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标识化有关要求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标识化有关要求
一、建筑外部标识
(一)消防总平面布局图。
设置要求:在建筑大门口左侧或住宅小区(厂区、库区)主入口处的醒目位置应设置XX建筑消防总平面布局图。主要包括建筑(住宅小区、厂区、库区等)总平面布局图、消防车道、扑救面、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控制室位置、建筑通向室外的主要出口、以及住宅小区(厂区、库区等)通向外部的出入口等内容。
实例:
(二)重要设备房室外引导标牌。
设置要求:住宅小区(厂区、库区等)内消防控制室、泵房等,在室外应设置的引导标牌。
实例:
(三)消防车道标识。
设置要求:在建筑的不同方位的车道上应喷涂“消防车道严禁占用”。利用市政道路的可不喷涂。
实例:
(四)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等消防设施。设置要求:
1、地下式采用红底白字喷涂。
2、设置在建筑外墙以及花坛等部位及其附近的,采用标牌标明。
3、分区设置的应标明所管区域。实例:
二、消防设施设备标识标牌
(一)重要设备房标牌。
设置要求:在重要设备房门上部应设置标牌,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应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牌。
实例:
(二)水泵、报警阀、控制柜、阀门等标识标牌。设置要求:水泵、报警阀、控制柜等标牌应为红底白字,标明编号、所管楼层范围、水流方向等相关内容。
实例:
(三)消防设备管理铭牌。
设置要求:主要消防设施应设置管理铭牌标牌。实例:
(四)手报按钮标牌。设置要求:在手动报警按钮上方应张贴自发光式标牌,标牌大小:110×110mm。
实例:
(五)消火栓标牌及操作方法图例。
设置要求:在消火栓箱门中上部应设置自发光式“消火栓箱”标牌,在中下部张贴操作方法图例,图例大小420×140mm。
实例:
(六)灭火器标牌及使用方法图例。设置要求:在灭火器箱体正面中上部应设置自发光式“灭火器箱”标牌,在箱体上方张贴操作方法图例,图例大小420×140mm。
实例:
(七)防火门标牌。
设置要求:在防火门中上部应设置防火门保持常闭标牌,以及禁止占用等警示标语。
实例:
(八)电梯、扶梯禁用标牌。设置要求:在电梯按钮附近或扶梯上行醒目位置应张贴火灾禁用标牌。
实例:
(九)防火卷帘下方标识线。
设置要求:在防火卷帘正下方应划定黄色标识线,并标明防火卷帘下方严禁占用提示语。
实例:
三、消防控制室设置(“123456”)
(一)1种工作证书
操作人员消防岗位资格证书(消防培训合格证)。实例:
(二)2个消防柜(可合二为一)。消防档案柜、消防应急装备柜。实例:
(三)3种必备图纸。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图、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安全出口布置图等。
实例:
(四)4种上墙图例。
建筑消防总平面布局图、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图、消防系统操作流程示意图、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示意图。
实例:
(五)5种上墙制度。
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消防控制室日常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岗位职责、消防系统维护保养制度。
实例:
(六)6种必备资料。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防火巡查检查记录、消防设施测试记录、消防设施设备登记表、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员工培训及演练记录。
四、其他标识标牌
(一)消防公益宣传栏。
设置要求:人员密集场所醒目位置和住宅小区应设置向公众宣传消防知识的宣传栏。
实例:
(二)疏散走道标识线。
设置要求:
1、商场市场的疏散走道与卖场摊位间应划定明显标识线,主通道宽度不小于3m,次通道宽度不小于2m,当一层营业厅建筑面积小于500m时,主通道宽度不小于2m,次通道宽度不小于1.5m。
2、公共娱乐场所大厅走道两侧应划定黄色标识线,走道宽度不小于1.1m。
实例:
2(三)禁烟标牌。
设置要求:
1、公众聚集场所应设置禁烟标牌;
2、宾馆饭店客房床头应设置“请勿卧床吸烟”标牌。
实例:
(四)楼层疏散示意图。
设置要求:
1、人员密集场所在各楼层醒目位置应楼层疏散示意图。
2、宾馆、餐厅、娱乐场所等包房门后应设置楼层疏散示意图。实例:
(五)应急手电、防烟面具标牌。
设置要求:在高层旅馆等设置的应急手电、防烟面具应设置相关提示标牌。
实例:
(六)人数核定标牌。
设置部位:在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大厅和互联网上网场所的主入口处应设置人数核定标牌。实例:
第二篇:消防安全标准化“六化”目标要求
消防安全标准化“六化”目标要求
(一)消防组织制度规范化
1、单位以正式文件公布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2、单位以正式文件公布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人员密集场所应配备专业消防安保人员。
3、单位要实行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记录齐全。
4、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防火检查、巡查制度;(3)、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⑷、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⑸、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⑹、火灾隐患整改制度;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⑻、(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公布实施,同时悬挂上墙并印发员工学习。
5、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培训等工作情况的记录齐全。
6、单位要按照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并及时补充更新。消防档案主要内容包括:⑴、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2)、消防法律文书;⑶、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⑷、消防安全制度;⑸、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⑺、消防设施器材维修保养记录⑻、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9)、防火检查、巡查记录;(10)、消防安全培训记录;(11)、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12)、火灾情况记录;(13)、消防奖惩情况记录等等。
7、人员密集场所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公众责任保险深化平安山东建设的意见》和公安部、国家保监会《关于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二)标准悬挂统一化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建设标准》要悬挂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办公室。
2、《多产权、多家合用同一建筑物单位消防安全“五个统一”建设标准》要悬挂在统一设置的值班室。
3、《人员密集“九小场所”消防安全建设标准》要悬挂在“九小场所”的醒目位置。
4、《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建设标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悬挂在本单位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办公室,非重点单位悬挂在值班室或办公室。
5、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在消防控制室内悬挂《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程序》,其他单位在值班室内悬挂《值班室火警处置程序》。
(三)设施器材标识化
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设置明显正确标识。
1、安全疏散设施
(1)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宽度、距离及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形式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置符合要求(楼梯间及其前室、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应设置应急照明),并完整好用。(2)主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附近应喷画红色或黄色警示线,经营和生产期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保持畅通,不得堵塞、占用、锁闭、分隔;公共区域的外窗不得设置障碍物;常闭式防火门保持常闭状态并应张贴“随手关闭常闭式防火门”的警示标语,并设置注明。
(3)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使用推闩式疏散门。(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应当设置注明管理责任人的管理责任标牌,且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疏散通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地面或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应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5)学校、医院、超市、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紧急出口”标识和使用提示。
(6)宾馆饭店的客房、医院病房和娱乐场所的包房等公共场所的房间内应当设置安全疏散路线图。
2、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器材(在消防设施和器材周边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管理责任标牌”,明确巡查频次、巡查责任人、维保人员)
(1)灭火器配置数量充足,选型准确,放置位置明显,便于取用,灭火器的铭牌应朝外;灭火器材箱上应张贴灭火器使用方法;手提式灭火器应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距地面不应超过1.5米,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0.08米,灭火器箱不应上锁;在灭火器放置点的地面上喷涂红色或黄色警示线;在灭火器放置点的上方设置管理责任标牌,明确巡查和维护管理责任。
(2)消火栓箱内设置定期巡检记录卡和管理责任标牌。室内消火栓数量、水压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消火栓箱醒目、无遮挡;水带、水枪、栓口、手轮配备应齐全好用,接口内橡胶垫圈齐全完整;设置门锁的消火栓箱,除箱门安装玻璃者以及能被击碎的透明材料外,应设置箱门紧急开启的手动机构,消火栓启泵按钮应能够正常启动消防水泵;室内消火栓箱门上应张贴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和严禁遮挡的警示标语;消火栓箱内的栓口应向下或与墙面垂直、距地面应为1.1米。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设施、防火分隔设施、消防电梯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并委托具有维护保养资格的企业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单位内悬挂的广告等装饰物不能遮挡或影响火灾报警探测器、洒水喷头的正常使用,防火卷帘下方两侧距离卷帘0.5米的地面上应喷画红色或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范围内不应堆放影响卷帘下降的物品。报警按钮、防火卷帘等部位应张贴具体使用方法和警示标语。
(4)灭火器检查、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供水系统维护保养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齐全。
(5)设置严禁占用消防车道的标志,确保消防车道保持畅通;
(6)按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并确保完整好用,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完整好用,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不应被埋压、圈占。
3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设置符合要求
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应设消防控制室,其他单位应设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应独立设置,或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控制室内应当按照规范要求配备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灭火器材、可以拨打“119”火警的报警电话;墙上应当按照统一标准悬挂《值班人员职责》、《火警处置程序》等规章制度;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应有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4、设置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及通讯装置 单位在每个楼层或某个区域的显要位置装设内部报警电话或报警按钮,明确内部报警方式和报警电话号码;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保持通讯联络畅通;歌舞娱乐厅及其包房内设置声音或视像警报系统,以便在火灾紧急情况下及时通知顾客进行疏散。(四)重点部位警示化
1、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志和禁烟、禁火标示,实行严格管理。通常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有:储油间、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空调机房、资料库、可燃物品仓库、化学实验室、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等等。
2、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应履行单位用火管理审批手续,并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严禁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
3、公共娱乐场所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不得安排员工留宿。
(五)培训演练经常化
1、消防安全培训到位,新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每半年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自救逃生及引导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常见火灾隐患的整改)。确保单位员工明确自身消防工作职责,掌握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和查改火灾隐患的基本消防安全技能。
2、指导各单位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为每一名员工建立消防安全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员工参加消防培训情况和考核情况,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
3、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符合单位实际并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演练,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圣诞等重大节日前要开展实地演练,并有记录。
(六)检查巡查常态化
1、防火巡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巡查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2、防火检查
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防火巡查情况;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3、对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
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要与维修保养企业签订自动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合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且维护保养记录齐全。应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并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每季度应分期分批检查和试验火灾报警探测器动作及确认灯显示,试验火灾警报装置的声光显示,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对备用电源进行1-2次放电试验、1-3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试验;自动或手动检查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卤代烷、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检查或试验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试验,消防通讯设备应在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检查所有转换开关;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季度检查应填写季度登记表。每月应对消防水泵启动运转一次,每月对电磁阀作启动试验;每个季度对喷水灭火系统所有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旁的试验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功能以及出水情况是否正常。
第三篇:消防安全标准化“六化”目标要求(移动公司)
消防安全标准化要求
1、单位以正式文件公布并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2、单位以正式文件公布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及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3、单位要实行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的记录齐全。
4、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防火检查、巡查制度;(3)、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⑷、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⑸、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⑹、火灾隐患整改制度;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⑻、(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公布实施,同时悬挂上墙并印发员工学习。
5、单位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和消防培训等工作情况的记录齐全。
6、单位要按照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并及时补充更新。消防档案主要内容包括:⑴、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2)、消防法律文书;⑶、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⑷、消防安全制度;⑸、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⑹、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⑺、消防设施器材维修保养记录⑻、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9)、防火检查、巡查记录;(10)、消防安全培训记录;(11)、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12)、火灾情况记录;(13)、消防奖惩情况记录等等。
二、标准悬挂统一化
1、悬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文件(四个能力:
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2、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在消防控制室内悬挂《消防控制室火警处置程序》,其他单位在值班室内悬挂《值班室火警处置程序》。
三、设施器材标识化
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设置明显正确标识。
1、安全疏散设施
(1)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宽度、距离及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形式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火灾事故应急照明设置符合要求(楼梯间及其前室、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应设置应急照明),并完整好用。
(2)主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附近应喷画红色或黄色警示线,经营和生产期间,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保持畅通,不得堵塞、占用、锁闭、分隔;公共区域的外窗不得设置障碍物;常闭式防火门保持常闭状态并应张贴“随手关闭常闭式防火门”的警示标语,并设置注明。(3)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使用推闩式疏散门。(4)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应当设置注明管理责任人的管理责任标牌,且疏散指示标志醒目、无遮挡,疏散通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地面或距地面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应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2、火灾报警及灭火设施器材(在消防设施和器材周边的醒目位置设置“消防管理责任标牌”,明确巡查频次、巡查责任人、维保人员)
(1)灭火器配置数量充足,选型准确,放置位置明显,便于取用,灭火器的铭牌应朝外;灭火器材箱上应张贴灭火器使用方法;手提式灭火器应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距地面不应超过1.5米,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0.08米,灭火器箱不应上锁;在灭火器放置点的地面上喷涂红色或黄色警示线;在灭火器放置点的上方设置管理责任标牌,明确巡查和维护管理责任。
(2)消火栓箱内设置定期巡检记录卡和管理责任标牌。室内消火栓数量、水压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要求;消火栓箱醒目、无遮挡;水带、水枪、栓口、手轮配备应齐全好用,接口内橡胶垫圈齐全完整;设置门锁的消火栓箱,除箱门安装玻璃者以及能被击碎的透明材料外,应设置箱门紧急开启的手动机构,消火栓启泵按钮应能够正常启动消防水泵;室内消火栓箱门上应张贴室内消火栓使用方法和严禁遮挡的警示标语;消火栓箱内的栓口应向下或与墙面垂直、距地面应为1.1米。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设施、防火分隔设施、消防电梯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并委托具有维护保养资格的企业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单位内悬挂的广告等装饰物不能遮挡或影响火灾报警探测器、洒水喷头的正常使用,防火卷帘下方两侧距离卷帘0.5米的地面上应喷画红色或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范围内不应堆放影响卷帘下降的物品。报警按钮、防火卷帘等部位应张贴具体使用方法和警示标语。
(4)灭火器检查、消火栓试压,自动消防设施、供水系统维护保养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齐全。
(5)设置严禁占用消防车道的标志,确保消防车道保持畅通;(6)按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并确保完整好用,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完整好用,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不应被埋压、圈占。3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设置符合要求
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应设消防控制室,其他单位应设值班室。消防控制室应独立设置,或设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并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控制室内应当按照规范要求配备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灭火器材、可以拨打“119”火警的报警电话;墙上应当按照统一标准悬挂《值班人员职责》、《火警处置程序》等规章制度;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应有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4、设置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及通讯装置
单位在每个楼层或某个区域的显要位置装设内部报警电话或报警按钮,明确内部报警方式和报警电话号码;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四、重点部位警示化
1、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标志和禁烟、禁火标示,实行严格管理。通常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有:储油间、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空调机房、资料库、可燃物品仓库、化学实验室、消防控制室、水泵房等等。
2、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应履行单位用火管理审批手续,并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监护措施。
五、培训演练经常化
1、消防安全培训到位,新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每半年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自救逃生及引导人员疏散的知识和技能,常见火灾隐患的整改)。确保单位员工明确自身消防工作职责,掌握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引导人员疏散和查改火灾隐患的基本消防安全技能。
2、指导各单位制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为每一名员工建立消防安全培训档案,详细记录员工参加消防培训情况和考核情况,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
3、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符合单位实际并每两个月开展一次演练,元旦、春节、五
一、国庆、圣诞等重大节日前要开展实地演练,并有记录。
六、检查巡查常态化
1、防火巡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巡查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2、防火检查
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防火巡查情况;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3、对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
设有自动消防系统的单位要与维修保养企业签订自动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合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且维护保养记录齐全。应每日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功能,并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每季度应分期分批检查和试验火灾报警探测器动作及确认灯显示,试验火灾警报装置的声光显示,试验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报警功能、信号显示;对备用电源进行1-2次放电试验、1-3次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试验;自动或手动检查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卤代烷、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固定灭火系统的控制设备的控制显示功能,检查或试验火灾事故广播、火灾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强制消防电梯停于首层试验,消防通讯设备应在控制室进行对讲通话试验;检查所有转换开关;强制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试验,季度检查应填写季度登记表。每月应对消防水泵启动运转一次,每月对电磁阀作启动试验;每个季度对喷水灭火系统所有末端试水阀和报警阀旁的试验阀进行一次放水试验,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功能以及出水情况是否正常。
第四篇: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学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一、消防设施:
1、灭火器:首先对原有的灭火器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必须换。
A、设置在教室、宿舍、办公楼的走廊上,实验室、多功能教室、会场、厨房等特殊场所室内,以及其他需要的重要部位。
B、标准:一般是4KG或大于4KG的ABC干粉灭火器,两个灭火器为一组,厨房必须配备一具手推式干粉灭火器。
C、固定在位置明显的墙体上或摆放在灭火器箱内,并在上方用明显的标识标注“灭火器”“灭火器使用指南”与“灭火器检查表”(卡片可以取、换,换下的卡片需要归档);下方用黄、橙、红等颜色鲜明线条等标出警示线。
2、消火栓:对所有消火栓进行试水检查,并检查箱内的消防卷盘、水带、水枪等设施,不合格的产品必须换。
A、消火栓下方地板上应画出长方形警示线,尺寸为50cm*80cm(学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适度调整警示线尺寸,但本校内尺寸应统一)。警示线内不应堆放物品。
B、消火栓箱上贴消防知识宣传画,宣传画上除必须用红色醒目大字标注“消火栓、火警119”外,其余可自行设计。(备注:需留出小口,方便打开消火栓箱。)
C、消火栓旁边配备“消火栓操作方法”与“灭火器检查表”(卡片可以取、换,换下的卡片需要归档)。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检查完毕,贴封条,封条上盖公章、写明日期。
3、应急灯:安全出口正上方、疏散楼梯的每一层、疏散通道等位置,均应设置应急照明灯。
4、安全疏散标志:疏散走道、转角处等均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处设置“安全出口”标志,标志必须可直接接电源。
二、各室设置:
1、校门口值班室、宿舍值班室
A、均有“消防器材柜”,器材柜上标注“消防器材柜”,柜内配备“手电筒、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头盔、战斗服、灭火器”等,各学校可按本校实际情况增加器材,按值班人数配备。每周检查一次,并在旁边的“器材检查表”上标明(卡片可以取、换,换下的卡片需要归档)。B、墙上有“义务消防队结构图”“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规定”“学校室外消火栓平面图”“学校室内消火栓平面图”。(备注:建筑物较多的学校可将“学校室内消火栓平面图”装订成册,放在校门口值班室。)
C、设有“每周消防安全检查登记本”,内容包括每周对校园内消防设施检查的记录。
2、教学楼
A、每层均有“教学楼疏散示意图”,可在每层的教学楼疏散示意图中标注本层室内消火栓位置。
3、宿舍楼
A、每层均有“宿舍楼疏散示意图”,可在每层的宿舍楼疏散示意图中标注本层室内消火栓位置。
B、每一间宿舍门口用带箭头的卡片表明疏散方向,或者在每间宿舍内贴“疏散示意图”。C、每间宿舍应张贴警示标语,上面应包括哪些电器容易引起火灾、使用电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禁止使用明火等内容。
4、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例如:实验室 A、用明显的标识标注室内存储了易燃易爆物品。B、按照储存的化学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
5、食堂、多功能教室、会议室等
A、室内每个安全出口都要用“安全出口”警示标志标明,在需要的位置应配备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必须可直接接电源。
B、每个门口都有“安全疏散示意图”。
6、行政办公室
A、张贴“消防安全管理架构图”“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规定”“消防安全指导员”。
7、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室
A、应设有:消防安全知识、火灾案例等多种内容的消防宣传教育图,悬挂“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张贴参观安排表。
B、室内配备电视机或电脑,播放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片。
C、常用消防设施实物与配套说明。常用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标志、消火栓及其内部配件、灭火器、自救式呼吸器、逃生软梯、缓降器、报警器、火灾探测器、应急灯等。
8、校园广播站、电视台
A、定期播放与消防安全相关的节目,在“节目播放表”中体现。
三、其他:
1、在校园内的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栏”。
2、除楼梯外,疏散通道中有一、二级台阶的,用颜色鲜明线条或“警示带”等标明楼梯台阶。
3、在相应的房间内悬挂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在消防安全培训室悬挂“消防教育、培训制度”。
第五篇: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内容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内容
一、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软件建设方面
(一)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指导单位制定下列九类职责:
1、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2、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3、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4、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职责
5、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职责
6、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职责
7、销售人员职责
8、保安人员职责
9、电气焊工、电工操作人员职责
(二)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单位健全十二类制度: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2、防火巡查和检查制度
3、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4、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5、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6、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7、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8、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9、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两个梯队建设)
10、用火用电用气设备采购制度
11、燃气及电气设备的检查管理制度
12、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奖惩制度
(三)统一消防档案簿册。指导单位统一下列五类档案簿册,并印刷成册:
1、消防安全档案(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和内部管理两大部分,并装订
成硬面活页形式)
2、防火巡查记录(按照公安部61号令要求的10类内容)
3、防火检查记录(按照公安部61号令要求的6类内容)
4、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包括消防设施基本情况、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每日运行情况(自检打印纸粘贴于消防控制室值班检查记录中)、火警处置情况等三大部分,为每天一页,每月一本]
5、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工作记录。
(四)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单位制定下列九类操作规程:
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火警处置程序
2、员工发现火情时的火警处置程序
3、自动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4、消防广播操作程序
5、变配电室操作规程
6、电气及燃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7、高温作业操作规程
8、火灾事故善后程序
9、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五)悬挂、张贴相关建设标准。指导单位将各消防安全职责、制度和操作规程统一印刷装订成册,发放到每个班组、每名员工手中,做到人手一册,并将某些重点内容进行张贴、悬挂。
1、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以人员照片的形式制成框架图悬挂于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办公室。
2、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悬挂于各自办公室。
3、消防控制室悬挂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职责和火警处置程序。
4、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变配电室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悬挂相关人员职责和操作规程。
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硬件建设方面
(一)完善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标准。指导单位制定六类标准,并印刷装订成册:
1、安全疏散设施维护管理标准
2、防火卷帘系统与防火门维护管理标准
3、室内消火栓系统维护管理标准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维护管理标准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管理标准
6、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管理标准
统一日常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巡查、单项检查和联动检查记录表的样式和内容,并将其纳入到防火巡查、防火检查记录中,便于单位参观、学习、掌握和经验做法推广。
(二)规范消防安全标识。指导单位按照下列要求规范消防安全标识:
1、在防火门、防火卷帘、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安全疏散设施附近规定的距离内设置黄色警戒线。
2、在每楼层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在安全疏散楼梯或设有门禁系统等的显著位置设置“安全出口”标识和使用提示。
4、在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水泵接合器、稳压泵、气压水罐、防火卷帘控制器等重要消防设施处设置管理责任标牌,注明消防设施名称和管理责任人姓名。
5、在消防联动控制柜、湿式报警阀、末端试水装置、试水阀和其它管网控制阀门等部位设置标识,注明各按钮、阀门控制的部位、区域和正常启闭状态。
6、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室内消火栓、消防水喉、灭火器等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灭火设施处设置检查记录表和使用示意图,明确检查内容、频次,并由管理责任人负责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