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李晓军

时间:2019-05-14 15:0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李晓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李晓军》。

第一篇: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李晓军

龙江一中“问题导学 探究发现”高一语文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蜀道难》

编制人: 班级

姓名

【课前预习导案】

学习目标:

1、熟记作者李白的人生经历与诗风。

2、熟读课文

【相关知识】

1、世人对李白的评价: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 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

——白居易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

——皮日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2、走近作者

李白的生平经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

701—725 二十五岁以前的蜀中生活时期: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唐武后长安元年(701)。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李白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2)726—742 仗剑远游兼求仕时期:二十六岁至四十二岁之前以湖北安陆为中心的第一次漫游时期: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这一时期的诗歌多描写自然山水和漫游生活,作品有《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丁都护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越中览古》《春夜洛城闻笛》等,风格已经成熟。(3)742—744三年长安时期:四十二岁至四十五岁,应召入长安,三年供奉翰林期间

天宝元年(742),四十二岁的李白由友人推荐,应诏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异常兴奋,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这样的诗句,以为将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当时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志愿无法实现,结果反被排挤,怀着失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长安,结束了这前后不满两年的帝京生活。这一时期虽不长,但诗人接触到宫廷生活的内幕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写下了不少抨击现实的诗歌,如《古风》的一部分,《行路难》《梁甫吟》等,这些诗,鞭挞了权贵,表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4)744—755 十年漫游时期: 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重新漫游时期

天宝三年(744)春,李白离开长安,怀着理想幻灭的痛苦与悲愤,开始了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历时十一年,“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但对国事仍然非常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天宝三年秋,在洛阳和汴州分别遇见了杜甫和高适,三人便结伴同行,畅游了梁园和济南等地,李杜从此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与李十二同寻范十隐居》)。这一时期,是诗人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代表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北风行》《梁园吟》等等。深刻地揭露现实和强烈的反抗精神是这个时期作品的显著特色。

5.755—762 安史之乱时期:五十五岁至六十二岁,从“安史之乱”参加永王李璘幕府直至去世。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李白怀着消除叛乱、恢复国家统一和安定的志愿,参加了永王李璘的队伍,不料永王和肃宗争夺帝位,肃宗消灭了李璘的队伍,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诗人含不白之冤,发出无声的垂泣:“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幸好,中途遇大赦,得以放还。《早发白帝城》一诗就记述了当时的心情。上元二年(761),已六十一岁的李白,听说太尉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朝义,决定投军,但行到金陵因病折回,“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翼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宝应元年(762)十一月,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中,终年六十二岁。

总结: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擅用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诗风豪放飘逸。他的诗留传下来的近千首,各体皆备,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尤以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成就最大。其诗气象宏大,格调雄浑,感情豪迈,境界开阔,清新自然,余味无穷。

3、解

题:《蜀道难》是乐府旧题,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祭祀、宴飨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一任务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逐渐演变,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每一代人都希望能翻出新意来。李白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卓越的艺术构思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4、关于蜀道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5、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学习过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

鱼凫()

秦塞()石栈()

猿猱()

扪参()历井()

抚膺()

巉()岩

喧豗()

飞湍()

砯()崖

崔嵬()

吮血()

咨嗟()

二、诗句划分节奏事例: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写蜀道之“难”?

2、全文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共出现了几次,蜀道之“难”分别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拓展阅读】

寻李白——余光中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

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

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

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

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

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

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

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

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难堪

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

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

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

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

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

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

一回头四窗下竟已白头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

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

仍炉火示纯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许那才你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

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

长安却早已陷落

二十四万里的归程

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2、道不尽的诗圣 说不完的诗仙

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是超凡脱俗的,圣是超凡入俗的。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

李白是侠,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飞扬跋扈,挥金如土,一付豪客形相;杜甫是儒,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

李白近道,故有仙灵气,得天人之妙相;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生般若之智慧。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诗秀在神,杜甫诗美在骨。李白诗以气氛拟虚景;杜甫诗以实景画气氛。李白说:“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虚晃一枪;杜甫说:“关塞萧条行路难”,是大实话。

李白写幻想,杜甫写现实;李白写过往未来,杜甫写当今时事;李白写梦中世界,杜甫写梦醒时分;李白多好梦,杜甫多恶梦;李白多开心事,杜甫多失意事;李白写复杂为单纯,杜甫写单纯为复杂;李白是传奇,杜甫是编年史;李白是天之骄子,杜甫是国之人杰;李白是喜剧演员,杜甫是悲剧演员;李白是如来,杜甫是观音。

“在无尽的豪放飘逸与悲天悯人之中,后人永远记住了两个名字‘诗仙’与‘诗圣’”。

第二篇: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达尔文兴趣与

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编写:崔艳红

编号:2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文了解“小说化的传记”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进行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本文了解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不凡过程。自主学习:

1、达尔文简介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1882.4.19)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书中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在目前的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可补充介绍“参考材料”中“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的意义”、“生平介绍”、“趣味故事”)

2、作者欧文·斯通简介

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

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写了25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

3、文体知识介绍

见课本P104关于“小说化的传记”。讨论探究:

一、这是一篇“小说化的传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发挥想象,丰富了很多细节,使得达尔文的形象更加饱满,文中哪些地方明显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和推测?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做是否损害历史人物的真实性。

二、为什么是“达尔文进化论”而不是“华莱斯进化论”?

学习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誊写(téng)惬意(qiè)伫立(zhù)头晕目眩(xuàn)

B.棘手(jí)积攒(zǎn)挞伐(tà)不寒而栗(lì)

C.匿名(nì)咀嚼(jué)吝啬(sè)众说纷纭(yún)

D.气氛(fèn)干呕(ǒu)狰狞(níng)翻来覆去(f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度假

斑白

迟钝

至高无上

B.账本

领域

野蛮

难以质信

C.履行

退潮

忍耐

珠联碧合 D.智慧

神密

精湛

拍案而起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就像大财豪克罗苏斯一样,被______在我的万贯家财里了。

(2)他逐章逐节地______,以证明《创世纪》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正确的,上帝的造物是完美无缺的。

(3)生物的增殖力是非常巨大的,但生物的数量一定有它的限度,然后增殖______停止下来„„这正是生存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弱的和构造最不完善的个体必定归于消灭„„

A.淹没

旁征博引

逐步

B.湮没

引经据典

逐步

C.淹没

引经据典

逐渐

D.湮没

旁征博引

逐渐

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编写:崔艳红

编号:24

第二课时

反馈练习

一、阅读课文102~103页,从“他既有牢固的常识,也容易受骗下面的文字„„这会使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想知道”,完成4—8题。

1.文中“就是他为了翻转乾坤所付出的代价”,结合前文理解“翻转乾坤”一词的含义。

2.为什么达尔文“在烦恼之夜的黑暗里,他焦虑和害怕他的学说会在大不列颠出笼问世”?

3.“这是不治之症”中的“这”指代什么?

4.怎样理解“所需要的只是把船再度浮起的一次潮水,就可完成工作了”这句话?

5.从文中看出达尔文是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完成《物种起源》最后创作的?你认为达尔文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保罗·罗伯逊 1898年4月9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城的一个黑人牧师家庭。1923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在学生时代他就爱好歌唱,并是校合唱队的成员,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戏剧和电影拍摄活动。1928年因在音乐剧《游览船》中出色地演唱了《老人河》而一举成名,80年来,这首反映美国黑人悲惨生活的歌曲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长久不衰,不少中国人正是通过这首歌曲认识罗伯逊的。

保罗·罗伯逊生前虽从未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民有着不解之缘。他了解中国人民,曾经认真地学习中文,能阅读中文书报,会唱许多中文歌曲,特别是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他用歌声给予了中国人民有力的声援,成为中国人民可靠而忠实的朋友。夏衍曾说过:“我是不懂音乐的人,但是一听到他的歌声就会引起一种庄严之感。”罗伯逊的歌声里蕴涵着深厚的力量、顽强不屈的精神,宣示着人的尊严。

抗战爆发后,远在大洋彼岸的保罗·罗伯逊就在各种集会上公开声讨日本的侵华战争。1940年夏,在中国组织过抗日群众歌咏活动的爱国青年刘良模赴美求学,在纽约见到了“世界歌王”保罗·罗伯逊。罗伯逊关心地问起了中国的抗战,并表示:“我们黑人和中国人民同样是被压迫民族,我们要向坚决抗日的中国人民致敬。我要学几支中国歌,要把中国人民的歌曲唱给美国和全世界的人听!”他请刘良模把《义勇军进行曲》等几首中国歌曲反复地唱给他听,直到学会为止。

几个月以后,罗伯逊在纽约露天音乐堂举行音乐晚会。晚会即将结束时,他向在场的数千听众宣布:“今晚我要唱一首中国歌曲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做《起来》。”接着,他就用中文和英文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唱毕,全场掌声雷动,听众要求他再唱一遍。从此,《义勇军进行曲》便开始在美国进步人士中流传。

为让更多美国听众都能听到中国人民的抗战歌声,当时一个华侨青年歌咏团计划把一些抗战歌曲灌成唱片,并认定罗伯逊是最合适的演唱人选。他们把想法告诉罗伯逊,罗伯逊高兴地答应下来。于是在1941年春天,由罗伯逊担任独唱、美国华裔工人组成的青年歌咏团担任合唱,灌制了中文演唱的唱片《起来》。唱片封套上,宋庆龄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反抗敌人的力量源泉。我很高兴得知保罗·罗伯逊的唱片将一些最好的歌曲翻唱给美国人,这是所有国家的人民发出的声音„„愿我们的这些融汇东西方风格的古老民间旋律和新歌曲,成为又一条联系自由人民的纽带。”在这段话的下面,保罗·罗伯逊写道:“《起来》是一首正在被千百万中国人民传唱的歌曲,一种非正式的国歌。我听说它代表着这个民族无往不胜的精神。能够演唱这首歌的新版本,能够唱一个战斗的民族填了新词的古老民歌,是我的乐事,也是给我的特殊待遇。”令人惊奇的是,罗伯逊似乎有先见之明,早在1941年就预言《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国歌,更让人佩服他对于这首歌曲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

也是在1941年,宋庆龄邀请保罗·罗伯逊、埃德加·斯诺和印度的尼赫鲁等担任她所创建的“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会员。罗伯逊积极参加了“保盟”在美国的募捐义演。

1949年10月,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罗伯逊立即致电毛泽东主席:“我们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因为它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人类自由的一个伟大力量。”他还和几位朋友一起走上街头,手挽手用中文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以示庆贺。这一年,他在布拉格遇到中国代表钱俊瑞。钱俊瑞邀请他到中国访问。他说:“明年一定去,先到菲律宾,然后去中国。”然而翌年,美国政府因罗伯逊积极参加维护民主与自由的进步斗争而吊销了他的出国护照。

1958年4月,是罗伯逊60寿诞,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向保罗·罗伯逊表达诚挚的祝贺,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感谢,他在《致中国人民的一封信》中深情地写道:“你们伟大的国家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当今和未来的伟大国家之一„„我希望不久将有一天在中国土地上向你们致意,那肯定会成为一个愉快的日子。”3个月后,罗伯逊在伦敦欣赏了中国戏剧歌舞团的演出,他向团员们表示:“希望不久的一天,会在你们的中国,同时也是我的可爱的中国再看到你们。”

1976年1月23日,保罗·罗伯逊走完了他人生78年的历程。今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歌手,不仅因为他的歌声曾给人以振奋的力量,更是为了告诉世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有良知的人们。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04—22 第16版)

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文章的最后说“今天我们怀念这位伟大的歌手”,请概括作者特指的“今天”应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2)请用简练的短语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10.文章第二段开头说:“保罗·罗伯逊生前虽从未到过中国,却与中国人民有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章写了哪些“不解之缘”。

11.简要概括保罗·罗伯逊的形象。

12.不论是从保罗·罗伯逊的身上,还是从作者在文本中透露出来的观点与态度上,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分条列举你的感悟。

学习心得:

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编写:崔艳红

编号:24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从科学家身上领悟出治学与为人的可贵做法。

2、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学习的兴趣与恒心。学前准备:

作文素材:

1、达尔文妙劝爱子

生物学家达尔文的长子威廉刚大学毕业进银行做普通职员,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十分苦恼。公司里勾心斗角相互攻击,威廉受到的中伤诋毁与打击越来越多。他很是烦闷,于是向父亲求助。

达尔文温和地笑了,说:“一只寄生在椿树身上的大青虫,天敌至少有七百多种。一只兔子主要有三十七种天敌。而豹子几乎没有天敌,就算是狮子老虎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轻易也不会去招惹豹子。至于老虎,就更加没有天敌了,谁会愚蠢到去招惹一只老虎呢?”

“孩子,越是弱小的生物,他们的天敌就越多。你在公司里受到了种种打击,不是因为你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而是因为你的弱小。有些伤害是躲不过的,摆脱它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做一只丛林里的豹子。”

从此以后,威廉更加勤奋地工作起来,十六年后,他成了总裁,成了远近闻名的银行家。职场中的倾轧与中伤,终于远远地离他而去。

素材解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普遍的规律。想不受伤害,首先更使自己强大起来,即便不能成为老虎,但至少可以成为勇猛的豹子,使自己不被轻易地打败。

2、圣公会向达尔文道歉

2008年9月15日,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承认100多年前误解了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圣公会在致歉函中写道:“达尔文先生,在你诞辰200周年到来之前,英国圣公会向你致歉。我们当初对你的理论作出错误反应,误解你且影响其他人对你的看法。”

达尔文后人对圣公会的做法并不领情。达尔文的玄孙认为,迟到百年的道歉“没有意义”。批评人士称圣公会的这一举动“荒谬可笑”。

素材解读:(1)从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角度(真理的角度)——①圣贤的寂寞;②真理被认知前会遭遇种种坎坷;③人类判断力的缺失;④思想的超前性,伟大人物的前瞻性;⑤坚持真理需要勇气和信心。

(2)从时间的角度:是金子终究要闪光。

(3)从圣公会的角度——①人要有忏悔意识;②在下判断之前要慎重;③人要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

(4)从达尔文后人的角度——①事后的忏悔毫无意义(迟到的道歉无意义);②面对他人的忏悔有宽容的胸怀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结合课文探究决定人成功的关键因素

人活着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某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作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看到成功的桂冠落到别人头上时,总是感慨万千。抱怨命运的不公,像当年的项羽一样抱怨天不佑我;抱怨自我的天赋不高,起点太差。难道他们的成功真的如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顺利?决定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学习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当我在令人愉快的疗养胜地度假,在礼貌好客的主人的照料下,在乡间漫步时,显著地我感到身体好极了;可是当我一开始工作,我的健康就每况愈下了。

B.她提问时,她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C.有些物种由于需要适应而变异得异常剧烈,以致它们的内脏——更不用说它们的外表了——在几千年的岁月中发生了非常重大的改变,到今天面目全非了。

D.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的情绪剧烈波动起来,从深深的怀疑到极度的愤怒,又到孤独凄凉,觉得被残酷的命运出卖了。

B.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C.他虽然相信阿加西斯所说的大自然从不说谎,但大自然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那就是挑选查理担当反基督的任务!

D.有人说,赋予我国传统节日以文化内涵,是古代民间社会长期演变、积淀的结果,如今它被忽视、被遗忘,也是民间社会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自然选择的结果。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好,”他给自己找根据说,“我的材料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小薄本容纳不下的。”

B.在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检验检疫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说,鉴于两例患者不是有意遗漏健康声明卡部分有效信息,所以不会追究他们的责任。

C.威海市工商局人事政工科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邵立勇此前被任命为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至于何时任命、官网为何介绍邵立勇为局长,该人士称,“有纪律,不能随便透露。”

D.是心痛还是胃疼,他也弄不清楚,瘫在身旁最近的一把椅子里,用模糊的视力读华莱斯的正文。

4.把后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_______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挑战达尔文

英国伦敦大学的起源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日前雄心勃勃地向物种起源学的开山鼻祖达尔文发起了挑战,并且发誓要写出一部比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更完美的学术著作来。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将他的进化论公之于众,然而,这种150年后仍有科学意义的学说,在当时不但没有引起任何轰动,反而遭到当时科学界的冷嘲热讽,伦敦科学家协会的主席在当年的年会上说:“今年没有任何的发现。”当然了,神学界对这一学说更是恨之入骨。殊不知,达尔文提出的这一理论成了日后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学说,并且因此创建了一门全新的学说——生物学。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不足,琼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并且准备写一部巨著。琼斯在他的著作中第一个要阐明的重要观点就是人类起源。他认为,人类这一当今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也许已经步出了进化”的历程,也就是说从生理上不再进化了,只是人类的思想和创造出的机器仍在进化中。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计划在物种起源与生命演变中的指导作用。琼斯主张,进化不只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他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说,大象产生的性激素与飞蛾产生的性激素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这当然容易造成大象的“误会”。琼斯说:“这对于飞蛾来说是危险的,然而这是进化中的一个失误,而绝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外,琼斯教授还在他的著作中对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进化理论提出挑战。他首先攻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文·杰伊·古尔德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划德·道金斯是以“古怪”的方式对待进化这一课题的。他认为,道金斯提出的“自私基因”之说,也就是,任何生命都是按基因的利益进行进化的这一学说根本不足以说明生命有差异的原因。至于古尔德教授认为进化是突然间发生的,这与琼斯认为的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的观点截然相反。琼斯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我的长处在于我对生物学有着特别宽的知识面。”琼斯教授打算用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方式写成自己的著作,也就是说他将用大量的轶闻趣事、丰富的例子,从细胞到现代艺术各个方面来说物种起源这个问题。

(摘自《青年参考》)

5.作者为什么以“挑战达尔文”为题?(答案不超过35字。)

6.1858年,达尔文的进化论公之于众,当时反响如何?(答案不超过35字。)

7.琼斯教授向达尔文学说提出挑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不超过35字。)

8.根据文意,归纳出达尔文理论的3点不足之处。(答案不超过35字。)

9.请归纳琼斯教授进化论著作的主要内容。(答案不超过70字。)

学习心得: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一、提示:比如,P91达尔又邀请海军少将罗伯特?菲茨罗伊和他的妻子到“达温宅邸”做客,就“人类的产生”问题各持己见,作者将两人当时的对话、神情、心理极为细致地描绘了出来,可以说这些都是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像来描写的;P97-100在达尔文得知华莱斯得出了与自己几乎一样的结论后,他的内心感受,他和赖尔、胡克商谈处理这-一事情的过程,他们的对话、举止,这些也都加入了作者的想像,这些课文中随处可见的似乎亲眼所见的人、事,不仅不会有损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反而会增加一种真实感,而且还会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达尔文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无比崇敬。

二、提示:首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是在另一位博物学家华莱斯的激励下,在两位值得信赖的科学家赖尔和胡克的帮助下发表的。其次是论据问题。关于物种是进化的观点在达尔文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提出,但谁也没有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样取得成功地提供足够多的解释。再次是科学联盟问题。通过书信交流、聚会等形式,达尔文和其他科学家赖尔、胡克、赫胥黎和格雷等共同组成了“达尔文帮”。因此,达尔文主义不只是达尔文一个人的理论,实际上是“达尔文帮”主义。

学习检测

1.D 解析:D项,“氛”应读“fēn”。

2.A 解析:B项,“难以质信”应为“难以置信”;C项,“珠联碧合”应为“珠联璧合”;D项,“神密”应为“神秘”。

3.C 解析: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一般指具体的事物;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一般指抽象的事物。旁征博引:偏重在引证的材料十分广博;引经据典:偏重在材料引自经典。逐步:更多地指人为地按计划发展的过程;逐渐:指一种自然发展的过程。

4.他提出的物种起源学说,旗帜鲜明地向以“上帝造人说”的基督势力提出了否定,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改变了人类起源的世俗观点,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意识领域。

5.因为当时的英国基督教世俗势力占统治地位,绝不允许有与之对立的进步思想的存在,而作者自身又是一个在与世俗势力斗争时非常谨慎的、甚至有些懦弱的人,所以不希望自己的学说在当时引起太大影响,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6.他的身体却同他探索自然界终极真理的工作十分不协调。

7.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了面对世俗的压力和病魔的折磨,达尔文所需要的仅仅是一次身心的调整,然后仍一如既往地专注于自己的研究。8.他是在病魔缠身、家资耗尽、世俗攻击、同行非难的艰苦环境条件下艰难创作的。刻苦钻研的精神、顽强的毅力、百倍的信心、坚定执著的追求、永不退缩的勇气。

9.答案(1)4月9日是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诞辰110周年纪念日。(2)忠实的朋友(类似就可以)10.答案(1)学习使用中文。(2)公开声讨日本的侵华战争。(3)学唱《义勇军进行曲》。(4)灌制中文唱片《起来》。(5)参加“保盟”募捐义演。(6)多次表达来华的愿望等。

11.答案 保罗·罗伯逊是一位善于歌颂不屈精神与人的尊严的著名歌唱家,是一位拥有强烈民族情感的艺术家,是一位甘为我国抗日战争事业贡献力量和勇于坚持真理与正义的国际友人。

12.答案 这是一道探究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角度:(1)要勇于为正义的事业奉献。(2)音乐和真理没有国界。(3)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们。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提示:历史上那些作出过巨大贡献,取得非凡成就的人物,都与我们在《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中认识的达尔文一样,往往都并非天赋聪颖,而恰恰是靠他们后天的努力,成就了其建树。

学习检测

1.B 解析:B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2.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在“用水浪费”后添加上“的问题”。C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将“虽然”放到“他”之前。D项,表意不明,应将“赋予我国传统节日以文化内涵”改为“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样后句中的“它”的承前指代也才有着落。

3.C 解析:C项,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4.A 解析:本题可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分析。“营”“成”“整”“成”“症”等字押韵。同时,“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句③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

5.揭示了文章主要内容,提出中心论点;很有挑战性,给读者振聋发聩的感觉,能激发读者的强烈阅读兴趣。

6.没有引起任何轰动,反而遭到科学界的冷嘲热讽和神学界的痛恨。7.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

8.缺乏人类起源的解释;回避了机会在进化中的重要作用;进化不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人类从生理上不再进化,只是人类的思想和创造出的机器仍在进化中;机会在进化中起着相当的作用;对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进化理论提出挑战。

第三篇:地方一中2013年问题发现及整改措施

地方一中2013年问题发现及整改措施 在这一年中,学校各级领导对学校内部进行严格整改,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将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问题一:学生吃零食,乱扔垃圾

因为学校餐厅承包了出去,小卖部全天开放,学生吃零食习惯逐渐养成,并且还养成了随地扔垃圾的习惯。给学校卫生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并且对学生身体的发育极为不利。而且小卖部的食品质量无法保证。

整改方案:

1、组建食品质量监督小组,由总务处负责

2、开班主任会,强调危害,并且出台对吃零食、乱扔垃圾的监督、扣分制度。

问题二:辍学学生在学校门口聚集

辍学的学生经常在学校门口聚集,抽烟,打架,从学校内部喊以前班级的学生出去玩,对学校管理制度、学生正常学习制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整改方案:

1、联系派出所放学后在学校门口执勤,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2、在班主任会上告诫各班主任首先控制好本班在校学生,不要和辍学学生打成一团,不做坏事。

问题三:学生厌学情绪大,辍学的学生逐渐增多

课业作业的增多,学生作息时间的紧张,家庭压力的增大都造成了学生辍学的因素。

整改方案:

1、11月学校特邀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第一实践者、中国圣贤教育网总编辑、圣贤教育董事会主席、金牌首席讲师崔哲先生到校做了题为《父母态度决定孩子的命运》的专题报告。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共计10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崔老师的报告引人深思,精彩之处,许多孩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场向父母、老师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场面感人。此次活动是地方一中德育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2、组建家长学校领导小组,让家长了解学生内心

3、号召班主任对落后生多给予给关心。

4、号召各科老师布置作业要科学,不能带有惩罚性。不能对差生有歧视。

地方一中

2013年12月

第四篇:初中历史“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历史“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岢岚三中 刘成贵

经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我校历史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谈不上什么经验,在这里只是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通过实施“问题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做法及自己的一点感受。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理念引擎,重心是提高课堂效率,而中心落脚点却是每节课导学提纲和导学案的设计。只有在优质、科学、高效的导学提纲的引领下,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也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从如何设计导学提纲和导学案两大板块说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导学提纲的设计

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学提纲,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和保障,它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路线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和提炼,学生了解了学习的路线图,自己就明白每一步去干啥,也就是用以指导学生依纲自学。导学提纲的设计分为五步:一是学习目标;二是知识框架;三是新知探究;四是延伸拓展;五是达标检测。每一步的具体要求是:

1.学习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自学前就明确本节 课的学习目标。

2.知识框架: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琐碎,点小而多,不便于学生把握,我们在课前把知识框架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这就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3.新知探究:即教师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创设一些问题,问题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原则,具体来说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以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为例吧,我设计的第1题如果直接问就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是什么?然而我换了一种说法,阅读课本46页第一段小字和导入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何联系?这样设问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学生就会想那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于是我设计了第2题: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激发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②问题不要太多太碎。如:本节课第3题:你能提炼出哪些有关五四运动的有效信息?要比直接问五四运动的时间、地点、主力、口号、领导人、结果好得多,既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培养。③问题应能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如:本节课第4题:“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运动的传单。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学生答完之后,老师进行了及时恰当的点拨。把这种精神概括为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即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体会五四精神。在挖掘五四精神的基础上,链接现实生活,老师进一步追问: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如何发扬五四精神的?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史为鉴,传承五四精神,能更直接地感受五四运动的划时代意义。紧接着又设计了第6题: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待学生答完后老师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进一步挖掘教材,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做到温故而知新,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能力。④问题的叙述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本节课第7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你将向社会报道中共“一大”的哪些信息?虽然也是提炼信息,但以记者的身份去思考,就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答完第8题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我适当的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又为什么说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总之,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导学提纲设计,意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而要使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价值,达到导学之目的,我觉得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所以我们设计的导学问题,必须真正达到让学生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探究,学会自学,学会合作。

4.延伸拓展:在学生掌握本节课基础之上,轻松一下,我给学生出一道最简单的数学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答对了给你们表现的机会,还要进行加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延伸拓展,引出下一个问题:学校将组织一次纪念中共建党90周年的板报比赛,你将如何设计? 联系现实,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党、拥护党,达到思想升华的目的,同时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5.达标检测:注重基础,突出重点。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以上是我们在导学提纲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那么如何把导学提纲各个环节的任务落到实处,我想导学案的设计与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谈一下导学案的操作。

二、导学案的操作 导学案的操作,我们主要是围绕初中历史“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的,具体包括“创境引题、自主探究、展示交流、总结积累、达标验收” 五个环节。

(一)创境引题

结合具体内容,围绕三维目标要求,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本着启发性、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原则,采用巧设问题、参与表演、影像观看及音乐渲染等多种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从而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创设条件及氛围。

(二)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我们我们主要实施以下四步: 1.下发导学提纲,了解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阅读知识框架,整体感知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提纲中的新知探究内容。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逐段逐句阅读教材,根据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特点,熟悉教材至关重要,再加上时间也不是很充分,基础题答案在书上圈画出来就可以,理解性的在导学提纲上简单作答即可。这个环节必须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不能与小组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对于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或导学提纲上做好标记,在小组合作交流时请组内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环节教师的角色就是在学生之间巡视,关注学生自学的投入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大约20分钟)。

4.安排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有了自学的基础,再由各组组长组织进行交流,使基础性的知识进一步夯实,使疑难问题得以解决。由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学所得,无论对错,此时我们就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从而营造一个互帮互助、互相交流、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形成一种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悉心观察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为点拨指导做准备。

(三)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自学成果。

教师按照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先分配任务再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展示时可以是抽签,也可以按题号对应组别,可以抽号展示也可以组内推荐,灵活多样吧,不让学生抓住规律,多给他们一些新鲜感。各个小组领取任务后再进行交流,然后再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如果某个小组答案存在问题,可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让学生学会聆听,从而让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加以学习。通过小组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细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展示时,教师要及时评价赏识,对于精彩展示要给以加分鼓励。

2.教师点拨疑难问题。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解决不到位或弄不明白的疑难问题要及时地给予恰当的指导、点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总结积累 1.总结

在展示交流结束,教师要组织学生谈收获,总结知识点,提升概括能力;也可教师高度概括,进行系统性和条理性的归纳,这一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2.积累

总结之后组织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引导他们回顾、记忆所学的重点知识,以为下一环节的达标检测做准备。

(五)达标验收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全班同学进行检测,以试卷的形式呈现,试题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以便更确切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给复习课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检测题最好抽号进行展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给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关注学困生。

总之,设计好导学提纲和导学案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缤纷的课改之花需教师携手共同培育,奋进的课改之舟需全船水手共同挥橹。新课改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下面我就“问题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谈一些感受,一点思考。1.历史一向被学生视为的小学科,在以前的历史课堂上个别学生有写外语单

词的、做数学题的、抄语文笔记的,新课改的历史课堂这种现象根本没有。因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无论是自学还是展示,采取激励和赏识的态度,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有了保障。只要你分配任务,他们就都能很自觉地去完成,这样就改变了以前课堂老师提问也只是少数学生回答,积极性只是在少数学生身上体现,现在更有利于点面同时开展,使学生都能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3.新课改的课堂上有利于三生的培养,尖子生在小组中更加优秀了,他们更有责任心、进取心了。学困生感受到了关注、感受到了赏识、感受到了帮助,不再懈怠和消极了。

三、存在问题及发展:

1、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金量。在学案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重要的,但是不少学案设计的问题显得过浅,过平淡,缺乏思考的力度,更缺乏思维的厚度和宽度,不能充分体现学案思维的导向价值。

2、学案教学没能较好地体现层次感。不少学案忽略了学生的层次差异,缺少阶梯性和递进梯度,要求更多的体现的是整齐划一,不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应该注意层次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使优秀学生能从学案的提升中感到满足,一般学生能从中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借助学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学案应有的价值。

3、教师还要加强进一步的学习,转变观念。虽然有学案,但还是忍不住讲,讲得多,不放心学生。在学案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中拓展思路,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案的制作格式与使用有待完善。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其制作缺乏统一格式要求,学案的使用也缺乏个性的修改与补充,这些都有待今后教学中改进。

5、学生的课余时间,不能得到真正有效利用,如何做到真正的精彩展示?

课堂改革背景下,课程资源已经不单纯是教科书、教辅材料,还应包括其他许多资源。从其来源分,可以分为校内的、家庭的和社会的三方面;从其存在的形式分,可以分为物质的和精神文化产品两方面。可以说,我们周围存在着丰富的而又极其珍贵的教学资源。以我所任教的历史学科为例,除了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还可以包括——各种历史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历史课程资源。

然而,我们学生从早上7:00到晚上9:00,每天学生在上完必要的课程的前提下,还要完成第二天所有课程导学案的预习工作,所以,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再来进行家庭、社会的历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拓展工作了。说实话,可能连多看一本历史课外资料的时间都没有了。这样,就学案谈学案,就课本说课本,学生又如何真正做到精彩展示呢?

6、使用效果不佳,我们发现在课堂上讲过的题仍有少数学生没有完成或没有更正。

7、学案是学生很好的复习资料,但有些学生今天发的学案明天就找不到了。

8、实施导学案,每一节内容时间比较紧,严重影响教学进度。

所以,针对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也在不断思索,尝试进行一些改进。在探索中寻求解决:

1、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通过到图书室看书、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扩充知识面,丰富历史知识,为精彩的展示作准备。

2、对做过或讲过的导学案,再次收起来查阅或批改,并要求学生妥善保管,作为复习资料之用。

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每堂课的引入都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适合本课时的故事化、生活化、活动化或问题化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比如:用中国历史上北方民歌《敕勒歌》导入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再导入《北魏孝文帝改革》;还比如,用一段让学生捧腹大笑的《生物进化》宣传片,导入生物进化论„„精彩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学生对这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一节课的成败无疑是关键的一步。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可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节课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4、进行小组竞赛。课堂上为了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法,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进行史实的记忆、学习的比赛、课堂的展示、当堂的练习和每周的“周清”。每个环节必让学生竞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为了小组利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大家都在抓紧记忆、整理和交流,同时也便于展开小组及小组间的讨论。在这样一种方式下,我已经再次见到了久违的“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的场面,甚至出现当一个问题提出后,十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抢答的场面,兴意盎然,热情高涨。让上课的教师也会随之激情澎湃。小组竞赛的方式已经存在于我的课堂的每个环节,我正试着让小组竞赛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让小组合作竞赛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支点!

5.教师在课改的同时要找到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有效方式,而不是机械的模仿形式,向课堂的有限时间要效率,最终实现我们的“自主优质高效”的课堂主旨。

6.高效的课堂,呼唤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学生要学习,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老师站得高,才能带学生看得远。我知道,在课改中,我们只是尝到了导学案教学法一点甜头,还有更彻底、更有效的方法等待我去学习、去使用,所以,我校会继续探索导学案教学法,以提高每位教师素质和课堂效果。

当然,教师的点拨要根据学生精彩展示的程度和理解的深度,随时进行点拨,这样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知识要点的剖析,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抓住问题要害,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认为一份好的学案,并不是堆砌几个题目,而是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学和教师更方便地教。学案的使用效果关键是看学案设计的质量。复习课和新授课的设计有何不同?如何有效使用学案?学案如何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总之,我们强调要因材施教,我们也说过教无定式,教无定法。不管怎样,只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综合进步有利,我们就要勇于尝试、积极尝试。今后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是应该坚持立足于校本研究,立足于课堂前沿,立足于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继续研究、继续探索。依托集体备课,群策群力,结合具体学情,完善学案的编写,力求“减负增效”,更大程度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会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历史学科的特色,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合适的改革!当然,这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进一步积累经验,才能形成一种适合我们三中的历史模式!才能更加激发师生的发展动力

第五篇: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 it,show me and I will may not remember it , 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 it.Benjamin Franklin

什么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特别提示

带给学生快乐比掌握知识技能更为重要,没有快乐就没有健康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的发展.“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 ”让学生行走在成长的课堂上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英语高效课堂不仅是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对英语学习的需要。我们不仅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还要确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原则。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实现英语教师所应承担的使命与责任。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并逐步形成了“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 生快乐高效地行走在英语的课堂上,开启知识提升、能力飞跃和人文素养成长的天地之窗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是指以问题为引领,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育就学生勇于探索问题、开放包容、健康快乐、善于交流的人格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快乐高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英语歌曲、场景模拟、英语故事、童谣、视频、游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英语学习的实时情景和动感场景,从而感受异国文化和现代英语文化,提高学习兴趣,营造起快乐高效、注重人格塑造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型研究

一树春风千万枝,以“问题”为核心摇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春风。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大胆对课型进行调整,细分为听说课、精读课、泛读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五个课型均以问题为核心摇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快乐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同时又萌发新的问题,实现新一轮的探索与学习。其中听说课和精读课是两个主流课型,其教学流程有四个共同的环节如下:

一、英语听说课教学流程

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创设情境,感悟新知 听说结合,句型操练

小组合作,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小组评价,延伸拓展

二、英语精读课教学流程

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读前热身,情境导入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解文本 小组合作,梳理知识

把握线索,复述课文 学会写作,拓展提升 两课型共有环节: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本环节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做到复习和预习并重,养成及时复习和按时预习的好习惯。每天我们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分层次为学生布置巩固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复习作业一般以识记单词、短语、句型和巩固语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练习题目为主。

预习作业则是给学生一定的预习范围,指导学生按照“圈-译-划-查-理-思” 预习六字诀进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圈-译-划-查-理-思” 预习六字诀即:一圈,二译,三划,四查,五理,六思。

其操作要领为:

1、阅读课本,圈出不会的单词、短语。

2、翻译文本,划出不会的句子。

3、查阅生词表、工具书,听录音,自主学习不会的单词和短语。

4、梳理知识点,找出重、难点,思考并生成指导课堂学习的问题。

作业有布置有检查并能及时反馈才能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课堂的第一教学环节设置为“复习巩固,预习检测”。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复习巩固的检查方式要根据课型有选择性的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抢答比赛、猜词游戏或者直接听写等形式,变换方式来检查学生对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掌握情况。目的在于每天给学生一个老师要检查的信号,牵动学生课后复习,养成识记单词、短语和重点句子的习惯。

2、采用复述、背诵、表演文本内容等形式,定期抽查学生对句型对话和3a课文的背诵与理解。目的在于牵动学生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学生的会话和写作两方面的语言输出能力。

3、口语训练。结合单元学习话题,定期给学生明确的口语训练任务,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预习检测则是在课堂上拿出2-3分钟的时间,针对预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查,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通过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编写适当的题目让学生课堂上做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单编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1、写出单词和短语:找学生完全能够自学学会的5-10个单词或短语列在问题解决评价单上,引导学生课前预习重点解决词汇问题,培养学生的词汇自学能力。

2、英译汉:列出2-3个重点句子,让学生英译汉,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注意理解文本,能够做到预习时重点明确,难点了然于胸。

二、问题引领,明确目标

这是我们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在预习检测结束后学生可以小组交流一下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生成小组课堂学习的共性问题。也可以将个人问题放到小组的“问题口袋”中,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由学科长引领着去解决。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都会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听讲和参与课堂。学生明确本节课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后,老师再用知识树的形式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更加明确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及要求,以便于更积极、主动地解决本节课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来的结论才是最有意义的。课堂学习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时可以采用知识树的形式,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结束后,进行课堂学习达标检测。达标检测命题要紧扣教学目标,学什么,练什么,围绕学习重点设置5分钟左右的测试题目,学生完成后,老师给出答案,小组内交换批改,对所学知识做到堂清,对测试结果做出及时评价。

四、小组评价,拓展延伸

达标检测结束后,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节课各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汇总,评选出优胜小组,并给予奖励。然后分层次布置巩固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复习作业和预习作业。开放式的作业实践性很强,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去做,操作能力差的同学也会从中汲取很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做到分层次教学。

听说课主要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感悟新知: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利用图片、实物、视频或其他情境教学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目的是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接受新的语言信息,学会新单词和句型,完成语言知识的输入。

2.听说结合,句型操练:学生理解新单词和句型后,教师结合课本,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听说任务,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任务对本节课的句型进行反复操练,直到练熟为止。

3.小组合作,拓展提升: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词汇和句型熟练掌握之后,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survey and report 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题目设置和编排上尽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便于小组内展开讨论,实现小组合作形式下的真实语境交流。学生在调查采访时将搜集到语言信息记录在老师为其设置的表格中,采访结束后依据表格信息,进行信息整理与汇报训练,从而提升口头表达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阅读课主要教学环节

1.读前热身,情境导入: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设置相关的读前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并能自然导入新课。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设置1-2个阅读任务,旨在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对于较短的课文可以围绕文章中心,给学生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或速读课文,通过回答问题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如果是较长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速读课文一遍,并为文章划分出合适的段落,为下步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3.细读课文,理解文本: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细节,采用判断正误、选择、表格填空等形式,由易到难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细读课文2-3遍,并在问题的引领下,彻底理解文本。学生在细读课文时可采用自读、小组读、齐读和跟录音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老师在检查每项细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时要善于使用How do you know?和Why?等问句来启迪学生思维,引领全班学生理解文本细节。

4.小组合作,梳理知识:学生理解文本后,在学科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新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项目,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困惑,确立重点,找出难点,生成问题,为参与课堂大讨论做好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引领全班进行大讨论,解疑答难,梳理知识,板书重点,解决难点。

5.把握线索,复述课文:根据文章的题材和写作线索,为学生提供关键词,然后引领学生在关键词的提示下进一步理解文本和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学会写作,拓展提升:引领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线索和写作思路,提供类似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仿照课文,小组合作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英语泛读课教学流程

Before-reading 读前热身,情境导入

方法引领,明确目标 While-reding 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解文本 after-reading 小组合作,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四、英语复习课教学流程

问题导入,呈现目标

知识梳理,整体构建

典题引导,点拨深化 达标测试,提升能力 盘点收获,拓展延伸

四,复习课主要教学环节

1.问题导入,呈现目标

最好直击要点,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目标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2.知识梳理,整体建构

教师在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网络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知识纲要、填图、列表比较、问题提示等,帮助学生完成这类知识的梳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回顾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也可以直接出现在复习课的学案上,让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立知识网络。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一对一检查、教师抽查或集体默写等方法进行落实。3.典题引导,点拨深化(题型要紧扣中考样题)

1.结合课本知识,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完成,进行自主训练同时将疑难问题划出。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切不可盲目交流,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2.小组就典型例题进行交流,重点在于发现题目所考的知识点、出错的原因;小组内出错多和无法解决的题目,有组长记录并质疑。教师集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全班进行交流展示,教师进行点拨。

教师进行点拨时应进一步从复习的整体考虑,就某一个问题展开,以点带面,从特性到共性,由表及里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化及规律的总结;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4.达标测试,提升能力

(测试题最好分层,保底不封顶)

精选题目,当堂达标,巩固所复习内容,并进行反馈和落实。进行达标检测,对于初三学生要直击中考,让学生明确中考的难度,既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密切联系实际,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5.盘点收获,拓展延伸(作业布置要分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简单总结本节的复习内容,自己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要掌握知识的规律和方法,并适当布置课下的复习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下。建议对学优生提高要求,综合题的练习要放在平时。

反思万类霜天竞自由,“问题导学 快乐高效”的课堂模式激荡起课堂的无限活力

1.让课堂开满问题之花

在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课堂中,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些疑难的问题,经过教师点拨,课堂成了师生交往、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课堂是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的绿洲。2.小组活动鲜活的课堂

小组活动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运用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以小组形式汇报讨论结果,自主,合作和教师的点拨这三步的反复运用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目标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3.先教后学,以学定教

三维目标的出示与课堂融为一体,知识树的构建,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容易领会。教师开始向“研究型”转变,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

4、实现了课堂对学生的关注

由于课堂的目标围绕学生构建,课堂的运转以学生为核心,因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主人翁的喜悦与责任,主动学习、敢于质疑,成为课堂的灿烂风景,善于合作、互帮互助成为课堂的靓丽色彩,同时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学会语言,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蕴含在英语学习背后的现代气息与时代文化,激发了他们探索当今时代发展变化的热情,让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5、明确了对教师的要求 高效课堂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条件的提供者、环境的营造者、动力的激励者

传统课堂教师是“单口相声”,“高效课堂”是“三句半”,三句是学生,那说在点子上的半句是老师。传统课堂上课教师揪着学生的头发“硬拔”,高效课堂是给了学生一把“梯子”;传统课堂上课对老师“嗓子”要求高,高效课堂对“脑袋”要求高

教师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超越。让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有成就感。

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苏霍姆林斯基

“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 ”让学生行走在成长的课堂上

“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快乐高效

---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曹俊霞

下载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李晓军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龙江一中问题导学探究发现李晓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