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欣赏简介

时间:2019-05-14 15:3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曲欣赏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曲欣赏简介》。

第一篇:名曲欣赏简介

兴隆乡学校经典名曲欣赏简介

1、《百鸟朝凤》

山东民间乐曲,唢呐独奏。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

2、《苗岭的早晨》 口笛独奏,白城仁曲 展现美丽的苗寨春色晨景和苗族人民愉快劳动的喜悦心情。

3、《单簧管波尔卡》波兰

普罗修斯卡

钢琴曲,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

4、《梦幻曲》 德国 舒曼 旋律温馨而甜美,勾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5、《杜鹃圆舞曲》 挪威 约纳森

三拍子圆舞曲,乐曲描绘生机盎然的景象,好似杜鹃鸟灵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

6、《那不勒斯舞曲》 俄国 柴可夫斯基

小号主奏 表现意大利女郎所跳的南方那不勒斯舞曲音乐。

7、《回家》 凯丽金曲

萨克斯独奏,表达了一个匆匆回家的游子在归途中所怀的热切渴望和甜美幸福的心情。

8、《小步舞曲》 德国 巴赫

三拍子舞曲,给人以淡雅、柔和之感和温文尔雅的动作与意境。

9、《欢乐颂》 德国

贝多芬

表现了全人类团结友爱的理想,表达出人民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愿望。

10、《牧童短笛》 中国作曲家贺绿汀 钢琴曲,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

11、《渔舟唱晚》

筝独奏同志,娄树华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

12、《丰收锣鼓》

民族管弦乐曲,表现了我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和喜获丰收的欢乐情绪。充分发挥了民族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13、《草原巡逻兵》

笙独奏曲,又名《草原骑兵》。乐曲采用了蒙古民歌的音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4、《小天鹅舞曲》

俄罗斯作曲家柴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的一段舞曲。表现四只小天鹅跳的一段欢乐舞蹈的伴奏音乐。

15、《我的祖国》 故事影片〈上甘岭〉的插曲。刘炽曲,深刻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和保家卫国和保家卫国的坚强信念。

16、《北京喜讯到边寨》

管弦乐曲,热情奔放的舞曲,取材于苗族与彝族民间音乐,表现了重大喜讯传到祖国边陲时,山寨的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欢庆的情景。

17、《秋日私语》 法国

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旋律优美,仿佛秋风吹醒树叶,落叶深吻大地,当这个世界寂静无声的时候,有情人喁喁私语,梦幻而悠扬。

18、《瑶族舞曲》 刘铁山 茅沅曲,民族管弦乐曲,生动地描绘出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19、《雨打芭蕉》何柳堂作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表达式了人们的喜悦炎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具有浓郁的岭南情调。

20、《梁祝》 小提琴曲,何占豪、陈钢

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21、《蓝色多瑙河》 奥地利

小约翰.施特劳斯

这是典型的圆舞曲风格的管弦乐作品,以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奥地利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22、《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韵。

23、《月光下的凤尾竹》 美国

林贝卡

听起来非常优美,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不同使人想起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林间,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轻清淡雅。

24、《二泉映月》

弦乐合奏,华颜钧,乐曲是由凄凉,寂静,转为悲愤怒号的情绪体现反抗黑暗势力与其坚决斗争的信心。

25、《命运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表现出一种柔和、纯良温和的品格,以优美抒情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26、《保卫黄河》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表现抗日军民斗志昂扬,奔赴战场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幅英勇抗战的壮丽画面,奏出硝烟弥漫,战马奔驰,勇敢杀敌,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的伟大气势。

27、《拉德茨基进行曲》

奥地利作曲家 老约翰.施特劳斯,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土气,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28、《月光》 法国作曲家 克洛德.德彪西。描绘出一幅月光照耀下,夜色迷茫,景物朦胧的绝妙画面。

29、《万马奔腾》 马头琴演奏 蒙古族音乐 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齐.高力宝演奏。表现了一匹烈马在赛场上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也表达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和对马的热爱。

30、《牧歌》内蒙古民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使人沉醉在蓝天、白云、羊群等交融而成的如诗如画的意境。

读唐诗》是著名词作家魏德泮的作品。谷建芬曲获得了2007全国少儿歌曲创作比赛的金奖。让孩子在快乐的儿歌中学习古诗,在优美的旋律中亲近经典。

《乘着歌声的翅膀》,艺术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是德国诗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

《花儿与少年》青海民歌,王洛宾整理歌词,描绘青海高原春天的美丽及青年们像春天般美丽的爱情。《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富盛名的圆舞曲作品。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旋律优美、流畅,色彩丰富,始终给人以新鲜变化无穷的感觉,节奏鲜明,《草原英雄小姐妹》是一首琵琶协奏曲,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彩云追月》古筝演奏曲,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回声》无伴奏合唱,尼德篮作曲家拉索作曲,双四声部男女混声 表现了回声在空旷、静谧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时强时弱的回荡。

《山童》我国西南地区的儿童合唱曲。歌曲通过山童的耳闻目睹,展示了色彩绚丽、音响纷繁的山间景物,生气盎然,更充满谐情意趣,令人心驰神往。

《土耳其进行曲》,奥地利作曲莫扎特被誉为“神童”。所作,钢琴曲,土耳其军乐的明朗、雄壮的特点。

无伴奏合唱曲。生动 3

第二篇:钢琴名曲欣赏

钢琴名曲欣赏

钢琴艺术是来自欧洲的音乐艺术,它真正进入中国社会,是在19、20世纪之交。在接受、学习、借鉴这一人类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同时,中国自己的钢琴艺术也随之孕育、萌芽、成长起来。

自20世纪初,第一首中国钢琴曲——赵元任先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于1915年正式发表以来,我国一代代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们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劳。中国钢琴艺术创作历经近百年的挫折与繁荣,取得较大成就,形成具有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钢琴曲库,包括改编作品、原创作品,大型协奏性作品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为我们勾画出了一条清晰的近现代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历程的线条。

一、20世纪初中国钢琴早期的探索阶段

1、萌芽起步期(1910—1929)。

进入20世纪,在西方音乐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音乐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王光祈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贯中西,具有爱国热忱的音乐家们,在中国乐坛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音乐运动。

1913年,赵元任根据民间音乐曲调创编了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并于1914年5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风琴弹奏会上公演,这预示着我国键盘音乐创作的启蒙。1915年,赵元任又创作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在《科学杂志》第一期公开发表,这是迄今所见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音乐作品。

这一时期为歌曲而作的钢琴伴奏,在“中国化”钢琴音乐创作方面同样作了种种探索。青主的《大江东去》、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卖布谣》以及黄自的《玫瑰三愿》等歌曲的钢琴伴奏,烘托和渲染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色彩的变化发展,成为艺术歌曲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时期的作曲家与作品: 赵元任: 《和平进行曲》(钢琴曲,1915 年)、《偶成》(钢琴曲,1917 年)、《小朋友进行曲》(钢琴曲,1919 年)、《锯大缸》(钢琴曲,1921 年)、《卖布谣》(歌曲钢琴伴奏,1925年)、《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钢琴伴奏,1926 年)、《也是微云》(歌曲钢琴伴奏,1927年)。

老志诚: 《牧童之乐》(钢琴曲,1932年)、《秋兴》(钢琴曲,1932年)。江定仙: 《摇篮曲》(钢琴曲,1932年)萧友梅: 《新霓裳羽衣舞》(钢琴曲,1923年)、《哀悼歌》(钢琴曲)、《钢琴教科书》

这一阶段的钢琴教学所采用的教材主要为《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练习曲作品599》、《车尔尼练习曲作品849》、《车尔尼练习曲作品 299》、《哈农练指法》、《小奏鸣曲集》等初级教材,这些外来的教材一直影响着中国钢琴教学。赵元任、萧友梅等人根据中华民族音乐的风格也先后编写过一些初级教材,但他们的教材根本没有用于钢琴教学的主修方向,只是作辅助教学与练习。

2、艺术创作雏形期1930—1949。

这个时期大致经历了近20年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30年代初期至30年代后期,第二阶段是30年代末期至40年代末期。第一阶段1930—1937。这个时期在中国左翼“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联系,以极大的热情引进介绍苏联的文艺理论与成就”的思潮影响下,“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艺术观逐渐沉寂,随之而来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艺术观与“救亡”的时代声音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股强大艺术潮流。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俄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纷纷来到中国,这对中国的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钢琴音乐人才,并一直影响着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1934年,贺绿汀《牧童短笛》的问世,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0年代的代表作品还有:1932年老志诚的《牧童之乐》、1932年江定仙的《摇篮曲》、1934年贺绿汀的《摇篮曲》、1934年俞便民的《C小调变奏曲》等作品。其中旅居日本的江文也创作的《十六首断章小品》(作品8)和《五首素描》(1935年)、《三首舞》(1936 年)曾在1938年威尼斯第四届国际作曲家比赛中获奖。这是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旅居法国的丁善德创作了《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

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到中国征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此时,有六首中国钢琴曲获奖,它为后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是战争、救亡与艺术发生更为密切关系的一个时期。

30—40 年代的中国钢琴音乐尽管创作手法各异,但在创作上却体现出一种共有的特征。在旋律写作方面,大多以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音阶调式、旋法为幕础,而又不拘于原有的民族曲调。在乐曲结构手法力面,他们在总结西方乐曲的曲式结构基础上,采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加花变奏”、“合头”、“变尾”等手法,来实现“变化再现”的目的,在和声写作方面,他们继承发扬了20年代一些作曲家对和声民族化探索的成果,运用一些细微、精致的和声处理来避免大小调功能结构与民族音调之间风格的矛盾,形成了独特的既具欧洲古典和声典雅又透发出中华民族色彩的和声风格。在复调写作方面,“很擅长于在创作中自由地编制纯朴、动听的复调织体,用行云流水般的五声化旋律做成的各种自由对位,既体现了欧洲复调技术的规格与精神,又融进了中国式的旋律思维,从而成功地显示了西方对技法与我们的民族音乐语言相结合的巨大潜力”。此时期的作曲家与作品: 1946年瞿维的《花鼓》,是40年代描写人民新生活的钢琴音乐代表作。1941年贺绿汀的《怀念》、《小曲》、冼星海的《哈萨克舞曲三首》等也是这一时期优秀的作品。

1947年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迄今为止见诸资料中我国最早的无调性现代钢琴曲。

1945 年丁善德创作了《春之旅》 1946年陆华柏创作了《浔阳古调》

1948年陆华柏创作了《农作舞变奏曲》

二、20世纪中叶中国钢琴的艺术创作阶段

1、艺术创作繁荣期1950—1966。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教育在中国得到了发展,钢琴音乐创作也有了根植的土壤。“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

一系列文艺政策成为社会主义新文艺的响亮口号。用西洋乐器表现中华民族的风格与特点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艺术方针的具体实践。标题性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一大特点。大多数作品使用了中国传统器乐标题性作为曲名,也有的兼用无标题音乐与标题音乐两种命名法相结合的方式为作品题名,这种表现人 的心理与情感方面且富于抽象性和预示性的中国音乐标题,是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风格特征的另一体现。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大致有七十多首。如: 丁善德:

1950 年创作了《第一新疆舞曲》

1953年创作了《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 1955 年创作了《第二新疆舞曲》

江文也:

1950 年创作了《乡土节令诗曲》 1951 年创作了《渔夫舷歌》

马思聪:

1950 年创作了《三首舞曲》 1952 年创作了《粤曲三首》

陈培勋:

1952 年创作了《卖杂货》 1952 年创作了《旱天雷》

1953年创作了《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 1959年创作了《思春》、《旱天雷》

桑桐:

1952 年创作了《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1959 年创作了《随想曲 》

朱工一:

1952年创作了《序曲三首》 廖胜京:

1953 年创作了《火把节之夜》 汪立三:

1953 年创作了《蓝花花》 1957年创作了《小奏鸣曲》

蒋祖馨:

1955 年创作了《庙会》 杜鸣心:

1955年创作了《练习曲》 1956年创作了《变奏曲》

朱践耳:

1955 年创作了《序曲二首》 殷承宗:

1955年创作了《快乐的啰嗦》

黎英海:

1956年创作了《民歌小曲五十首》 刘庄:

1958年创作了《巴蜀之画》 郭志鸿:

1958年创作了《新疆舞曲》

王建中:

1958年创作了《云南民歌五首》 1961年创作了《变奏曲》

周广仁:

1958年创作了《小红军》

吴祖强、杜鸣心:1959年创作了《鱼美人选曲》 田丰:

1960 年创作了《高山族组曲》 石夫:

1964 年创作了《塔吉克舞曲》 储望华:

1964 年创作了《翻身的日子》

1958年10月,出版了杨儒怀的《八首民歌短曲》。这八首短曲都是根据民歌改编而成,东蒙民歌《小情人》、蒙古民歌《淌得哥哥》、贵州民歌《山歌》、山西民歌《提起哥哥走西口》、《真魂魂跟上你走》和《配夫妻》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陕北民歌《信天游》。1959年1月,《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创作丛刊——简易钢琴曲集》正式出版。曲集中有10首小曲:青海民歌《送大哥》,朝鲜民歌《大同江边》,东蒙民歌《诺恩吉娅》,陕西陇东民歌《民歌主题变奏曲》、《摇篮曲》、《让开,让开!》,四川民歌《花儿慢慢摇》,越剧主题《小序曲》,戏曲牌子《拜厢》,湖北民歌《双撇笋》。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在沈阳、成都、武汉、西安、广州等城市先后建立了音乐学院,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相继设立了音乐系,钢琴教学已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钢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在教学中,教师除了采用欧洲的传统钢琴教材外,还自编了一些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教材。有黎英海编写的《五声调式钢琴练习曲》、《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有中央音乐学院编写的《中国钢琴曲选》、有《钢琴教学曲选——中国作品集》等等。一批青年钢琴家(如倪洪进、傅聪、李民锋、丁逢辰、李其芳、史大正、刘诗昆、殷承宗等)脱颖而出。

2、艺术创作改编期1966—1976。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的历史上被称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转折期。

文化大革命时,一批钢琴家、教授被集中起来,讨论为“样板戏”唱腔写钢琴伴奏的问题。因此,在当时出现了家喻户晓的钢琴伴唱《红灯记》,后来又出现了钢琴曲《甘洒热血写春秋》、《家住安源》、《北风吹》等。还有一批作曲家、钢琴家并未停止工作,他们采用原歌曲、故事标题,改编成为钢琴音乐,通过了“四人帮”的政治审查。

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还包括:

刘诗昆: 1966年创作的《公社社员喜洋洋》 崔世光: 1967年创作的《松花江上》 1976年《夫妻识字》

王建中: 1972年创作的的《赤胆忠心》、《大路歌》 1973年创作的《陕北民歌四首》《百鸟朝凤》、《梅花三弄》 1974年《绣金匾》

储望华: 1972年创作的《二泉映月》 1973年《浏阳河》

杜鸣心: 1975年创作的《红色娘子军组曲》 黎英海: 1975《夕阳箫鼓》

陈培勋: 1975年创作的《平湖秋月》 1976年创作的《流水》

周广仁: 1976年创作的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殷承宗、储望华、盛礼洪、刘庄等人:

1970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 1976年创作的《十面埋伏》、《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北风吹》

三、20世纪末中国钢琴的多元化创作阶段(1977—1999)。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粉碎,中国结束了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伴随“拨乱反正”及其后的“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艺术上运动的开始,中国当代社会进入了解放思想的新时期。全新的思想观念、多元的文化观念和观念的急速转化等使这一时期的音乐观念由文革期间的“一元化”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这一时期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许多作曲家在坚持中国调式特性的和声研究与革新的同时,更为大胆的吸收、运用西方的现代作曲技法,对新的风格、新的音响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尝试,他们有选择性地使用了各种无调性变体手法(如“十二音技法”等);有的则自己独创技法体系(如“太极作 曲系统”等),且使理性的思考与创作实践同步进行,创作了不少风格迥异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

黄安伦的《序曲与舞曲》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此曲获“国庆”周年献礼器乐创作比赛二等奖。

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

汪立三:

1977年创作的《叙事曲——游击队歌》 1978年创作的《兄妹开荒》

黎英海:

1978年创作的《阳关三叠》、储望华:

1978创作的《新疆随想曲》、《红星闪闪放光彩》 崔世光:

创作的《松花江上》等等。

进入80年代后,这种创作态势尤显突出,从钢琴音乐创作题材的宽泛性、形式的多样性、技法的创新性以及音乐所表达思想内涵的丰富性,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进入了多元化 的发展阶段。随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的深入,为作曲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此同时,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理论及表现手法又拓宽了作曲家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技巧。这个时期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又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这一创作观念己成为这个时期钢琴音乐创作的显著的特征。

1986年殷承宗的钢琴伴唱曲《红灯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

汪立山:

1980年创作的《梦天》、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钢琴套曲《他山集——序曲与赋格五首》

罗忠镕:

1986年创作的《钢琴曲三首》(《托卡塔》、《梦幻》、《花团锦簇》)王建中:

创作的《彩云追月》、《樱花》、《谐谑曲》、《陕北民歌五首》 朱践耳:

创作的《云南民歌五首》 石夫:

创作的《即兴曲》、《第二新疆舞曲》 倪洪进:

创作的《壮乡组曲》 黄虎威:

创作的(欢乐的牧童》 孙以强:

创作的《春舞》

陈铭志:

1982年创作的《钢琴复调小品八首》 权吉浩:

创作的《长短的组合》、《宴乐》 陈怡:

创作的《多耶》 周龙:

创作的《五魁》

崔文玉:

创作的《第一奏鸣曲》 杨衡展:

创作的《但曲》 姜小丽:

创作的《寒号鸟》 蒋祖馨:

创作的《箴前》、《第一奏鸣曲》、钢琴组曲《山花烂漫》 崔世光:

创作的《山泉》、《山东风俗组曲》 高为杰:

创作的《秋野》 彭志敏:

创作的《风景系列》

丁善德:

创作的《儿童钢琴曲八首》、《小序曲与赋格》、《小奏鸣曲》、《前奏曲六首》、《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 夏良:

创作的《西双版纳风情》 赵晓生:

1986年创作的《太极》 刘敦南:

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山林》 杜鸣心:

创作的钢琴协奏曲《春之采》

谭盾:

创作的钢琴组曲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 结语

据不完全统计,在本世纪前半叶的近50年间,比较重要的中国钢琴作品大约有34首(其中几乎绝大多数属于小品、或小品组曲性质的作品)。而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将近20多年间,公开发表及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中国钢琴作品已达百首左右。从“文革”结束以来的30年间,公开发表及在实际教学、演出中选用的作品则达到了250多首,并且几乎囊括了钢琴音乐的大、小各种体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几乎绝大部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者都不同程度地为体现钢琴风格的民族化和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总之,钢琴专业论文代写建国60年特别是近30年来中国钢琴界在和各有关方面的相互配合下为发展中国钢琴事业所体现的巨大热情,及所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突出的,深信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中国的钢琴事业必将以更新的面貌呈现于社会主义祖国的乐坛和世界乐坛。

第三篇:流水欣赏 古筝名曲

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流水》 【教学思路】

我国古代的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尤其是古代音乐艺术更是博大精深,耐人品味。本课通过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琴曲《流水》和围绕古琴曲的艺术特点与古琴文化的探究,并适当扩展到其他中国古代乐曲和古代乐器的学习,从而对琴歌古曲有一个清晰了解和理性的认识。达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和民族意识。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音乐教学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之上,掌握和领会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风格、神韵和气质,引领学生高层次地鉴赏音乐,丰富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艺术修养”。“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针对现阶段学生热衷流行歌曲、情歌和摇滚的现象和社会环境强大气流的冲击,所以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情体验,初步认识、了解我国古代器乐曲的发展简史;感受、体验蕴含于古琴曲中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教材分析】

古琴曲《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这首古曲淡泊、优雅、深邃,意境深远。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作者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该曲式为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乐曲为复杂的多段体结构,原分九段,可以划为四个部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聆听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古琴的知识,感受古琴的音色,体会古琴的文雅深邃,并初步理解古琴曲的风格特征。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古琴曲《流水》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讲述、讨论、练习、自学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以欣赏《流水》作为重点内容学习,课上教师提供《流水》音像资料,完整欣赏与重点段落聆听相结合,了解古琴各种演奏法,并对乐曲“起承转合”结构和音乐要素有初步了解。

2、利于课本教材及教参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教师提供音、视频学习资料,学生通过观赏古琴的历史、形制、曲谱以及与古琴相关的音乐故事来丰富知识。【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1、重点放在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上,也可采用“边听、边看、边讲、边讨论”的方法组织教学。

2、古琴知识性教学内容,根据课前提供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自学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活动,启发学生自己探索。

3、拓展学习研究活动,让学生感知中国古代音乐走向世界的蕴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古琴曲淡泊、优雅、深邃,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有关古琴的知识,并初步理解和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教学准备】

1、学生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预习、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如:什么是古代“八音”?)并进行集中;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资料并进行整合,以便在课上资源共享。

2、教师方面:除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并积极准备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设计和制作课件以便对教学进行指导。【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赏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而歌”视频。

导语:同学们,看到眼前这一精彩的画面,你们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2、学生交流:(生成)教师:说得好!“击缶而歌”这种别出心裁的创意表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的音乐文明与伟大。今天的课就让我们随着奥运的铿锵击缶一起来了解我国古代更多的乐 器。

3、对比欣赏,导入新课 ⑴、欣赏与思考:

◎课件1播放影片“战国时期古琴演奏家高渐离演奏古琴”的片段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请注意观察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演奏什么乐器?你能说出影片所表现的年代吗?

◎课件2出示问题:

以上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能说出影片所表现的年代吗? ⑵、学生交流:(略)

二、感受古琴文化,欣赏琴曲《流水》

1、对比古筝和古琴音色

◎课件3出示古筝和古琴的对比图

师:大家请注意,这两种乐器很相似,你们能从乐器的外形、音色和演奏方式进行对比、辨别后,能确定刚才播放的电影短片中主人公演奏的乐器是哪一种吗?明确:其实,现在大家说对了,刚才播放的电影片断中主人公演奏的乐器是古琴。那么,古筝和古琴在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呢?

◎课件4古筝和古琴的音色对比 学生交流:

归纳:古筝——音色清晰,弹性、穿透和颗粒状; 古琴——音色深邃,悠远、空灵和细腻感。

2、了解古琴文化

◎课件5播放古琴的简介视频(滚动式字幕与话外音)(古琴——)

师:声如其形,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对古琴以及它的音色想必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

3、聆听古琴曲《流水》

◎课件6播放古琴曲《流水》

师:今天,让我们随着古琴曲《流水》的描述走进时光的隧道,回到遥远的古代来感受千年久远的乐音,体验博大精深的古代音乐文化,感受乐曲中描述的那种缠绵悱恻、委婉动人的文人情致。师:听完这首曲子,你们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这首乐曲是否似曾相识,有谁在哪里聆听过?(学生根据以往经验进行交流发言)

学生1:讲述音乐小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

学生2:讲述《流水》随“航行者”太空船遨游太空的情况。

(师生评价)

4、学唱主要旋律,记忆音乐主题。◎课件7古琴曲《流水》谱例

师:其实,要很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首先对乐曲的主题要能够熟悉和记忆。请大家打开课本167页,看着课本的谱例,跟老师的钢琴学唱这段音乐主题。在学唱的过程当中,请你们仔细观察谱例是采用了几拍子的节奏,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是什么?并带着情感来演唱。(学生讨论回答)

5、音乐分析:

师:下面,我们尝试来对作品的音乐要素进行归纳。◎课件8古琴曲《流水》的音乐要素

节拍 节奏 旋律 情绪 风格 调式 曲式结构 主题

(变化拍子)2/4 3/4 4/4 自由富于 变化密集 和疏松相 结合 淡泊、优雅、深邃,意境 深远。平静 起伏 激越 舒缓

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体,结合摹拟性的展开,既有华丽新颖的技巧展示,又保持 了朴实沉郁的风格。f 大 调 起,承,转,合。

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奔腾的江河与大海,表现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

6、复听琴曲《流水》。

师:通过分析,我相信当我们再次欣赏这首作品时,能够真正体会这首乐曲的内涵。那么,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呢?还是虚幻、臆想呢?(师生互相交流)师:好,我们欣赏到这里,你们能否感受到古人的一种文人情致,能否感受到音乐作品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三、拓展欣赏,探究我国古代音乐精髓。

1、了解中国古代八音。

师:同学们,不仅古琴,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中华民族音乐源远流长,这节课,借助了解古琴的契机,我们也来简单了解我国古代八音。这个问题有请我们班上擅长器乐演奏的xx同学来给大家介绍,其他同学根据他的介绍进行补充。大家欢迎!

2、学生1上台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介绍。◎课件9古代八音

中国古代乐器金之属—编钟 中国古代乐器石之属—编磬 中国古代乐器木之属—柷 中国古代乐器丝之属—琴 中国古代乐器匏之属—竽

中国古代乐器革之属—双鸟双虎吊鼓 中国古代乐器土之属—埙、缶 中国古代乐器竹之属—排箫 学生2推荐欣赏乐曲片段。

(编钟和乐队演奏的《梅花三弄》;埙独奏《离殇》。)

学生3:现在请同学们来听辩一组不同(八音)乐器演奏的音乐片段,请大家在聆听时对这些乐器进行“对号入座”。

◎课件8音色听辩(编钟、编磬、埙、古琴)

3、拓展赏析:

师:古琴曲的淡泊、优雅、深邃,也许对于你们来说,可能会感到“平淡、无味”,但是,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世界的才是经典的。许多古代经典的音乐作品蕴涵了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底蕴,所以成为很多当代作曲家索取的音乐素材。通过今天的课,你们也许会发现当代的音乐作品中会有古代音乐的身影 „„。

◎课件9古曲今唱。①流行歌曲《十面埋伏》。②影视歌曲《男儿当自强》。(音乐旋律采用古曲《将军令》)

4、课后作业:悠悠千年古乐,现如今被很多艺术家引用到各种种类的近代音乐作品和各种不同形式的音乐表演中,这说明了什么?请同学课后思考,写一篇课后感言。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欣赏了古琴曲《流水》;感受了古琴文化;探讨了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初步了解了其他的古代乐器。这些内容只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沧海一粟,我们只是在课上“蜻蜓点水”般的做了个大概的了解。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课,能让你们渐渐喜欢我国的古代音乐,让这些先人留给我们宝贵的音乐财富通过你们继续传承下去。

初中音乐赏析教案古琴曲《流水》 【教学设计理念】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多元文化,激 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在对音乐作品的比较聆听中,引到学生自主探 究,认识并了解我国古代音乐中具有文人情致的代表性器乐作品和这些作品中反 映出的一种“曲风文雅、意境高雅”的品质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聆听、赏析古琴曲《流水》,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的基础常识,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和体验古琴曲追求的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看、讨论、体验、探究等活动,体验名曲的意境和古琴曲 的风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思想感情,增进他们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流水》的欣赏,通过伯牙、钟子期的感人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古琴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瑰宝——古琴的热爱。【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古琴曲的深邃意境。【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1、用聆听、讲解、感受、思考、讨论、体验、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2、通过讲故事、拨动皮筋引领学生探古寻音和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3、古琴知识和乐曲意境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提问,启发学生自己 探索。

【教学过程】

一、闭目静神创心境:

导入:为更好的进入本堂课的欣赏,现在请同学们闭目静神片刻。

二、古韵声声续心境绵情源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继续闭目静心聆听一段音乐,想想音乐会带给你怎样的 心境?(注: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

生:音乐带给我一份优雅恬静的心境;音乐带给我灵动而又深远的心境;音乐带 给我一种莫名无语的心境„„

师:那同学们想过你为何有如此心境呢?(注:问题设坎打下伏笔)

生:„„(注:此环节因不同的班级会出现不同的反应,但大多班级的同学会产 生茫然无语的境地)师:(话锋回转,导问渐入课题)那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音乐?或者说是由 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

生:古琴音乐;古筝音乐„„(注:因知识不一,会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说明:此环节如学生们出现音色辨别的争议,可适时加入简述古琴与古筝的基本 区别。(注:此环节学生传发介绍古琴乐器的相关资料。目的是:引发学生自主 学习,延伸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聆听古琴曲引发了很多美妙的心境,与此同时又让我 们产生了无语的感觉,那么今天我们将通过古琴音乐来领悟其深邃的意境。(注:出示课题)

三、故事反倒设悬疑,问题引入思因由

(设计意图:高山流水“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对此

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和耳闻,但故事背后蕴涵的古琴曲大音希声之境界所带来的曲 高和寡却让学生耐人寻味,此环节通过悬疑问由引领学生探古寻音)

师:同学们知道一曲《高山流水》激荡出“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千古流传,那同 学们对于故事中俞伯牙遇知音后又失知音做出的摔琴叹息之举是如何理解的呢?(注:此环节请学科代表分发与古琴相关的故事资料)问题提出,同学们议论纷纷„„ 最后学生感悟到:

师:很好!从刚才同学们对“伯牙遇知音”的故事理解以及我们刚才初步接触到 的古琴琴韵,古琴曲意境之深远带给我们曲高和寡之感,接下来,我想和同学们 一起通过古琴曲《流水》来尝试“演绎”一番新世纪版的“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不知同学们意下如何啊? 生:(同学们会意一笑,满怀期待)

四、皮筋调动心鸣,引发赏乐臆想

(意图说明:古琴曲意韵深邃、曲高和寡,对于现代初中生在欣赏时难免会出现 无所适从的现象,通过随琴曲拨动牛皮筋的手段来促使学生与古琴音弦达到共振 的效果,以此来引发学生产生赏乐臆想)

师:在“演绎”之前请同学们拿出刚才进教室时老师分发给每一位同学的牛皮筋,(此时同学们眼神中略带疑惑)请同学们保持刚才赏乐的心境,继续闭目静心聆 听古琴曲《流水》并随琴音的起伏轻轻拨动你手中的“弦”(注:皮筋),把自 己置身于鼓琴者的心境,想想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师:刚才我们静心完整聆听了古琴曲《流水》,请问,你在述说什么?传递什么......? 生:畅所欲言

五、问题拓展深入,赏乐探古寻音

师:刚才同学们对古琴曲《流水》有如此奇妙之感受,想过它通过什么手段或手 法来演绎如此神韵的吗?那么接下来,我们结合课本:“拓展与探究”中第1、2 题中所提出的问题来进一步深入探知感寻古琴曲《流水》带给我们的神韵。师:首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介绍古琴音色及演奏技法的视频,想想古琴 曲《流水》中是如何运用琴音及演奏手法来表现其深远意境的?(注:投影板书:

一、古琴音色之特点

二、古琴常用演奏技法)

师:有了对古琴音色及常用演奏技法的初步了解及之前聆听古琴曲的感悟,我们 再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拓展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来谈一谈,古琴曲《流水》所表现 的是实景、还是实情?还是虚幻、还是臆想?

生:„„(注:问题提出,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师:很好!此时同学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古曲音 乐风格特点的思考,那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份思考和疑惑再来聆听一遍《流水》,看看同学们在这次聆听中是否能找到你心中确切的答案?在这次聆听时请同学们 带着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继续闭目静心聆听琴曲《流水》,再入佳境探古寻音„ „(注释:此环节老师出示若干装有水的盆或桶,引导学生把手置于水中随琴韵 在水中游动)(意图说明:古琴曲《流水》乃表现流水之形态,意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来抒发对大自然壮丽的赞颂。此环节在前面同学们用皮 筋与琴音产生共振带来的神韵中,再通过俱像的水来引发琴音(鼓琴者)与心灵(赏乐者)的碰撞,那岂止是课堂的升华更是古韵的回荡„„)师:有了水的流动和心的灵动,你已经有“弦外之音”了吗?

生:畅所欲言

师:很好,同学们对琴曲《流水》进一步的心灵感悟为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感情 基础,那么同学们想过琴曲《流水》是如何通过古代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手法来表 现“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吗?

六、大音希声话神韵,古曲艺术荡心魂

师:古琴音乐的语言和结构手法,大多非常自由、狂放,结构中“忘形”的成分 较多。鼓琴者由于注重个人浮想联翩,因此鼓琴时基本上是心到手到。当然,由 于鼓琴者的思绪并不紊乱,所以琴曲的陈述,也总会有某些结构规律可循,只不 过其结构规律比较模糊、隐蔽而已。相对而言,琴曲中采用“散起—入调—入侵 —复起—散出”等音乐陈述过程者,最为多见。例如古琴曲《流水》的结构就是 如此: 投影板书:

古琴曲《流水》曲式结构 起 承 转 合

散起:深沉、浑厚 入调:清澈、透亮 虚虚实实、若隐若现

入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复起:跌荡的旋律,使人目眩神移,惊心动魄......散出:清越的泛音,使人沉浸于古调希声中......师:古琴不仅音色优美,同时还具有精深高妙的美学内涵,深沉蕴藉、潇洒飘逸 的风格特点,古色古香、典雅质朴的文人气度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其艺术 深邃高妙而又源远流长,正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灵魂所在。古琴音乐最擅长用 “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 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同学们只有用心深 入古琴音乐,才能对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有更真切的认识。

(说明:此环节在恰当讲解并引导学生分析琴曲《流水》的同时,向学生们分发 介绍古琴文化内涵、古琴音乐美学等相关文字资料。此举目的是:通过学生对相 关资料的阅读延伸学生对中国古琴音乐更深层次的了解。)六:古韵回荡,情意延绵

师:同学们,四百年前的琴人用“韵多声少”的心境把琴乐的审美提升到极精致 的“清微淡远”境界。聆听古琴曲,话神谈韵,就要求宁静。有句话说的好“声 中求静耳,静中蔼醉心”这也是老子强调的“大音希声”之境界。愿古人传世之 音延绵今世之情„„

第四篇:中国名曲欣赏 春江花月夜

中国名曲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早在1875年以前就在民间流行,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叫《夕阳箫鼓》。1895 年琵琶演奏家李芳园把它收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改名为“浔阳琵琶”,共有十段音乐,并在每段前都加有文字小标题。有人因此又称它“浔阳夜月”或“浔阳曲”。1935年前后,上海 “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族管弦乐曲,并且借用唐代著名乐府《春江花月夜》之提名改为现名。解放后,经我国许多专业作曲家和指挥家的不断努力,使乐器配置和乐曲处理更臻完善,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此曲音乐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232 1231 ︱2-︱).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春江花月夜》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实现了大自然景色的变幻无穷。

《春江花月夜》全曲一般分为十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富于诗意的小标题。这些标题是:

一、江楼钟鼓;

二、月上东山;

三、风回曲水;

四、花影层叠;

五、水深云际;

六、渔歌唱晚;

七、回澜拍岸;

八、桡鸣远濑;

九、欸乃归舟;

十、尾声。为了使乐曲的音乐结构洗练、集中,一般都省去第三、第八两段。

第一段“江楼钟鼓”。是引子及主题的呈示部分。引子琵琶用清脆的弹、挑音模拟着江楼鼓声,由慢到快,萧以轻微的颤音呼应,宛如春风吹拂下的江水涟漪,把日落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非常细腻。接着乐队奏出具有江南风格的主题:666 126︱ 5 56︱„„它抒情、优美、婉转如歌,描绘出夕阳下,泛舟江上,游船、萧鼓齐鸣的动人情景。由萧和琵琶奏出的尾句是一个循环贯穿于每个段落的固定终止型乐句,好似人们在耳闻目睹萧鼓、明月、花影、云水、渔歌等景色时,由衷地发出“春江花月夜美如画”的赞叹之声。

第二段“月上东山”。大鼓滚奏的轻声轰鸣,使乐曲显得意境深远。夜,降临了。这是乐曲的第一变奏部分,主题移高四度作自由模进,旋律具有一种徐徐上升的动感,音乐恬静而开阔,流畅而清澈,形象描绘了水波涟漪、明月升空的夜景,使人仿佛置身于夜色朦胧,江清月白之中。

第三段“风回曲水”和第四段“花影层叠”合为一段,是乐曲的第二变奏部分。曲调在层层下旋之后又回升,出现了旋律线的起落,音乐的动力增加,在一个徐缓的曲调之后,琵琶以四组先紧后宽的音型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犹如江畔柳丝在夜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抚摸下含笑点头;木浆打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拖着那荡漾的轻舟„„与前面所描绘的恬静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第五段“水深云际”。这是乐曲的第三变奏部分。音乐主要在浑厚的中低音区进行,并以浓重的笔墨描绘了江中晚景;忽而,在万籁俱寂的意境中,出现了琵琶飘逸透明的泛音;接着许多乐器同奏长音3-︱ 3-︱,长音下响起了古筝描写流水的快速拨弦声,与随后的2 ︱1 2 ︱6 „„构成一幅绝妙的音响图画。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把听者带入了江天一色,空旷朦胧的江中晚景。第六段“渔歌唱晚”。这是乐曲的第四变奏部分,是一段非常富有特色的音乐。萧和琵琶在木鱼的伴奏下,吹奏出如歌的递降旋律,每一句的第三小节都用休止半拍起拍,使乐曲显得生动、活泼、诙谐、风趣,表现出渔翁一边摇橹、一边歌唱的闲适神态。然后乐队合奏,速度突然加快,勾画出一幅白帆点点、由远而近、渔歌四起的动人画面。

第七段“回澜拍岸”。这是乐曲的第五变奏。琵琶弹出一串由慢渐快、顿挫有力的模进音型,接着由乐队奏出气势宏伟的旋律,恰似群舟竞归,激起江水拍岸,波涛飞溅之意境。

第八段“桡鸣远濑”。常删除不奏。

第九段“欸乃归舟”。这是乐曲的第六变奏,也是全曲的高潮。“欸乃”是形容摇橹的声音。音乐在古筝由低到高的切分划奏衬托下,由弱而强,由慢而快,乐器由少而多,逐一加入,使得曲调紧凑有力,激动人心。形象的描绘了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欢乐声浪响彻江面,达到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陡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像是船队推水前进浪中行船,船在水花飞溅中远去。

第十段“尾声”。二胡与萧先后奏出悠扬、徐缓的主旋律,音乐优美轻柔,又回到乐曲开始时的幽静深远的意境中。结尾处轻而飘渺的一声大罗使音乐更具深远悠长的意境。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只有一轮明月照着春江流水,泛着点点银光,在不停的闪烁。

第五篇:中国十大名曲欣赏

中国十大名曲欣赏

------------------

中国十大古典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俞伯牙在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别子后思念,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月秋风秋夜长,之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以堪;自稽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甚。

1、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2、广陵散琴曲

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稽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於《神奇秘谱》。又名《广陵止息》。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积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现存琴谱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又一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与正史有出入)。据《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共四十五段。此曲早已绝响,解放后不少琴家才将它译奏出来。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

3、平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雁落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传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众说不一。此曲琴谱最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问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不仅广为流传,而且经过加工发展,形成段数、定弦、调式、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来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鹄鸿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也有从鸿雁“回翔瞻顾之情,上下颉颃之态,翔而后集之象,惊而复起之神”,“既落则沙平水远,意适心闲,朋侣无猜,雌雄有叙”,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现在流传的多数是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又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基调静美,但静中有动。诸城派的《平沙》,增加了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衬下用模拟手法表现大雁飞鸣,此呼彼应的情景,形象鲜明生动,别具一格。

4、梅花三弄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 弄」。

5、十面埋伏

乐曲描写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後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 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於乌江,刘邦取得胜利的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谱最早见于《华秋频琵琶谱》(1819)。明王宝(1598-1662)《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全曲分十三个段落,都标题可归三部分:

第一部分:

(1)“列营”全曲序引,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音乐有散渐快,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

(2)“吹打”。

(3)“点将”主题呈式,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但轮一句轮一拂轮)和“扣、抹、弹、抹”组合指法,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

(4)“排阵”。

(5)“走队”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用“遮、分”和“遮、划”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

第二部分:

(6)埋伏 表现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该下伏兵,气象宁静而又紧张,为下面两段作铺垫。

(7)鸡鸣山小战 楚汉两军短兵相接,刀枪相击,气息急促,音乐初步展开。

(8)九里山大战

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马蹄声、刀戈相击声、呐喊声交织起伏,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后用拼双弦、推拉等技法,将音乐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项王败阵。

(10)乌江自刎

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表现项羽自刎;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又称“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原曲还有:

(11)众串凯。

(12)诸将争功。

(13)得胜回营。卫仲乐先生的演奏指“自刎”止,后三段删去不奏。今日诸家大多承用此法。

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

6、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一九二五年前後,上海大 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

《春江花月夜》。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64年前成书的《今乐考证》称为传统琵琶曲《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时已将以来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分别借用唐代乐府题名,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春江花月夜》,情趣也由原来“秋意晚江别”而发展成比较健康向上,春意盎然,清新优美。解放后用乐队合奏全曲分成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的画面:

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台,5、水云深际

6、渔歌唱晚,7、回阑拍岸,8、桡鸣远籁,9乃归舟,10、尾声

7、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 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片段1)。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片段2)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8、胡笳十八拍

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

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 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9、汉宫秋月

此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为二胡曲。据载,二胡是刘天华先生所传。《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

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10、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 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之意。

视听网站:中国古曲网

下载名曲欣赏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曲欣赏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意大利名曲欣赏

    教学设计:欧洲风情《桑塔·露琪亚》礼参初中:赵桂峰 【年级】七年级(上册) 【课型】综合课 【设计意图】 《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民歌,而桑塔·露琪亚也是意大利......

    中外名曲欣赏教案专题

    《中外名曲欣赏》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外名曲欣赏 总课时:28 培养目的: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使学生熟悉中外音乐,增进乐感,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考核方式:堂考或卷考 课程......

    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欣赏

    竹笛名曲《牧民新歌》教学欣赏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型:欣赏课 (竹笛名曲) 授课对象:三年级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竹笛、陶笛、多媒体教学目的: 1.通......

    中外名曲欣赏期末试题总结[精选五篇]

    中国歌曲 1. 古琴曲 《酒狂》 阮籍登搭 登~ 搭~。(中音)登搭 登~ 搭~!高音) 2. 昆曲 《牡丹亭》 游园惊梦 汤显祖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3. 古筝曲《渔舟唱晚》 娄树华编曲 比较多滑......

    小班奥尔夫音乐名曲欣赏:云妖之舞

    一、活动目标: 1、感应乐段,并以不同肢体部位做出渐强与渐快的动作。 2、配和音乐,培养幼儿创造发明塑料袋的不同玩法。 二、活动准备: 挂图p4,塑料袋、橡皮筋、软垫、打棒若......

    中外名曲欣赏结课论文(共五则)

    一、作品背景 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在西北地区,每逢春节就举行红火的秧歌舞活动,人们同歌共舞,互相祝贺。“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而《......

    摄影欣赏课程简介

    学习摄影的意义:两种需要 1.社会需要—为社会服务 2.个人需要—为自己生存 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戏剧电影电视是乘除法 摄影首先是技术:摄影技术历史发展170多年,是技术革命的......

    名曲串情书

    名曲串情书 彭炳忠 《小微》: 《你现在还好吗》?在《分手的夜里》,与你《吻别》之后,我坐在《三套车》来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天涯孤客》的我《望星空》唱起《单身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