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推荐]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摘要: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在中世纪里,基督教不仅使整个欧洲基督教化,而且成功地保全了希腊、罗马和希伯来文明的精华,逐渐与蛮族融为一体,呵护着新生的文化嫩芽,终于使它成长为参天大树。以基督教信念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兴起并走向繁荣。本文就是对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社会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督教 欧洲 中世纪 西方文化
作
者:云红超 2010414283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中世纪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由于概念不同,对世界中古史的起讫年代的认识也不同。
国内过去传统上定上限为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下限为1640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以革命夺权为标准划线,现多不用。现在教科书将下限定为15 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上限仍为五世纪。
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早已在500多年以前走完了超过1000年的封建社会历程。(注:这里的“封建社会”,不是我们通常与“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相提并论的“封建社会”,而是指分封制下的社会。主要是夏、商、周三朝,以西周最为典型。这种社会与欧洲的封建社会基本一致)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一直到公元9世纪,绝大多数的近古(Late Antiquity)学者都按照圣奥古斯丁的观点,认为人类是处于历史的第六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圣经》在“启示录”里预言的“末日”,故而有黑暗之意;一个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所发明的。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四一零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发生的事件,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看历史并不按奥古斯丁的宗教术语,而是按社会(学)的术语,即通过古典文化、文学和艺术来看待历史;所以人文主义者把这900年古典文化上发展的停滞时期称为“黑暗的时期”。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人文主义者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14世纪末与15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所以从逻辑上来讲,一个“中世纪”已经形成了。
因此,自人文主义者起,历史学家们对“黑暗的时期”和“中世纪”也多持负面观点。在16世纪与17世纪时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针对新教徒的指责,天主教的改革者们也给出了一幅与“黑暗的时期”相反的图画:一个社会与宗教和谐的时期,一点也不黑暗。而对“黑暗时期”,许多现代的负面观念是来自于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
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转变了这种对“黑暗的时期”负面观念一边倒的趋势。它给出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社会和环境的和谐,扎根于大自然的生活;同时也回应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以理性完全超越感性的作法,以及由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浪漫主义者对待“黑暗时期”的观点,仍可以在今天的一些庆祝那个时期文化活动与节日中,通过所展示出来的风俗与发生的历史事件中看到。
浪漫主义运动后的19世纪下半叶,考古学取的了很大的进展,许多不为以前的学者所知的历史文献与文物被挖掘和整理出来。而1939年发现的公元625年左右的萨顿骺(Sutton Hoo)宝窟,以及中世纪研究的著名学者查理哈斯金(Charles H.Haskins)的研究发现,使得“黑暗时期”看上去不再是一个合适的词汇。20世纪中叶以后,在英语国家中的专业学者文献里,“黑暗时期”这个词渐渐地消失。
查理哈斯金写道:“历史的连续性排除了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这两个紧接着的历史时期之间有巨大差别的可能性,现代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文艺复兴不是那么亮丽,也不是那么突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前,有一个类似的运动,即便它不是那么广传。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410年(或455年)到公元754年(或800年)这段欧洲历史。
二、基督教
基督教(英语:christianity、希腊语:Χριστιανισμ、拉丁语:Christianismus)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天主教(拉丁语:Ecclesiam catholicam)、新教(德语:Protestantismus、法语:Protestantisme、英语:Protestantism)、东正教(希腊语:Ορθ?δοξη Εκκλησ?α、教会斯拉夫语:Правосла?ви?)等统称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称“耶稣教”,或是“耶教”),三大教派中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统称一般用“基督宗教”这个词。但在本词条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总称,而不是新教。
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教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欧洲人的生活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12 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最后一项外,都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可以说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会的宗教仪式所包容,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约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几乎所有习俗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仲夏节是为纪念施洗者约翰、冬至日是纪念圣女露西亚、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万圣节是为纪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情人节是纪念圣瓦伦丁神父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即使是演剧也都演圣经中的故事。
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与西欧不同,它较好地保存了古代文化,一直延续着罗马庄严的礼仪和专制政治制度,其皇权高于教权,其教会也不受制于罗马。然而与西方的教会一样,欧洲东方的基督教在精神方面影响和感化了整个斯拉夫世界,使他们的全部生活也在基督教的规范之内。其节日习俗、生活习俗也与教会密切相关。
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基督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三、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会。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公元5 —11 世纪),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基督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一 基督教继承了古典文化遗产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欧洲“从没落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失掉文明的城市”[ 1 ](400 页)。教会在宗教仪式中“保存了作为一种崇拜秩序、一种思维结构和一种生活原则的基督教文化的丰富传统”。诚然,西欧中世纪前期的文化低潮多少与基督教会对“异教文化”的排挤和蔑视有关,但必须指出的是,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呈现低潮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奴隶制总危机的涤荡冲击、万恶的奴隶制度所造成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的结果。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所产生的反抗和战争不仅摧毁了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而且使得经营了几百年的文化艺术也在战火中焚毁殆尽。另一方面,罗马帝国自进入3 世纪以后,它在文化上的发展状况已趋于衰落。再说,根据吉本的估计,在君士坦丁改教前夕,整个帝国的基督教徒不超过居民总人口的20 %。虽然这个数目尚无法得到确证,但它至少说明基督教对于罗马统集团产生重大影响是较晚的事情(不早于公元3 世纪)。如果离开了以上这些原因,同时又无视当时“蛮族”的实际文化水平很低的情况,他们“没有书面文献记载,没有城市,没有石器建筑” ,而只是根据昔日雕刻精美的偶像被一概销毁,一些修道士在原来写有科学文化知识的羊皮卷上换写上宗教内容等行为,就认为基督教会是造成中世纪“黑暗”的原因,难免有点本末倒置。实际上,基督教在当时成了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
基督教从古典文化中得益最多的是古希腊哲学。在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历代的神学大师们为了使教义更富有理论性,更具有说服力,他们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的学说搬到“圣经”的侧旁。第一个把希腊哲学引入宗教教义的关键性人物是斐洛(公元前30 年—公元45 年),他把斯多噶派的“宇宙精神”和柏拉图的“巨匠”等同于犹太人的“上帝”,把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说成是上帝的本质属性,上帝凭借它进行创造,并改变人类的命运。在斐洛看来,当 “逻各斯”被人格化时,便成了上帝的化身,或上帝的长子,如摩西等圣人都是具有肉体的逻各斯。这样一来,斐洛便迈出了基督教哲理化的第一步。早期基督教教父查士丁在向皇帝安敦尼·庇乌和皇子马可·奥勒略进呈的“护教书”中力图证明:基督教教义就是罗马人所喜爱的希腊哲学,耶稣就是苏格拉底的“理性”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的人格化,柏拉图惩恶赏善的概念实际上与基督教善恶报应的教义是同一回事,基督徒与希腊哲学家同信一位上帝,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罢了。另一名教父奥利金也认为,古典学术与基督教信仰是一致的。
基督教不仅利用和改造了古典哲学,它还从古典文化的其他方面以及东方神话中广泛地吸取养料。基督教《新约》中的许多故事,如圣灵降孕于童贞女生下了基督,基督所行各种神迹,基督以死给人类带来新生以及基督死后复活等等,据认为实际上是东方和希腊罗马古代神话的翻版。甚至连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如圣诞节、受难、复活和礼拜等)都不是基督教的创新,而是对于地中海地区古***俗的承袭。难怪恩格斯指出,基督教是“从普遍化了的东方神学,特别是犹太神学和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特别是斯多噶派哲学的混合中悄悄地产生的”。
古希腊、罗马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和融合始于斐洛,而其集大成者则是奥古斯丁(354 —430 年)。在《上帝城》一书中,奥古斯丁系统地阐释了基督教关于创世、善恶、原罪、堕落、预定、拣选、恩典、拯救等主题,叙述了基督教救赎的历史过程及其哲理,奠定了教会至上权威和教会之外别无拯救等神学教义的理论基础。正是基督教为了构建其理论体系而引入古学术,使古典学术并没有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在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保存了下来。美国学者桑戴克就认为“基督教引起古代文化之衰败者少,而填充古代文化衰败所产生之空隙者多”。
二 基督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
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与罗马教会的传教活动、修道院制度在西欧的发展,是分不开。中世纪早期的寺院,既是一种宗教团体、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和经济实体,又是贯穿于其中的最为典型的文化组织。在法兰克王权和基督教会的共同支持下,本尼狄克派寺院迅速兴起和发展。它首先盛行于意大利,在7 世纪后推广到了高卢,到8 世纪已遍布整个法兰克王国,到9 世纪末,仅高卢地区就先后建立了数百所本尼狄克派寺院,成为西欧一股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从教会方面来说,这一浪潮的兴起,还受到了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的影响和推动,他先后派遣不少高级教士分赴西欧各地具体领导建立寺院的工作。
“正是在修道院里,拉丁文化的传统与基督教生活的模式才被保存了下来”。在这方面,早在6 世纪,加西道拉斯(496 —575 年)就使这些古老的学问传统在修道院里找到了庇护所。毕达哥拉斯派在数学研究上的一些论著以及希波克拉提斯、尤多克索斯、欧几里德、门内马斯、阿基米德、厄拉托塞、阿波罗尼斯、海伦和丢番图等人的著作都是在这些修道院的高墙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不少寺院保存着罗马时代伽图、瓦鲁科琉麦拉和帕雷狄阿斯等人的农业著作,后来寺院本身也编写了一些农业指导和农业方法的书籍[ 8 ](182 页)。这对于当时欧洲地区农业技术的保存和生产力的恢复无疑具有积极意义。著名文化史家克里斯托弗·道森指出:“基督教会承袭了罗马帝国的传统。⋯⋯罗马帝国政治制度的崩溃留下了一个任何蛮族国王或酋长也不能弥补的巨大空隙,而这个空隙被作为新兴民族的导师和法律制订者的教会填补了。”
西欧中世纪早期文化首先在不列颠爱尔兰的修道院取得了繁荣,接着是盎格鲁—撒克逊的英格兰,诺萨布里亚(Northumbria)在7 世纪末一度成为学术中心。本尼狄克·比斯科波(628 —690年)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宗教艺术和学术的发展。他曾多次前往罗马和高卢旅行,并将大批的泥瓦匠、玻璃工匠以及歌唱家带回英格兰,用以装饰教堂和进行礼拜活动;同时,他还带回了大量的手稿、油画、圣徒遗物和法衣。公元678 年,他还从罗马带回了圣彼得大教堂唱诗班的大领唱,这位罗马巴西勒修道院的院长,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指导诺萨布里亚的修道僧学习罗马赞美诗的音乐和罗马宗教仪式每年的安排”。在西欧大陆,文化复兴找到了查理大帝这位保护人[ 2 ](64 页)。深受基督教影响的查理大帝出于政治目的,在他执政期间(768 —814 年),曾微服出访,四处罗致学者,“他在其宫廷里聚集了从意大利、西班牙到英格兰和爱尔兰等西欧各地的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物”。想从兴办学校入手来振兴帝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公元774 年还请来了语法学家比萨的彼得,随后,盛请英国教士———诺萨布里亚文化的代表人物阿尔琴(730 —804 年),召集教会各类人才赴法兰克办校讲学,还聘请到历史学家———《伦巴德人史》一书的作者———保罗·狄亚科奴斯以及西奥多尔夫、爱因哈德等人。此后,其孙秃头查理又请来拉特兰努、埃里金纳等知名学者。这些学者创办法兰克宫廷学院,收徒授课,翻译整理古希腊、罗马文献,从事哲学、文学研究,并努力促进王朝宫殿及教堂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的发展,很快就兴起了中世纪学术研究的风气,形成了中世纪哲学与文化更新的趋势, 史称“加洛林王朝文化复兴”。
在查理大帝的赞助和奖掖下,欧洲文化艺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期间建成的亚琛王宫教堂以其独特的中殿、侧廊、交叉甬道、圣坛、后殿及中心的圆形塔楼而构成“西部设计”特色,在欧洲建筑史上具有革新意义。那些附属于这些建筑的众多绘画与雕刻作品也纷纷亮相。教堂内的大理石柱、青铜门、雕花穹顶与各种宗教壁画、彩色镶嵌相映成趣,富丽堂皇,揉进了罗马、拜占庭以及叙利亚等艺术风格,给人们以全新的感觉。查理大帝利用教士把墨洛温王朝君主们所舍弃的古代知识文化传统重新连接起来。教会收集、抄写古代希腊、罗马作品,有几个修道院和教堂还设立了手抄本图书馆,“全赖九世纪以来所抄的稿本,几乎所有拉丁作家的著作才能保存到现在”。尽管查理大帝时代的文化水平仍然很低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毋庸讳言,“加洛林王朝文化复兴”标志着古代地中海文化已通过基督教成功地移植到了西欧大陆,并为日后新的复兴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道森评价说,加洛林王朝时期的成就,“是一次真正的文艺复兴,是作为有意识的整体的西方文化的起点”。欧洲中世纪早期的文学也主要是基督教文学。7 世纪时,北英格兰诗人西德蒙曾编出诗歌《创世记》,这部作品被认为与一千年之后弥尔顿的《失乐园》有着同样的想象力和思想性。8 世纪盎格鲁—撒克逊著名诗人辛纽伍尔夫的作品《朱莉安娜》、《埃琳》和《基督》也反映了这类宗教主题。此外,6 世纪基督教哲学家鲍埃蒂在囹圄中采用诗歌与散文交错对比的形式写成的名著《哲学的慰藉》,也被视为欧洲文化史上哲学、伦理、美学和文学的“黄金宝典”,其优美的文笔、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感人肺腑,堪称千古绝唱。不仅如此,欧洲各民族的英雄史诗在流传中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在中世纪基督教影响、甚至同化欧洲各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这些民族的许多历史歌谣、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也因与基督教形式的结合而得以保存和流传,如8 世纪英格兰英雄史诗《贝奥武甫》把其氏族社会的命运观与基督教的上帝观相混同,11 世纪法国英雄史诗《罗兰之歌》对其民族英雄和基督教信仰的颂扬。与此同时“, 新型的基督教诗歌利用了传统的英雄史诗的想象力”[ 2 ](49 页),如《十字架之梦》、《安德烈》等诗歌。
在数学方面,通过传教士们的传授,水平也有所提高。从生活在公元8 世纪的盎格鲁—撒克逊数学家阿尔昆(约公元735 —804 年)所编写的一本数学习题集上的内容,就可以看到这种进步状况。以后,在修道院内所开设的“七学科”中,除了文法、修辞、辩论术和乐理外,还包括算术、几何和天文等学科,这些学科的设置对于修道士来说,其目的自然同宗教有关,但是,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至少起到了传宗接代的作用,尽管这种传宗接代的范围仅限于修道院之中,但是,它却为以后数学的“复兴”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可见,在古典文明衰落到12 世纪欧洲各大学的兴起这一长达700 多年的促进时期内,修道院在西欧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修道僧是西方的使徒和中世纪文化的奠基者”。在阿尔琴、拉巴努·莫鲁、爱因哈德以后,文化复兴运动由加洛林王朝的大修道院继续推行着,每座修道院都保持了由查理曼宫廷学校和阿尔琴后来在图尔的学校所建立起来的传统,并且在帝国分裂以后,正是这些大修道院,特别是德国南部的那些修道院,如圣高尔修道院、雷切诺修道院以及泰杰西修道院,承袭了全部的传统。随后诺曼底和英格兰修道院又再次成为西方文化的领导力量。
三、基督教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
在中世纪,基督教继续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1 ](400 页)。僧侣是当时唯一受过教育的阶级。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起到了承先启后、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教会还直接创办了学校。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和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构成了当时学校教育发展的主线。
无论是修道院学校,还是大教堂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在“七艺”范围之内。“七艺”是古希腊、罗马的传统课程,到6 世纪左右,西欧卡西奥多隐修院的修士们已将古代罗马学校设立的课程文法、修辞和逻辑这“三艺”与算术、几何、音乐、天文这“四艺”合并为“七种自由艺术”,并加以保存和应用,使之成为中世纪世俗和宗教教育的基础。加洛林王朝的宫廷和修道院学校即用拉丁文来讲授这“七艺”,其文法为拉丁文法。修辞是为了传授阐释教义和讲经布道的辩才,逻辑是为了提供从事神学论证和反驳异端学说的形式推理方法,二者成为后来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滥觞。算术是用来解释《圣经》中数字的神秘意义;几何则是根据《圣经》的叙述来描绘大地形状;音乐的内容是礼拜圣诗,其曲词均用于宗教仪式中的赞美诗吟唱;天文学是用来推算教会的宗教节日,按教会传统来构设宇宙模式。不过,正是这种教会教育,为欧洲大学的诞生提供了温床,而且“七艺”课程在后来的发展完善中也逐步形成为欧洲学校的独特课程体系。
教会学校培养的对象不仅仅是修士和教士,也有世俗人家的子弟[ 12 ](116 页)。他们保存了罗马帝国晚期正在衰退的拉丁文化传统。尽管这些教会学校的研究与教学,无疑以基督教信仰为前提,但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中世纪早期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都出自教会,如法兰克都尔地方主教格利哥里青年时代就受过良好的教育,写了十卷本《法兰克人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爱因哈德19 岁进入修道院,学习成绩优异,才智过人,刚过20 岁就被推荐到查理大帝宫廷任职,著有《查理大帝传》。拉巴努·莫鲁编有教科书《论神职的教育》(De Institutione Cleri Corum)、《无序字典》(Liber Glossarum)和《有序注解》(GlassaOrdinaris)。不仅如此,教会学校成为了日后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来源之一,并为中世纪中期兴起的大学提供了一大批著名的教师。
第二篇:试论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作用
试论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作用
谈起基督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就会想到的就是西欧的中世纪。西欧中世纪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文化衰落甚至“黑暗”的时期,并且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造成这种“黑暗”和“文化倒退”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基督教会。
诚然,西欧中世纪前期的文化低潮多少与基督教会对“异教文化”的排挤和蔑视有关,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呈现低潮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奴隶制总危机的涤荡冲击,以及万恶的奴隶制度所造成的尖锐的阶级斗争的结果。仅仅因为中世纪基督教某些扼杀人性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就将基督教定为当时欧洲文化衰落的罪魁祸首而忽略其积极意义,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事实上,在西欧中世纪早期,教会的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西欧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恩格斯说过:“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他们成为神学的科目。”这并不代表所谓“中世纪把现代文明一扫而空”。实际在历史进程中,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基督教并没有将其它文明都消灭了,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将各种文化兼收并蓄在一起,同时激发出新的文化。基督教是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奠定了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基础,促进了西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具体来说,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督教在继承古典文化遗产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曾有人指出,中世纪欧洲“从没落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失掉文明的城市”。因为基督教的存在,古典学术才没有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湮灭,而是以教义和宗教故事等形式保留下来。大量的古希腊哲学渗透到基督教的教义中,使其更具理论性和说服力。例如把“宇宙精神”转化为上帝的“万能”,把柏拉图惩恶扬善的思想转化为善恶报应的教义。据考证,圣母玛利亚灵感受孕,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而后复活等圣经故事,原型也来自于希腊罗马等地的传说。而从西欧文化复兴来说,中世纪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也与罗马教会密不可分。正是在修道院里,拉丁文化的传统与基督教生活的模式才被保存了下来。很多古老的学派和学术典籍在修道院找到了庇护所,寺院保留和编写的一些农业相关书籍也对当时欧洲地区农业技术的保存和生产力的恢复产生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大量与基督教相关的艺术作品不断出现,优秀的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作品在宗教的土壤里开始萌芽,它们中的很多直到现在也堪称经典。尽管范围存在局限,但的确客观上刺激了早期西欧文化的复兴。
其二,基督教给中世纪欧洲的教育打下了基础。公元五世纪初,古代文明、古代哲学、古代政治和法律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毁灭。基督教作为古代近东文化和“两希文明”(希伯来与希腊文化)的承继者,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西欧文明的载体和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当时,只有教会拥有文化财富,只有教士僧侣才掌握知识。到了公元6世纪时,西欧卡西奥多隐修院的修士们已将古代罗马学校设立的课程——文法、修辞和逻辑这“三艺”与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四艺”合并为“七种自由艺术”,使之成为中世纪世俗和宗教教育的基础。这种教会教育最终发展出依赖于教会上层人士创办或资助的早期的欧洲大学,同时产生了大批当时富有盛名的教师,对于人类文化发展事业有巨大影响的图书馆也在教会的庇护下逐渐兴建起来。
其三,基督教对当时西欧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世纪初期,欧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巨大的鸿沟,很多掌权者的文化素质都十分低下,甚至大量重臣都是文盲。于是,熟悉罗马语言、拉丁文化和地方法律的基督教会僧侣成为了当时唯一有知识的阶层。他们通过传教将拉丁文化的各种成果传播开来。尽管这种行动的根本是出于宗教目的,但他们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传教的过程同时也是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虽然传教的活动也带来了部分的“黑暗”,但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综上所述,基督教虽是造成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的部分原因,但作为古典文化的主要继承者,客观上也给当时欧洲文化的复兴和民族交流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在欧洲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
第三篇:中世纪欧洲美术
中世纪欧洲美术
——哥特式美术
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 班级:08级教本三班 姓名:朱丽霞 学号:080401041339 指导教师:武孟亭
哥特式美术(Gothic Art)12~15世纪的中世纪欧洲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认为此期美术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故用“蛮族”——哥特人一词,称之为哥特式。其最早产生于法国,之后风靡整个欧洲。哥特式美术分类
哥特式雕刻
雕刻是哥特式教堂的主要装饰,与罗马式雕刻对建筑的依附性不同,哥特式雕刻大量运用半圆雕和高浮雕,从而较自由地表达人物的动态并加强了空间感。尤其是开始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不仅对宗教传统模式有所突破,而且赋予人物以生命的活力。法国亚眠大教堂的基督雕像,流露出仁慈而诚挚的感情。南十字耳堂的《镀金的玛丽亚 》,则充满了慈爱的母性。德国班保大教堂的雕像《玛利亚与伊丽莎白的会见》,人物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活动。意大利雕刻家G.皮萨诺为普拉多大教堂作的圣母像,动势十分优美,故被称为哥特式倾斜,这种姿势影响到整个欧洲。
《旧约》中基督的一位先驱者,取自夏尔特尔大教堂的御门之上,代表了早期哥特式雕刻艺术。人物修长,立在垫座之上,头上是华盖。两臂紧贴身体,衣服的褶皱线亦成平行状,刻得很浅,有点象柱子上的凹槽。头部占身体的六分之一,符合当时的美学准则。表情安祥,更加强了人物的神圣感。雕刻艺术的一个典型的特点是继续的线条间的紧张感。这个“圣母与圣子”像尤其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色。同时,整个雕塑的结构似乎融化在衣服优美雅致的线条之中。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
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着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哥特风格的建筑的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刻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在这一时代的教会建筑中占有统治地位。
哥特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它把罗马建筑中支承拱顶重量的坚实厚壁(罗马时代都在60厘米以上)极巧妙地运用垂直于屋顶的构柱、飞扶壁、尖券以及肋料拱共同承担,从而大大减小了墙垣的厚度,并又赋予极精美的艺术处理。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结构体系,它把古罗马的结构体系中不够完善的地方,都改进了,罗马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难题,都解决了。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的正面有一对钟塔,主入口的上部设有巨大的玫瑰窗。在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百米的尖塔。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与上帝对话‟的地方。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圣母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它被壁柱纵向分隔为三大块;三条装饰带又将它横向划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个内凹的门洞。门洞上方是所谓的“国王廊”,上有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哥特式绘画
哥特式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与哥特式雕刻一样,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彩色玻璃窗镶嵌画随着哥特式教堂建筑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其作法是用铁条把窗子分成方棂,再用铅条在格子里盘成图画,然后镶进彩色玻璃。玻璃的色彩以深暗和强烈的为主,常用几种不同颜色重叠,颜色层次加多。法国夏特尔教堂、兰斯教堂和亚眠主教堂横厅上的彩色玻璃窗画最为著名。手抄本插图画在哥特式时期又有新的发展。在法国常采用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为创作题材,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的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美好的时光》以及英国的《大动物寓言 》等。德国马奈斯手抄本书籍中的情歌书,则表现了骑士恋爱的题材。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为壁画提供了赖以发展的天地,最重要的画派有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他们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奇马布埃、卡瓦里尼、杜乔直至乔托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
哥特式绘画的代表人物:
乔托(1266-1337)是佛罗伦萨人,据传说,他是契马布埃的学生。传说乔托小时候是个牧羊人,在牧羊时以石块和树枝在地上作画,契马布埃偶然在途中见到,惊异于这个牧羊少年画得生动而真实,就收他为学徒了。后来,他一生从事于为教堂画壁画,从1308年到1334年间,他的壁画遍及罗马、佛罗伦萨、巴图亚、比萨、维罗纳、那不勒斯等地,可惜大都损毁了,保存下来的真迹不多。最著名的有《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基督传》等。
犹大之吻
乔托从构图上尽量采用活的人物和真实的世界,对绘画素材已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方法。人文主义思想在乔托所生活的年代已经萌生,但还未形成一种思想运动,其特点即是与封建正统的神学思想相对立。人们开始从信仰神转变为信仰自己、尊重人性和人生的价值。这里介绍的《犹大的吻》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圣经历史画杰作之一。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壮。这幅画虽然是圣经故事,但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犹大的黄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画用重色调,上部深蓝,下部褐色,造成一种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这种斗争的紧张气氛。画家用画笔赞颂了光明、正义的化身——耶稣,鞭挞、揭露了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犹大。
西莫尼·马尔蒂尼(约1285—1344)是哥特式绘画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也是锡耶纳画派中唯一可以与其老师——伟大的杜乔抗衡的人。受法国哥特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讲究轮廓线条的层次韵律,用色精细含蓄。1340年侨居法国,其作品对法国14世纪的绘画艺术影响很大。
西莫尼的艺术仍然与精神超然的拜占庭传统有关,但画风流露出类似乔托的开拓精神:注重形式的典雅、线条的流畅、人物动作的微妙奇巧。其作品华贵的品格和精巧的工艺性,表明他不仅是意大利哥特式的代表,更是“国际哥特式”风格的奠基人。西莫尼曾经到当时设在法国阿维尼翁的天主教教廷绘画,其典雅细腻的风格影响很广。
天使与圣母领报 《天使与圣母领报》是西莫尼·马尔蒂尼晚期的作品,画风属于早期的哥特式绘画。
西莫尼笔下的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形体“流动性”,无论天使还是凡人都有一种飘掠的动感。这幅《天使与圣母领报》便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他的这种戏剧性。玛利亚飘逸的姿态仍不失哥特式的典雅,她身穿蓝色长袍,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天空的象征。中央的百合花寓示着玛利亚的纯洁之躯。加百列周身金光闪闪,观众由此感到这次神圣的相见将天地合二为一。
《天使与圣母领报》是基督教绘画百画不厌的题材,不同时代的很多著名画家都表现过这一题材。而西莫尼画笔下的人物具有非同寻常的形体流动性,画中人美丽绝伦,没有一位画家像西莫尼那样敢用色彩,自信而巧妙地将我们引入他想象的世界。我们看到,玛利亚听到天使关于上帝之子将通过她成胎降生的传报后,神情畏缩,甚至大为惊骇。尽管在精神极度迷茫时候,玛利亚飘逸的姿态仍不失哥特式的典雅,玛利亚与天使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心灵得到沟通。
第四篇:《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
一位当代的智者说,对于传统人们至少应该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在我看来,由朱迪斯·M·本内特和C·沃伦·霍里斯特所著的《欧洲中世纪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历史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对中世纪的喜爱之情还是跃然于纸上的。这固然和作者对中世纪过于正面的评价有关--虽然作者也不时提中世纪的缺陷--更因为道德的原因,以及作者对历史宽容的态度,使读者在书中很容易领会到作者对历史抱有的那种温情的敬意。尽管作者对中世纪的一些评价我不以为然,但作者对历史的这一态度让我感动。现代人总是太自以为是,这使我们很容易蔑视我们的过去,失去了起码的尊重。而这样的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历史的知识和视角,更重要的正是这种对传统的敬意之情,让我们明白历史的进程不是跳跃式,我们和古人并不是完全割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存在着一根纽带。当我们明白文明的传承是怎样顺着这根纽带缓慢前行的时候,对传统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这话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让我们不再是漂泊的浪子,不再孤独徘徊。西语说,忘记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未来,不正是因为现实的迷惘吗?而历史,正是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
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上十几页,厚厚的《欧洲中世纪史》我花了四周才看完。对这一段西方的历史知识我是欠缺的,因为如此我以前发过不少谬论,一位网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感谢这位网友。匆匆读完,很难说从中收获到了什么或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在读书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思索,这些思索大多是和中国有关的--中西的对比一直是吸引我的话题。
比如书中谈到欧洲的统一之难,自古罗马一分为二后,欧洲就不再统一过,最多只存在名义上的统一,而实际上是一个国家内众多小的公国并列。即使是在一个小地方比如如今的法国境内,统一也是短暂的,更多的时候是公国之间的战争。他们虽然承认国王的存在,自己只是国王的臣子,但国王对他们的约束很小很小,有时候他们甚至想取而代之。国王只是一个大点的领主,或者基于血缘的关系而被承认而已,在大多数时候它都不是一个政权的首领。读到这些,我自然想到我们的中国。小小的欧洲(不包括现在的东欧和苏联)统一尚且如此之难,地质差异十分明显的大中国的统一该是多么困难啊。但中国做到了,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到了,这绝对是个奇迹。当然中西差别也就突显出来了。一方面,一种文官的治理代替了领土分封、科举考试代替了世袭、职业分工代替等级之别;另一方面,皇权得到了加强,而在欧洲只有少数时候国王才具有这样的权威,能让全国政令通行,而一旦这位强人去世,国家又将恢复到各自为政的局面中。
下一个问题就是战争的差别。欧洲是连绵不断领主或贵族之间的战争,而在中国是反复的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更让人难以忍受一点呢?同时欧洲存在一个骑士阶层,他们是为战争而生的人,他们只听命于自己的主人,因为他们不用工作而靠自己的领主养活,其责任就是保护他们和为他们打仗,读后感《《欧洲中世纪史》读后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阶级划分的设想在中世纪得以实现。在治人者(国王和贵族)和治于人者(劳动者)中间,另外还有一个战士阶层,他们的美德是忠心和勇敢。而在中国,战士听令于国王而不是贵族、他们的任务是保卫国家而不是保卫自己领主的土地、它也不是个阶层而只是个职业。中世纪的骑士不用耕种土地,农民和农奴不仅要养活国王和贵族,还要养活骑士。而在中国当国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就离开军队谋求另一种职业。在很久以前我读到柏杨的书说中国战争之多,以至于中国人养成不会笑的传统,因为中国人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但当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欧洲的战争只怕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领主和领主之间的战争,公国和公国的战争,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再加上后来宗教组织发动战争,只怕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少享有和平的机会。
提到宗教,不能不谈,中世纪也离不开宗教,没有基督教会就没有中世纪。《欧洲中世纪史》谈到了宗教的影响,包括哲学、艺术、建筑、文学等等方面直到人的精神层面。作者对教会作用的肯定,如前面提到,不单因为它承接着现代西方文明,也因为道德的原因。关于前者,作者也毫不掩饰提到中世纪未期伊斯兰文化对西方的启蒙,包括哲学、科学、医学、天文等等方面,但教会人士自己对伊斯兰文明的吸收和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后者,也是我十分看重的一点。理性的康德说,我们无法从理性去判断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但为了道德的原因我们必须假定上帝的存在。对于这点,《欧洲中世纪史》的作者大概也没有异义,所以即使教会在道德上不总是那么光彩甚至让欧洲陷入到了黑暗之中,但作者还是持宽容的态度,总体上肯定了教会在道德层面上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在我看来这也是作者最看重的一点。而关于那些野蛮的行为,作者只是把它看成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一个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对于非西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我来说,事实就并非如此了。道德不应该来自于上帝的谕意,而是来自于人内心的感情。我们完全可以抛开宗教谈论道德。后来欧洲的启蒙时代的一些思想家也持这样的观点,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之国,而欧洲的思想是贫瘠的。如果我们不是一个西方中心论者的话,那么对这样的观点就不会感到诧异了。
总的来说,《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口味是适合于西方文化保守派的(在中国则反过来了,合适于中国的激进派),即使是中国文化的保守派的我来说,虽然对作者的一些历史解读不以为然,但对作者对历史总的态度我还是欣赏甚至是感动的。当然这只一本单纯地介绍欧洲历史的书籍,作者没把欧洲和中国拿来对比,虽然在写中世纪时作者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伊斯兰文明,也只是客观的介绍而无主观的比较。光看这本书的名字,我也不应该期望找到关于不同文化对比的论述,但对于这方面有着强烈欲望的我来说,看完此书不免有些遗憾。如果有人只是想单纯地了解欧洲的那段历史,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个很好的读本--尽管在我看来它对自己的评价有些过于正面了,但不也至于偏颇得让人反感。
正是因为欧洲的战争,其实就是中东,还有印度,这些三大宗教发源地,在这些地方,战争和生活的苦难都要超过中国,也正是因为这个重要的因素,产生了三大宗教,而中国却没有;宗教就是为了约束现世的苦难制造者而产生的!
是的,苦难时人们更向往这个精神的寄托--宗教。
但是,中国也正是在最苦最乱的时候,即春秋战国完成了去宗教化,用世俗伦理代替了宗教说教,使之后的中国不同于世界上的其它地方,在其它地区,宗教和政治是合而为一,自然宗教自由就没有了。而中国宗教和政治是分开的,中国人就多了许多别的地区没有的宗教自由。
面对苦难,中国人作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选择,它把人们的目光从天上拉到了地上,从脱离现实到更关心现实。
第五篇:中世纪欧洲史教学大纲(写写帮推荐)
2007年春 课程号:02133630(2学分)时间:周一/ 9-10节(16:50-18:40)地点:理教121 任课教师:黄春高 e_mail:hchungao@yahoo.com
公共邮箱: middleages@163.com 讨论区:www.xiexiebang.com/club
《中世纪欧洲史》
教学大纲
目的
本课程以叙述中世纪(5-15世纪)欧洲政治史为主线,介绍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拜占庭、俄罗斯、北欧诸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之所以强调政治史,一是希望竖立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清晰的坐标,一是希望理清制度史上的一些问题。中世纪的政治总是与宗教纠缠不清,二者在权力与信仰上的博弈造成了欧洲历史的独特景观。一个等级社会的形成,是信仰、制度、文化等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信仰在中世纪并非总在正统的宰制之下,异教和异端叙说着信仰的多样性。正统与异端,主流与边缘,在斗争中共生。文化无形亦有形,是习惯?是文字?是建筑?
中世纪往往被人们看作黑暗的,这是进步观念使然。人们也对中世纪生出许多向往,则是末世心态的体现。我们难道真的可以想象一个黑色的或者玫瑰色的中世纪欧洲吗?在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与精神的叙事中,我们或许能够给出自己关于历史的解释。在历史文献的阅读理解、观念理论的讨论分析中,让我们思考并参与历史。
要求:按时上课;准备和参加不定期的分组讨论。翻译作业;读书报告;学期论文;期末考试。
成绩比例:出勤和讨论:10%;翻译作业,10%;读书报告:20%;学期论文:20%;期末考试:40%。
阅读:原始文献;相关研究著作
办公地点、时间: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2院110);每周一,12: 30-14: 30
导言:中世纪欧洲史(2月26日)
一、时间和空间:欧洲的历史与欧洲的观念
二、研究动态
三、历史与解释 阅读:韦伯,《学术与政治》。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彭小瑜,“近代西方古文献学的发源”,《世界历史》,2001年第1期。米辰峰,“马比荣与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
中世纪欧洲的形成 ——————————
第一讲 古典世界的结束与中古欧洲的开端(3月5日)
一、罗马帝国的衰落:晚期古典世界
二、早期基督教
三、日耳曼世界
四、民族迁徙与中古欧洲的开端 阅读: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新约:福音书》;林中泽,“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齐思和,“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第二讲 蛮族诸王国(3月12日)
一、蛮族诸王国的兴衰
二、法兰克王国
三、蛮族社会状况:法律
四、基督教在西欧的发展:基督教化 阅读: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比德,《英吉利教会史》。李隆国,“释‘异乡的旅人’:兼论克洛维晚年对王国的处置”,《北大史学》,第11辑,2005年。
第三讲 拜占廷帝国的早期发展(3月19日)
一、查士丁尼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的国家与社会
三、东方基督教 阅读:徐家玲,《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第四讲 加洛林帝国的欧洲(3月26日)
一、加洛林王朝与查理大帝
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英格兰
三、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
四、拜占庭与斯拉夫世界 阅读:《查理大帝传》。《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刘祖熙,“中世纪斯拉夫文化刍议”,《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
讨论一: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
第五讲 封建主义与领主权(4月2日)
一、封建主义的发生:公元1000年欧洲的动荡
二、封建主义:封君封臣与封土
三、领主权
四、在封建主义范式内外 阅读:马克垚等,“马克• 布洛赫《封建社会》中译本出版笔谈”,《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黄春高 “封建主义的解构与未来”,《思想与社会》,2001年第一辑
第六讲 权力与政治:神圣罗马帝国(4月9日)
一、神圣罗马帝国的形成
二、帝国与教皇
三、罗马帝国的梦想:意大利的诱惑 阅读:马克垚等,“欧洲封建政治史研究”笔谈,《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钱金飞,“中古晚期德意志市民与王权结盟新论”,《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2 期。侯树栋,“从古法到神法——中古后期南德农民法律意识的变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侯树栋,《德意志中古史》。彭小瑜,“中世纪西欧教会法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理解和规范”,《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彭小瑜,“完美之爱与正义权威:中古西欧教会法论刑罚与武力的使用”,《中国学术》第2辑(2000年)。布赖斯,《神圣罗马帝国》。
第七讲 权力与政治:法国(4月16日)
一、卡佩王朝的建立
二、马赛克王国:王室领地与诸侯领地
三、扩张王权的国王们:从路易六世到路易九世 阅读:陈文海,“中世纪法兰西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象征主义的神学渊源及内涵”,《历史研究》,2000年第5期。陈文海,“君主制时代法兰西国王及其国家的‘宗教身份’问题”,《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黄春高,“国王们都有长长的手臂”——法国路易六世时期的王权,《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勒高夫,《圣路易》。
第八讲 权力与政治:英国(4月23日)
一、诺曼征服与诺曼王朝
二、安茹王朝
三、大宪章与议会
阅读:孟广林,“前期英国封建王权对地方郡政的整饬”,《世界历史》,2000年第1期。孟广林,“中世纪前期的英国封建王权与基督教会”,《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施诚,“论中古英国‘国王靠自己过活’的原则”,《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程汉大,“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世界历史》,2000年第5期。蔺志强,“13世纪英国的国王观念”,《世界历史》,2002年第2期。蔺志强,“一二五八年至一二六七年英国贵族改革运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讨论二:封建主义与中世纪国家政治
第九讲 乡村与城市(5月7日)
一、庄园与城堡
二、领主权下的乡村世界
三、城市的复兴
四、城市自由运动 阅读:马克垚,“论超经济强制”,《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马克垚,“西欧封建城市初论”,《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一卷)。李云飞,“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探微”,《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皮雷纳,《中世纪城市》。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第十讲 等级社会(5月14日)
一、三等级理论与实际
二、主流与边缘:犹太人、麻风病人
三、第四等级:中世纪妇女
四、等级社会的形成:战争与和平阅读:赵文洪,“中世纪西欧的平等观念”,《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王亚平,“浅析中世纪西欧社会中的三个等级”,《世界历史》,2006年第4期;薄洁萍,“乱伦禁忌:中世纪基督教会对世俗婚姻的限制”,《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第十一讲 信仰时代(5月21日)
一、天主教会
二、修道院制度
三、大众信仰
四、异端
阅读:陈文海,“中世纪教廷‘封圣’问题研究---对‘封圣’过程的非宗教层面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刘新成,“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刘城,“中世纪天主教信仰的仪式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张学明,“论中古基督教之异端”,《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彭小瑜,“历史语境中的宽容(一、二、三、四)——12世纪西欧教会法论异端和绝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6期。
第十二讲 文化与知识(5月28日)
一、早期文化的复兴
二、12世纪的文艺复兴及其他
三、大学
四、欧洲文化:神学、哲学、文学与艺术 阅读: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哈斯金斯,“中世纪大学生书信反映的学生生活”,李隆国译,载彭小瑜、高岱编《外国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讨论三:中古社会的张力:主流与边缘,正统与异端,性别与社会
第十三讲 欧洲的边疆与外部世界(6月4日)
一、拜占庭的新发展
二、罗斯国家:基辅罗斯
三、北欧国家
四、阿拉伯世界 五、十字军时期 阅读:《往年纪事》。《罗斯法典》。朱寰:“莫斯科国家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 第十四讲 欧洲的危机(6月11日)
一、黑死病
二、百年战争
三、晚期中世纪的国家与社会 阅读:拉迪里,“一种概念:疾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14-17世纪)”,《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变革”,《世界历史》,2003 4 年第1期。陈文海,“中世纪后期法兰西王室守护神问题探析”,《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第十五讲 西欧新时代的来临与东欧发展的不同道路(6月18日)
一、文艺复兴
二、地理大发现
三、宗教改革
四、东欧的新发展:拜占庭的灭亡、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与俄罗斯的新道路 阅读: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赵立行,“宗教与世俗的平衡及其相互制约——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商务印书馆,2002年;《印卡王室述评》。林赛,《宗教改革史》。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世界历史》,2003年第1期。罗衡林,“马丁·路德与犹太人问题”,《世界历史》,2003年第3期。陈钦庄,“初论德国人文学者梅兰希顿”,《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刘林海,“论加尔文反抗世俗政权的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伊兹科维兹,《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
教材及阅读书目
沃伦·霍莱斯特 《欧洲中世纪简史》,商务印书馆,1988 《中世纪欧洲史料选》(英文),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印,2004
《圣经》
《往年纪事译注》,王 钺译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97 格雷戈里 《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91 比德 《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 艾因哈德 《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96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寿纪瑜译 商务印书馆,2004 《贝奥武甫:英国史诗》,佚名著,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尼伯龙根之歌 德国民间史诗》,曹乃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罗兰之歌 特利斯当与伊瑟 列那狐的故事》,杨宪益、罗新璋译,人民出版社,2000 兰格伦 《农夫皮尔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但丁 《神曲》,译林出版社 2005 阿贝拉尔等 《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三联书店,1998 克里斯蒂娜·皮桑 《妇女城》,学林出版社,2002 马基雅维里 《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94 乔尔乔·瓦萨里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巨人的时代》,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 奈特编 《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罗伯特·福西耶 《剑桥插图中世纪史:350-95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马克·布洛赫 《封建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 基佐 《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9 格隆德曼等 《德意志史》,商务印书馆,1999 布赖斯 《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1998 勒戈夫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 雅克·勒高夫 《圣路易》,商务印书馆,2002 沃尔夫 《欧洲的觉醒》,商务印书馆,1990 5 汤普逊 《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7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1卷,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约翰·赫伊津哈 《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出版社,1997 沃尔克 《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勒华拉杜里 《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 格茨 《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 亚历山大-比东 《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亨利·贝内特 《英国庄园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埃德蒙·波尼翁 《公元1000年的欧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艾林·鲍尔 《妇女与上帝》,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萨哈 朱迪丝·布朗 古列维奇 布姆克 哈斯金斯 格莱夫斯 埃文斯 莫里松 爱德华·伯曼 道森 布克哈特 昆廷·斯金纳 哈伊 林赛 茨威格 韦伯 范·卡内冈 诺思、托马斯 伊兹科维兹 斯坦福·肖 克柳切夫斯基 希提
马克垚 马克垚 彭小瑜 孟广林 刘城 薄洁萍 徐家玲 陈志强 倪世光 朱伟奇 刘文明 侯树栋 黄春高
《第四等级——中世纪欧洲妇女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不轨之举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修女》,商务印书馆 1995 《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006 12世纪文艺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华东大学出版社,20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商务印书馆,2000,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商务印书馆,1979,商务印书馆,2002,三联书店,1992(上卷),商务印书馆,1992,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三联书店,199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华夏出版社,1999,学林出版社,1996,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6,商务印书馆,1992,商务印书馆,1995,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商务印书馆,2003,人民出版社,2002,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学林出版社,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商务印书馆,2003,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004,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商务印书馆,2006,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三联书店,《《中世教育史》《中世纪的信仰》《十字军东征》《宗教裁判所——异端之锤》《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史》《异端的权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英国普通法的诞生》《西方世界的兴起》《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和精神》《奥斯曼帝国》《俄国史教程》《阿拉伯通史》《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英国封建社会研究》《教会法研究》《英国封建王权论稿》《中世纪英国教会研究》《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早期拜占庭和查士丁尼时代研究》《拜占庭帝国史》《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中世纪骑士精神》,陕西人民出版社,《上帝与女性》《德意志中古史》《西欧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