟不好做。

因而,我们要注意写作材料的搜集、积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多想、多抄、多背。

二、别具慧眼,识别材料下面,以记叙文的识材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1.小中见大。生活中有许多往事,看似很“小”,倘能联系背景来思考,用思想来开掘,就能发现它是能反映“重大”主题的材料。例如,捕蛇一事,与国家大事相比,小如芝麻绿豆一般,但柳宗元联系当时的背景来思考:那时为唐宪宗元和年间,全国税户比唐玄宗时减少了四分之三,兵员却增加了三分之一,赋敛极重,老百姓苦不堪言。蒋氏祖、辈父辈均死于捕蛇之事,但因捕“异蛇”能“当其租人”,故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由此而得出在封建社会“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与国计民生紧密相连的重大主题。

2.平中见奇。生活中一些看似平淡的材料,如果用哲理来点化,往往能收“点石成金”之功,于平凡中见到奇妙处。王安石游褒禅山时,就是联系人生与社会的哲理来思索,从而发现了在极其平凡的前洞与后洞的游玩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反过来再看,材料也就不平凡了。

3.旧中翻新。面对一些旧的材料,如果别具慧眼,匠心独运,也能有新的发现,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北魏郦道元与唐朝李渤都游过石钟山,都探究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郦道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李渤“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苏轼再游石钟山,面对这一为两大名人写过两次的旧材料,不仅探究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而且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深刻思想。4.串而得神。许多材料,如果孤立地看,平淡得很,但联系起来看,却令人耳目一新,反过来又显示出材料的不俗。

例如,刘征在《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中所谈及的材料都很一般:船过三峡,困难重重,这不知被人重复过多少次;使用石器,燧木取火,弯弓射箭,跨上马背,这也是极其平淡的材料。但是,当他把材料全都冠上“第一个”时,毫无光泽的材料全都熠熠生辉:“人类在漫漫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的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三、思维训练,创新材料1.冲破定势,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考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考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作文时,应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例如,写“我的妈妈”可以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作文题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①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②打破只写一个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③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④可通过写一个人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3)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如,写“《滥竽充数》读后感”这个作文题,为了突破“滥竽充数”的思维定势,可以另辟蹊径: ①南郭先生很有自知之明,他比那种占着位置不做事的人强;②造成南郭先生得以“充数”多年的根本原用是“大锅饭制度”,说明要发展必须改革;③南郭先生在乐队里“充数”多年,没有一个人举报,这与乐师们普遍存在的明哲保身的思想有关。

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思维的变通性。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思维空间。例如,在写“雨”这一自然景观时,可进行正相关联想和反相关联想。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时可“换角度”、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五、结构 考点阐述:

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加以凸现。人们常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考纲上的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做到结构完整之外,还应当对传统的文章结构形式合理改造,以求创新和发展。方法指导:

在写作实践中,以下几种结构方式,有助于文章结构的创新:

一、题记式结构

在正文前援引他人或自撰几句富有意蕴的话,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文章主题,这样的文字,我们称之为“题记”。比如,题为“诚信——走向成功的钥匙”的一篇作文就设置了这样一段题记:“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的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光明。”整齐的句式、和谐的节奏、恰当的修辞,一下子就能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不看正文,也能大致揣摩到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容,也能触摸到文章情感的脉搏。

当然,如能在结尾写上“后记”,与题记遥相呼应,或巧妙点题,或卒章显志,就更好了。比如,题为“诗意飘扬”的作文,开头用极富诗意的题记,将诗的价值形象地揭示出来:“人是红莲,诗是几张平滑的叶,挡霉风,遮浊雨,让藕花的香味里有一份独立于世的纯与净。”文章结尾再一次重复题记的内容,点明中心,使全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二、小标题式结构

在一篇文章中,精心设计两三个小标题,有两种妙处:一是既可以减少过渡性的文字,又可使文章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二是能让读者迅速抓住文章要领。下面就几种常见的小标题形式进行解读:

1.对比式福建省卷以“改变”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耳朵“挑食”》中用了四个小标题:“变化之一:吃软不吃硬”、“变化之二:吃麻不吃辣”、“变化之三:吃肥不吃瘦”、“变化之四:吃上不吃下”。该考生目光深邃,以耳朵为依托点,每个小标题又用对比的形式讽刺了官僚作风、奉迎拍马、金钱至上、欺上瞒下的不良现象,揭示了真话“销声匿迹”的原因。

2.比喻式河南省卷以“友善”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耕耘友善欢乐一片》中用了三个小标题:“花絮一朵——初识友善”、“花絮二朵——化解仇怨”、“花絮三朵——连接友谊”。三个小标题,把所写内容比喻成花絮。三朵友善的花絮,组成了一个友善的世界。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运用破折号的又如《友善的微笑》一文中的“笑——逗乐了孩子”、“笑——增加了勇气”、“笑——扭转了人生”等。

3.诗句式山东省卷以“风景”为话题的满分作文《水祭》中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4.情景式浙江省卷满分作文《心弦上痴情的景致》中用了四个小标题: “人去楼空空寂寂”、“旧日思情情切切”、“多情伴我咏黄昏”、“两行热泪肝肠烈”。从这四个小标题可以看出,作者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让“情”与“景”高度融合,值得借鉴。

三、镜头式结构

一些作文材料并不新鲜,但一些聪明的同学能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镜头组合、画面切换以及画外音等形式来展示作文丰富的内涵。这样的文章往往因形式的新颖、结构的巧妙而平中见奇,令人耳目一新。

如题为“生活中的亮点”的作文。文章运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剪切生活中四个镜头来表现“亮”。作者将生活中的四个场景,分别标示出地点(小巷中—街头—商店中—回家路上),就像一部电影剧本,新颖的结构形式,给人以全新的感觉。镜头式结构,往往能减少过渡及铺垫文字,有利于集中笔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从而使文章主题更集中,节奏更明快。

四、排比段式

排比本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将这一语言样式扩大运用在段落之间,就形成了段落排比法。所谓段落排比法,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段落组成一篇文章的主体框架结构的写法。

1.段首排比法。它是将相似的句型或短语放在文章若干段的开头,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的一种写法。

如广东省卷中考作文《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中间三段分别以“快乐是幸福的”、“快乐是微笑的”、“快乐是洋溢着祝福的”开头,贯穿全文。

2.假设排比法。它是用几个假设的情景段落来组成文章的一种写法。如一篇《如果我有……》的作文,主体部分分成四个片段,每个片段均以“如果我有……,可否……”开头,非常醒目.五、问答式结构

以“提问”和“回答”来组成文章,新鲜别致。其中的“问”实际是作者的提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这样的结构,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如题为“挫折四问”的作文,作者以四问四答的形式布控全文结构,“挫折是什么”、“挫折真的存在吗”、“挫折与成功的界限在哪里”、“挫折给我什么启示”这四“问”形成了一个逐层深入的议论阶梯,使得文章结构井然,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六、回环反复式结构

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结构方式,多用于散文、议论文和诗歌之中,有利于展现事物的层次,加强气势,增强感染力。

如题为“做一片云,真好”的一篇作文,用“做一片云,真好”来统摄全文,以此构成文章的主要结构,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就像是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七、一线串珠式结构

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贯串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某个人(如课文《孔乙己》的“我”,即小伙计),可以是某一事物(如课文《我的第一本书》,以“我的第一本书”为线索),可以是某一事件(如课文《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也可以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或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等。作文线索的设置,要注意两点:一是所设置的线索,要能联系文章的各部分,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二是线索要有始有终,贯串到底。当然,除了上述形式,文章结构的创新形式还有很多种,如日记式、书信式、对话式、网络体等,同学们可以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摸索。

六、语言

考点阐述: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便是美丽的面庞。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断。

很多改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不错;千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地追求,考试中熟练地“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方法指导: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定能令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一、幽他一默(该幽默时就幽默)生活中,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种智慧。请看下句:

——就像北京人吃臭豆腐,爱它的人一天不吃就寝食难安,睡不着觉,有了它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讨厌它的人恨不得百米开外捂住鼻子,绕道而行,并且皱鼻子瞪眼睛比看到恐怖组织还紧张,仿佛别人打开的不是四四方方的玻璃罐,而是携带“非典”的邮政快件。此段文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极富时代特性的新闻和广告语,风趣幽默而又极其传神地写出了两种人对同一事物截然不同的态度。

二、用一些极富表现力的句式(该啰唆时就啰唆)语言最忌讳的是累赘啰唆,然而有一种啰唆却别有趣味,我们姑且称其为“文字游戏”。有位考生是这样写“诚信”的: 诚信是什么?

农民说,诚信是一粒种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长;工人说,诚信是一座熔炉,为了祖国的建设,就要把生铁炼成好钢;军人说,诚信是一个哨位,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边疆;学生说,诚信是一棵小树,为了园丁的哺育,就要成为栋梁。

这样写,就比说“诚信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遵守的道德准则”要好得多,作者把“各行各业的人们”这种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工农兵学这些比较具体可感的对象,并且用他们的言论和具体的工作岗位、成绩、愿望等代替自己对“诚信”的枯燥解释,这就是文采,这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还有的这样写什么是诚信:

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袖黯然失色;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这样写又比说“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格,它比什么都重要”要高出一筹。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写不是化简为繁,啰里啰唆,自找麻烦吗?文章该啰唆时就得啰唆。如果图省力怕麻烦,那最好就别写文章。有一首古诗这样描写水中的鱼儿:“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如果为了图省事,把它改成“鱼戏东西南北”一句话,还有什么意思?再如,什么是生活?

这也是很难用抽象语言概括的,但会写作的学生是有办法的,他这样解说: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三、巧用修辞(该修辞时就修辞)修辞是雕饰语言是常用手段。作为中学生,修辞手法是再熟悉不过了。作文中能适时用上几处,一定会让文章增色不少。如: ——只有极为偶然的机会,看到几本《儿童画报》,让我的梦不至于枯萎。——同学们将手插进衣袋木偶般的坐着。——幸福并不是老天爷牙缝里落下的肉屑。

——该面对的绝不逃避,该执着的永不怨悔,该舍去的不再留恋,该珍惜的好好把握,这些也许就是幸福的真谛了。

——罗纳尔多就像一辆老汽车,这一次发动机坏了,下一次是减震器,接下来是刹车、油箱!

四、巧妙展示知识面(该骄傲时就骄傲)例如作文题目“我与书”,一些同学只是平淡地交代了与书结识的过程,一些同学则开书单,只有很少的同学知道巧妙地展示自己的知识面。以下是两个精彩的例子:

——14 岁的我爱读书。不知何时,儿时的嬉笑已成了回忆。

当有些人沉溺于网吧,有些人热衷于神聊,日暮、灯下,我却端坐捧读,为屈原壮志难酬扼腕不平,为朱自清的朴实自然感动不已,驻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跟着三毛迷路在撒哈拉沙漠,听张爱玲讲那 30 年代的旧上海的往事,我总会陶醉其中,久久不愿暂别,直至夜阑人静。——在那里,我倾听“旷野的呼声”、“喧哗与骚动”,看见“伊豆a的舞女”,感受“百年孤独”。

这样总比“我看过屈原、朱自清、雨果、三毛、张爱玲,《旷野的哭声》、《喧哗与骚动》、《伊豆的舞女》、《百年孤独》” 这样写有文采吧?再如,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有的学生用了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这组句子除了运用排比之外,还使用了引用、对仗等修辞手法,列举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得具体、形象,气势磅礴,很有文采。有的学生就不善于运用修辞,只是平平淡淡地写:“我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黄河、长江,还有泰山、庐山等”。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方式不同,给读者的感受和信息也就大有差别。

五、巧用标点符号

1.用些无标点的句子(该不用就不用)这里指的是一种很长的单句,在某个成分上十分烦琐,却能起到一种强调的效果。比如:

——老师解着一道又怪又僻又新颖的极难极难的需要绕好几个“弯”才能解出的习题。

——看什么?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下一桌的下一桌再下一桌的下一桌问再下一桌……(郑渊洁童话)宋体2.巧用省略号(该省略就省略)我们常常看到,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句话以后,没有说完就断气了。这种手法在我们的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且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账,而兜里只有四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画了出来。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之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极点,本想说跌断的,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个这的两个这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这里运用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情韵义,让人读后回味思索。曹雪芹《红楼梦》写到: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里黛玉临终有满腹话儿要说,但是体力不支,欲说又止,而且只在“你好”二字上,这后面有多么丰富的潜台词,值得品味。

六、语言渗透哲理(该哲理就哲理)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小说,富有哲理味的语言都是对文章品位的提升。比如: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

——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能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明达。

——看客顶礼膜拜,祈祷的是来生的幸福;熙熙攘攘的人们,争取的是今天的富足。可是,走得太快,忽略了路边的风景;想要太多却失落了最珍贵的心情。

七、补充式

1.运用叠音词,增强语言的音乐美。

下面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为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在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叠音词,既加强了语意,又使语句的音节和谐舒缓,读起来铿锵有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2.综合运用整句与散句,形成一种整齐错落之美。

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整句与散句,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整句形式较整齐,音节较匀称,可以起到强调某种语义、加强语势的作用,而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结合,可以避免单调呆板,把两者融合起来,语言既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又节奏鲜明、气势贯通。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作者把整齐匀称的整句穿插在流利洒脱的散句之中,使自由散板的旋律中表现出一种匀称的美感,疏散之中显出整齐,自然之中蕴含节奏,和谐畅达。

3.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形成一种庄重典雅之美。文言文中有不少词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至今还保留在现代书面语中。适当地使用这些文言词语,会令人耳目一新。例如下面一段: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项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不朽的失眠》)这一段把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令人感到庄重典雅之美。

不过,使用文言词语要注意恰当和谐,不要弄得不明不白,不伦不类。作文的训练,语言是基础,而语言的出彩不可能一蹴而就。

笔者建议,一方面,考生应多读点千字名家名篇,读点学生优秀事会》),以资借鉴;另一方面,不厌其烦地修改以前的一些习作,并请老师批阅指点,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手段,我们不妨一试。

第二篇:中考作文复习

中考作文复习

三、作文复习应如何实施

(一)、明确三种意识。

一是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累积过程。

二是写好作文不是我们讲出来的,而是学生不断修改的结果。

三是教师的有效作文指导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二)、要清楚作文要求

• 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的要求 • 考试说明对中考作文的要求 •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三)、训练要有目标计划

1、复习目标

在较短时间里,极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复习有关文体特点、写作章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巩固行文技巧,按中考作文的要求强化训练一些重要文体的写作,力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符合题目要求,文句较为顺畅,较少错别字,能较好地表达出自己思想的文章。

(三)、训练要有目标计划

2、复习策略 第一阶段

老师要分析学生作文情况,根据学生实际上好作文基本知识指导课。涉及下列内容:

⑴作文命题的几种形式。

⑵中考作文的要求及评分标准。

⑶向学生推荐2006年、2007年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⑷学生自行收集重点省市课改试验区中考满分作文 第二阶段

从审题材出发,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涉及下列内容:

⑴审题时要求学生抓准作文题中的关键性语言,找准写作方向。

⑵学会围绕题目展开多层次、多侧面联想,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

⑶写自己熟悉的内容,写“真实”的内容;

⑷适当学习一些拟题材技巧,例如用修辞手法拟出新颖的标题,或借用诗词名句、歌词、符号、成语等拟出新颖标题。第三阶段

从立意、选材角度,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涉及下列内容:

⑴文章要有健康的、积极的思想;

⑵文章要能够以小见大,主题有一定的深度;

⑶文章材料要有生活气息,表现时代精神;

⑷文章材料还要有新意,有个性,避免陈词滥调。第四阶段

介绍开头和结尾的创新技巧。开头的技巧有

⑴设计悬念,吸引读者;⑵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⑶巧用修辞,展示文采;⑷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结尾的技巧有 • ⑴首尾呼应,突出主旨; • ⑵议论抒情,深化主题;

• ⑶引用佳句佳词,留有韵味。

第五阶段

从构思、文体确立角度,教给学生写作技巧。涉及下列内容: ⑴根据立意、材料确定合适的、便于发挥自身特长的文体; ⑵巧想全文的布局,设计新颖的结构;

⑶常见几种体例作文的赏析和练习,例如列小标题体、日记体、散文体等等。第六阶段

其它方面的写作技巧指导 ⑴常见的记叙方法; ⑵叙述的详略处理;

⑶叙述与描写、议论的巧妙结合; ⑷段与段的过渡; ⑸修辞的妙用; ⑹语言风格;

⑺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 ⑻形式创新。

3、具体操作

• 尽心上好作前指导课 • 高度重视作文评讲课

• 作文评改形式多样化

• 每周一作

当堂完成

四、应试作文的特点

1、是为了得高分,为了出好成绩,但文章写出来后只给两个人看(评卷教师)只有两位“判官”满意,你才能满意。

2、应试文要切合题意,遵守题中显性或隐性的“三令五申”。

3、应试文的立意要符合话题符合材料符合要求,最好采用辐合思维、求同思维。

4、应试文要按文体格式要求来写,避免不伦不类、似是而非的“四不像”文体。

5、应试文语言风格要求准确、平实、直白。

6、应试文稳中求高,在中规中矩中提高成绩。

中考作文中的应试技巧

三大原则,八项注意

原则一:立意要深刻而新颖。

原则二:文章思路要明白清晰。

原则三:语言要富有个性色彩。

一项注意:明确写作重点,深挖题目内涵。

二项注意:领悟命题中的“开放”与“限制”。

三项注意:自拟题目时要擦亮双眼。四项注意:紧扣文体,凸现文体特征。

五项注意:字数要求千万不能忽视。

六项注意:用真心语言打动阅卷者之情感。

七项注意:用非常规文体形式或小标题结构形式让文章别出心裁。

八项注意:用靓亮的文面是让阅卷者吃下评给高分的定心丸

第三篇:中考作文专题复习

1.一份满意的答卷

杭州一考生

一缕墨香飘逸,记九年寒窗,劳苦欢笑泪与汗水;三分思绪入木,忆三载岁月,笔尖轻带情与感动。走过那些刻骨铭心的岁月,丰富了我的情感,坚定了我的信念。今日手握笔杆,却已成竹于胸,只为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忆往昔岁月,甜蜜和兴奋还残留于心间,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初中三年的生活,挥之不去。欢笑与誓言,哭声与呐喊,依然回响在耳边。播种三年青春岁月,却收获了真挚的友情,丰富的知识,完善的人格和情感„„这一切财富,我一生受用。这些就如同我人生路上的一条溪水,一池清湖,滋润成长中的我,助我在前进的路上,完成一次次考验,突破一处处难关,交出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坚定的脚步不会停下。艰难困苦如一道屏障立于眼前,它们阻挡了我的视线,却阻挡不了我前进的脚步。

挫折,将不会少,但我将会变挫折为前进的动力,从古到今,许多仁人志士,都在困境中奋起。刘禹锡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艰难困境中,仍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坚定信念;李白在“将登太行雪满山”“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手足无措中,也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挫折磨难,虽伤了他们的身心,却也张扬了他们的人生。那飘扬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诗篇,不正是一份份让自己满意、让世人赞叹的答卷吗?

行走在成长的路途,笔尖常常有感动,记录着华丽的诗篇。当艰难挫折再起,扬笔挥墨,已然成竹于胸,只为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斗转星移,桃符更新。你就是我的一本书,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是你教会了我珍惜与刚毅,你将伴随我走过整个人生。

3.美好一瞬间

金华一考生

生命往往因瞬间而美丽。

明人洪应明有副耳熟能详的对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在那不经意的俯仰间看到了人生的豁达,古往今来,让多少人为此钦慕。他用那一份独有的高远为生命做了很好的诠释,生命也因为淡泊名利而美丽。

如惊鸿一瞥,蓦然听到的,却是最美丽的,最刻骨铭心的,最容易镌刻进灵魂深处,生命的本意即是如此。

一曲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交流着彼此的思想,在灵魂的深处深情交谈。在琴弦与石块相撞的瞬间,让我们读懂了至真友情,在高耸的群山和潺潺的涓流中,让我们看到了知己的可贵,生命因有了知音而更美丽!

岁月如晦,花开花落,总是在那不经意的瞬间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在人们心里千回百转,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双双化蝶,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在这个虚幻的世界瞬间变得凄美动人。生命因为充满着挚爱而美丽!

如昙花一现,如流星划空,生命里因无数个瞬间而美丽。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在生命垂危之际,仍然不忘国家的安危;“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牺牲前誓言铮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我们在读书的那一瞬间,仿佛听到了众多先贤在我们耳边反复叮咛,生命因心怀天下而美丽。

一瞬间是一种禅意,是一种宁静,是虚空的玄奥,更是一种美丽。不管是月下听琴,松下听涛,庐下听雨,每一瞬间感悟到的都令人心醉。

在秋色弥漫的季节里,在花开花落的岁月里,请去倾听各种美妙的声音,感悟生命里每一个瞬间的美丽,你会发现世界赋予你的是如此美丽,请珍惜你看到听到的美丽瞬间。

不能没有你

就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我们的青春都是美好的,随后会像花瓣一样凋零,在慢慢长大后失去激情。

青春,我们不能没有你。

青春,那是像黄金一样不会褪色的时光。纯粹的学生时代,那些所有漫长的平静的周而复始的日子,所有短暂的起伏的缤纷多彩的日子,所有快乐的热闹的风和日丽的日子,所有悲伤的孤独的乌云密布的日子,都是我们青春的一笔浓浓的色彩,青春,我们终将携手人生,义无反顾,永不后悔。

我们总是追赶着青春,至那些潮水断处的山崖,却忘记了年轮里,青春就像一季一季悄悄开放又悄悄枯萎的没有来路的葵花。我们与青春终会离散在岁月的风里,再也看不到曾经那么用力拼搏的痕迹。那些我们曾经的年华里失败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怨恨,都会败给伟大的时间。青春,我们真的不能没有你。

我们都会长大到学会原谅,学会珍惜,学会不再妄自菲薄的年纪。那时的时光变了,月色荒凉了天明,拂晓接连了弦月,当我们告别了青春,我们会忽然一夜长大,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完成一场蜕变与成长,那时的我们会发现,青春啊,不能没有你!

时光犹如一条回不了头的河流,在湍急的河水中,我们年华正好时,会狂妄地跟天叫板,跟地抗争,我们以为会有大把大好的青春可以挥霍,我们活得有滋有味、轰轰烈烈。然而任宇宙洪荒,我们会明白,时光荒凉的河床上不允许有逆流而上的石头,背离青春的人会被青春所抛弃,那时你会守着岁月斑驳的光阴,默念青春,我们不能没有你。

青春,就像这世上的太多东西一样,不会让我们恒久拥有,但美好的感觉却能安抚我们躁动的灵魂,激活我们愚钝的细胞。待岁月沉寂,平淡隽永时,会有“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的淡淡惆怅。青春,无法隐藏,亦无法从容。

红尘滚滚,江河滔滔,青春是所有时光、所有力量都冲刷不掉的痕迹。青春,我们不能没有你!

命题作文,是指给定明确的作文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目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确立中心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它是一种非自由状态下的写作。

1.命题作文题目的类型

(1)概念型,即题目中出现一个概念,给定一个文章范围,要求表现与概念有关的一些想法。如“尝试”“习惯”等,这种题目的内涵比较宽泛,考生不可能对这个概念进行全面的阐述,而必须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写作。

(2)观点型,即已经提出了观点,考生只能就这个观点进行论述,如“有志者事竟成”“有舍才有得”。

(3)比喻型,即要求考生分析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如“人生何处无风景”“拔掉心中的杂草”“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等。

(4)联想型,要求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等。

命题作文无论题目的长短、深浅、熟悉或陌生,抽象或具体,都有展现自我、展示个性、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的倾向,写作范围多以考生——“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以写“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我”的社会生活、“我”的读书生活和“我”的精神文化生活等为侧重点,这是命题作文及其他形式作文共同的写作空间,成为考生搜集写作素材、提炼作文主旨、展示个性风采、抒写真情实感的主攻“阵地”。

3.常用审题方法

(1)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2)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志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辩、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美在我身边”“绿色”等。

(3)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天”,“难忘”是题眼;是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给美丽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题眼;是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4.独到的创新设计

(1)小标题串联式

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多方位地或随意地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如中考佳作《不会变的是你眼眸中的柔情》,作者就拟写了三个小标题“悲·温暖”“欢·了然”“离·牵挂”,行文中立足于悲观、成功、离别三个不同的情境分别表现妈妈眼眸中的温暖、了然的笑意、牵挂的温柔,角度多样但主旨凝练:妈妈对“我”的关爱永恒不变。

(2)寓言童话式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可带给人独特感受。如《我和彩蝶一起飞舞》一文,用拟人化的写法,写一只蛾子由破茧而出到与彩蝶一起飞舞的故事,寓含了“用平凡去谱写生命的绝唱”的道理,构思巧妙且吸引人。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提示和要求作文。

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

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 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提示和要求:①自定角度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就要初中毕业了,少男少女们对将来的人生和未知的世界一定充满着美好的向往。请以“我希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和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用与抄袭;④书写工整,不得少于600字。

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在一点一点地成长。从懵懂无知的天真孩童成长为意气风发的沉稳少年,我们有过许许多多的难忘经历,在这些经历中,我们品味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人生的成长与快乐:一次难忘的家务劳动(洗衣、下厨、搞卫生等),让我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懂得了感恩父母;一次难忘的旅行,让我们领略了自然的神奇,感受到生活的多彩;一次来之不易的成功,让我们体验到了付出的重要,明白了奋斗的可贵„„

请你以“在体验中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来展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吧!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以“我的引路人”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选取合适的文体,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与套作,不少于600字;④书写工整,文面整洁。

5.请以“想看见你的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第四篇:中考作文复习

中考作文复习: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是借鉴高考语文话题作文形式来考查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种命题形式。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的数量急剧攀升,占据了作文命题的主体地位,成了近几年中考作文的主流题型。特别是2005年后,绝大多数地区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为话题作文,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话题作文之所以受到全国各地命题者的青睐,是因为这种题型能张扬学生个性,能写出真情实感,充分展现考生的真才实学,它能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给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留有很大空间。

话题作文虽然给考生留有很大创作空间,但考试时很多考生都得分不高。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有选材、立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偏离话题、不会拟定标题、不会把握文体、卷面不整洁、字数不符合要求等方面的硬伤。那么,初三学生如何在中考中使话题作文得高分呢?以下几点写作技巧是不容忽视的:

一、必须深入生活

其实,深入生活是写好任何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哪来的写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二、把握话题中心

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审题障碍少,难度低,考生不易离题。但也由于话题范围大,于是有的考生掉以轻心,忽略了审题这一关,写出离题之作。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宽广,不等于不要明确的中心。话题范围再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比如以“个性”为话题,如果学生写成“爱好”或“习惯”,这就超出了话题的范围。再比如,“请你以自己面对‘批评’或‘表扬’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如果学生不认真审题,去写别人受到批评或表扬,这同样偏离了话题的中心。准确把握话题中心,是写好任何文章的前提。话题作文所确立的中心,必须是话题范围之内的内容。如果所确立的中心不能被话题所包含,那么这篇文章就跑题了。其实,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虽然很明显,但也仍有一定的写作上的限制因素。比如,在话题作文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词语——“有关”,它既扩大了取材范围,同时又作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谓“有关”,含有“重合”,“交叉”乃至“搭界”之意,即有关系的,可以涉及到的等等。所以面对话题作文,首先要认真审题,读懂材料,看清要求,这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前提。

三、紧扣话题拟题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文章标题是阅卷老师第一眼看到的部分,标题拟的好,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给整篇文章增光添彩,同时,也定下了写作方向。

作文题目要准确,更要生动、凝练、含蓄、新奇,有美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内容和读者情感的第一个接触点,是让人一见钟情的因子,也是提供给读者窥视文章内容的独特视角。文不对题,眼睛无神,总是缺憾。所以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出彩的题目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拟题的方法有:

1、以话题为中心词,在话题前后加上适当的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词语,这是拟题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它可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形象。以“感动”话题为例,我们可以围绕“感动”,拟出这样一些标题:“就这样被你感动”、“妈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间”、“心灵的感动”、“感动之后的思考”、“今天,你感动了吗”等题目。

2、用标题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如“诚信不可少”、“莫以成败论英雄”、“感动不需要理由”、“多情未必不丈夫”等等。这些标题就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概括,考生对自己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概括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所拟标题的优劣。

3、用修辞方法拟题。如以“假日”为话题,可用比喻拟题,拟为《假日——爱的桥梁》,将桥梁比喻成爱的桥梁,在父母离婚后,“我”被判给爸爸,于是利用假日与妈妈构筑了一条情感的纽带。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可拟为《苦咖啡》,这便运用了双关,既实指咖啡,又暗指生活,通过叙述自己在校独自锻炼的苦,折射出其中的甜。

4、用联想的方法来拟题。该法适用于一些有象征意义的话题,如“水”、“山”、“树”等。以“树”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很多见解独到的标题,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材与非材”、“木秀于林”、“谈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等。

四、立意创新求异

古人云:“意犹帅也。”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率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为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无”和“高下”,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我们如何才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提炼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呢?

1、要做到切口小,即选取一个小的角度、巧的角度,小中见大。如以《草赞》为题作文,无疑要写成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照一般的写法,一些考生往往扣住小草“平凡”的特点来赞美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教师、环卫工人等。而有个考生写此文巧取角度,抓住小草具有适应艰苦环境且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赞美一批下岗工人开办人们急需的“托老所”等服务性机构及其乐于奉献的精神。“赞小草”虽是老调,该考生却弹出了新意。

2、学会逆向思维,就是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以“感动”这个话题为例,它的反面是不懂感动或者是不会感动。那我们就可以写一个说自己不懂“感动”的人,写他在母爱面前的心理和行动,写他的冷漠在母爱面前怎样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从而学会感动的过程。这样就能使自己的文章不落入俗套,不大众化,而给阅卷老师以“新颖”之感。

3、发挥联想和想像。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说别人所未说,讲别人所未讲,抒别人所未抒。比如以“歌声”为话题时,一位学生独辟蹊径,把自然界声音融成一曲美妙的乐曲,还有一位学生把寝室的打鼾写成了《夜半歌声》,这些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文体明确规范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指的是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便于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但这样并不等于文体的泛化。文体的选择可以随意,但选定后,保持文体自身的规范与和谐却是必要的。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文章,搞成一种文体的大拼盘大杂烩,信笔胡言,非驴非马,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可取的;为了标新立异,有的考生甚至还写出一些令人震惊的“另类”作文,这更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延误大事。诚然,现在有些报刊上确实有些文章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令人难以卒读。我们考生毕竟还处在学习写作阶段,文体的特征一定要鲜明,这既便于自己写作,也便于阅卷者阅卷。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确定自己是写什么文体后,就要在自己的文章中鲜明地表现出这一文体的语言特征。比如: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善于记叙描写的学生,可以选择记叙文;逻辑思维比较发达,善于议论说理的学生,可以选择议论文;感情丰富,视野开阔的学生,可以选择散文等等。

六、点题恰到好处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七、语言规范通顺,书写正确美观

语言、文面犹如产品的包装,若无好的包装,产品也将黯然失色。“语言”在作文评分标准里单列一项,不同等级中有不同的要求。考场作文要想得高分,须重视语言表达。因漏字、添字或错字而造成病句会把作文拉下一个档次,且会因“错别字满3个扣1分”而追加扣1至3分。此外,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对于应试作文显得尤为重要,不可等闲视之。若删改涂抹、书写潦草,也会因“卷面不整洁”而被“酌情扣去1至3分”。这一里一外,得失非小。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要注重语言的表达,书写正确规范,卷面干净、整洁。要求学生尽量避免出现错别字,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总之,话题作文只是作文命题形式的一种,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可以是命题作文、也可以是材料作文、还可以是看图作文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都要以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为准则,鼓励张扬个性。我们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从拟定标题,到选材,到文章的结构布局,到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要落到实处,可以一次一个重点,做到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台阶,提高写作水平。

第五篇:2015中考专题复习材料

专题复习材料

一、全力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1、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答: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意义:①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②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什么?答:依法行政。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答:依宪治国。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5、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观念?

答:①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②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③宣传宪法,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6、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参与政治生活?

答:①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7、公民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②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③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注: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①要尊重他人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8、什么是法律?(法律三个基本特征)

答: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9、坚持依法治国为什么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答: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②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0、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②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③有利于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1、为什么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答:①这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②这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③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12、请你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①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②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大反腐力度,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③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各种监督渠道,切实保证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建议权。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13、有学生认为:“宪法离我们学生的生活太远,没有必要学习。”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因为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①、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②、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4、宣传宪法的标语:(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2)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二、民族团结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2、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4、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答: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关心少数民族同学。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做贡献。

5、党和国家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答:①有利于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⑤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6、我国开展对口援疆援藏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加快新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疆、西藏各族群众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③有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促进祖国统一。④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⑤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⑥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7、民族自治地方3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在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⑤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兄弟省市大力支持。⑥自治区各族人民因地制宜,艰苦奋斗,改革创新。

三、科技创新

1、为什么说我国还是一个科技发展中国家?

答: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还是一个科技发展中国家。

2、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嫦娥卫星的发射成功,神舟系飞船发射成功;歼20、运20飞机试飞成功;辽宁舰成功入列;蛟龙号潜水器、银河超级计算机等。

3、我国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在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主要原因: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④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

4、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答: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尽快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5、201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共授奖318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答:①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②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6、国家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学家有何重大意义?

答:①有利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③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应该怎样做?

答:①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高度重视人才问题。

8、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中学生应采取哪些行动?(青少年应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

答: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②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③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④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四、生态文明建设

1、坚持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2、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 答: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各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4、我国为什么要将“向污染宣战”作为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答:①表明当前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高度重视。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雾霾等焦点环境问题的关切和期待。③展示中国政府铁腕治污的坚定决心和应对雾霾等突出环境问题的积极行动。④、倡导包括政府、企业、公民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努力,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5、我国在“向污染宣战”的征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

答: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压力。②我国目前大气污染严重、荒漠化加剧等现象严重。③我国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还不够高。

6、我国设立“全国低碳日”有何现实意义?

答:①有利于普及绿色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促使人们选择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②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向污染宣战”,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企业、个人分别应怎么做?

答:国家:①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行为;④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普及环保知识,使治理污染和保护空气质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等等。

企业: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②加快科技创新;③加大环保节能投入;④节能减排等。

个人: ①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节约和回收废纸、碎玻璃等;③不送或少送贺卡;④节约用电,随手关灯;⑤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⑥用淘过米的水浇花;⑦用“中水”洗车。(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些什么?)

8、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①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③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④大地需要绿色。

五、经济发展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3、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鼓励、支持、引导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答:共同富裕

6、什么是共同富裕?

答: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定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7、列举党和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②实施中部崛起战略;③免征农业税;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⑥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8、两个百年目标: 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9、我国现在达到小康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全面、不平衡的。

10、怎样进行合理消费?

答:①理性消费:在消费前,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关键的地方;②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③适度消费,提倡节约;④注重精神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下载中考作文复习(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作文复习(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专题复习

    1、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riding bikes instead of driving cars. First, bikes are much cheaper than cars and everyone can afford it. Second, it’s easier to fin......

    2014中考复习

    2014中考复习 一、名著导读 (一)《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1、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18世纪前期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2、《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

    中考复习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要求学生记牢认准所有的公式......

    中考复习

    中考日子一天天的逼近,但是不少初三学生在复习中却出现了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知识点没复习到,但是真得到了复习时,面对语、数、外、物理和化学各知识点却又无从......

    中考作文复习——小标题[最终定稿]

    中考作文复习——小标题形式 一、在写作中运用小标题结构法的妙处: 结构新颖巧妙 衔接自然流畅 内容丰富清新 主旨深刻突出 二、在写作中运用小标题的常见形式: 1.时间串联式......

    中考英语作文专题复习

    1、请根据提示以“The Spring Festival”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词的英语短文。 提示:1.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2.人们大多回家过年,家庭成员团聚; 3.家人一起吃团年饭、看电视、......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推荐]

    中考作文复习指导 幽谷草兰 第一讲、日积月累贮满百宝箱中考语文作文占较高的分值,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写出一篇好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考场气氛紧张,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2010中考作文复习:满分作文六大诀窍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 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