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政之我见

时间:2019-05-14 15:0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依法行政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依法行政之我见》。

第一篇:依法行政之我见

[内容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推移和各项制度、社会事务游戏规划逐渐与国际接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法制国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与《宪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重要实现形式。所谓依法行政,就是政府及政府部门依照或依据《宪法》及各项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力,科学决策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行为。对于依法行政的认识,不可避免的要产生误区,误区的原因,是各方面的,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法制建设的健全,人民的法律的意识得以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不理解依法行政概念和特性的人们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就定格在对一些政府和政府部门领导或负责人的具体行为理解上。而造成对依法行政认识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习惯性、思想性、政绩观、素质性等方面的原因。对此,我们必须在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法制基础和道德基础等方面加以保障。[关键词] 依法行政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认识误区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推移和各项制度、社会事务的游戏规则逐渐与国际的接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法制国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所以,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该《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依法执政”的要求。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许可法》和不同行业的专业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些都与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相配套,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依法治国方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重要实现形式,换句话说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依法行政就不可能实现依法治国。因为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既是组织者、领导者,又是执行者、落实者,所以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能否做到依法行政,怎么做到依法行政是至关重要的。唯其至关重要,就很有必要对依法行政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依法行政的概念和特性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弄清它的原理属性,否则就会盲从,就会偏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于依法行政我们也必须讨论和研究它的概念属性和特征。暂且不说狭义上依法行政的概念,也不说法学家、行政学家、理论家对依法行政所下的定义,笔者认为通俗意义上的依法行政的概念应该是:政府和政府部门依照或依据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即《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科学决策、规范执行决策、实现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富裕幸福的行为。[!--empirenews.page--]对于这个概念,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以下特征:

1、合法性。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任何一项决策、路线、方针、政策和为实现这些决策、路线、方针、政策的行动或活动,都必须规范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范围之中,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这是依法行政的基本前提。例如,随着城市化的要求,不少地方都在搞城市改造,涉及不少城市拆迁问题,无论是协议拆迁,无论是强制拆迁都必须依法拆迁。事实上有些地方是违法拆迁、强行拆迁,这都是不合法的,都是违背《城市拆迁管理条例》的。注意这里有“强制拆迁”和“强行拆迁”两个概念,一字之差则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强制拆迁”是对那些符合拆迁规定拒不拆迁,而由主管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拆迁的行为。而“强行拆迁”则是由有关部门或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而对被拆迁户实施的一种暴力性拆迁行为,这是违法的,这就不是依法行政。

2、普遍性。也就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在行使国家权力时都必须是合法的。从国家建设的征地、工程的招标、土地使用权的招拍挂、城市建设的拆迁、政府采购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等,都必须依法,没有例外。

3、科学性,或者叫统一性、相对性。也就是说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在贯彻落实某项决策、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不但要求人民群众要依法执行、依法实施这些决策、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决策、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合法;二是如何依法贯彻落实这些或违法行政的,本身也就失去了依法行政的意义。

4、目的性。也就是说依法行政的目的必须是明确的,必须是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富裕幸福的。否则,违背或远离了这个目的,依法行政也就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二、澄清依法行政中的认识误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法制建设的健全,各级政府领导和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也就大喊特喊依法行政,甚至不少领导很是标榜自己的做到了依法行政。于是,许多不理解依法行政概念和特性的人们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就定格在对一些政府和政府部门领导或负责人的具体行动的理解上。换句话说,政府和政府部门的一些决策和行动,只要得到落实或执行,那么这些决策和行动就是依法行政的注脚。诸如此类就是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误区,在现实中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表现:误区一:群众必须守法,群众守法了,政府部门才能依法行政。例如,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常有这样的例子,一些农户因为多方面的需要——或是为了发展养殖业,或是为了住宿方便,或是为了交通便利,往往有不经依法批准或违法批准而在耕地上建房的情况。依法《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群众的行为是违法的,是应该受到法律制裁的。于是,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土地主管部门会以罚代法,该拆除的不拆除,该没收的不没收,一罚了之,万事大吉,双方相安无事。违法的群众认为自己违法了,理应受到处罚,执法者认为你违法了就该受到处罚。似乎是合情合理,实际上是行政主管部门对依法行政的误解,其行为也是违法的。[!--empirenews.page--]误区二:部门必须守法,只要部门守法了,就是做到了依法行政。这种认识大都存在于各级政府的领导者思想中。有不少领导往往强调,某某部门必须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只要你们能依法行政就可以了。似乎我们的各级政府不在依法行政的要求之内。事实上,依法行政的主体必须包括各级政府,更包括各级政府的各位领导。误区三:处罚追究责任的误区。这个误区来源于上一认识误区。因为有不少的政府领导或地方党委的领导认为依法行政是各个政府部门的事情。所以,一旦一些部门出现了违法行政的事情,被追究责任的往往是部门的领导、主管领导和具体当事人,很少涉及到政府领导或党委领导。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部门的违法行为是由地方党委和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直接授意、直接参与、直接干预导致的违法。而在追究责任时,这些领导则“逍遥法外”,更使一些领导的认识继续认为只要部门不违法,就是做到了依法行政。如此下去,依法行政则永远是一句空话。误区四:对“全社会法制观念”的误解。有不少领导坐在主席台上,每说依法行政时,必大谈增强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走下主席台,一遇到具体事情,自己忘记了自己也在“全社[1][2][3]下一页 会”的范畴之中,便随心所欲做着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么多贪污、受贿、行贿、堕落者就是这方面的例证。误区五:权比法大。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表现,而有些表现易被人看出是以权代法、权比法大,而有些表现则又很难让人觉察出他是在滥用职权、以权代法,甚至相反还会被人们感激涕零、心悦诚服、真心诚意冠以“工作有魄力”、“决策果断”、“为民请命”等等,真可谓冠冕堂皇、当之无愧!比如,不少领导的现场办公法,当场拍板、当机立断。这种做法中虽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说他是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再如,在许多地方的招商引资中,为了吸引外商外资,不惜以廉价的土地、零价的税收、超低的固定资产评估等优惠政策让利于外商,这些做法我们能说是依法行政吗?又如,还是为招商引资,不少地方政府硬要一些部门“一元钱办证”、“特事特办”、“限时办结”等等,这难道不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吗?

三、依法行政认识误区的原因上述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误区,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习惯性原因。主要因为我国是建国后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人习惯于指挥型、命令型、强制型的行政管理模式,总认为自己的决策就是法律法规,想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所谓的依法行政也就是人民群众的遵纪守法,而并非自己的依法执法、依法管理。存在这种思想的行政领导还是大有人在的。

2、思想性原因。主要是指一些政府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一旦掌握了一定的职权,就把这种权力据为已有,逐步地从人民的一面走向背离人民的一面,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不是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正确行使自己手中的职权,保护好、发展好、维护好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往往置法律于不顾,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甚至是令不行禁不止,为所欲为、不择手段。这一类人如果长期执掌党和政府的某些权力,别说建立法律政府,恐怕连最起码的经济社会秩序都很难保障。[!--empirenews.page--]

3、政绩观原因。主要是指一些政府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政绩观错位,导致他们在行使职权时,只考虑是否有利于为自己创造政绩,而忽视或放弃了依法办事。如前文中所举例子,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而采取许多违背法律的政策,而且还要求其下属敢于冲破法律的条条框框,敢于打“擦边球”、敢于“走钢丝”等等,这些都与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密切相联,表面上看其目的性是正确的,实质上这种政绩观导致的后果也是害民误国毁政府的。媒体曾报道:南方某个贫困县,脱离实际大修道路,倾全县财力修建一条宽百米长数公里的未来大道,政府的形象工程建好了,当地领导的“政绩”也做出来了,可这项工程造成了许多农民无地可种、无工可做,生产生活失去了保障,当地群众很是怨声载道。对于这样“政绩观”我们能赞同吗?这种“政绩观”的行政行为能是合法的吗?

4、素质性原因。这里的素质单指一个领导的法律素质,一方面是缺乏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是指法律知识贫乏,做什么事情只考虑出发点,目的性和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措施,而不知道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是否符合法律。

四、实现依法行政的基础保障针对上述对依法行政认识误区和原因的分析,要实现依法行政必须有以下几个基础条件作保障:

1、思想基础。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这是《党章》规定的根本宗旨,这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过程中也必须把这些根本要求作为最基本的思想要求和思想基础。否则,依法行政的目的性特征就不能得到体现。河南省交通采曾有三任主要领导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连续落马败阵,究其原因就是背离了这个思想基础,不但没有建设好依法行政的部门,连自己的政治生命也葬送了。所以,要实现依法行政,必须把“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第一个基础条件保障。

2、理论基础。其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为什么强调这一点?简单说,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制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换句话说是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前文已经分析我们的一些领导之所以对依法行政的认识存在误区其原因之一就是受传统的、习惯的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因此,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也必须用先进的理论作为先导,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3、法制基础。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有一项基本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应该是推行和实现依法行政的法制基础。这一基础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有法可依”。目前在我国的行政法律法规中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本法,以行政诉讼、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国家赔偿、公务员行为规范等为主的行政法律体系,应该说我们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empirenews.page--]第二,“有法必依”。这一点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公民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必须知法懂法守法。二是作为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和司法部门都必须做到“有法必依”。否则,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曾有这样一个事例:某外商看中了某市的投资环境,意欲在该市投巨资建项目,外商在最后一次考察后对该市市长说:“我们很满意贵市的投资环境,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成功。”市长听后真是喜形于色,无以言表。恰在此时,外商收到了母亲病危的消息,需要立即回国与病危的母亲见面。而当时出境的最后一次航班离起飞时间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且没有了机票。外商很着急,市长就指示秘书无论如何也得让外商乘机回因。秘书忙活了一阵子竟没有弄到机票,市长很恼火:“象你这样的办事效率咋能叫外商满意!”他一边恼火着吵秘书,一边乘车直奔机场,到了机场市长果然让外商拿到机票登了上飞面。临别时外商对市长说:“一周后我会给您准确的答复。”果真一周后,市长接到了外商的电报,市长手舞足蹈地打开电报,却又不下子瘫坐下来。原来,电报上写着这样的内容:“尊敬的市长先生,我十分感谢您让我见到母亲一面。我也十分佩服您卓越的办事能力,但对在贵市的投资深表遗憾,因为我们很难放心您卓越的办事能力。”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以权代法、权大于法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的。现实中有法不依的各级领导比比皆是,他们往往凭借自己“卓越的办事能力”,办不该办的事,办不能办的事,办违法的事,直接妨碍依法行政的推行。第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实中有不少执法不严的例子,有些是一个人因素,有些是政策因素,有些则是故意放纵。如,对某些行业部门或某项工作的执法检查,检查尚未开始,通知已经下达,违法者赶紧纠正、漏洞者尽快堵住,于是到了真正执法检查时,成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实际上这是执法不严的表现,还有一种表现是只处理事不处理人或者是处理事严、处理人宽,严格地说处理事严、处理人宽是对事情当事人的不公平。因为往往被处理的事的当事人多是人民群众,而处理的人多是领导干部,这“严”、“宽”就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街的基本要求。长此以往,对实现依法行政是百害而无一益,因为这一“严”一“宽”纵容了各级政府领导和上一页[1][2][3]下一页 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违法行为。所以,要实现依法行政必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道德基础。这里主要指各级政府领导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职业道德。就目前来说,修筑依法行政的道德基础最关键的是抓好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廉洁自律工作,要修官德、正官德。现实中工商不管奸商、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等它是司空见惯,既违反党纪,也违反法律,实际上是官德伦丧的表现。古人曰:“民不畏君严,而畏吾廉。”所以,在修官德、正官德中必须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警钟长鸣,慎独慎行,只有这样才有建立起人民信赖廉洁政府,只有这样的官德才能推进法制政府的建立,才能有利于依法行政的实现。

第二篇: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行政改革,并已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在这场竞争中争得有利的地位,我国政府正着手深化行政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的创新,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共行政体制。而在这一场深刻的行政体制变革之中,笔者认为推进依法行政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首要问题。

一、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行政执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行政体制能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保持和扩大。所以,只有正确地分析并把握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才能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

(一)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情况。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力量,是开展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必然对行政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产生巨大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竣挑战,统一思想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比如社会经济成份和物质利益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多重性;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易变性。如何教育执法人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人民大众利益为至高目标,形成良好的从政道德,是新时期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行政执法对象的复杂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方式日趋多样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领域不断扩大。比如我国加入WTO以后,要求我们的方方面面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严格按照规则,公平参与竞争。又比如随着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展,农村大批失土农民需要安置和保障,经济要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保证。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过去群众对政府行政执法“不敢问、不能问、不知问”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再加上政府行政监督渠道的增多,透明化程度的提高,都给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制度创新与依法行政之间的矛盾。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看,讲求实效,鼓励创新,什么方法有效就使用什么方法是理所当然的。但从法治的角度看,这种实用主义的做法就颇成问题了。比如为解决政府机关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出台了“末位淘汰制”、“投诉下岗制”、“违章记分制”等办法。比如为征用农村土地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出台了一些青苗补偿、土地补偿和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及安置办法。这些制度是由各地行政机关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且行之有效,但不一定每项措施都能找到相应法律依据,甚至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因此就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管用的制度往往找不到法律法规依据,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制度又不一定管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切把握制度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便成了问题。

二、开展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施政方向。近几年来,国家对行政法制建设非常重视,相继颁布实施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执法主体的不合理。执法机关委托社会组织代为执法,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执法现象。就目前的执法环境来讲,执法工作量大与各级政府部门执法资源短缺的矛盾长期存在,委托执法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执法委托者对被委托者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指导的责任同样不可避免,否则就是失职。

(二)行政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一方面执法力量过于分散,正常执法难以到位;另一方面执法部门之间执法职责交叉,相互牵制过多,往往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降低了执法管理的效率,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出现“几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现象。

(三)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执法人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认识不充分,甚至错误地认为依法行政就是行政部门用法律手段去管理老百姓。行政管理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执法人员随意处罚,甚至滥用职权,执法犯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

三、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如何看待依法行政,如何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是目前值得行政机关重视和研究的课题,这同时也是宣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依法行政的关键在哪里?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各级政府是行政政权的主体,各级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因此,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政权的高度,全面、深刻领会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依法行政对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重大意义,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树立行政权力来自人民和行使权力必须合法的观念,正确解决治“官”与治民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同时又是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其手中的权力本质上是属于人民的,同时这种权力又主要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来行使的。如何正确处理这种身份与权力的二重性,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政权的性质,关系到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再加上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人民的公仆就有可能转变成人民的“老爷”,人民的权力就有可能转化为个人的权力,就会滋生消极腐败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明确,依法治国本身就包括了行使行政权力的法制化。也就是说,依法治国,第一位的含义是要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以此保证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法定职权、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才能把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办好。

(二)要树立依法行政的法制意识,建立相应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要改变过去单纯按行政领导意志行事的做法,牢固树立行政权力只能依法行使的观念,只有依法办事才能管理好社会事务的观念,违法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观念。同时要保证各种监督渠道的畅通,包括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各有关部门的专项监督。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才能形成依法行政的良好工作环境。

(三)必须在政府各项工作中贯彻依法行政原则,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行政必须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关系到人民利益的重大决策中,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让人民群众成为行政决策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在处理整体和局部、全局与部门的关系时,要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原则,而不能从局部利益出发。在履行管理职责、配置社会资源方面,都应当做到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办事效率低下是行政工作中的一个顽疾,虽然这方面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明确。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进行量化管理。每一名行政人员都必须完成相应的业务和任务,明确职责权限,有效地解决机关工作难以规范、难以评估的难题,从而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工作热情,确保一切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杜绝互相推诿,互相掣肘等不负责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明确工作权限。为全方位高效地把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领导要明确领导及一般工作人员的分工和权限,以便于及时地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四)依法行政必须贯彻深化机构改革的精神,把依法办事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现有法律规定和执法职能配置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当随着职能转变、职责调整和体制改革而变化。立法和行政执法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要求,合理调整政府职能,既要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又要把社会可以自我调节和管理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交给企业、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把群众自治范围内的事情交给群众。要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简化工作环节来确定行政管理范围,使行政权力与相关利益脱钩。

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依法行政是当前我们必须走出的坚实一步。

第三篇: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纷纷实行行政改革,并已发展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为适应这一新形势,在这场竞争中争得有利的地位,我国政府正着手深化行政改革,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的创新,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公共行政体制。而

在这一场深刻的行政体制变革之中,笔者认为推进依法行政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首要问题。

一、依法行政面临的新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行政执法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阶段,行政体制能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保持和扩大。所以,只有正确地分析并把握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才能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

(一)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情况。人是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力量,是开展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和社会格局的巨大变化,必然对行政执法人员思想道德产生巨大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原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严竣挑战,统一思想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比如社会经济成份和物质利益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多重性;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使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易变性。如何教育执法人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人民大众利益为至高目标,形成良好的从政道德,是新时期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二)行政执法对象的复杂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方式日趋多样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内容不断增多,领域不断扩大。比如我国加入WTO以后,要求我们的方方面面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严格按照规则,公平参与竞争。又比如随着区域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展,农村大批失土农民需要安置和保障,经济要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要保证。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在不断增强,过去群众对政府行政执法“不敢问、不能问、不知问”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再加上政府行政监督渠道的增多,透明化程度的提高,都给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制度创新与依法行政之间的矛盾。从改革创新的角度看,讲求实效,鼓励创新,什么方法有效就使用什么方法是理所当然的。但从法治的角度看,这种实用主义的做法就颇成问题了。比如为解决政府机关由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出台了“末位淘汰制”、“投诉下岗制”、“违章记分制”等办法。比如为征用农村土地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出台了一些青苗补偿、土地补偿和农村房屋拆迁补偿及安置办法。这些制度是由各地行政机关自己“创造”出来的,并且行之有效,但不一定每项措施都能找到相应法律依据,甚至与法律法规相违背,因此就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管用的制度往往找不到法律法规依据,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制度又不一定管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切把握制度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便成了问题。

二、开展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施政方向。近几年来,国家对行政法制建设非常重视,相继颁布实施了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但在实施过程中又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执法主体的不合理。执法机关委托社会组织代为执法,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执法现象。就目前的执法环境来讲,执法工作量大与各级政府部门执法资源短缺的矛盾长期存在,委托执法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执法委托者对被委托者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指导的责任同样不可避免,否则就是失职。

(二)行政体制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一方面执法力量过于分散,正常执法难以到位;另一方面执法部门之间执法职责交叉,相互牵制过多,往往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降低了执法管理的效率,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出现“几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现象。

(三)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还比较淡薄。有些执法人员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认识不充分,甚至错误地认为依法行政就是行政部门用法律手段去管理老百姓。行政管理中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执法人员随意处罚,甚至滥用职权,执法犯法,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

三、推进依法行政的对策

如何看待依法行政,如何把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是目前值得行政机关重视和研究的课题,这同时也是宣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指导思想的重要途径。依法行政的关键在哪里?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的

第四篇: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依法行政之我见

新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依法行政之我见

泾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虎彦贵

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历风雨6载,从单纯药品监督管理到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三大职能的拓展看监管,从体制的逐步完善到阶段性工作成效看监管,依法行政始终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运行的灵魂。当前,在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的大背景下,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仅就依法行政略作浅谈。

一、提高认识,正视问题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依法执政确立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具体任务、基本原则和措施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建局以来,我们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局党组对贯彻《纲要》的一系列部署,始终把加强依法行政作为工作的中心之一狠抓落实,通过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等专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推进。从这些重要举措我们总结出:依法行政已经成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权力配置和运行的基本准则;成为实现建设法治药监,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基本方式;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途径。食

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负责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我们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干部队伍法律素质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为民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些影响执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与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与党和人民的殷切盼望,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依法行政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官本位思想在极少数干部的言行上依然有所体现,口头讲依法行政,办事时却依旧按照“潜规则”行事,运用法律解决问题、严格依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执法的观念差。少数人员把依法行政庸俗的理解为“以法行政”,认为依法行政就是以法治民、以法治事、以法治别人,片面强调和夸大行政权力,缺乏自律约束意识。依法行政作为政府权力配置和运行的基本准则,要求行政权力来自法律,行政行为遵守法律,行政违法承担法律责任,其实质是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具体而言,依法行政不仅要依法治民,还要依法治官;不

仅要依法治事,还要依法治权;不仅要依法治别人,更要依法治自己。二是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当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行政执法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具体表现有:个别执法人员实施行政许可依然凭经验办事,习惯于旧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不能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确立的原则和制度实施行政许可,如:一个“窗口”对外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受理许可不使用许可文书、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审查不严格等,行政许可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一些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滥用强制措施和自由裁量权;“重实体、轻程序”,擅自改变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擅自改变执法办案的流程,擅自剥夺行政管理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申辩权、救济权等权力;行政处罚文书的使用不能清晰反映执法办案的流程,行政处罚决定违法事实表述不清,案件定性不准以及法律适用不准确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三是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和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特别是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还不到位,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执法监督检查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效果有待提高;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没有形成执法监督的合力;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不严格;执法监督制约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降低了执法监督的效能。四是个别执法人员宗旨观念不强,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不扎实,办事推诿扯皮;有关的禁令执行不到位,个别人依然我行我素。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背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严重削弱了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的权威,有损食品药品监管机关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大力加以解

决。因此,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正确估价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现状,充分认识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

二、抓好整改,做到“四要”

切实解决好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前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的当务之急。抓好整改规范,关键是做到“四要”,即:问题查找要“准”、原因分析要“透”、整改措施要“实”、措施落实要“严”。

(一)、问题查找要“准”。只有问题找的准,才能突出重点,整改工作才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要深入组织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近年来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特别是要把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在此基础上,确定整改任务和重点。找问题要紧盯当前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执法实际,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就查找哪些方面的问题,哪些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就重点查找哪些方面的问题。查找问题要抓住重点岗位和环节,重点从容易发生执法过错,出现执法不规范问题的执法环节查找问题;从容易出现执法不文明行为、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执法岗位查找问题;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以及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中查找问题;从人民群众的申诉举报和新闻媒体披露的案例中查找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自查、联查、互查等多种形式查找问题,同时还要通过发放征求意

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向本单位全体执法人员征求意见;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征求意见;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使问题找的准确、全面、切合实际。

(二)、原因分析要“透”。在找准问题、确定整改重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存因是关键。既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客观原因,又要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观原因;既要看到问题存在的表面原因,又要看到问题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三)整改措施要“实”。要端正思想认识,敢于揭短、敢于露丑,不要有怕暴露问题、怕影响部门形象的思想顾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明确、具体、针对性强的整改方案,对照确定的整改重点,逐项分析、研究、讨论,逐项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整改措施的制定要从克服“走过场”、“刮台风”,消除“雨过地皮湿”现象的立意出发,出台治“本”之策,出台建立长效机制之策。

(四)、措施落实要“严”。对于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要严格落实各项整改措施,能立即改正的要立即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改正的要明确改正时限,限期进行整改。对在整改中发现的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行为和违反党纪、政纪的行为,要严格落实责任,依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规定和有关程序,严肃进行处理。要坚持边整改边规范,哪个方面的条件成熟就制定措施、完善制度,解决和规范哪个方面的问题,确保执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

三、力“促”规范,重在建“制”

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不

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抓好行政执法行为的整改和规范,另一方面要抓好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规范执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努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整改规范,制度建设要先行,制度建设是重中之重,要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情况,重点健全完善三大制度体系,即:行政执法行为规范体系、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考评体系和行政执法监督体系。通过建立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涉嫌犯罪行政处罚案件移交规范、执法文书使用规范、先行登记保存、查封、扣押、扣留罚没物资处理规范等制度,确保每一项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个执法程序都有章可循。通过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执法案卷评查等制度,确保所有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都毫无例外的受到法律追究。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是一项涉及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管理机关长远利益的大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带头抓落实举足轻重。依法行政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生命线,要把依法行政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组织,层层负责,层层落实,特别是要实行依法行政主要领导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效能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依法行政工作自己有体会,群众有感觉,思路有创新,监管见成效,以此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作者工作单位:泾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五篇:依法行政

***国家税务局 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申请资料

近年来,我局围绕依法行政这个中心,瞄准创建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这一目标,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的,以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狠抓税收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大税收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并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税收执法岗责体系和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初步形成了规范有序的税收执法程序,敬业奉献的税收职业道德风尚,文明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积极向上的税收文化氛围,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共创和谐税收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依法行政的实施

我局始终把依法行政放在统领全局各项业务工作的最高点,突出依法行政创建工作的重要地位。我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分局、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的具体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有关科室,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并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真正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内有检查、有落实、年终有总结,将依法行政工作作为税收工作一以贯之的根本要求,定期研究部署、定期监督检查,落实到了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坚持学习培训,加强税法宣传,税法遵从度显著提高

(一)完善税务人员学法机制

我局把加强对税务人员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素质作为普法 教育工作的重点,创新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税务干部的法制意识、执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开展打造“学习型”国税机关活动,改进法制学习、培训模式,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学者辅导讲座与税收实务操作相结合,分层次组织全员学习,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培训质量,引导税务干部学法、懂法、守法。如4月22日,聘请中国知名律师、国家税务总局法律顾问、国家税务总局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

就如何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怎样规避执法风险,预防职务犯罪作了专题报告;聘请兴城税务培训中心的张新光校长对《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详细讲解;对全体税务人员就“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培训。

(二)大力加强税收宣传工作

税收宣传不仅是宣传税收政策,而且是展示我们国税形象的大好时机。我局党组历来非常重视,每年的税收宣传月均制定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保证了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局于2013年“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中在 广播电台播放以“税收〃发展〃民生”为主题的税收宣传节目,并选取典型“诚信纳税”的相关资料进行宣传,走向锦州市水果批发市场,向水果批发市场的纳税人,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知识手册200册。

(三)优化纳税服务,做好纳税辅导

1、成立 纳税人培训学校

区纳税人培训学校于2012年6月29日成立,实体课堂设于局二楼会议室。纳税人培训学校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保护纳税人合法 权益为主线、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为办学目标,注重教学的权威性和针对性,努力为纳税人提供紧跟政策动向的涉税培训、权威的纳税辅导以及贴心的办税服务。培训学校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教学活动,2013年以来对2690人次进行了培训,如特邀 培训中心的高级会计师 校长亲临授课;培训学校对最新征管操作规程与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详细讲解---“同城通办”、“营改增”应税服务业普通发票企业端开具系统、“营改增”实务操作等进行培训。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纳税辅导、政务公开工作

为了拉近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距离,更好的开展各项税收工作,我们不断进行各种有益尝试。如:

(1)举办第四届“税企羽毛球联谊赛”;

(2)开展“税企联谊话税收”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求,征求纳税人意见建议等;

(3)制发宣传单,公布信息化平台,让纳税人广泛了解12366热线、互联网站、短信平台、QQ交流群、微博的作用,使其能更好为纳税人服务;

(4)利用计算机专业人才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易懂的税法宣传动画片在办税服务厅进行播放宣传。

3、做好纳税服务需求管理工作

为推动纳税服务工作,促进纳税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我局利用纳税人培训学校、税法宣传活动以及多媒体平台等方式发放纳税服务 需求问卷近9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836份。调查对象包括大型国企、中小企业以个体工商户等,主要针对纳税人对优化纳税服务的意见、建议及我局办税服务厅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总结,及时解决纳税人需求。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4、做好纳税人权益保护工作

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区局投诉信箱和投诉电话的管理,解决纳税人提出的各种涉税诉求;公开办税流程、工作守则和承诺内容,建立维权处理机制,提供举报电话、意见薄等,加强内部检查,接受社会监督,使干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健全管理制度,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一)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税收征收管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我们努力完善了税收征收管理规程、党组议事规程,并严格依照各种规程规则,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如成立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完善《注销税务登记程序》、规范个体税收定额程序和税务文书使用等(截至目前我局定期定额1743户,其中未达起征点1586户、达到起征点157户),并将新规程进行公示,听取反馈意见确保税收行政决策的科学性,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加强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会签制度,对业务科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把关,维护了涉税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通过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我局税收规范性文件备案率、合法率均达100%。二是按照市局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要求,开展了税收规范性文件清理活动,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发布、备案备查,清理、公告、汇编等工作从制度上进行了规范和完善。共对6个文件进行清理,现仍在使用,为准确贯彻执行税收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遵守执法程序,强化行政审批事项

1、坚持依法组织收入

根据“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2013年我局税收计划43943万元,截止2013年11月份已完成33795万元,其中市本级完成12212万元,完成计划的93.08%,区以下完成21583万元,完成计划的96.04%;增值税完成26907万元,所得税完成6765万元。未发现违规欠税、缓税、收过头税行为。未发现税收混库、违规调库、转引税款、虚增收入行为。享受增值税减免税优惠政策方面,审批资料齐全,能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方面,受理审批及报备的资料比较齐全,能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无擅自扩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范围、变更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标准等情况,无越权减免税的情况。

2、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使税收征管合法高效 我局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依法开展了纳税评估工作,全年完成纳税评估83户,查补税款88.4万元,其中增值税31.8万元,企业所得税56.6万元,滞纳金1.5万元;加强税务登记管理,认真落实税务登记信息和工商登记信息交换与共享制度,清理漏征漏管户。对直接关系到纳税人切身利益的税收减免、优惠的审批方面,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执行,并在深入查明实情的基础上,按照税收征管法规定,进行审批。加强欠税管理,每季度依法进行欠税公告,坚决杜绝新增欠税。

3、强化审批事项管理

今年,我局对近年来取消和下放税务行政审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已取消8项行政审批、下放2项行政审批事项。对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或修改,制订相应后续管理制度,调整相应工作流程。

四、加强监督制约,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税收执法规范化

(一)扎实执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过错追究制 执法考核系统的运行是确保我局执法监督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的一个重要抓手。要求执法人员每天进系统查询,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过错信息的修改和补录,并指定系统管理员每个工作日对执法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提示执法人员对可修改过错及时进行修正,今年以来,在执法系统的运行监督下,全局税收征、管环节日趋规范,做到了人人熟练掌握征管软件操作,严格按执法程序和操作规程办事,保证了执法“零”差错。配合执法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税收行政 执法责任制、税收管理员绩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强化政策落实的制度、办法,明确了各执法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

二〇一三年前三季度,全局共完成税收业务总量10053户次,申辩调整前执法正确率为99.89%。,其中生成执法过错项7项,涉及过错11户次,均已做无过错申辩调整。申辩调整后执法系统的执法正确率为100%。

(二)建立完善监督机制

一是妥善处理纳税人举报投诉,强化政风行风软环境建设。我局通过阳光投诉热线、信访办公热线等方式受理纳税人投诉,并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信访人的投诉请求。以强化内控机制为抓手,防范和打击违规违纪行为;二是降低执法风险。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对规范性文件管理、税收政策执行、征管制度落实等方面进行执法督察,并按要求对市局执法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防范了执法风险;三是深化党务政务公开。在办公楼一楼及办税服务厅设立党务政务公开园地,及时公开相关政策、信息,第一时间对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读,并接受纳税人的涉税举报和咨询,收到了良好效果。

通过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我局的依法行政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是执法理念实现了由“重习惯”向“重法制”的巨大转变。

通过长期的法制教育和执法监督,大大强化了税务人员特别是一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牢固树立了法制观念,实现了由过去只 注重业务学习向业务、法律知识学习并重,并且注重法律知识综合运用的转变。执法人员在处理涉税事务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学会了从法律角度去考虑和处理问题,从思想上保证了执法行为的准确性、合法性。

二是执法行为实现了由“重权力”向“重程序”的巨大转变。由于我局形成了规范的法制教育制度和依法行政长效机制,有效克服了过去存在的重权力轻责任、重实体轻程序等问题,解决了以往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执法随意等现象,极大地促进了税务人员执法水平的提高。

三是税收管理实现了由“重执法轻服务”向“执法服务并重”的巨大转变。通过法制教育和执法监督,在全局内树立了“公正执法是最好的纳税服务”理念,税务执法人员严格按职责、按权限、按时限、按规程办事,公开、公正、透明地开展税收执法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树立了国税机关公正执法、优质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实现了“党委政府满意、社会群众满意、纳税人满意”的目标,连续多年取得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名列前茅的好成绩。

总之,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建设法治国税的重大举措,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只是依法行政工作的起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始终注重队伍建设,潜心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强化依法行政意识,着力夯实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把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全面实现依法行政工作目标,力争早日把我局建成上级满意、社会满意、纳税人满意的职能部门,为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下载依法行政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依法行政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依法行政汇总

    一、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 宝坻区积极推进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制定了《中共宝坻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宝......

    依法行政

    稳步推进卫生监督依法行政工作 概念: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

    如何加强依法行政

    统计部门应切实加强依法行政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统计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城乡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和社会的运转方式日趋多样化,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统......

    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严谨务实 以敬业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王春节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春节,男,汉族,1975年11月出生,1997年6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05年3月调到上蔡县建设局工作,现任上......

    依法行政

    一、相关热点分析 (一)钓鱼执法 1.热点简介 上海私家车车主张先生因为动了恻隐之心去救助路边的行人,不料此举竟然引来了“非法营运”的横祸。张先生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

    依法行政

    近年来,濮阳市交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各项交通法律法规,坚持狠抓制度,加强队......

    依法行政

    参公培训考试复习题——依法行政 1、 行政立法的特点:一是行政立法是一种从属性立法;二是行政立法的针对性强;三是行政立法的适应性较强;四是行政立法灵活多样。P83 2、 行政立......

    依法行政

    自贡市自流井区国土资源局 关于深化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报告 市国土资源局: 根据曹军局长在传达四中全会精神会议上的要求,对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现将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