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迎 元 月 调 考 九 上 第 四 单 元 模 拟 题
第四单元答案
第 四 单 元 测 验 题
一、基础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的词语注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穆mù 卑微 bēi 霍然 huî 尽态极妍yán B.憨直hān 思忖chēn 戚戚qī
荒谬绝伦miù C.幽咽yàn 嗔视chēn 颦蹙cù 左睇右盼tì
D.周匝zā 羸弱léi 流觞shāng 稍纵即逝j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行走间,偶然发现一丛不知名的野花,你都会格外珍惜地跑过去,着她,着她,着她,因为空旷的绿海中,唯有她,显得最耀眼。
(2)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 ;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
A.鉴赏 判断 注视 单调枯燥 散漫零乱 B.注视 鉴赏 判断 散漫零乱 单调枯燥 C.注视 判断 鉴赏 单调枯燥 散漫零乱 D.判断 注视 鉴赏 散漫零乱 单调枯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C.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唱愈细,那声音渐渐就听不见了。
② 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③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④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⑤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⑥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子弹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②①⑤③⑥ C.④②①⑤⑥③ D.④②⑤①③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中 国 皮 影 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 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第四单元答案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5.下列各项中,不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A.皮影戏的历史 B.皮影的制作 C.皮人的绘画 D.皮影戏的流传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皮影戏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以表演故事情节为主,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艺术感受。B.术士李少翁用棉帛制成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形象博得汉武帝龙颜大悦,这个《汉书》记载的故事被视为中国皮影的起源。
C.皮影在宋代、元明时期曾极为盛行,而且还走出了国门,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D.法兰西灯影源自中国皮影,是在13世纪随蒙古军营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随后传入法国。7.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同学说:皮影戏人物形象丰富,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
B.乙同学说:皮影体现绘画美,女性发饰及衣饰均以风、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都用龙、虎、水、云等纹样。
C.丙同学说:我爷爷喜欢皮影戏,他说表演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D.丁同学说:皮影戏的表演,需要多个人的合作,而且很有地方特色。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地名)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臵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芳容泣而志之 ②处处志之 B.①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②不求闻达于诸侯 C.①芳容负骨登舟 ②负者歌于途 D.①当告以故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9.下列句子中与“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自以精兵走之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D.以塞忠谏之路也 10.下面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第四单元答案
A.周芳容的孝心体现在历尽千辛万苦实现了祖父母的临终遗愿。
B.周芳容的孝心体现在跋山涉水克服艰险困难背回父亲的遗骨回乡安葬。C.周芳容在家族寺庙里发出的誓愿支撑他战胜了病痛得以寻回父亲遗骨。D.周芳容之所以能够完成遗命,主要是得到别人的帮助。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
12.默写。(10分)①,浪花淘尽英雄。②抽刀断水水更流。③,惯看秋月春风。
④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中“弄扁舟”的意思是,这句话抒发了诗人。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16题。(18分)
喜 欢 苏 东 坡(节 选)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由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品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第四单元答案
13.作者分哪两个方面来诉说她对苏东坡的倾慕?请简要概括。(4分)
14.仔细品读下面句子,说说它是如何展现出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的。(4分)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15.文章写的是“我”对苏东坡的喜爱,但是文章中画线的内容却是在说别人对苏东坡的喜爱,有读者认为这有些偏离文意,你如何理解?(4分)16.苏东坡是作者心中的那颗“星”,她对这颗“星”从认识到仰慕应该给了我们一些启迪。读完此文,说说选择好心中的那颗“星”,要经历哪些过程?(6分)
五、根据要求完成17-19题。(8分)目前,武汉市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建设大道武汉图书馆门前亮相,受到广泛关注。为此,老师组织同学们参加一次主题为“自助借阅图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请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个调查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2分)18.下面是某位同学在采访调查中搜集到的资料,请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材料1】“自助图书馆”操作简单,需要借书的,只需将借阅证在机器上扫描后,按下借书钮,输入相应图书编号,就能借走书籍。还书时,也只需扫描借阅证。点选还书按钮,将图书放进打开的还书口就可归还。机子右侧则是一台电脑,读者可通过网络查询图书资源。
【材料2】一位读者告诉记者,自己毕业几年了,工作比较忙,虽然平时也喜欢看看书,但多是从网上购买,总觉得到图书馆借书太麻烦,还受时间限制。看到24小时“自助图书馆”出现在武汉,她和身边爱读书的朋友都很高兴,现在借书就方便多了。
【材料3】因为离公交车站很近,新奇的“自助图书馆”在开放第一天就受到了许多市民的关注,不时有市民上前咨询、借书。截至当天下午4时,“自助图书馆”的6层书架已经空了三分之一,已借出去百余本图书。19.下晚自习后,你来到“自助图书馆”借书,正好看见一个小朋友在那里将小卡片放进借书口,然后看机器将卡片吐出,反反复复,小孩觉得很好玩。看到这一幕,你想起街头自动售水机等设施遭到破坏的事情,觉得公益事业需要大家自觉维护,于是你走上前对那个小朋友说:“。”小朋友不好意思地离开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汉字的姿态,让人浮想联翩;汉字的意蕴,让人回味无穷。书写汉字,是塑造生命姿态的过程;品读汉字,是品读人生真谛的过程;研究汉字,是领悟传统文化内涵的过程。
总有那么一个字,让你想起一段动人的经历,有所领悟;总有那么一个字,让你学会思考人生的要义,受益终身。
请以“我心中最重的那个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第四单元答案
1—3CCD
5-7CDB 8.[ C ] 9.[ B ] 10.[ D ]
四、(14分)
11、翻译上文划线的句子(6分)
⑴、(祖父母临终时抚摸芳容叹息说:“怎么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啊!”
13.此题围绕“才华”和“人品”两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示例1】文学才华 生活态度(人生精神)
【示例2】诗文书画 人品道德
【示例3】才华 品性
14.此题围绕修辞手法(夸张、排比)、特殊句式(“一„„就”)或内容广度(从学问到生活)来谈,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对语言特点的认识2分,对使用效果的分析2分。
【示例1】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苏东坡对中国文化影响的巨大,在有意夸大之中体现出她内心对苏东坡的不同一般的推崇。
【示例2】作者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苏东坡对中国文化影响的范围之广,在多种领域的列举中体现出她对苏东坡的崇拜。
【示例3】“一„„就”的句式表现了速度之快,展现了苏东坡的非凡才情对世人的影响之快、之大,由此传达出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
【示例4】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学问到生活,表现出苏东坡多方面的才华和成就令人惊叹,由此传达出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
15.此题围绕“侧面烘托手法的效果”和“从不同层面印证苏东坡受欢迎”两点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示例】不是偏离了题意,而是以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展现苏东坡的才华之迷人,印证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分出了由帝王到百姓的两个层次,印证其才华受人推崇的范围之广。
16.此题围绕才华、经历和人品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每个方面2分。
【示例】我会从我欣赏那颗“星”的才华入手,进而了解他的人生经历,而后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精神品格,以此引领自己的成长。
六、(8分)
17.此题要求问题的提出围绕“自助图书借阅”的主题,对象和问题相关联即可。共2分。问题1分,对象1分。
[示例1]问题:你觉得使用这个设备借书方便吗? 对象:借书人
[示例2]问题: 自助借阅图书方便吗? 对象:图书馆管理人员
[示例3]问题: 自助图书馆的维护工作麻烦吗? 对象:图书馆设计者
18.此题围绕“操作简单”和“深受欢迎”两个信息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共4分,每点2分。
[示例]⑴“自助图书馆”操作简单,借阅方便。⑵“自助图书馆”很欢迎,市民借书热情很高。19.此题围绕劝说方式和劝说理由两方面评分,共2分。方式1分,理由2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小朋友,这个图书馆很有意思吧!你肯定也是喜欢书才来这里的,是吗?可是如果机器坏了,爱书人就不能借书了,你说大家该多伤心呀!让我们—起来保护这个机器图书馆,好不好?
原文翻译:
姓周的孝子名叫芳容,是华亭人。他的父亲(周)文荣在楚国游历求官时客死他乡在归州的官吏住处。芳容十四岁时,祖父祖母相继去世,临终时抚摸着芳容说:“怎能让你成为寻找亲人(骨骸)的孝子,让我在九泉之下可以闭眼。”芳容哭泣着立下志愿,从此开始有背(父亲)遗骨回来安葬的念头。芳容认为自己的年纪快成人了,可以跋山涉水克服困难艰险了,于是自告奋勇说:“天下怎能有没有父亲的人!”于是在家族的宗庙里烧香说:“这次出去没有找到父亲的遗骨,就发誓再也不回来。”自从出了都城,芳容每天无论天气如何都会赶路。时冷时热,时饥时饱。到旅店投宿时,头晕目眩,浑身热得像火一样。第二天就病得起不来床了。旅店主人看到芳容患病的样子,害怕不敢让他留宿,想要把他搬运安放到附近的庙中。芳容于是说:“我的病虽然严重,但我神志清醒,用药治疗,就可以痊愈。何况我有重要的事没有完成,(请您)为我叫来里正,(我要)把原因告诉他。”不久里正来了,听到他的讲述后被感动,请来医生(为他治疗)。直到六月初才能走路。(芳容)穿着麻鞋短衣,每天走三四十里路。优势遇到风雨突来,经常冒雨赶夜路到天亮。有事赤脚走在山间小路上,脚跟裂开,血止不住地流。(芳容)终于到达归州,依靠长年打杂的人指点,找到父亲的遗骨。芳容背着(父亲的)遗骨上船(回家),半个多月终于到达里门,把父亲按葬在祖墓旁,回复去世的祖父母的遗命。第四单元答案
第二篇:九上第六单元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研修
曹王教委李强高玉连
一、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以古代杰出人物为专题(史传文学)
(一)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弄清基本含义,品味精彩文句。
4、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历史地看问题,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二)各课基本内容
《陈涉世家》文中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过程和义军迅猛发展的形势,刻画了一个农民领导者具有卓越才干的形象。
《唐睢不辱使命》故事塑造了维护国土、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义士形象,揭示了弱国战胜强国和正义战胜非正义的范例。
《隆中对》这篇策论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事”的天才预见和雄才伟略。
《出师表》本表文表达了诸葛亮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继承遗志,复兴汉室的决心。
《词五首》五首词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和流派,通过学习了解词的常见题材和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三)单元教学要求
1、学习四篇史传,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历史作用,把握杰出人物的才略和相关文中名句,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词的教学,以诵读为主,掌握词的特点,欣赏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内容:以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学习活动为内容,落实读写训练。
形式:通过调查、演讲、朗诵、辩论或评价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杰出人物,端正“风流”观、偶像观、英雄观。
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地评价古代人物,吸收风流人物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写出感受深刻的文章。
二、教学建议
㈠注重诵读教学
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在要求学生诵读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可以结合有关的逸闻趣事引出话题,增强学生兴趣;还可以先用有关的音像资料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生理解内容要点,或先掌握部分特别优美的语句后,再逐步成诵。总之要以灵活多样的手法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㈡注重比较阅读
注重比较阅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既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比如历史人物写法的比较,作者的写作背景或作品的思想情感的比较等;也可以是课内内容和课外有关内容的比较,这种比较教师应该以点拨为主,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启发。
㈢注重拓展练习
除了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外,还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性的语文活动。比如利用图书资料围绕历史名人作一些综合探讨,扩大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让他们在一个宏观的文化背景中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还可以组织一次古代诗歌的朗诵比赛,对于一些情节性较强的诗1
可以编成诗剧表演。
㈣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
1、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
2、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
3、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
4、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另外还要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单元教学设想】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揭竿而起的陈涉、胆识并见的唐雎、高瞻远瞩、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气、德操和审美方面的人文熏陶,指导学生去辩证地认识历史和人物,去与古人作心灵对话,吸取中华民族的精、气、神,获得宝贵的人生借鉴;同时,让古人与当今时代对接,挖掘这些古代人才的现实意义。当然,还应重点理解文言字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通过诵读、鉴赏和积累培养文言语感。
四、课堂教学点滴
《陈涉世家》教学方案
〖教学角度〗
巧设话题“评”陈胜──设置不同的话题,从多个角度丰满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1、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重点读好人物语言);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初知文意。
2、概括课文主要情节,如“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激尉怒众,挺身杀尉”等。
二、巧设话题“评”陈胜
1、教师出示话题:
⑴陈胜的鸿鹄之志;⑵陈胜的“天下”观;⑶陈胜之“智”;
⑷陈胜之“诈”;⑸陈胜的口才;⑹陈胜的领袖才能;⑺陈胜、吴广之“谋”;
⑻联系课后练习三,评陈胜之“败”。
2、教师指导:
⑴联系课文及资料,要“评”之有“据”;
⑵分析周密细致,要“评”之有“理”。
3、学生依据话题,分小组研讨、评价陈胜。
4、教师明确、补充、丰富、小结陈胜的形象。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自主质“疑”,合作解“疑”──转变学习方式,在贵“疑”处质疑,合作解“疑”。〖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质“疑”
学生朗读课文、注释,就文言知识自主质“疑”:
⑴长句停顿;
⑵句子语气;
⑶一词多义,如“之”字用法;
⑷古今异义,如:“亡怜往往豪杰”;
⑸难句理解,如:“借第令毋斩”。
二、精读质“疑”
学生精读“二世元年„„吴广为都尉”,就内容及人物自主质“疑”:
⑴课文详写起义的准备和发生的意图是什么?
⑵陈胜为什么要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并装神弄鬼?
⑶“召令徒属”与“并杀两尉”,能否颠倒?
⑷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三、合作解“疑”
学生之间研讨、学生与教师交流、学生与文本对话,解决以上“疑”点,全课自然收束。《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演读──让学生过一把“演戏”瘾,在表演中自觉切入文本,深刻把握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入“戏”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是人物对白)──学生表情朗读。
2、教师表情范读──学生表情译读全文。
二、师生说“戏”
1、师生说“舞台提示”(人物、时地、布景、服装、道具、幕次、战国末期的背景、人物台词的表情心理、动作、上下场等)。
2、师生说“人物台词”(对白、独白、旁白)。
三、演“戏”竞赛
1、学生四人一组(分别是解说、“安陵君”、“秦王”、“唐雎”)尝试进行自导自演。2、挑选两组同学进行演戏竞赛。
四、学生评“戏”
1、学生主要就以上两组同学在塑造人物方面发表“观后感”,提出表演建议。
2、学生各用一句话评说文中的三个人物。
3、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写读──让学生通过改写深入理解课文,认识人物的精神世界。
〖主要教学步骤〗
一、朗读,精心梳理情节
学生梳理的情节是:
1、秦王野心吞安陵,唐雎临危受使命;
2、秦王咄咄逼人,唐雎寸步不让;
3、秦王欲发“天子怒”,唐雎挺剑效古人;
4、秦王长跪致歉,唐雎不辱使命。
二、改写,深入解读文本
1、教师进行改写指导。如:可以依据以上情节,通过悬念、对话展开情节,将文章改写为四回目的章回体小说,可以通过添加舞台提示、人物台词将文章改写为剧本,可以以随行史官的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唐雎使秦的经过,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写《针锋相对──我与秦王战斗的日子》,可以以书信的形式写唐雎向安陵君汇报与秦王交锋的情况,抒写为国捐躯的赤诚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2、学生改写课文。
3、学生作品展示,师生简评。
《隆中对》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说读──通过让学生形式多样的“说”,多角度深刻理解课文。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说说“三顾茅庐”
1、学生轻声读课文一、二段,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2、学生简说该故事的写作意图。
二、说说隆中“对”
学生高声朗读课文第三段。
1、先说隆中“对”的层次:
论“不可争”与“不可图”──论“可争”与“可图”──如何去“争”与“图”。
2、再说隆中“对”的战略蓝图、战略方针、治国方略。
战略蓝图:三分天下,兴汉室,成霸业;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联孙权,内修政理;治国方略:恤民举贤,重视“人和”与“人谋”。
三、评说诸葛亮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1、扣住细节如“好为《梁父吟》”、“卧龙”、“三顾茅庐”、“鱼水之情”评说。
2、结合隆中“对”,评说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和治国才能。
3、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联读──通过比较课文与《三国》材料,发现二者不同的艺术手法与效果。
〖主要教学步骤〗
(学生已在课前熟读课文、通读《三国》材料即《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
一、课件展示《联读探究题》
1、课文和《三国》材料各侧重写了什么内容?二者有无相同的内容?
2、课文和《三国》材料侧重写的人物分别是谁?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3、课文和《三国》材料,你更喜欢前者还是后者?为什么?
4、挑出两文中你最感兴趣的细节,说几句评析的话。
二、联读探究
1、学生八人一组讨论以上题目,作好讨论记录,并推举一至两名同学作中心发言。
2、教师巡回指导。如题1,指导学生从篇幅、写作意图的角度思考;题3,指导学生从语言和手法的角度思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言,教师补充、明确、小结。
《出师表》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听读──训练学生听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听”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主要教学步骤〗
一、听读,正确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听音正字,明白朗读节奏、语气语调。
2、学生齐读──教师纠正──学生赛读。
二、听读,整体阅读
1、一男生读全文,学生带着问题倾听。
⑴诸葛亮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哪一条为主?
⑵文章抒发了诸葛亮的什么感情?
2、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听读,精品精读
1、一女生读第六段,学生倾听思考:
⑴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⑵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
⑶用原句回答下列问题,并作简析:
写作者志趣的句子写刘备知人求贤的句子。
说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表达知遇之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并小结。
四、听读,积累美“点”
同桌两名同学互动:甲(乙)读乙(甲)听,乙(甲)在文中圈出并摘录精美词句。
【方案二】
〖教学角度〗
扩读──立足课文,辐射拓展,多层面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
〖主要教学步骤〗
一、读懂课文
1、点击课件,听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课文、注释,读好长句短句、语气语调,读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3、梳理文中关键句,整理概括文中的三条建议。
4、重点朗读课文六、七段,体会文章寓情于事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二、扩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收集下列信息,分类积累:
⑴诸葛亮伐魏的背景;
⑵诸葛亮生平大事年表;
⑶有关诸葛亮的事迹、传说、俗语及对其评价的资料;
⑷后主刘禅其人;
⑸文中涉及的蜀国大臣的资料;
赏析《出师表》的诗、文、联。
2、以课文及收集的材料为依据,组织“千秋诸葛我评说”讨论会,评说其“才智”、“忠诚”、“得失”等。
3、学生整理各“家”之言,课下写一篇作文。
《词五首》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比较鉴赏──指导学生对五首词进行比较鉴赏,体会词的情感与艺术特色。
〖主要教学步骤〗
一、在“美读”中初品“美”
1、教师指导读词要领:抓住词的情感基调,入情入境;明确节奏,读准重音和语调。2、学生美读,酝酿品词的艺术氛围。
二、在比较中发现“美”
1、以《望江南》为例,指导鉴赏词的一般方法:首先是整体把握,可用抓“词眼”的方法去把握词的情感──《望江南》的“词眼”是“肠断”,抒发了闺中女子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的感情;其次是“美点”鉴赏,如鉴赏手法(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用典)、语言(修辞、炼词造句)等的妙处─望江南》可鉴赏叠词。
2、学生自选任一首词进行鉴赏,并与同类词比较。如鉴赏《渔家傲》,可比较《江城子》、《破阵子》;鉴赏《武陵春》可与李煜的《虞美人》比较。
3、教师明确、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
背读──教给学生背诵诗词的方法,高效背诵,达到深入解读文本的目的。
〖主要教学步骤〗
一、感知“背读”
1、学生大声诵读课文,10分钟之后,当堂检验背诵效果。
2、请背得好的同学传授背诵“秘诀”。
二、学会背读
1、教师引领学生理解词的主题、情感、思路,并要求学生标出每首词上下片的首字、韵脚。2、教师示范背诵,结合课文传授背诵诗词的方法:
⑴理解诗词大意和思路;
⑵明了诗词的结构:诗大都讲究对仗,弄清结构规律,记住上句,就容易记下句;
⑶重视诗词首字和韵脚;
⑷心想(即脑海里浮现词中的画面)、耳听、眼看、手写、口念结合;
⑸同学互动对背,你背上句,我背下句。
三、高效背读
1、学生背诵比赛。
2、学生根据背诵,体验,说理解文本的话,说发现文本“美点”的话。
3、学生小结学习收获。
第三篇:语文版九上第四单元检测题
第四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本卷满分120分,完成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下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2分)
A.纽带niǔ蕴藏yùn擅自shàn恍若huǎng B.赞誉yù瞥见biē箱箧qiâ缔约dì C.心扉fēi劫掠qiâ熟稔rěn悸动jì D、咫尺zhǐ绸缪miù聆听líng寥廓liáo 2.下列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雨果,英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代表作有《欧那尼》《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B.苏霍姆林斯基,苏联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C.刘亚洲,中国近代作家。主要作品有《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
D.书信的一般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
3、对句子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小时候你看见一则报道:海洋动物锐减。(锐减:急剧地减少。)
B、当别人强大时,用谄媚取悦对方;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作践:用动作践踏。)C、你提出的问题使我忐忑不安。(忐忑:形容心神不安定。)
D、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了亚洲文明的剪影。(不可名状:没法用语言形容。)
4、知识积累:(5分)
将下列十部文学作品序号对应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①《水浒传》 ②《聊斋志异》 ③《儒林外史》 ④《红楼梦》 ⑤《史记》 ⑥《诗经》 ⑦(左传》 ⑧《战国策》 ⑨《论语 》⑩《水经注》
A、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战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C.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D.是一部章回体讽刺小说。()
E.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语录体著作。()F.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C.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H.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I、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J.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水文地理专著。()
5、能力创新:(3分)
阅读下列格言,写出你对机遇的理解。
命运之神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门。——佚名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人之抛弃机会,绝对多于机会抛弃人。——佚名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泰戈尔
6、选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处文字是()(2分)
凶恶每“战胜”善良一次,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A.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B.凶恶每败于善良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C.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宣扬了自己的光明,因为它把自己弘扬了一次。
D.凶恶每“战胜”善良一次,善良就宣扬了自己的光明,因为它把自己弘扬了一次。
7、拓展运用:(3分)
读下面文段,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6个字以内)
在提高天津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天津市有关部门每年都要投入相当的经费用于节水科技攻关。目前,天津自主开发研制的连续微滤设备、膜生物反应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装置、集装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等多项节水科技成果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
(一)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竞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8.用现代汉语说说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3分)
9.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2分)
10.选文中引用了蒋经国的哪些言论?有什么作用?(4分)11.“此伟业”指的是。(2分)12.作者从三个方面评说了“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3分)
(二)致网虫儿子
⑪亲爱的儿子:
⑫刚刚打开你的爱机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设置的开机问候真是吓了我一大跳,那低沉的一声“哈罗”让我忽然意识到,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
(3)真的,转眼间你已经16岁了,不再是那个像“附件”一样跟着我的小男孩,已经到了具有逆反心理的年龄,这就使得我们之间越来越无法“兼容”,“冲突”也越来越多。记得对我以前给你下达的命令,你的运行速度不亚于当今的P4处理器,可现在哪怕是让你倒个垃圾这样的小事,你都不大情愿,有时候我还得敲几次“回车”你才执行,遇到你不高兴的时候就干脆“死机”——根本不理我。
(4)有时逼你吃饭,我是怕你“系统”资源不是,“主板”受损,尽管你已经瘦得像一根“内存条”,你却毫不领情。看着你漫不经心地吃着饭莱,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5)自从买了电脑回来,你的眼里就只有它,只要在家,你都是坐在电脑前。我担心你在电脑前坐久了会过早地“安装”上“视保屏”,担心影响你的学习,更担心你被网上的“病毒”传染,为此,我限制了你的上网时间。你却对我说,我对你的这一套“操作系统”版本太旧,需要“升级”。
(6)前天的家长会上,你们班主任说你的成绩明显下降,还说了你在学校的种种“非法操作”。比如作业没做好就顺手将同学的作业“复制”一份,上课时用小纸条给MM“发送”信息(还画个小企鹅)„„
(7)我承认你在电脑方面有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过了省计算机中级考试,可是现在你不 打好文化基础,将来还是会被社会“删除”的。(8)有时候我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陌生,因为我越来越看不懂你了。在我眼里,你有时像加了密的文件,而我忘记了密码;有时像幅不知什么格式的图片,没有合适的看图工具打开它;更多的时候,你像一堆乱码,我看不懂,解不开。
(9)说实话,我并不想改变你原有的“界面”,也不愿每天挂着个“黑屏”的脸面对你,更不愿“压缩”你的个性,只想用我的爱为你筑起一堵抵御侵袭的“防火墙”。亲爱的儿子,你能理解做母亲的这颗心吗?因为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我就中了“Iloveyou"病毒,无药可救了。
(10)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我不想做你威严的母亲,就当我是你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希望这封信对你有所帮助,还请你用“磁盘扫描”程序检查一下“系统”中的错误,用“杀毒软件”杀一下毒,或者干脆重装一下“系统”,那样运行起来会更快、更好!
(11)祝你重装成功!
爱你的母亲
13.读了全文,你了解了文中的“母亲”的愿望吗?她的愿望是什么?(3分)
14.找出第(4)段中出现的电脑术语。(2分)
15.根据语境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4分)
①我恨不得在碗里“剪切”了,直接往你嘴里“粘贴”!
②还说了你在学校的种种“非法操作”。
16.在母亲看来,儿子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3分)
17.这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18、如果这是你的母亲写给你的一封信,请你用同样风格的语言作简短回复。(3分)
(三)幸福是朴实的最近和几位女友聊天,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幸福”二字。我吃惊地发现,居然有一半人觉得自己不幸福。
晶说:依我看,幸福就是能随心所欲,所以我羡慕那些有丰厚的经济基础的人,衣食无忧,不为生活所迫,可以最大地满足自己的心愿。
凯说:幸福就是享福。我总是觉得很多人都比我幸福——人家嫁了个好老公,能干又体贴;人家自己创业成功,从此不再受老板的气;人家有份好工作,可以经常见世面;人家„„
云说:我觉得,幸福就是能够心想事咸。可是,你看我虽然有个不错的男友,但是在外地工作;虽然有个喜欢的职业,但是压力太大;虽然攒够了钱想去巴黎,但是一直抽不出时间;还有„„
真的吗?幸福真的那么难寻?为什么很多人眼里的幸福都在别人身上出现?
我想起了两个月前去洛杉矶,在圣莫尼卡的海滩上遇到的一对韩国老夫妇。那天,天空很蓝,海面翻卷着白浪。我们注意到,在一个高出海滩的土坡上,有成群的海鸟起起落落。走近一看,那对老夫妇正从小麻袋里拿出食物喂它们。看得出来,老夫妇和这些海鸟很熟,因为几乎每一只海鸟他们都能叫得出名字来;还指指点点对我们说哪只海鸟最调皮,哪只
海鸟最近刚做了妈妈。原来老夫妇住在这里已经七年多了,七年中的每一天,他们都会来喂海鸟。“我们都觉得这是生命中的幸福时光。”老夫妇对我们说,“大自然这么美,我们觉得只有做点什么才能回馈。”
现在,回过头来再想“幸福”二字,我很想说——有的时候,是不是我们过于物质化,而人为地夸大了幸福的标准,把幸福当作是一件可以炫耀的外衣?或者是说,我们眼里的幸福,太多地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联系在一起,以致于当我们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怨气?也许,正是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影响了我们对幸福的感觉。
当然,生活中仍然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这些不如意不足以改变我们对幸福的体验。对,幸福是一种体验,是每个小小心愿的满足就能给你带来的美好感觉。好比有人爱是一种幸福,有人分担苦恼是一种幸福,有人愿意一直等着你是一种幸福。
想一想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的那一刻——第一次见到大海,站在海边久久地享受着温柔的海风;又饥又累的旅行途中,吃了一顿香喷喷的饭;燥热的夏日午后,坐在清凉的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和男友重归于好,他轻轻地给了你一个承诺。
„„啊,太多了。
所以说,幸福是朴实的。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它不一定是物质的,也不能够量化。要获得它并不准——只需你有一颗懂得欣赏、充满感激、安宁的心。
19.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温柔随心所欲羡慕重归于好 B.炫耀不约而同攒钱欣赏感激 C.躁热心满意足馈赠朴实无华 D.海滩高抬贵手旅行海誓山盟
20.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2分)
选择,是人格的写照:有人选择劲挺的白杨,永远直立着把人生的向往种植在大地上;有人选择无骨的紫藤,为了攀附的需要将自己随意扭曲。有人选择,;有人选择。
21.女友们对“幸福”各有各的理解,请加以概括。(3分)
22.女友们感觉幸福很难得到,而作者认为获得它并不难,为什么?(3分)
23.文中的晶、凯、云觉得自己不幸福的本质原因是什么?(3分)
24.文中举韩国夫妇喂海鸟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3分)
25、作者说“幸福是一种体验”,你能结合你的生活实际,描述两次“幸福体验”吗?(不要与原文雷同)(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戴尔·卡耐基说: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快乐和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我们实现了愿望或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后,我们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真的,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其实就是一种体验,幸福就是感受你身边所有事物的美好,并心存感激!幸福就是,心底的感动!
请以“幸福是一种体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参考答案:
1、A
2、D
3、B(点拨:“作践”在这里指“精神上的践踏”)
4、依次填:②①④③⑨⑥⑦⑧④⑩
5、机遇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它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6、A
7、节水科技成果
8、如果犹豫不决,或者推托到将来,不仅徒然增添困难烦扰,而且你也将难以推卸责任。
9、作者从中华民族的角度劝说蒋经国先生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0、“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用这些言论作为反驳和劝说的依据。
11、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台湾回归祖国。
12、①和平统一是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需要。②和平统一能使蒋经国先生名留青史。③和平统一使意图我台湾的外人幻想破灭。13.“母亲”的愿望是:和儿子做朋友,儿子能正确对待玩电脑这个问题,希望儿子能多学知识,能健康成长等。14.系统、主板、内存条、剪切、粘贴 15.(1)这句话的意思是:想直接喂儿子吃饭。(2)意思是儿子在学校里经常违反纪律。16.存在的问题有:不听话,有逆反心理,吃饭挑食,长时间玩电脑,学习不认真,在学校违纪,与父母有隔阂等。17.示例:语言亲切自然,含蓄委婉,风趣幽默,多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等。18.语言风趣幽默,意思表达清楚即可。19.C 20.要符合语境主旨,前后形成对比。如:有人选择矫健的雄鹰,不畏风雨展翅高飞;有人选择胆怯的海鸭,常常畏缩地躲在安乐窝中。21.幸福就是能随心所欲,幸福就是享福,幸福就是能够心想事成。22.幸福是朴实的,它不能具体量化,也不可攀比,只要你有一颗懂得欣赏、充满感激的、安宁的心,你就会随时随地感到幸福和满足。23.过于物质化,人为地夸大了幸福的标准,把幸福当作是一件可以炫耀的外衣,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影响了他们对幸福的感觉。24.与晶、凯、云等人的幸福观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作者对幸福的议论,为支撑作者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25.重在生活化的体验,要有真情实感,答案略。)
第四篇:一年级上第四单元
10.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生字“头”,认识新偏旁“攵”。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我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会背古诗吗?指三四名背。
二、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
2.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1)齐读课题。
(2)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重点认读生字“夜”,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组词:安静 夜晚 思念
(3)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安静的夜晚,大诗人李白在思念什么?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诗,随文识字。
现在请同学们把生字圈出来,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带拼音读生字,巩固汉语拼音。
(1)小老师领读(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做小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叫什么?
(2)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3.生字组词,帮助记忆
(1)你们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这样大家才会记得更牢啊!(2)游戏巩固:开火车读词语 4.去掉拼音及词认读生字。
四、指导书写。1.出示“头”,齐读。2.要写好字,要按一定的笔顺规则来书写,你知道有哪些笔顺规则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再来读读。(出示笔顺规则)3.生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学生书写。
五、朗读诗句,感悟诗韵 1.体会诗意。(1)指名读古诗。
(2)“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3)提出不懂的地方。师讲解诗意。2.入境朗诵
(1)出示课文插图: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月亮是圆圆的,在我们中国,圆月象征着团圆,而诗人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外,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难过,伤心„„)(2)教师范读,再现意境。(3)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六、欣赏儿歌《静夜思》
小朋友们,这首《静夜思》还被编成了儿歌,让我们在美丽忧伤的歌曲中结束这节课吧!教学反思:
11.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利用听读识字把字读准确。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3.指导朗读,感受诗歌。4.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听读识字,感受诗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丽的夜空。一闪一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师:多美呀!快看看,是谁来了? 生:豆豆来了。
师:哦,豆豆乘着美丽的月亮船来了。今天他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板书:11.小小的船
师:谁愿意大声的读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2.自己练着读一读。3.谁想试着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4.讨论: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并试着画一画。
师小结:(你们真会观察!)在蓝蓝的夜空中,月亮有时是圆圆的,有时又是弯弯的,如弯弯的小船。
三、认读生字
师:这首小儿歌大家都会读了,现在看看你都和哪些字成为好朋友了?快把它们请出来。(拿出生字卡片)
师:把你认识的字摆在上面,不太认识的摆在下面。生:(动手摆)
师:谁想把你不认识的字拿上来,请同学帮帮你?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他们?
生:(一人领读,全班跟读)师:„„(适时指导。)
四、游戏巩固词语
师:快来看,这几颗淘气的星星跑到这儿来了。(指黑板)每颗星下面都藏着一个词呢!谁读对了,星星就跟你回家。(学生参与游戏,巩固词语)。
五、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尖” 1.观察,纠正笔顺。2.找关键笔画。3.自己动笔写。
六、练习朗读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回到美丽的夜空。四人一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在组里读读这首小诗。一会读给大家听。
小组汇报读,评读。再练练,能背更好。板书:
小小的 弯弯的教学反思:
尖尖的
蓝蓝的 闪闪的 12.阳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和认字,理解最后一段和“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教学准备: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及一个偏旁“双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学生自由说)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双耳旁”。
二、初读课文
1.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亲身感受。)2.自由读全文。
3.指5名学生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同桌读(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就给同桌画上一个红太阳)
三、识字指导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金、晨、进”是前鼻音,“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
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四、学习第2、5两段
1.师朗读最后一段,让学生猜猜老师为什么喜欢这一段?(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抛出难点: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1)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由说。
(2)加深感知:找一找课文什么地方也写了阳光的宝贵。随机学习课文第二段。
3.读第二段.(1)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理解“锦缎”(先让学生从两个字的偏旁上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看一张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各自说说你的理解。
(2)指导感情朗读:教师引读;指名读,评议;边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画面。)
(3)选择一句,自由朗读。
(4)你最想向谁学习,学着他的样子再读句子。(5)再次反馈,交流朗读。
(6)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板书:
12.阳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进一步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2.开火车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谁
二、学习第3、4段
1.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学生说感受。
2.是的,阳光会跳进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3.指导朗读3、4两段。
三、指导朗读全文
1.指名逐段朗读,评议。2.音乐伴奏齐读,边读边感悟。
四、写字指导
1.学习笔画(竖提与竖折)。自己寻找带有新笔画的生字。彩色电线演示新笔画。书空生字。
2.写字练习。
五、扩展练习
1.组词理解:早、星、晨、春、香、阳、晚 2.找找有“日”的生字。3.你喜爱阳光吗?写几句话。板书:
12.阳光
田野 禾苗 更绿了
山上 小树 更高了
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河里 小河 像锦缎 教学反思:
13.影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练习朗读、认字和理解句子。
教学难点: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课前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
2.生字卡片,教学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和5个偏旁“彡、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课文
1.出示两幅图,指导学生看图。提出问题:(1)这两幅图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2)看了这两幅图,大家有什么疑问? 2.揭示课题:
教师归纳:大家看图后提出的疑问都是有关影子的。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九课就是介绍影子的知识,你们愿意学吗?教师板书课题:影子。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分学习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1)用齐读、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再认读生字。(2)要求学生读准后鼻音“朋”,前鼻音“跟”,翘舌音“常、着”。
(3)简单区别“黑”与“里”的字形,“它”和“他、她”的用法。
4.分四人小组齐读课文,讨论:你觉得课文中描写影子的句子哪些最有趣?
三、细读课文第一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觉得第一小节哪些语句最有趣? 2.学习“影子在前,影子在后”两句。
(1)学生齐读,教师板书:前、后强调再读生字:前、后。(2)引导学生看图,指出图中小朋友就是文中的“我”。想一想,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后面?启发学生看图,从影子、太阳、小朋友三者关系来理解。教师概括:影子有时在小朋友的前面,有时在后面,真奇妙。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个别读、齐读)
(3)实践活动: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选出影子在小朋友前、后的两幅图贴在板书上。边做手势,边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
3.启发提问:你还觉得哪些语句有趣?
(1)齐读: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提问:影子为什么像小黑狗?为什么是黑的?影子为什么常常跟着我?
(2)指导朗读(齐读,个别读,小组竞赛读)。
小结:只要有太阳照着,影子就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同我们形影不离。
四、自读第二小节,理解句子。
1、齐读第二小节,学生自己再读课文。
要求:读课文,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解决问题。如:你觉得这一小节哪些句子最有趣?影子为什么有时在小朋友的左边,有时在小朋友的右边?等等„„
2、教师板书:左、右
小结:白天,在阳光下,影子会伴随在我们的前、后、左、右,还在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2.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 3.巩固方位词,巩固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抽签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赛读)
3.背诵课文。(个人背、齐背,自由结伴背,边表演边背)
二、指导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1.教师揭示方法:
一看:看范字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记:记生字的笔顺、笔画。(认识“竖折折钩”和“横斜钩”。帮助学生分辨“鸟与“马”的区别:“”就像鸟头上的羽毛,“丶”就像“鸟”的眼睛。)
三描:学生在范字上描一描。四写:学生动笔练习。
2.教师逐字示范,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3.互相评改。
三、举行“小小擂台赛”
两名学生站起,一生随意报身边某一事物,让另一生说出这一事物的前(或后或左或右)是什么,然后二人交换说,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就成为擂主,再与新的同学比赛说。这个活动还可建议学生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板书:
教学反思:
13.影子 gǒu tā
狗
它
比尾巴
14.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尾、巴、比、好、把、伞”。认识2个偏旁“女”、“人”,认识8个生字“尾、短、像、猴、兔、松、鸭、鼠、孔、雀”。
2.能正确流利地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会背诵课文。3.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习句子词语。
教学难点:观察插图再读课文,培养学生读书、说话能力。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森林里一年一度的比尾巴活动就要开始啦!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好!老师带你们一块儿去。上车后请你们坐好并闭上眼睛,一边听儿歌,一边想参加今天比尾巴的动物都有哪些?
二、听配乐的儿歌《比尾巴》。
三、(到了,请同学们睁开眼睛)说说参加今天比尾巴的动物都有哪些?
(随着学生的讲述,师出示动物图。)过渡:它们都跟谁比,比的结果怎样,你们想知道吗?(想)那我们就到课文找答案吧!
四、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找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音节卡片:song shu shui zui xiang chang san bian(2)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包括第三声。)(3)个别读课文。(谁愿意读,就请谁来读,可多读几个。)(4)齐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
1.认识小节。2.学习第一、二两节。
(1)自由读一、二两节课文,数一数这两节课文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共有六句话,前三句是问话,后三句是回答。)(2)再读一读这两节课文,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短,松鼠的尾母像—把伞。)(3)结合看图,比较“长”和“短”。a.比较猴子、兔子的尾巴。b.比较猴子、松鼠的尾巴。c.小结。
通过比较,告诉学生“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来的。
(4)指导朗读第一、二节句子。(重点指导读问句)(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读一七二两节韵内容。3.学习第三、四两节。
(1)说明:这两节与前面两节形式相同,可:以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看图,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加深对“弯”“扁”“好看”等词理解。
(4)指导读三、四两节。
(5)指导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读三、四节的内容。
六、指导朗读,背诵课文。
1.用男女生对话的形式朗读全文。
2.根据板书和插图作提示,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七、巩固练习,扩散思维。
你还认识哪些动物的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
3.抽读生字卡片。(读完即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分析生字,记忆字形。
1.学习新的偏旁:女、人。2.自学生字的字形。
(1)看看哪些字好记?哪些字不好记?(2)想一想你是怎么记的? 3.检查自学情况。本课可采用的记忆方法有;
(1)形象记忆法。如:“伞”像撑开的一把伞。(2)笔画记忆法。如:“长”、“比”、“巴”。
(3)部件记忆法。如:“好”“女+子=好”“把”=“+巴” 4.生字口头组词
比:比较相比比赛比美比一比 巴:尾巴巴住 长:长江长河长征长跑 好:好事好人好坏好处 把:一把把握
伞:雨伞花伞太阳伞降落伞
三、指导写字。1.观察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指导学生抓关键笔画在田字格里定位。注意“比”、“长”、“伞”的笔顺规则。3.练习写字。
四、指导完成课后第3题的练习。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重、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挂图、词语卡片、字卡、学生准备彩色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出、飞、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1)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2)齐读:“我会读”。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
二、看看读读 1.出示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3)对口令。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 一()水 几()小鸡 一()阳光 一()手 几()房子 几()鱼 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五、作业布置:回家用一()()口头造句。板书设计:子、头、长、出、飞、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教学过程: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诗。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1)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
(2)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1)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
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四、作业布置:回家认方向。板书设计:东 南 西 北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教学目标: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2.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说出这两件事情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教学准备:
损坏公共利益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以题激趣
1.揭示话题:这样做不好。读题。2.质疑: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二、了解图意
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讨论、交流、评议
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怎么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
(1)自己练说。(2)师生角色交流。
老师承担阿姨的角色,学生承担劝说者的角色。如: 生:阿姨,不要让水龙头的水不停地流。师:水多了,菜洗得干净。生:这样做不好。
师:没关系,水多得很,用不完。
过渡:阿姨不听你的,怎么办呢?再想想办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3)评议:为什么阿姨不听劝说?要怎么说阿姨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
(4)相机引导,明确怎样劝说最有效:劝说时要讲出道理,讲话时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过渡:同学们再想想,这样做为什么不好?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把你的好办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组准备推选两位代表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6)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水,而水资源是有限的。
(7)评一评。学生互评,教师提醒学生多发现同学的优点,给予肯定。对说得好或说话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肯定。
四、表演
1.每组选一幅图演一演。联系实际,注意劝说的语言、方法、态度、语气等,可以加上被劝说人的语言和动作。2.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五、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同学们,平时,你们是否看到过好像这样不好的事?
1.学生举例。如:用小刀在树上刻字,把衣服晾晒在树上,攀折树枝,往稻田里扔石头,等等。
2.学生分组交流:遇到这种事,你们应该怎么做? 3.各组选送代表在班上交流。4.设置情境,演一演。
5.评议、总结。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六、作业布置:向爸爸妈妈说说“这样做不好”的事情。板书设计:这样做不好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检测及讲解
(3课时)教学目标:
1.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2.通过讲评,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题目的意思,会分析题目。3.查缺补漏,解决疑难和遗忘知识。教学重点: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难点:检测学生对第四单元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学准备:试卷 教学过程:
一、成绩情况分析。
1.公布全班的整体成绩。2.表扬考试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
二、发放试卷。
三、进行试卷讲评。(逐题讲解)
四、学生独立改题。
五、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第五篇:八上第四单元
八上第四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作者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观点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合理的期望是父母对子女负责的重要体现。()
2.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我们一方面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另一方面,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3.对自己的父母表示歉意,那就是软弱。()
4.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子女应尽的义务。()
5.和父母沟通很难,在许多问题上,分歧太大。()
6.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主要靠父母的努力。()
7.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
8.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要受舆论的谴责,但不负法律责任。()
二、最佳选择(把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填在括号内。)
9.家庭结构是不断演化的,现在一般为()
A.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
B.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
C.三世同堂和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和核心家庭
10.下列选项是对右图观察后的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重点培养
②只有敬老爱幼才能协调好人际关系
③必须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④父母对子女要全面关心和正确引导,使其健康成长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句俗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不同于动物,父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养活自己
②父母对子女尽了抚养的义务,同样子女也应照顾和关心父母
③成年子女应尽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④我们要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习惯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1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是()
①指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②子女健康成长的前提
③父母对子女所尽义务的主要内容
④子女对父母所尽义务的主要内容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①②③
13.当子女成年并独立生活后,父母()
A.仍要继续承担抚养义务
B.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
C.仍有保护子女的义务
D.可以不再承担抚养义务
14.学生小林的家庭生活很优裕,他在家说一不二,父母则百依百顺,以至于小林在外欺负别人,打架斗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在这里,小林的父母没有履行好()
A.抚养的义务
B.赡养的义务
C.扶助的义务
D.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15.对待亲子矛盾的正确态度有()
①良言暖语 ②唠叨埋怨 ③冷静思考
④互相指责 ⑤自我批评 ⑥彼此尊重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⑤⑥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16.小香的妈妈趁她上学之际,看了她的日记,妈妈的做法虽然不当,但从她的出发点来讲,她这样做是()
①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心和爱护
②关心小香,想了解小香的内心世界
③为了揭小香的老底,教训惩罚小香
④为了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帮助小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作为子女,发现父母看自己的日记后,小香应该()
①和父母冷战,把日记藏得更隐蔽
②发脾气,指责父母侵犯她的隐私权
③主动亲近父母,经常与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④向父母敞开心灵,让父母信任她,消除对她的担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
A.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B.敬重和爱戴父母
C.早早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D.现在只需搞好学习,其余的事等长大以后再说
19.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创设一个和谐家庭(A.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C.不是我单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没用
D.我无可奈何,因为父母很固执)20.当你长大后,父母已经年迈体衰,时常感到孤独,而你的工作又忙。你应该()
A.让父母理解自己的辛苦
B.先忙自己的事,等有空闲了再去看父母
C.多给父母寄钱
D.常与父母联系,并抽空儿常回家看看,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
21.爸爸妈妈不赡养爷爷奶奶,你会()
A.视而不见
B.心里不满但无可奈何
C.说服父母改变态度
D.如果父母不改变态度,就不再孝敬父母
22.孝敬父母就应该()
①接受父母的教诲 ②体谅父母的烦恼
③关注父母的健康 ④打听父母的隐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小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关系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和父母顶撞。小舟与父母之间产生的这种现象()
①表明小舟和父母之间缺少沟通,存在着“代沟”
②继续发展下去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
③是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必太在意
④会给小舟在精神上、学习和生活上带来更多的苦恼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产生上题中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小舟和父母在心理和社会阅历上存在着差异
②两代人在年龄上存在着差异
③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责任上存在差异
④小舟父母的思想太保守,跟不上时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三、辨别分析(辨别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5.小华是一名初二学生,他的妈妈发现自己儿子最近一段时间精神恍惚,且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于是,她与儿子进行了多次交谈,都没有结果,便雇了一名私人侦探跟踪儿子,发现儿子逃学去一家网吧长时间玩游戏和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当她以此为据批评儿子时,却与儿子发生了严重冲突。
对此,有人认为,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母亲,她侵犯了儿子的隐私权;有人则认为,父母是在行使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主要责任在儿子。
四、阅读思考(仔细阅读,认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有这样一段对话:
甲:假如有人用100万换你强健的四肢,你愿意吗?
乙:不愿意。
甲:假如有人用1000万换你明亮的眼睛,你愿意吗?
乙:不愿意。
甲:假如有人用1亿元换你健康的生命,你愿意吗?
乙:不愿意。
甲:那就快感谢你的母亲吧,她一次性馈赠给你超过11 100万的巨额财富。
这段对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27.为什么子女应该和必须孝敬父母?
28.女儿要上大学了,临行前母亲问:“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
(1)母女间的价值观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2)这种差异会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对待这种差异是任之发展还是设法解决?
(3)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29.小芳是一个生性活泼的女孩子,她喜欢与朋友聚会。一次,她参加好朋友的生日聚会,事先未告诉家长,回来晚了近三个小时。家长非常着急,打电话问老师,还到学校去找。小芳回到家后,父母要她写“说明书”,因为她违反了“晚上必须早回家”这条家规,小芳很难过。
(1)小芳的理由:
家长立家规的理由:
(2)你的协调办法:
(3)你类似的经历:
(4)你对家规的看法:
30.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不理解的现象时有发生。尝试以下四个步骤,学会沟通。
(1)理解接纳,表达的话为:“我知道
是因为
。”
直率表达,表达的话为:“您的批评使我,我会
。”
互相协商,表达的话为:“我想,经过努力能够
。”
明确要求,表达的话为:“我要求
。”
(2)亲子间的小摩擦会妨碍彼此间的交流与信任,你认为消除摩擦的方法有哪些?
31.妈妈的账单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0芬尼报酬,同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1)读完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谈谈你对“亲情无价”的感悟。
(2)打开记忆的闸门,你能数清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爱有多少吗?不能。岁月给母亲带来忧愁,但却不能使她对孩子的爱减去半分。爱你的母亲吧,无论你怎样做都无法还完你“欠”她的“账”。请写出你为“还账”所要付出的行动。
32.回家的感觉真好
打不完的电话诉不尽的思念,离开家的日子更知亲情温暖,美味佳肴也比不上妈妈做的饭菜香甜,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依旧感到孤单。放不下的牵挂隔不断的依恋,离开家的日子总是归心似箭,梦里听到过多少回妈妈把我声声呼唤,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其乐融融、合家团圆。回家的感觉真好,世间最美的是亲人的笑脸;回家的感觉真好,欢聚的喜悦总说不完。回家的感觉真好,人生最大幸福是亲人在身边;回家的感觉真好,漂泊的心驶进宁静的港湾。
这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神州大舞台,家家展风采”节目中一参赛家庭的作品。
(1)你从这首歌里读懂了什么?
(2)在“我”的家里,也充满了爱的关怀。
听得见的关怀:
看得见的关怀:
感受得到的关怀:
五、探究体验
33.“我”是一朵不起眼的小花,是良好的家风和饱含关爱的家人浇灌出了独具个性的“我”。请填写出家风和家人让“我”受益匪浅之处。
35.这是一个要在家里不断练习的功课。
你是不是一个很讨厌父母唠叨,父母一说话,哪怕是很好的建议,也想顶嘴的孩子?
从现在开始,每当母亲唠叨(哪怕是你觉得很不以为然的事情)的时候,你都微笑地看着她,认真地听她讲,然后轻轻地说:“妈妈,我知道了。”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请仔细观察有没有发生变化。
请你完成下面的统计表。一天中,如果你对父母的唠叨表现得很不耐烦,并且对他们发了脾气,哪怕一天只发了一次脾气,就在表格中画一个“△”;如果你很温和地对待父母的唠叨,就在表格中画一个“○”。这样坚持三周,看哪个符号多。
日期
对父母唠叨不耐烦、发脾气
温和地对待父母的唠叨
1
2
3
4
5
6
7
8
9
参考答案
一、明辨是非
1.√
2.√×
4.√
5.×
6.×
7.√
8.×
二、最佳选择
9.A 10.A 11.B 12.D 13.D 14.D 15.B 16.D 17.B 18.B 19.B 20.D 21.C 22.A 23.D 24.A
三、辨别分析
25.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发生冲突,母亲和儿子都有一定的责任。母亲的行为是在履行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尽到了对未成年子女监护的职责,但是她也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和保护要讲求方式方法,尊重子女,避免损害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儿子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也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批评教育,这是导致母子冲突的直接因素。作为未成年人,儿子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体谅父母的苦心,尊重和孝敬父母。
四、阅读思考
26.对父母要感恩而不是抱怨、嫌弃。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我们应该学会并乐于接受。一个人所诞生的家庭是不可选择的,人们可以选择的是将要开创的家庭。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不利状况,那是光荣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们不必因为家境的某种窘迫而自卑,更不应因家境优裕而自傲。
27.父母为子女操劳了大半生,耗尽了心血,他们有理由得到子女的尊重、孝敬。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充分保障。子女应该和必须孝敬父母,这不仅是伦理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因为我国宪法、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8.(1)由于母女之间存在着年龄差距及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关于差异的表现可从思想意识、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消费观念、审美观念等方面考虑。
(2)影响:可能会加深与父母之间的隔阂,造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对这种差异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努力跨越代沟。
(3)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处境不一样,价值取向不一样,对一个人是好的选择,对另一个人未必是好的。当没有“最好”即没有双赢时,要选择“更好”。
29.略。
30.(1)如我知道您生气是因为您爱我;您的批评使我深受教诲,我会努力改正;我想,经过努力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并做得更好;我要求每天晚上看半小时的新闻。
(2)打开心扉、耐心解释、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尊重理解等。
31.(1)只要从珍惜亲情、体会父母之爱的角度回答即可。
(2)从多关心、体贴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谅父母苦心等角度设计行动即可。如:分担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向父母要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东西、在节日里给他们一份别样的礼物、多替父母分忧、不顶撞父母、不向父母发脾气、多了解父母的想法以免造成代沟、好好学习等。
32.(1)家的亲情和温暖。
(2)从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切问候,相互之间的照顾,家庭的和谐氛围等方面思考。
五、探究体验
33.家风方面的如正气、平实等;家人方面的如谅解、尊重、赞赏、信任等。
34.略。
35.略。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