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4 15:3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三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的奋进历程

2010年,全省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扩大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同步提高。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财政收入206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9.4亿元,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43.1亿元,增长62.7%。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增长17.3%。1 城镇新增就业5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达11849.4亿元,增长3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1.5亿元,增长19.2%。进出口总额242.8亿美元,增长54.8%。

——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2%,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控制和消化当年新增量。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巩固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坚持和完善应对危机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稳健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深入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马钢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铜陵有色铜冶炼升级、合肥熔盛重工挖掘机、三安光电、淮南煤化一体化、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园等项目启动建设。京沪高铁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芜湖信义光伏玻璃、阜阳汽贸物流园等项目扎实推进。奇瑞整车换型改造、京东方六代线、乐凯光学薄膜、青阜复线三期、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等项目如期建成。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居全国前列,家电下乡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多措并举促进外贸稳步发展,进出口总额比金融危机前2008年增长18.8%。2 加强物价调控监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总体保持稳定。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和企业发展帮扶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500.3亿元,增长26%,新增上市公司7家,农村银行机构数居中西部第一,区域性金融后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明显提速,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加速涌现。强化了试验区部际协调机制,争取到国家新的政策支持。合芜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获准建设,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和质检中心数均居中部首位,组建1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11家首批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设立13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获授权专利16012件,增幅居全国第一,世界最大规模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投入技改资金1200亿元,改造提升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收入增长20%以上。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积极推进 3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483项减排重点项目,关停火电机组25万千瓦,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第三,抢抓产业加速转移机遇,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实施,是我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迅速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强化宣传推介,狠抓推进落实,示范区建设组织架构、政策体系和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国家17个部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快速启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着力重点,示范区品牌效应和抢滩效应加速显现。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2亿美元,增长20.4%,引进省外资金6863.7亿元,增长47.9%,其中示范区分别占76.2%和72.5%,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对外开放口岸1个。参与长三角发展合作取得新突破,皖江示范区规划与长三角规划联动实施机制初步形成,沪苏浙皖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正式建立,合肥、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合肥纳入与沪宁杭一并规划、重点建设的“1—2小时交通圈”。精心组织徽商大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开工央企项目205个,实际完成投资1190.6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订合同项目2169个,投资10594亿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投资8.1亿美元,增长13.9倍,总额由上年全国第24位跃居第7位。

第四,强力推动皖北振兴,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臵,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深化结对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园区共建,积极开展“百家民企进皖北”、国企与皖北项目对接等活动,皖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积极争取并全面启动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北、皖西、环巢湖旅游区。加大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扶持力度,减少贫困人口40万。

第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146.3亿元,增长21.2%。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启动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616.1亿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提前完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4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净增1040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44.5%。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80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5.9万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295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淠史杭等 5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被国家列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第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省被国家确定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多元化进程加快。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1家,民间投资7512.9亿元,增长45.9%。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扎实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完善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体制,县域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七,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22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6 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盛世徽韵”精彩纷呈,安徽馆成为三大热门地方馆之一,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进一步彰显国家级文化品牌效应,电影《第一书记》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高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成立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版权交易中心,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动漫产量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与服务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30%以上。

第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加固改造110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扎实推进平安校园专项行动,高考录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7.3%和80%,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快职教大省建设步伐,出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和第十二届省运会,我省健儿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11金4银7铜,奖牌总数居中部第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少数民 7 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不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

第九,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将更多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投入1096亿元,占财政支出42.4%,地方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345亿元,增长35.8%。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已有1300万农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落实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69.5万人、1529.4万人和384万人,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349.4万人。社会救助整体合力不断增强,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和孤儿救助等工作加快推进。20.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保障,完成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22.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4.3万户。实施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建设,惠及25.7万人。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应急处臵机制,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 8 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克服海拔高、有效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提前一年完成援建松潘任务。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沈浩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大效能建设力度,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50件、政协委员提案849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4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支持鼓励网络问政。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严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令人振奋,“十一五”发展已载入安徽现代化建设的史册。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一五”,我们成功战胜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重大挑战,有效应对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住了复杂多变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 9 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创造性地谋划建设皖江示范区、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突出加快皖北振兴,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

这五年,是我省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263.4亿元,连跨7个千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年均增速达13.4%。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这五年,是我省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的五年。工业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上。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臶,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涌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倍,专利授权量增长7.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倍。家电、汽车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 10 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6.5%和5.7%,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提前三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27.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年,是我省“三农”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五年。全省财政“三农”投入累计2650亿元,年均增长30.4%。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687.1亿元。1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明显,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成绩显著。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以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效凸显,皖江城市带增长势头强劲,皖北经济增速快于“十五”时期3个百分点以上,皖南旅游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县域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迈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

这五年,是我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6550亿元,增长3.6倍,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大的时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50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以快速客运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港口吞吐能力达3.6亿吨,机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确立。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淮北大堤保护区、蚌埠和淮南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 11 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这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6735亿元,效益质量明显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9.5%提高到57%以上,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超万亿元。利用省外资金由801亿元增加到686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0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落户我省,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友城新增16对。

这五年,是我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和14.9%,均为“九五”以来最好水平。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开创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53.8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历史性地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突破性地迈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步伐,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完成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 12 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十一五”的五年,是科学发展观在江淮大地生动实践的过程,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标志着安徽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五年来,我们砥砺奋进、风雨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大台阶,谱写了安徽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实践充分表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就能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积极主动作为紧密结合,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就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扩大开放与增强内生动力紧密结合,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战略平台打造,就能为跨越崛起注入强大动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与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持续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更加注重皖江崛起和皖北振兴的互动发展,就能拓展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能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优化政治生态与形成发展合力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在全省上下汇聚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崛起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

五年的开拓奋进,五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坚实基础,开启了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崭新局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6800万江淮儿女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几大班子历届历任老同志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同志,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皖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比重偏低、城镇化步伐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管理体制亟待创新,公共资源配臵不尽合理,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还有不少隐患和问题。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完全到位,一些部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少数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严重,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 14 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加速崛起的安徽已站在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起点,迈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安徽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这一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长期大规模投入效应不断释放,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平台作用日益显现,必将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必须看到,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可持续性矛盾依然突出,实现又快又好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立足科学发展新实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 15 公平正义,奋力谱写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崭新篇章。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省委《建议》的指导下,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城镇化率提升到50%以上,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 16 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和绿色发展更加突出。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新生力量

积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工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以城镇化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若干支撑未来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商贸、社区服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创造条件、加大力度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品牌经济。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支持合肥加快建设成为在全国有 18 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全省次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把黄山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支持其他城市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县城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全面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统筹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城镇品位。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开通民航机场6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全面实施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强长江、巢湖、新安江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巢)工程,实现沿淮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沿江主要堤防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二)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完善 19 促进消费政策,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提升实施“861”行动计划,积极引导投资向重点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拉动力。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战略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进口。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各地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防止产业同构,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率先发展,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财税、要素支持和合作共建力度,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物流中心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黄山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进环巢湖旅游开发,加快皖西绿色发展步伐。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和规划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发格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 20 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进程。完成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和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能源、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有序开发和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生态建设制度保障,全面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做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三)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

国际国内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已把我省推向扩大开放的最前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集聚发展资源,在开放发展中开创跨越崛起的新局面。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开放承接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引领作用,全方位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 21 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探索跨江发展、跨区域合作新途径,加快示范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

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分工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开展政府、企业与民间等多层次合作,形成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推动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海西区、港澳台互动发展。

努力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优化外贸结构,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资源基地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服务、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建立健全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电子口岸,完善区域通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不断提升开放服务水平。

(四)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我省加速崛起的根本动力在创新,最大优势也在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作为,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更多的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合芜蚌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区域之一。

加快教育和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以研发为基础、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高地。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培育地方支柱税源。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规范有序发展地 23 方融资平台,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江淮儿女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兴皖和富民的有机统一。

强力推进富民进程。兴皖之本,在于富民。“十二五”期间民生投入预计9000亿元,占财政支出45%左右,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增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五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逐步实现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增强安徽发展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 24 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臵,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必将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三、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的开局之年

2011年是“十二五”第一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发展前景看好,但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充分 25 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巩固扩大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这些目标,既体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积极稳妥的,也是留有余地的,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完成得更好。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增强消费拉动力,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稳定价格总水平,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宏观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引导扶持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做好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认真抓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物价。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继续推进家电、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培育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培育壮大进出口主体,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

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华谊无为精细煤化工基地一期、奇瑞20万台无级变速器、熔安动力船用柴油机、鑫昊等离子面板、海螺3条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绩溪至黄山高速公路、新桥国际机场和九华山机场主体工程、淮南潘四东矿井、安庆垃圾发电厂等项目尽早建成。扎实推进芜湖集瑞重卡、马鞍山华菱重卡扩建、淮北山河矿机、文化产业时代数码港、池州铜冠、蚌埠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铜陵铜基新材料、宿州百丽鞋业、合福铁路安徽段、徐明高速公路、芜申运河安徽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江汽轿车基地二期、马钢合肥公司环保搬迁、京东方8.5代线、德豪润达LED外延片、亳州白云山和记黄埔生物医药、美的和格力中央空调合肥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徽杭铁路、皖赣铁路新双线、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沿江高速滁马段、岳西至武汉高速安徽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项目谋划与储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二)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加快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着力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继续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园。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6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好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业适 28 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减少贫困人口40万以上。

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扎实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开工建设300座病险水库和部分水闸除险加固、50条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加快淠史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依法保障农民权益,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启动建设新一轮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190万亩。

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鼓励县域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集群优势县认定工作。加强 29 分类指导,完善分类考核,促进县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支撑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深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

(三)全力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巩固扩大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入推进技术要素交易、技术服务中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用足用好试验区部际协调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争取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建立完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担保融资、信用保险等扶持体系。深入实施杰出人才工程和企业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海外引智工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切实加强商标工作,在驰名著名商标数量和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深化质量振兴活动,加快质检中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上取得新成果。积极发展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高端产业,启动100项 30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一批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我省。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家电等制造业,加快工程机械等六大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改造提升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巩固壮大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和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和用地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商贸、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和减排重点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广烧结脱硫、富氧助燃、高效照明等新技术新产品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及能量回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和脱氮改造。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环评审批权限进行更加严格的设定或必要的调整。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 31 行为,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加快市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补偿。

(四)加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必须加快承接步伐,提高承接水平,着力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重点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抓好开发园区扩容升级、功能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完成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控制区域总体规划,全面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科学确定集中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健全财税、土地、项目审核等管理体制。落实沪苏浙皖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跨省市合作园区共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大幅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园区定位,加强与境内外各地区的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形式,突出大规模、集群式承接,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更加重视产业技术、人才团队特别是研发中心的整体承接。坚持绿色承接,把好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

着力优化示范区发展环境。加快示范区融资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担保、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强化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抓好职业教育和用工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和法制 32 环境。

加快皖江示范区城镇化建设。加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把芜湖、安庆等打造成产业层次较高、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五)持续加快皖北振兴

皖北振兴事关兴皖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努力使皖北成为我省加速崛起新的重要支撑。

加快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先安排重大能源项目在皖北布点,着力提升煤电、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机、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拓宽南北结对合作领域,加大市县结对共建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项目,着力促进省内外大企业投资皖北。加快皖北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提质扩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皖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开发利用淮河岸线资源,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中小河流、低洼地以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试点,支持高标准农田 33 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

加大支持皖北政策力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皖北地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皖北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支持开展农民资金合作组织试点,加大对皖北项目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发展直接融资,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和劳动力培训。

(六)巩固提升与央企民企合作水平

继续保持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持续谋划新的合作发展,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

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抓紧落实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成果,加快项目立项、土地供给、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前期工作,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方案,确保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对于特别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户一议”、“一企一策”。

深入谋划合作新项目。瞄准央企、民企结构调整方向,扩大合作领域,着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企业改革重组、科技创新等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提升合作发展质量,吸引更多央企、民企来皖投资发展。强化项目滚动开发,建立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突出招商重点,强化先进制 34 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引进。更新招商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招商,提高国内外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率和落户率。认真办好徽商大会、台湾经贸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动。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等积极作用,完善政府、商会、行业组织间合作交流机制,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七)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能源、汽车、钢铁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稳妥开展招投标和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稳步实施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健全水电油气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完善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继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税收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探索建立社区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县布点,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确保信贷资金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支持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大力发展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和各 35 类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保险资金在我省直接投资,鼓励和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支持省内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八)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加快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办好“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徽风皖韵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转制文化企业成为合格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企业“航母”。加快合肥、芜湖等动漫基地建设,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加快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结对 36 创建、城乡共建、区域联建等形式,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社区志愿和城乡社区结对帮扶活动,争创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九)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入38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3项,提标扩面6项,完成任务退出3项。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评估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以上。全面移交援建松潘工程,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大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提升城镇就业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水平,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创业型城市。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省内外跨地区劳务协作。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37 政策,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争取进入国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全面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范围。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抓好第二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标准。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继续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的“985”或“211”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及时有效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快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人口 38 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做好科普、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地震、气象、地质、测绘、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发展慈善事业,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十)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坚持安全发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力度,加强粉尘、高毒物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切实做好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加大防汛抗旱、救灾减灾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整合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新办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一证通”制度、“一站式”服务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拆迁安臵等问题,积极预防、化解 39 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紧紧抓住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协调联防机制。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持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支持驻皖部队建设,提高双拥优抚安臵工作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的重大责任,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要倍加珍惜黄金发展期的宝贵机遇,凝聚加速崛起的智慧力量,勇于承担兴皖富民的历史使命,朝夕勤勉,永不懈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筑牢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下更大气力,想更多办法,谋更多福祉,努力做到,靠一切为了群众的牢固思想去理解群众的各种诉求,靠真正相信群众的坚定立场去回应群众的疑难困惑,靠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细工作去凝聚群众的巨大力量,靠切实尊重群众的真诚态度去赢得群众的拥护 40 支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法治安徽建设。加大“六五”普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积极鼓励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和环境。继续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落实行政问责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的制度落实。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开展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勤勉尽责、41 永葆先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在深入解放思想中激发全省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加速崛起强大合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科学发展的满腔热忱转化为兴皖富民的具体行动,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

我们已经迈上科学发展新的历史征程,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一幅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前景无限美好,江淮儿女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注:本报告已将部分预计数调整为2011年1月24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第二篇:200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2月20日

--2008年1月25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长王三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抢抓机遇,开拓奋进的五年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圆满完成“十五”计划,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奋进中的安徽,跨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征程,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的五年。把握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有利时机,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抢抓中部崛起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省经济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519.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345.7亿元,年均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58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由346.7亿元增加到1034.5亿元,增长2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由97.3亿元增加到343亿元,增长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133.3亿元增加到5105.9亿元,年均增长35.1%,民间投资比重提高到5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56.2亿元增加到2403.7亿元,年均增长13.9%。进出口总额由41.8亿美元增加到159.3亿美元,连续五年居中西部第一,年均增长30.7%,经济外向度由9.8%提高到16.5%。经济增长持续加快,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工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的五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增加值由1115.1亿元增加到2752.1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7.2%提高到55.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2.3 ∶38 ∶39.7调整为16.5 ∶44.7 ∶38.8。马钢500万吨薄板带、海螺日产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奇瑞轿车发动机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汽车产量由21.3万辆增加到65.9万辆。大企业大集团快速成长,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0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285家,涌现出奇瑞、江汽、淮南矿业、科大讯飞等一批自主创新典型。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旅游总收入由216.2亿元增加到57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35.4%提高到50%以上。中心城市带动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提速,县域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由30.7%提高到38.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始下降。经济素质整体改善,产业竞争力稳步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三农”工作明显加强、农业农村实现新发展的五年。全面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发放粮食、农资、良种、农机、生猪等各类补贴123.4亿元,发放退耕还林和公益林补贴38亿元。全省农民农村税费改革前人均年上缴政策性税费109.4元,2007年人均得到政府补贴139元。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成效显著,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获得丰收,优质率达64.7%,小麦单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施畜牧渔业富民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121”强龙工程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50家,其中超10亿元的1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5000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示范区建设取得进展。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服务,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贫困人口114万。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对象达117.4万人。完成淮河行蓄洪区9.9万户、34.3万移民迁建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8万公里,新建改造排灌泵站13万千瓦,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40万亩,解决411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造农家店1.7万多家,新增农村沼气30多万户,连续九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五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积极进展,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效显著。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和下放省级审批项目620项,取消省级收费项目98项,在宁国等12个县(市)开展扩大县级管理权限试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公共财政支出管理框架初步建立。城市商业银行完成联合重组,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银行组建稳步推进,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顺利启动,上市公司达53户,利用资本市场累计筹资342亿元。东向发展扎实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年均增长36%,利用省外资金5100亿元,年均增长65%,落户我省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40家。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21.7%提高到40.4%。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设立境外企业87家。外事、外宣、侨务工作全面拓展,国际友城关系发展到60对。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的五年。多渠道增加投入,推进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条件办的大事。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相继建成合铜黄、合六叶等高速公路和宁西铁路、合宁铁路、铜九铁路安徽段等铁路项目,新增高速公路1339公里,通车里程达2205公里,新增铁路494公里,营运里程达2668公里,17个省辖市全部通达高速公路和铁路;疏浚改造内河航道263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达2.3亿吨。实施防洪保安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等14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淮干中下游防洪标准显著提高,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2座。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提高8个百分点。皖电东送东、中通道全面建成,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完成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电话、户户通电工程。“数字安徽”框架基本建立,光纤通信线路通达全部行政村,宽带数据网覆盖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宽带网用户155万户,比2002年扩大20多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达2900万户,增加了1倍多,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6%和95%。“信用安徽”建设逐步展开,全社会信用意识明显增强。“生态安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85个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和一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进展,实施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面积60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4%提高到26.1%。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的五年。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受益学生900多万,为135万名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29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740万平方米,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从38.9万人增加到93.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2.5%提高到19.7%。夺取抗击“非典”重大胜利,省市县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81个县(市、区),参合率达85.7%,新改建乡镇卫生院1074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86个,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7‰以内。黄梅戏、花鼓灯等19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颁布了102项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加到5个,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和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果,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得到加强。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成绩回升,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申办成功。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逐步健全,创建1个国家卫生城市、2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3个国家园林城市。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全面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信访秩序好转、总量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推进。气象、地质、防震减灾和救灾救济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对台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龄服务和残疾人事业迈出新步伐。

积极支持驻皖部队建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取得新成绩,驻皖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我省经济社会建设,特别是在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城乡居民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74元,年均增长13.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56元,年均增长10.9%;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46.5亿元,年均增长17.3%。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家用轿车、旅游、文化娱乐等成为消费热点,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21.6和28.9平方米,增加4.2和4.7平方米。强化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24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初步建立,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城市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市廉租房制度初步建立,48.6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管理创新,开展效能建设,努力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办理人大议案27件、代表建议2404件和政协委员提案3087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91件,制定省政府规章52件。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发挥省政府法律顾问和经济技术顾问作用,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扩大政务公开渠道和范围,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网络,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加强廉政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商业贿赂和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治理力度,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也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战胜了淮河1954年以来流域性大洪水,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9%,创近12年来最好水平,大灾之年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财政收入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4%,进出口总额增长30.1%,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8%。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十二项民生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投入78.4亿元,惠及4000多万城乡居民,推动了社会建设,促进了社会和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省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主要是:工业化水平较低,新兴产业发展不快,非公有制经济发育不足,中小企业活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市场化水平和开放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城镇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经济比较薄弱,制约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各种矛盾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生活还相当困难,社会建设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能力亟待提高。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影响基层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许多工作执行落实不力,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消极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绝不能辜负全省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和期望。

总体上看,过去的五年是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历史时期,安徽已经迈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五年的发展历程,是全省人民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务实创新、开拓进取的过程,是科学发展观在江淮大地深入人心、生动实践的过程。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把安徽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化省情认识,适应形势变化,抢抓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路子;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重视做好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活力,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以优化环境聚集发展资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下大力气推进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始终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下团结奋斗的结果。这些成绩,离不开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离不开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励精图治,奋力开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局面

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精心谋划未来发展的重要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我省考察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饱含着对安徽人民的无限深情,寄予着对安徽崛起的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对安徽工作的重视和对安徽人民的关怀,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是进一步做好我省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是推动我省各项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谆谆教导,肩负起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崛起进程的历史使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清醒认识欠发达的基本省情,顺应全省人民加快发展和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以更大的魄力推动发展;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以开放的视野谋求发展;积极面对日益增强的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更加激烈的区域和市场竞争,以创新的举措加快发展。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必须抓住一切可用机遇,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释放和激活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求进、思富、图强的巨大能量,扭住发展,致力发展,科学发展,逐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奋力开创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以推动跨越发展、加快崛起进程、构建和谐安徽为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关键环节,深入实施“六大战略”,进一步提升“861”行动计划,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总量比2007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07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2000亿元,年均增长20%,比2007年翻一番以上。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90%。工业化率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45%。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国有经济活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大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城镇化率达到47%以上,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大省建设初见成效,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低生育水平更加稳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文化产业实力明显增强。体育事业发展进步。民主法制不断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以内。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95%,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取得重要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28.6%。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均达到90%。城乡居住条件持续改善。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壮大,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核心任务。立足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一批高成长性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适应需求变化和产业升级要求,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工程机械、船舶制造、输变电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矿山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不失时机地扩张和提升汽车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大省。

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高起点、高水平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体系完整和品牌效应强的产业集群,打造工业发展的“集团军”。

进一步壮大企业梯队。把培育新企业、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改善创业环境,激活创业资源,健全服务体系,促进各类企业茁壮成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翻一番。着力建设一批拥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打造更多的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和若干超千亿元企业,锻造安徽崛起的脊梁。

加快发展服务业。着眼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相互促进,大力发展技术交易、信息咨询、金融、会展等生产服务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物流园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发展汽车服务、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生活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龙头企业,加强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强化旅游区域联动和线路营销,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大省。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新“三农”工作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粮食主产区优势,发展优质安全农业,抓好大型优质商品粮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农产品优质率逐年提高。突出发展现代养殖业,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到60%。加强农业多功能开发,主攻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引进培育一批大型骨干龙头企业。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突破1万个,带动和覆盖更多的农户。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倾斜力度,促进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把推进城镇化与开展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工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培育新型农民,消除农民进城政策障碍,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成为市民。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和村庄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创加快发展的竞争优势。创新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走具有安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以更大的作为建设创新型安徽。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发展更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加强重点领域的聚焦突破。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生物制品、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推进军工高新技术转民用。积极实施质量兴省和品牌战略,打造一批能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自主品牌。深化合肥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推进科技富民强县,构建较为完善的全省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健全和落实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有效整合政府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平台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产权交易、信息咨询、技术经纪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立以创业投资为核心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促进更多的创新要素在安徽集聚,更多的创新成果在安徽转化。

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汇聚和使用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着力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推动人才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内外创新人才以多种方式参与安徽建设。营造尊重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四)促进区域协调与合作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极。加快城镇化步伐,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区域间开放合作、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加快城市群建设。以提升产业支撑力、要素集聚力和市场辐射力为核心,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经济首位度和综合承载力,推进与六安、巢湖、淮南等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构建省会经济圈基本框架,成为引领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以沿江联动、跨江发展为取向,大力推动皖江城市带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建成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化城市群。以资源深度开发、产业联动发展和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大力培育沿淮城市群,推进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积极支持皖东、皖南地区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实现与全省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圈的双向互动。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发展转型。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实力,强化服务功能,注重自身特色,提升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集聚作用。

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连接作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使之成为人口、产业、市场、文化、信息适度集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发挥承接城市、带动乡村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实施县域突破,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和特色经济,全面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政策支持,充分激活县域发展潜能。加强分类指导,推动经济强县增创发展新优势,帮助欠发达县加快发展,促进县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加大对大别山区、革命老区、库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江淮分水岭综合开发,继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五)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加快崛起的战略支撑。着眼于适度超前,着力于综合提升,以立体化、网络化和现代化为方向,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全面加快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空港和内河航道为重点的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等级,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立体快速交通网络。建成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和宁宜城际、合武、合蚌客运专线,在中西部率先建成高速铁路网框架,实现合肥一个多小时到南京、两个多小时到武汉、三个多小时到上海、四个多小时到北京。以“加密、联网、扩容、提速”为重点,建设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蚌淮和宁宣杭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三纵六横”高速公路骨架,实现绝大部分县城半小时上高速。建成合肥新桥机场和九华山机场,增加新航班,开辟新航线,提高我省空港等级和营运能力。推进长江、淮河黄金水道开发利用,加快芜申运河和沿江港口群等重点项目建设,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发展临港经济,促进航运大发展。新增高速公路1000公里以上、铁路1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5亿吨,改造干线公路50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完善水利保障体系。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开展沿淮淮北洼地治理、一般堤防加固、行蓄洪区调整改造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强长江干流重点河段和主要支流治理,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力争开工建设引江济巢工程。继续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7大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12年,我省长江、淮河干流能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主要支流防洪标准可达20年一遇,沿淮洼地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覆盖城乡的数据传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平台、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企业网上采购平台建设。全省电话用户普及率达每百人60部以上,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所有行政村通宽带,“数字安徽”建设达到新水平。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跨越发展的动力活力。加快安徽崛起,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开放,最大动力也在改革开放。我省是农村大包干的发源地,我们应当以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改革,以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主业整合和战略性重组,推动与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深化金融改革,建设一批竞争力较强、资本实力雄厚的地方金融机构,引进一批境内外金融保险机构,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着力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产权、土地、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深入推进“信用安徽”建设,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着力形成内外联动、纵深推进的开放格局。把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更好结合起来,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实现到位外资翻一番。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强化产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和引资主体作用。把扩大外贸规模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更好结合起来,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强出口企业、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设,提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实现进出口总额翻一番。把开展国际交流与深化国内合作更好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规模,积极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参与战略性资源合作开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与东部沿海及中西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形成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全面拓展的开放格局。

(七)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安徽”建设,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强化能源、水、矿产等资源的有序开发和集约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有效保障发展。发展节能型、生态型和环保型产业,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培育壮大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城市和乡村。

保护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和保护好生态功能区,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加强水土流失区、煤矿塌陷区生态治理和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注重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区保护,严禁生态保护区破坏性开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全面治理点源和面源污染,推进治污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减少大气二氧化硫排放。加快淮河、巢湖流域环境整治,让江河湖泊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

推进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和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保护考核制度,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行动、长效推动的工作格局。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使崛起的安徽青山常在、绿水常流、永续发展。

(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安徽软实力和凝聚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发挥我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弘扬优秀文化,构建和谐文化,激发全民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展示江淮儿女的新进步、新风貌、新形象。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全社会营造爱我家乡、爱我安徽的良好风气。推进理论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精神文化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打造一批具有安徽气派、展示徽风皖韵的文化精品。高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弘扬黄梅戏、花鼓灯等文化艺术。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和城市文化产业功能区建设,加强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扶持壮大报业、出版、发行、广电传媒、演艺等骨干文化集团。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加强区域形象营销,展示安徽人文山水,发扬光大徽商精神,打造更多的安徽名片,全方位提升安徽美誉度。

加快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适应公众需求的标志性工程,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推动公共文化向基层和农村延伸,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九)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完成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开展素质教育,积极稳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改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推进办学和培养模式创新,努力建设职业教育大省。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强化困难群众就业援助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建立体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公共财政分配功能,发挥税收调节作用,规范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加强社会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新型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社区事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扎实开展普法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药品监管,构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我们正置身于科学发展的伟大时代,肩负着跨越发展的神圣使命。展望未来,大江南北、淮河两岸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锦绣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只要我们认准目标,同心同德,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够谱写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三、真抓实干,全力做好2008年各项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新变化,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略低于2007年实际水平,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2.5%和1%。以上目标是积极的,也是留有余地的,在执行中力争完成得更好一些。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着力解决突出矛盾,有效化解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强化工业主动力作用,加强支柱产业规模提升和技术改造,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步伐,促进汽车工业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释放优势行业增长潜力,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促进消费政策,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培育扩大消费热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强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产业,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基本同价。加快发展物流、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引导和规范住宅业发展。抓住北京奥运会和实行新休假制度的机遇,加大旅游促销力度,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强化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认真开展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抓好生产生活资料特别是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和价格监管,慎重出台涉及民生的提价项目,引导市场价格预期,严厉打击变相涨价、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供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二)进一步强化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带动,优化投资结构,做到在建的要快、新上的要好、储备的要高和优,不断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增长点和爆发点。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开工建设奇瑞量子合资汽车、江汽轿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12条大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淮化60万吨甲醇等项目,力争开工建设马钢300万吨板卷项目,加快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安庆林纸一体化、罗河600万吨铁矿等项目建设,建成马钢硅钢生产线、丁集煤矿、华电芜湖电厂等项目,力争全年“861”行动计划制造业投资达730亿元。突出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全线建成合淮阜、沿江、安庆至景德镇、黄塔桃高速公路和合武铁路安徽段,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宜城际客运专线和合肥新桥机场、泗许高速公路安徽段、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芜申运河等项目,做好望江至东至长江公路大桥、合蚌客运专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年新增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改建国省道干线及重要县道1000公里,皖电东送西通道投入运行。全面建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积极争取启动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对照国家新开工项目“八项必要条件”,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明晰责任主体,强化工作考核,加快前期工作。挖掘用地潜力,争取国家支持,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设用地置换等政策,推进项目落地。着力谋划储备一批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充实“861”行动计划项目库,确保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有效接续。

(三)切实加强“三农”工作。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增产增效措施,深入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促进油料生产发展,引导棉花生产布局调整,启动玉米振兴计划和新一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力发展养殖业,落实生猪和奶牛生产扶持政策,力争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创建省级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个,加快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启动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00家。继续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城郊农村公共交通,新增沼气用户10万户。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继续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160万亩。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推广良种良法,加强市场信息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收储运和农资配送服务。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坚持开发式扶贫,加快整村推进工程,减少贫困人口30万。完善粮食直补等各项涉农补贴政策。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行和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完成全国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地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选择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省级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新途径。妥善处置乡村债务,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四)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基本完成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工作,编制实施省会经济圈规划。加快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建设,支持合肥与淮南、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政策,扶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对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继续实行县级税收增长和财政强县奖励政策,总结完善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试点工作,促进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用好政策,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引导产业布局相对集中,提升县域开发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和发展层次。实行县域经济分类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调动各县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战略性重组。继续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点,完善省属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加大统筹力度,逐步破解中小企业改制成本筹措难题,加快推进商贸、交通、建筑、农林等领域的企业改革,妥善解决企业改革中的历史遗留问题。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政事分开步伐。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抓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重点发展科技型、外向型、吸纳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企业,引导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县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认真办好徽商大会、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与资本对接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和驻地招商,探索工业、旅游、房地产、商业等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制度与招商引资、选资的有效结合途径,打造组织化、立体化、常态化、规模化的引资平台。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引资与选资并重,按照国家产业导向,吸引更多符合我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大企业、大项目,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出口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大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扩大重点资源性产品进口,积极发展国际旅游、对外劳务合作等服务贸易。推进与东部沿海地区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积极筹备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

(六)突出抓好金融工作。积极适应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努力化解建设和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突出银行主渠道作用,引导银行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继续深化徽商银行改革,加快引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发挥农村信用社主力军作用,积极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抓好村镇银行试点,争取在拓宽农村融资渠道上取得新突破。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积极探索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研究推进产业投资基金、创业引导基金试点,运用国有资本筹措资金。加快担保体系建设,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建成覆盖全省的担保网络,降低担保费率,简化手续,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鼓励和支持我省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做优做强。争取设立更多的财务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进一步做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抢抓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机遇,进一步健全拟上市公司培育机制,力争企业首发上市取得新突破,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再融资,支持大型优质企业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发行规模。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拓宽保险服务范围。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改善和强化银政企合作,做好“861”行动计划银企对接工作。加强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七)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落实和完善科技创新促进政策,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创新服务体系。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领域,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科技企业。加快公共研发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巩固省部会商成果,加大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推进力度,带动全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政策的刚性约束,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统筹推进“上大”与“压小”,用更多的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落实排污收费、差别电价水价等相关政策,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污染企业的监控,建成淮河、巢湖流域所有市、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100个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完成10个工业废水治理和29个二氧化硫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认真抓好淮河流域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点源面源污染治理、引江济巢、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巢湖水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制实施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规划,建立节能减排监督和社会公告制度。推动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深化矿业权有偿取得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矿业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完成全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提高普及程度和教学质量,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和留守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突出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继续加强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并完善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疾病预防与妇幼保健措施。积极开展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建立计划生育“村为主”、性别比治理、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机制。加快省博物馆新馆、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和演艺集团组建。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精心组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接北京奥运会,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以拚搏精神备战全国十一运会和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改革,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重视信访和行政复议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预警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工作。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抓好矿山、危险物品、特种设备、交通、消防等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关心支持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重视外事、侨务、对台工作,做好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气象、地质、红十字会和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做好双拥优抚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驻皖部队建设,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进一步加大投入、拓展内容、提高标准、完善措施,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在十二项民生工程基础上,新增广播电视村村通、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农村公路村村通、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及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等六个项目,实施十八项民生工程,财政投入总规模超过160亿元,惠及5000多万城乡居民。认真落实原有民生工程部分项目的扩面提标及工程建设任务,将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860元,保障人数增加到18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单位实现全覆盖,参合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建成231个标准化卫生院、2500个示范村卫生室和20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现有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切实抓好新增六项内容的资金配套、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完成9912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解决56.2万名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给予117.4万大中型水库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让1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实现全省城市和县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进一步健全工作推进的长效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保证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民生资金向特困地区、特困群众倾斜,坚持用民主的方法推进民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化、规范化。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扎实推进“消除零就业家庭计划”,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万人。做好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被征地农民和残疾人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实施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全面落实农民工政策,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提高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保率,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推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积极探索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办法,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工作,推进社会福利、慈善公益事业快速发展,营造和谐社会共享共建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实现未来的宏伟蓝图,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自身的积极作为。我们必须大兴理论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

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法宝。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把学习作为解放思想的前提,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基层群众创造的新经验,虚心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好办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进步新潮流,适应事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始终,着力革除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在制定政策、提出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领导工作的各个环节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把解放思想的成效体现在破解发展难题、扫除发展障碍上。省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全体组成人员要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推动安徽的加速崛起,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我们要做到亲民为民。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各级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使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思想上深深扎根,更加自觉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利益、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把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弱势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困难地区要给予更多的倾斜,千方百计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组成人员要切实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各种利益关系。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以及听证、公示等制度,避免政策措施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我们要切实转变职能。适应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要求,在改善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政府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深入推进管理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政务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事项,都要公开办理,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权力规范操作、阳光运行。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督查到位、考核到人、一抓到底的工作落实机制,强化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议而有决,定了就干,说到做到,实干实效。

我们要自觉廉洁从政。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政府采购、资金安排、国有资产转让、重大工程建设等管理,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坚持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和奢侈浪费现象。进一步健全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内部监督机制,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规范从政行为,确保政事清明、政风端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真正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我们要始终奋发有为。推动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需要我们保持一种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要看到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坚定跨越发展的信心,鼓足奋力崛起的干劲;也要正视面临的困难矛盾,勇于自我加压,敢于攻坚克难,把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结合起来,把中央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安徽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办事情,埋头苦干不张扬,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急功近利,力戒心浮气躁,真正使我们的发展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正气硬气立言行,满怀激情干事业,勤勤恳恳为民生,以实际行动激发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形成心无旁骛抓发展、凝心聚力促崛起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对人民的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安徽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抢抓机遇加速崛起的奋进历程

2010年,全省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扩大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速度效益同步提高。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12263.4亿元,增长14.5%。财政收入206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9.4亿元,均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43.1亿元,增长62.7%。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8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增长17.3%。城镇新增就业5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扩大内需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达11849.4亿元,增长3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1.5亿元,增长19.2%。进出口总额242.8亿美元,增长54.8%。

——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6%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2%,二氧化硫排放量在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控制和消化当年新增量。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计巩固回升基础,保持经济发展向好势头。准确把握宏观形势,坚持和完善应对危机以来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稳健运行和持续较快发展。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深入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马钢动车组车轮钢及精品车轮、铜陵有色铜冶炼升级、合肥熔盛重工挖掘机、三安光电、淮南煤化一体化、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中国(宣城)文房四宝产业园等项目启动建设。京沪高铁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芜湖信义光伏玻璃、阜阳汽贸物流园等项目扎实推进。奇瑞整车换型改造、京东方六代线、乐凯光学薄膜、青阜复线三期、皖北煤电钱营孜煤矿等项目如期建成。进一步落实扩大消费政策,大力开拓城乡市场,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产品销售量居全国前列,家电下乡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多措并举促进外贸稳步发展,进出口总额比金融危机前2008年增长18.8%。加强物价调控监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总体保持稳定。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和企业发展帮扶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500.3亿元,增长26%,新增上市公司7家,农村银行机构数居中西部第一,区域性金融后台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二,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环节,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明显提速,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加速涌现。强化了试验区部际协调机制,争取到国家新的政策支持。合芜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获准建设,芜湖、蚌埠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和质检中心数均居中部首位,组建1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11家首批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设立13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获授权专利16012件,增幅居全国第一,世界最大规模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力发展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投入技改资金1200亿元,改造提升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收入增长20%以上。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积极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483项减排重点项目,关停火电机组25万千瓦,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第三,抢抓产业加速转移机遇,深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批实施,是我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迅速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强化宣传推介,狠抓推进落实,示范区建设组织架构、政策体系和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与国家17个部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强化规划引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建设快速启动。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着力重点,示范区品牌效应和抢滩效应加速显现。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2亿美元,增长20.4%,引进省外资金6863.7亿元,增长47.9%,其中示范区分别占76.2%和72.5%,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对外开放口岸1个。参与长三角发展合作取得新突破,皖江示范区规划与长三角规划联动实施机制初步形成,沪苏浙皖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正式建立,合肥、马鞍山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合肥纳入与沪宁杭一并规划、重点建设的“1—2小时交通圈”。精心组织徽商大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创造性地开展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开工央企项目205个,实际完成投资1190.6亿元,与全国知名民企签订合同项目2169个,投资10594亿元。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投资8.1亿美元,增长13.9倍,总额由上年全国第24位跃居第7位。

第四,强力推动皖北振兴,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深化结对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园区共建,积极开展“百家民企进皖北”、国企与皖北项目对接等活动,皖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明显提速,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一步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突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竞争力,积极争取并全面启动黄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皖北、皖西、环巢湖旅游区。加大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扶持力度,减少贫困人口40万。

第五,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大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涉农补贴146.3亿元,增长21.2%。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启动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粮食总产616.1亿斤,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水产跨越工程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提前完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龙头企业4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净增1040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44.5%。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镇分别达1930个和202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580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5.9万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295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淠史杭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连续1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被国家列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扎实开展阳光村务工程,健全村级组织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和“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安徽人事考试网

第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新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全面实施,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50%左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省被国家确定为省级政府统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产权多元化进程加快。出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36条意见,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91家,民间投资7512.9亿元,增长45.9%。

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扎实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完善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体制,县域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七,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在全国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所有市县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省市县三级电台、电视台全部合并组建新的广播电视台,229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上海世博会安徽周“盛世徽韵”精彩纷呈,安徽馆成为三大热门地方馆之一,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进一步彰显国家级文化品牌效应,电影《第一书记》等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热烈反响。高度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成立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版权交易中心,省演艺集团、广电传媒集团正式组建,出版、发行集团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动漫产量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与服务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30%以上。

第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标准,加固改造1108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扎实推进平安校园专项行动,高考录取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67.3%和80%,实现历史性突破,加快职教大省建设步伐,出台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若干意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成效显著。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大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认真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和第十二届省运会,我省健儿在广州亚运会上夺得11金4银7铜,奖牌总数居中部第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少数民族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外事、侨务、港澳台、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不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和发展。

第九,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将更多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民生投入1096亿元,占财政支出42.4%,地方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345亿元,增长35.8%。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已有1300万农业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落实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669.5万人、1529.4万人和384万人,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349.4万人。社会救助整体合力不断增强,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和孤儿救助等工作加快推进。20.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保障,完成城市及国有工矿棚户区住房改造22.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4.3万户。实施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建设,惠及25.7万人。扎实推进“平安安徽”建设,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克服海拔高、有效工期短、施工难度大等困难,提前一年完成援建松潘任务。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学沈浩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大效能建设力度,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深入推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50件、政协委员提案849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4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支持鼓励网络问政。充分发扬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严格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的成绩令人振奋,“十一五”发展已载入安徽现代化建设的史册。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一五”,我们成功战胜历史罕见自然灾害的重大挑战,有效应对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受住了复杂多变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等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创造性地谋划建设皖江示范区、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突出加快皖北振兴,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

这五年,是我省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由5350.2亿元增加到12263.4亿元,连跨7个千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万亿元目标,年均增速达13.4%。财政收入由656.5亿元增加到2063.8亿元,增长2.1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054美元提高到近3000美元,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这五年,是我省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引领作用日益凸显的五年。工业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率由34.3%提高到43.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新高,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以上。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涌现,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2倍,专利授权量增长7.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8倍。家电、汽车等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6.5%和5.7%,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目标提前三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27.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这五年,是我省“三农”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五年。全省财政“三农”投入累计2650亿元,年均增长30.4%。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687.1亿元。12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防汛抗旱减灾效益明显,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成绩显著。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化率由35.5%提高到43%以上。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联动发展成效凸显,皖江城市带增长势头强劲,皖北经济增速快于“十五”时期3个百分点以上,皖南旅游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县域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迈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这五年,是我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6550亿元,增长3.6倍,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大的时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501公里增加到2929公里,建成“村村通”公路6万公里,以快速客运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铺开,港口吞吐能力达3.6亿吨,机场建设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确立。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淮北大堤保护区、蚌埠和淮南城市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覆盖全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基本建成,光纤通信线路、电话、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这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省属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6735亿元,效益质量明显提升,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49.5%提高到57%以上,地方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双双超万亿元。利用省外资金由801亿元增加到6863.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205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2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新落户我省,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友城新增16对。

这五年,是我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3%和14.9%,均为“九五”以来最好水平。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2.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6万人,困难群体就业26.2万人。开创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入853.8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历史性地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突破性地迈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步伐,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完成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十一五”的五年,是科学发展观在江淮大地生动实践的过程,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标志着安徽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五年来,我们砥砺奋进、风雨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大台阶,谱写了安徽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壮丽篇章。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实践充分表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就能探索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积极主动作为紧密结合,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就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面扩大开放与增强内生动力紧密结合,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战略思维,更加重视战略平台打造,就能为跨越崛起注入强大动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率先发展与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持续加大区域统筹力度,更加注重皖江崛起和皖北振兴的互动发展,就能拓展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能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优化政治生态与形成发展合力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在全省上下汇聚成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崛起的强大力量。各位代表!

五年的开拓奋进,五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坚实基础,开启了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崭新局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6800万江淮儿女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几大班子历届历任老同志打下坚实基础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同志,向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皖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解决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比重偏低、城镇化步伐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还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管理体制亟待创新,公共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还有不少隐患和问题。同时,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完全到位,一些部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执行落实不力,少数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严重,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 ↓

作者:监察部长

1楼 11-2-13 12:17

中公教育:2011年安徽政法干警考试信息汇总

二、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加速崛起的安徽已站在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起点,迈入了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安徽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这一时期,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将进一步加快,长期大规

模投入效应不断释放,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战略平台作用日益显现,必将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同时必须看到,宏观环境错综复杂,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可持续性矛盾依然突出,实现又快又好转型和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今后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跃升的加速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转型时期。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立足科学发展新实践,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谱写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崭新篇章。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通过的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省“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在省委《建议》的指导下,省政府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综合考虑,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城镇化率提升到50%以上,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和绿色发展更加突出。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比重提高到6

5%以上。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双轮驱动”,培育壮大新生力量

积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工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动力,以城镇化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融合和互动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着眼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形成若干支撑未来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旅游、会展、商贸、社区服务、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以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壮大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等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鼓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创造条件、加大力度拓展新的产业领域,形成支柱产业多元化,增强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品牌经济。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支持合肥加快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湖全省次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把黄山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支持其他城市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县城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全面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统筹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城镇品位。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力争新增铁路营业里程3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开通民航机场6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全面实施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强长江、巢湖、新安江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巢)工程,实现沿淮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沿江主要堤防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二)坚持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推动三大需求协同增长。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优化市场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拓展消费需求。提升实施“861”行动计划,积极引导投资向重点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

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拉动力。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战略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和零部件进口。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引导各地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突出地方特色,防止产业同构,实现错位发展、互动共赢。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率先发展,把加快皖北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加大财税、要素支持和合作共建力度,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产业、物流中心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和黄山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推进环巢湖旅游开发,加快皖西绿色发展步伐。建立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和规划体系、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开发格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进程。完成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提高农村环境治理和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目标责任

考核,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强化能源、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有序开发和集约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监管体制,强化生态建设制度保障,全面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做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三)坚持开放发展,构筑开放合作发展新格局

国际国内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已把我省推向扩大开放的最前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大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集聚发展资源,在开放发展中开创跨越崛起的新局面。

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开放承接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区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引领作用,全方位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积极探索跨江发展、跨区域合作新途径,加快示范园区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建立健全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

深化以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分工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开展政府、企业与民间等多层次合作,形成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推动建立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海西区、港澳台互动发展。

努力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优化外贸结构,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资源基地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服务、文化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建立健全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电子口岸,完善区域通关、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不断提升开放服务水平。

(四)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我省加速崛起的根本动力在创新,最大优势也在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作为,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更多的科技、产业、人才和改革成果,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合芜蚌综合试验区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区域之一。

加快教育和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中长期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鼓励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以研发为基础、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高地。

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力

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培育地方支柱税源。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规范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坚持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顺应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建设江淮儿女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兴皖和富民的有机统一。

强力推进富民进程。兴皖之本,在于富民。“十二五”期间民生投入预计9000亿元,占财政支出45%左右,地方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最大限度增加劳动者就业和发展机会,创造条件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伐,五年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00万套,逐步实现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增强安徽发展软实力。推进文化创新,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

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

全面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必将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出决定性的步伐。

↑ ↓

作者:监察部长

2楼 11-2-13 12:17

三、乘势而上锐意进取的开局之年

2011年是“十二五”第一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发展前景看好,但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

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充分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巩固扩大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均下降1.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这些目标,既体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积极稳妥的,也是留有余地的,在实际执行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力争完成得更好。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着力增强消费拉动力,持续扩大有效投入,稳定价格总水平,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密切关注宏观形势新变化和新特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引导扶持企业抓好产销衔接和市场开拓,做好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认真抓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物价。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和进出口。继续推进家电、摩托车、农机、建材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积极

开展农超对接,大力培育旅游休闲、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等消费热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培育壮大进出口主体,稳定纺织品、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重要资源原材料进口。

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华谊无为精细煤化工基地一期、奇瑞20万台无级变速器、熔安动力船用柴油机、鑫昊等离子面板、海螺3条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绩溪至黄山高速公路、新桥国际机场和九华山机场主体工程、淮南潘四东矿井、安庆垃圾发电厂等项目尽早建成。扎实推进芜湖集瑞重卡、马鞍山华菱重卡扩建、淮北山河矿机、文化产业时代数码港、池州铜冠、蚌埠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铜陵铜基新材料、宿州百丽鞋业、合福铁路安徽段、徐明高速公路、芜申运河安徽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江汽轿车基地二期、马钢合肥公司环保搬迁、京东方8.5代线、德豪润达LED外延片、亳州白云山和记黄埔生物医药、美的和格力中央空调合肥生产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徽杭铁路、皖赣铁路新双线、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北沿江高速滁马段、岳西至武汉高速安徽段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项目谋划与储备,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二)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

做好“三农”工作,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加快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着力实施新增粮食

生产能力规划,继续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园。继续实施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加快60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办好中[已屏蔽,想办法跳过屏蔽将直接禁言]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继续实施开发式扶贫,减少贫困人口40万以上。

加强综合水利工程建设。落实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等项目,扎实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水阳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开工建设300座病险水库和部分水闸除险加固、50条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工程。加快淠史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步伐,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实施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和危桥改造,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依法保障农民权益,扎实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启动建设新一轮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退耕还林、长江淮河防护林、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190万亩。

积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鼓励县域发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产业集群优势县认定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分类考核,促进县域发展水平整体提升。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产业支撑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按小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深化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

(三)全力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

巩固扩大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和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重大产业项目,力争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入推进技术要素交易、技术服务中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用足用好试验区部际协调会议确定的各项政策,争取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建立完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担保融资、信用保险等扶持体系。深入实施杰出人才工程和企业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海外引智工

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切实加强商标工作,在驰名著名商标数量和商标品牌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深化质量振兴活动,加快质检中心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省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在重大项目、领军企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培育上取得新成果。积极发展量子通信、物联网等高端产业,启动10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面向国内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引一批牵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我省。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家电等制造业,加快工程机械等六大装备产业基地建设,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和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改造提升冶金、煤炭、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巩固壮大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落实和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税收优惠和用地保障等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商贸、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继续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和减排重点项目,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广烧结脱硫、富氧助燃、高效照明等新技术新产品和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燃煤电厂脱硝工程建设及能量回收。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和脱氮改造。深化环评审

批制度改革,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环评审批权限进行更加严格的设定或必要的调整。加大环保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问题突出的区域实行“区域限批”。加快市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生态补偿。

(四)加速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必须加快承接步伐,提高承接水平,着力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和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重点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抓好开发园区扩容升级、功能配套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园区。完成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控制区域总体规划,全面拉开起步区建设框架,科学确定集中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立健全财税、土地、项目审核等管理体制。落实沪苏浙皖合作框架协议,重点推进跨省市合作园区共建,大力发展“飞地经济”。

大幅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围绕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和园区定位,加强与境内外各地区的开放合作,创新招商形式,突出大规模、集群式承接,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更加重视产业技术、人才团队特别是研发中心的整体承接。坚持绿色承接,把好投资强度和环境评价关。

着力优化示范区发展环境。加快示范区融资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银行、保险、担保、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强化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功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抓好职业教育和用工保障。进一步优化政务、市场和法制环境。

加快皖江示范区城镇化建设。加大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产业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步伐,把芜湖、安庆等打造成产业层次较高、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皖南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五)持续加快皖北振兴

皖北振兴事关兴皖富民大业,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支持力度,激发内生动力,努力使皖北成为我省加速崛起新的重要支撑。

加快皖北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优先安排重大能源项目在皖北布点,着力提升煤电、煤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农机、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扶持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拓宽南北结对合作领域,加大市县结对共建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项目,着力促进省内外大企业投资皖北。加快皖北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支持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提质扩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皖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开发利用淮河岸线资源,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中小河流、低洼地以及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试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改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

加大支持皖北政策力度。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皖北地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在皖北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支持开展农民资金合作组织试点,加大对皖北项目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发展直接融资,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加强职教基地建设和劳动力培训。

(六)巩固提升与央企民企合作水平

继续保持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持续谋划新的合作发展,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水平。

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抓紧落实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成果,加快项目立项、土地供给、环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前期工作,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方案,确保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对于特别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户一议”、“一企一策”。

深入谋划合作新项目。瞄准央企、民企结构调整方向,扩大合作领域,着力在新兴产业培育、企业改革重组、科技创新等领域形成更多合作成果。提升合作发展质量,吸引更多央企、民企来皖投资发展。强化项目滚动开发,建立与央企、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

全面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突出招商重点,强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联引进。更新招商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招商,提高国内外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率和落户率。认真办好徽商大会、台湾经贸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动。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等积极作用,完善政府、商会、行业组织间合作交流机制,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七)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体制机制活力,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能源、汽车、钢铁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积极稳妥开展招投标和产权交易市场改革。稳步实施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健全水电油气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健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全面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完善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继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税收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加快组建农村银行和村镇银行,探索建立社区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县布点,深入开展银企对接,确保信贷资金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支持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大力发展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和各类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保险资金在我省直接投资,鼓励和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支持省内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八)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家园。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省美术馆、省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加快建设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事业。办好“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安徽周”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徽风皖韵的国际影响力。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转制文化企业成为合格市场主体,打造文化企业“航母”。加快合肥、芜湖等动漫基地建设,积极申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加快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建设。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展结对创建、城乡共建、区域联建等形式,积极开展邻里互助、社区志愿和城乡社区结对帮扶活动,争创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九)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增进群众福祉。

巩固提升民生工程。今年计划投入388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新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3项,提标扩面6项,完成任务退出3项。建立健全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完善评估考核奖惩办法,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民生工程与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衔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及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套以上。全面移交援建松潘工程,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

大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提升城镇就业创业园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水平,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建创业型城市。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省内外跨地区劳务协作。加强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规范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争取进入国家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全面实行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医疗、失业保险市级统筹范围。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抓好第二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和医疗救助等标准。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继续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的“985”或“211”工程建设,积极稳妥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民族教育、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巩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扩大公立

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抓好重大疾病防控,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加快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重要作用,做好科普、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加强外事、侨务、港澳台、地震、气象、地质、测绘、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发展慈善事业,继续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十)扎实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坚持安全发展,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力度,加强粉尘、高毒物品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切实做好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加大防汛抗旱、救灾减灾工作力度。进一步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整合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区建设,积极探索社区管理的新模式

新办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探索建立“一证通”制度、“一站式”服务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问题,积极预防、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创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紧紧抓住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重点区域、薄弱环节综合治理,加大防范、打击、整治力度。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协调联防机制。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实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持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支持驻皖部队建设,提高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

推动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开创“十二五”发展崭新局面的重大责任,要求政府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我们要倍加珍惜黄金发展期的宝贵机遇,凝聚加速崛起的智慧力量,勇于承担兴皖富民的历史使命,朝夕勤勉,永不懈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筑牢执政为民的思想根基。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下更大气力,想更多办法,谋更多福祉,努力做到,靠一切为了群众的牢固思想去理解群众的各种诉求,靠真正相信群众的坚定立场去回应群众的疑难困惑,靠充分发动群众的过细工作去凝聚群众的巨大力量,靠切实尊重群众的真诚态度去赢得群众的拥护支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加快法治安徽建设。加大“六五”普法力度。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

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积极鼓励网络问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群众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组织的关系,在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和环境。继续深化大部门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切实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健全、落实行政问责制度,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廉洁从政的制度落实。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力度,着力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开展国土资源、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查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腐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体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勤勉尽责、永葆先进,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进一步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在深入解放思想中激发全省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加速崛起强大合力。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科学发展的满腔热忱转化为兴皖富民的具体行动,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各位代表!

我们已经迈上科学发展新的历史征程,大江南北、淮河两岸,一幅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前景无限美

好,江淮儿女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省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礼

第四篇: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5日在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三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我们抢抓机遇逆势而上、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克难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明显成效,综合实力有新提升,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崛起信心。

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100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财政收入1551.2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收入863.9亿元,增长19.2%。粮食总产量61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87.9亿元,增长2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63.2亿元,增长3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7.8亿元,增长19%。进出口总额156.4亿美元,下降22.5%,较上半年降幅收窄1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86元,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4504元,增长7.2%。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9%。城镇新增就业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1%。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动强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举措,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积极跟踪政策走向,主动作为,果断决策,深入落实中央一揽子计划,先后出台一系列保增长的政策措施,较早地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牢牢把握国家扩内需的政策机遇,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干了一批我们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合蚌客运专线、合福铁路安徽段、九华山机场、宣绩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马钢车轮扩能改造、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江淮汽车年产20万辆乘用车、铜陵锐展发动机、国电蚌埠电厂二号机组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经过多年建设,总投资183.4亿元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标志着淮河中游骨干防洪体系基本建成。六潜高速、六武高速安徽段、阜周高速北段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302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2800公里。千方百计保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出台减轻企业负担和金融支持小企业的多项举措,全年减免缓税费312亿元,在关键时刻提振了企业信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中部第一、全国前列。认真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工作,销售家电、汽车、摩托车、农机等231.5万台(辆),销售额108亿元,家电下乡销售量居全国前列,补贴兑付率全国第一,200多万农户受益,同时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开展地产品销售对接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消费持续快速增长

。坚持把保市场、保份额作为外贸工作的重点,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进出口急速下滑的态势。把握宏观政策导向,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加大信贷投放,新增本外币贷款2406亿元,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新增上市公司7家,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63亿元,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共234亿元,财政部代理发行我省地方政府债券77亿元。大力完善地方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信用社专项票据兑付工作全部完成,新组建开业农村银行13家,新增担保机构25家,获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23家,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17个市,中国进出口银行、民生银行、汇丰银行

等14家境内外银行在我省新设23家分支行。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大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眼增强创新能力,重点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和技术研发政策,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省呈现出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我省被批准为首批三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之一;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6386件和8594件,在全国位次分别提升2位和6位;13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1项首次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新增国家级创新型企业6家、试点企业10家,增量全国第一;新增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家;新增国家级质检中心2家,总量达到9个,居中部地区首位;新增两院院士4名。全力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聚焦核心区域、核心企业和核心项目,狠抓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科技、产业、改革和人才成果加速涌现,试验区建设进入国家层面。科技研发实现新突破,建成世界首个量子通信网络,奇瑞混合动力轿车、科大讯飞畅言教学产品等成功面市。创新型产业加快发展,京东方液晶平板显示器、普乐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高新技术领域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9户。体制机制创新加速推进,启动建设合肥创新服务平台,省及合芜蚌三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顺

利运行,招募风险投资机构10家,募集资金30亿元以上。人才培养和引进取得新进展,与国家外专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引智项目237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落户合肥,中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和奇瑞公司成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制定实施钢铁、汽车等9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文化、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完成重点产业技改投资1800亿元,工业化率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产值增幅达30%以上,皖新传媒成功上市,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速。落实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推开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选择150个实力较强的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县域

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扎实推进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继续深化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皖北地区呈现加速发展的可喜局面,合肥等市县与皖北三市六县结对合作进展顺利。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环境整治,所有市县都建成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01.5万吨,新增燃煤机组脱硫设施496万千瓦,“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过去的一年,我们持续加强“三农”工作,不断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认真执行小麦、水稻等最低收购价,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20.7亿元,比上年增加11.7亿元。深入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战胜皖北地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夺得粮食丰收。扎实开展畜牧业升级计划和水产跨越工程,畜牧水产业规模养殖比重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2582.5亿元、增长29.7%,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115家、增加74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07个,完成新型农民培训59.8万人。成功举办首届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和第十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上海)交易会。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新网工程”网点达3.8万个,比上年增加3296个。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708公里,新建改造排灌泵站11.8万千瓦,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30万亩、除涝面积80万亩,投入16.6亿元、新开工建设43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增营造林195万亩,新增农村沼气用户近10万户,解决了316.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连续11

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惠民直达工程”试点成效明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扩大省级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基本完成集体林权确权发证任务并开展配套改革试点。过去的一年,我们积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切实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措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502户,增长23.8%。部门预算改革全面推开,地方税制改革继续深化,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完成,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全部取消。经过周密部署精心实施,稳妥解决了工商系统市场办管脱钩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筹备组建省演艺集团、省广电传媒产业集团,172家经营性文化单位实现转企。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选择32个县(市、区)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这项工作受到广泛认可,人民群众普遍欢迎。全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主动配合国家部委编制示范区规划,边规划边建设,边申报边推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示范区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准,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层面战略规划,为加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区域分工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交通、能源、科技、金融、旅游、质监等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谋划并大力推进与央企调整结构合作发展,在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签订合同项目77个、总投资1840.8亿元,已开工项目35个、投资额975.1亿元,开创了与央企战略合作的新局面,对推动我省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积极参与并主动对接上海世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在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取得了丰硕的经贸与合作成果,彰显了安徽优势,扩大了对外影响,提振了崛起信心。黄山航空口岸和马鞍山、池州水运口岸对外开放,全省口岸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对台经济合作加强,合肥至台北直航开通。全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640亿元、增长43.8%,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8.8亿美元、增长11.3%,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4家。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56.2万人次,增长18.2%。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33.4%,对外投资拓展到4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资源开发勘探迈出新步伐。国际友好城市新增3对,达到69对。

过去的一年,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民生为第一目标,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剧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推进力度,实施项目由上年的18项拓展到28项,投入由176亿元增加到254亿元,惠及6000多万城乡居民。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1%,建成和在建农民工创业园253个,培训农民工52.8万人,返乡农民工中98%返城就业,全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26.8万人、1447万人和377.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启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2.5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廉租房保障。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应急工程首批项目进展顺利。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加快职业教育大省建设,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和质量工程取得新进展。按照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全面排查鉴定中小学校舍,制定实施3年消除安全隐患工作方案,完成加固改造任务,努力将中小学校建成质量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话剧《万世根本》、黄梅戏《雷雨》等一批精品佳作获国家级奖项,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第五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项目获第三届文化部科技创新奖唯一特等奖。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婚前医学检查和农村孕产妇保健,启动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社区卫生覆盖率达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质量全国领先。“全民健身、健康安徽”主题活动蓬勃开展,我省健儿在全运会上取得13金、12.5银、9铜的历史最好成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马鞍山市荣获中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外事、侨务、港澳、统计、文物、档案、地方志、参事文史工作继续加强,地震、气象、地质、测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事业取得新进步。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宗教和睦局面继续巩固。

过去的一年,我们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稳定第一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安保任务,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加强信访工作创新,建立下行接访、涉访特困救助、网友留言办理反馈等制度,加强积案化解,信访总量稳中有降。深入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顿,扎实推进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基本形成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全省已建法律援助中心12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2060个。对口支援松潘县灾后重建工作加速推进,已完工和在建项目37个,占项目总数的80.5%,受到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取得新进步,驻皖部队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抗灾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的一年,也是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施政水平不断提高的一年。我们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完成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45件、政协委员提案815件。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2件,制定、发布省政府规章8件。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启动实施新科技成果、招商项目和就业劳务信息发布“三个窗口”建设,继续深化“一站式”服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八项要求,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辆购臵及运行费用支出比前三年平均数分别下降37.5%和20.6%,“小金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勤政廉政建设有新成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居民消费后劲不足,外贸下降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一些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城镇化进程滞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难度加大,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行政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部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少数人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在超乎寻常的困难下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历程艰辛难忘,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把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抢抓政策机遇,抢占发展先机;必须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必须把短期增长与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既立足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着眼长远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把营造良好环境与提振精神状态结合起来,大力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不断焕发拼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今天的安徽,处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热潮,呈现出生机蓬勃的景象。

安徽的发展,已经步入开放合作、跨越发展的新时期,站在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起点!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深感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

在我省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五篇:(安徽省)2021年宿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21年2月4日在宿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市长杨军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宿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有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宿州“十三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9%;财政收入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3%;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8.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靠前,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是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战双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迅速打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全员上阵“一抓到底”。完善防疫应急指挥机制,每晚七点半视频调度雷打不动,先后召开视频调度会33次、会商研判会20次,1.1万个基层党组织、近6万名网格员、10万余名党员志愿者一线作战,形成了上下联动、无缝衔接的防控网络。确定14家医院参与新冠肺炎诊治,10天改建完成宿州三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高标准建设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移动检测实验室。51名“白衣天使”驰援武汉,援鄂血液制品量全省第一。疫情防控“一严到底”。在全省最早实行交通管控、自然村(小区)封闭式管理、五级包保全覆盖、机关党员参与社区防控,较早实行集中隔离,全面推广“安康码”,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方式抓排查、控源头。41例新冠肺炎病例在全省较早治愈出院,万人发病率在全省较低。萧县蓝天救援队党支部荣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2名同志分获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37名先进个人、12个先进集体荣获省委、省政府表彰。复工复产“一帮到底”。统筹“两手”、聚力“两战”,落实分区分级防控策略,投入26.4亿元保障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市复学。在全省率先成立指导组帮助企业解决“五难一缺”问题,高效开展“五减”行动,新增减税降费16.4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幅较快实现由负转正。两场战役的重大胜利,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注入了强大信心。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全面落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0条”等系列政策,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省级云计算战新基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率先建成省内首个5G连片试验区,改造、新建2500个5G基站,华瑞赛维建成导航领域亚洲唯一虚拟全景测试实验室,数字城市四项指标首次跻身全国百强。“1525”重点技改行动计划接续实施。建筑业呈现增势,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项目建设成果显著。深入开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严格落实重点项目调度机制,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开工建设,腾讯未来城市联合创新中心、宿州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宿马智能终端产业园等项目提速提效,阿里巴巴犀牛智造产业园等建成投产,709个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10亿元。500千伏埇桥变电站建成投运,宿州电网进入超高压时代。现代服务业焕发新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苏宁广场开业运营,百大冷链物流等加快建设,新增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4个、示范企业3家。信贷投放不断优化,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23%,新增存贷比197.8%。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旅游业五项指标高于全省平均综合恢复水平。符离大道沿线烧鸡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文旅融合提升工程支持范围,泗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初具雏形。现代农业量效齐增。粮食总产449.6万吨、实现“十七连丰”,完成生猪存栏任务,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312家、全省第一。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会场活动在泗县举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持续实施“3111”工程,县区、园区完成首位产业产值1100亿元。埇桥区获评“中国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基地”,砀山县获称“中国梨都”,萧县蝉联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泗县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宿马园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宿州高新区数字小镇入围中国特色小镇50强。民营经济活力增强。新登记市场主体12.7万户、增长38.2%,6家优秀民营企业、6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获省委、省政府“双百”表彰。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是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统筹财政资金34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春夏秋冬”四季攻势接续展开。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一自三合”金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扎实开展“抗补促”专项行动,调整实施到村产业扶贫项目385个、到户项目6.56万个,1219家农业带贫主体带动贫困户3.9万户,新增扶贫小额贷款9.2亿元,开发扶贫公益岗位4.2万个。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4万人次,贫困家庭学生无一因贫失学辍学。“351”“180”政策保障惠及百万余人次。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2935户。保障农村低保贫困人口15.3万人。扩面延伸农村公路201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处,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组织开展消费扶贫,帮销扶贫产品19.5亿元。脱贫攻坚普查高质量完成,剩余1.21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泗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萧县驻村第一书记焦凤军荣获贡献奖。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是污染防治取得决定性进展。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五控”专项行动,秸秆禁烧和非煤矿山、道路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8.1%,优良天数比例71.6%。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开展清河攻坚行动,落实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沱湖流域整治成为全省小流域水环境治理新样本,主城区150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2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长制久清”,5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深入推进“清废行动”,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强化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惩非法倾倒固体废物行为,大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7%、93.8%,泗县获评“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县”。探索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新增人工造林5万亩,建成省级森林城市1个、城镇6个、村庄40个。完成矿山生态修复项目82个。单位GDP能耗下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37个。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是大美宿州形象不断刷新。强力推进“32+”系列攻坚行动,市容环境焕然一新,城市生活井然有序,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创建工作群众满意率稳居全国前列,城市的软硬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12个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泗县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砀山县获评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县城,埇桥区获评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灵璧县跻身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精心谋划“大宿城”发展战略,启动编制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40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4亿元。新开工安置房2.2万套,改造完成老旧小区151个。新增公园游园24处、绿地面积330万平方米。“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开展,主城区智慧停车管理平台起步搭建。银河一路东延西延等进度加快,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淮宿蚌城际铁路、合新高铁泗县段、砀山梨园机场、泗县通用机场等开工建设,萧县至徐州轨道交通纳入长三角“十四五”轨道交通规划。泗县获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1万人。获批省级特色小镇4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提效年”活动,完成拆旧区复垦2.7万亩。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89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使用,已建户厕整改基本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更加靓丽。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出台《推进落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合作协议工作方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地见效。加快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有序展开,宿州高新区、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列入全省首批18个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宿徐现代产业园正式挂牌。泗许高速等连接四省六市的省际断头路全部打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启动建设,与阿里巴巴共同发布长三角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带”,国内首个“区块链村”落地砀山县。与长三角区域、淮海经济区城市协力加强污染联防联治,与徐州、宿迁等城市探索建立新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跨区域医保管理协作机制,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结算。9家医院与长三角地区知名医院建立合作项目。营业执照等20余种证照与长三角城市实现互认互通。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七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151工程”接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达180家、增长34%,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22个。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47.5%,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5%。“放管服”改革走向深入,“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地见效。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100%。“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满意率显著提升。国资国企改革稳妥实施,基本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30支基金总规模达215.4亿元,新发放“4321”新型政银担贷款70.73亿元。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持续健全,高风险金融机构实现清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提前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实现乡镇全覆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供销社综合改革如期完成。事业单位改革、医保改革及文化、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八是民计民生得到显著改善。财政民生支出41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5.7%。33项民生工程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3%,4名优秀农民工获国务院领导小组表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8%,埇桥区小学教师孙浩入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安徽首个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落户灵璧县。总投资78.4亿元的三大类26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加快实施,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市立医院新区提速建设。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正式揭牌,北京航空总医院与泗县开展托管式合作,萧县、灵璧县、泗县获评省级卫生县城。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52亿元、惠及315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博物馆荣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市美术馆等加快建设。获评“中国好人”10人、“安徽好人”48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1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效明显,“守护平安”系列行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六清”行动胜利收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有序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七五”普法成果丰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完成。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4人,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先进个人1人,市看守所女子监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展馆建成开放,并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埇桥区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受到中残联通报表扬。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关工委等工作取得新成效。档案、地方志、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科普、物价、地震、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广播电视、防灾减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及“回头看”,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制度落地见效。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强化政府权力运行监管,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趋于完善。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79件、政协提案266件,12345政府热线平台受理群众诉求办结率100%。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肃查处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发展圆满收官。“十三五”期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抓住用好重大机遇,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主动作为、开拓奋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的历史性目标如期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宿州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大台阶。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奋斗,我们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实现综合实力大跨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3%,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八个百亿元台阶,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7%,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1.5%、20.6%。华为、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会聚宿州,“中国云都”的名片越擦越亮。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形成“两区一园”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服务业贡献率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聚焦,我们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实现脱贫攻坚大决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3亿元,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三年入列全省第一方阵。健康脱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驻村帮扶、“旗牌星”联动等典型做法在全国会议上推介。“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双基”建设扎实推进,贫困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两次、组织创新奖两次、贡献奖一次,是安徽唯一连续四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项的省辖市,涌现出李娟、曾翙翔等一批先进典型。四县一区全部摘帽,3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1.2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至此,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攻坚,我们源头防控系统治理,实现生态环保大跃升。四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支撑彰显力量,大气污染防治成效突出,PM2.5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累计下降25.8%,2019年空气质量同比改善幅度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之首、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成功获评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屏障加快构筑,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四年连获满分,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笃行,我们统筹联动内外兼修,实现城乡面貌大蝶变。围绕“一年顺利过关、两年巩固提升、三年首创首成”的创建总目标,坚持以城建促创建、以创建带全面,干部群众一起干、硬件软件一起抓、短板弱项一起补,争分夺秒、锲而不舍,顺利通过达标考核,一举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殊荣。“五馆一中心”建成使用,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相继落户,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更加完善。6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振兴十大工程加快推进,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县域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三年提升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走在皖北前列,城乡环境更加宜人、广大居民好评如潮。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开拓,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发展活力大迸发。正式加入长三角“朋友圈”,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共建、基础互联互通、污染联防联治成效明显,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揭开新篇。“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较“十二五”末增长58%,签约PPP项目40个、总投资285.3亿元,内陆开放新高地加速构建。全面完成开发区优化整合,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全省推广。“放管服”改革蓄势发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信用状况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存量市场主体较“十二五”末增长133.2%,社会创造力得到更大释放。4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36项省级改革试点取得决定性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连续四年全省第一。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倾力,我们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实现民生福祉大改善。累计投入584亿元,持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考核评价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稳居全省前列。累计新增就业24.3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全覆盖,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358所、公办幼儿园198所。获评省级卫生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果。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34人,涌现出许启金、王於昌等一批先进代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公共安全防控体系更加紧密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宿州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显著提升。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回顾过去,五年风雨兼程,五年春华秋实。在坚持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制度优势中,宿州人民不断汲取丰厚文化滋养,接力传承优秀传统基因,充分展现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禀赋,投身宿州发展孜孜不倦,应对困难挑战百折不挠,追求美好生活矢志不渝。围绕宿州发展,聚合起攻城拔寨、移山填海的磅礴之力,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在抗大灾战大疫、应对大变局大挑战中,淬炼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树立了敢想敢干、志在必得的坚定自信。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宿州人民对美好生活前景更加充满期待,必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毅前行。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转化落实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向心系宿州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向助力宿州改革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护航宿州前进的中央及省驻宿单位、驻宿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支援宿州建设的海内外企业家和客商、广大援宿干部,以及关注和见证宿州巨变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十四五”时期战略规划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前进道路上还将遇到多重挑战。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靠后,实体经济支撑不足,新动能尚在培育,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均衡,生态向好态势仍需巩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尚未形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亟待补齐,社会治理仍有弱项,创优营商环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也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全面提速,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发力,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优化配置要素资源,深度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因此,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既勇于逆势而上、开好顶风船,又善于顺势而为、把好顺风舵,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构筑坚实支撑。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四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着力将宿州打造成“一城两区三基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全面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宿州建设新局面中取得更大进展,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根据《中共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已编制《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纲要(草案)》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宿州,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0亿元、冲刺3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左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态文明实现新进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高,平安宿州建设不断深化。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四五”发展的战略重点是: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积极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奋力打造整体实力更为雄厚的先行之区。坚持将创新驱动发展置顶于现代化建设核心战略,统筹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两地三区一中心”。围绕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构建“5+5+N”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市、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基地。拓展投资空间,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强化省际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全面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奋力打造功能完备更具内涵的大美之城。按照新型城镇化战略导向,紧扣“东进、北扩”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大宿城”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各片区联动发展,打造符离新区、宿马园区两个城市副中心,“十四五”末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10万人。积极争取增设市辖行政区,支持有条件的县改市,有序推进乡改镇。促进园区产城融合,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振兴县域经济,提升县城综合功能。全面推进、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两区一园”作用,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继续缩小城乡差距,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丰富美丽乡村内涵。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继续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奋力打造和谐共生更为秀美的生态之地。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皖北样板。深度治理大气、水、土壤污染,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统筹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深化土壤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改革,加快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参与完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管控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美好家园。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奋力打造互联共融更有活力的开放之都。全面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主动对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全方位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协同发展,打造高能级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带。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依托“一中心四平台”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聚焦沪苏浙区域定向引资引技引智,积极参与建设数据中心、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健全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统一开放要素市场,完善产权制度,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经济,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奋力打造文明安全更加宜居的幸福之州。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进民生工程精准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稳定和扩大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医疗服务质量,增强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更高水平建设平安宿州,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2021年主要工作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开拓发展新境界;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改革开放相互促进中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安全发展能力,开局迈好第一步、新年展现新气象。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完成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完成全年各项主要目标任务。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制造业扩量提质。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省市两级战新基地发展,大力培育省级重大新兴工程和重大新兴专项。实施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集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创建国家级云计算大数据基地为引领,实施“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积极参与江淮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建设量子通信技术应用基地和数据支撑平台,进一步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促进绿色食品、轻纺鞋服、家居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力,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技改投资增长8%。促进“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民生保障等领域项目建设,加快宿马中鹰浆纸项目、萧县海螺绿色建材产业园、砀山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泗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等进度,实施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50个。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创优“宿州制造”。对照招商路线图,紧扣产业链创新链实施精准招商,探索“基金+产业”“互联网+产业”等招商新模式,用足用活各类招商平台,力争实际到位内资增长超10%,实际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内循环有效畅通。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结构中的关键作用,聚焦综合交通、基础科研、公共卫生、生态保护、乡村建设等短板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拉动经济增长。支持民间资本多方式参与补短板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坚持以民生为导向合理引导消费,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加快推进教育、医疗、养老、育幼、体育、文旅等服务消费。全面优化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壮大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提升商贸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积极争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一港十中心”,统筹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支持商贸主体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实施旅游强市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一带两廊”旅游主轴,高水平推进主城区大运河城市公园、符离大道沿线文旅项目、新汴河景区、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持续增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区域发展多头并进。接续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发展十大工程,支持埇桥区国家级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基地提档升级,促进安徽酥梨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萧县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壮大提升灵璧县百亿级轴承产业集聚基地、泗县百亿级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每县新开工、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不低于10个、5个。开展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实施“园区投资促进年”活动,推行“标准地”制度和“亩均效益”评价,支持宿州高新区、宿马园区、萧县经开区考核挤入全省前30名,推动宿州经开区、鞋城等园区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速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提升城市能级。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四大类272项重点工程,投资446.7亿元。推进宿州民航机场、人民路南延等重点项目,加快京沪铁路宿州站综合改造和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完成银河一路东延西延等项目建设,打造主城区1小时交通圈。改造提升消防设施,确保城区供水安全,逐步启动市域综合管廊建设,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38个,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1.9万套。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加大街头游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提升“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园林绿化建设水平,高质量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圈。加快建设标准化菜市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等补短板项目,增建一批应急救灾、冷链物流、充电桩等提升型基础设施。打造海绵城市,完善防洪体系,增强城市韧性。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城市智慧化管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重点做好小区物业管理、自由市场管理、线缆整治及管线下地、城市亮化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倡导“精明增长”理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建设智慧城管、智慧小区,健全智慧绿色交通体系,大力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搭建完成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推动“城市大脑”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打造智能城市。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互补互促抓好城乡融合。加快县城提质扩容和产城融合,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支持灵璧县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加快泗县运河小镇、砀山马术小镇等省级特色小镇发展。深入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政策和细则,力争县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10万人。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构建快捷高效的交通网、市政网、信息网、服务网,促进要素双向流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城乡优势互补。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美丽宿州。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加强“四大结构”调整,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精细化治理“散乱污”企业、工业窑炉、餐饮油烟,强力遏制建筑工地、工业堆场扬尘,严禁秸秆露天焚烧,健全“天地车人”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全面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系统,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确保PM2.5平均浓度降幅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坚决消除劣V类水体,推进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实施地表水考核断面“断面长”制,持续推进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重点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系统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增强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90%。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土壤污染治理水平。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扩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覆盖面。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深化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建成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工程、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处置中心,规范管理餐厨垃圾,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好生态治理持久战。坚持“五绿并进”,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开展荒山绿化攻坚行动,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打造四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推进重点采煤沉陷区治理修复,抓好埇桥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试点。注重节能、节水、节约用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深化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四级网格化监管优势,试点开展“环保管家”模式,健全天地空立体监测体系,巩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提升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接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持续精准施策。继续实行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抓好扶贫资金资产项目监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坚持和完善驻村帮扶、定点扶贫等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提高智慧育种效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大力推进市粮食物流和应急物资保障中心项目建设。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32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50家。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振兴壮大符离集烧鸡产业,做大做强砀山酥梨、萧县葡萄、泗县金丝绞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比重,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达8%以上。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158”行动计划,重点推进“五个一”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一县一业”全产业链示范创建,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增强农业发展识别度。推动“会种地”转向“慧种地”,为农业腾飞插上科技翅膀。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着力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建强农业水利设施,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60万亩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高产稳产。提升农业装备水平,争创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巩固拓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健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开展农村宅基地盘活试点,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扩大“三变”改革范围,稳步提升“劝耕贷”成效。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十百千”工程,继续增大集体经济强村比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补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短板,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不断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制定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细化落实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发展支持政策,积极与长三角城市深度合作。支持宿州高新区等参与省“6+2+N”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推广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合作经验,高水平建设宿徐现代产业园、泗涂现代产业园等园区,支持萧县融入徐州发展、灵璧县对接徐州空港新区,推动县区、园区与沪苏浙强化合作共建。加强与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江苏自贸区连云港片区交流合作,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谋划建设综合交通项目,加快新汴河航道整治等工程进度,基本完成浍河航道整治等工程,创优互联互通条件。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深入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尽早建好运行“一中心四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精准对接上海张江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求。促进“放管服”迭代升级,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深化“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建设线上涉企服务平台“皖企通”。健全投融资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新增贷款超350亿元。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力争主板备案、新三板挂牌企业各1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40家。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全面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持续整治互联网金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深化财税管理改革,加快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对隐性债务稳妥处置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市城投、工投、交旅投等所属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提升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民营经济壮大提升。完善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五减”行动,落细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举措,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更精准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和小微、民营企业等信贷投放,深入开展“无还本续贷”“税融通”等业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力争新发放“4321”新型政银担贷款60亿元。鼓励引导企业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挂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计划,“一企一策”帮扶退规企业、停产规上企业,新增规上企业超100家。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增强爱国情怀、承担社会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健康宿州行动。坚持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有效救治的防控机制,筑牢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强化流调排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能力建设和应急物资保障,加强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管控,做好疫苗紧急使用和预防接种。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健康宿州15项行动,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实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接续推进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实施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百千万”工程。加快市中医院新区等项目进度,推动6所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市立医院新区建成运营。潜心造就一批名医名科名院,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瞧好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基本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医疗保险等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困境儿童、妇女、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支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鼓励兴办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保障。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多样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办好特殊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探索课后延时服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90所。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加强职教园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优质学科专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切实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推进市级游泳馆、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运动学校建设,支持开展群众性体育赛事,积极加入长三角体育产业联盟。聚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建强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市美术馆,扶持书画、戏曲等文艺事业发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落实《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宿州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推进科普为民惠民行动,增强全民科学素质。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新时期退役军人工作,提升人民防空建设水平,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红十字会、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广播电视、防震减灾、地方志、档案、对台、气象等工作。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系统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9+N”方案体系,全力维护政治、经济等领域安全。提升平安宿州建设水平,实施“守护平安”“雷霆”系列行动,常态化机制化扫黑除恶,扩面建设“雪亮工程”,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序推开心防惠民系列活动。系统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铸安”行动常态化实效化,加快智慧应急体系建设。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社区现代化治理工程。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推进“最多访一次”试点,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锤炼实干担当的政治品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围绕“保七争五”目标,改进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强化改革创新精神,着力锤炼“七种能力”,更好地担当新时代使命。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塑造阳光法治的政府形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启动实施“八五”普法。完善依法决策体系,落实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健全常态化咨政机制。加快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和常态化活动,健全领导干部点对点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快“皖事通•迅宿办”平台建设,健全“少报件、小流程、短时限、微循环”的政务服务机制。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阳光运行。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构建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持续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委实施细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落实基层减负举措。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推动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规范化、常态化,推进审计全覆盖,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扎紧织密基层监督网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坚强领导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永葆初心、恪职为民,锐意开拓、扎实苦干,全力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宿州建设新征程,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贡献更大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eW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下载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