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声誉战略与营销管理(免费奉献)
企业声誉战略与营销管理2011-6-9 作者:鲁培康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更快,技术手段更新,劳动效率更高,产业裂变更多;另一方面,在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并不断刺激产业大发展的同时,产业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进而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以及国际国内企业的同台竞技,特别是随着跨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加速,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企业声誉与声誉战略
进入21世纪,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已经成为学界及企业界的热门话题。当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品牌文化竞争进一步演进为企业声誉的竞争,企业声誉(CorporateReputation)和声誉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热门话题,对我国企业界来说这还是一个新课题。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声誉事件的频繁出现,企业声誉管理开始引起了我国学界及企业界的重视。在普及声誉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声誉管理理论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声誉管理的研究视角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单一视角发展到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声誉是什么?《辞海》中“声”字就有“名誉”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声誉”解释为“声望名誉”,那么,企业声誉就应该是企业的声望和名誉。事实上,学术界对企业声誉这一学术术语还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对企业声誉内涵的理解,不同时期的专家往往是从自己所处的学科角度进行表述的。
声誉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的束缚,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演化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企业声誉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即企业通过准确决策、声誉投资和信息交往等活动,将企业声誉通过知名度、美誉度与信任度这三个维度,分别、有效地传达给企业的确定型、预期型以及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力度和内容有所不同,这样就能使企业管理者集中精力处理有关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重大事务。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的快速崛起。在网络经济与全球化时代,我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声誉管理、声誉预警成了企业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
美国著名声誉管理学者戴维斯·扬指出:“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你身处困境时,良好的声誉就是你最重要的财富。”纽约福德姆大学商学院教授凯文·杰克逊也说:商业的主题是诚信。有了这个主题后,人们依然要求公司必须创造良好业绩,但是,他们还要求公司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公平交易来取得这些业绩。因此,杰克逊认为,声誉资本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学新概念,其重要作用是帮助公司在商业环境中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竞争优势;同时帮助企业领导、管理部门在充满猜疑的商业环境中重获信任、树立权威。
因此,进入本世纪,声誉管理已被跨国公司普遍接受并纳入战略考虑。跨国公司在各自的经营实践中都发现,良好的声誉能够直接支持企业良好的财务表现,令人满意的股东收益及员工薪酬激励机制,良好的企业声誉还能使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快速反应,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非常注重从细节方面满足客户需求,树立起的良好声誉甚至使其经受住了“9·11”事件对全美航空业的冲击,演绎了一个逆市赢利的神话。
在我国,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固有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传统观念。对企业来说,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达,既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创举,又是一个令人忧心的发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内部管理为重点,以外部环境适应为特征的资源要素的管理。而在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各种知识与信息的更加碎片化,消费者遇到了更大的决策阻力,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同时受到严峻挑战。当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强大,当网络民意甚至动辄可以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之时,企业已经不能再简单地重复建立在有形产品基础上的管理要素和方法,而必须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作出积极应对,必须及时进行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使自己的经营活动“赤裸化”、“透明化”。尤其是要敢于直面来自网络的各种管理挑战,快速反应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强化对企业的声誉预警与管理。
正如具有良好声誉的个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样,具有良好的企业声誉的企业比那些声誉较差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商业优势。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培养人才,获得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容易增加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建立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同时,良好的声誉能够长期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并有利于企业构筑较高的市场竞争壁垒,从而有效地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声誉是一种可培育的、有价值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保持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当前我们正生存在一种电子化生态环境之中。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声誉危机事件,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声誉管理的时候了。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声誉管理的问题更加严峻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显然,对企业声誉的研究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声誉事件可以演化为一股巨大的力量,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形象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时刻渡过难关,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声誉形象不好的企业,由于缺乏公众信任与忠诚度,一旦企业处于劣势市场地位,遭遇负面事件,企业的大厦就可能面临坍塌。因此,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乃至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消费、娱乐的全新工具,企业不仅要重视建设自己的战略硬件,更要注重培育自己的战略软件。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企业对自身的软性要素,诸如企业声誉的投资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网络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因此,企业理应把声誉管理和声誉战略作为自己重要的战略问题来对待。
企业声誉管理与公共关系
当我们回顾近十年来的中国市场,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增加的,而且企业声誉危机已经成为企业爆发更大的经营危机,以致生命危机的重要根源。总体来看,危机的爆发频率、影响范围、事件后果都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成正相关。前些年,如2003年《北京晨报》率先报道的丰田“辱华广告”事件,其结果只是导致丰田公司被迫将“丰田霸道”更名为“普拉多”;2004年《河南商报》率先披露的巨能钙“含双氧水有毒”新闻,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后巨能钙仍重新上架;2005年,河南电视台率先披露的光明“回炉奶”事件使光明乳业四处“起火”,致使集团董事长王佳芬向全国消费者道歉。然而,自2006年以来,网络民意对企业声誉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更加强烈了,如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有关富士康员工的报道,致使富士康成为“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在与媒体的较量中富士康已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2007年,摩托罗拉手机电池爆炸事件,由于摩托罗拉对事件处理不当,致使自己背上了推卸责任的恶名;2008年,引发乳业地震的三聚氰胺事件,则导致三鹿企业破产倒闭;200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移动滥发垃圾短信并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事件,披露了中国移动就是垃圾短信泛滥最大的助推者与纵容者,从而使中国移动公司为自己戴上了“贼喊捉贼”的帽子;2010年,企业声誉危机事件越加频发,丰田“召回门”,雪碧汞中毒门,肯德基秒杀门,美的紫砂煲质量门,蒙牛、伊利互掐爆出“恶性营销门”等均令消费者触目惊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目前,我国正在从传统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向新媒体主导的传播转变,这必将带来公民传播权利的历史性突破,而新媒体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和组织。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如何有效地建立自己的良好声誉,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企业的声誉管理体系需要从市场观念、组织职能、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管理者及员工都必须认识到企业声誉与企业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企业声誉管理缺位随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高度重视和营造企业的良好声誉与口碑效应,建立一套可以有效维护企业声誉的预警机制及快速应对策略,并将之作为企业的战略任务来对待。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还停留在自发阶段。综观诸多声誉危机案例,一些企业之所以在遭遇声誉危机事件之后反应迟钝,缺乏快速应对之策,或者只知喊冤叫屈,方法失当而使企业陷于被动,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缺乏声誉危机意识、缺乏声誉制度保障与声誉预警机制的表现。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声誉管理等于公共关系”的认识水平上,只是把声誉管理视为企业的一个部门职能而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来对待,因此往往缺乏在组织上、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声誉管理和公共关系的职能都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动地处理好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但公共关系的实质在于沟通,声誉管理的实质在于决策,尽管声誉管理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来实现。同时,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企业与环境的交界面上,由于公关部的职能特性而常常被人们戏称为企业的“救火队”,有时企业公关还难脱耍弄手段之嫌。而声誉管理则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之中,比起公共关系,声誉管理具有更丰富的管理内涵和更宽阔的表现空间,因而也理应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更高的战略地位。在当今,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企业必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市场竞争,那种认为企业可以独居一隅自得其财的观点是十分狭隘的。因此,中国企业急需建设以声誉管理、声誉形象为导向的企业制度、文化,以及建立声誉危机预警机制,强化危机管理,更有效地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声誉而产生的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著名企业因声誉危机而倒下。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经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次专门调查,资料显示,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过严重危机的挑战。
近年来,声誉危机事件频发,包括很多世界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这些声誉事件说明跨国公司还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消费者所独有的民族主义与经济爱国感情的了解,也反映出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声誉危机预警机制的不完善。跨国公司尚且如此,中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声誉预警与声誉管理就更加缺位了。
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人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归结到了手机电池身上,同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前提下,宣称爆炸元凶非摩托罗拉原装电池,使得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在高温条件下错误用机导致的爆炸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摩托罗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并给自己戴上了推卸事件责任的帽子。实际上,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事企业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并迅速果断地作出声誉危机决策,对可能进一步危及企业品牌形象的负面事件进 行化解。可见,即便是跨国公司,在声誉管理上也照样存在漏洞。特别是面临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消费者尚缺乏足够理性,动辄以消费手段行经济爱国之举的今天,跨国公司应更加谨慎。在这方面,发生在2008年春天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可谓典型案例。
2008年4月因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受挫,此后酿出了全国网民抵制家乐福事件。一些热血网民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支持,网民的呼吁和抵制使家乐福经营受到了明显影响。一方面家乐福努力澄清资助“藏独”传言,另一方面即便家乐福认为是出于正常的“五一”促销活动的预先安排,但仍被网民指为家乐福是企图通过“五一”促销活动来瓦解网民的抵抗情绪。5月1日,在形势的逼迫下,家乐福被迫临时取消促销活动。可见,企业的危机处理,还必须以尊重民族情感为前提,否则再纯粹的商业举措都有可能成为民族主义和现实政治的牺牲品。
在当今,企业更应该懂得如何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建立和积累自己的声誉资产,从名列“全美100名最佳企业公民”的惠普公司在声誉资产的投资可见一斑。惠普公司有非常系统的制度规定,把企业公民责任上升到惠普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把它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为了兑现对社会的承诺,惠普公司鼓励员工为社区建设出钱出力。在美国,惠普的员工每个月要花4小时为社区学校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公司照常为员工发工资。为了节省能源,惠普公司甚至鼓励员工在家里工作。通讯的发展节约了能源和原料,给公司带来了可以衡量的财务收益,减少了驾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废气排放、缓解了交通拥堵等。
与企业声誉资产建设紧密相连的是,企业还必须注重对企业家声誉资产的积累。企业家声誉是社会对企业家能力、经营业绩、公众关系以及履行承诺契约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评价。从理论上讲,法律和声誉是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在任何一个社会,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总是有限的。与法律相比,声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机制,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这个秩序是建立在良好的声誉机制之上的,而声誉机制的建立既需要一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也需要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道德约束机制。
据世界经济论坛与福莱国际传播公司对132家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企业声誉超过财务业绩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而另一项对欧洲、亚洲、北美洲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公司声誉是全球范围的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倾向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学者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之后,当今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声誉竞争。
企业声誉竞争与市场营销
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企业声誉事件可谓数不胜数。仅仅发生在乳制品行业的一系列声誉危机事件,就可谓接二连三。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声誉预警机制,如何正确对待可能遭遇的声誉事件,及时修复和弥补企业的声誉损失,积极化解声誉危机,避免企业遭遇更大损失,这些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从国内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来看,虽然问题主要出在产品质量等供应链环节,但客观来看,声誉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企业的营销观念。毫无疑义,营销是企业利润的核心来源,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营销是企业最富于创造精神,也是最容易滥用手段的行业。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通过营销所获取的市场空间及企业利润都是无比丰厚的。只有大市场才能造就大企业,一些在认识上超前的企业纷纷通过营销而迅速做大,这的确是中国市场少有的现象,海尔、美的、格兰仕、娃哈哈、伊利、蒙牛等均是例证。特别是乳制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企业常常陷入声誉危机,一方面体现出企业在经营理念上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营销伦理的缺失,营销手段的滥用,包括对营销概念的炒作,往往使企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金龙鱼与鲁花之争,金龙鱼与福临门之争等,都使 4 我们看到,即便是大企业,也常常陷入因概念炒作而引起的声誉危机。而化妆品行业的概念营销与市场炒作就更加离谱,早些时候如2005年SK-II**就是典型案例,而如今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诸如产品内含丰富的“天然润白精华”、“活性保湿因子”、“植物草本精华”等扑朔迷离的“专利元素”产品随处可见。
近几年来,企业越来越钟情于对产品的概念炒作,其概念大战、广告大战铺天盖地,很多低劣的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既是对营销这门科学的亵渎,也是对销售这门艺术的糟蹋。营销界对概念的痴迷,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曾几何时,面对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大量同质化商品的滞销,从而也引发了企业对“点子大王”的追捧。知识经济的一大功劳在于,一方面它不断加速消费者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快消费者的成熟。随着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概念营销越来越遭到市场的诟病。概念营销源于市场差异化的需要,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顾客的差异化首先对产品的差异化提出了要求,而产品的差异化是由一系列要素串联的,包括价格定位、渠道终端、促销策略、沟通方式等,这是最基本的差异化诉求。随着消费者分层的加速,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顾客或者对让渡价值更加敏感,或者对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加关注。于是,差异化竞争也随之不断升级,功能差异化、品味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企业形象差异化、文化背景差异化、产地国别差异化等,这一系列竞争要素构成了一条更粗、更长的差异化市场链条。然而,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占有消费者心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让消费者记住你,你才有价值。再好的产品,如果你沉沦在人云亦云中被五花八门的营销概念所淹没,你的产品也就被淹没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了。
对市场而言,无论是理性诉求,还是感性诉求,这些差异化的本质都需要用一个核心的概念来表达。这个概念既要准确生动,能夺市场之神韵,又要雅俗共赏,不失科技之圭臬。很多企业善于把营销概念当做炒作由头,似乎只要概念出新猎奇,能打动消费者的疲劳神经,就是营销的至高境界。因此,概念营销常常在利益的驱动下走火入魔,包括什么名字洋化就取什么名字,什么概念诱人就卖什么概念。在市场中,越是找不到差异化优势的产品,越是缺乏顾客信赖的产品,就越喜欢玩概念。低层次的做法往往是捏造几个英文单词来做所谓的“稀有成分”,杜撰几名“科学家”来“发明”产品。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及市场管理的规范,企业的概念营销正在由低层次的功能概念向高层次的科技概念升级,“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大行其道,你越不明白的概念,说明它的科技含量越高,使用效果越好,营养价值越丰富……这些都是当前概念营销的歧路,也往往成为引发企业声誉危机的导火索。
当然,营造一个好的概念来加强与市场沟通,强化消费者的认知,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概念营销的本身既要准确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欲望,又要如实传达产品的真实成分与内涵。试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求概念创新,与众不同,只是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接下来,对企业更大的考验是能否将概念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这将在根本上决定企业营销的成败。顾客价值是顾客满意的基础,是建立顾客忠诚度的保障。消费者在达成购买之后,对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会形成特定感知,只有当顾客的感知价值超过其预先的期望,顾客才会产生满意,顾客价值也才会被认同。否则,不管企业采用何种营销组合策略,只要不能起到增加顾客价值的作用,其营销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企业的各项营销活动,包括最初的概念研发和市场创意,都必须切合消费者心理,只有从顾客的核心利益出发,从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出发,最终才可能将概念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
但是,任何顾客价值的创造都不是企业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和孤立行为,它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反复沟通和深入互动的结果。从更高层次来看,企业声誉战略的核心思想往往反映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上,或者说,企业的营销战略如何有效地贯彻和体现企业的声誉战略,就成为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条件。一家声誉良好的企业是与其优秀的营销文化紧密相连的,缺乏优秀的营销文化的企业绝不会有良好的声誉。说企业声誉与企业营销管理是紧密相连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及社会最重要的交界面,企业声誉、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等柔性竞争要素只有通过营销等重要的市场手段及实体要素来实施才更加有效。营销的本身,也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思想、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市场观念与意识形态。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排序,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没有优秀的营销文化,也就无法积累良好的声誉资本。所以,建设良好的企业声誉,实施企业的声誉战略,预防企业的声誉危机,必须从市场营销抓起。
第二篇:第七章 声誉风险管理和战略风险管理
第七章 声誉风险管理和战略风险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战略风险管理基本做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确保及时处理投诉和批评 B.增强对客户的透明度 C.增强对公众的透明度
D.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 2.清晰的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不包括()。A.战略风险识别 B.战略风险规划 C.战略风险评估 D.监测和报告
3.下列关于战略规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略规划应当清晰阐述实施方案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潜在收益以及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并且尽可能地将预期风险损失和财务分析包含在内
B.战略规划必须建立在商业银行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基础之上,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特色
C.商业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最有效方法是制定以盈利为导向的战略规划 D.战略规划应当从宏观战略层面开始,深入贯彻并落实到中观和微观操作层面 4.下列属于战略风险识别中观层面内容的是()。A.进入或退出市场的决策是否恰当
B.资产投资组合中是否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的金融产品 C.是否忽视对前台业务人员职业道德和风险管理的约束 D.建立企业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是否恰当 5.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重点强调的内容不包括()。A.建立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流程
B.努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有能力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纠正
C.利用自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影响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
D.深入理解不同利益持有者(例如股东、员工、客户、监管机构、社会公众等)对自身的期望值
6.声誉风险识别的核心是()。A.识别声誉风险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B.精确预测声誉风险发生的时间 C.管理层指定的风险管理政策
D.正确识别八大类风险中可能威胁商业银行声誉的因素
7.在声誉风险管理中,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责任不包括()。A.不定期审核声誉风险管理政策 B.识别、评估和监测声誉风险状况 C.制定危机处理程序
D.制定声誉风险管理原则和操作流程
8.下列哪项不属于目前国内外金融机构认为比较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方法?()
A.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B.预先做好防范危机的准备 C.利用精确的数量模型进行量化 D.确保各类主要风险得到正确识别和排序
9.下列关于声誉危机管理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定危机管理规划是声誉危机管理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B.危机管理应当采用“辩护或否认”的对抗策略
C.声誉危机管理需要技能、经验以及全面细致的危机管理规划,以便为商业银行在危机情况下保全甚至提高声誉提供行动指南
D.危机可能永远不会发生,所以声誉危机管理规划没有给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10.声誉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危机现场处理
B.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持续沟通 C.模拟训练和演习
D.明确记载的危机处理/决策流程
11.我国金融业开放后,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收益下降、产品/服务成本增加、产品/服务过剩的现象,商业银行面临的这种战略风险是()。A.行业风险 B.技术风险 C.品牌风险 D.客户风险
12.下列关于战略风险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资本配置是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B.战略风险独立于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等风险单独存在 C.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商业银行最高级别的战略规划 D.商业银行只需要对失败的战略规划进行总结,吸取教训 13.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银行的股东价值和银行知名度,保持银行的行业领先地位 B.最大限度的避免经济损失,提高员工的业务熟练程度,提高银行知名度 C.最大限度的避免经济损失,持久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提高银行的股东价值 D.持久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提高员工的业务熟练程度,消除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
二、多项选择题
1.通常,战略风险识别可以从()入手。A.中观层面 B.战术层面 C.宏观层面 D.微观层面 E.技术层面
2.以下关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有()。A.要求所有员工都能深入贯彻、理解价值理念,恪守内部流程
B.如果经过努力确实无法实现对利益持有者的承诺,则必须做出明确、诚恳的解释 C.确保及时处理投诉和批评
D.与非营利机构合作,更多地服务当地社区,创建更加友善的机构环境 E.通过不同的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宣传银行的价值理念 3.有效的战略风险管理应当()。A.定期采取从上至下的方式进行
B.全面评估商业银行的愿景、短期目的以及长期目标 C.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D.体现在商业银行的日常风险管理活动中
E.使得在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同时,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4.下列属于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内容的有()。A.明确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和价值理念
B.利用自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影响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 C.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支持发展目标和股东价值的实现
D.建立强大的、动态的风险管理系统,有能力提供风险事件的早期预警
E.深入理解不同利益持有者(例如股东、员工、客户、监管机构、社会公众等)对自身的期望值
5.下列属于商业银行面临的战略风险的有()。A.行业风险 B.操作风险 C.品牌风险 D.信用风险 E.客户风险
6.关于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增进和投资者的关系
B.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诉讼威胁和监管要求 C.维护客户和供应商的忠诚度
D.能够吸引高质量的合作伙伴和强化自身竞争力 E.减少进入新市场的阻碍
7.在声誉风险评估中,商业银行通常需要做出预先评估的风险事件包括()。A.市场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预期
B.商业银行影响客户或公众的政策性变化 C.商业银行改革重组的成本和收益 D.监管机构责令整改的不利信息和事件 E.市场利率短期内剧烈波动
8.商业银行面临的项目风险主要有()。A.兼并失败 B.收购失败
C.产品研发失败 D.进入新市场失败 E.拓展市场份额失败
三、判断题
1.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除制定常态的风险处理政策和程序外,还应当制定危机处理程序,以应对严重的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管理混乱和重大损失。()
2.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商业银行最高级别的战略规划,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
3.商业银行处理危机的能力和效果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誉,也可能将声誉毁于一旦。()
4.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弱。()
5.战略风险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一项短期性的战略投资,实施效果很快就会显现。()
6.高级管理层处在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线,应当随时了解各类利益持有者所关心的问题,并且正确预测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政策或运营调整可能产生的反应。()7.社会责任感是提高声誉、降低风险的“万能药”。()8.作为声誉危机的现场发言人不需要具有法律背景。()
9.声誉风险管理是一种全面、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
10.商业银行通常采用不定期自我评估的方法,来检验战略风险管理是否有效。()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69 2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2269-272 3 [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最有效方法是制定以风险为导向的战略规划。参见教材P273-274 4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270 5 [答案]:A [解析]:除BCD三项内容外,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应当重点强调的内容还包括:①有明确记载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②明确商业银行的战略愿景和价值理念;③建立强大的、动态的风险管理系统,有能力提供风险事件的早期预警;④培养开放、互信、互助的机构文化;⑤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支持发展目标和股东价值的实现;⑥有明确记载的危机处理/决策流程;⑦建立公开、诚恳的内外部交流机制,尽量满足不同利益持有者的要求。参见教材P260 6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62 7 [答案]:A [解析]:A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应当定期审核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参见教材P261 8
[答案]:C [解析]: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开发出适合于声誉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但普遍认为声誉风险管理的最好办法是:①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改善公司治理,并预先做好防范危机的准备;②确保各类主要风险被正确识别、优先排序,并得到有效管理。参见教材P264 9 [答案]:C [解析]:A项是改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最佳操作实践之一;B项传统上,危机管理主要采用“辩护或否认"的对抗战略推卸责任,但往往招致更强烈的对抗行动,现在,更加具有建设性的危机处理方法是“化敌为友”;D项无论危机是否会发生,在系统规划声誉危机管理时,很多潜在的风险就已经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处理。因此,声誉危机管理规划能够给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参见教材P265-266 10 [答案]:D [解析]:D项属于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参见教材P266 11 [答案]:A [解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收益下降、产品/服务成本增加、产品/服务过剩的现象,商业银行面临的这种战略风险是行业风险。参见教材P270 12 [答案]:A [解析]:选项A,参见教材P274,说法正确。
选项B,参见教材269页,战略风险与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等风险交织在一起。
选项C,参见教材269页,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商业银行最高级别的战略规划。
选项D,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商业银行都要进行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答案]:C [解析]:银行战略风险管理的作用主要是最大限度的避免经济损失,持久维护商业银行的声誉,提高银行的股东价值。参见教材P268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CD [解析]:战略风险识别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参见教材P270 2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264-265 3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272-273 4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260 5
[答案]:ACE [解析]:参见教材P270 6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261 7 [答案]:ABCD [解析]:通常需要作出预先评估的风险事件包括:①市场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预期;②商业银行改革/重组的成本/收益;③监管机构责令整改的不利信息/事件;④影响客户或公众的政策性变化等(例如营业场所、营业时间、服务收费等方面的调整)。参见教材P263 8 [答案]:ABCD [解析]:选项E属于竞争对手风险。参见教材P270
三、判断题 1 [答案]:对
[解析]:参见教材P261 2 [答案]:对
[解析]:参见教材P269 3 [答案]:对
[解析]:参见教材P265 4 [答案]:错
[解析]: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参见教材P260 5 [答案]:错
[解析]:战略风险管理通常被认为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投资,实施效果很快就会显现。参见教材P268 6 [答案]:错
[解析]: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处在声誉风险管理的第一线,应当随时了解各类利益持有者所关心的问题,并且正确预测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政策或运营调整可能产生的反应。参见教材P263 7 [答案]:错
[解析]:社会责任感不是提高声誉,降低风险的“万能药”,但的确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投资者的信心并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参见教材P265 8 [答案]:错
[解析]:危机现场处理包括:①迅速成立危机管理小组;②制定管理层的危机沟通机制;③建立帮助平台/热线;④正确区分和处理危机和不可抗力事件(例如自然灾害);⑤选择律师或具有良好法律背景的人员作为危机发言人。参见教材P266 [答案]:错
[解析]:战略风险管理是一种全面、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方法,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参见教材P267 10 [答案]:错
[解析]:商业银行通常采用定期(每月或季度)自我评估的方法,来检验战略风险管理是否有效实施。参见教材P272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ABCE [解析]:参见教材P280 2 [答案]:CDE [解析]:依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参见教材P283 3 [答案]:BE [解析]:商业银行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ACD三项属于核心资本。参见教材P289 4 [答案]:ACD [解析]:参见教材P288—289 5 [答案]:AB [解析]:参见教材P289 6 [答案]:CDE [解析]:参见教材P286—287 7 [答案]:ABCDE [解析]:参见教材P308—309 8 [答案]:BDE [解析]:参见教材P283 9 [答案]:DE [解析]:参见教材P299—301
第三篇:企业营销战略
企业营销战略
企业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思想的综合体现,又是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的基础。制定正确的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是研究和制定正确市场营销决策的出发点。企业营销战略的选择又取决于各个公司的规模和在行业中的地位。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中根据各公司在行业中的份额,将其分为领导者、挑战者、追随者或利基者。市场领导者掌握了40%的市场份额,该公司拥有整个市场中最大的市场份额,另外的30%市场份额掌握在市场挑战者手中,而起正在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努力。还有20%掌握在市场追谁这手中,他们是是在试图维持眼有的市场份额,并不希望扰乱市场的局面。剩余的10%被市场利基者控制,这些公司存在于那些大公司所不感兴趣的小细分市场。正是因为此企业根据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有了企业营销战略。
一 市场领导者战略
市场领导者在整个市场中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在价格变化,新产品开发,销售渠道、分销渠道见着、促销战略等方面对行业内其他公司起着领导作用,比如国内的联想电脑、海尔、红塔国外的通用汽车、英特尔、沃尔玛等。作为市场的领导者他们营销战略的核心就是保持其原有的领导地位。据此其战略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发现和扩大市场
其中包括1寻找新使用者、2寻找新用途、3扩大使用量。
(二)保护现有市场份额
其中包括1创新战略、2堡垒战略、3正面对抗战略。
(三)进一步扩大现有市场份额
其中要考虑扩大市场份额与投资报酬率的关系和垄断问题。
二 市场挑战者战略
市场挑战者在行业中占据第二或是后为次,有能力对市场领导者和其他竞争者采取攻击行动,希望取得市场领导者地位。其营销战略是
(一)确定战略目标和竞争对手
包括确定战略目标、选择竞争对手和分析竞争对手。
(二)选择挑战战略
包括1正面进攻、2侧翼进攻、3包抄进攻、4迂回进攻、5游记进攻。
(三)特定的营销战略
三 市场追随者战略
市场追随者在产品、技术、渠道、促销等模仿市场领导者,他们观察市场领导者的新产品借以节约在产品开市场开发、信息收集等上的经费。减小支出和市场风险。根据其追随程度可分为1紧密追随、2有距离追随、3有选择追随。其营销战略是
(一)竞争导向定价战略
(二)市场发展战略
(三)市场细分化战略
四 市场利基者战略
市场利基者是指专门为市场规模较小不被大公司感兴趣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由于其的专一性也能形成较高的利润和发展。其营销战略就是实现专业化。包括1用户专业化、2垂直专业化、3顾客规模专业化、4特定顾客专业化、5地理市场专业化、6产品或产品线专业化、7服务专业化、8产品特色专业化、9销售渠道专业化。
第四篇:企业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绿色营销的概念、我国目前绿色营销现状及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使企业其将产品的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才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企业
绿色产品
绿色营销
可持续发展 1.前言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的发生,人们开始对过去那种掠夺式采掘和无限制消耗的行为进行反思,并且逐渐转化为生产、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各国政府基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贸易保护政策的相继出台, 使得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被逼到了保护环境的前沿。目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比以往更加关注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 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正被逐渐唤起。以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苏醒为代表的外界压力促使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思想、实施绿色营销。改变以往传统单纯追求利润的经营模式, 取而代之以环保、绿色为切入点的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被构建。
可持续发展战略自上世纪70 年代提出以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为全球性经济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主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人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界采取“强取毫夺”的传统态度和观念, 减少和消除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不友好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为了治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使各自的发展回到可持续轨道上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在环境保护方面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而且形成了绿色需求—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价格—绿色市场开发—绿色消费这种以“绿色”为主线的消费链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并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作为环境污染主要制造者的企业, 必须在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中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要将产品的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因此,绿色营销应运而生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在绿色营销模式方面刚刚起步,由于企业的被动致使对绿色营销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单纯的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每年我国有数亿美元的产品因为环境管理标准差异而受限;因蒙特利尔条约的限制,我国许多含氟里昂产品被禁止生产和销售;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农牧产品的农药残留梁超标和纺织品中由于染料中间体的毒性而被欧盟退回。一系列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企业因绿色壁垒而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加。而且这样一种生产和销售模式也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实行以社会贡献为目的的现代营销模式。确立以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以符合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绿色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绿色营销的概念界定(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特征、意义等)
2.1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在理论基础方面,绿色营销被称为生态营销或和谐营销。生态经济学、经济生态学和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为绿色营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绿色营销理论的建立是研究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营销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
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较, 他们的相同点都在于包括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选择、制定企业战略计划及营销计划、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在特征方面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产品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资源与能源的保护与利用,易于回收和处置;采用清洁技术与生产工艺生产;它重视资源回收利用和产品的环境性能,不但要求尽可能地将污染消除在生产阶段,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在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在营销宗旨方面,绿色营销是强调节约材料耗费,保护资源;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引导绿色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在营销过程方面, 传统的营销模式强调采用各种手段达到营销目标使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营销手段的负面影响;而绿色营销则不同,除了强调营销的目的外还强调营销的方式必须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和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销售过程;就研究范围而言,传统营销的研究范围是由企业、顾客与竞争者构成的, 主要通过刺激消费和协调三者间的关系来获取利润,忽视了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因素;在销售渠道方面,虽然分销渠道目前不能成为绿色营销的重点,但是绿色分销日益引起企业的关注,采取技术革新,提出绿色产品的概念。
另外,采用绿色标志,培养绿色文化是也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相关机构依据绿色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目前,绿色文化已成为了许多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企业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这种融合,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企业管理理念、特别是现代营销理念的新进展。将为网络营销理念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并将提出明确的生态要求。2.2 概念界定
国外有的学者认为绿色营销是“Green Marketing”,或是“Environmental Marketing”,但都是表达一个大致相同的内涵。肯〃 毕提教授在其所着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1]一书中指出“ 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Peattie等人将绿色营销定义为“以有利润且环境可承受的方式来认明、预期和满足顾客与社会要求的管理过程”。Walter认为绿色营销的内涵是“将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即绿色营销”。我国学者认为:“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从以上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是传统营销的创新与发展,即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在追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过程中更长远地追求社会利益,注重对社会的宏观贡献,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总之,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 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的营销策略。2.3我国实行绿色营销的意义
目前,绿色的浪潮席卷全球,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
但是,近几年,许多生产厂商抓住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鉴别能力不强的特点,纷纷标榜自己的产品为“绿色产品”、“环保先锋”。目前市面的假“绿色”产品在建筑装饰、家电、日用化工等行业表现得已最为突出。假绿色产品充斥市场,严重阻碍了绿色消费的健康发展,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已成为我国绿色消费事业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大事。
目前,我国面临人口不断膨胀,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经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致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水平高出7% ,因环境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正如******主席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因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绿色意识,进一步推进绿色活动,从而形成企业经济行为绿化的动力。一方面将迫使企业大力发展集约型循环经济,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将促使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再满足于优越的物质享受而追求更自然更健康和谐的生活,形成绿色环保意识,观念的转变将体现在消费上,最终形成绿色消费的新时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基本单位的企业, 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把实施绿色营销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践绿色市场营销战略是当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是来自消费者的压力,都说明企业必须贯彻绿色营销的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3 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绿色营销在我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1 2 3 下一页
我国的绿色营销始于绿色食品开发,我国的绿色营销从90 年代初就开始了,农业部曾邀请有关专家对国外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内涵及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指标进行了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并推出了我国的绿色食品。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1994年,农业部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绿色食品标志。从此,绿色食品标志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许多产品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对外贸易上,许多国家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或限制进口,使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遭受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含氟产品将因蒙特利尔条约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部分粮油食品出口受阻;纺织品出口也因染料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危险。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
但是对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其经营观念仍处于由传统推销向市场营销的转变之中,往往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因而割裂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加之中国现有的市场竞争不充分,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我国的绿色营销客观上面临着一些障碍。
企业的经营观念方面相对落后。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其传统的经营观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有限。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意味着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加工、销售、使用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后的处理都必须实施环境管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的相关技术设备以及各种有关环保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我国现阶段,对于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环保设备的研发力量不够,环保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而且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度还没有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现代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企业是资源的最大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必将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因此,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的转变
Domain:/lunwen/guanli/qiye/ 2006-5/21/***074.htm 曹利军, 杜世勋.从传统营销到绿色销: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软科学, 2004,(5): 55-57.[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臵;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臵;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
第五篇: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初探
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战略初探
摘要:本文以市场为导向,分析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战略的思想定位,包括市场导向、核心产品、营销内容和规范化管理几方面;讲解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整体策略,包含品牌定位、市场环境分析、产品分析、市场策略以及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提出了营销策略实施的具体规划以期为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供电企业;营销;战略;创新
电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成和完善的今天,电力市场化已成为毋庸置疑的趋势。供电企业必须转变原有的等客户上门,横竖都是卖的落后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创新电力营销的管理战略和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思想定位
1. 市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这是市场经济区别的计划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供电企业要转变营销战略,首先必须有这样的认识,然后化为行动,在规划电力营销的战略时,其出发点就是市场。所有的经营行为要在市场的指导下进行。
2. 核心产品
电力企业,其区别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所出售的产品以电网为基础。根据国网公司的规划,所有电力营销都必须坚持电网为基础,技术为支撑,服务和管理为保障。这就很明确的指明了供电企业的核心产品。
3. 大营销概念
诚如前文所言,供电企业的核心产品是电。那是不是说,只用把电卖出去就行了?这里我们要说一个“大营销”的概念。一流公司定标准,二流公司卖品牌,三流公司卖产品。如果仅仅停留在把产品卖出去,这是最低级的要求。作为战略,我们应该把眼光看得长远一些,把目标定得高一些。
4.规范化管理
目前电网虽然已经政企分开多年。但对于电网这个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生活用品,还受到政府的监督。拿每年的“迎峰度夏”来说,就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因此,在实施商业化运作的同时,供电企业还应该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市场营销。
二、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整体策略
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大背景下,电力体制进行了一些转变,原来紧张的电力供需矛盾得到缓和,同时国家正花大力气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些都为供电企业建立新的营销管理战略提供了良好机会。
1. 品牌定位
国网公司绿色的LOGO已经向我们说明了国家电网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是公司追寻的目标。因此供电公司的品牌定位就是,制造更多的清洁能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2. 市场环境分析
电力关系国计民生,虽然整个中国市场有多家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网)、南方电网公司(简称:南网)以及多家地方性供电企业。但是,各公司分而治之,在一定区域内实行垄断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电力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供电企业间竞争的远不如其他日常消费品的竞争。
生活中,所有的人都离不开电力,但我们习惯性的将电分为民用电和工业用电。前者主要是居民的生活用电,后者包括商业用电和工厂等设施的用电。根据功能的不同,在市场策略上也有所出入。
3. 产品分析
在大营销的概念让我们知道了,仅仅卖产品——电能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发展一些衍生品。最常见的就是通过电路的网络通讯。同时,电力市场需要更好地、全方位的服务。要想在未来的电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供电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电老大”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将服务意识贯穿到企业所有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不管是一线的抄表工、营业厅的服务人员,还是线路架设人员、维运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全员营销的观念,将企业形象、营销战略融入到平时的工作中,力图建立一种与客户的新型供用电模式。
4. 电力营销市场策略
(1)夯实原有电力市场。借助城乡电网改造的契机,对原有的输配电线路进行优化改造,为用户用电安全和稳定提供保障。加强与客户尤其是用电大户的沟通,了解需求和困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忙解决,形成良好的客户沟通机制。
(2)采取阶梯电价。建立合理的电价梯度,通过价格调节机制,鼓励用户,尤其是家庭用户进行能源改造,多用节能产品。
(3)用电激励策略。建立新的用电策略,逐步取消电价外的各种增加费用。合理确定基本电价与电度电价两者之间的比例,建立灵活电价体系。
(4)引进高效技术。大力提倡新型技术在营销系统的应用,借助计算机和通讯技术,逐步实现远程抄表,系统自算等功能,减少人工成本。
(5)实施能源互补。实现电、气能源的联合,立足于冷热电联产基础上,积极发展电、气两种能源之间的互补。协调二者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6)加强企业管理。借助国内外先进营销模式,对内部营销体系进行科学管理,企业内部建立赏罚分明的薪酬提醒,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合理规范营业。建立监察机制,对所有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考核。
5. 企业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全员营销和主人翁意识。企业中,人人都是销售员,个个都是抄表工。所有人员都要树立企业主人翁意识,为客户排忧解难,为用户分担忧愁。只有将客户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能真正赢得客户。
三、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
1. 建立新型营销体系
供电企业必须从市场出发,考虑到客户实际需求,变原有的用电管理机构为现在的电力营销机构,增加服务内容,转变原有组织结构,设立部门适合需要的新型机构,如,市场部、公共关系部、业务中心、合同管理部、客户服务部等,全力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三方面的服务工作。
2. 拓展市场份额
(1)运用灵活的电价机制,积极争取市场份额。按照市场营销学理论,考虑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我们一般将市场分为刚性需求市场、弹性需求市场和敏感性市场。在产品营销中,一般考虑弹性需求市场和敏感性市场。电力市场中,一般对电力价格比较敏感的一般是高能耗企业。这类企业用电量大,一旦电价有所波动,就会对生产成本产生较大影响。针对这类企业,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调整现行用电政策,以达到引导市场的作用。首先,可以实施超基数优惠电价和丰水期折扣。这样可以引导企业在丰水期安排较多的生产任务,既不会给供电
造成紧张,也合理的利用了发电能源;其次,可以拉大分时电价的差距。一般来说早晚是用电的高峰期,在运用智能电表的基础上,可以说加大分时电价的差距,引导科学用电;再次,建立城乡同价体系,逐步进入农村市场。
(2)鼓励能源转化,增加电能的使用率。随着城市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逐步取消煤气锅炉的呼声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协助改造原有烧煤锅炉,积极鼓励蓄热电锅炉的使用,从而增加电能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有比例。
(3)关注细分市场,需求重点突破。考虑到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根据需求,对重点市场进行突破。如,在今后10年内,居民用电方面,钟点工应该是热水、暖气等电气产品的用电消耗会有较大增长。而农村电力市场中,可能是基本家电的普及,如洗衣机、空调等。在市场营销的管理战略定位中,要找准细分市场,努力寻求突破。
四、结语
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只有销售额的上升,才有公司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县级供电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战略,应立足于国网公司所提出的“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原则,从市场需求出发,在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立新型营销体系,合理制定电价政策,推进电网企业改革,完善技术支持,加强精益化管理,为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革,张国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研究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5).[2]谭伯学.供电企业如何加强电力营销管理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3]曲丹阳.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4]徐力,刘敏.有关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探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5]蒙静.浅析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 [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