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当尉缭子走出残败的客栈的时候,天空已经是乌云密布欲求下雨的模样了,他抬起头,深邃的目光分外宁静地遥望着墨黑的远方,自言自语:“天要变了„„”
风冷彻过白间黑的发尖,安抚过青青的小草,抚慰过黑习习的华夏大地,动作轻轻的温柔,无声无息,只是意外的宁静,但是,谁晓,这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昏暗的客房内,豆大的烛火跳跃着寂寞的秦舞,弱光下,刻刀在坚决挥洒,豪情里尽情着千万分不甘心,李斯依旧是不甘心的李斯,府下客卿受尽白眼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深埋心底的野心应该在战乱的年代得到实现了,他的帝王之术,他的法治构想,一切仿佛就在眼前,仿佛只隔着一重薄薄的轻纱,只要,只要一挥手就能拨开了,可是,谁想到一书逐客,就能摧毁李斯一展毕生所学的梦想?现实仿佛残忍,梦想仿佛遥远,但李斯怎么甘心离开呢?尉缭子走了,留下了一席话,使李斯在茫茫的苦海抓住了一个救命稻草,使身处黑暗的李斯看到了烛火般微弱的希望,希望在刻刀下,奋书谏逐客,作最后的努力了!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余宛,迎蹇叔于宋„„难道泱泱强秦就不能容忍一个卑微的客卿李斯,屋檐滑落的雨线好像脸庞滑落的泪一般忧伤,雨滴还是泪滴殒落在憔悴的心坎上使人痛彻心扉,成汤得奴隶伊尹成就帝业,文王得平民姜尚终败纣王于牧野,成就一统,分封天下,难道才华横溢的李斯就不能助秦转战天下?刻刀在勾画利害,道理环环入扣,事例动题惊人,试问成大事者,谁不是心胸宽阔,海纳百川之辈呢?李斯曾经是沉默的李斯,在沉默中爆发之前,可以十多年默任客卿,闲磨笔尖,担任文书,但天下风云变幻不测,谁晓,才华横溢的谁相助起海纳百川的国度一统起战乱的天下?天忽然下起雨,仿佛在为谁哭泣,或者笑。
一笔一划的苦心,豪情,谏词在竹笺下一点点深刻,一书谏逐客,成则上上人,败则休以生命,历史云战国,秦国最终力克山东六国一统天下,终成帝业,开创起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一切切的因果,分不开秦王起读一书谏逐客,重起重用李斯,海纳四方之言,容八方之士。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故言,成大事者,不缺海纳百川的胸怀,故能容天下之大,收为己用,以天下之资筑垒起垫脚石,俯瞰天下,起拥苍穹之下,剑指宇内,成就历史第一人。一书谏逐客,若秦王不受,恐秦王只是坐拥着祖辈基业等待颓败的命运了,心胸狭隘的君王恐怕只是猜忌与怀疑了,那里眷顾上战火纷飞的天下呢?刻刀划过黄色的肌肤,鲜血的液体潺潺溢满了显凹面的字体,没有疼痛的感觉,却忽然,有一种一挥方遒的快感,风左右摇摆起残败的窗户,雨点飘洒落满地竹屑的秦国土地上,最后一笔勾提起,一篇影响千古的文章在残败的客栈里迎着风雨一笔一划诞生了,秦国的历史也掀翻了崭新的章节。
一切,仿佛命运已经安排好了。
第二篇: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读罢李斯的《谏逐客书》,不禁拍案称绝。称绝者不仅因《谏逐客书》写得气势酣畅,音节铿锵,文采照人,而且更为作者立论之正确、论据之充分而折服。
《谏逐客书》大书特书“客”对秦国四君主的重大作用,说“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可谓非客之力秦无以拓疆,非客之功秦无以致富。在列举大量事实证明客卿于秦功不可没的基础上,李斯谏秦王赢政用才不应有地域之嫌。秦王虚心纳谏,罢“逐客令”,最终速成霸业,统一中国。
懂得人才重大作用的不特是李斯、秦王,比李斯早生百年的燕昭王曾“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国因此而强盛。
较李斯稍后的刘邦,为起用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特意筑台拜将,使韩信统帅三军,遂有项羽垓下之围的悲剧。
“败自才来、治从才出”,历史的车轮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已向我们招手。21世纪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众多的人才,谁就能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要振兴,要腾飞,迫切需要大批人才。
“文革”扼才的悲剧已不会重演,“武大郎开店”式的“却才”举措但愿成为历史的踪迹。
我们衷心希望各级领导思贤若渴,任用贤才。当然求才也不必求全责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秦国四君王对百里奚、商鞅、张仪等人,不问其出身贵贱,唯才是用。同时,用才如同“用器”,要量才录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要给予合适的工作,使“英雄有用武之地”。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现代化建设才指日成功。掩卷三思,凑成一章,权当抛砖引玉,求得方家指正。
点评:
“拍案称绝”是对所读之文的总评价。
概述《谏逐客书》的艺术特色和主要内容。例证一,燕昭王求才,燕国因此强盛。例证二,刘邦起用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败自才来,治从才出”,很自然地过渡到现实生活。明确指出:“中国要振兴,要腾飞,迫切需要大批人才”这是作者读后之最深感受。“却才”让它成为“历史的陈迹”。要求当前领导“任用贤才”、“量才录用”。结语简洁有力。
第三篇:读《谏逐客书》有感
读《谏逐客书》有感
——优秀文秘与伟大政治家思想交融的传世经典
李斯的《谏逐客书》堪称中国古代优秀文书写作的典范,这是读了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触。文章开门见山,层层紧扣中心论点,采用各种写作手法加以论断,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语言平实有力,字字铿锵,直击人心。李斯(约前284年—前208年),姓李,名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未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琬、冯阶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这就是史书上关于李斯生平的简介,不可否认他一生所作出的贡献、成就可谓卓著,秦国若是没有他的帮助,虽不至于不能统一天下,但至少也会晚很多年,法家思想的指导,“废分封,行郡县”,统一度量衡,统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一系列的思想观点为秦所用,直接推动了秦的大一统进程。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
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斯“谏客”的语言艺术及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试想,如果当时被驱逐的人中没有李斯,他是否会上书这样一篇文章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会,因为他是一个政治家或者说是一个“政客”,在某种程度上,他确实是一个“政客”,以自己的升迁前程为准则。他知道上书如果被秦王采纳了,自己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会被秦王重用。而政治家则是心系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他没有这样博大的胸怀,这个却又是韩非所具备的,而韩非又是重在理论思想的研究;李斯的实践,将法家思想用于秦的治国,韩非的理论,发扬了法家思想,一个是提出,一个是使用,韩非提出的理论绝大多数都为李斯采用了,在某种程度上说,韩非可谓是李斯的“军师”,而李斯也因此将法家的思想用在了实践,让后世的国家制度得以完善和发展。因此思想上韩非自然远高于李斯,而从政治和作为方面讲的话李斯远超韩非。同为荀子的弟子,虽师承儒学却成于法家思想,这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儒学研究方面虽没有突出的成绩,却仍对法家思想有了一定的影响,在法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儒学的一些影子,李斯对荀子的思想既有吸收也有摒弃,他强调人要接受教育和约束---韩非和李斯接受了他的“性恶”观点,才有了后来法家思想中用法律来约束人们,荀子的“性恶论”与李斯趋利的人生选择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影响了仕途前程,他果断的写出了《谏逐客书》这样一篇经典名作,也因为这篇文章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李斯在得知自己亦在被逐行列之后,可谓立即就上书秦王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意见反应给秦王,体现了一个优秀秘书对事情的敏感、重视,当然,很可能是因为事情涉及自己才会有如此迅速敏捷的反应。
无论如何,及时有效的反应都体现了秘书文书处理的时效性。重要事情是不容许拖延的,“时间就是生命”及早发现才能及早预防。
文章一开头,李斯便开门见山地指出秦王逐客的错误。然后用正面事实列举出秦往昔纳客而获得的种种好处:“遂霸西戎”“至今治强”“使之西事秦,功施至今”“使秦成帝业”……也就是说:纳客能令秦获得“称霸、治国、外交成功及成帝业”的益处,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反驳了秦王“客负于秦”的论据,同时,这些好处是与秦统一天下一脉相承的,既然秦王一心想统一天下,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看到:李斯的这番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去了,已收到了动摇秦王逐客之决心的功效。而紧接着,李斯说了句:“向使四君却客不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这是反面陈述不纳客的坏处,因此有加强语气,反衬秦纳客的好处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动摇了秦王拒客的决心。
接下来,用类比的方法指出,秦只有纳客才不会有敌,否则“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身为一国之君,肯定不会眼看着自己的国家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功成名就”,“统一霸业”是每个君王的梦想并一生致力的目标和方向。李斯作为一个“政客”,一个政治家,他深知说话的艺术,他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一句话怎样说易于被君王接受,清楚如何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要做到这点是不容易的,话要被人听进去,首先得了解这个人,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这样的文书是属于上行文的。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谏言不被采纳倒是小事,一不小心搭上自己的生命就值不得了。“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韩非在《说难》中也如是说,可见此处的“逆鳞”就是君主的自尊了。魏征之所以直于进谏,是因为他遇到了唐太宗这样一个明君,“忠言逆耳”每个人都知道这句话,可是真正做到采纳每一个正确的意见就不容易了,当君主自己做出的决定遭到大臣的异议、否决时,都会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君
无戏言”的尊严受到了威胁。在暴怒和焦躁的情绪中肯定不会听进去大臣的话,即使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决定是错的,可是因为那样的自尊心作怪,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立马就“收回成命”立颁新文。这时就需要一个时机、一个人来给他一个台阶下,说话的艺术在此时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你提出的意见既要让他觉得有道理,又要让他感到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解决方案是自己的功劳,最终的决定是需要自己肯定才可以实施的。
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李斯只是一味地向秦王求情不要逐客,相信只会令秦王把客逐得更快,更决绝。李斯在这里就充当了这样一个“和事佬”的身份,这与秘书的工作是极为相似的,秘书在遇到一件事情时虽不至于“直言进谏 ”,但有些事情确实需要自己给出观点、意见时,此时必须站在上司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就算是有最佳的解决方案,在未经过上司同意首肯之前都是不具有实施的效用的,在提出自己的方案后不忘加一句“这是我的看法,不知您是怎么看待的呢?”将最终的决定权交予上司,这是优秀文秘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不归功于自己,不过分的显示自己的才能,其实你的才能上司是知道的,秘书的不居功,会让你在以后的工作中自然而然得到更好的机会,秘书应该耐得住寂寞,懂得默默无闻。
李斯无疑是一个优秀的秘书,他了解上司,懂得察言观色,在一系列的论证说理后,将逐客的种种弊端暴露于秦王面前,让秦王自己来抉择,无疑任何一个清醒的人都会选择接受谏言,秦王更不能免俗,因为他懂得趋利避害,也因为他想一统天下。李斯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开始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
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显然,在人际交往、察言观色、眼界、城府方面韩非明显处于劣势,因为才能卓著让李斯深为嫉妒,最终韩非终因自己的才能被李斯杀害。这也不无讽刺,有才能的人却不容于世!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只要有才能,只要可以为我所用,一般都会有一个好的去处和归宿。当然,那些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贤人雅士就得另当别论了。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士族还是王侯都会有幕僚或是门客,这些门客、幕僚都是集聚四海的人才,王侯士族将其养在自己家中为自己出谋划策,这当中有的人是出于爱才,也有的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将其作为一种工具,或权倾朝野,或统一霸业,而这些门客就是自己政路的垫脚石了。秦王要想统一霸业,当然就少不了这些人的帮助,这就存在一个双向的“利用关系”,秦王借助谋士贤臣的帮助实现了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谋士通过秦王的任用使自己的政治谋略得以实现价值,均让他们功成名就,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最终得以“双赢”。
李斯这个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一个政客,他无疑是成功的,助秦实现大一统,施展了自己的政治谋略和抱负;作为秘书也是一个优秀的高级秘书,自己的谏言得到上司采纳,并因此而升官加爵,可谓平步青云,仕途顺利。然而,最终却不得善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锋芒太露。这对于后世也不无惊醒之意:作为一个秘书,应正确认识及定位自己的位置,不可锋芒过露,不可一心求功!
第四篇:重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重读李斯《谏逐客书》有感
近日余偶读网路书籍,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虽然此文早已在学生时代读过多次,但工作多年后再重读,不免感触良多,现特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
秦能够统一天下在于能够善用天下之人和天下之器,其中也出现过不和谐的声音,然后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就能使秦王收回成命,从而改变历史进程,同时也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这样的辩才确实令人钦佩。今天国家正在提倡全国努力共同实现中国梦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诸于本国人,外国人之争;本地人,外地人之争;城市人,乡村人之争;东部人,西部人之争,科班与非科班之争,大圈子与小圈子之争等等不胜枚举,这一系列的毫无意义的人为区隔严重阻碍了人才的自由竞争,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也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试想想,我们的古人尚且能够知道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有用于国家的人,便是唯才是举,而今难道我们拥有高度文明的现代人做不到:人不分肤色,种族,国籍,物不分品牌,出产地,只要是利国利民,便皆能为我国所用。
是到了彻底抛弃那些落后且有害的阻碍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错误思想和思潮的时候了,我想这也是我重读李斯的《谏逐客书》的最大感想,不知诸位是否有同感呢?
第五篇:李斯谏逐客中国历史故事
秦国虽然在邯郸打了一次败仗,但是它的实力还很强。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进攻韩、赵两国,打了胜仗。后来,索性把挂名的东周王朝也灭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后,他的孙子秦庄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
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战国时期有许多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历史上把这种情况称做“百家争鸣”。吕不韦自己不会写书,他组织他的门客一起编写一部书,叫《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还派人把它挂在咸阳城门上,还发布告示,说谁能对这部书提出意见,不论添个字或者删掉个字,就赏金千两。这一来,他的名气就更响了。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吕不韦一倒台,秦国一些贵族、大臣就议论起来,说列国的人跑到秦国来,都是为他们本国打算,有的说不定是来当间谍的。他们请秦王政把客卿统统撵出秦国。
秦王政接受这个意见,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员,凡不是秦国人,都得离开秦国。
有个楚国来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学派代表荀况的学生。他来到秦国,被吕不韦留下来当了客卿。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驱逐的份儿,心里挺不服气。离开咸阳的时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给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说:“从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当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变法图强;惠文王用了张仪,拆散了六国联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业。现在到大王手里,却把外来的人才都撵走,这不是帮助敌国增加实力吗?”
秦王政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连忙打发人把李斯从半路上找回来,恢复他的官职,还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当谋士后,一面加强对各国的攻势,一面派人到列国游说诸侯,还用反间、收卖等手段,配合武力进攻。韩王安看到这形势,害怕起来,派公子韩非到秦国来求和,表示愿意做秦国的属国。
韩非也是荀况的学生,跟李斯同学。他在韩国看到国家一天天削弱,几次三番向韩王进谏,韩王就是不理他。韩非满肚子学问,没被重用,就关起门来写了一部书,叫《韩非子》。他在书中主张君主要集中权力,加强法治。这部书传到秦国,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赞赏,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见见面,该多好啊。”
这一回,韩非受韩王委派来到秦国,看到秦国的强大,上书给秦王,表示愿为秦国统一天下出力。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还没考虑重用韩非,李斯倒先着急起来,怕韩非夺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大王兼并诸侯,韩非肯定要为韩国打算;如果让他回国,也是个后患,不如找个罪名把他杀了。”
秦王政听了这话,有点犹豫,下令先把韩非扣押起来,准备审问。韩非进了监狱,想辩白也没机会。李斯却给他送来了毒药,韩非只好服药自杀了。
秦王政扣押了韩非,也有点后悔,打发人把韩非放出来,可是已经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恼。正在这时候,有个魏国人缭到秦国来,秦王政找他一谈,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任用缭为秦国尉,后来人们称他尉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