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大学的中国特色
中国大学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2010年8月 作者:苏航
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校长官员化、行政官僚化,评估泡沫化、建筑浮夸化、人际厚黑化、排名黑幕化、资源集权化、招生产业化、扩张盲目化、文凭贬值化、财政腐败化、监督无力化、授课形式化、学术边缘化、科研虚伪化、精神犬儒化、姿态保守化、文化表面化、教旨雷同化、大纲统一化、设科短视化、教授娱乐化、学者江湖化、教师妖魔化、学生堕落化、学社商业化、作弊正常化、情爱游戏化、暴力频繁化、心理危机化……简单归纳,即可得出30个常遭舆论批判的大学之病。但即便中国的大学如同一个身躯日益臃肿、精神日益枯萎的病人,为了得到她的肯定,你仍心甘情愿押上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白以为用生命的前18年来支付这笔未来的幸福保证金实属必要,皆因青春时父母需要这个目标,独立时老板需要这个证据,成家时丈母娘又需要这个指标,一张文凭足以拴住你的一生。
山西临县因即将高考强制关闭网吧,全县网吧都在劫难逃;杭州有妈妈为让孩子好好学习开出千元工资,同时有小学生为学生周刊写出《搞好学习是我的生财之道》的“评论”。“考上大学是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的大幅标语贴在小城的中学教学楼上,这条“出路”,仿佛全社会为你而设的一个赌局,你用快乐、自由、幻想与纯真投注,哪怕收获的是北大学生贬值到卖猪肉的残酷结局。这是中国大学的黑色幽默——这个人生必经的圈套越是“毁人不倦”,越显成就珍贵;这个圈套越是明显,拥戴者越多;这个圈套越是被你认清危害,你越是不得不进入。皆因这个圈套的布局者、参加者与受害者,老实说是人人有份。
大学已经功利化,因为你我的欲望都走向了最大化。当读大学成了一个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了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摧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我们的命运中国大学不能改变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学了这么多知识,也不见命运有何改变?”2009年,上海海事大学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自杀前如是说。“耶鲁改变了我一生。”2010年,耶鲁毕业的中国人张磊公开告自如是说。他要给耶鲁捐款888.8888万美元,据说是给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款最多的人。两者皆拿一生的命运说事。杨元元的话让公众质问教育,张磊被公众质问为什么不给中国的母校捐款一好在,仍有天涯网友为他解围:“捐到耶鲁不一定能体现价值,但是捐到国内一定体现不出价值。”
2009年,重庆上万农村高三应届考生拒绝了高考,湖北省2.6万学生放弃了高考:2010年,中国高考报名总人数比2009年减少了65万_人。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一个小故事,表弟是一位装修工,平均每月可以拿到2500元左右。表哥大学毕业快一年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农民工表弟因而深有感触地说:“我真谢谢我自己,没有考上大学。”
大学为什么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也许,全因我们与大学的关系早已改变。古时,彼此是家庭关系,“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919年以后,蔡元培要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时,学校自治,学生自由,彼此是朋友关系;1952年以后,中国大学学习斯大林模式,大学其实是高等技术专科学校,都是为社会服务的螺丝钉,彼此是同事关系;1977年,关闭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大学得到了一批最有理想主义的追求者,彼此是恋爱关系;到了2010年,大学招生推动GDP、大学城建立拉动房地产,彼此早就成了交易关系。
当我们与大学失去了亲近如父子、知心如朋友的精神伦理,大学就只剩满足短期需要的供需关系——江苏省10年换了5个高考方案,50万考生的命运也跟随着朝令夕改;《2010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数年前的热门专业转眼便成了“失业热门”,法学、计算机、英语、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是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
也许,全因中国“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阶层”严重缺货。北大和清华都未进亚洲大学排行榜前十同时,斯坦福大学校长有一个说法,中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快还需20年。这是客气的说法,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批判中国大学:“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而在他看来,大学本应该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
当大学失去了理想主义和独立精神,也就失去了培养精英的生产力——北京不少于10万大学生患有抑郁症,毕业后又沦为唐家岭的蚁族;《中国青年报》一项上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
也许,全因大学生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在生命中最好的18年时光,他们为了考上大学,只学会了考试;考上大学后,他们为了找到工作,只学会了考证——父母、中小学与大学联手制造了一个工具的输送带,最后这个“工具”会发现,他用18年学习的,全是以后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当大学让人才教育变得数据化,也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神秘力量——能力可以学分化,人格也可以证书化,道德也可以数据化:上海交大曾想给毕业生颁发3张证书,包括学业成绩单、能力证书,外加“人格证书”;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推出道德银行储蓄卡,分金卡、白金卡、钻石卡,做好事开证明就可以加积分——大学行政化的最大坏处,是官僚风气让学者变成了唯唯诺诺的花瓶;大学产业化的最大坏处,是以为才华和人格可以数字化。
我们都是中国大学的灾民
中国的中学生总是睡不着——一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报告告诉我们,中国高中生的压力居四国之首,超过七成的中国学生情绪低落、烦躁,近半中国高中生“睡不着”。
中国的大学生还没有睡醒——大学生模仿小沈阳创作的大学版《不差钱》写道:“眼睛一闭一睁,一堂课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_上午就过去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下课了,但人没醒。人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人醒了'但没下课。最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是上课了,但睡不着。”
这就是人生。对那些三四年后即沦为卡奴、房奴、婚奴、孩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大学不过是延时进入残酷社会的避难所,也是人生苦旅中最后的一个乐园——近有李咏不小心口吐真言:“大学期间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失过身,就白上了”;远有中国大学周边由邋遢饭馆、通宵网吧、廉价招待所、无证小诊所形成的堕落街。无数大好青年从室友手中接过第一根烟开始,本该厚德博学的大学时光,就沦为一部青春堕落史。
可惜好日子在大学毕业时就到了头。有分析指,2010年,至少有1000万应届毕业生将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况。这个结局,让中国的父母被看作教育产业链上最盲目的投资者,中国的大学生被视为教育产业链上最大路货的低端产品。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如是说:“大学生是整个食物链最后的环节,没有选择空间。”
韩寒的博客《青春》算是一个解答:“心理辅导是没有用的,当我看见我们的女人搂着有钱人,有钱人搂着官员,官员搂着老板,老板搂着林志玲,你怎么给我心理辅导?一打听,同学们混得都更惨,有混得好的男同学,那是靠家里,有混得好的女同学,那是嫁得好……方圆几百公里内,连个现实的励志故事都没有,这就是很多中国年轻人的生活。”
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是这样嘲笑中国大学的:“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这不仅是施密德特眼中唯利是图的中国大学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早已将“经济上的成功’视为“成功”的全部一拜金女会告诉男人,《非诚勿扰》就是“非钱勿扰”;市长会告诉市民,增加GDP一定可以提高你们的幸福感。
在这个欲望膨胀的时代,大学时刻面对两难的选择——是随波逐流,还是保持独立?这是一个寓言:16年前,北京大学曾拥有一堵围墙,一边是假证件和盗版光盘贩子的聚集地,一边是诗人、学者与未名湖,当年围墙在争议声中被轰然推倒,在原来的墙基上建起了商业街;而16年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学院的人仍必须持有白色的门卡,因为学院大铁门总是紧闭,没有门卡,绝对进不了大门。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过,大学物理的围墙可以拆掉,“精神围墙”绝对不能拆。因为没有了“精神围墙”,大学就无法满足人们对她高尚性和纯洁性的期盼,就丧失了大学存在的价值。问题是,中国大学的“精神围墙”也正在倒塌。大学在电视宣传片中吹嘘的是它的建筑物,而不是它的人文精神;学生选择大学,选择的标准不是一个大学的教统,而是就业率的高低。
中国人有两个出身,一是家庭,一是大学。中国人对大学的执念,源于个人对身份的焦虑。当整个社会都认为读大学是成才标准,大学却不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大学的失败;当孩子要提早告别童年的快乐、父母要牺牲全部积蓄、兄弟要放弃接受教育机会,才能让大学生读上一个找不着未来的大学,则是社会的变态——我们对大学失望,是因为期望过高:我们对它期望过高,只是因为成本昂贵。
大学要培养的应该是“健全”的精英,他需有自由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创意、逆流而上的意志、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今时今日,大学是官场、商场、名利场、欢场、广场,是盲目扩张的流水线、靠人头计算利润的坏公司,是潜规则当道的小社会、官腔流行的小政府、占地面积巨大的小城市,却唯独不是理想主义者心中的“大学”。
从小处说,大学应让一个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改变个人命运;从大处说,大学应促进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垂直流动、缓解社会的阶层板结,从而改变国家命运——这正是中国的大学的最大失职之处:大学本应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力臂膀,但从什么时候起,虚胖多病的大学隐隐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第二篇:中国梦中国特色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资源学院13-6班讲的主题是中国梦的相关内容。
中国梦这个词出现的时间很短,是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之后再2013年3月17日,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向全国人大代表发表自己的就任宣言。在讲话中,习近平多次提及“中国梦”。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两个一百年” :习近平表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即2021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即(2049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具体表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指定群体:中国梦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最大特色: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实施手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实现途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路径: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坚定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深刻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中国在进入近代以后,逐渐落伍,1840年以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努力和不懈探索。然而,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都没有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带领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因此“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前两段视频(中国梦的提出)。
说到中国梦,就不得不提到美国梦。
美国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美国梦”包含几个要素:1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2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3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4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独立宣言》是美国梦的根基,自由女神像是美国梦的象征。美国梦的共性就是“民主,自由,人权”。“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是美国梦的土壤;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那国民只能做“白日梦”,任何美好的梦想就很难实现。
“自由”是实现美国梦的方式,体现了美国梦对公民个体的尊重以及“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梦想,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自由、示威自由、罢工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通信自由等
“人权”是美国梦的内容,它包括生存权、受教育权、工作权、自由迁徒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批评政府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等。
问题和不足:美国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说美国虽然在1776年宣布独立,但直到1865年才废除奴隶制,直到1870年才明确赋予黑人男子投票权,直到1920才规定各州不得剥夺妇女的选举权。
没落:在时代的变迁中,“美国梦”对世界的吸引力可能越来越小。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霸权地位和独断专行,使不少外国人一提及“美国”这个词就充满反感;一个反恐法案堵住了不少移民进入美国的门路;经济的投机化、泡沫化使普通人永远害怕自己的财富突然消失。
这样的梦想似乎已经破灭了。2011年11月美国“雅虎财经”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41%的受访美国民众表示,他们的“美国梦”已经失落;37%没有退休储蓄,38%计划老了靠社会救济生活;63%的人认为未来经济形势会更坏。
中国梦同美国梦的区别
1.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美国梦是个人的富裕
较之中国,美国具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三面环海,易守难攻,建国伊始就是一霸,历史上从未受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征服,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国家安全之忧,人民可以专心做自己发财致富的梦。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周边的环境一直极为险恶,历史上与周边国家的征战从没有停止过,几次被其他民族征服蹂躏。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国家的富强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所以中国梦必须把“国家富强”放在第一位。
2.中国梦的目的是民族振兴,美国梦的目的是个人成功
中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统称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生于兹养于兹,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对这块热土具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大家有一个共识,民族孱弱,任人欺凌,个人的尊严就会丧失,生命财产得不到保护,哪有幸福可言?美国的民族情况远比中国复杂,黑白两极对立,同时也是个移民国家,人们没有乡土依恋,缺乏民族观念,自然也就只谈个人的成功。
3.中国梦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实现,美国梦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人才资源达到
“美国梦”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强调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梦”特别是强调,不管出身、不论阶级,每个人具有同等靠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而获得成功的机会。历史上,美国多次利用其他民族的人民来发展自己的国家。比如早期从非洲引进大量黑人搞种植,十九世纪利用中国劳力修铁路,现在又大量吸收墨西哥、东欧的人从事各种各样的体力工作,很多白人成了有闲阶级,整日打高尔夫享清福。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的大国,不可能靠大量引进外来人才发展自己,所以习总书记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中国梦是群体的和谐幸福,美国梦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家国”的概念,群体意识一直很浓,讲究的是“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之内,关系和睦,人人安康,自己才能幸福。所以中国人的幸福是群体意识的。在一个家庭内部,幸福是共享的;在一个国家内部,幸福也是共享的。然而欧美文化则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和快乐。
5.中国梦具有纵深的历史感,美国梦只有现实的体验 实现中国梦的自信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历史。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史上多次强盛,曾是那个时期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然而,美国只有两三百年的历史,自建国起,靠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人才逐渐变成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它的梦是把现实延续下去,不让挑战他的力量出现,一直可以做自己的美梦。
6.中国梦依赖群策群力,美国梦靠的是个性张扬
实现中国梦,要凝聚大家的力量,人人给力,踏实勤干,利用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朝一个方向努力。它靠的是集体的意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现在要实现梦想,就必须统一大家的意识,明确一个目标,劲往一处使。然而美国自建国起就走的是一条务实的道路,就是简单追求个人富裕幸福,所以个人成功的合力构成了国家的强大。中国人可以办大事,但首先要统一意识。
7.中国梦是为了民族光荣,美国梦是为了个人荣耀
自鸦片战争以来,领土被侵占,人民被蹂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次次大灾难,这都是民族的创伤。近代史上,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民族有尊严,国家有安全,人民可以安居乐业。美国就没有这种痛,所以它也不会做这种梦,因而,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的富裕、成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但是在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会谈结束后,在答记者问时说了一段话:中国将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几天之后在网上就能看到又有学者撰文阐述中国梦区和美国梦的相通之处: 中国梦区和美国梦的相通之处:
第一、中国梦背后的参照系是国际未来发展。第二、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是和平共赢的梦。第三、中国和美国的稳定是世界和平的压舱石。
第四、中国梦与美国梦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富裕幸福。第五、美国和中国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必须尊重对方。第六、中国和美国都有相互学习相互依赖的地方。第七、中国发展是对提高美国富裕的有力支持。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自己的中国梦又有不同的含义。作为普通人,我们的人生目标或者说梦想可能不是国家和民族,而是实实在在的关于自己的小事。比如学生的梦想是学业有成,毕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工人的梦想是工作顺利,涨工资等等。在我们做着这些小小的梦想的时候,当然我们也在为了这些梦想而付诸行动。当我们踏踏实实一步步向目标迈进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也因我们的努力而逐渐强大,也离着中国梦的实现越来越近。其实我们的梦想就是伟大的中国梦的一部分。
好,最后来欣赏一下一首歌,很有意义。
好,以上就是我们班今天的内容,谢谢大家!
第三篇: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浅议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2012年10月3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祚桥(武汉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并进行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注,也使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战略重点转移、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包括六大要素,即“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自主办学、学生参与”,并同时处理好五大关系,即高校党委与行政、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校内部管理与教职工民主参与、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学生等关系。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高校党委与行政的关系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包含两个方面,即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二者相得益彰,不可或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中国特色和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党委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核心,是学校组织系统的决策中心,实行以集体领导为特征的民主集中制。党委领导既表现为对人的领导——管干部、管人才,又体现为对事的领导——领导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指导一般事项和日常工作。党委主要职责体现在管方向、谋全局、抓大事、用干部、保稳定、促发展。重大问题由党委集体决策,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决策的慎重性与合理性。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在法定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指挥中心和管理中心,是学校组织系统的执行中心,主要是落实党委领导,执行党委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源以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这种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的结合,是管理过程最优化的有效形式,符合现代管理科学的要求。同时,议行相对分离的权力运行机制,可以形成权力制衡,减少腐败的滋生。因此,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实现党的领导体制和民主集中制原则与高校办学规律的高度统一。
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党委与行政的关系。一方面必须明确党委是高校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学校全局,把握发展方向,决策重大事项,协调各方利益,承担着统一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重要成员,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尊重校长作为高校法人代表的依法行政权,承担着组织和实施党委所决定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管理职能。党委作为领导集体,对校长依法行政发挥着支持和保证作用。通过“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相互配合、支持,有效地保证学校整体系统功能的发挥。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显著特征。
教授治学——正确处理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 教授治学是从教授治校发展而来的。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地位和作用的日益重视,大学自治的权力必然会因外部社会频繁的接触和介入而相对削弱。此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大学自身规模的膨胀和内部事务也日益增多。为了将教授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教学和科研,各国大学逐渐成立专门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权力在校园管理中的介入,通过以“教授治学”为代表的新的学术权力行使方式使教授继续在大学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授治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授教学育人,发挥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教授研究学问,在学术领域内对学术问题进行钻研;三是教授参与决策,在学校教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学术事务方面行使其拥有的学术权力而实现民主管理。教授治学是一种秉承学术传统与学术标准,以培育健全人格、促进学术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治理方式,教授治学是高校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分立制衡、构建科学管理机制的需要,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我国多数高校属于国办公立高校,接受政府拨款,政府直接管理高校,再加上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本身就极具复杂性,致使我国高校在实行教授治学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有的教授在学术道德、学术权力等方面自律不够;学术组织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此,要实现教授治学,必须提升教授的治学素养,完善教授聘任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组织机构,规范管理体制;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整体统筹其责权关系、协调机制等措施切实加强教授治学,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
民主管理——正确处理高校内部管理与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关系
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民主执政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强调民主管理,实质上就是强调要用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教职工享有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力。高校民主管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过程;二是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三是教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三个方面相依相存,不可或缺。教职工参与决策过程,既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当性,也利于决策的贯彻执行;教职工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和廉政,提高管理效率;教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防范和纠正侵害教职工利益的不当决策、措施和各种行为,预防和减少矛盾,促进校园和谐。
高校民主管理有多种形式和途径,而高校教代会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其主要职责是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的权利,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参与决策事关教职工利益的大事,如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报告,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目前,高校中已普遍建立了教代会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在工作内容、工作质量、工作程序、职权范围、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等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充实,使教代会制度不断创新,在完善民主决策,提高管理成效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主办学——正确处理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自主办学,是指高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团体,根据教育规律和自身发展的特点,依法独立自主地处理学校内部事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并以此获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作为办学实体,应具有与其功能、职责、任务等相匹配的权利,但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看,目前的现状依然有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如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人财物处置、教师职称评定等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政府的强力管理与制约。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确保高校依法自主办学,需要政府改革管理体制,转变管理方式。具体来讲就是政府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具体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由硬性管理转变为软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真正解决。在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中,政府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对高校提出教育要求,但不直接管理和控制高校内部的运行环节,不干预高校内部的日常事务,不在学术领域里使用行政命令,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高校系统的宏观层面,体现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质量标准方面,这样才能实现国家所有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相对分离,才能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目标。
学生参与——正确处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参与,从现代大学制度角度理解,实际上是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大学生以高校主体身份,遵循高校教育规律,围绕高校教育与管理目标,在高校的管理活动中,通过合理合法的多种方式,积极充分地参与高校重要事务的管理,从而促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效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管理体制呈现出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由于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范围和途径进行界定,因此在具体实践中,许多高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综合来讲,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学校决策。二是学生参与监督和管理。三是学生参与学校事务。虽然近年来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观念受到教育界普遍认同,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学生参与管理与决策实施少,程度低;学生参与管理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效率不高等。但是学生参与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应有之意,健全的现代大学制度理应为大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提供思想保障;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再次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学生民主参与的机制,借鉴教代会模式实行学代会提案制度,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第四篇: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任务(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管理既是一项日常工作,更是一项制度建设。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现代大学制度,是反映学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多年来,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进展,办学自主权受到法律规范,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普遍设立,中间治理机构得到建设,大学理事会和校董会职能逐步扩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大幅度提升,学校内部调解机制初步形成。
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制定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是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还要不断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还要加强章程建设。大学章程是高等学校设立的法定条件之一,也是高等学校实现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依据。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要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要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注重不断扩大社会合作。目前,已有超过200所公办高校建立了理事会或董事会。今后,要继续积极探索,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还应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 要】 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探讨如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传承创新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命道路的但却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礼记?大同篇》中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有着相同之处,中国人憧憬的劳动是自我能力的释放,劳动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同世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不再将其收藏起来据为己有”相通。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人所梦想的状态有着相似的状态,又远远高于中国“大同世界”的生活,显然,这更具有现代性,也更符合中国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
2、“入世”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哲学辩证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入世”态度。而中国哲学最显著区别于欧洲的就是中国的“入世哲学”,即注重社会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今生今世。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凭借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很快就把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学转化成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反对奸商和社会财富不平等思想也有契合。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虽然从中国古代很难找到与“本位论”、“主体论”完全吻合的哲学话语。但是,从思想取向上看,自孔慕大同到杨朱、管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入世”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社会实践在哲学基础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探究的“养吾浩然正气”、“向善”、“求真”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志向,这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整体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三、在传承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中国社会开始改革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对东方民族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也是落后的。然而,中国不仅没有在世纪之交演化成资本主义,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决定的力量并不是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广褒的内陆,而是文化的力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文化作为21世纪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构成强势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人把庸俗、媚俗的糟粕当成了时髦,考古、旅游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文化低俗化的倾向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极不相符,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而在当代中国,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文化的构建。和谐文化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5]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时代新风,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党在十八大则进一步号召在文化建设中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来自民族自信的。民族文化的存在以一个民族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想法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为身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成员具有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成员的归属栖息之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来强化民族身份,培植民族身份认同感,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加强,培养一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与自觉还表现为对“他者”立场下的自我定位。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国家把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上升到普世价值,甚至企图以本民族的文化指标取代他国文化,而中国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这一文化霸权的严峻挑战。如今有些国人已经习惯了“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为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如果中华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漂泊的民族,一个不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的民族。”因此,追求和谐的中国,迫切需要立足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正视文化的多样性、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费孝通说过:“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的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6]其次,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个性和民族特色,提高本民族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世界性话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既要主动融入世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高举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秩序。再次,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既与国内文化产业政策有关,更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浮躁和商业化有关。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文化,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工程,它的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更加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将翻开美好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