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需要反思精神

时间:2019-05-14 15:5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需要反思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需要反思精神》。

第一篇:大学需要反思精神

【编者按: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再度触发中国社会对当下大学 教育制度的深刻反思。80年代领衔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老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最近公开致信清华,呼吁反思中国大学制度之弊端。此文首先在《看历 史》杂志发表了节选。FT中文网现征得作者同意,特此发表信件全文。】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织委员会: 您们好!

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我借此机会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清华大学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为这些成就做出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在中国,清华大学有着“中国麻省理工”之称的美誉,说明贵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我也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的“排头兵”,是最有希望最早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这说明,贵校重任在肩,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所承担的重大使命。

十分巧合的是,今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迎来了建校150周年的纪念,我看了两校为庆祝校庆的安排,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据麻省理工学院宣布:“自 1月7日至6月5日,将举行一系列盛大的庆祝活动,在持续150天的校庆中,麻省不但要向以往的成就和贡献者致敬,而且将举行严肃的反思活动,思考如何继 续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然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早在5年以前就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后又改为组织委员会,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此外,还成立了发展委员会和顾问 委员会,3年以前就开始了1000天的倒计时活动。筹备工作不谓不充分,舆论不谓不大。可是,整个校庆活动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格式化的思维窠臼——大造舆 论,邀请名人捧场,极尽评功摆好之能事。在这一方面,拥有丰富资源的清华又开各校之先,舆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自去年以来,该校就开展了“百年赋”、“我爱清华”、“百年清华、行健不息”、“两岸同心”等活动,而且还把舆论造到了国外去了。去年,该校派代表团访日,举行了“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周”和 “早稻田—清华大学日”活动。在美国的造势的范围更大,先后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举办了“清华周”,在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哥伦比亚举办了“清华日”,在哈佛大学举办了“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学生论坛”。

但是,我却没有看到清华大学有任何一项反思活动,更没有像麻省那样“严肃的反思”,这就是清华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之间在思想境界上的巨大差距。当 然,缺乏反思精神不仅仅只是清华大学,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各大学,都没有反思精神。要不然,为什么人们从来就听不到国家教育部对人们批评的回应,如扩招冒 进、大学合并瞎指挥、教学评估造假、学术腐败、特聘教授假引进,评名师搞官本位、债台高筑等,从而使我国高教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明明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教育部就视而不见呢?说到底,就是没有反思精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对反思有过很多的论述,他说: “哲学认识的方式只是一种反思”。:因此,反思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工具,要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必须进行反思。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 冒进之后,更需要进行反思。不经过深刻的反思,就不能吸取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就不能认清教育的规律,不能成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也就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 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既然没有看到清华大学的反思,那么我作为一名老年教育工作者,出于责任感的驱使,不妨替你们作一点点反思,但愿是“逆耳的忠言”。

首先,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校长?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是很清楚的,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一流的教育家当校长,但是这个问题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各重点 大学都没有解决好。为了说明问题,我不得不重提5年前发生在清华的一件事。2005年5月11日,清华大学校长主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演讲,演讲完毕 赠送礼品时,校长念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诗时,由于不认识小篆的“侉”字而语塞,并进一步导致举止失措,把赠送礼物说成了“捐赠礼物”,接受对方礼品 后又忘记说声“谢谢”。这本来是很庄严的场合,却闹出了大笑话,并遭到了普遍的批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谁都有念错字的时候,我也念过错字。我们无意苛 求科学家要会认识篆体字,一定要懂得古诗文,但作为大学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对此,著名的文化学大师王元化先生在逝世前曾批评说:“大学校长由对 人文科学茫然不晓的理科教授担任,而此种现象导致大学文科奄奄无生气,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件事并不能怪罪校长,而只是暴露了我们遴选大学校长标准和方法 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把遴选校长的权力交给学校的教授委员会,相信他们能够选举出符合教育家标准的校长。

其实,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杰出的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刘达、刘冰等,从治校的实践中,他们要么成了学者化的职业校长,或者是革命 化的职业校长。梅贻琦先生是留美的物理学博士,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他是博士或是院士(逝世前一年台湾中央研究院才授予他院士头衔),而是反映他的教育理念 的一句话:“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至今仍然被我国教育界所传诵!这几位校长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其业绩和教育思想,都已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史 册。对比起来,自8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都是院士,他们都是双肩挑的学者,不能专心致志地把全部智慧和精力用于办好学校,因此他们都没有成为有 影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85年以前曾说过:“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 衰。这种事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整个(指心无旁骛)的人去担负吗?”问题就在这里,我国现在不仅校长,而且有些部处长也搞双肩挑,他们怎么可能做到“鱼和 熊掌二者得兼”呢?因此,清华应当珍惜自己的经验,选拔那些教育家当校长,心无旁骛地领导和管理好学校。也许,也有些院士符合校长的要求,但必须放弃学术 研究,要以学校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绝不能利用校长的资源营建个人的学术汕头,像世界那些著名大学校长一样,做一个专心致志的职业化校长。根据过去的经 验,从国家部委或省市的领导人中,选拔那些既受过良好教育(假博士不要)又有民主作风的人,到部分大学担任校长,也许比直接从教授中选拔要更好一些。

第二,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在清华大学的介绍中说:“学校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史上,的确存在着怎样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蕴育出了大批翘楚和大师级的人物。可惜,这种精神并没有继承下来,无论是独立也好,或是自由也好,恐怕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只不过为了宣传而 已。请问:你们对教育部有自己的独立自主权吗?你们又给了学校的教授和学生们多少的独立和自由呢?如果你们真的有独立和自由之精神,那陈丹青先生又怎么会 辞职呢?反倒是,他离开清华以后,才真正获得了创作上的独立和自由,这难道不值得你们认真的反思吗?

第三,一流大学应当具有鲜明的特色,绝不能贪大求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特色十分鲜明,她是世界“理工科之王”,她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媒体实验 室”,这是一个被称为“创造的摇篮”的研究机构,专注于发明创造,而非科技产品化的开发。正因为他们注重原创性的研究,所以才发明了世界第一个“旋风电 脑”、幽灵隐形轰炸机、第一个拥有人类感情的机器人等成就。同时,他们先后诞生了76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可能是我国举全国高校之力也无法企及的荣誉。美国其他大学也都各具特色,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和理论物理,哈佛大学的行政管理,耶鲁大学的法律,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派,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高能物理 劳伦斯学派等。

可是,我国大学都追求“大而全”,互相攀比,失去了个性和特色。过去,人们都知道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和水利系是赫赫有名的,可是现在不知道什么是清华 的特色。据介绍,清华大学的重点学科有49个,拥有全国第一的学科就有38个之多,重点多了就没有重点,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没有被认为 最吃香的医学院、法学院和商学院,尽管有人建议要办这些学院,可是校长雪莉·帝尔曼却说:“正因为我们不需什么都做,我们才能够集中所有精力和资源来干两 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我们认为,小就是美!”1997年该校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足 不出户,用7年时间证明了困扰世界数学界358年的费马大定理,从而创造了世界学术界的奇迹!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色,我们应当反思“大而全”的办学模 式,不走出“大而全”的误区,我们最终可能建设不出真正达到美国研究型那样一流水平的大学。第四,世界一流大学应具有什么样的学风?20世纪初,是清华大学的黄金时代,当时的国学院拥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四位大师,他们年龄都 在五十岁以下,都正值风华正茂。王国维先生在逝世前,曾出版了他的《人间词话》,在谈到治学的精神时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 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王国维先生和那时一代学者治学的学风。“独上高楼”是什么意思?就是进入“象牙塔”,像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树立以 学术为终身志业”的志向,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从事高深学问之研究。当今,我们的大学做不出传承千百年的学术成就,就是缺少了这种精神。王国维和他提出的这 种学风,正是清华大学的精神财富,难道不应该反思和继承吗?

去年,曾有学者质疑贵校一位文学教授有学术剽窃之嫌,尽管学术界不停的呼吁清华大学成立调查委员会,但贵校态度一直暧昧。对待学术抄袭和剽窃,决不 能姑息迁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查处,要不然怎么体现你们严谨治学的学风呢?另外,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拒绝一切形式主义,不能把国外退休的名家或政府的 高官聘请到学校装饰门面,把他们供奉起来养尊处优,这种做法只会有害而无益处。在《参考消息》上,清华大学是作广告最多的大学,凡是广告都吹嘘或夸大其 词,这是与严谨学风相悖的,必须制止以赢利为目的的广告。

第五,精英大学必须远离实用主义的办学方向。精英大学贵在精,贵在致力于高深学问的研究,清华大学应当是这类大学的佼佼者。什么是高深的学问?它是 指影响世界未来的前沿问题,能够传承百年、千年的学问,能够引起科学和技术领域哥白尼式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创造。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在科学研究中,必须放 弃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的指导思想,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发扬安贫乐道的精神。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说:“当大学决心于经常为国家和 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方针的时候,马上就背叛了学术工作和科学自身。大学如果确定了这样的目标,无疑等同于自杀。”本来,大学是分为精英型的和大众化型的,也有纯学术性的和应用型之分。我理解阿伦特的话,是针对极少数精英大学而言的,这是繁荣学术的需要。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我认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极 少数重点大学,应当放弃实用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使我国科学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需要!

在清华大学校园里,竖立着一方石碑,上面镌刻着“行胜于言”的警句,这被认为是该校的校风。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反映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人民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本叫陶知行,为了表达他的教育理念,索性把名字改成了陶行知。我个人切身感受到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务实精神,兴许这正是该校出现了70位亿万富 翁的主要原因。

但是,从创造学的原理来看,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最初都源于一个新思想或稀奇古怪主意的诞生。可以肯定的说,没有怪异的想法或求异的思想躁 动,就不可能从事发明创造。因此,我认为仅仅强调“行胜于言”是不够的,它可能导致师生“形而上”的思维贫乏,从而窒息了青年人的想象力。正因为如此,在 解放后的60多年里,清华大学没有产生有影响的著名思想家。在未来的30年(一代人),能否产生一批思想和学术大师,这将是决定清华大学能否成为真正世界 一流大学的关键。我顺便强调一下,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摒弃我国只注意硬件(各种硬性指标的统计)的观念,必须重视一流水平大学的质量标 准,不能像某重点大学党委书记所说,他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相似性,所以就能够很快的建成一流大学。这完全是误导,相似性仅仅只是按照形式比较,如果 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质内涵,如众多的诺贝尔奖和世界各学科大奖的获得者,没有一批学术大师,没有几个科学学派,培养不出大批的杰出人才,尽管各项硬件指 标上去了,但仍然不能称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作为一个局外人,我的观察和反思只不过是一点皮毛,更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反思,必须由局内人士来作。借百年校庆之机,希望清华大学发动群众,进行深入和广泛而严肃的反思,总结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敢于否定自我,善于不断的超越自我。

为什么我国教育部和各大学都不愿进行反思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被政绩观遮住了 眼睛,只讲政绩而避而不谈问题;二是“官本位”主义,抱着“领导高明论”的思想,认为领导永远是正确的。为了再次说明反思的必要性,我不妨引用哈佛大学女 校长德鲁·福斯特在3年前就职典礼上的一段话,她说: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或是所要求的相对 立。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 她勾画出了一流大学的精神,阐明了反思(即回头看)的重要性,也指出了看问题的方法必须与当下关心的功利主义相对立。这是多么高屋建瓴的办学理念,我国如 果要想真正地建成几所世界一流达到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极少数几所大学,应该给自己准确的定位,走出为国家眼前经济建设服务的传统思维,走进象牙之 塔,致力于解决50年甚至一百年以后的重大课题。至于为经济建设服务,则是众多的普通大学或者技术学院能够而必须承担的任务,而一流大学应当肩负起提高和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这是不同类型大学分工所决定的。

最后,我祝愿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获得圆满的成功!一个老年教育工作者 刘道玉 谨呈

第二篇:反思与大学精神

反思与大学精神

——论大学精神重要性与发扬途径

科学教育专业 徐国鹏 指导老师 徐孝明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关键词:大学精神;反思;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代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尚且不忘每日反省自身,而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吾辈理当效仿前人,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面貌,为校园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形成大学精神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那么,什么事真正的大学精神呢?

百度百科做出如下解释:“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以鄙之见,大学精神的内核是一种不媚俗的精神,既是潜心向学的纯粹的学术精神,又是引领社会,敢于不随波逐流的正确的批判精神。大学是一个具体的名词,而精神作为一个抽象的非实体化名词,必须要深刻理解大学精神的真正意义。

创造精神,归根究底,指的是一个人活着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整个国家的创造新鲜文化、财富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造精神,那么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是不可能向前发展的。

批判精神,就是指对其他技术,行为,思想等做出自己不同于他人意见或者评判其不合理的精神。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

社会关怀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对人对社会发展的一种人文关怀精神。随着媒体广播的迅速发展,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缺少人文关怀,显现社会冷漠,人情麻木的事,例如小悦悦事件充分说明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那就是人情的麻木,良知的匮乏。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

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创建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一直是我校的追求,而“大学精神和制度的建设比资金更重要”,所以,弄清楚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的作用,无疑会加快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具体而言,大学精神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生命力的体现。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犹如人的精神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一样,没有了精神,大学便失去了生气,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最终也将走入穷途末路。“精神”使大学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强权,敢于捍卫正义,敢于领时代所先。正因为大学拥有了学术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源泉,学问的中心;正因为大学拥有了人文精神,大学就多了几分正义与正气,“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岭南文化时报》,1996年8月28日)。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的文化存在的确与朱氏所言的管理因素不相容.因为大学精神给予大学的是从学理和思想上关注、思考、讨论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权利。“现代社会科学已无可置疑地证实: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并不是一切,它们的运作必须有另一种健全的文化精神与之配合。这种精神主要来自大学的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精神堡垒,有发挥提高人的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重大功能。”失去了精神的大学,意味着这所大学生命力的枯竭。因此,大学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

二、抵御腐蚀的盾牌。

大学同其他社会机构一样.植根于社会,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但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在受社会影响方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大学具有独立的人格特质,有骨气,不随波逐流,既能够抵御金钱的诱惑,又能够抵抗来自政治的压力和干扰,大学的这种人格特质既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又是大学精神的内在成份之一。因此,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纯洁与独立、平等和民主的金色盾牌。据报载,牛津大学曾拒绝了一位沙特富翁1000多万英镑的捐款。原因在于这位沙特富翁在捐款时提出了附加条件,要求牛津大学办一所以他命名的商学院。牛津大学董事会经过讨论,认为不能够因为钱而放弃大学独立自主的传统,不能开大学受制于个人的先例,毅然拒绝了唾手可得的巨额钱财。牛津大学并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所以,当资金的获得需以自由研究和独立决策的丧失为代价时,牛津大学毅然地“望而却步”了。这一方面是对大学精神的守护,另一方面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精神对决策者影响的结果。蔡元培治校时期的北京大学,也充分体现出了强烈的自主精神。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聘请了不少新文化的代表人物担任教员,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当社会反动势力攻击这些进步知识分子,要求解聘他们时,蔡元培总是顶住压力,挺身而出保护他们。在蔡元培等一代社会精英的精心培育下,北京大学形成浓厚的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氛围。这种精神氛围不仅影响了教师,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是这种精神氛围长期催化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使深居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内化为个人品质,表现出与大学精神的内涵相一致的行为。因此.大学精神是大学抵御诱惑与腐蚀的盾牌。恰恰因为大学具有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的品质,才为世人所敬仰,才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神圣的地位,也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条件。

总之,大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学校,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那么该如何发扬大学精神呢?一下从相应的几个方面加以简要说明。

一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

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

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助于让师生更 容易掌握更多的知识,做科研也更有动力,让他们创造更多的科学文化财富。我校的叶高翔校长就开通了微薄,与我校师生做近距离的学术探讨,很明显,有这样的领导带头搞科研学术,大学精神肯定能得到全面的发扬。

三是对于个人也是对全部师生的要求,那就是反省。反省并不是仅仅指寻找自己自己不足或者有所欠缺的东西,相反,我们也可以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们是不是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或者每天反思今天是不是掌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给公交车上有需要的人让座,有没有给我们的爸爸妈妈每隔一段时间打个电话问候一声。

反思,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读书学习,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思维,一种思考方式。当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们后,我们重要的是对知识进行整合,对他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所以说,思考对发扬大学精神至关重要。

四是要时刻关注社会上的热点民生问题。现今社会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因而社会上市场发生一些与我们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大事。我们可以通过当今迅捷的媒体信息获取很多值得关注的新闻,了解身边以及国际上都发生了些什么,我相信,有一种力量叫做围观。假如大家每天都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关注身边大事,那么社会就不会显得那么冷漠,相信例如小悦悦事件的事情就不会在时常发生。关注民生就是社会关怀精神的体现。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之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

[2]《岭南文化时报》,1996年8月28日

第三篇:探讨大学精神

探讨大学精神

本学期大学理念与大学文化课程中我们探讨了很多关于大学精神的问题,这是一个有关哲学的问题,一个值得探讨并且深究的学术课题,在这堂课上老师交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价值观的探讨。

尤其是在探讨西南联大精神的时候,我们更能感受到真正的大学精神,在越来越浮躁的当今社会,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纯净同时也是也是与社会接轨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思的,西南联大在短短八年时间创造出来的成绩令当今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媲美,那时的西南联大处于抗战时期,物质及其贫乏,但学子们的精神生活却及其丰富,记得我们探讨过大学最可贵的在于学术自由,据说西南联大的教师讲课及其自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学生讨论交流启发学生,这一点真的很宝贵,在看何兆武的上学记时他提到在西南联大上学的氛围,由于没有娱乐活动,大家天天呆在学校里面,多数时间是在聊天的,大家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一起辩论,并且为这种乐趣乐此不疲,当然他也提到了与我们很相似的处境,他们也混学分,逃课,对于不感兴趣的课也是旷掉,然后去窗外聆听大师的精华思想,这样一种为学术主动选择的过程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当今学子,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大师,更是一颗安宁是心,一颗求知上进的心,

第四篇:大学精神浅谈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学,起源于西方中世纪,中世纪的大学一经产生就高瞻远瞩,并争取到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权,这对现代西方大学的产生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中国大学的建立,明显受到了西方诸大学理念的影响和启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就是仿效西方的大学建立的。

不论中西方几乎所有的能够蓬勃发展的大学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大学发展的力量,也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比喻来形容,如果说把大学比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么大学精神就是这个人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这个人就像没有灵魂的人,徒有其形,很难存活下去。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对大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抵御腐蚀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大学里聚集着有知识的、有理想的、有活力的一群人们,这些青壮年将来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踏入社会之前,他们大多数还只能算是半成品,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当真正面对社会的各种挫折与诱惑时,这些人会有几分定力不至于堕落呢,是对社会做出贡献还是危害社会,一切都是未知数。要把自身的活力迸发出应有的光辉,大学就是方便他们迸发光辉的加油站与中转站。大

学学生大多是来自各个不同地区精英人群,代表着各自地区的特色文化,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文化的交流、传播必然会造成文化的碰撞,大学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成为了文化碰撞的战场,大学精神对如何将大学生打造成一群真正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如何有效的在大学里开展科研、创新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大学精神有三种表现:一,永恒的道德精神;二,自觉地学术精神;三,敏锐的时代精神。

道德精神应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体现,因为不论是大学、中学亦或是小学,凡此类者皆为教育,教育以育人为本,然后才是传授知识。蔡元培曾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可见,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而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延续千年,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首先指出明明德,明明德也就是发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同时也应是弘扬美好道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明明德都是重要的。爱因斯坦这样解释大学:“学校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人才首先要成为人,然后才能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修养的绅士,而不是培养一群专于一门的技术工人或是品质恶劣的所谓的“文化人”。蔡元培曾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

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是人才,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仅仅是变质的某一方面的专家,而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能力越大的人,他们贡献也就越大,当然,一旦他们走偏路,危害也同样巨大,“毒奶粉”、“地沟油”时间便是最好的反面例子。所以,大学精神中道德观的体现就尤为重要。

自觉地学术精神对大学的发展乃至文化、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雅斯贝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强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生命的首要原则,“大学的内在精神是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思活动为标志的。耶士培在他的《大学的精神》中说:“大学必须有知识上自由的交流。”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交流,固步自封必然导致走向消亡。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璀璨的明珠,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盛况。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学术的自由化,学风开化,受到社会上其他因素的制约较小,学术才得以蓬勃发展。而今的大学,也应该被赋予足够的学术上的自由,这是大学赖以发扬光大的重要前提;应该打倒“权威”,才能完善、贴近自由的学术精神,我认为,大学里可以有大师和教授,可以有专家和学者,但是绝不可有社会上所谓的“权威”,学生也应该有一种敢于“打倒”权威的勇气,敢于突破权威的桎梏。科学家是值得尊敬的,专家学者是值得尊敬的,权威却是不应该存在的。在我们的国家里,大学区别于中学的很大的一点就是有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可各执一言,而不是所谓的权威一支独大,决不能允许一言

堂的存在。只有这样,大学才可以迸发出最璀璨的光辉,师生们才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丰碑。

拥有敏锐的时代精神,是一所大学延续下去的重要保证。毋庸置疑,大学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是研究学问、传承文明、探求真理的地方。它同时也肩负着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那就是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提供中坚力量,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除却学校的教职工外,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也将会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所以大学教育需要在自由教学、研究的同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抓住时代的脉搏,为大学的蓬勃发展创造机会,为社会提供最合适的人才。

完善其形体,发扬其精神,我们的大学才可以坚定地走下去。如今,我们的国家强盛了,大学的硬件设施也有了显著地改善,其形已经初具;而相比与国外大学,我国的很多大学还太年轻、太稚嫩,短短几年新建的众多大学还需要形成各自的大学精神,路还很长。

文|木鸢

第五篇: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 = 大师 + 大爱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维系着大学未来的命运;教育的理念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大学应归功于她的精神,声震寰宇,名噪一时的大学也是缘于她的精神。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

一、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因为梅老校长这句话的指引,再加上清华人的努力奋斗,清华最终有一个名不见传的留美预科学堂变成了世界著名高校,这就是大学精神的最好例证。随着中国大学的扩招,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纷纷进行校区扩建,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当我们置身于大学校园时,会发现处处高楼林立,佳木繁阴,幽雅的环境正是大多高中生理想中的“天堂”。这也成为很多高中生考大学的学习动力。诚然,高校的校园建设和硬件设施的确很重要,校园建设和硬件设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会发现,楼是变高、变漂亮了,可依然喧闹、拥挤;校园是变美丽了,可随地吐痰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一切难道仅凭建高楼、美校园就能完成吗?答案是:NO.高校在埋头改善硬件设施,却无暇顾忌软件的更新换代。说白了就是缺真正的大师。因为人才是大学的主体。蔡元培治下的北京大学,没有高楼,没有幽雅的校园风光,甚至连一些基础的实验器材都没有,然而当时的北大名冠中西,成就斐然,能够掀起思想界之风,出现百家争鸣之胜景,因为当时的北大有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在炮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条件之苦可想而知,但这里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这里云集了陈寅恪、周培源等一批学术大家;占地面积仅1000亩的麻省理工学院(清华5340亩,北大4080亩)被推为理工大学之首,它之所以如此优秀,因为这里先后共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执教。

大学,不只是钻研高深学术的研究院,也不知是传统深厚的人文学科,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看来,大学精神之所寄,在于教师树立楷模与学子自谍修养。时人乐于传诵梅校长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却不大追究这句话的内涵。对于大学来说,“大师”之所以至关重要,不只是因其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更因其可以为学生提供追摹的目标。我们的知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指点。

二、大学需要大师,更需要大爱

名列美国榜首的世界顶尖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不仅有恬静的校园和优美的大楼,更充满着大师和“大爱”:她只有6500名学生,不算大,又没有医学院,也不是综合大学,但是她却培养了2位美国总统,又在诺贝尔奖100年的历史中培养了24位获奖者。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大爱”,安德鲁 ·怀尔斯教授才有可能9年不出1篇论文,埋头苦干、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了60余年的一大难题── 费马大定理,最终获得历史上惟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她也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并给予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体现了人

类应该具有的美丽心灵。我想,这恐怕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第一大的真谛!

对于不少正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前进的国内大学而言,普林斯顿大学的经验不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吗?

大学精神是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生命一样重要。

教育学院

12应用心理学

王兴刚

联系方式:***

下载大学需要反思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需要反思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功需要阿甘精神

    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名叫阿甘的美国青年的故事,他的智商只有75,进小学都困难,但是,他几乎做什么都成功:长跑、打乒乓球、捕虾,甚至爱情,最后,他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而比他聪......

    还是需要钉钉子精神

    还是需要“钉钉子”精神 再漂亮的口号喊上千百遍,不兑现,只会是空洞无物;再美好的蓝图勾勒千百次,不落地,只能是空中楼阁。【标准的对称句式,非常漂亮,有内容、有力度、有气势。开......

    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工作中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说到艰苦奋斗,大家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在工作中要做到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是那么简单的。艰苦奋斗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是“工匠精......

    教师需要反思

    教师需要反思 我从事了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

    工作中需要反思

    工作中需要反思 石阡县本庄初级中学 王延忠 在我县大力实施生本高效课堂改革的今天,反思是促进课堂改革取得成功的良好手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在教育我们工作、生活......

    教学需要教学反思

    四问教学反思 教学需要教学反思,犹如学生学习需要计划一样。教学反思要做细、做实。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定反思内容: 一问教学内容的解构是否到位 主要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后反......

    工作中需要反思

    工作中需要反思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都在教育自己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思考、学会反思。思考的内容有很多,思考的好处有不少。邓小平曾说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