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孙维刚后感
读《孙维刚立志成才》有感
北京22中的孙维刚老师共用17年进行了三轮半实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而富有成效的探索。他的一些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对以往的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德智体三者的关系一直令我困惑。大家都说德智体三者必须联为一体,它们相辅相成,互为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可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人还是只强调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德与体的发展。通过对《孙维刚谈立志成才》一书的阅读我才豁然开朗,没有为人民多做贡献的大理想,怎么能要求学生身处社会高位,而不迷失人生的方向?没有诚实、正派、正直的品德,怎能要求学生生活学习中处处为他人着想?没有丰富的感情,怎能面对弱者伸出同情的援助之手?只有这些德育思想如春风化雨、润物于无声的溶入了学生的心田,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才会被教育成真正的人才,才能真正支撑起祖国的明天。德育抓好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被营造好了,不管外面的人怎样想,怎样行事,如何为人,但是这样一个蓬勃向上的集体,一股具有方向的约束力量,必将帮助每个成员鼓舞起斗志,战胜困难,迎来成功。
再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孙氏名言和定理。其中含有独到的教育方法。他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用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做每一道数学题,分析每一件事物。要求学生解立体几何时,“飞上跳下,钻进钻出,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一样”,观察立体几何的图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一道题,启发同学们有多种解法,进行前后左右、全方位的思考,结果得出24个解法,开发了学生智力,学生能不聪明吗?他常说,够到房顶,上桌子还难吗?重视每次区、市、全国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认为这种竞赛最能检验学生的智力、大脑和成绩。一位也教数学的、当老师的家长感慨地说,我教数学这么多年,从没有像孙老师那样灵活地、辩证地启发学生,更没有得出24个解法。这样的教学方法真使她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家长们说,其实在孙老师那里,最能体现开放性思维,最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不高明的老师累学生,高明的老师累自己”,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孙老师挟30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初高中数学知识领悟了个透彻,且融会贯通提高到系统化、哲学化的高度。对待平日的教学工作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习智慧的传递,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一解,多题归一,给学生一个强大的大脑,通过学生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又实践”的过程,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和解题的规律,使学生在没有课外书面作业和题海战术的基础上,在中考和高考乃至奥赛中独占鳌头,独领风骚。
能保证每个学生一天睡眠9小时,使学生体育和艺术修养都能获得大的发展,这样的教育在我们的身边不多。有多少高中学生不是披星戴月的学习?有多少初中生不是参加这班那班的?甚至一些小学生都在忙于过几级几级的?整日奔忙于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上,换来的却是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声疾呼:“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为力争让学生睡足9小时,身体、艺术都能得到发展,且都能走入北大清华园。
我钦佩孙老师的先进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我志愿向着孙老师的教育理想方向前进。
第二篇:读孙维刚书有感
我从两个方面把自己与孙老师进行比照,才气与师德。论才气,我教书已经10年,从23岁开始教书,到现今33岁,如果教到退休大概还有27年好教,所以在才气上如果我继续娇痴学习,我吹点牛啊,我可以达到,达不到的是像孙老师一样的师德。
我把道德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不道德;第二层次,亚道德,就像亚健康,到医院里查不出病,但就是浑身感到不舒服;第三层次,底线道德;第四层次,高尚道德。也可以再第三层次与第四层次加入一个层次,即第3.5层次,亚高尚道德。
孙老师所具备的是高尚道德,是圣人。我所具备的最多是亚高尚道德,有时还没有,但底线道德是坚持的。我只是个好人。
2007年09月0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在英东学术会堂,与几百名学生和老师进行座谈。他说::“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但同学们必须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新闻标题就是:温家宝勉励师范生:坚守道德底线抵制诱惑。百度新闻标题就可以找到新闻。
这说明什么?说明连中央都知道一个人能坚持底线道德就已经不容易,何况要坚持高尚道德。所以中央也不要求老师个个具有高尚道德。
有两种老师,一种老师是用情教书,一种老师是用聪明教书。真正的全国教育大师是这两种老师的完美结合。我很佩服李镇西老师,他在用情,用聪明教书。真正的全国教育大师无不具有高尚的师德(道德)。从我身边所认识的人及我的人生经历,我发现有李镇西老师的聪明与才气的很多,但就是没有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情。
这些人包括我注定是不能成为一位教育大师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自我反省。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不佩服一些人。但到我这个年龄也该知道自己的短处,学会佩服一些人。我们与这些全国教育大师的距离就是师德跟不上,对于我们来说做到坚持底线道德就已经不容易。
我一直拿自己与孙老师比,我跟他的差距在哪里?今天我知道了,其实在我学习孙老师不久后就知道了。
我还遇到这样的一个读书现象,就是有些教育著作如果没有高尚的师德(道德)是看不懂的,只有高尚的师德(道德)才能看的懂,这就应正了孙老师的一个教育观点:德育能促进智育的发展。只有德高尚了,有些教育著作才能看的懂,师德不高尚是看不懂的。
学孙维刚老师半学期有感
我是这个学期2009年年初才知道孙老师的事迹的。知道后对瓯海教育局发了一顿牢骚,说孙老师感动了全国人民却感动不了瓯海人民,本来是想说感动不了瓯海政府的。但话语太激烈,所以改成瓯海人民了。当我第一次发现孙老师时,我是欣喜若狂,说句吹牛的话,我与孙老师有几分相似,可以成为忘年交,如果孙老师还在世。我对学生讲过,孙老师无所不通,外语、数学、物理、政治、历史、文学都有研究。老师我是对数学、物理、政治、历史、文学很感兴趣,就是英语不行。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说我想把各个学科糅合在一起。
但我发现我成不了孙老师第二,人品不行。孙老师是个圣人,我是个好人。我一直在想朱永新老师提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知对孙老师的这种教育生活赞同不?铁皮鼓老师就写过一篇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文章:谁在中国算是好老师?--从十杰教师到超级教师。我想铁皮鼓老师是否也赞同孙老师的教育生活?这篇文章百度题目就可以。我从网络上知道孙老师的儿子也上了北大,我其实心理有个想法,就是想知道孙老师的儿子对他父亲是如何评价的,这很重要。我假定是孙老师的儿子,我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不知如何说。作为一个拥有伟大父亲的儿子当然希望父亲不是62岁就去世。好父亲要活到天长地久啊,不负责任的父亲,子女各有各的看法。但我从孙老师的事迹中明白一个道理,虽然孙老师英年早逝,但父亲做好事就是给子女积福德,人民公仆的儿子,人民一定会好好对待他。我为什么会想到这点?就是我对自己活着不活着无所谓,现在成了家有了儿子,儿子也一周岁多了,也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我对金钱的追求不太热烈,我对权利的追求也几乎没有。我对学生讲过,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学者,学生不懂什么是学者,我说就是研究学问的。当我成年时,我发现自己成不了学者。我说老师就算是个知识分子,我们这些老师也是个小知识分子,还有中知识分子,大知识分子。学生说,那我们算什么?我说你们还在学习阶段。我对佛教比较痴迷,我打算《道德经》、《金刚经》用一生的心血、精力去读。世界空空如也,我做什么?我的想法就是尽量做些好事,也就是为儿子积点福德。人生没什么追求。我跟我兄弟讲过,佛教告诉我们人遇到挫折就要多做好事,这不是迷信。如果是迷信,我可以科学解释给你看。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事,不成功才奇怪呢,成功是很正常的。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意义。我兄弟在我的影响下也想看佛教的书。我一直猜想孙老师会不会有这种想法?就是父亲行善就是对子女积德。我不知道,但我是通过他的事迹有这个感触的。这辈子不会赚钱,也不会当官,就做点好事为自己的儿子积点福德吧。
第三篇:读孙维刚书后有感
读孙维刚书后有感
在教育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的事迹曾感召了无数人,以他为一面旗帜,引领自己不断前进,以他为一面镜子,时刻检勉自己。他就是北京市特级教师、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批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模、北京市模范班主任以及北京市十大杰出教师、全国十大师德标兵之一的孙维刚老师。孙老师崇高的荣誉令人惊羡,五彩的光环折射出孙老师丰富的人生和优秀品格。这位身患癌症,曾作过五次手术的老师,在北京22中任教38年,不唯官不唯利,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呕心沥血作了长达17年的三轮教改实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做出了令人为之咋舌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了解他,我阅读了孙维刚著《全班55%怎样考上北大、清华》。
我和孙老师有着相同的工作经历,既教数学,又当办主任。但从孙老师身上折射出的思想是我远不能及的。我也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奋斗了十余载,虽没取得像孙老师那样令人为之咋舌的成绩,到也总结出了一套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学习孙老师的事迹,不但提高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更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实践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从教育教学两个方面谈谈体会。
德育方面:
由于时代的不同,老师越来越难当了,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就更难做了。因为作为班主任不但每天要完成学校布置的硬性任务,还要解决许多学生的问题。如行为上的,思想上的,甚至学生家庭中的一些问题等等,整天做一些琐碎的小事,婆婆妈妈的,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未必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更让班主任老师们担忧的是没有充足的时间潜心钻研教学,这是使许多老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想法,首先要重新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并摆正它的位置。单纯地认为,只要教好我的课,我就是一位好老师,这是非常片面的,狭隘的认识。其实教育和教学是不矛盾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力源于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社会需要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才,同时,无私、大度的人,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的幸福。而班主任老师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正因为我们的工作,才能使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并使远大的理想成为刻苦学习的动力。所以,没有比我们的工作更重要的了,我们要把它摆在首要的位置。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当好班主任老师。德育工作才是班主任工作要全力抓好的大事,一切都要围绕它展开。
教学方面:
孙老师认为造就学生强大的头脑 是数学数学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重在思维训练,造就学生一个强大的头脑,使不聪明的聪明起来,聪明的更加聪明,站在系统的高度,提炼思想,升华观点,得到数学解题的四大法宝:深入进去,弄通情景;顺推分析与逆推分析相结
合;换个角度看问题是灵活性的本质;广义对称思想。长时间的熏陶,学生总能纵横驰骋,八方联系,运筹帐幅。学了孙老师的教学经验,我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我的教学工作。
(1)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其目的是通过知识的讲解,以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一模式的最大局限性是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形态是教师给与的,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擅长将数学知识讲新、讲难,而且开始时就要求学生注意这个、注意哪个等等,这就好象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他刚开始学走路时,大人对他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或提供各种各样的建议会使孩子害怕走路一样使学生害怕数学,从而影响数学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着眼于通过研究数学知识在学生大脑内部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通过教学设计为这种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创设相应的情景和条件,那么数学教学就可以促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自主地归纳和概括出“新的数学知识”,也就会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记忆负担。这是因为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了克服讲解模式的局限性,尽量发挥讲解教学模式的优点,教学设计时注意通过问题和例题来突出数学知识的的本质,从而促使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数学问题和例题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通过师生在学习过成中的相互交流,缩短了师生间教与学的距离,为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创造了条件。
(2)教学难点的处理。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不爱学习数学,这是很自然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就应对知识本身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教师应站在学习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揭示知识之间的本质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谓新的数学知识,只不过是已有数学知识的新组合,或者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思维形式的结果。例如,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通过讲定义、讲解法、总结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几种形式和练习四个过程。这种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教师讲解来促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几种形式来促使学生记住这些规律,然后套用这些规律得到不等式的解集。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的缺点是易使死记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规律。如果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的记忆负担。实际上,解一次不等式是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得到解集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如何观察图象获得不等式的解集是学会解一元二次不等的关键。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本人设计了相应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得到解集的问题和例题,以突出体现这一新的思维成分。实践表明: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可以有效地促使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自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不给学生留过多的家庭作业。孙老师认为:题不在多,但求精彩,更求知人善用,在总结、发现、创造、前进中融会贯通。反思我们自己是怎样做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担心学生做的题不够多,这题没见着,考试时就不会做。故此就留大量的家庭作业。累得学生整日忙于完成老师留的作业,而忽视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更谈不上灵活和创新了。长此下去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思维越来越窄,方法越来越死,当然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为学生选“精彩”的题目。选那些解题思路充满省略,有一定的综合性,有灵活性。不是对定义、定理、方法条文进行复述性的题目。学习数学就是要学会解题,正确对待做题,态度和方法要得当,不能为考试而做,更不能抱着希冀将来试卷上的考题有眼前题目的心理,否则必将导致记解法套题型,陷入题海。善于挖掘课本例习题的教育教学功能,通过一题多解,思维发散;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形成规律。对待错误,善于反思,“吃一堑,长一智”。回顾、总结、反思,只有掩卷反思才会有所发现和优化,一旦规律形成,数学知识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或是冷片望而生畏、杂草丛生的沼泽,而有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离天不过三尺三之感!
我的感受还不止这些,我深深地感到孙维刚老师作为我们的老前辈,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从事教育事业的师德、师魂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财富。我想,如果我们能把孙老师的这些宝贵的财富应好好体会,学习,并能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收益的不仅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学生。
第四篇:读孙维刚初中数学有感
读《孙维刚初中数学》有感
———冯岩
《孙维刚初中数学》是数学教育家孙维刚老师的著作,涵盖了现行初中数学教育大纲中所要掌握的内容,是孙老师三轮实验班的数学教材。孙老师的数学教学理念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他认为,学好数学,首重概念扎实,基础知识牢固。解数学题,要在“扎实”“牢固”的基础上,加强在概念的理解,引申,概念外围的规律方法,以及解题思考规律方面的功夫。而在本书中,他更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的观点:要学好数学,还要学会“聪明的做题”,这一论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孙老师认为:提不求多,但求精彩,要求“知人善用”。很多老师和同学做了大量的联系,但实际上无论从知识或是从思维能力哪个方面来说,收获都很少,明显的与付出不成正比。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是否从思想上明确了如上所述的做题目的目的;其二,是否在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做题。所谓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题不求多,但求精彩。对于题目的选择可以遵循下述几个原则:(1)题目本身无错误;(2)不要选只是对概念,定理,方法进行复述的题目(这一点对于我校学生尤为重要),这种题目,对于理解知识,培养能力几乎毫无作用;(3)题目从解法上看,应是充满活力,不要死气沉沉,只是繁琐的堆砌公式或冗长无味;(4)同一类型的题目,解透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即可,不必大量重复;(5)不问津那些对于概念无理解价值,在思考方法上远离一般规律的偏题,怪题
2、讲究做题的方法——
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这三种方法与其说是是研究问题的三种手段,不如说是深入理解解题思想的三个层次。在本书中孙老师用了几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自己如何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技巧,进而思考规律的。而孙老师教学成功的所在,我认为也恰恰在于他对学生做题方法指导上。
我从一些资料中了解到,孙维刚训练学生,一要“敢”提问题;二要“会”提问题;三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别人要花一个月,他们仅用三个半天便讲完了高中数学的118个公式。初中三年便提前学完了高中的全部数学课程,而且还增加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部分大学的数学课程。初二上到一半,便可以优异的成绩答完前一年的高考数学试卷。
而孙维刚学生的成绩,总是和“付出”之间有一道“不等式”: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孙维刚到底靠什么呢?
他说:“我给学生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
在孙维刚的书橱里,有一摞大硬皮本。数数共有二十二个(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上面画着三角、圆锥等各种几何图形,旁边则是密密麻麻的解题笔记。
他为学生开创了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又是他为学生归纳了4个大规律,15个中规律,30多个小规律,使他们从初一到高三,从代数到几何,再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
所以,要想引导学生理性思维,首先教师要有很大的内存和相当的积累,并且用心总结剖析,才有可能做到这种深入浅出和行云流水的境界。
3、在可见的系统中学习,知道自己还缺什么,知道自己已拥有什么。达到知己知彼。魏书生认为,教学中首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为此,他与学生多次讨论、商量,画出了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图,整理成了支干、小杈、叶子的系统,即所谓“语文知识树”,或叫“知识地图”。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当思维的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时.有了这张‘地图’,目标才能明确,少走冤枉路”。
孙维刚则把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分成了三层意思:
一、每个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的传输,都是在见树木更见森林、见森林才见树木的状况下进行的;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任何细节都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凡事都去问为什么,寻找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在系统中进行教学。孙维刚认为这种做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而到后来,知识好像在手心里,了如指掌,不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瓦砾、一片望而生畏的戈壁滩。”
第五篇:孙维刚结构教学法
孙维刚结构教学法,掀起时代教育革命!发布时间:2012-10-30 浏览:494 早在1980年,孙维刚便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教学方案“孙维刚结构教学法”,14年后,国家才正式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
而他的“结构教学法”也就是素质教育,比国家正式提出的要加强素质教育整整早了14年!之后的近20年里,他带出了一轮又一轮的实验班,第一轮的学生如今已近中年,而最小的一轮——第四轮实验班的孩子们(现在是初中三年级)已提前学完了他所带的数学课高中三年的知识!而且因成绩出色被集体免试升入高中。而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所带的第三轮学生,这是他教学史上最辉煌的。1997届高三(1),竟创全班40人整齐升入大学的奇迹,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40人当中有39人上本科线,38人上重点线,22人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创全班55%的同学考入清华、北大的神话。多人被直接保送出国进入哈佛、斯坦福等世界著名学府继续深造。需要说明的是,北京22中并不是重点中学,学生天资也并非突出。一部分是报考重点中学无望的学生,一部分是就近分配的生源。
然而,这只是大家看到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当我们见到他的学生们,就会看到什么是全面发展,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成功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几个大学生!孙维刚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摸索出了一整套的教育实践理论。
美国教育家、素质教育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认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因而我们的教育当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定自身价值,学会多种技能,正视竞争,尊重原则以及学生体魄健康等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健康能够从事各种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病态的天才。”
而这种思想也不可思议地与孙维刚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他掀起了一场从学校到社会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素质教育革命。
让我们重新回到起点,驻足观看,孙维刚引领学生们17年走过的崎岖的素质教育革命之路以及那一路壮美的风光。
革命之一:用教育来实现“信仰的回归抑或重建”。
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因为当一代人的精神日益衰朽苍白之时,整个民族的前途便会显得危机四伏。当国家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潜心培养起来的人才显出极其自私、空虚、软弱、缺乏创造力的征象时,当其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进行自我利益的攫取和犯罪时,当一些学历高却修养差的人们玷污祖国这个古老国度的健康肌体时,人们在忧虑、抱怨、叹息、甚至在呼喊:“中国教育,该往何处去?”
当崇尚个性被“毫不利人,专门利己”所曲解,当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大肆横行,德育教育该如何进行?如何重建正确的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体会人生的真正的尊严和神圣?如何将无理想状态注入信仰的支撑,从而化为不可战胜的趋动力,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行进?
“诚实,正派、正直;树立远大理想要为人民做贡献;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孙维刚深知,教育的核心,就是造就一个强大的人,如果一个人的人格不健全,智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孙维刚一下子便击中传统应试教育的要害,更重要的是提出要让德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成为奠定培养教育的人才基础。
孙维刚不仅是这样提出要求的,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对这建班理念做了全新而详尽的诠释。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在他们尚未被污染的心里播下了最健康而饱满的种子。“从双手递给别人东西,到家长会后搀扶父母离开,”孙维刚就是从这些小节入手,开始了他对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实践。17年过去了,孙维刚就是这样引领着孩子们踏过艰难险阻,一路高歌,向着理想和人生的胜境长驱直入。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孙维刚打破了以往德育从硬性指标——所谓的规范、守则等等入手的传统德育教育习惯,响亮提出,德育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确立人生的终级理想为人民做贡献和建立健全了人格。
革命之二:用教育来实现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
应试教育造就了相当一部分高分低能的怪才。
孙维刚更大的贡献,则是首开先河,进行了教育观念的大改革。那就是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和教师的责任?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人们知道的总是这样一个答案:“传授知识。”
特别是在中国应试教育占主流的大环境下,学校的教学活动围着升学考试转,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考高分的学生。孙维刚却认为,知识是需要的,而我们更需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是驾驭知识的睿智,是面对陌生的科技难题,敢于直面善于攻克的创新能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超的思维能力,和完善的智力素质。所以,教学的目的和实施,应当是通过知识的教学,不断完善学生的智力素质,造就他们强大的头脑,让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让聪明的孩子更聪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独立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能力。这样,解题和考试时拿高分,就不在话下了。因为,睿智使得学生在试题面前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得心应手,难题也就不难了。他常常这样说:“学会了上房顶,上桌子还不是容易的事?” 对于造就聪明的大脑他最灵魂的作法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知识,八方联系,浑然一体,造成学生总是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思维状态;更着重向哲理观点的升华,高屋建瓴;课堂上,造成学生超前思维向老师,向书本挑战的态势,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互助传染聪明和才智;题不在我而求精,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从初一开始即进行问题研究,写论文;各科都少留作业,数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保证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左右。“世界上没有为什么的东西。”他这样告诉他的学生们。“超前思维,向老师和书本挑战。”这已经成为他的学生们一个座右铭,向着知识的高峰一路攀登。
不论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还是各种各样的竞赛,他的学生们成了得奖专业户。
第二轮班的彭壮壮同学以一篇数学论文和三轮答辩,获得西屋科学奖,这个奖项号称少年诺贝尔奖。在美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 第三轮班的学生阎 同学获第3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为国争了光;
第四届雷达表中国青少年英才科学奖竞赛中,北京获奖学生共4名,而其中两名均在他的第三轮实验班学生中;
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北京赛区前10名中,第二轮班占了4名(包括第1名);第三轮班则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一等奖5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这样的数字不胜枚举。
革命之三:学习的革命
采访中我了解到,“超前思维,向老师和书本挑战”是孙维刚首先倡导的。传统教学活动中,常常是老师一人在台上唱独导戏,台下,同学们干什么的都有,再讲得好的老师也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然而这种现象在孙维刚这里迎刃而解。他一改从前老师一言堂方式,号召大家超前思维,进行课堂争论,展开问题研究。他引导学生站在系统的高度,对知识八方联系,就会发现它们是那样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到后来,越来越“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培养成时时处处都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的状态,以此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他号召大家打倒老师,敢于质疑,敢于提出更好的解题方案。
第三轮实验班的6年中,所有学过的公式、定理、例题都让学生自己推导,都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因此,这些知识已深深根植在他们的头脑里,甚至永远不会忘记。而他呢,则如一个导演,退居幕后,指挥大家攻克一个个堡垒。
孙维刚的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素质教育可以从一堂课、一个班和一个老师的努力开始。”而且素质教育改革最为关键的是从观念的改革和体制的改革开始。
采访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学生们都一下子无法找出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说明孙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因为太多了,反而不容易一下子说出来。他们只是觉得那不是某一件具体的事,而是“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到每一个同学的心里。孙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教科书,成为参照,影响着他们。当年那些建班原则,每一个学生都铭记在心,倒背如流,成为他们人生的坐标。
革命之四: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
据有关资料统计数据表明,在进入北大、清华的莘莘学子中,却存在着体能不达标的严重问题,而且体能不达标者比例达到了84%以上,虽然在北大、清华比较注重体能的锻炼和培养,但严重的先天不足,使大学四年的努力收效甚微,无能为力。因为一个人肌体的强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为中国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的呼声由此而生。
孙维刚在17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验中,也曾受到过误解,也曾走入低谷,当时,由于他的学生升学率高,被有些人作为应试教育的典型。但恰恰是他将中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引向了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当人们了解了他,了解了这被媒体烘炒来烘炒去的55%这个数字后的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不知道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幸运的是,他一次次挺了过来。而且一步步地坚实地走向了成功。我们从这三轮实验班的几个数字中能看到孙维刚所探索的整套理论也在逐步完善和成熟。
第一轮实验班有5人考上清华和北大;第二轮实验班达到15人进入清华和北大;到第三轮时,40名同学全部升入大学。其中有22人进入清华、北大,占全班同学55%。
当我们一次次将目光投向这些诱人的数字,却无论如何想不到,他的学生们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是一些只会读书和考试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怪才。”
他的学生杨维华这样告诉记者,他们的孙老师常常这样对同学们说:“要德体智全面发展。”我们看到,孙维刚将“体”放到了“智”的前面。这虽然有着孙维刚一贯的幽默成分在内,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孙维刚是多么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凡知道孙维刚的人都无不惊讶于他的多才多艺和充沛的精力。虽然他是一位数学老师,但从教近40年来,他还教过物理、历史、地理、音乐,而且兼任过北京22中排球队、乒乓球队、篮球队教练以及学校多年的手风琴伴奏。特别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将数学课上成了艺术课、哲学课甚至体育课,对于他的学生们,上他的课简直成了一种享受,一种快乐的游戏。
他的学生们这样告诉记者说他们的孙老师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简直令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就是一辈子也赶不上。他的歌唱得也非常好,至今他拉着手风琴与学生们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令他的学生们无法忘怀。
他的班级除学校的体育安排外,他又带领同学们在班内组织篮球赛,集体游泳,指导学生练习田径,并严格要求同学们每天放学后,女生跑800米,男生跑1500米。
以第三轮班为例,当年身材瘦小的初一(1),6年后全部变成平均身材在年级里最高大的高三(1),上高
二、高三后,该班在校田径运动会上团体总分总是获第一,合唱比赛每次都是第一。不仅如此,他的学生们还多才多艺,有的会弹钢琴,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拉手风琴,还有的会书法。第三轮班的陈帆同学的书法作品曾获北京市中学生比赛一等奖……。
事实证明,他的学生们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升入大学后,很多同学也成为学校的优秀生,并委任为学生会干部而在各个方面继续发挥着表率作用。
“这个世界上好人很多,但聪明的好人却不多,做一个好人不难,做聪明的好人却很难,我们要做就要做聪明的好人,一个因为自己的存在使别人更幸福的好人。”孙维刚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让我想起了从前意义上的劳模,更多的只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加班加点……。
这些该不该提倡?该!但孙维刚却已经超越了这种境界,他的智慧和才气让他能够事半功倍。但这并非说孙维刚走到今天是举手之劳,这也未免太过于夸张,我在采访中知道,他的聪明和努力是为了让他的学生更聪明,更有智慧。为此,他总是将问题研究透彻,融会贯通,到达一种最高的境界才罢休。因此,他才能始终站在最高峰,指挥学生攀登,而不会有被学生问倒的时候。在他的这种方法引导下,他的学生们一道题能解出八种解法,而且有的解法比老师的还好。他有这样的胸怀,让学生踩着他的肩膀爬上最高峰的知识殿堂。也正如此,在学生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学习时,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孙维刚老师是累死的。”因为,聪明的老师累自己,不聪明的老师累学生。
这让我想起他的学生陈硕同学说的,其实素质教育首先要先从教师开始,真可谓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然而正像有人这样总结道:“必须承认,这种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目标双重挤压下的努力是崇高而悲壮的,孙维刚为此付出了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
孙维刚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教育体系进行了较完美的诠释。在叫喊了近20年的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成为走得最稳最快也最成功的人。
因此,我们说,他已超越了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意义,成为新一代一位真正用自己生命实现自身教育理念的教育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他掀起了一场素质教育的革命,这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分水岭,这是漫漫素质改革大道上高大的坐标,一座用金子浇铸的里程碑,坚实而伟岸,宝贵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