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宽容对待小学生的作文)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宽容对待小学生作文
2006年11月25日,《钱江晚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浙江诸暨学生郦思哲107字作文获得“冰心作文大赛”小学组一等奖的新闻,一位九岁的孩子的作文,充分张扬了感人的个性,从而获奖,这引起了教育界和广大家长的高度关注,大家都在问现在我们孩子的作文到底怎么了?怎么我们看到的都是毫无童趣、千篇一律、说教式的小学生作文呢?当然,我们在关注的同时也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们的老师、家长有没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小学生作文呢。今天就谈谈我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宽容对待小学生作文。
一、现状之忧。
我们先来看看现在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如何?几年来我对本校中、高年级学生及周边学校部分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看到的情况令人担忧。
1、老师不满意。
学生写作文是件头痛的事,语文老师批作文更是件痛苦的事。老师们总是说:“我们班今天作文还有一大半没交呢!这次作文我们班写得不好,简直是一塌糊涂,小王同学只写了200个字;小李同学虽然写了400个字,但大多都是废话,总是你说,我说,他说,说到底全是废话;还有那小张在作文选上原原本本地抄了一篇„„唉!真是被他们气死了!”凡此种种。语文老师对学生每次作文都不满意,疲于应付,写了改,改了抄,老师还是很不满意。一周写不出一篇老师满意的作文来。
2、学生没兴趣。
如果遇上作文课学生常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是:“又要写作文了啊!”第二句就是:“老师,要写多少个字啊?”意思是说最好随便写几个字就可以了。经常看到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去春游、秋游,回来之后老师布置写作文,学生总是愁眉苦脸,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嘴里嘀咕着:早知道要写作文还不如不去了呢!有时学生盼望着能看场电影,但是如果要学生写观后感那么就有70%以上的学生宁愿放弃自己喜爱的电影不看。可见学生怕作文到了什么地步。
二、原因分析
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老师的要求有多高?
我们总会有意识地将“观点正确、思想健康、中心明确、立意深远、材料典型、语言生动”等列为小学作文教学的要求。任意地拔高习作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所以,每次写的作文老师都很不满意,总是说:“你怎么又在乱写啊,中心不明确,材料不典型、语言又不生动、400字还不到„„不合格!”我们为师者可以扪心自问:成人观察问题、提炼生活的能力比小学生强得多,可自己生活中能有多少典型的材料可以写?又有多少人能经常经历着轰轰烈烈的大事?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一个学期七八次作文不合格你说孩子还有写作的兴趣吗?孩子在心里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本来就是不会写作文的,从此开始讨厌作文。我想,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和长期以来老师对作文要求过高是有必然联系的。
2、老师的指导方法有多少?
叶圣陶老先生提倡老师写下水文。原话是:“‘下水’是从游泳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写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也就是叫广大的语文老师关注习作的过程和方法体会习作其中的滋味。自己写一写就知道作文有多难,写作的内容有多少,就知道哪些地方是最需要老师的帮助了,有的作文老师去写了未必比学生写得好。写下水文主要是让老师明白写作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的指导,此次作文有哪些内容可写,你的下水文不一定要读给学生听,但你一定得写。比如我曾经的作文 1 课《四毛的故事》写了三次下水文,但是都没有试教时学生写得鲜活,但经过“下水”我已经非常明白作文中学生在哪里需要引导需要点拨了。老师不“下水”很少从习作过程去指导,指导方法单一是学生作文写不好的重要原因。
3、老师的鼓励有多少?
由于老师的不满意,学生的习作要经常要受到批评,以至于产生了学生幼小心灵无法承受的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压力过大导致学生逃避学习,作文教学亦是如此。在强烈的批评攻势下学生学会了逃避,能不写则不写。试想一下,老师们的教学论文每一次都没有发表,都没有得奖,还要受到批评你还会有兴趣写吗?我看,即使是在写,也只是为了评职称而疲于应付罢了!在写作文时越是写不好,越是受批评,越是受批评就越是写不好,越不愿意写,不用多久学生写作兴趣自然也就没有了。我想,产生这样的后果大部分责任还是应该由老师来承担的,有哪个学生是天生就会写作文的?在习作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小至错别字,大到作文的结构,文章的中心,老师都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可想而知,不管是批评的次数还是强度都大大超出了小学生心理所能承受的范围。缺少老师鼓励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学生的写作内容有多少?
你有有趣的事吗?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一件有趣的事》,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我的生活很枯燥的,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可以写。”学生作文最头疼的是没有内容,总是找不到可写的材料。如果老师说要写生活中真实的事,学生又是一片叹气声,自己瞎编的还行,真实的事真的没有。学生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在不断机械地重复着,起床,刷牙,洗脸,上课„„哪怕是有什么活动也是年年搞年年一个模式,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1月20日
天气:阴
星期六
今天,天气阴冷。现在我的双休日作业快写完了,只剩下写日记了,可我觉得日记没有什么好写的。今天和以前差不多,平平淡淡的一点事情也没有发生。1月21日
天气:阴
星期日
今天我回学校,在回学校的路上妈妈的车没油了,所以我们来晚了。1月23日
天气:多云
星期二
今天,我们上体育课还是让我们踢足球,我们班又是和六(4)班比,又是我们赢了,为什么都是我们赢啊?怎么他们还有胆子和我们比啊?
在孩子们看来他们的生活是不断地重复的,毫无鲜活可言。让他们写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记叙一天毫无新意的事情。有时想想我们自己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何让学生张开慧眼来审视精彩的生活呢?我想老师的主导作用还是关键的。比如:上面的三则日记学生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但是只要老师指点一二“汽车没油了”,“足球又赢了”不是很好的习作内容吗?看来并不是世界缺少美丽,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宽容鼓励是良策
要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写好作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很多环节、很多方面的相互配合。《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纳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海,天池也,此纳百川者。”我在实践中体会最深的是教作文最重要的是要有能容纳百川的胸怀。
1、把观念转过来。
有人认为:小学习作课是要培养小作家的,其实就是中学的写作课也未必如此。叶圣陶对此有精辟的言论:“所谓通过写作关,目的在能顺顺当当地写好一般文章,记事记得一清二楚,说理说得明白晓畅。文艺创作是另外一回事,先要通过了写作关,才谈得上文艺创作。在中学阶段,语文课教学生作文,并不希望学生从事创作。就是大学语文系,也是如此。文 2 艺创作不是人人必须办到的,写作关却是人人必须通过的。读一些文艺作品,就学习写作这方面说,也无非因其有助于写好一般文章而已。”所以我们必须把观念转变过来,小学习作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并不是培养小作家。
2、把要求降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习作都有明确的标准:“第一学段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第二学段习作要求是: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三学段: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建议部分又明确提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可见小学阶段的目标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到了5~6年级才有“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样的要求,而我们很多老师在三四年级就要求学生的作文达到400字,这显然是拔高了要求。再说,“十指伸出有长短”如果你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要求班级中有一半的人达不到你的要求要受到批评,这样多批评几次这一半的学生也就有一半的学生不爱写作文了。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在准确把握《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你是否可以高抬贵手降低一点要求呢!对于水平好一些的同学你又可以提高一点,这又有何不可?
3、对学生宽容些。
只有包罗万象学生才会写出精彩、生动、鲜活的文章。引导学生关注亚运会,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杯,引导学生关注超女,关注杭州的堵车问题„„学生居然也知道,北京首都被媒体戏称为:“首堵”。如果学生去读书看报了、观察生活了作文也就有内容可以写了,内容也就丰富了。不要用大人的眼光来审视孩子的作文内容,不要开口就说:看什么超女,没品位!其实超女这样的活动本来就是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我的观点是:对这一类活动可以关注,但不要着迷。如果他们能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又为何不可呢?
只要学生的感受是真实的,不管是嬉笑怒骂,还是喜怒哀乐,我们都应该宽容的对待。比如我们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上次祖老师在我们班试教,却到六(5)班去上公开课,而你上次说在我们自己班上公开课,可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你骗了我们,真正的公开课是在六(1)班上的。我们班仅仅是试教罢了,老师你太可恶了。看来我们班在你的眼里只是个领养的孩子„„
我觉得这就是学生真实的感受,我给他打了五角星并写上评语解释到:上次我们班也是公开课,语文组的老师和凌校长都来听了,并且校长说你们表现得很好。只是因为同样的内容我们班已经上过了,所以到六(1)班去上,希望你能理解。不要因为学生对你的“不敬”就横加指责。只要是无害的都可以写入日记,老师有了宽广的胸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是能引导好的。
再如:
我们班的学生在消防演习后在日记中写到:我闻了闻捂在嘴上的毛巾,有点臭,我就想了一个妙计,在毛巾上涂上一点面油,这样闻起来就香多了,后来我们寝室的女生都纷纷效仿。我们用略微有点香气的毛巾捂着鼻子,猫着腰像狗从洞里爬出来一样,一直从五楼冲到一楼,到了一楼我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我想,用面油涂在毛巾上这样的想法我们大人一般是想不出来的;在孩子看来猫着腰的动作就像是狗从洞里爬出来一样,多么的形象啊!所以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去引导、你够宽容,学生就能写出好文章来。
4、把大拇指竖起来。
跳一跳摘桃子,只有制定合适的目标学生才不会惧怕作文。发现学生的亮点,哪怕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的得好你都要毫不吝啬的划上波浪线,打上五角星,为他竖起大拇指,这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但是很多老师往往很吝啬你的评价语,深怕把孩子宠上天了,学生翘起小尾巴骄傲起来了。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生得到表扬时愉悦的表现不是骄傲,相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需要这种愉悦的感受,在不断地得到赏识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会不断地增强。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作文是建立学生习作自信心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四年级接班时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是很好,于是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一开始学生写得并不理想,有的只写两三句话,我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昧着良心”地表扬学生。一次学生们选材与别人不一样了,打上一颗五角星;用了一个好词语,打上有个五角星;字写得端正打上一个五角星。但是有的学生字也写不漂亮,语言也不见得通顺,材料也很普通,我还是表扬他:你今天坚持了,坚持就是胜利相信你明天还会坚持,还能写出更好的日记来。学生们都喜欢听好话,在不断的表扬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准确地运用语言,学生才能不断的进步。
5、把日记写起来。
写日记是学生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之一,很多老师都在指导学生写日记。当然,指导学生写日记要花去老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日记,日记,日日要记一日不记不成日记”这不是给学生加重负担吗?不知现在的语文老师是否还坚持天天写日记,其实坚持写日记是一件很难的事,我曾经500多天不间断写日记,但是后来这成为了我的负担也就没有再坚持了,现在我喜欢在台历上记下一两句当日的感受,这样不是负担了我倒是天天记,有感觉时也写写短文。学生写日记同样有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希望学生天天写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是如果学生哪一天没有写,你应该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千万不要批评他不要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应该表扬坚持写的同学,写得好的同学,有进步的同学。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写出真正属于他们的、鲜活的作文。
学生爱上了作文、爱上了看书是我最大的收获和欣慰。在用心经营着的这一块习作领地里能看到开了几多小花是园丁最快乐的事情,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班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还偶尔有习作见报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在这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用宽容的心去看学生的作文,不管是习作的内容,还是习作的要求都应该宽容一些。正可谓有容乃大!只有能容天下万物,能容嬉笑怒骂,能容学生作文的“小”,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的“大”起来。
第二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案
导入:首先,请大家欣赏几句名言,猜猜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活动一]名言赏析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并不能真正心安理得;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教师:请大家猜猜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用一个两个字的词语概括)学生:宽容!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谈论的话题就是宽容,惟有宽容才能“海纳百川”。那么,什么是宽容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拆字游戏。
[活动二]拆字游戏示例:(1)闷:分成两部分就是门和心,把心关在门里,不与外界交流,所以他很孤独;(2)男:分成两部分是田和力,意思是在田里劳动的人。
请大家把宽容两个字拆开,解释宽容是什么意思。
(幻灯片出示“宽容”拆字后的参考解释:“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宽容是人世间的宝贝。“宽”下面,是二十和“见”,也就是说至少可以包容二十种像杂草一样的看法。“容”是两个“人”和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剥夺你说话的权利。)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拆字游戏,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与他人计较。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教师:你是一个宽容的人吗?你知道自己的宽容度吗?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心理测试。[活动三]心理测试:宽容度
通过心理测试的形式,让学生对宽容有感性的认识,了解自己的宽容度。
教师:你的宽容度怎么样?大家已经很清楚了。或许,有的同学要问:老师,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呢?不宽容又怎么样呢?请不要着急,让老师慢慢地告诉你。[活动四]体验活动:人与人有差异
(1)你觉得哪张照片中谁的的装扮及动作最酷、最帅?(审美观念不同)(2)午餐时,你喜欢买哪些菜?先吃哪些菜?(生活方式不同)(3)在背英语单词时,你喜欢怎样背?(行为习惯不同)(4)如果别人对你说:“你好帅(漂亮)啊!”(个性特点不同,回答不同)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差异呢? 学生:这些情况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需要相互宽容。
教师总结: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不同,品德修养上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非常正常。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教师: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大家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让我们一起“身临其境,直面冲突”。
[活动五]身临其境 直面冲突(看一下导学案三大部分三小题)
(1)朋友借了你一只笔,事后你就忘了,直到(4)课间,同学从你的桌边经过时,不小心把你的书碰掉在地上了,他赶紧向你道歉,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原谅他人、真诚地接纳他人)(5)有同学曾经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跟别人说过你的坏话,后来,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现在,他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办?(宽容就是忘却,不斤斤计较)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冲突之所以能够解决,靠的是什么? 学生:宽容!教师总结:宽容是解决冲突的良方。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之中伤害别人,也可能由于一时糊涂做出伤害别人感情、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教师:宽容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历来都以宽容闻名于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故事《负荆请罪》。[活动六]教材101页 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大家知道古今历史上哪些宽容的故事呢? 学生:唐太宗宽容了魏征,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鲍叔牙宽容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诸侯,一统天下”的壮举。
教师总结: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朋友。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接下来,老师再给大家讲一个宽容的故事。
[活动七]讲故事:美丽的桥(看一下导学案三大部分三小题2)引导学生思考:(1)假如你是这个木匠,你会怎么做?(木匠在两个庄园之间的水渠上建了一座美丽的桥)(2)当弟弟干活回来,弟弟发现了这座美丽的桥,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哥哥您真伟大!在我做了对不起您的事之后,您还建了一座美丽的桥。)(3)请你猜猜故事的结局。(兄弟俩重归于好)(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同学们再看一下教材103页上面的虚框的内容
同学们再看一下教材103页下面面的虚框的内容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第三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第一框题,本框由“金无足赤,人各有别”和“宽容他人,悦纳自己”两目组成,集中讲宽容的道理。第一目主要讲了三层意思:宽容的含义、宽容合作的基础和人非圣贤需要宽容;第二目从主客体上区分宽容的两大表现,主要讲了四层意思:宽容美德美在哪里、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也讲原则和要宽容自己。【学情分析】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风气不尽人意,社会上一些与传统美德相悖的现象侵袭、影响着中学生。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心胸狭隘,在与他人交往中只关注自身,缺乏谦让,对他人缺乏包容之心,以至于处处设防,甚至对人怀有敌意。因此培养学生的宽容之心,不仅有助于搞好人际关系,更有益于自己的发展与提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学会宽容。
2、能力目标:在生活、学习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为什么需要宽容?如何做到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教法学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划分学习小组,便于课上合作学习。
2、学生: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宽容的名人名言。【教学过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第一环节:认知宽容
1、播放视频:CCTV公益广告《宽容是一种美德》。把心放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谦让、宽容。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宽容饱含着理解。有了理解,就会有谅解;多一分理解,就少一分误解、少一分怨恨、多一分融洽。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请同学们列举历史上与宽容有关的著名故事。比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六尺巷的故事等。通过典故使学生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设计目的:提高学生对宽容的认知度。引导学生总结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的道理。
3、活动:实话实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少不了要与他人相处,这就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让我们回想一下与他人相处的经历,有没有和他人产生过矛盾?是什么原因?你是怎样处理的?你有过接受别人原谅的经历吗?把你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设计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际感受,从而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宽容待人。第二环节:体验宽容
1、多媒体展示“小培和小亮的故事” 小培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同住一间宿舍。一天,小培的10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是小亮“偷拿”了。为此,小培有意无意地在小亮面前说风凉话。小亮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小亮本想与小培辩白一番,但反过来一想,小培家境不宽裕,丢了生活费难免着急上火。想到这,小亮就不生气了。过了几天,小培在笔记本中找到了那100元钱。他顿时羞愧难当,赶忙向小亮道歉。小亮很大度,不仅没有计较,反而向小培祝贺:“找到了就好,我真为你高兴!”(1)小培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
(2)你认为小亮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目的:通过情景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生活需要宽容。使学生体会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2、多媒体展示漫画“拥挤的公共汽车” 分析:(1)情境一和情境二可能出现什么结果?(2)你对这两种结果有什么评价?
(3)从两种不同的结果,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设计目的:通过正反两个情景的对比,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生活需要宽容,宽容利人利己。
3、多媒体展示一个发生在阳朔的真实故事《一元钱引发的命案》,让学生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生活中宽容他人,利人利已。
4、多媒体展示: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强是班长,小明是普通同学。学校明确提出了严禁乱扔垃圾的规定,小强带领全班同学进行了学习,并要求认真落实此规定。可是小明却不遵守规定,在教室里乱扔垃圾。面对好朋友小明违反纪律,班长小强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目的:通过情景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宽容不等于纵容,宽容,要讲究原则和策略。对于违反道德、纪律、法律的事情,我们决不能迁就,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比如,对于台独、藏独分子我们不能宽容,因为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对于日本某些人歪曲侵略中国的历史,我们不能宽容。
4.归纳小结:以判断分析的形式,加深对宽容的理解。
5.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里留下信心和希望。第三环节:践行宽容 1.探究活动:
情景一:在班级走廊闲逛的小华,突然听到班里的两位女生正在议论他的相貌。说他单眼皮,个子矮,脸上又长痘痘。
情景二:有个男生(女生)打电话向你借辅导材料,妈妈误以为发生了早恋现象,偷听你的电话。
情景三:两个男生在超市购物,被保安怀疑偷拿了东西,并把他俩带到保安室进行盘问。同学们!假如你在生活中碰到以上情况时,你会怎样做?把当时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目的: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宽容心?”帮助学生寻找有利于培养自己宽容心的方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同时让学生明白宽容是要讲究策略的。2.今天我们这堂课的主题是“宽容”,通过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呢?请用一句话来总结。3.宽容他人,快乐自己
.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乐传递下去 • 每天花五分钟想一想自己拥有的,试着去感恩 • 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 当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时,尽量去理解他,试着去了解他的苦衷 • 每天称赞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去学习• 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去嫉妒。
教师小结:诗人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我的宽容换来你的宽容,你我的宽容换来大家的宽容,大家的宽容换来全社会的和谐。因此,宽容他人,请从我做起!设计目的:遵循“期待原则”和“认知与体验的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明白“宽容他人,从我做起”的重要性,激励学生将认知自觉转化为行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过健康、快乐的生活。
四、课堂作业(略)板书设计
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一)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1.宽容的含义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二)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1.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2.宽容是有原则的 3.宽容自己,悦纳自己
【教学总结与反思】
(1)本节课教学首先要澄清学生对宽容的认识。因为学生存在两个错误认识,一是总认为宽容他人的过错,利了他人却委屈了自己;二是认为犯了错误受处罚是理所当然的,犯错误的人是不应该原谅的。所以教学的当务之急就是让学生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及宽容利人利已的道理。
(2)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赖于行为的落实。因为,只有“说”和“做”相结合的体验,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达成学生观念的不断转变;而且这种课程还应该是长期坚持的实现过程,不应该一节课就结束了。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宽容他人,从我做起”,同时教师应考虑如何长期坚持并在以后的课程中渗透和深化宽容教育。
(3)“实践篇——宽容他人,从我做起”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落脚点,有利于学生实实在在地做到宽容他人,从而培养自己的宽容心。但如何检验学生的行动结果,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坚持不懈地实践宽容是一个难点,不易把握。
(4)不要光讲道理,因为正确不等于有效,道理上的正确不代表结果上的有效,我们应追求的是有效。教学当中应多提供一些培养宽容心的做法,力求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总之,本节课我根据学生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创造,把教材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认知宽容、感悟宽容、提升宽容和践行宽容。通过讨论、探究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给学生一片自由驰骋的天空。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体谅他人、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和创设的情境,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换位思考的内涵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换位思考的实质。
教学难点: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落实“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三、教学过程:
【发现问题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厢式电梯。
问题1:为什么电梯四周要安装反光不锈钢板或镜子?
学生活动:发挥联想,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除了同学们说的作用以外,这几面镜子在设计之初被电梯设计者还赋予了一个特殊的使命:设计者考虑到坐轮椅的残疾人在狭小的电梯里转向不便,特意在电梯里安装了这几面镜子,以便这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不用费力转向,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所到达的楼层。
(二)课件展示:电梯楼层按钮。
问题2:电梯里除了传统的纵向排列按钮外,为什么要有这种高度较低的横向排列按钮呢?
学生活动:发挥联想,思考问题,举手回答。
教师小结:这种按钮是专门为坐轮椅的残疾人设计的。从一部小小电梯的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电梯设计者考虑到了有不同需要的乘客要求。这就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为他人着想,我们称之为——换位思考。
【走进生活进行新课】
活动一:关注社会。
问题1.身边哪些事情能让你感受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说明这是谁为谁着想?
学生活动:列举身边体现换位思考的事例。
课件展示:我们身边的“换位思考”。
①公交车爱心专座、到站提醒:乘客朋友们,××站就要到了,下车的乘客请您做好准备。下车后请走人行道,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②饭店卫生间门口“小心地滑”的警示标牌;③河提上的警示标志:此处水深,请勿游泳;④肯德基一高一低的洗漱台;⑤新华书店的温馨提示:亲爱的顾客朋友们,在您看书的同时请您照看好自己的财物,祝您在新华书店购书愉快!⑥公园里的无障碍通道;⑦人行道上的“盲道”
问题2.听到或者看到以上的这些设施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教师小结:可见换位思考充满着浓浓的关爱,能让我们感到他人的善意,感到社会的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活动二:留意生活。
苏小东从小身材较胖,(教案 www.xiexiebang.com)身高也不高,于是同学们给他取了个绰号——小冬瓜。
问题1:同学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经历?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说说由于他人不恰当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不便、尴尬甚至伤害。
教师引导:同学可能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被人恶搞。比如:你的名字被人用侮辱性的语言写在课桌上;由于身材、外貌和某些特征被同学们取了绰号;被故意悄悄躲在楼梯口的同学吓了一大跳;你原本结实的座椅,被值日生偷偷换成松动的椅子了;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不翼而飞……
学生活动:回忆体验当时的心境。
教师总结:显然,他人的上述行为都会给你带来不悦。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有些同学只图自己的一时之快,或许没有恶意,但却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也就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在我们口诛笔伐他们之前,我们先想想下面这个问题:你有没有对别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应不应该那样做?为什么?
学生活动:反思自己生活细节,得出结论,说明理由。
教师小结:可见,如果我们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换位思考,就是要做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儿,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这就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动三:身边琐事。
问题1:生活中,你有哪些事情非常渴望和周围的人分享?
学生活动:联系生活,谈谈各自喜欢而渴望和他人分享的事。
教师活动:对学生列举的事不加以评论,而是先观察其他学生反应,观察是否有与发言者有同样爱好者,是否有明显持反对态度的同学。请和该同学有共同喜好的同学举手示意。采访一位没有举手或明显持反对态度的同学。
教师小结:可见,我们换位思考,不仅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做到自己喜欢的,也不要想当然地就认为别人也喜欢,从而强加给别人。这也体现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正所谓:己所欲,勿强施于人。
活动四:校园一角。
小琳是这学期刚刚转入的新同学,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她虚心向同学请教,同学们也很热心地帮助她,期中考试她名列前茅。于是有许多同学也“慕名”前来请教,其中包括帮助过她的同学,可她总是敷衍搪塞,不愿帮助同学解疑释惑,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结果……
请你续写故事结尾。
学生活动:沿着事情发展的脉络,开展合理想象,为故事续写结尾。
问题1:你怎样评价小琳这样的做法?
学生活动:对小琳的这种做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全面评价小琳的行为。小琳请教同学是一种要求上进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是在自己进步以后,小琳却不愿意帮助别人进步,却是一种自私自利行为,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问题2:我们之前讲过换位思考是不要把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而小琳没有强加给别人任何东西,那为什么我们还认定她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呢?
教师引导:虽然小琳没有把什么强加于人,但是,她没有为别人的发展着想,没有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援助,这也是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小琳能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我是她”,那么她就应该及时帮助有需要的人。
问题3: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要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请换位思考,别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发展。可见,换位思考不仅要做到不强加于人,还要做到在别人有需要时尽己所能帮助别人,正所谓: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
在谋求自己发展的同时,还要帮助别人发展,这就是《论语》关于换位思考的另一种阐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师总结:如果我们时时处处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做到换位思考,那么,我们就能融洽友善地与人相处。
过渡:如何做到换位思考呢?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和思考问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的内心世界联系起来,但是两颗心之间总隔着一道门,只有找到打开这道门的钥匙,我们才可能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那么打开心门的钥匙是什么呢?
活动五:寻找心灵钥匙。
1.情境创设:
问题:为什么父子俩当时没有做到换位思考?
学生活动:然后根据情境,四人小组讨论,找出双方的不足,派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引导学生从父子俩对话人手,找出各自的不足。
教师引导:这次冲突很显然是由于父子俩都没有进行换位思考,没有找到打开心扉的那把钥匙。情景中主人公问题所在:
①父亲没有考虑到小明当时很饿,小明没有考虑到爸爸工作很累——不够体谅和理解
②你这爸爸是怎么当的啊?你这臭小子——相互指责,不够宽容,不够尊重
③人家爸妈好,人家孩子乖——相互挑剔,不懂得欣赏对方身上的优点……
如果我们能把前面的“不”都去掉,换成“理解”“体谅”“宽容”“尊重”“欣赏”“赞美”,那事情又会是怎样的呢?”
2.角色扮演。
请一位同学扮演小明,老师扮演爸爸,再演绎一次。要求:用到板书上的品质,看看结果与之前会有何不同。
教师总结:我们要做到换位思考,首先要多一分欣赏、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换位思考在行动上的体现就是把这份爱洒向人家,用自己的善举帮助别人——与人为善
活动六:感受温馨。
1.课件展示:2011年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上海男子潘跃昀救起遭碾压的4岁女孩,并且送其到医院,垫付药费。当有人问他怕不怕被赖上时,他如是说:你没办法判断别人是好人坏人,但自己可以做好人。
问题: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你会如何处理?
学生活动:就此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会如何处理。
教师小结:我们不要因为网上放大报道的个别事件而磨灭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应该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现在起,请不要吝啬伸出你善良的手。
2.课件展示:《爱心城市——宁波》。
旁白:2011年宁波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殊荣。宁波能获此殊荣,宁波爱心人士的善举功不可没。在这座城市里,一次次演绎了爱的传奇,宁波市民连续两年以集体身份荣获“浙江骄傲——最具影响力人物”。爱心浸润的城市里,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如沐春风。
【教师寄语课堂总结】
到这里,我们的课就到尾声了.但是我们的人生才刚刚起步。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紧握开启心扉的钥匙,多多换位思考,常常与人为善,我们的生命一定会更美好,我们的家庭一定会更和睦,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
第四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演讲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演讲稿
清朝名臣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内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与包涵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做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世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功利心膨胀了、欲望心暴涨了、道德心缩水了。或多或少,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些“欲望”——有的人能正确对待“欲望”,所以他让世人景仰、佩服;有的人被“欲望”打败,成了“欲望”的傀儡,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有所追求是人的本性,但应该追求什么呢?有的人孜孜不倦,念念不忘功名利禄,飞黄腾达。仿佛只有这些才是他活着的意义。可是当他们抛弃了人格和良心,不择手段的得到这些时,难道没有不安和自责么?而有的人不计个人的得失,心里充盈的是使命和责任,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也许,他们可能并没有荣华富贵,但他们的人生却是高贵的。
抗日名将杨靖宇转战南北,浴血奋战,给日本鬼子以沉重的打击。他多次怒斥敌人的高官厚禄,牺牲时,敌人在他胃里只发现皮带、草根、树皮,没有一粒粮食。这是铁血男儿,对自已无欲无求,连生命也置之度外。
有的人却与此相反,他们无限度攫取名利,欲壑难填,贪得无厌,最终还是害人又害已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老太婆,从要小木盆到要房子,再到要宫殿,最后竟要做女王,真是可悲又可叹。人心不足蛇吞象,最后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
工人的职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既然选择了,就要我们去维护他的崇高。努力工作,是履行一种责任;默默付出,是体现一种价值;无欲无求,是塑造一种精神。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要把握住自已,有自已的坚韧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勤勉。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奉献。只有清心寡欲,才能经受住岁月陶洗,才有可能被世人景仰。只有甘于付出,才能体会人生的意义,才能问心无愧。
亲爱的工友们,工作着是美丽的,凭着岁月赐与我们的臂膀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所追求的工作中吧,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我愿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五篇: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说课稿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说课稿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第一框题
聚英中学 郭春绵
各位尊敬的评委:
你们好!我是聚英中学的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对应的课标内容是“我与他人关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体会和谐的共同需要,要相互宽容和尊重”。本单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合理延伸,又是对面设计的交往道德的概括和升华。
本框内容共两目:第一目“金无足赤,人各有别”——解释了宽容的基本内涵,说明了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的原因。第二目“宽容他人,悦纳自己”包含两层意思:一,总结宽容的意义,宽容也要讲原则,不是盲目的,是有策略的。二,宽容自己的过错,悦纳自己。其中,第一目是基础,第二目是提高。
二、学情分析:
* 学生自身特点分析:初中生处于人生当中最宝贵的发展阶段,个性张扬,做事喜欢独来独往,相对而言缺少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之心,以致心胸狭隘、处处设防,这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不利于形成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团队精神,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与家长、同学、老师交往中需要相互宽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但是缺乏对宽容的深一层的理解,同时对待宽容具有盲目性,缺乏原则性,缺少技巧与策略。
三、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
* 能力目标: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证看待宽容与原则、自己与他人。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求同存异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体验宽容自己、悦纳自己的快乐。
四、重点与难点:
* 重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 难点: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宽容; 宽容的原则性
五、教法与学法:
* 教法: 故事引入、情景设置、指导点拨、总结释疑
* 学法: 温故知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情结合、实践演练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多媒体展示“六尺巷”的图片——引出“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是讲的清朝大学士张英的用“宽容大度”感化家人和邻居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力量。引用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的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引出课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设计意图:展示图片,故事引课,一是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二是为了吸引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这个故事的讲述者老师可以灵活掌握,展示图片以后如果学生知道这个故事,就由学生来讲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果学生不知道,就由老师来讲,更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用名人名言,把“大海”与“人的胸怀”联系到一起,引出本课的主旨,自然、生动。)
(二)正课
一.认知宽容的含义。(多媒体展示;课程改革要淡化概念的死记硬背,作为基础概念,需要让学生理解,明确所研究问题的指向。)二.运用“温故知新”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出“宽以待人是怎么体现的,生活需要宽容宽容的原因”。
1、温习回顾:教师请学生回忆“与父母、同学、老师的交往中是怎样体现宽容的并分析需要宽容的原因”。
2、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提炼“生活需要宽容的原因”。(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根据知识构建理论学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生活中需要宽容”是本课的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提供最近发展区,以已学知识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教学支持,从而突破这一难点。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2)学生进一步总结“宽容的影响”(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宽容的力量,为总结“宽容的意义”打下伏笔。)
三.拓展迁移:在社会生活中同样也需要宽容。
视频播放——设置问题:扬大附中一名高中生不小心划破宝马车,诚恳致歉,勇于承担责任,获得车主原谅的故事。(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路,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人,就要学会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的交往也同样需要相互宽容。同时引导用辩证的思想对待他人和自己。)
四.教师总结:邻里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都离不开宽容。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所以要宽容他人。(多媒体展示)
五.感悟升华:配乐美文诵读,学生齐声颂读“相关链接”的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句中进一步感受宽容的魅力。接受美的熏陶,心灵的洗礼。知情结合,把知识内化成一种精神,一种情感,升华成一种境界。)
六.实践演示:设置情景剧,请学生上台表演,感受不同的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同后果和影响。(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表演,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中学到知识,通过模拟实践活动,体验不同的情感感受,遇到类似情景,何去何从,他们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七.观点辨析——点拨释疑:通过小组长抽签来选择辨析的题目,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判断分析,使学生理解宽容,认识到宽容也要讲原则,讲策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部合作探究,加深对宽容的理解,突破“宽容要讲原则”这一难点。同时培养锻炼他们竞争合作能力,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多媒体展示:宽容讲原则,讲策略
八.进一步联系与家人、朋友、老师、邻里、社会中人宽容的表现总结出宽容的策略。(多媒体展示)通过故事“新西游记”,来说明“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设计意图: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实例说明,增强说服力。)
八.承上启下,自然过渡:用“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句话引出对别人宽容、自己严要求的同时,对自己要不要宽容呢?用“小华的事例”来说明我们要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包括自己,所以对于自已也要学会宽容,悦纳自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来看待自己和他人。同时通过事例来分析说明,增强其说服力,便于理解。)
(三)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选择题分别考察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如何宽容,宽容的意义,检验教学效果)学生谈收获,归纳总结:根据你对宽容的理解,用一句话来概括宽容。(设计意图: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内化知识,升华道德。)
(四)教师寄语: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际交往中必备的品质,对学生寄予希望,鼓励学生们培养、践行这一传统美德。(教师寄语,再次引用雨果的话与开篇相呼应,既是对本课的一个结束总结环节,也是对学生提出的期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的开始。)
七: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各位尊敬评委,这一节课,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