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谈谈写作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文学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们如何把生活中的感受变成文学?而我们平时的写作素材又是从哪里来的?写作与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是真实的写作?
语文新课标规定: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习作。
“真实的作文 ” 应该具备三点内容: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并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
把写作教学看作发生在个人世界和更广阔的社区交汇的地方的一种活动,或者说主要是通过信件的写作形式与社会生活、周遭的人和事发生真实的交往。写作作为一种交往,其指涉的对象世界应更为广阔,德国哲学家哈马贝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者可分别与不同的世界建立起不同的关系: 1、通过对客观世界中事物的言说,与作为外部世界的自然发生关系; 2、通过对社会世界中事态的言说,与别的行为者发生关系; 3、通过对主观世界,即个人内心情感或体验的言说,与自我发生关系。严格起来讲,任何写作都应有明确的“目标读者”,“目标读者”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隐含的。给玩具生产商写信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写私密书信也有明确的“目标读者”——自己,而更多的写作则是有其“隐含读者”——为交流情感、交换观点、传达信息而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接受对象。读者“真实的反应”既可以是直接的,比如写信得到回复;也可以是间接的,读者通过阅读受到潜在的真实影响。明示或者隐含,直接或者间接,都有“读者和对象”存在,写作才能“真实”发生,写作的意义才能显现。
“真实的写作”吁求真实的写作目的和对象,吁求写作与生活世界的真实关联,是相对于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割断与生活联系的“虚假写作”而言,与“写实的写作”并非一个概念。“写实”与“写虚”相对,一个强调写真人真事,一个意指对生活素材的加工、改造和虚构。无论写实还是写虚,只要作者基于真切的生活体验,明确真实的写作目的和对象,与目标读者做真诚的交流,就是“真实的写作”。为帮助学生树立起目的与对象的写作意识“提供支架”:
创设情境。创设写作情景有利于学生生发、拓展联想和想象,易于确立特定的写作目的和对象,调动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提供“温总理探望震中受伤男孩”的摄影照片,就是创造写作情景的一种形式,学生阅读照片,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牵拉出自己的“摄影故事”。
提供任务。自凡任务即有目的,为完成任务、实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起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写作亦是如此。如为竞选某种职务而撰写演讲词,为绍介某部电影编写“海报”,为说服别人写份申辩书,再如给母亲编撰传记,为家族写份家谱,为某部书写份读书报告,都要充分考虑到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要去咨询访谈,查找资料,翻检搜索,这样与真实任务相连接的写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虚假写作”的可能。
利用网络。网络交流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虚拟在于网络言语交流的非正式性、自由化乃至狂欢化,真实在于每个人的言语作品都会在网络上得到关注和呼应,大家彼此分享交流的欢乐,感到是在做一件真实的活动,真实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利用起网络即时互动、自在交流的功能,尤其通过建设班级写作博客群,让写作日常化,激活写作教学,是不错的选择。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消费何处,反馈如何,消费又如何刺激、改进生产,应该是一个生产、消费、流通的过程循环。关注写作的全过程,就不能下简单的“写作指令”,就要关注学生每个写作阶段的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就要培育学生为自己的精神产品负责的意识,让他们的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接受读者的检验。关注写作的全过程,有两个层面:
一是关注每一种写作形态。写作并不只发生在两节课联排的写作课上,尤其不是主要发生在规范死板的写作课上,写作与阅读联姻,可写批注,仿写句段,写摘要,写读书报告,给作品中的人物编传记、写书信等等,读写联动,相得益彰;写作与实用情境接通,写试卷分析,写实验报告,写活动海报,办板报、手抄报等等,自然发生,无处不在,写作是“所有学科的写作”,写作的全过程,就是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二是关注每一个写作阶段。纸笔书写只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阶段,与之前的策划、构思、材料搜集,之后的修改、发表、交流、编辑等环节构成完整的写作流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对独立的任务,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指导需求,为此,关注每一个写作阶段应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全过程的教学指导,一是全过程的教学监控,两个维度同步展开,密切相关。
第二篇: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读书与写作的关系
古人曾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话的意思是,在读书方面肯付出辛苦,写起文章来就会轻松。怎么样才能算“劳于读书”呢?
我先举几个例子。唐代文学家韩愈,他身世孤苦,三岁死了父亲,从小过着流离困顿的生活,但他能刻苦学习。他七岁开始读书,每日能诵记数千百言,十三岁就已能写很好的文章。唐代诗人白居易,他“苦学力文”,“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他每日坚持,不怕劳苦,甚至出现“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情况。唐代诗人刘禹易,他年纪很小,头发束成两个角的时候,就读了《诗经》和《尚书》。后来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他曾在《游桃源一百韵》中说:“九流宗指归,百氏旁捃摭。”九流百氏,即九流百家,指各种学术流派的大量书籍。这两句的意思说,他研读各种流派的旨意,广泛地采集百家著作。又如宋代的文字家范仲淹,他小时候,“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他自幼好学,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家中无书可读,就到附近人家去借,有的书还把它抄下来,背下来。又如明代文学家宋濂,他六岁开始读书,每天记诵两千多字的文章。他家穷,买不起书,只好向有书人家求借。借到书就日夜抄录,就是大冷天,砚水结冰,手指冻得僵硬,他还是坚持抄写不懈。因为按时还书,有信用,藏书人都愿意借书给他。他就用这个方法,才有机会遍览群书。古代文学家青少年时勤苦学习的故事是很多的,说也说不完。
文学家能写出好文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不怕辛苦地大量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愈多愈广,就愈有助于写作能力地提高。多阅读,可以开阔眼界,广大知识面;多阅读,也可以使我们学习到如何选材立意、布局谋篇、选词炼句和不同的表达方法。因此,汉代的大作家杨雄就说:“能读千赋则善赋。”是说读了很多名家写的赋,自己也就善于写赋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读了很多很多书,写起文章来,文思就会敏捷,如有神力相助。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说:“书痴者文必工”,意思说,沉迷阅读的人,他的文章必定会写得好。《唐诗三百首》的编者蘅塘退士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他们这些话,可以说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我们许多同学作文写得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太少。要想写好作文,就要肯下读书的苦功。只要能下决心,经过一番“劳于读书”的苦,是一定会出现“逸于作文”的乐的
第三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它可以反映一个人知识范围大小,认识水平高低,思维品质优劣,写作能力高下。中学生作文能力能否优化,有赖于观察、阅读、想象、创造、表达以及从属能力等作文结构能力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正如“木桶理论”所揭示的,构成木桶的哪一块木板都不可或缺,也不可太短,否则,必然影响木桶的容载总量。这些能力结构因素统筹兼顾,同时培养和训练,作文能力的后劲才足,作文的能力目标才可达到。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每个学生高中阶段“课外自读不少于300万字”,这是对学生阅读的最低要求,是下限。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周期性较强,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广积博蓄,厚积薄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用好教材这本范本;教师还要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目,介绍一些报刊杂志,范读一些美文华章;要求学生床头桌前,常备一些可读的东西,闲暇时间能读多少读多少,并做到持之以恒。
●从国 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 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且要的,所以 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是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受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略谈学习国文》,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2至3页
●从前教人作文,别的不讲,只教把若干篇文章读得烂熟。我们且不问 其他,这读得烂熟的办法并不能算坏。读书就是要把一些成例化为习惯。
——《“通”与“不通”》,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02页
●现在一说到学生国文程度,其意等于说学生写作程度。至于与写作程度同等重要的阅读程度往往是忽视了的。因此,学生阅读程度提高了或是降低了的话也是没有听人提起过。这不是 没有道理的,写作程度有迹象可寻,而阅读程度比较难捉摸,有迹象可寻的被注意了,比较难捉摸的被忽视了,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 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那捉摸的阅读程度。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8页
●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常 常有人要求出版社出版“怎样作文”之类的书,好象有了这类书,依据这类书指导作文,写作教学就好办了。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样,老师临时指 导和批改作文既可以少辛苦些,学生又可以多得到些实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1页
●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 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因此,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 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
总而言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93页
●所谓写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从 外面得来的见闻知识,从里面发表的意思情感,都是写作的材料;哪些材料值得写,哪些材料不值得写,得下一番工夫。材料既选定,用什么形式表现他才合适,用什么形式表现他就不合适,得下一番 斟酌的工夫。斟酌妥当了,便连布局,造句,遣辞都解决了。写作不过是这么一个过程,粗略地说,只要能识字能写字的人就该会写作。写作的技能所以要从精读方面训练,无非要学生写作的比较精一 点。精读教材是挑选出来的,它的写作技能当然有可取之处;阅读时候看出那些可取之处,对于选剔与斟酌就渐渐增进了较深的识力;写作时候凭着那种识力来选剔与斟酌,就渐渐训练成较精的技能。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1页
●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
(一)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以及
(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无非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真做到了家。学生濡染既久,自己有数,何种积蓄值得发表,决不放过;何种积蓄不必发表,决不乱写;发表的当儿又能妥为安排,成个最适合于那种积蓄的形式,便算达到了作榜样的目的。
——《论写作教学》,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41页
●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得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一直减到没有。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0页
●阅读与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练习写作。
——《评〈读和写〉》,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53+页
●至于多诵文篇,故有俾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 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
——《语文教育书简》之十五,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26页
●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所谓善读善写,非可求成于一旦,端宜积之于平时。看书不仅知其梗概,还须察其用心,衡其工夫。含蓄之意,思想之路,均宜细求。进一步则不仅诵其文而已,还须自出己见,衡其得失,孰去孰舍,孰可师孰不可师,乃真达到活读 书之境界。复言作文,不仅成篇而已,还须求全篇之完整,考虑读者对象之能否通晓,进一步则考虑如何则于人更有益,如何则更可以感人。
——《向善读善写方面努力》,见《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第118页
●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 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 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认真学习语文》,见《叶圣陶语文教 育论集》第137
第四篇:写作是生活的生命化——谈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于冬梅
(赤峰学院 作文报社,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生活是作文的生命线,没有生活,作文就是海市蜃楼,虚幻而且短命。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生活,而是你能不能感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如果没有言语生命的体验和渗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对于写作来说,更需要贴近的是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也不真正属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乏味、苍白贫血。生命需要相互感应,哪怕生活不怎么丰富,但你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
关键词:作文;生活;生命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214-02 作文与生活,就如同庄稼与土地和阳光的关系,生活是作文的生命线,没有生活,作文就是海市蜃楼,虚幻而且短命。这方面的论述有许多,在这里就不必赘述了。我认为有必要说说怎样理解“生活”这两个字。
现在,我们的一些老师,一讲到作文,就说学生没有生活,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两点一线,没东西可写,等等。这都是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上走进了误区。长期以来,在“生活”二字上积聚了太多的褒义和政治意蕴,使人见到这两个字就肃然起敬,例如:文艺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艺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教育即是生活”、“美是生活”等等,把如何看待生活弄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其实,人一生下来,生活就向你敞开了大门,你就融入到生活之中,你想不生活都不行,你不贴近生活,生活也会贴近你。所以,整天嚷着学生没有生活,要贴近生活,满世界找生活,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常常把学生写作上的言之无物,归咎于他们生活面狭窄,似乎他们只要经常逛街、旅游或时不时地参观访问,就能写出有“生活”的精彩文章了。这种看法也是失之偏颇的。要是这么说,农民对农村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工人对工厂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市民对城市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又有几个农民和工人或者市民成了作家?所以我们说,写文章当然离不开生活,但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活着的人想不生活都不成。所以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生活,而是你能不能感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如果没有言语生命的体验和渗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对于写作来说,更需要贴近的是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也不真正属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乏味、苍白贫血。生命需要相互感应,哪怕生活不怎么丰富,但你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所以,潘新和教授说: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请看史铁生的自传体散文《记忆与印象》开篇的一段话:
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待我。不知什么时候它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命,但在我看来,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
这绝对是史铁生式的生活体验,因为从下乡到双腿瘫痪返城,再到患尿毒症,史铁生对生命的体验太深刻了,死神一次又一次地与他擦肩而过,所以他对生与死的思考比我们要深刻得多。他为什么能写出《我与地坛》那么深刻的作品?在别人的眼中,地坛可能就是个废弃的园子,可在史铁生的心目中则不然,因为那里融进了他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在他的眼中,地坛是有生命的景物,能与他进行心灵的交流,他在地坛的生活经历,已经变成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所以,他写出来才那么生动,那么发人深思。对于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生活,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读了某部作品,或是看了某个电影、电视连续剧,觉得其中所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电视剧中的某个人物,就是自己的某位朋友,太逼真、太像了,有些事甚至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自己怎么就写不出来呢?人家编剧怎么就写得那么生动形象呢?原因就在于你缺乏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没有必要为了制造作文的材料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不要以为领着孩子们玩一场游戏,孩子们就有材料可写了,适当的活动是必要的,但你不能总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吧。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就拿校园生活来说吧,写作业、做早操、课间休息、各种考试、开主题班会、调座位、开家长会、过愚人节、过教师节,等等,还有同学、老师、校长、门卫、住校生和宿舍生活、校园内一年四季的变化,这么多鲜活的人和事,足够你写的,怎么就犯愁没什么可写呢?看来,素材是到处都有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看你是否善于挖掘。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要培养学生养成爱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具有一双观察生活的慧眼。一个对生活熟视无睹的人,笔下永远无情可抒,没东西可写。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我们所说的感悟,是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所感受而获得某种领悟,也就是学生通过对情感、事物、文章的内省体察,有了新的感触,悟到某些可能言说或未必言说的知识,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概而言之,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或阅读材料,有所感悟,从而进行具体的作文。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我们常常说“厚积薄发”,意思是学生博览群书,便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的积累,到写作时自然而然地流泄出来。其实这种观点也不完全正确,有的人读了那么多的书,也做不到“下笔如有神”,关键是缺乏对作品的感悟能力。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产生认识,形成感悟。要想办法使学生把作家感悟生活的真谛,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从中揣摩,学会一些感悟的方法。达到对作品心领神会,在阅读中产生一种情绪体验,或高兴,或愤怒,或悲伤,像林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的清香来”。比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要让学生揣摩作者感悟生活的方法——朱自清笔下那么琐碎的生活小事,写出来之后为什么就具有了那么感人的力量?关键是这些事发生在非同寻常的时候——朱家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父亲自己都下岗失业了,内心还要忍受丧母的悲痛,对“我”却是呵护备至,这样的父子情能不感人吗?我们的学生是否也有相同或相似的人生经历?是否也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章?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比教会学生写作技巧更重要。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边品味,边记录,边思考,随时记录与作者思维碰撞的灵感。记录的形式不拘一格,可圈可点,渐进性地进行,不要急于求成。鼓励学生深层次地思考,使学生思想在感悟中深刻,人格在感悟中升华,写作能力也就在感悟中自然萌芽并提升。
第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验人生,积累创作素材。只感悟文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感悟生活。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教学生感悟生活时,一是让他们感悟直接体验到的东西,即对生活中的人、事、情、理亲自观察,亲身体验、亲口品尝生活的原汁原味,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情深意切,趣味无穷;二是教他们间接地感悟生活,通过别人了解到自己所不曾知道的人、事、景、情、理,体会到自己所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第三,提高思想修养,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首先,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往往决定着他的文章的思想、趣味水准,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审美修养,才能分清真假美丑,才能感悟到冷暖炎凉、悲欢离合,才会对缤纷的生活有所感悟。教师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树立做人的样板并进行无声的诱导,身教重于言教。其次,要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加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再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淀情感,调动学生感悟生活的积极性。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是让学生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赏识学生的习作,在拟题中发现学生的不同凡响的立意、别出心裁的构思、准确生动的遣词、妙手偶得的佳句、干净整洁的卷面,要打高分,也可以打满分。一句话,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赏识学生微不足道的创造。要有这种意识:即使再差的作文,也是学生的创造,也有它的长处。老师千万别说刺耳的话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写嘲弄的评语打击学生,时时处处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其次是要给学生提供能激起他们写作灵感、唤醒他们写作自信心的作文命题、形式、主题、题材、立意和自由表达、自由批改的多种途径,寻找那些学生有生活体验的人或事,作为写作的对象去训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再次要教给学生感悟的方法,让学生抒写灵性,表达真情。方法自然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在指导学生时要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阅读,指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感受人间真情,从课文中感悟写作技巧,等等。总之,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善于感悟的习惯,增强感悟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慢慢地就会得到提高。
第五篇:生活与课堂的关系
2随笔
生活与课堂的关系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大家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为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他们致力于文本生活化、课堂生活化的语文教育实践,致力于走向生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的语文教育模式的构建。我们甚至看到有不少语文课就是“生活”,就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堂就在社区、街道、厂矿、公园和一些自然与人文的景点处。但我们在这样做的时候,千万不要“冷落”了相处已久的真正的课堂。学生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多数还是在40分钟的课堂上。这40分钟,如何让学生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感到收获多多、感到身心愉悦,无疑更值得我们深深地思索和细细地探究。许多有见地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常教常新,令人目不暇接;许多有作为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充实饱满,令人感动不已;更有许多有建树的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独树一帜,令人肃然起敬。这样的课堂教学,难道我们不应该发扬光大吗?当然,笔者的意思,不是要将生活与课堂对立起来,也没有“我存你亡”的用意,只是强调两者必须统一。其实,课堂本身就是生活。不少语文教师竭力争取做到“还课堂以生活、让生活进课堂”,对此,我们应当热烈鼓掌!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学生使用了人教社新编的教材。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启迪心智。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把每天早晨语文课前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学生兴趣十足。
其中,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开火车(分小组进行):其他孩子学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教师出示生字,让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音、组词或分析字形。谁说错了,火车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读错的学生在车上表演读儿歌)。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还可以教师准备字型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
钓鱼:出示一幅画着池塘的画,池塘里有许多鱼(拼音)。学生说出对应的生字,组成词,上台钓鱼。也可分男女、小组竞赛。穿衣戴帽:写出一个不完整的字,让学生把笔画补充完整。例如:“田、里、水”。补完之后,学生也记住了“田、里”一竖的不同。(穿戴整齐后)再分别组词,说一句话。还可以用于由两个熟字组成的生字。请学生练习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猜谜语、说儿歌:根据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猜谜帮助记忆。如能做出动作的字,可以做动作、说儿歌加以记忆。
彩虹桥:(分组合作过桥)教师出示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后面的学生组词,看哪组词说得多。词说完后,小组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说一句话。
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乐学的伙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从“工匠型教师”转化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是──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论“文化课程”、“实施课程”、“习得课程”都需要教师去体认、去再造、去落实。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即课程”。不过,作为新课程的教师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体的“职业技能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它要求从“工匠型教师”转型为“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应当致力于通过“创新教学”的实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创造出崭新的“素质教育”的“课堂文化”。在我看来,这种“教师角色”的关键特质,就是“反思”与“合作”。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师需要聚焦课堂,反思自身的教学。因为课堂教学占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大部分。而课堂教学本身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这里面有着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信息学的问题需要解读。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不久前,我们请来了两位外国课堂教学专家来上海听课,分别听了一所“名牌”小学和一所“一般”小学的一节社会课。这两名专家旗帜鲜明地猛烈抨击前者,高度赞赏后者。其结论跟我国教育界传统的主流观点是针锋相对的。确实,有什么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教学行为。“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团队”的形成。归根结底,意味着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得到转变:从“单纯道德说教”转变为“确立人格楷模”,从“灌输现成知识”转变为“共同建构知识”,从“提供标准答案”转变为“共同寻求新知”。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合作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发展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然而,教育理论不是空泛概念的“文字游戏”,而是指引教育实践的参考原则;教育实践也不是尝试错误的技术性活动,而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因此,既要消除“理论优位”、“理论第一”的偏执,也要消除“反理论”的心态。当然,我们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对话”,并不是“取消”这两种角色,或把两者“等同”起来。亦即,并不是要求每个教育理论工作者都直接走上中小学讲台,也不是要求每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撰写理论著作,而是两者从各自角色的角度,共同为解决直面的教育问题提供思路。所谓“教师研修”,不是指单纯地灌输现成的理论教条,而是指激活教师的“实践性智慧”或是“实践性知识”。所谓“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也不是指中小学教师一味听命于大学教师的“理论”,而是指提供专业支持,平等对话,共同求得教学的智慧。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这就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角色”转型的课题。这套“新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正是出于上述教育信念撰写、编辑的。课程改革在某一阶段需要轰轰烈烈的氛围,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更需要扎扎实实地探究,这种探究不仅要促进对一般课程理念的认识,而且更要有益于对学科领域的特殊课程问题的解决。因而,结合学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理论,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实在是一件必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为此,一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科的教育工作者走到一起来了。他们大多是参加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的核心人员,或者是投身课程教材实验的一线教师。经过辛勤的劳动,他们将自己关于国际国内学科课程发展的动态与问题的研究心得整理成书,奉献给广大的教师,以唤起大家对课程改革的更深沉的思考。
反思什么、如何反思,是这套丛书的焦点。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课程与教学遇到许多问题,例如:究竟是“教材为本”还是“标准为本”?教材设计如何才能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应该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怎样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嘴上讲“知识是自我建构的产物”,但实际上以“灌输”为主的课堂风景线又有多少改观呢?学科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而人为的“渗透”是学科教学的教育范式吗?我们的教学是基于教育技术的一种课程统整,还是技术至上、工具主义的表演?“学科性”应该成为本学科发展的旗帜呢,还是应该强调在解决问题中搭建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的“平台”,并逐步将“学科课程”转型为“领域课程”呢?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辨与认真的实证,从而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科实际出发寻找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合适的课程措施与教学策略。
真正合作,实属不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套丛书就是在为实现合作而架桥铺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一种合作,而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牵手也是一种合作。一个人的精力是极有限的,他不可能事事通晓,也不可能样样亲身实践,要汲取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要善于利用他山之石去攻玉,要学会共享各种教育技术与课程资源。合作还包括上下的协调。目前,一种“课程领导”的观念正在冲击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真正的合作是平等的互动关系,是新课程建设中的伙伴关系;那种“你工作我检查”、“你实验我评论”的做法,以及课程培训中的“一言堂”、“满堂灌”,都是反合作的表现。
只从一种理论、一杆标尺、一个模式来衡量,要求教师去划一地实施课程与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课程改革是开放的过程,我们探究的结论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不是永恒的,永恒的是实践。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天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新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突击,而是一个不断内化积淀的长期过程;新课程的实践不是纸上谈兵的部署,它需要一批批的志愿兵与生力军去冲锋陷阵。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进一步焕发课程改革的勃勃生机!
一年来的课改,回顾走过的路子审视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的可喜变化,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1、初见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由于教材的开放性,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课改后的课堂充满了激情、关怀,教师将自己融入对话式的课堂,与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一起学习语文。学生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改前的课堂,教师告诉得太多了,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太少了,以致老师好心的告诉扼杀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感悟和想象。课改后,在课程标准思想和人教版教材的引领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外资料的搜索,学生学得灵活,教师教得有趣。
2、激活了教师的激情,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方法。使用新教材前,有些教师十几年教同一本书,有些一辈子就教那一本书,对教材驾轻就熟,倒背如流,可以说有些老教师是不用备课就进入课堂的。虽说常教常新,但年年月月日日面对这样的老面孔,难免产生惰性。使用新教材后,由于教材编写思想、编写体例、教学内容和对学生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师面对的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在教材的引领下,教师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得不改变陈旧的思想,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素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教材中有许多精典的课文片断,教师就得范读,要范读,就得读准字音,读出情味。这对一部分老教师是一大考验,也促使老教师学好普通话,提高自己的修养。再如识字教学,教材对识字量的要求比较高,一篇课文要学会十几个字,有些要从一个字认识一类字,这就要讲究识字方法,老师就要创造性地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认识最多的字。在识字教学中,我们教师创造出了(1)“猜字迷教学”—“像丝线的田地”——细,“洁白的小手”——拍。(2)儿歌识字法——如 “清”“请”“倩”“情”“晴”“睛”“蜻”“精”,这些字,学生难以分清,我给它们编了一首儿歌: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3)活动识字法——通过比赛、游戏识字。(4)生字卡片识字法——自做生字卡片,互相交流。(5)字族识字法(6)生活识字法——通过广告、招牌,(7)比较识字法。还有教材中非常重视通过活动学习语文,所以,教师对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活动组织,等等,都必须提前安排。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经过一年的实验,最直接的体现是学生的变化。首先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了,对学习语文有了比较高的兴趣。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方式上,还体现在学生在课外学习上。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不仅学习了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还引进了许多课外资源,学习了许多课外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也让学生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字。该设计本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着让以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分析的宗旨,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本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口语交际“该怎么办”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了三幅图。讲小明每天帮王爷爷取牛奶,王爷爷想给他一点酬劳,小明不肯要,但又无法拒绝,不知道该怎么办,让学生帮小明出个好主意。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讲故事,自己读读、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教师指名回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容。通过多次叙述,了解人物的个性:小明主动帮助老人不要报酬,老爷爷过意不
去,一定要答谢。
然后安排同桌商议,根据故事的内容说说小明该怎么办,最后交流评议,表演故事。
1、交流。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真正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对学生说出的办法不表示肯定和否定,只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2、评一评。谁说的办法好?为什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3、表演故事。把评议出的好办法作为小明想出的主意,放进故事里演一演。
在本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教师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听众,一个热情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主角真正的是学生,让学生在想象中获得自由的空间,表演起来情绪饱满,朝气蓬勃,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无拘无束。有的学生竟然想到了小明拿钱后怎样又偷偷地放在牛奶瓶下,或用一个储蓄罐积攒下来,买个礼物送给王爷爷;还有的学生认为小明应该高兴地拿到钱,买自己想买的玩具、糖果。我并不向学生交代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对每个学生的表演,我都给予了赞赏和鼓励,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想法的独特性,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从一年级起,就要让学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相信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我经常对自己说的话。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课堂标准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因此,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开放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开放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这就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从新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开放思路,启迪求异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突破思维定势,提倡求异思维,鼓励逆向思想。求异未必就是创新,但创新必须求异。创新教学在思维方法上更加重视求异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甚至“无中生有”,胡思乱想。学生带着求异思维去学习,一定会产生惊异、惊讶、惊醒地感觉,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不仅要怀疑问题本身,还要敢于怀疑“理所当然”的事物。让学生懂得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做敢于超越的、具有独创意识的世纪新人。
比如学习《太阳》一课,课末延伸拓展阶段,学生列举出太阳对人类有益的例子,突然一个学生提出太阳也有有害人类之处,要不然,夏天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买护肤防晒霜呢。这一说法无疑是对原有信息的新发展、新补充,有助于学生对太阳的全面认识。我鼓励学生展开议论,结果,学生例举出太阳活动会引发白猴、猩红热、流感等疾病、太阳大耀斑会干扰无线电通讯等事实。“那怎样才能让太阳多造福人类,少为害地球呢?”我的问题又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对太阳活动的预测、研究和预防,掌握太阳的活动规律,才能让太阳真正为人类服务。最后,我布置了了课外实践作业: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做几张卡片或制作一张手抄报。就这样,我以学生的求异为基础,延伸出新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入,思维水平不断飞跃。(二)打破定势,训练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心灵自由”,就离不开对想象、联想活动的激发,想象对于习作,就像翅膀对于鸟,它可以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具体、更形象,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创新习作的主旋律的演奏者是学生,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教学中尽可能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放胆想象,就能发挥学生源源不断的创造性。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创造的潜在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首先不是从零开始“培养”,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心灵的泉水无拘无束地奔涌,说通俗点,就是让学生“敢想”。
如在教学《雪猴》一文,组织学生围绕课文主要内容展开讨论,即从哪些方面看出雪猴和边防军人是好朋友。学生竟想出了多种形式来说明,有的用提纲式,有的用列表式,有的摘抄文中的重点词语,有的用小标题式。从中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独创性,打破了以往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单一性、狭隘性的框框。
(三)丰富情境,培养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敏锐洞察,直觉理解和整体判断,是种灵感的迸发和认识的顿悟,在创造思维的关键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可是直觉思维是非逻辑性的,我们很难用常规方法训练。要让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训练除了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外,与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和提出的要求有密切的关系。
如教学《五彩池》第二段时,我们可以先通过干练而富有情感的课堂导语:“小时候,听奶奶说天上有五彩池„„人间也有五彩池,同学们想跟老师去神游一番吗?”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悬念,诱发了直觉。接着请学生听配乐朗读,创设问题情境:你听了有什么感受?从中发现五彩池的什么?教学第二段请学生边看录象边听朗读后汇报对本段有哪些印象?你同意作者五彩池神奇的说法吗?为什么?这样,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训练学生凭借直觉思维运用知识经验从感性的语言材料中迅速探测文章的整体,把握文章的本质,效果良好。
二、开放教学内容,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活化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需要能动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对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教学内容,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可以把第二册教材第一单元的《春风》、第二单元的《画》和第三单元的《春风吹》等三篇课文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学之前,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去“找春天”让他们对春天景物有真实的感知。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诵读相关的补充读物。之后,可在学生中开展“写春天、画春景、唱春曲”等系列活动。这样组织教学,活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春天有较为全面的感受和深入认识。学生在教师组织的系列活动中,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感受,把春天在他们的作品中创造性地展示出来。
(二)跨越课堂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靠课堂讲练,很难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的知识上面,还要把学生引向课外,纵横联系,内外结合,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活力,让课堂焕发生机。一是课内外结合。如学了《小壁虎借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或访问亲友,搞清松鼠、啄木鸟、袋鼠、猴子等其他动物尾巴的用处,想象小壁虎向这些动物借尾巴的情景,仿照课文的段式练习说话等等。二是学科间联系。如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课文,可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赏析歌词、欣赏旋律,这样,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受到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三是校内外沟通。如教师带学生外出参观、访问,开阔学生视野。利用现代媒体诸如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这样给学生创造多渠道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形成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发展,就必须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和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自觉参与到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