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5:2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

第一篇:《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

《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

一、选择题

1、在哪些情况下,两个人不用通讯设备就无法直接听到对方发出的声音()A、在行驶的地铁车厢内;

B、在漆黑的房间里;

C、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D、一个人在空中静止,一个人在飞行的超音速飞机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 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不会变的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排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4、苍蝇a和蚊子b飞过耳边时,我们即便看不到它们也能知道是谁飞过耳边,这跟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响度L和音调f有关,则下列关于响度和音调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La>Lb,fa>fb;B、La<Lb,fa<fb;C、La<Lb,fa>fb;D、La>Lb,fa<fb。

5、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桥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

D、在声音传播途径中植树造林

6、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 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焊接; D、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7、从波形上看,图1中哪个是噪声的波形图()

8、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都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

二、填空题

1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而产生,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如图2所示,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

1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是利用

来听声音。

13、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1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10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3)若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

拓展与提高

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2、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1)(2);B、(2)(4);C、(1)(3);D、(3)(4)。

3、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4、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在图11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6、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图12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13所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10、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00次每秒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次每秒;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次每秒。

11、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_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_的缘故.

12、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图14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发生的。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1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______叫声音调高,________叫声响度大。

14、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声音在________中不能传播.

1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传播的.16、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汽车在市区的街道行驶,不准鸣喇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减小

___.17、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无声手枪”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 中减弱噪声的。

19、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

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20、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散步的人也可听到马达声。若距快艇的距离相同,则最先听到快艇启动的马达声的是

,这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速度。

21、图1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22、1986年1月29日0时38分(北京时间),美国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大约经过13h后,它的次声波传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北京监测站(香山),其间的路程达14300km,则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___km/h。

23、雪后的闹市区,虽然仍旧车水马龙,但并不显得非常吵杂,这是因为___________减弱了噪声;花草树木茂盛的公园里显得非常幽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能吸收部分噪声,使噪声减弱的缘故。

24、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地听到手表“嘀咕”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的传声能力_______。

三、实验计算题

25、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条件

现象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26、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

整:(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

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

有关。

27、给你一根钢锯条,你能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吗?说说你的做法。

28、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kg?m 3)330 316 5100 5000 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9、如图16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6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31、如图17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____________起来,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 __________。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___________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

32、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喷水鱼洗”的器具,据考证,它的出现不晚于晋代,即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世的鱼洗是带有一圈水平突缘的圆形铜盆,在突缘上方的对称位置上装有垂直的一对把手状的双耳(又称为弦)。盆的直径约为40cm,大概有一个大号的日用脸盆那么大。

操作时,在坚固的底座上面垫上柔软的材料,放上鱼洗,其中盛上过半的水,然后两只手掌都蘸上些水,分别在左右两耳上沿相反的直线方向作反复的水平摩擦,给出适当的激励,使盆壁振动产生驻波,这时便可以看到水面上激起的波纹出现四角对称的图样,明白地显示出波腹和波节相间的分布,并且在四个波腹处剧烈的振动所激起的水珠,可以向上飞溅到超过半米的高度。(鱼洗底部所绘刻的四条鱼,它们的嘴部正对着四个波腹处,好像水珠是从鱼嘴里吐出来似的。)与此同时,由于盆壁的振动而发出强烈的嗡嗡声。

其实用一个普通的搪瓷盆也能表演出相同的效果,用两只手掌在脸盆上缘对称的两侧反复做上面所述的摩擦动作,也能激发出相同的现象,盆内水面呈现规则的波纹图案,小水珠可以跃起到20cm的高度,同时可以听到明显的嗡嗡声,不过溅起的水珠较小而且量也少,不及鱼洗表演得那么壮观罢了。根据以上短文回答问题:(1)鱼洗是由于手的摩擦使铜盆产生________而发出声音的.(2)“明白地显示出波腹和波节相间的分布”这句话所描述的与我们在示波器中所看到的声波的________相似;“波腹处剧烈的振动所激起的水珠,可以向上飞溅到超过半米的高度”是指振动时水要偏离原来的位置,偏离原来的最大距离也就是振动幅度叫做________;水飞溅很高的高度,说明水_______(选填“获得了”或“没有”)能量.(3)用普通的搪瓷盆表演,虽然也能产生相同的效果,但由于声音的________的特征不及真的鱼洗,所以导致了不那么壮观罢了.33、在观察物体的振动与声音的产生的实验中:(1)把一根橡皮筋或其他弹性带子的一端系到墙上的钉子或门的拉手上,用手拉它的另一端,使其绷紧,再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或用一枝铅笔去拨动被绷紧的皮筋.观察它的振动并同时注意听到的声音.重复一次实验,听到声音之后突然用手捉住正在振动的皮筋,使它停止振动,会发现声音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随之消失.(2)在桌子边上平放一把尺子或一根钢锯条,使它与桌面边垂直地伸出15cm左右,一只手按住它在桌上的那端,另一只手在它的另一端先向下按,然后再突然松开.观察尺的振动并注意同时听到的声音.重复一次实验,在听到声音之后突然用手去捉住振动的那一端,会发现声音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立即消失.(3)在鼓面上放几粒米,敲击鼓面,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米粒的运动.如果找不到鼓,可以把录音机或音响的音箱水平放倒,正面向上,在音箱的布上放几个细碎的纸屑.选择低音较多的音乐,开大音量,观察到纸屑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随音乐振动,“开大音量”中的音量实际上是指声音的________.(4)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然后说话.感觉和体会喉部在说话的同时产生振动,试着在说话的中间骤然中止发声,会发现并体会到喉部的振动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突然停止。

34、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见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

产生的。

35、图18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36、如图19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37、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38、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降低噪声的。

3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40、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第二篇:八年级单元测试题(声现象)

八年级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

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

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

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空气、水、铜

B.铜、空气、水 C.水、铜、空气

D.铜、水、空气 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 A.酒精

B.空气

C.岩石

D.月球上空

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 A.1次敲击声

B.2 次敲击声

C.3 次敲击声

D.4 次敲击声

26.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声音的大小 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月球上没有空气 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

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 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33.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

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 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

D.戴上防噪声耳塞 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

三、计算题

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

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

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

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第三篇:初二物理声现象同步练习题教案

初二物理声现象同步练习题

(二)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C、“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生的;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C、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中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水、铁和空气这三种介质中,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A)

A、铁、水、空气;

B、水、空气、铁;

C、空气、铁、水;

D、水、铁、空气。

4、我们能辨别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C)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品不同;

D、上述三项都不同。

5、人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D)

A、蝙蝠不会发声;

B、蝙蝠发声响太小;

C、发声的频率太高;

D、发声的频率太低。

6.放在钟罩内的闹钟,钟锤不断地敲打铃盖,但却听不到铃声。这是因为(C)

A.闹钟停了 B.没有发声物体 C.钟罩内没有空气 D.声音让钟罩挡住了

7.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被山崖、高墙反射回来的声音才叫回声 B.回声比原声晚0.1秒以上 C.在较小的房屋内说话没有回声 D.只要有障碍物存在就有回声

8.人无法听到飞翔的蝙蝠发出声音的原因是(B)

A.蝙蝠没有发出声音 B.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 C.蝙蝠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 D.蝙蝠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9.用提琴和胡琴同时演奏一支曲谱,一听声音就能区分出提琴与胡琴声,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C)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都不同 10.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响度(D)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声源的频率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决定的

11.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养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密归来,根据是:(A)

A.音调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不同 D.翅膀振动的多少

二、填空:(每空2分,共62分)

1、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人的说话声吓跑,表明__水能传声__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靠__介质_,在__固体__和_液体__中声音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快。

3、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频率_决定的。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__振幅__有关,响度还跟距离__发声体_的远近有关。

4、一位男低音歌手还在放声歌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位女高音。两位歌手中__女__歌手的音调高,___男__歌手的响度大。

5、停在山崖前的汽车,司机鸣笛后0.4秒内听到两次笛声,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__68_米。

6、在月球上,宇航员面对面也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__空气__。

7、夏季雷雨天气里,一人看到闪电后4秒钟才听到雷声,则打雷处距离人_1360_米。

8、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方法。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声源_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减弱传入人耳的噪声,这是在_人耳_处减弱噪声;在住宅区植树,这是在_传播过程中_减少噪声。

9.物体的_振动 发出声音,物体__振动停止__时,发声停止。

10.声音不能在__真空_传播。传播声音必须有___介质__,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在月球上__没有空气___。

11.上课时,学生听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振动_,使空气中产生__声波_,再使学生的耳膜___振动___。

12.甲在一根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_水管_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敲击声由__水_传播的,第三次听到的敲击声是由_空气_传播的。

13.乐音的三个要素是__音调、响度和音色。

14.在屋子里讲话比在空旷的地方听起来响亮,是由于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不到_0.1秒_,使原声得以__加强_的缘故。

三、计算题(第1—3,每题5分,4—5题,每题6分,共27分)

1、如果火车钢轨每根长25米,若在45秒内听到车轮和钢轨接头处撞击声30次,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注:第一次听到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29÷45×18=58

2、远处开来一列火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早2秒,求火车离此人多远?(此时气温15℃,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米/秒)

X/340-X/5200=2 X=727 3.某人面对远处的山崖喊话,经过2.8秒听到回声。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米/秒,求山崖与人之间的距离。

340×2.8÷2=476

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t声=t车

S声/V声=S车/V车

(700米+700米-40米)/340米/秒=40米/V车

5、列车运行前方有一高大峭壁,司机鸣笛后1.2秒听到来自峭壁的回声,如果列车前进速度为72千米/时,则司机鸣笛时离峭壁多远?

V车=72千米/时=20米/秒

S车=V车×t=20米/秒×1.2秒=24米 t声=t车

S声/V声=S车/V车(S+S-24米)/340米/秒=24米/20米/秒 S=216米。

第四篇:《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

《声现象》单元复习教学案

一、知识梳理

1、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是。人耳能辨别出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 s

3、声音的三要素是、、。响度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音调由声源振动的 决定,音色不同,声波的 不同。

4、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5、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 ~ 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 Hz的声波叫,频率低于 Hz的声波叫。

二、基本练习

1、人类靠 振动发声的。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这是因为声音先经 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过 传播而被鱼听到。

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有_________,指响度的有_____ _。(1)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

(3)她是女高音歌唱家,(4)请勿“高声喧哗”

4、牛和小鸟的叫声是不同的,的声音音调高,说明它声带振动的 高; 叫的声音响度大,说明它声带振动的 大,另外牛叫声与鸟叫声的 _也不同。

5、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6、在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 _ 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7、在很多大城市中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处减小噪声;在马路两边种树,有的路段安装3~4 m高的透明板墙是在 减小噪声;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 处减弱噪声.

第5题 图

8、超声波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

第五篇:《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级:初中八年级上学期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章

节:第四章 课

时:六课时 内容概述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和超声波,其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内容,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和它们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

知识结构图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

5.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

通过对乐音与噪声的学习明白声音的一些特性,并且懂得防治噪声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2、体会物理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

1、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3、从真空铃的实验出发,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简介回声测距。

5、认识乐音的三要素,弄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6、噪声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认识噪声的真特点和噪声的防治。

7、初步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1、回声测距的原理,并应用速度公式计算。

2、真空铃的实验操作。

3、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教学关键

1、让学生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了解声音靠介质传播,认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明白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实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然后逐步把实际问题表示为物理问题 3.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

4.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恰当考查知识与技能。设计思路

3.各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1.声音的产生 探究+合作+演示 一课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实验室

2.声音的传播 探究+合作+实验 二课时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 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实验室

3.乐音与 噪声

探究+合作 二课时

1.知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相同.

4.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4、回顾与思考

本章知识点,进行小结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教室

电子白板

下载《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声现象》同步单元探究与能力拓展[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一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1

    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 (2012大理)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产生的,是通过传入考生的......

    第1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大全

    第1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声音的产生、传播、乐音、噪声等知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对乐音的三要素内容的训练,培养......

    拓展能力与本职工作

    提高拓展能力,做好本职工作 ——市场拓展培训后的启示 学院开展了拓展能力培训,旨在提高我院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一周的拓展能力培训不仅仅让我看到了完成任务时面临的困难,而且......

    200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声现象

    ____武汉教育资源网 www.xiexiebang.com 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 声现象 【课前预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_。人说话、......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敲鼓时,鼓面在振动, 2. 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声源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 1-......

    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现象的拓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声 机械唱片的原理: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再去审视机械唱片,其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就是利用声波振动的原理,像电话、麦克风一样。唱片上刻有与声波相当的沟槽,也就是音槽。音槽的深浅或......

    声与光单元测试题(推荐阅读)

    声与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

    金属钠燃烧现象的探究与实验改进(优秀范文五篇)

    金属钠燃烧现象的探究与实验改进 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曲海江指导老师:徐东海 摘要:钠在空气中燃烧本应该可以观察到淡黄色火焰同时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但实验中却发现产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