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

时间:2019-05-14 15:24: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

第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

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策略初探

平南县丹竹镇丹竹小学

李锦丽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形成了这样的模式:老师布置题目,学生写,写完了由老师精批细改,讲评。这样的作文教学环节确实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理念,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真正地体现出来,没有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这个“主体”没有参与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学生和作文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没有真正融入其中,虽然教师们对作文精批细改,改完后的作文已是“满纸红遍”,终究只能事倍功半的效果。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应该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丰富积累,乐写源泉。1.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不爱写作文,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或者有时候觉得有话说,但一到下笔,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观察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活跃思维,引导他们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的变化,身边的老师同学亲人,社会上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的言行举止,留意身边的小事,将观察生活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天,持之以恒,养成一种习惯,形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样才会笔下生。

2.积累情感

写作要情动而辞发,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之所以动人全在于其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习作若没有这情字,还能真实感人吗?老师应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引导学生积累情感体验 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同时还要学会思考,如从买菜这件事中,或者学会了讨价还价识别真假,或者感受到农民的艰辛与朴实,或者看到小商贩短斤少两的丑恶行为有了体验和思考,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

3.积累语言文字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这就要引导学生遨游书海,汲取丰富生动的语言,把优美词句,语段摘录下来,尽可能背下来。教师可以开展各项活动,持续巩固学生的兴趣,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好句好段,每周一评比,长此积累,学生在习作时想用某些佳句好段,便得心应手了。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之源,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教师就应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将学生被动的写作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内需,使学生把写作当作乐事,趣事。

第二步:让学生“想作文”,“说作文”,乐写的前奏。

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那么,你要说的话又来自哪里呢?来自你脑袋里的思想??“言为心声”!想好了,才能说好、才能写好。如果头脑里是一团乱麻,说出来就会语无伦次,写出来当然就更糟糕了。我们听过“打腹稿”这句话吧,打腹稿,就是想作文;大诗人李白醉酒之后能写出好的诗篇,因为他喝酒之后,情绪高涨、思想活跃,所以写出来的诗才生动、深刻。“想作文”,不但不奇怪,还很重要呢!所以,你千万不要忘记:在写作文之前,还应当有一个“想作文”的过程。所以在《人》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想作文”环节,让同学们“打腹稿”,做到胸有成足。想作文是写作文的基础。在写作文之前,你想作文了吗?是怎样想的?想作文,一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想题目?想内容?想结构?想技巧?想语言。

1、想题目:要想如何扣题,如何不跑题。它解决的是“帽子”的问题,一定不要张冠李戴。我们本次作文要写的是“人”的文章,不是景物、不是动物。

2、想内容:就是想“写什么”?主要是什么立意?用什么材料?它是想作文的主要步骤,解决的是“灵魂”的问题。你想写的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突出之处?都要想好。

3、想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这一步骤可以写成提纲,它解决的是“骨架”的问题。

4、想技巧:用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等。它解决的是“化妆”的问题,怎样锦上添花,让文章更美。

5、想语言:用什么语言来实现上面所想的各点,它解决的是“肌肉”的问题。在各个步骤中,它是唯一允许边写边想的步骤。

如此下来文章就了然与胸,下笔自然如行云流水。

想作文是写作文的基础,说作文是写作文的演练,也是想作文的检验。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多是“哑巴作文”,学生即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但是连说句话都脸红,更别说与人辩论。作文教学不但要教学生能“妙笔生花”,更要教会学生“妙语连珠”。现代社会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往往比你的知识技能更重要。所以在新课标中,非常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的,“口语交际”是作文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人》教学中,在完成了“想作文”这一环节后,我接着就安排一个“说作文”的环节。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写作对象,写作对象的特点,文章的结构、技巧、语言等。

第三步:情到浓时,动手习作,乐写的进行曲。

学生在大家的互相说说的环节中,满怀激情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听取了别人的见解,就会对作文胸有成竹,写作的热情也别点燃了,此时教师提出本次作文的中心要求。如: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详略要得当、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等等。在学生进行习作时,老师要进行巡视指导。

第四步:精心修改,完成习作。作文修改教学的要求应与作文起草前教师提出的中心要求保持一致。在学生初步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并快速浏览学生习作,大致了解各个学生的习作情况,选出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在作文修改课上展示,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起草前教师提出的中心要求进行集体评改。接着引导学生自我修改习作,也可组织一些同学间互相修改习作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和修改作文的方法。可鼓励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文章,在读中欣赏自己的优点,在读中发现自己的毛病,在读中揣摩最佳表达方法;提倡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找到最佳修改方案。最后,把经过精心修改过的习作整理成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详略得当,语言优美的好文章。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让考试牵着鼻子走,要把作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不是孤立的,不是为这了考试中能写那几百字而教的,在的作文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巧妙地结合实际穿插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第二篇: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辛兴小学 荆爱莲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是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的不丰富,缺乏细致的观察、体验与表现生活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创意表达、创新思维、个性化作文,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文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场所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倡导“写真事、抒真情”。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提笔就抓耳挠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多积累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好作文,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寓言、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摘录下来,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眼界。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提高。

2、多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多体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乡村有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小狗,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狗啃骨头、狗打架、狗摇尾巴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实事、叙真情就是作文。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在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读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语言和情感的表达。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有所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将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的感受,背诵优美的语言等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对看过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对这些材料就能够自觉地灵活运用。其次,教师应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书本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学生都很感兴趣,搜集得很认真。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来的材料,达到了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要多读书,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感到空洞无物,无所适从。

4、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坚持写日记。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成长的必需。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街 头巷尾,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的学生都经历过,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了解生活的意义,为我们的写作打好基础。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教师在组织学生写作时,总会用一定的观念思想、情感影响学生。学生作文时也一定会涉,及怎样做人的问题,努力把习作教学与现有资源结合起来,我们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一定要利用好这块阵地,培养出更多地优秀人才。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辛兴小学 荆秋银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现状来看,作文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亦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然而作文无论从素质教育的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来看,还是从应试教育的高考五十分来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上好作文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上好作文课的基础条件

要上好作文课,需要这样的基础条件:首先,学生具有爱学作文的兴趣,老师具有爱教作文的热情;其次,学生具有相对的语文基础知识,老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艺、智慧和广博的知识。

二、作文课堂的展开与生成

展开部分,即教学过程。它的目标看似是为了完成一篇作文,其实不然。它首先是要将课前师生准备的原始材料进行再认识,促进新的认识的生成。第二,学习其他同学搜集材料的做法、经验,以及认识的角度、层次。第三,听取老师具体的认识点拨和写法的引领,主要包括材料收集、整理、选择、剪裁、组合、新的生成、主题的提炼、构思的出新等。第四,根据新的认识、新的生成,达成新的构思,明明白白地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进入写作状态。师生对此次作文训练的纵横都提升了深度广度,视野会因此而开阔,思路会因此而多样,思维也会因此而得到开发。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少优秀教师、教学专家已摸索总结了多种独特的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使作文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节约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在此,我浓缩地向大家归纳了目前我国作文教学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些模式:

1.读中学写,由仿到创——读写结合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广东省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模式颇具特色。他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

2.自由选材,自由习作——自由作文模式。如今这一理念写入了新《语文课程标准》。“自由作文”模式是与“命题作文”相对而言的,自由作文是指那些不由他人出题目、给材料、设需要,而由小学生自己自由进行的作文练习。自由作文模式有六大特征,即自由选材、自由立意、自由拟题、自由布局、自由表达、自由修改,它强调各种形式的自由写作。

3.情感入手,语感练习——语感作文模式。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从语感练习着眼,创设作文教学的模拟情境,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入手进行作文训练。特色就是:抓住一个关键词,让这一关键词在滚动发展中实行多方组合,由词发展成为句,由单句发展成复句,由小节发展成为段落,乃至最后发展成为全篇文章。

4.点拨思维,快速习作——快速作文模式。湖南省特级教师杨初春老师从1984年开始进行快速作文教改实验,现已推广到除西藏、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以杨初春老师为代表的快速作文模式,是作文教学园地里的一枝奇葩。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训练学生快速审题、谋篇布局、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在四十分钟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5.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愉快作文模式。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兴起了愉快教育,快乐作文模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充分表达自己快乐的心境,把自己的快乐体验用一定的语言文字倾注于笔端,使习作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自发自觉的行动,体现“文如其人”的精神,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快乐作文教学模式强调激发习作兴趣,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抒发感受;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

三、作文课后的讲评和链接

作文讲评是作文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是作前、作后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是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再指导”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直接的作用。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

总之,作文课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影响很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真正确立,作文对他们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对于作文教学任重道远,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并且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辛兴小学 李俊芝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大难题。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要教好学生的作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十分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关系到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涨、能否主动学习并自主掌握知识的关键。正如俗话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倾向于注意认识某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注重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内容是非常大的,仅凭课堂上的几篇文章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要向他们推荐难度适宜、体裁多样、内容健康而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高认识。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平时在生活中见到特色的情景,都要及时记下来,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

重视作文评改。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首先,老师要对学生习作的训练点心中有数。

如何上好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课

辛兴小学 王继红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生课外读物少,知识面狭窄,缺少电脑等现代化学习工具,无法查找跟习作有关的资料,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艰巨任务。为了写好一篇作文,老师在台上唾沫飞溅,学生在下面抓耳挠腮,但写出来的作文要么题材单一,要么内容枯燥无味。通过摸索。本人认为,要上好不学作文课,我们可从下几点入手:

首先,准确把握住目标,对全册书以及适当的练笔处都要心中有数。有了系统的把握,深刻的理解才能对学生的习作给予得当的指导。

其次,训练学生习作要讲系统。

对于刚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可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老师就要根据训练目标认真在课本中寻找读写结合点并进行系统的训练。如训练学生对人物的描写,就从观察动作、观察模拟对话场景、观察神态等各个方面,一步步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求快,但求理解的准确,描写的细致。再次,身边处处是素材。

让孩子写作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没得可写,通过各位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到了身边处处是素材。观察身边季节的变化;留心观察学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条目日记„„关键看老师的引导,学生是习作的主人,但是这些小主人需要老师的引导与点拨,当事情发生在身边时,老师提前提醒学生细心的观察,教会孩子怎么观察。长此以往,身边经过的不起眼的事情在孩子的笔下也会变得惟妙惟肖啊!

最后,习作积累要丰富。

通过老师们的交流沟通,我知道了孩子写作的难点除了培养观察的习惯,还有一点就是丰富的积累。和老师一起练的再刻苦,脑中没有积累怎么也写不出好的习作啊。所以还应该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读课本,还有读课外书,老师适时的介绍给孩子看课外书,当孩子着迷其中时必定会被书中的人物吸引,也自然会记住其中的细节,当他自己习作时就会不知不觉得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啊。不过,我觉得“阅读“是一种兴趣,有的孩子有这种兴趣,有的孩子没有这种兴趣,怎么样让没有这种兴趣的孩子同样养成阅读、博览的习惯是我需要努力思考的。

看过一篇文章《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写的是人们往往被成功的难度所吓倒,以为成功就要锥刺骨,吃得苦中苦,其实只要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地做,人们照样可以轻轻松松地成功。

作文也是如此,还没开始学,早就被“作文难啊”、“到三年级你可要努力啊”等诸如此类的舆论蒙住了,弄得小小学生战战兢兢,愈发紧张,愈发写不出好的作文来。

其实,作文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来,别把作文当回事,今天我们就此为三年级师生打开一扇习作的新窗。

一、淡化作文概念,我手写我心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确定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写活”,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就体现出降低小学阶段写作难度的意思。

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理念也认为应该“我手写我心”,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学生放胆去写,就像刚学走路的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去走不要人扶的勇气,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都没用处,所以,我们不必过于强调作文的重要,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放松的状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二、顺应儿童天性,自然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也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也就是顺应儿童的天性,不拘形式,自然写作。例如,第一学期的相关表达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期是“乐于书面表达”,第三阶段才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

记得国学大师张中行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说:“有些人认为写作是件了不起的事,一写文章就不由自主板面孔、端架子,这容易造假。其实写作就是用笔说话,初学者不妨解放思想,先练‘胡说八道’,怎么想就怎么写,时间长了,有了经验,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需多说,哪些宜少说。”中行先生的话说得简单朴素,清楚明白,令我们语文老师沉思。简简单单教作文,轻轻松松学作文,快快乐乐写作文,应是我们的方向。

三、抓住生活契机,随时写作

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之一是无话可说,无米下锅,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具体的约束,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从而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的个性化”。

教师不宜简单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或课程表的设置,哪个单元该写什么作文,就要写出什么样的作文,而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或者干脆不定题目,让学生写自己观察到的、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

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人生的“史记”,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丰富自己的见闻,鼓励学生及时记录,用笔表达。

四、适时点评鼓励,激发兴趣

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

具体的方法:如在班上朗读,在板报上张贴,给广播站投稿,和家长沟通肯定等,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别把作文当回事”,让孩子们轻装上阵,在作文之路上勇敢前进吧!

第三篇: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2014.9、9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作文教学在理念、方法上都取得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作文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就整体而言,小学作文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而小学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那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二、小学作文难题是什么?

1、缺乏对事物的观察积累,对生活没有思考的习惯。作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无法用正常的、传统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无法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其中,这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也有着一定的因素。但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历的事也不少,许多事情经历了,可到作文的时候却没有了鲜明的印象。

2、教学的形式化,是造成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作文教学,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总是为“写什么”而苦恼,因无从下笔,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惧怕心理。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作文教学变得沉重了许多。要学生一下子从写话跳到作文,感觉很累。而教师很少或忽视如何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身边的生活、引向社会,从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启发,学生常常被动地去写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难在心理上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学生作文兴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写作的主动性了。

3、忽视学生思维的年龄特点,文本思想显现僵化。作文内容虚假,是长期困扰小学作文教学的作文训练的一个顽症。以往的作文教学,我们教师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不厌其烦地指导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具体,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的越死,这不但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思想上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虚伪”的感觉,与老师所期望的结果适得其反。

二、改变现状的策略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实践表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引导学生积蓄素材,掌握技巧;历练学生倾吐真话,表达真情的写作训练,十分有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放飞心灵,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善于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要使作文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首先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引导学生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录下来。

2、重视观察,指导学生“会”作文,提高兴趣。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在兴趣的指导下进行写作训练会事半功倍,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根据学生的爱好,精心设计一些既具趣味性又有知识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写得生动活泼。每次活动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3、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勤”作文要使学生的作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时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学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学校会经常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如紧张激烈的体育竞赛、健康活泼的班队活动、庄重严肃的升旗活动、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等等,每次活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第四篇:怎样上好小学作文课

怎样上好小学作文

一、作文课的问题

教育改革步步深入,作文课教学不断取得进展。但囿于微观于教材、微观于语文学科、微观于课堂结构、微观于技术手段、微观于教师能动,致使作文课教学进步的量和质,都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对学生掌握写作工具的能力需要,远远落后于作文课对学生实行有效人文关怀的生命需要。无论从教材上、从教法上、从学法上、从评价体系上,都与动态的实际需要相去甚远。基本还在沿用一把尺子——考分第一,宁可失去或不情愿牺牲作文课的本质。绝大多数的作文课程式化、任务化,绝大多数的作文模式化、任务化,绝大多数的作文教学科研形式化、官样化。总之,一句话,僵化。致使我们小学的作文课死气沉沉,老师心疼,学生头疼。而能使老师“出彩”的阅读教学却风风光光、热热闹闹,舍本逐末,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由低级到高级,由具象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必然到自由,这就是规律。

实践证明,好的作文课大体分为三大部分:课前准备、课中展开与生成、课后链接。

二 作文课前的准备

要上好作文课,需要这样的基础条件:首先,学生具有爱学作文的兴趣,老师具有爱教作文的德行。其次,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老师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艺、智慧和广博的知识。第三,作文课有整体规划,训练成系统,当堂有知识点,而且持之以恒。就一堂作文课本身来说,课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学生生活为中心,摄取鲜活的写作素材

2.小学生的生活一般可分为家庭生活、校园生活、课余生活、信息生活、感情生活五个部分。比如,写《我的同学》,不可因为比较熟悉而放松材料的搜集。如何收集呢?应该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某一个侧面,详细地和写作对象聊天,了解他方方面面的和这一个性格特征有关的故事,再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突出的、有趣的、生动的、新鲜的、有意义的故事,就可以说准备充分了。总之,课前关于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坚持学生容易做到原则。即:容易看到、查到、问到、访到、想到、记到。

2.以学生情趣为主线,容易激趣乐学

课前准备,多是个体学习过程,应关注到学生的情趣。若他们不感兴趣,准备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会影响课上展开、写作过程和训练目标。我们还可以记人记叙文为例,比如写家长,如果泛泛地要求,学生也可以做准备,但指向范围太大,他们就不容易准备得好,而若直指家长的童年效果就会不同。因为孩子们对家长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过的?以及衣食住行等等,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课前准备起来,就会积极主动,事半功倍的结果会纷至沓来。

3.以学生能力为目标,容易独立达到

课前准备,不仅仅是为了给作文课提供探究合作的宝藏,给习作提供素材,提高搜集写作材料的能力,同时训练培养的还有学生为达成一种目的,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与人与物沟通的能力及合作的能力。在独立中思考,在容易达到中形成自信,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课前准备就会越做越好,越做就会越有创意。比如,写《家乡的春节》,课前就可以发动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到网上、街上搜集写作素材,以新为佳,他们会很愿意“独步天下”的。因为喜新、好奇心、探寻、争胜是他们的天性。

4.以学生理想为动力,容易坚持

5.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作文的过程,就是做人的过程。因此,在课前准备的时候,就应该处处将育人渗透其中,培养孩子们为了明天抓住今天的美好情怀。践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将军理念,养成不求最好,争取更好的科学心态。这样,课前准备,就会常搞常新,越搞越有趣,越搞越自觉、越主动,综合效果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实现既聚精会神又能持之以恒的理想状态。

三 作文课堂展开与生成

校内作文课的主要特点是班级授课制,时间一般是 80分钟,均不能逾越。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训练技能,获取成果,点式设计与操作均是对作文课的必然要求。

点与点的逻辑链接,是提高作文课堂效益,保证学生对写作知识认知,写作技能掌握、娴熟运用的关键环节。

综合训练与应用,乃至创作是检验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课堂导入部分的任务,主要是承担课堂氛围的构建,集中注意力,增强课堂的凝聚力。一般以自然、亲切的方式为主,因为它的目标是建立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具体要求是方式方法多样,避免重复,小学生最喜欢新鲜,哪怕就是一点点的新变化,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具体导入时要根据训练的进程和上一节课、课前的准备灵活设计。例如讲与写作有关的古今中外的故事、班级同学的故事、评佳作、赏名篇、励志故事、时事新闻、校内、班级故事..如果有同学的习作发表了,更要大讲(奖)特讲。

展开部分,即教学过程。它的目标看似是为了完成一篇作文,其实不然。它首先是要将课前师生准备的原始材料进行再认识,促进新认识的生成,反过来审视搜集材料的有效性和具体的得失。

第二,学习其他同学搜集材料的做法、经验,以及认识的角度、层次。

第三,听取老师具体的认识点拨和写法的引领。主要包括材料收集、整理、选择、剪裁、组合、新的生成、主题的提炼、构思的出新等。

第四,根据新的认识,新的生成,达成新的构思,明明白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进入写作状态。因为这样做,是坚持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师生对此次作文训练的纵横都提升了深度及广度。视野也会因此而开阔,思路也会因此而多样,思维也会因此而得到开发。作文课的效益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不是提高了,而不要只盯在完成教学任务上,或仅仅是一篇作文上。

第五篇: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作文课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表现、评价的能力,并采用开放的写作教学方法,放飞学生的翅膀,让他们翱翔于创新的天空。在此,我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新发现”

小学生识字量少,不善于观察,不善于表达,看到写作文就头疼。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我利用一节活动课跟孩子们谈话,询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发现。为了表现自己,孩子们各抒已见,就在他们说得兴奋时,我刹住了他们的话头,对他们提出了每天都写写看到的或听到的人和事的要求,并教给他们日记的格式,发给每人一个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写下“每天都有新发现”,孩子们都觉得这种做法很新奇,因此,第二天都交来了日记。

为了使学生不感觉到写“新发现”是一种负担而厌倦,我把“只奖励,不强求”作为引导原则。经常抽查部分学生的日记,写上简短的鼓励话语和老师的感受,勾画出写得好的语句,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写作上的指导,对坚持写和写得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宣读其中的优秀习作。这样下来,许多学生都乐于接受,有的学生写了好几本。

经过记录“新发现”,他们表现出对写作的极大热情,一些孩子有表达的需要,但又受词汇的限制,于是学会了与家长合作。如今,很多学生日记的篇幅越来越长,而且有条理,已不是记流水帐的水平了,更多是对所观察事物的描写、对个人感受的叙述、对在 1

看书或做事中得到的收获的记叙,还有的把内心构想的童话记录下来„„。总之,通过“新发现”这种形式来写日记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是一种习作熏陶,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为今后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把美术引入写作课堂

有一次,我在教学生“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指导课时。我按照常规带领大家仔细观察后,便开始指导写作,并反复强调写景作文应注意的事项。可是,不少学生愁眉苦脸,陷入困境,磨蹭了老半天,写出来的作文,不是顺序乱,就是无特点或写错写漏某些特点。因此,我不得不重新寻找教学方法,思来想去,我就把美术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刚才观察的景物。几位同学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用彩色笔在纸上画,然后议一议,哪个画出了特点,哪个画错了形状、颜色、或漏画了某个部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评议着简笔画。在“议一议”时,让学生看着图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并恰当地运用上修辞手法。结果引入美术的作文指导课立竿见影,学生的作文大多写得轻松,写出了特点。

如写“参观记”或某些游戏,用上简笔画,可变复杂为简单,有序、直观、形象,学生写起来容易、轻松。美术的形象让学生的印象深刻。美术作文,学生们自己创设的情境打开了他的话匣子。图画把学生带入情境,并刺激儿童的感观,促使思维语言的积极活动,唤醒儿童的表达欲,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采用“椰壳效应”

以往写人的作文,学生总是抓不住要写的人的特点,写出来的作文,平铺直叙,不吸引人。这次上写人的作文时,我带来的一面放大镜,并告诉同学们这不是一般的放大镜,是一面特殊的镜子,它专门照人的优点。同学们顿时精神抖擞,都希望别人拿这面镜子照照自己,也迫切希望拿这面镜子去照照自己想照的人,情绪非常高涨。我就乘势请同学们拿“镜”照同学,然后,请学生们先在座位上说一说,再进行四人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归纳写作顺序,并写出习作草稿。很多同学写出的作文,看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生动感人。这次作文为何会有这样不同的效果呢?究其原因,是这次作文运用了“椰壳效应”,对习作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并适度包装,用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优点,评说优点,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再有,课堂上还利用了“赏识效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被认同,被赏识的心理需求,更何况是小学生呢?小学生普遍有渴望被同伴和老师肯定、表扬的强烈欲望。这次作文课,我以一面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为出发点,很好地顺应了学生的这一心理趋向,学生们抢着表现自我。同时,我利用这面放大镜很好地暗示了学生评价别人的态度,应学会正面欣赏别人,不要挑剔别人。这也是一次做人与作文的有机结合。俗话说,侦察才入微。这次作文课,我还利用了“参与效应”,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习作的全过程,从引出素材到呈现素材,从理解素材到表达素材,学生亲身经历,感受颇深,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血有肉,感情也就真挚可信。

四、展开想象,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作文,它切合小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小学生写作的约束,为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在学生习作时,老师解放思想,大胆放手,让学生思维放得开,能够纵横驰骋进行合理的想象。当然,想象也不是凭空编造和无中生有,应该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的积累为基础的,学生应该大量阅读书籍,多

向别人请教,才能开阔视野,也只有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才能增加体验。因此,在习作指导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允许他们异想天开,别出心裁,以充分发展个性。如有些学困生有些想象不是很合理,老师不要一口否定,以免打消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只要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就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只要放飞他们自由的翅膀,就一定会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就一定会翱翔于创新的天空。

五、敞开心扉,自由表达,创新发挥

《语文新课标》中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因此,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一些幼稚的话语,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因为小学生自尊心极强,他们渴望被老师肯定、表扬,如老师直接否定,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打消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个别异见是教学的一种财富,老师应该利用这些财富,因势利导,使学生擦亮“创新思维的火花”,当学生说出有创意的话时,老师应多用“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真的与众不同”等话语来鼓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有创意表达的习惯,习作时才能创新发挥,才能写出高水准的文章。

下载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中高年级班规

    小学班规 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终于将我班班规制定出来。建此班规目的在于提醒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的事,让同学们养成自觉学习,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等好的习惯。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爱心资助,让理想的风帆再次扬起 谁说女孩不用读书,女孩也能成才。如果女孩从小能受到好的教育,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像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杨门女将,她们个个智勇双全,立下......

    怎样上好作文课

    怎样上好作文课 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和应付各种考试,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强调写作实践,而忽略了写作理论的教学。即使有理论指导也是零敲碎打,仅限于每次作文反映出的问题层......

    如何上好作文课

    教师如何上好作文课新学期伊始,第一堂课后,只见教研室的办公桌上摆上了一摞摞的作文本。我有些惶急(连作文的封皮都未写好),回头又想,“忙人干不了好事。”还是备好课再行动吧。于......

    如何上好作文课

    如何上好作文课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当重视情境教学,在具体生动的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观察情境作文"应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所谓"观察情境",就是引导学生去观察......

    如何上好作文课

    如何上好作文课 孙小华 要做好一件事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以后的中生活中能很好的运用语......

    怎么上好作文课

    课外阅读评价 学好语文的窍门是什么?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简言之,多读,多写。《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重视了课外阅读的问题,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

    如何上好作文课

    如何上好英语写作课 喀左三高中曲中敏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四门功课,而写既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同时更是英语教学的难点。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