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听着的教育
倾听着的教育
有一位教师说:“如果我们倾听学生,他们会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相反,如果我们不倾听学生,那么学生就逐渐不会听到自己思考的声音,变成没有自己观念的人。是啊,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说去做,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鼓励其不停地问“为什么”,不停地说“我发现——”,从孩子的话语中分析其情感与思维的核心,发现其学习的障碍,帮助其找到方法,使其享受智慧的乐趣。而我,都做了些什么呢?在学生的话说到一半时打断他,在学生仍然高举小手时看看表,而后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不厌其烦的追问下否定其提问的价值。我在倾听吗?我在教学吗?我在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吗?
不,我没有。目前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李政涛先生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一文(《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7期)第一段写道:“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不难看出李先生的思想深刻而感人,他把教师倾听学生的叙述提高到了道德的范畴。在大谈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今天,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的的确确应该反思一下: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是不是真正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人?能不能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不在乎他们的感受?有没有把眼光落在学生的未来?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地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钟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地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讲解式教学教案中主要确定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在教案中又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因而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的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所以教师的倾听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倾听,可以发现问题;倾听,可以让学生增添信心和勇气;倾听,也让教师有所启迪,有所反省。在日本佐藤学先生所著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的精辟之言:“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了解学生们初步的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常常又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介绍。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我想只有在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发言(包括课堂内的“插嘴”)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才能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亦或问题之所在,“这样的倾听才是真正的倾听,它有效地改变教师的倾听方式,使他们从外在的听到内在的听,从抽象的听到具体的听,从观念的听到体验的听,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第二篇:《倾听着的教育》读书后感
倾听让我更懂爱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无法言语的我们只有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婴孩时期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去看身边的一切,去听这个世界的声音,慢慢的我们就学会了说话和交流,长大后的我们却忽略了最初的真实,一切都是从倾听开始,教育亦如是。
作为一名小学的老师,经历了不同阶段孩子的成长过程,我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的孩子对于自己情绪的表达都会有不同的进化,但根本的本质的表达却没有改变,比如当孩子哭泣的时候,他是敏感的,六七岁的孩子会更多的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12岁左右的孩子哭泣却是隐忍的,而我们面对这样的时刻,第一反应不应该是问,最合适的方式是给予信任和温柔的等待,走进孩子的内心,让他打开自己,更好的宣泄心中真实的想法。这里就体现了倾听的重要性,倾听孩子的欲望和需求,作为老师,对孩子的需求以及声音表达出来的一切形式先倾听、再理解、最后给予学生合理的应答,孩子就会和老师建立相互的认同感,从而思想上才可以更进一步的交往。
细细品读这本《倾听着的教育》,这是一个逻辑思维力非常饱满的学者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五个篇章层层递进,从倾听的教育意蕴让我们去体会什么是认真倾听,到向名师大家学习倾听之道,然后阐释了作为教师如何去实际的做,再到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最后融入社会的大背景。作为一名老师,我曾站在迷茫的路口,不知前路应该去往哪个方向。随着教学经历的丰富,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觉得缺点什么,近期看的这几本书帮我指明了方向,而这本书也让我的教育思路更加清晰。
回想教育中的每个细节,有些时候我们会常常忽略平心静气,让自己静下来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体验孩子的体验,与孩子建立情感链接,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担忧与爱,也是书中提到的教师倾听中的爱与怕。当我最初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去进入这个教育的世界,那时的我是真心的去爱每一个孩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过程中矛盾与冲突的发生,我情感的天平发生了变化,我开始有选择的爱孩子,以自己的喜好去判断孩子的好与不好,那个时期的我说的多,听的少,直到我上一届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那个时候班里有几个孩子来自离异家庭,一个孩子,我称他为小马吧,他的性格在当时的我看来非常古怪,可以说还有点儿暴力倾向,他不愿与人真挚的交往,稍微一点儿小事都会让他爆发,那次我忍无可忍,冲着他吼着、喊着、吵着,这个孩子当时说了一句话:总是你们在说,我都按照你们说的做,你们什么时候能听我说。当时的我立马惊呆了,原来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孩子的想法,我平静下来,让他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深呼吸后说,你说吧,我听着,也许是我们当时的场很适合交流,这个孩子放下了戒心,和我说了很多,中间我忍着没有打断他,当我听完之后,顿时觉得自己是个多么不合格的老师啊,我竟然从来没有去想过这个孩子为何会呈现这样的性格,我忽略了孩子的成长环境。虽然后来这个孩子并没有说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但是在我和他彼此了解后,我向他真诚的道歉后,这个倔强的男孩背过了脸,我看到了他红红的眼睛。正是这次对话,我感受到了他的感受,也让我意识到作为老师当面对学生的复杂情况时应该静下来,先去倾听他的声音,这样才能走进对方的心里,放下戒备之心的彼此才能建立信任。如何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呢?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深刻的体会到为何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子具备着完善的倾听能力和回应能力,他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和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进行,他很擅长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言行,并且在针对性地回应中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启发。孔子具备的倾听和回应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在耐心从容中不断构建的,教师常常以“前见”去看待学生的言行,缺乏耐心和从容,孔子也会有,但他有着清醒的自省意识,当觉察和自知到后,会在感悟中去调整自己,并且把自己的感悟过程和学生分享。古今中外的倾听大师都向我们表达了倾听的重要性,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或者苏霍姆林斯基还有陶行知,他们都有着十足的耐心去等待学生的语言,而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时刻,慢慢的静下来,以一颗包容和接纳之心去倾听他人的内心。在这本书的第三篇章教会了我们培养倾听能力的方法和方式,思维的清晰和表达的严谨也是倾听力培养的必备要素,通过对不同的倾听力进行分类,我发现很多时候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能够更好的引导我们去豁达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同声音,因此,积累知识经验的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同时,在各种声音中找到适当的方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不仅仅需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作为老师,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也义不容辞,我们可以尝试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并且做一些训练,但最重要的是运用教育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比如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会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听课,除了学生自身的注意力容易涣散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课堂设置是否成功的吸引和激发了学生的倾听兴趣,此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六大法宝来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学着去使用合理的方法,从而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做好自己的角色。
弯下腰和学生站在一起,点点头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静下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当我们慢慢的学会并做到了以后,会发现教育原来是如此的美好,爱充盈在师生之间,我们与孩子的心就会在一起。
第三篇:学习共同体之倾听着的课堂
一、二、jhuk教学倾听的意义及解析 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
首先我来谈一下教学倾听的意义及解析:从生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教学倾听是指师生之间在言语交流过程中接收言语信息,通过思维活动达成一定的认知、理解等的过程。它通常是伴随着提问、讲授、讨论、辩论等有声言语活动出现,是潜隐存在于这些可听的言语行为背后的行为。但这个意义无疑是狭义的,它取其“听” 而忽略了最人文色彩的“倾”,是干瘪的、单一的、纯粹与言说相对的行为,失去时代精神与和本真教学相符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吸纳了哲学,社会学的理解,所谓教学倾听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基于相互尊重、平等的立场,细致听取彼此的各种表达、以倾听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达成的知识、思想、生命、情感等层面的交往和互动。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教学倾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教学倾听是师生在在教学活动中的本真存在方式;
2、倾听是师生之间交往沟通的重要方式;
3、倾听多数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交际行为之中
4、教学倾听是一个感官、智力和情感共同参与的、对教学信息进行逐
一、接收、解读以及反馈的过程
5、教学倾听的核心是思考,实质是全身心的理解和接纳。
了解了教学倾听的意义后,我将重点来谈一下我对“走向‘倾听着’的课堂教学”这一板块的学习。
“倾听着”的课堂教学是指是指基于倾听、在倾听中、通过倾听来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基于倾听”是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行为的选择以及教学的进行都是建基于倾听之上,是以倾听的结果为依据确立的,“在倾听中”是指在课堂教学行进过程中时时、处处、人人都处于倾听状态,“通过倾听”是指教学目的的达成,学生与教师的发展,都是依靠倾听来实现的,其中基于倾听是前提条件,在倾听中是外在表现和核心部分,通过倾听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倾听着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之所以说“倾听着”,而不说“倾听”是因为倾听不是一种完成时态,而是教学进行中的持续的,一以贯之的行为
方式和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课堂氛围:润泽的课堂
“润泽”即充溢着水分,不干燥的状态,佐藤学将其借用形容教室中那种无拘无束,安心舒适的氛围和心情。我觉得这来自于所有人地位的平等。
2、课堂模式:多边多向相互倾听
强调师生、生生间彼此的倾听,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变化倾听者和言说者的角色,形成一种网状的沟通交流模式。独唱演唱会
多声部交响乐
3、课堂外在表现:说者位置的空缺
没有课堂的主导,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随着话题及课堂教学的进程而发生轮流交替。
4、课堂实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倾听着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它与传统课堂的对比更加清楚的认识,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地位的悬殊;课堂教学中氛围令人窒息;教学民主被践踏,没有“完整的人”的立锥之地。倾听着的课堂中强调积极主动的倾听,而不是静静的旁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听;时时、处处、人人之间倾听的正在进行的状态,强调根据倾听到的内容进行及时、恰当的回应,强调在不可预知的倾听过程中的随机应变。
以上是我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所得,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我会继续深入学习,不断内化,争取早日探索出实用的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第四篇:倾听着窗外雨落窗沿的声音
品人生百味,享真我人生(原创)
08化工沈亮081007024
倾听着窗外雨落窗沿的声音,时而夹杂的沙沙的风吹叶摆的声音,感觉似乎并不突兀,抑或换成木窗似乎更具意境。
千年轮回,繁华落幕,百年期盼,容光依旧。而亘古不变的是四时更替、日夜交错之自然规律。叶落花凋,雨后放晴,适时的抒发心绪,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日落月升,必定送来一个多愁善感的漫漫长夜,而这夜这月,也正是多数文人雅士灵感的发源。离别之情、恨别之意、伤别之怀……则寓于琴棋书画、做于文房四宝、流于千古绝唱,此亦快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而日未出,此情此景,无人不为之动容落泪,旅居、客泊、思乡……则营造出另一番意味深长的情感话题,也映射出千年来中国游子不变的“落叶归根”之念想。借景抒情也好,托物寄怀也罢,亦留给后人无数感怀的凭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一言难尽儿女情,孰能忘却这“错、莫、难、瞒”,每一段缠绵凄怆的爱情绝唱都萦绕每位读者心头,不论是“春如旧,人空瘦”,还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抑或“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爱情,是千百年不变的旋律,其中的分分合合、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只有亲身体会才具有真实感啊!可以不相信爱、不理解爱、不在乎爱,但相信每个人都拥有爱,只是爱得轰轰烈烈、爱得若隐若现之别罢了!人间情感,多不胜数。只道:大爱无言、大爱无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的大爱亦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五千年中华文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离开不了的万万千千默默奉献的英雄儿女。忠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伟霸气,义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凌然正气,孝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天孝心。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此类诗句则不胜枚举。正式这一众志成城、义薄云天的中国传统,才造就了大难之时,中华民族的见不可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亦是意义深远。
没有《三国》的绝忠君臣,没有《水浒》的绝义兄弟,没有《红楼》的绝爱情侣,亦没有《西游》的绝孝师徒。只有一颗享受人生百感的心,用心去记录身边过往的每一幕起幕落,用心传递自己仅有的微薄情感。
虽然不能有“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淡定,也不曾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洒脱,也未及“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但恣意遨游人生百态,管他伤别快乐,尽情展现真性情岂不快哉!?
第五篇:倾听着,努力着,奋斗着-----听班会艺术培训有感
倾听着,努力着,奋斗着
-听班主任“班会艺术·心理辅导·科学管理”培训有感
2017年3月4号和5号,我们有幸参加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班主任“班会艺术·心理辅导·科学管理”现场观摩研讨会。两天时间的学习,倾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一.幽默风趣.温文尔雅的秦望老师
秦望老师是8+1工作室的主持人,他是一位痴心学术的研究者,不知疲倦的实践钻研班主任理论。尽管他经历坎坷,但是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研讨会现场,秦望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现场打造了一节迷人班会课:一万小时定律。尽管时间很短,但是课堂不乏风趣,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又让我们认识到成功的路上,地广人稀,因为能坚持到底的人很少,任何光鲜亮丽的背后,都会有不为人知,无法想象的付出。
正是秦老师这种永不放弃,客观的人生态度,让我认识到不管自己以后要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不要停止奋斗的脚步。同样,作为一名老师,一名新进班主任,我曾经退缩过,犹豫过,是秦老师的讲座让我重拾信心,重新面对。同样,秦老师的主题班会也是妙趣横生,意义非凡。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灵交流的平台,也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重要时刻。一节好的班会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秦老师打造的班会课堂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妙招:1.运用恰当素材。2.捕捉教育契机。3.创设德育情境。4.增强活动体验。5.植入学科教学。6.开发微小时段。7.及时总结点评。8.融合心理技术。9.巧借八方力量。10.预演模拟过程。每一节班会都需要老师精心准备。班会就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灵。班会就像一颗大树,为孩子们遮盖阳光。班会就像一个港口,是学生停靠的港湾。
一.优雅大方,气质如兰的古春燕老师。
来自昆明的古春燕老师,气质优雅,现场打造了一节小学班会《好习惯成就人生》。听完古老师的现场班会课,我们才知道原来班会课可以上得这么优雅,在优雅大方中逐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步步指引,让学生明白我们不仅可以整理书包,衣柜,鞋柜这些空间,我们还可以整理自己的内心。
貌似一节普通的班会课,合理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时刻整理自己的心情,这样的班会课何尝不是一节妙趣横生的人生课呢?人生需要整理,不仅整理自己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时刻整理自己的心情。作为班主任,亦是如此,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难免课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时,我们是否会整理自己的心情,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呢?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正是有了温暖的阳光和细心的浇灌,这些花骨朵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我们不正是孩子们需要的阳光和细心的浇灌者吗?
二.慷慨激昂,激情澎湃的张胜利老师
张胜利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班会,细心讲述了自己和孩子们之间的生活点滴。尽管张老师一位小有名气的教育专家,但是他依然坚持工作在一线,细心观察着每一位孩子的变化,耐心教导着每一位问题学生,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张老师对学生得那份真诚和细致。
一张微笑的脸庞,一个细心的动作,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习惯的养成,都能让孩子感受到张老师的爱。同样,鼓励关心式的教育也让张老师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感动。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道路是艰辛的,但也是幸福的。正是这份幸福让张老师更加热爱这份工作。
优秀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必然,工作需要激情,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对工作充满热情,可以使我们无所畏惧,不畏工作中的困难和阻碍,有了激情,工作室幸福的,我们热爱这份激情,才能真正体验职业幸福感。善待自己,善待工作,过好每一天是最大的幸福,把每一天过得充实是最大的快乐,用心过好每一天四最大的收获。
三.聪明机智,温柔大度的王秋霞老师
5号下午,王秋霞老师带着一节心理辅导课《亲爱的小黑》走进了研讨会的课堂。看似轻松的课堂唤出了很多人的内心。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小黑,当我们害怕时,亲爱的小黑出现了;当我们犹豫不决时,亲爱的小黑出现了;当我们面对挑战时,亲爱的小黑出现了;当我们要迈入新阶段时,亲爱的小黑出现了。
听完这节课,我敢于直视自己的内心,正视自己的困难,现在我觉得好像内心的小黑变成了可爱的小红。作为班主任,琐碎细小的事情常常发生,周而复始的工作令我们疲惫不堪,这时,或许亲爱的小黑就会不约而至,面对小黑,我们一定要以小黑为伴;面对挑战,我们一定要以小黑为伴;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以小黑为伴。带着勇敢,带着自信,在班主任的工作道路上能越走越远。
如果说学生是一株小草,那么班主任就像滋润小草的露水和阳光;如果说学生是一片麦田,班主任就是灌溉麦田的河流;班主任和学生息息相关,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课堂上,班主任就像母亲要给予学生关怀和爱。
倾听着,努力着,奋斗着,班主任的工作道路上有你有我,有苦有累,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勇敢面对,就能绘就一片自己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