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明确中心论点和主要论据。2.学习本文的结构和主要主要论证方法。3.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与相关的语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严谨缜密的论证结构,提高学生论说文写作能力。2.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素质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解读本文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论证方法;
难点:分析本文的严谨结构,了解本文的铺陈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与背景简介(结合“战国七雄”的争斗及逐客导火线谈写作背景)李斯(?—前208年)战国时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少时与韩非俱从荀况学帝王之术,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赵高诬其谋反,被腰斩于咸阳,灭三族。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秦为统一中国,广揽人才;韩国为削弱秦国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机,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
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宗室大臣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劝阻秦王不要逐客。秦王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二)熟悉课文(先疏通文字再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朗读课文,让学生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板书纠正,然后播放课文录音,统一进行正音正字)
1.正音: 宛(yuān)
施(yì)2.重点讲授词语
(1)通假: 缪——穆
内——纳
从——纵(2)实词: 举、拔:攻克、占领
却:拒绝
(3)使动用法: 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遂散六国之从
..
充后宫,实外厩
娱心意、说耳目 ....(4)名词状语:蚕食诸侯
西并巴、蜀,北收上郡 ...(5)“者”字词组:为客者逐
王者不却众庶
(三)课文解读(先让学生思考本文的文体,再复习相关文体知识,然后围绕论点、论据、结论三方面的内容逐段进行解读,解读方法宜采用边朗读边提问边解答辨析的方法。)
问题1:本文是什么文体? 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
问题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三要素的。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这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
(讲授方法:一边分析课文一边板书,把文章的内在结构,论证过程的逻辑关系体现在黑板上)
作者从秦统一天下的高度立论,摆事实,讲道理,反复阐述驱逐客卿的利害得失,劝说秦王收回逐客令,情辞恳切,理直气壮,说服了秦王,也为后人留下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本文正是如此:文章伊始,明确地提出了论 2
点:“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第一自然段),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是本议论文的绪论部分。
本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为第二个层次,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论证逐客的利害得失,是本论部分。
摆事实、讲道理,是论证的最基本方法,因为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道理是最能折服人的。李斯先用历史和现时的事实,再用常理,来论证自己的论点,论证得确凿可信,无可置疑。
这一层次从如下两个方面论证:
第一个方面,文章的第二段,第三段,先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论证。第二段,从昔日先君之得着笔论证,以穆公、孝公、惠王、昭公四君任用客卿使秦成帝业的史实为依据,先分后总,论证任用客卿的重要意义。斩钉截铁地指出,四君的成就“皆以客之功”。然后笔锋一转,进入反面推论:无客卿会是“国无富利之实,秦无强大之名”,从而有力地证实了文章的中心论点: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第三段,从今日陛下之失着笔论证。首先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者”,“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接着笔锋一转,指出“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作对比,紧接着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国“跨海内制诸侯”统一天下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的,因此,是错误的。
第二个方面,文章的第四段,从理论上论证逐客的错误的,作者列举地广、国大、兵强的常理,再以泰山、河海和五帝三王广纳人才无敌于天下为类比,说明王天下者必须能容纳万民万方,才能无敌于天下。其后将以上两个方面与今日秦王“却宾客业诸侯”进行对比,说明逐客之害,进而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逐客要害,论证了逐客的错误实质及危害。
文章的第三个层次,即第五自然段,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在本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结束全文。在充分论证利害得失之后,一针见血地指 3
出逐客的实质严重后果,发人深思,催人猛醒,具有无法遏抑的强大力量。
(三)写作特点(学生先齐读全文,并思考本文的写作特点,启发学生从议论文三要素的结构安排及语言运用的特色等方面进行概括)
1.标准的议论文结构,“一、三、五”式结构: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论点,为绪论部分;第二、三、四段:进行论证,为本论部分;第五段:戛然而止,结束全文,为结论部分。
2.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方法,正反论证,利害对举,论述得透彻有力,无可驳辩。如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得失对举,先君的纳贤与秦王的逐客形成强烈对比,以及第三段的重物与轻人对比等,都是极好的对比论证。
3.文章采用铺陈手法,以形成文章气势,为避免铺陈的烦琐与臃肿,文中的句式、角度、用词都极具变化,特别是动词的选用,排比与对偶的运用都很讲究,使文章气势充沛,文字生动,词彩飞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研究与思考(引导学生联系当代的社会现实进行思考)1.李斯的《谏逐客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2.评析秦王嬴政的用人政策
(五)能力训练:
1、文言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用法
2、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尽量直译,做到字字句句落实)将最后两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篇:谏逐客书公开课教案
谏逐客书(第二学时教案)
李斯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开门见山立论,围绕中心选材,突出表现观点的方法。
2、学习本文运用铺陈、排比、比喻等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的方法。教学内容:
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
3、分析本文艺术特色及学生写作借鉴要点。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采用课件教学。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作者介绍:(见投影)
2、写作背景:(见投影)
3、古文用法:(见投影)
二、分析结构:
本文是一篇奏议,属议论文。
本文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论证
有力,是我们学写议论文的好教材。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那么,请同学们找一找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对,开篇第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们说议论文最好的开头是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秦王本就事务繁多,哪有闲工夫听你“拐弯抹角慢慢道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让秦王一读就明白了你的观点,况且对于国家这一大政方针,你一个小小的客卿何以敢于反对?这也吸引秦王继续往下读。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也是这篇议论文的绪论部分。当然,对于秦王定下的逐客大计,李斯不便直接出言反对,所以干脆将过错推给秦国的“吏”们,这也避免了将矛头直指秦王,易于被君王接受。
作者提出了“逐客为过”的观点,看来下面就应该分析为什么逐客是错的,错在哪里?
这时候,李斯却荡开一笔,不谈逐客的错误性,而是援引秦王十分崇拜的历代先君对待客卿——外来人才的态度的历史事实。同学们来看看作者都引用了哪几位先代君王?(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王)他们对待客卿是什么样的态度?(用客)分别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霸西戎、至今治强、功施到今、成帝业)这样看来客卿对秦国曾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利而无害,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进而提出诘问:“客何负于秦哉?”以驳倒“吏议”。然后又从反面做出推论:假如这四位君主不用客卿,秦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强大,文章在反驳论敌时,不是从分析韩国派水工佯装帮助秦修渠这一事例的真伪入手而是直接引用确凿事实驳斥对方谬论,反面文章正面做,从而将逐客
之错误巧妙隐含于评述用客之功中。这样的写作既通过援引秦王心中的偶像的做法,增强了秦王内心对李斯的认同感,同时又避免了直接论述秦王逐客的过失而引起秦王逆反心理。很讲策略!
说古论今,由远及近,看来接着该分析当今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了,作者再次荡开一笔,从君王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开始写起。大家来看看,秦王对待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悦之)文章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是“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那么,秦王对待人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不是)那是什么样的态度?(去、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接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里显然加重了批驳的力度,有助于秦王醒悟。当然,如果秦王的确没有“跨海内制诸侯”的想法,李斯这个推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整个秦国朝廷都有着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勃勃雄心,因此,这个结论不只秦王,而是整个秦国朝廷都不能接受的。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出在“逐客”的行为中,那么“逐客”的不妥就变得不言而喻了。这里的写作看起来完全是站在秦王成就大业的角度上论证的,这就牢牢抓住了秦王的心。
如果说刚才所论及的都是摆事实的话,现在李斯就要给秦王讲道理了。文章从“泰山不让、河海不择”两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
引导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才能够显示他的德行。通过泰山、河海两个比喻的陪衬,“王者不却众庶”的道理就树立起来了,接着又以五帝三王所以无敌的楷模来反衬当今逐客之弊,推导出逐客的实质:逐客正是“资敌国”、“业诸侯”的事,它的本质无异于“藉寇兵而赍盗粮”,这就从根本上剖析了逐客的危害性,在这一正一反的比喻和对比论证中,秦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
最后,作者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一一照应。“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中所述“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士不产于秦,愿忠者众”照应课文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结尾最后一句话“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道出了逐客将危及国家,而这一危害正好切中了秦统一大业的命脉,因而极有说服力,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篇提出的中心论点“逐客为过”。结尾在对文章内容的巧妙照应中,既突出了中心论点,深化了主题,也使文章首尾相连、前后贯通、结构完整。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文章论证的层次: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引论部分 第二、三、四段:进行分析论证。
本论部分
第二、三段:运用事例分析论证。
(摆事实)
第四段:运用理论分析论证。
(讲道理)第五段:收束文章,照应全文。
结论部分
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通常议论文写作有哪些种类的论证方法?(引证法、例证法、类比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因果分析法、引申法即归谬法)那么大家来看看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例证法、喻证法、对比法),文章首先大量列举先前四位君王对待客卿的态度及产生的功效的历史事例,接着又列举当今陛下对待各种外来之物的态度及对待外来人才的态度,将先君与当今对比,陛下对物与对人的不同态度相对比,五帝三王的做法与当今陛下做法相对比,陛下“跨海内制诸侯”的渴望与逐客将带来的“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可怕后果相对比,逐客之过在这层层对比中就不言自明了。
第三篇:谏逐客书教案说课稿
谏逐客书(李斯)
一、作者简介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拜为上卿,推行一系列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始皇死,李斯听任赵高矫诏杀太子,另立二世。后被赵高陷害而腰斩。李斯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谏逐客书》为其代表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另有一些石刻韵文传世。
二、赏析
这是一篇反驳逐客谬论、劝主改变成命的奏章。进谏对象是胸怀统一大志却又刚愎自用的秦王,李斯深知其性,便抛开个人恩怨和功过,站在秦国最高利益之上,从能否富国强民、统一天下这一大是大非的角度立论,充分剖析纳客利秦而逐客可能亡国的利与害,这就切中了秦王最为关注的根本大计,抓住了要害。这是本文成功的关键所在。
行文上,起笔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紧接着展开论述,先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强兵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于秦,这是统一天下的基础。再列举大量生活事实,用物与人类比,说明重物轻人与统一天下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然后从理论上概括论述,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最后得出结论,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回应总论点,把逐客之“过”提高到亡国的高度。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驳立互补,观点十分鲜明。在分寸把握上,由轻(重物轻人)渐重(损己资敌),在材料安排上由远(昔)至近(今),再到将来(亡国),逐层推进,渐趋深入。这样十分符合人的接受心理规律,即使结论尖锐,对方也能欣然接受。
为了加强说服力,作者还特意运用大量铺陈、排比和对偶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骈俪的特色,增强了美感和可读性。同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虚词和反问句式,增强了表达效果,从而使全文语气贯通,入情入理,有效地强化了论辩气势和感染力。
讲解:·背景战国末期,秦、楚、齐等大国兼并 战争十分激烈。• 斗争的策略主要是“连横”和“合纵”。
1、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
2、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这是统一天下的基础。•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3、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说明重物轻人与统一天下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 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4、理论概括论述,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5、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 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6、纵观整篇文章
(1)立论高远,切中根本—立场(2)史实为据,利害对举—方法(3)修辞得当,逐层推进—策略
7、• 李斯上秦皇帝书,文中之诗也。(谢榛)
• 李斯《谏逐客书》,借人扬已,以小喻大,另是一种巧思。(归有光)
第四篇:《谏逐客书》读书笔记
近读《谏逐客书》,略有感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在古时或是当今,若要国家强大广招人才应为不可少的一项政策,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国际交流越来越密集的时代,是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广揽群雄不可不为!
集招人才首先要不拘一格。
在中国,古代就有英雄不问出身的说法。反观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政策,依然有很大程度上的缺失。曾看过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一起喝咖啡》,就有反映教育制度和高考分数不等的问题。城市本地学生的分数只要350分就能轻而易举的安心读书,而别的城市和偏远山区的学生要500分还要挤破头颅才能在这所城市就读,试问这公平吗?还是说他们的素质真的比不上这些高贵子弟!大汉卫青是干什么的,养马卒,可不照样立丰功建伟业,这些例子比比皆是。个人愚见,不管是底层的农民还是白领精英,只要有德有才或一技之长都应一视同仁。
再者应给予一定的奖扶政策。
这一点不是说没有金钱的诱惑就没有人才的献策,这只是对有功人士的奖励而已。我们且看美国,美国从建国到发展成世界头号强国,只花了二百年不到时间,这和美国的人才政策时息息相关,美国是移民国家,有这些人才所追求的丰裕的物质生活和吸纳人才的政策。正是美国的移民政策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才的包容和优越的待遇,让源源不断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才的聚集荟萃于此。从改革开放后派出第一批留学生截至1995年底,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生共25万人,回国的有8万人,有16万留在国外,60%的在美国拿了绿卡。那么可以想象,从1995年后到现在,中国又有多少赴美留学学成后留在了美国。古时尚有“赏罚分明”,我们现在也应该接力这种美德。
正如李斯所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脱离群体都无法生活下去,况一企业,况一国家!
当然,不同的阶级层流对人才的定义各不相同,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也就不同,各取所需,共同进步。虽要广纳,但切勿盲目,正确选择正确对待,又有合理的方针,定事半功倍!
第五篇:《谏逐客书》读后感
文章的背景是众官吏向秦王进言,说外来客卿都是为他们的君主游说和离间秦国,要将他们驱逐出境。李斯也在驱逐名单。李斯为此事进谏秦王。
本文是谏书。谏书是议论文,然而重点在于“谏”。其关键在于因人而异,投其所好;其次才是理正言顺;再次是论证充分。
本文的争论在于客卿是否为其君主游间秦国。我认为,文章可以分为以下部分:
一、观点鲜明的提出客卿留秦利大于弊;
二、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证明其利大于弊;
三、警戒客卿被逐的后果,证明弊大于利;
四、总结客卿留秦和被驱逐的利弊,提出放弃驱逐,广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论证客卿对秦国的贡献时,最有说服力的做法,应该是例证法,列举以往事秦客卿对秦国所作出的贡献,从而直接批驳“游间”之说。而论述客卿被逐的后果,可从引申的角度展开前段论点,即客卿事秦而有功于秦,助秦强大;客卿在别国,肯定也能帮助当地强大。驱逐客卿,实则资敌损己。
李斯的高明之处在于,察君心,因利导。
首先,李斯明白,秦始皇有一统天下之心。而一统天下的基础是本国强大。所以李斯紧紧围绕客卿助秦强大列举历史事例。其次,遵古训是古代重要礼仪。何况嬴政的祖宗很多都是一代英主。因此,李斯在论证客卿利于秦的时候,用词十分讲究,不是直接说哪个客卿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表述为:嬴政的哪个祖先起用了某个客卿,让秦国取得怎样的成就。这样,嬴政心里会想,祖先都认为客卿可用,而且祖先用的客卿都有功于秦。可见,祖先的做法是对的。只要用人得当,客卿一定会帮助秦国变得更强大。而且,如果不遵循祖先的做法,岂不引来非议。这时,估计嬴政已经开始动摇了。
接着,李斯一针见血地指出,逐客非“跨海内、制诸侯之术”。这个观点如果属实,将会直接跟嬴政的雄心产生冲突。换句话说,驱逐客卿,秦国将无法一统天下。至此,嬴政真正从心底重视起客卿的问题。李斯论述该观点时,先是做了大量的铺垫,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秦国用他国色乐珠玉而不弃,但是对于非秦者则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律驱逐,这并非霸主所为。事实上,尽管李斯没有明说,但是嬴政应该理解:如果现实真的如此,只可能是贪财好色、胸无大志的昏君行为。嬴政如何甘于成为昏君?这也是对他心理很大的冲突。李斯接着挑明:这不是“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原因在于地广国强士勇方能无敌。而逐客是资助帝国、削弱自身的行为。敌国强大,反过来更会威胁本国安危。自身不保,更何谈制诸侯。所以逐客不可取。
既有伟大祖先的榜样,又有成为昏君的嫌疑,更有一统霸业的雄心,嬴政必然接受李斯的观点,放弃逐客,广纳贤才。
李斯很少写文章,但深谙政治,更懂君心,知政策利弊,察君主心思。难怪在能者辈出的战国时期能够任至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