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两岸手机出版发展与比较
浅谈两岸手机出版发展与比较
手机从第一代的模拟电话“大哥大”、到第二代有短信语音功能的数字电话、再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手机,手机功能从单纯的语音通讯,进化到多媒体信息传递与分享;手机已不再是手机,而是具有视讯、上网等功能的行动媒体,因此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手机比报纸互动实时、比电视方便携带、比计算机价廉普及,这些优势让它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
一、小小手机大大商机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大陆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4亿,普及率达47%;而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176亿,约为总用户的18%。就在2007年,大陆手机上网的用户数总量只有5000多万,仅仅一年的时间,成长率就超过100%。
台湾根据“通讯传播委员会(NCC)”所公布的数据,2008年第四季,手机用户数为2541万,普及率110.3%,开通行动上网功能的用户数达到1530万户(2007年是1185.6万户),占整体行动通信用户的比例提升至60.2%;也就是说,已经有六成的门号开始使用行动加值服务。
图1直观地呈现了两岸手机使用的概况。大陆拥有全世界最多的手机用户,台湾地区则拥有领先全球的手机普及率,这些都为各式各样的手机加值服务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与无限的商机,例如:图像、音乐、网页浏览、电话会议以及其他信息服务,手机出版品亦是其一。
二、方寸之间百花齐放
1992年,英国电信运营商为了解决手机通话费过高的问题,推出廉价的文本简讯/短信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1995年台湾、1998年大陆陆续开通手机短信服务,手机使用进入2G时代,今天看来,这就是手机出版的第一步。一则SMS大约与1秒钟的语音通讯所占用的空间相当,所以通讯费用十分便宜,但一则SMS的内容最多只有160个位,还要加上其他相关讯息,所以“七十个字”是一则中文短讯的限制。这七十个字又能呈现什么样的内容呢?
大陆最有名的手机小说,当推千夫长2004年出版的《城外》。这部连载小说被称为是“中国第一部连载手机小说”,以每70字为一篇共60篇,含标点符号总共才4200字;竟以18万元(rmb)的高价,将大陆地区的短讯(SMS)、手机上网(WAP)和语音(IVR)等版本的版权,卖断给了无线增值运营商华友世纪通讯公司。打铁趁热,2005年作者推出第二部手机短信小说《城内》,同样的被北京阿尔玛通讯公司率先以18万(rmb)价格买断上述版权。也就是说用户可以短信形式、手机上网、手机接听等方式欣赏这部作品。
台湾第一部短讯作品,是以《春水堂阿贵》FLASH而声名大噪的作家黄玄所写的《距离》。这部作品于2004年11月在两岸同步推出,一般认为它涵盖了手机文学必备的三大特点:以手机为载体、内容与手机有关、能够产生实时互动,因此也被誉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不过台湾地区其他的手机作品似乎没有这么好的机运与行情。例如:歌词创作者方文山,周杰伦唱红的《东风破》、《黄金甲》、《不能说的秘密》、《兰亭序》等都是他的作品,可以想见请他写歌词的酬劳一定不低;还有畅销书作家吴若权,他是各大书店排行榜上的常胜军,版酬收入自然也相当可观;但是基于好奇好玩或自我挑战等理由,他们都以自认“不合理、不值得”的酬劳接受了电信业者的邀约开始手机小说的创作――方文山写了《你传来的文字有表情》,吴若权写了《雨中情谜》。
与此同时,短讯服务已从最初只可传递文字短讯的SMS、演进到增强型短讯服务EMS(Enhanced Message Service)及多媒体短讯服务MMS(Multimedia Message Service),手机的使用也从2G、2.5G迈向3G。MMS大陆称为“彩信”,不但可以传文字,也可以传照片、图片、音乐、动画等。以手机报为例,2004年7月中国推出首份“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到目前手机报已超过300种;2008年的奥运手机报就成功地运用MMS信息全面、图文并茂的功能,充分发挥影响力,让更多的读者参了奥运盛事。大多数彩信手机报也采用读者熟悉的、传统纸媒的版面分类方式,国内、国际、财经、体育和娱乐等等;图文搭配、以“帧”为单位的版面设计……这些都和纸质媒体的版面形式十分相似,减少了读者适应的过程。
台湾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手机版的电子报面市,只是未如预期般的红火。当时最大的两家纸媒――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皆与台湾各大电信业者合作推出WAP服务。消费者只要以WAP手机链接至“中时电子报WAP版”或“联合新闻网WAP版”,不论身在何处,都可接收到最实时、最详尽的新闻报导。
就手机出版品的内容来说,台湾地区五花八门,例如:语言学习、星座命理、投资理财、旅游休闲、漫话小说……大陆则似乎更偏爱小说散文等,例如:红袖添香、榕树下、晋江原创网、黄金书屋、逐浪文学、铁血等知名的原创文学网站不胜枚举。
三、行动上网手机阅读
随着3G时代来临、通讯网络日益成熟,手机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阅读器;再加上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用手机看电视、上网、读书、阅报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新闻、漫画、小说……有了手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逛“书店”、逛“报摊”,这对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通勤的学生、上班族真是深具吸引力。天时、地利、人和,手机正利用既有市占率双向影响着阅读与创作,“手机出版”应运而生,但我们却还不知该如何清楚的描述它!
在大陆,手机出版近两年来的增长速度接近300%,远高于传统出版和其他形式的数字出版。新闻出版总署也将手机出版列为实现产业升级所必需大力推进的新业态;为了管理的需要,已开始着手制定手机出版的标准。相关负责人陈磊,这样描绘“手机出版”的概念:“是指服务提供商使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现形态,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制作成数字化出版物,并通过无线、有线网络或内嵌在手机媒体上,供用户利用手机或类似的移动终端,进行阅读或下载的传播行为。按照内容可分为手机读物、手机音视频和手机娱乐;按运营传播形式可分为短信型、彩信型和掌信型;按照内容的获取形式可分为无线因特网手机出版、有线因特网手机出版和手机载体出版三类。”(2009/4/21,中国新闻出版报)
台湾虽然还未对“手机出版”有过明确的定义,但是不论是政府单位、出版业者、或是学术研究,都逐渐在数字出版领域里特别关注“手机出版”这一新的出版型态。譬如: 2008年得到“行政院新闻局”第二届数字出版金鼎奖最佳电子期刊奖的,就是空中英语教室出版的“手机学英语 M-Mag”,这是台湾第一份适用于手机阅读的有声英语杂志。经营手机出版的业者越来越多,例如(内容业者)中国时报的手机阅读网、明日工作室的starq.com、(电信业者)远传电信的远传小说馆、中华电信的emome、(手机服务加值商)晓腾国际的mebook、口袋移动的joybox等等。在学术研究方面,南华大学郭仲桦2008年也曾以“使用手机为载具阅读数字内容意愿研究”为题进行调研,建议业者可针对手机阅读数字内容的特性以及不同生活形态进行营销策略。
从大陆的定义与台湾的实践来看,手机已成为因特网的重要终端设备,手机出版则是网络出版的延伸与数字出版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的主要领域,任何在传统和网络上的出版行为都有可能在手机上实现。
四、to be or not to be
“手机出版”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形态,有人追捧、有人观望、有人排斥,甚至有人惊呼“手机小说在谋杀作家”;不管我们愿意或不愿意,它都已经进入了实际传播,并且形成了手机小说、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原创文学、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等种类齐全、灵活多样的格局。也许,这世代交替之际也正是出版产业的转机!
1.新的价值链目前手机出版的价值链是由内容供货商(ContenProvider,CP)→加值服务供货商(Service Provider,SP)→电信运营商→客户端这四个环节组成。各环节之间该如何合理分配利润?例如:为了确保利润,电信运营商向上游发展提供加值服务(例如:中国移动通信+e拇指文学艺术平台emz.com.cn);传统出版机构与电信运营商的直接合作(例如:万榕书业+中国移动通信);化竞争为合作,这些都是手机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出版业者是内容的提供者,“生产内容”是核心能力,但要如何运用这些“内容”来开发商机、提升盈利?
2.新的内容呈现 目前手机阅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传统的内容直接搬到手机上,另一种则是针对手机阅读的特性开发适合的内容,新的内容、新的表现手法,甚至是新的语言。读者希望看到的是哪一种呢?手机阅读的特征是简洁、快速、流畅,而传统内容可能会有太多冗长的铺陈、详细的情节,很明显的并不适合直接呈现。例如:作家吴若权的小说“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曾被电信业者看中要做成短讯小说,但他仍坚持重写一篇新的,只因为当初那篇小说并不是为了手机而写。
3.新的创作工具手机不仅是终端阅读器,更取代纸笔成为创作的工具,通过手机,可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捕捉灵感、记录心情;这些内容也可以随时上传发送、与人分享,因此成为作家的门槛也降低了。例如:两岸都有“行动作家”每天定时以短讯发送故事,供手机用户阅读;也可以用手机上网(例如:掌中机客wap.159.com)进行手机写作。但是在台湾,计算机普及、上网方便,而且注音的输入法,不如大陆的拼音、笔划输入法快速、简易,这是否也降低了用户在手机上创作的吸引力?
4.新的版权概念 手机出版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收取订阅费,譬如包月的月租费;二是收取出版品的使用费,譬如按浏览时间/数量收费;三是吸引众多用户、以此争取广告收益。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拷贝侵权变得容易,手机之间的转寄更是频繁,再加上民众已经习惯从网络上获得任何想要的内容;付费用户的比例并不高,业者的收益主要还是来自广告。只是若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产业链的各环节又怎会有继续前进的动力呢?手机出版这一领域要有突破性的发展,是否应从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开始,普及使用者付费的观念呢?
王翠华
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硕士。在两岸从事出版相关工作20余年,现为自由撰稿人。著有《北京,我来啦》、《普通话VS国语》等。
第二篇:两岸走势及其未来发展
两岸走势及其未来发展
近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三、两岸经贸制度性安排实现的路径构想
如上节所述,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缓慢发展与逐步推进的过程。如大陆贾庆林在2006年召开的“首届国共两岸经贸论坛”开幕式上所说“应本着双向互惠、共同繁荣、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而早在2005年,台湾“立法院院长”王金平也提出应先将金门打造成“一网三区”的两岸和平“新金门”构想(“两岸客货航运线”、“两岸台商信息交流区”、“金门和平观光特区”、“金厦共荣经济特区”),以现实和渐进的方式构建稳健的两岸关系。由此可见,在两岸制度性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上,两岸都考虑到了大陆与台湾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与既有条件,认为,在整个区域层面一次性建立起一体化组织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须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次区域自由贸易区到两岸共同市场,分阶段、分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次区域自由贸易区阶段。因为商务往来是两岸当前是政治对峙中最不具敌意,较不受政治权力拘束的交流。因此,在互相尊重与保障对方经济利益前提下,两岸双方可以在两岸次区域合作的层面上先行一步,以区域对区域、行业对行业、企业对企业的方式灵活处理贸易中的有关事宜,以局部、渐进的方式启动两岸经贸一体化进程,为将来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制度性一体化奠定基础。比如,为发挥福建独特的对台优势,目前国务院通过和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台办又发布了八项惠台新政策,不断加大对福建省对台工作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力度。而福建省也专门出台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25条扶持措施,建立闽台行业对接机制,提高闽台在电子信息、机械、石化、轻纺等行业领域的合作以形成较强的配套能力。
第二阶段,自由贸易区阶段。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岸双方可就两岸实行贸易自由化政策进行商谈,进一步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实现两岸间商品完全自由移动,在此阶段,两岸仍各自保持对区域外成员的贸易壁垒与贸易政策,这是可即时见效与最为可能的措施。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着手建立商务仲裁制度,为日后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建构法律体系和机制先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中,可以借鉴大陆与港澳的CEAP(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方式,通过签署“两岸自由贸易区安排”来实现,或者按照台湾的说法,签署“更紧密的经济运作架构(CEOF)”、“综合性经济协议(CECA)”或者“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来实现,也可视两岸三地各方的意愿通过建立“两岸三地自由贸易区”来实现,具体情况可通过两岸协商来决定。目前,“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第一、二轮商谈已分别于2010年1和4月落幕,接下来将进入更加艰难的谈判,双方都愿本着“先易后难、求同化异、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尽快推动商签协议,具体的签署时间预计在2010年6月。
第三阶段,关税同盟阶段。随着两岸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两岸可进一步提升经济合作层次,推动经济法规制度的调和与各种标准化事宜,在“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两岸关税同盟”,不仅取消彼此之间的贸易壁垒,还对区域外伙伴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如此,彼此的协调从相同的外贸政策开始,慢慢推向更多方面,以期实现更为全面的经济整合。
第四阶段,共同市场。共同市场的模式特征是不仅实现两岸商品自由流通,也不仅对从外界进口的商品实行统一的贸易壁垒,而且还在本区域内实行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移动;不仅协调与统一彼此的对外贸易政策,而且协调与采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因此,就目前而言,“两岸共同市场”的实现还具有相当的难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只能将其定位在两岸经济一体化长期努力的目标。而究竟何时能够真正实现,则取决于两岸当局的意愿,由两岸共同协商决定。只有当两岸各方在既有的一体化中实现了预期获益,并认识到进一步获益所受到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一体化才能克服,而且愿意进一步让渡对有关。
以上是两岸关系的三个特征。两岸关系的未来,必将决定于和这三个特征相联系的三 大因素,即台湾岛因素、中国大陆因素和国际因素。在这三大因素中,起决定和主导作 用的将是中国大陆这一因素。随着中国大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上升,国防 力量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必将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无论是“渐 进台独”或“急进台独”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参考文献 [1] 李非《当前海峡两岸贸易形势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周叶中;张艳;《论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3]》;学习与实践2007年09期
第三篇: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论发展两岸社会关系
--------兼论中国大陆民众在两岸交流中的政治言行
作者:肖永国
所谓“社会关系”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更准确地说,“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彼此间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所以,“两岸社会关系”就是两岸民众在两岸关系存续、发展及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关系的总称,包括两岸民众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一、两岸社会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之所以强调“发展两岸社会关系”,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两岸自2008年开始恢复协商以来,台湾主张“独立”的政治势力不甘心丧失政权的失败,持续利用各种形式的媒体对台湾民众散播不真实的两岸信息,对中国大陆极尽污蔑、侮辱、丑化和嘲讽之能事。最典型的就是:李登辉与陈水扁近20年的执政,已经不再把中国当作祖国,中国反而更像是一个不相干的亚洲国家。尽管依据台湾的“宪法”,“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但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现在几乎全部的台湾媒体,包括“中时”、“联合”以及台湾官方的媒体都直接称呼中国大陆为“中国”。
至于支持“台独”的新闻媒体就更不用说了。在台湾主张“台湾独立”的新闻媒体只要谈到中国大陆就必然秉持所谓的“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原则”。凡是呈现中国大陆面貌的具体的描绘都会是中国大陆产品就是“劣假产品”、“随时毒死人、害死人”;中国大陆民众在台湾的社会形象就是“偷渡客”或“假结婚”,来台的目的不是“打工抢饭碗”或就是来“做鸡的”;中国大陆对台官员一出口就是“脏话”、一动手就是“打压”。凡有利于中国大陆的新闻,绝对不说;凡不利于中国大陆的信息,一定大书特书。在新闻采编中,凡是“中国大陆”的前面,一定会加上诸如“恶霸”、“不民主”、“不自由”、“反人权”、“残忍”、“封建”、“没知识”等诋毁性质的政治形容词。
诸如此类的政治评论或社会形象在台湾各媒体中广泛存在,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两岸社会之间制造一堵阻碍两岸社会交流、交往与融合的政治屏障。
中国大陆在推进两岸全方位沟通、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台湾执政当局刻意制造的两岸社会屏障。因为在制造和扩大两岸交流、交往的社会屏障的社会群体中,不全然是目不识丁的个别台湾民众或极度狂热的“台独”分子,相反,更多的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头衔或较高的社会地位及较大的政治影响。这些人也不是没有来过中国大陆,更不是不了解中国大陆的发展。但是,他们之所以肆意歪曲和污蔑,就是为了延续两岸社会的隔绝、仇视或对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越是在两岸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大陆越是要在发展两岸社会关系上精心筹划,做好长期发展和转化的工作。
二、设置两岸社会屏障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危害;
台湾岛内外“台独”政治势力在两岸之间制造的社会屏障对推进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具有极大的政治危害。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人进行政治污蔑。
“台独”政治势力诬蔑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抹红”或“卖台”。即便是台湾最高政治领导人都对这种政治污蔑“退避三舍”,更不用说普通台湾政治人物会怎样应对了。此类事情层出不穷。这也是主张统一的台湾民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
台湾坚持统一的民众或政党,除了极少部分的台湾民众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两岸外,绝大多数坚持两岸统一台湾民众仍然认同“中华民国”。台湾坚持两岸统一的台湾民众,无论坚持何种统一的模式,但是至少都认同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都愿意参与未来“自由、民主、均富、统一的新中国”。这样的台湾民众在台湾被归纳成“统派”,在历次民调中“统派”大约有20-25%。其他75-80%基本上是希望两岸维持现状,或是渐渐在走向独立。
需要特别提醒中国大陆民众的是:台湾主张统一的“统派”,都可以大致统称为“民主统派”,因为他们相信“民主”是中国统一的大前提。或者说,未来统一的中国,“民主”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和社会机制。台湾的“民主统派”通常会对大陆民众发表的一些讥讽台湾民主的言论感到不快。事实上,大陆民众讥讽“台湾民主”的缺陷并不能增加台湾民众的统一认同,只会增加两岸的政治隔阂或对立。因为台湾的“民主缺陷”毕竟不是台湾人民所期待的,毕竟台湾人民也是台湾“民主缺陷”的受害者。更何况,任何一种政治和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不断建立、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中国大陆民众希望世界公平、公正地对待中国大陆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更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客观的认知或评论台湾民众选择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另外,能与中国大陆民众争论“中华民国”的台湾民众,几乎都算是台湾的“统派”或“偏统”的中间人士。因为台湾的“独派”始终认为“中华民国”已经灭亡了。所以,台湾的“独派”不会与中国大陆的民众争论“中华民国”的问题,台湾的“独派”坚持的是“台湾国”。
顺便说一句,在当前主导两岸交流与交往的“一个中国原则”具有强大的政治包容性。并非坚持“中华民国统一中国”的台湾民众就是“台独”或“独台”份子,也不是说台湾主张统一的台湾民众必须政治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准确地说,在两岸交流与交往中,中国大陆对台湾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台湾对中国大陆凸显“中华民国”,都是违背两岸达成的“搁置争议”的政治准则的言行。但是,两岸在交流与交往的过程中共同倡导和认同“中国”、“中国人”及“中华民族”,这是符合两岸各自的宪政体制的基本政治责任和政治义务。
所以,中国大陆民众,无论是在网络论坛中还是在现实生活里,善待愿意平等交流和交往的台湾民众就是为两岸统一“尽一份心力”最好的政治方式。中国大陆民众不要在两岸社会交流和交往中动辄对从属于言论自由范畴的不同观点扣“政治帽子”或随意加“政治标签”。因为这种“亲痛仇快”的行为完全背离两岸的实际,实在令人齿寒,会让更多的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心灰意冷。
2、在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台湾政治人物之间制造政治流言或政治矛盾。
在台湾非常流行所谓的“放话文化”。一些政治势力借用台湾地域狭小但媒体发达的特点,故意曲解或放大某些政治言行,以达到制造主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台湾政治人物之间的政治流言或政治矛盾的目的。加之台湾政治派系林立,存在彼此沟通不畅的问题,这些“不甚高明”的“政治流箭”很容易让从事两岸交流与交往的台湾政治人物防不胜防。“放话”或散布政治流言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可是两岸却必须为此付出沉重的发展两岸交流与交往的政治代价。
3、在两岸之间制造政治摩擦或破坏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
两岸在交流和交往的早期,由于历史形成的政治敌视和对立的政治思维,难免会出现沟通不畅的特殊时期。一些政治势力借助于貌似为一方着想的方式向另一方发布或“披露”某某政治人物所谓的“政治私密”,又冠之以“冠冕堂皇”的政治理由传播出去,达到混淆政治视听、破坏政治互信的目的。
4、制造两岸的政治误解;
若论制造两岸政治误解的这些手段,无论是水平或层次,的确都不高明。无非是在“信源”、“信宿”、“信
道”的其中之一进行刻意歪曲或人为放大,但是在两岸存在社会或政治障碍的环境下,在“三人成虎”或“偏听偏信”的舆论环境中,很难让两岸保持清醒和理智的政治和社会判断。
5、增加两岸交流与交往的政治和社会成本;
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只要对人民有利,都愿意在发展两岸交流与交往中做出政治或社会的付出。但是,如果存在两岸较强与较硬的政治或社会屏障,两岸必须要准备更大、更强的政治或社会付出,以至于短期内会失去两岸开展交流和交往的价值,造成两岸的“零和模式”的局面。
中国大陆农村有一句名言“要致富先修路”,其实,在两岸建立正常的经贸文化和政治关系时,同样存在开辟两岸政治和社会“通途”的问题。这就是发展两岸社会关系最大的政治意义和价值了。
由此可见,发展两岸正常的经贸文化关系或正常的政治关系,最重要的首先是突破两岸的社会或政治屏障。换句话说,如果不能率先形成两岸正常的社会关系,两岸努力建设的正常的经贸文化关系或政治关系,存在“付诸东流”、“裹足不前”或“难以为继”的政治风险。因此,越是在两岸深化经贸文化关系或政治关系之前,越是要首先打通两岸之间的社会或政治通道。
三、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政治目标;
两岸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与交往,就是希望两岸民众的相互接近,能够形成彼此更加客观的态度、认识和往来,创造更有价值的两岸融合、统一与繁荣的社会。开展两岸不同形式的交流与交往,至少有以下几个层次的目标:
(一)初级目标:帮助台湾民众树立正确的中国大陆的社会形象;
中国大陆自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来,历经持续的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也经过了政治和社会的波折,感受到了政治和社会变化的喜悦,也品尝了政治和社会的动荡带来的悲苦。中国大陆经受的风风雨雨,本质上与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曲折发展没有什么两样。正因为如此,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始终抱着积极、客观的政治态度接受人民、历史与时代的检验。特别是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凭借无畏的政治勇气和自我修正的政治机制,果断地终结了背离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政策和历史,以改革开放的政治胸襟开创了中国大陆的新纪元。
所以,认识中国大陆,需要客观的认识中国大陆完整的发展历史。无需将中国大陆的波折扩大化,也不必突出中国大陆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更没有必要主观放大中国大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一切以人民“答应不答应”、“愿意不愿意”、“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对中国大陆最好的政治评价。
除此之外,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还总结了客观评判正误和是非曲直的标准,即:
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任何偏见都是基于缺乏客观标准。中国大陆倡导的“三个有利于”的政治标准,如果抛开意识形态的政治差异,既是认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客观标准,也是适合对所有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判断的标准。中国大陆发展的60年是不断接受人民、历史与时代检阅的60年,这其中也包括2300万台湾人民。在中国大陆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大陆的党和政府会越来越自觉的接受全方位的政治和社会考验。
(二)中级目标:消除两岸社会的仇视或对立;
通过两岸沟通、交流与交往,除了帮助台湾民众客观认识中国大陆,在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树立正确的政治和社会形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建立两岸民众密切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的途径,正确的认识当代中国大陆的发展与现状。这其中既包括中国大陆的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也包括不同地区或地理的人文历史,更要包括处于不同层次和环境条件下人民的生活。
两岸民众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但是不能允许存在对彼此的歧视;两岸民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对彼此的贬低或诬蔑;两岸民众生活的环境、水平或条件有高低之分是正常的,但是两岸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的选择权利决不能有贵贱之别。无论是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民众,还是生活在台湾地区的民众,两岸生活的共性必然是超越两岸生活的“差异”、“不同”或“高低”的。因为这才是两岸交流和交往的主流。也唯有如此,这些“差异”、“不同”或“高低”才会成为两岸交流与交往的“特色”或“风格”。
换句话说,人类生活在一起,无论地域或地区有怎样的不同、发展的历史或条件有如何的差异,但是生活的本质都是一样。因为那是做为人的共同属性的一部分。更何况两岸民众具有同文、同种、同源的民族特性,只要两岸人民愿意在交流、交往的实践中形成积极、客观对彼此或对岸的认知,两岸历史遗留的政治或社会的仇视或对立就一定能消除。反之,一旦两岸民众被蓄意的假象所蒙蔽,而又不愿意在两岸交流、交往的实践中认知彼此或对岸,那么只可能延续历史遗留的政治或社会的仇视或对立的思维、观念。所谓“上善若水”、“境由心生”,就是要求两岸民众不仅要学会用“双眼”观察和认知彼此或对岸,更要学会用“心眼”思考和理解彼此或对岸,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三)高级目标:促进两岸社会的正常往来;
两岸社会的正常往来是基于两岸民众之间的“客观认知”和“积极实践”,更重要的还在于两岸民众开展正常的社会交往、经贸往来及思想交流。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两岸不同政治或社会层次和不同社会界别的不间断的往来。
中国有句名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强调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用时间来检验彼此、用生活来考验对方、用变化来验证认知。事实上,两岸社会的正常往来也是如此。在台湾的历史上,固然因为历史的变迁而导致两岸政治的隔离,但是并没有隔断两岸人民之间的往来与联系。因为在两岸政治势力主导的两岸历史条件下,政治和社会隔绝的历史不是两岸人民可以选择的。更重要的,做为历史中的人,历史的悲苦只能成为两岸交流与交往的理由,而不应该成为阻断或隔绝的借口。我们无力改变过往的历史,只能把握今天的机缘,让历史的悲剧不在我们手中重演。这才是两岸人民开展正常往来的共同历史责任。
所以,开展两岸社会的正常交往,就是把两岸执政党、两岸政府和两岸民众置于接受历史变迁、时代变化和人民检验的环境和条件下,让两岸“相互扶持”、“荣辱与共”、“血肉相连”、“同享尊严”的人民的意志得到全面的贯彻和体现,就是发展两岸社会正常交往最好的标准和境界。
(四)终极目标:两岸共同主导台湾社会的发展;
无论中国大陆的执政党或政府,还是台湾地区的执政党或政府,自2008年以来都在倡导“人民最大”、“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是两岸历史最可喜可贺的政治变化。
“两岸向何处去”,这原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两岸共同的历史和民族发展都做出了准确的回答。但是,两岸当前处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台湾在遭受长达20年的“去中国化”的政治和社会逆流后,这个原本简单的答案就变得“讳莫如深”、“扑朔迷离”,以至于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境界”。
这种所谓的“玄妙”,本质上就是两岸人民的意志无法得到贯彻和体现的标志。把任何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无非是台湾政治势力愚弄台湾民众的“政治把戏”罢了。中国人常说“人命关天”,就是比喻没有什么事情比“人命”的事情更重要的。其实,这句话的推论就是:两岸人民的现实生活是超越任何政治和社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一切与两岸人民“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更高品质的自由”、“拥有更高层次的尊严”相违背的政治和社会的体制、制度、规范或言行,都是对人民意志的违背。
由此可见,两岸任何政治和社会的问题,一旦置于两岸人民的生活中,一切是非曲直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主要措施;
本质上,两岸政治和社会的走向不可能成为问题,因为两岸的历史仅仅是两岸人民生活很小的一部分。两岸真正的问题是:两岸共同主导的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能否与两岸人民生活的目标相一致而已。这既是两岸的问题,更是两岸的答案。
因此,发展两岸社会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深化两岸各层次人员往来,特别是要加强两岸青少年社会群体的往来。两岸民间层次的往来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要学会正确认知彼此和对岸,更要学会欣赏彼此和对岸的异与同;
2、确立台湾主流媒体积极、客观的报导准则,增强对台湾公众认知彼此和对岸的主导能力。对待蓄意制造两岸政治或社会屏障的政治势力“断财路”、“绝生路”、“留出路”是基本的斗争准则;
3、大力发展对台湾不同阶段的教育合作,从两岸共同的台湾历史、两岸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出发,除了培养两岸民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要培养立足台湾、胸怀中国、放眼世界的气度和格局;
4、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两岸民众交流、交往。两岸社会交流“贵在坚持”、“贵在有序”、“贵在有效”。总结两岸60年政治或社会交往的历史,“做好自己”是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第一准则;
5、拓宽两岸民众互动渠道和途径。开展两岸民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首先要有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是要激发两岸民众积极参与热情,最后是要讲求两岸民众热衷互动的回报。两岸政治要服务于两岸社会,更要服务于两岸民众的生活,否则两岸互动就不会长久发展;
6、扩大两岸民众之间的社会互助。“如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两岸民众开展种类多样的政治、社会、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与互助,让两岸民众融入彼此或对岸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始终是最好的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方式。其中,选拔符合条件台湾民众在中国大陆政府、科研院所或经济组织中担任职务或赋予职权,就是最直接的促进两岸社会关系的方式之一;
7、加强两岸民间组织之间的社会合作。两岸最终的政治和社会走向,本质上取决于两岸人民生活的方向。在台湾社会,民间组织强大是台湾的基本特征。两岸通过民间组织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或“社会合作”等模式,在“扎根台湾社会”、“服务台湾人民”和“引导台湾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两岸人民生活的转向,就是最好的转变台湾政治和社会方向的方法;
至于其他的,只要两岸坚持不懈,在两岸人民的生活中,一定能找到更好的问题和更优秀的答案。
第四篇:论“国共论坛”与“两岸论坛”的政治发展
论“国共论坛”与“两岸论坛”的政治发展
作者:肖永国
“国共论坛”是“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俗称。“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依据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达成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而设立。“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第5条提到:“建立两党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议题的研讨,举行有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议题的磋商,邀请各界人士参加,组织商讨密切两岸交流的措施等。”
由此可见,“国共论坛”并非只有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才能参加。
一、“国共论坛”的举办情况;
(一)首届“两岸经贸论坛”;
2006 年4月14日到15日,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围绕“两岸经贸交流与直接通航”主题,就“在全球化浪潮下,两岸经贸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两岸观光交流对双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两岸金融交流与两岸经贸发展 ”五项议题进行研讨。论坛闭幕式上,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和通报了大陆方面进一步采取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中台办副主任李炳才宣读了论坛达成的七点“共同建议”。中共单方面宣布的惠台利民政策充分表达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诚意和善意,也使两岸经贸往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了务实沟通的渠道,而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进党当局则在两岸往来日益密切的历史潮流中开始被“边缘化”。
(二)第二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2006 年10月17日到18日,第二届“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主题是“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实现两岸农业互利双赢”,就“加入WTO后两岸农业合作面临之机遇与挑战”、“当前两岸农业合作模式之探讨”、“两岸农业合作发展之问题与对策”三项议题进行研讨。闭幕式上中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宣读会议达成的七项共同建议,中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新政策措施。这次论坛中共同样以单方面出台惠台利民政策的形式,继续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向台湾同胞释放善意。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和给予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以及对台湾农产品实施法律保护等措施,不但解决台湾中南部农民的经营困难、促进大陆农业的开放发展,还为两岸农业合作走向互利双赢铺平道路,并掀起两岸农业合作的热潮。
(三)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7 年4月28日到29日,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名称也开始固定下来。论坛主题是“两岸直航、旅游观光、教育交流”,围绕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小三通”、两岸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交流合作、观光旅游等五大议题进行了研讨。闭幕式上中台办副主任郑立中宣读了六项“共同建议”,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负责人分别宣布了13项惠台措施。六项建议涉及的都是两岸同胞特别关心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国共两党进一步推动解决的重要课题。13项惠台措施贴近民生,注重实效,受益的不仅是台湾工商企业,还包括农民、学生,以及医生等专业人士,受到两岸同胞的欢迎和国际舆论的好评。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欢迎台湾高校到大陆招生,不但帮助解决台湾高校生源不足的问题,使两岸的教育交流成为双向交流,还有助于促进两岸青年相互了解、消除隔阂,使两岸关系的长远发展趋向良性。
(四)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是“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三项议题是:拓展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构建两岸经济交流的制度化安排。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九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宣布了十项惠台措施。这十项措施体现了大陆有关部门对于扩大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影响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对保障和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真心实意。
二、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两岸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进行探讨。论坛制定了五类议题,包括“文化交流合作”、“教育交流合作”、“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经贸议题”及“两岸民间合编中华大辞典”。两岸文化界、教育界、文化创意产业界、工商界的专家学者和代表人士,以及部分两岸青年学生代表,共约500人将出席论坛。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与其他四届最大的不同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国共论坛”的俗称正式改名为“两岸论坛”成大势所趋;
2、在马英九的祖籍湖南召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于7月12日结束,是对马英九个人的政治善意(马英九的生日是7月13日);
3、两岸正式构建“经济”和“文化”两大动脉标志着两岸关系全面深入进入台湾政治和社会;
4、“胡马会”成为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大的私下热议,本次论坛“意外”的成为了两岸最大的“非正式沟通渠道”;
5、“教育合作”、“媒体互通”与“人员生活”将成为改变台湾政治和社会面貌的“三大利器”;
6、两岸通过第五届论坛形成了由两岸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政府代表及个人构建的未来“两岸人民政治协商组织”的雏形;
7、“两岸论坛”与“两会管道”的政治分际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奠定了长期存在的政治需要和政治基础;
三、“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名为“两岸论坛”的政治意义;
在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前夕,马英九在对吴伯雄一行讲话中提出“国共论坛”应该改名为“两岸论坛”。事实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被媒体称为“国共论坛”本身就是个俗称,但是,如果论坛组织机构能借势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为“两岸论坛”是好事。但是,如果深入分析马英九的内心想法应该是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简称为“两岸论坛”的意思。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名称由来,是基于“胡连会”达成的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其名称有三层含义:
1、突出两岸各种人民团体、政党、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均可以参加;
2、论坛的主办机构是两岸政党的研究机构,主要是对两岸未来发展确立方向或建议,并不具有行政约束力;
3、确定“经贸文化”的议题,主要是考虑该议题是台湾政治和社会的主流;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名为“两岸论坛”有五层含义:
1、淡化“国共论坛”,消除两岸政治误解;
2、继承两岸人民团体、政府及组织、个人等广泛参与的组织性质;
3、区别于“海峡民间论坛”的发展两岸社会关系的宗旨;
4、有别于“两岸两会管道”的政府授权的制度化协商的组织形式;
5、可以广泛涉及两岸人民关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议题开展无约束的务实探讨;
如果“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改为“两岸论坛”能够成形,那么,“两岸论坛”的政治意义就很突出了:
1、两岸人民协商的平台;
2、“两岸论坛”成为凝聚民心、民意、民情的正式组织形式;
3、为未来两岸轮流联合主办的创造了可能
4、为“胡马会”在台湾举行提供了机会;
5、“两岸论坛”成为“两岸人民协商组织”的雏形;
但是,从两岸的现实来看,这种政治发展趋势还需要更多的环境和条件做支撑,特别是台湾方面。但是,这至少为马英九展示“政治善意”提供了可以发挥的“政治空间”。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收获。
第五篇:2021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
2021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两岸农业合作发展总结
今年来,依托福清台创园新引进台湾水蜜桃、木瓜、芦笋、芒果、杨桃、柠檬、日本锦鲤、台湾真柏、“富贵红”火龙果、黄金笋、“金钻”凤梨等农业优良品种___个,示范种植面积___亩;带动发展了___家本地现代农业企业,充分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已安排就业人数达___万人以上(本地和外地),年增加农民收入亿元以上。
二、继续做好台创园服务工作,推广示范效应凸显。
福清台创园管委会用足用好政策,优化服务引导,悉心为台农台商营造优质的创业投资环境。目前,全园已有___家台资独资、融台合资及合作农业企业,__年产值达___亿元,同比增长___%,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___亿元。福清台创园发展建设在全国 ___个台创园中第三方评估优秀,排名全国第五名。
三、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互惠。
积极___县区及农业企业参加农业对外合作的政策培训与研究,协调___市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农业对外合作方面的政策措施,在项目推荐上向海丝沿线国家倾斜。___春申股份有限公司和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项目,是___省第一批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项目。
四、做好政策和资金扶持,创新项目合作机制。
___邀请了以台湾南投县观光协会总干事颜峻瑜先生为代表的台湾嘉宾一行___人,甄选了___新时代农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___谷)、连江开心农场、福清云中部落、连江县望江园、连江县赶海一号等___家___优秀的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参加“第___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生态农业对接会”并签订合作协议。继续支持台资农业企业项目建设,安排__年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___万元用于扶持符合条件的台资农业企业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