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

时间:2019-05-14 15:0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篇: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

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们当家作主的国家

1、了解我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P5)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是新型的民主)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2、懂得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P9)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懂得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和责任(P9)

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③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④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4、学会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①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P10):①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②必须懂得我们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P12):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③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P13—14):①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意义;②需要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比较不同的选举方式(P16)

(1)直接选举(县或县级以下的选举)

(2)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选举)

(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比较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优点

能直接、准确表达选民的意愿,保障公民行使选举权。

可以降低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

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

缺点

组织工作的难度和成本较高。难以直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

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是由以下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

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2、公民参与选举的态度(P17—18)

①公民参与选举态度的重要性: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②公民应该怎样行使选举权?——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代表人民利益的代表;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积极参加选举;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上自己的一票。

3、懂得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P20):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P22):

①一方面,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②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责任感。

4、懂得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和方式(P24—25)

(1)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们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2)村民自治的途径和方式:广大村民直接投票选举直接满意的人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村民自治的途径和方式还有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

(3)城市居民自治的途径和方式: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族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5、民主监督的方式、意义及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

①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P27—28):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以及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②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P29)

A、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的权益。

C、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的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公民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P29)

A、要勇于行使监督权利。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监督权。

B、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要遵守法律,依照规程和程序办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分析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P37)(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注意: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不是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2、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P39—41)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基本原则。政府要做到对人民负责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了解政府为公民求助货投诉提供的途径和方式(P41)

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P44)

(1)、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3)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果的行政管理体制。

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1)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P47)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①政府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④才能做到权为民用,造福于人们,从而建立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主要途径(P46)

①建立和健全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和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是靠民主,二是靠法律,二者缺一不可。

②建立健全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监督。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人大)、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院、法院)、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等;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包括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等。

3、分析说明在我国,政府应如何树立权威.(P50—51)

①政府的权威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等树立起来的。②政府要树立权威,必须做到: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最后,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三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55)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们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起构成了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受他的监督。

2、了解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P56—57)

(1)人大代表的权利: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

(2)人大代表的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3、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P61)

(1)人们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国家的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因此,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1、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P63)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P64—65)

(1)中国共产党坚持利·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依法执政,就是遵循客观规律,以利·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生活法制化、规范化。

(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3、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66—68)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69)

(2)我国有8个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P69)

(3)特点:(P70)第一,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第二,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四,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五,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优越性:(P71—7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P74—7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应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自觉维护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手拉手,建立帮扶对象,支援少数民族的发展;理性对待民族纠纷,与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等。

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P74—75)

(1)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这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优越性(P79—80)

(1)必然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

4、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P82—83)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其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仰目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②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③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政府支持宗教界的对外友好交往,反对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P85)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

1、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P91—92)

(1)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懂得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P93)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3)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联合国也存在局限性。

3、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P93)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环境保护、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P96—97)

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P97—98)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和正义的。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00—101)

(1)和平问题

内涵:和平问题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影响和平的因素: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2)发展问题

内涵: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影响发展的因素: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二者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2、懂得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P101)

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P103)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伴随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4、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P105)

(1)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其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2)国际竞争对我国的启示: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5、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107—108)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6、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P110)

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1)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2)我们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之路? 第一,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定力量。

第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三,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第四,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五,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

第六,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第七,锻造了一支在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第二篇:安徽省2016年高中政治会考复习提纲政治生活部分

安徽省2016年《政治生活》会考纲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A)⑴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⑵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特点(B)(1))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缺点:成本较高,组织技术难度大。(2))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缺点:使选民与侯选人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难以表达每个选民的意愿。(3))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4))差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与应选名额)——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3、说明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C(1)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与政治参与能力(2)要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3)行使选举权时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4、知道当前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A))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5、考点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力的途径和方式(B)(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3)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规范村民自己或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日常事务;

(4)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

6、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A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7、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责任和价值(B)

(1)责任: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价值: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某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8、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C)(1)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2)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4)有利于改善公共管理和创建文明祥和的社区(5)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B)(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组织科教文卫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说明政府依法行政及其重要意义(C))

1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的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B)

(1)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2)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4)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4、政府的权利不能乱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C)

(1)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由我国政府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其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意旨的执行者

(3)由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决定的,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原则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知道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A):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职责和权利(A): 产生方式:民主选举产生

职责: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职权:审议各项议案(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3、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4、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

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⑴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⑵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简称多党合作制。⑴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优越性: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6、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1)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①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着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7、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8、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

(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坚持包括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四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

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了解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

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主权国家必须履行的主要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C)

我国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我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B)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C)(1)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就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

7、了解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A)(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2)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3)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B)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篇: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是什么?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特点: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有哪些??(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物和社会事物、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主要内容: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B、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C、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

2、公民应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个原则)

(1)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①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

是统一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

②怎样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

1、当代中国人的政治生活内容有哪些?

?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作为中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③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民主选举方式有哪些?其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A、直接选举:

优点: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等。

B、间接选举

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C、等额选举:

优点: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

D、差额选举:(竞选)

优点:有助于选民了解侯选人;侯选人之间形成竞争

局限性: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2、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确定。

3、我国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为什么?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能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也符合我国的国情。(17页)

4、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

2、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④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哪些?

(1)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在我国农村城市,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组织是什么?

(基层民主自治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①村民委员会:

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自治内容:村民选举;村民决策;村民管理;村民监督。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民委员会的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居民委员会:

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作用: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建议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治内容:居民委员会的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由居民实行监督。

意义: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合法渠道?(民主监督的方式)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用写信、电话、电子邮件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意见。

B、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的权力机关。

C、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舆论监督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监督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民主监督的好形式。

2、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A、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的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公民怎样才能行使好监督权?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2、我国政府的职能有哪些?(管理与服务)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政府担负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惩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政府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注意: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不是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3、我国正在建设什么样的政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政府的作用:(便民利民)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民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宗旨:为人民服务

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政府应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应该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要认真实干,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使政府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利用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3、公民向政府求助的途径

(1)开设热线电话(2)设立信访部门(3)推行电子政务(4)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4、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作用和意义

①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意义:

A、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B、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C、有利政治生活复习提纲必修2

第四篇:地理必修三 会考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三 会考复习提纲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

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

熟;

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

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

基地。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

展缓慢。

农业社会: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

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

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遥感

RS,主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处理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统计数字

目标物→传感器(最重要)→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

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全球定位系统

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

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③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西北地区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的因素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唐宋——明塔里木盆地南缘,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

近代:清内蒙古东南部,因为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的破坏力强于牧业

现代:20世纪50年代人口激增,管理失误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分布

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热带雨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 地球之肺:深刻的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② 地球的储水库: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的场所。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亚马孙开发计划

① 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②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

③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雨林的保护

在当前的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② 市场广阔

③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能源基地建设

① 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③ 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① 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② 调整产业结构

③ “三废”的治理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① 18世纪下半叶: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② 19世纪后期: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③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流域的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

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① 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②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③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

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

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

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②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③ 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

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④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问题与对策

①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

②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③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

“城中村”

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五、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

道。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③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

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第五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1必修二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课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国家的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优点 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4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相辅相成:民主与专政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社会政治基础,同时,专政是民主的政治保障。

不同之处:适用范围不同。民主是针对我国人民,而专政是针对极少数敌人。5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思想。

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重要性

含义:公民享有选举国家权利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利机关代表的权利。

重要性: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7公民监督权的含义包括什么

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8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9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遵循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0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

11选举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点?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直接选举: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对选民积极性有影响。差额选举:竞选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但容易造假。

思想政治2必修二复习提纲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政制度。

意义: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信心。

13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制组织。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城市居民的自制组织。

1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意义?

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政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课

15我国政府的性质地位

性质:国家权利的执行机关。

地位: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16政府职能是什么?具体内容?

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维护国家主权、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协调内部矛盾、保护财产不受侵犯等。

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培养民族精神,宣扬社会主义;科教文卫体。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环保,公共设施,医疗保险,人口控制。17政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宗旨: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18政府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19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什么 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20公民向政府部门投诉的意义是什么

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课

21什么是依法行政?意义?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依法行政:政府及其工职人员的权利有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利必须合理合法。

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正建设;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方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要做到: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

思想政治3必修二复习提纲

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利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2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机制?

意义: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3我国初步建立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哪些监督形式

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体系的系统内部监督。24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作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利,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作到权为民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政府。第五课

2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最高权力机关?其权力有哪些?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6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方法: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利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利。权利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的机关。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国务院以及分别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由全国人大产生,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与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7全国人大常设机关是什么?何时行使全国人大的多少权力?

全国人大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有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28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是什么?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含义:

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利 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解决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利。

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等权利。

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利。29人民代表的性质?产生方式?职权?

性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利机关的组成人员。产生方式:民主选举。

职权:审议议案、表决决定、提案权、质讯权。30什么是政体?我国的政体?

思想政治4必修二复习提纲

政体: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1什么是国家机构?

行使国家权利,执行国家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管理等各种活动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国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

3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关系上?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体现:

人大代表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大活动中,决策通常由人大代表充分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民主决定。对有重大失误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

人大是国家权利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人大决策,其他机关执行。

33我国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其权利,不受哪些因素的干涉? 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为什么适合我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利机关;由国家权利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适合我国国情的原因: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体。

第六课

35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 由他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3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工人阶级政党。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7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8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其含义?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

思想政治5必修二复习提纲

39什么是“三个代表”?为什么贯彻“三个代表”?怎样贯彻“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适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40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什么?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特色是什么?(关系、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重要机构)

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42人民政协包括哪些成员?性质、职能? 成员: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主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职能:政治协商、民准监督、参政议政。

4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优越性?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4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其后果必将是人民政权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绝不允许的。

第七课

45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 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

4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者关系?

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者关系: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47我国为巩固民族关系做些什么?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48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性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4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几级?自治机关?自治权?

思想政治6必修二复习提纲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50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51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原则?怎样引导?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创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八课

52主权国家的地位,划分?基本要素、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地区? 主权国家的地位: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按国家性质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

最重要: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利,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地区:不具有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的区域。5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详细)义务?

权利:独立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自卫权(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54什么是国际组织?依据?类型?作用?

国际组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依据:正式条约或协议。

类型: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矛盾,维护世界和平。55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实行人道主义援助。56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

思想政治7必修二复习提纲

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57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共同利益

对立 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原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共同利益:国家合作的基础。

利益的对立: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58什么是国际关系

最主要的内容

形式 国际关系:国家之间(最重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形式:竞争、合作、冲突。59国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贸易;文化、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外交;缔结条约或协定;使用武力。60国家力量

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第九课

61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内容?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主要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

方法: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62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原因: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63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6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65国际新秩序各国应当做到有哪些?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66世界多极化的重大意义?怎样形成?

重大意义: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成因: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67什么是综合国力

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即国际影响力的合力。68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69什么是外交政策?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70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决定因素?基本目标?宗旨?基本立场?基本准则?

思想政治8必修二复习提纲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1中国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物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8

下载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2 政治生活 会考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课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2.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 人......

    2018政治会考复习提纲(精选合集)

    2018政治会考复习提纲 参考《北京市高中会考核心试题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分类汇编)》 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 试卷结构: 1. 选择题:28题*2分=56分 2. 问答题:4题*5分=20分 3. 简答题:4......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二] 一、中国古代经济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 (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A.夏商周时期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B.特点: a.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

    政治复习提纲(会考)

    2012年3月份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政治学科) 一.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货币的概念及本质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的......

    通用技术会考复习提纲

    《技术与设计1》的会考复习提纲2010.6 一、技术的含义和性质(第一章P2—25) 1、 自然性、社会性(双重性) 2、 创新性、综合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3、 ★两面性 4、 ★专利性等) 二......

    高一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课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

    政治生活会考必背

    2011年会考政治生活必背提纲 热点材料: 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民生问题、经济调控、幸福感、);重大国际性盛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气候大会(坎昆会议);物价调控、楼市调控、......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6中的图C)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⑵大小:表面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