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背诵与文学写作的关系研究
背诵与文学写作的关系研究
一、背诵为文学写作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钱钟书的朋友吴钟匡曾说:“钱钟书博闻强记......某些杂记小说和名家诗文,你只要问他,他也能够穷源溯流,缕述出色,甚至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正因为钱钟书头脑中积累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创作中旁征博引,对所需的材料信手拈来,才创造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著名作品,成为一代大家。这说明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是文学写作成功的前提和基础,而背诵对文学写作材料的积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外的众多作家和学者都非常注重背诵: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茅盾将经典作品《红楼梦》倒背如流;鲁迅先生也背诵了大量作品;马克思能够整段整节地背诵海涅、但丁、莎士比亚等名家的作品......正因为他们勤于背诵,为文学写作积累了大量写作材料,才能在创作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平时积累的文学名篇,自如地引用古人诗文名句。现代教育界也越来越重视背诵对文学写作的作用,并颁布了一系列加强背诵的措施:2000年教育部新修订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把初中古诗文的比重提高到30%,且高中的比重提高到40%。《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1~6年级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的总量不得少于100篇......只有这样,通过大量背诵,才能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积累大量的文学写作材料,极大地丰富学生们赖以进行写作的材料,为提高其文学写作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想积累丰富的文学写作材料,可以采取背诵的方式,通过背诵大量古典诗词、中外经典作品,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这样写作时才能快速地在头脑中搜索所需的信息,才能做到“厚积而薄发”。
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先生在《我的国文老师》中说:“如果我现在要教孩子的话,也要他念这些古书(《史记》、《汉书》),暑假时也盯着他背古文、背诗词,我觉得这几千年的文化遗产,非常可贵。我认为念中国诗词,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中国诗词里极度的精纯性,对于文字的节奏、音乐性和灵敏度,都是很好的基础。我觉得我们应该鼓励背书,多背古文、多背诗词,这对于文字表现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让孩子背诵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熟记大量的词汇、各种句式和修辞格式,这对丰富他们的写作材料,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小学阶段背诵的经历就让我切身体会到背诵对丰富文学写作材料、提高写作水平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严格要求我们熟背所学的全部课文,并且为我们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供我们去背诵。经过一番背诵,我们发觉下笔时不再觉得无话可说了,每当我们看到一道作文题目,我们的脑海便马上涌现出许多文学材料,一些优美的语句也仿佛浮现在眼前:这都是背诵带来的效果,因为我们的写作材料已经在背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丰富起来了。
由此我认为,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背诵。因为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生活圈子也不大,因而他们的写作材料是贫乏的,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背诵一些优秀的范文,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背诵范文也可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关注,因为他们在背诵中也许会领悟到原来生活中经历过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的题材。
二、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能力。
巴金先生少年时代能背诵几部书,甚至整部《古文观止》。他回忆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了......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的,它也是有条有理,顺着我们的思路连下去的。”这的段话生动地说明背诵对提高写作能力起着重大的作用。的确,通过大量背诵优秀范文,在典型范文的熏陶感染之下,将别人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可以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而提高文学写作的能力。
(一)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理解能力。
拉沁夫说:“同样一个题材,同样一个故事,在具有不同程度的思想修养、艺术修养的作家笔下,可能写出不同水平的作品来,有的写得好一些,有的可能写得差一点,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能不能深化主题。”文学写作者要创造出艺术性强,主题深刻的优秀作品,必须具备很高的语言理解能力,而背诵是提高文学写作语言理解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背诵的方法来加强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如古人常说的那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对于那些由于自身能力水平有限而暂时还不能理解的语句,经过反复的背诵,在背诵过程中逐渐加强对旧知识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内涵。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先生也有这样的感受,他这样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理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主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还拉一点腔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 任教于香港大学心理系的李永贤博士与朱光潜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在《语言心理学与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背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文言文或较艰深的作品,有益无害。实验证明,倘能背诵,理解也不差,当时不理解,日后会逐渐理解。”大量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背诵的加强,语言感受能力会得到提高,语言理解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加。对于那些当时不理解的知识,日后会逐渐理解。
(二)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
没有充足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就会落空,而背诵是提高文学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耀南博士在《谈背诵》中说:“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可见,经过背诵熟记优美的语句,将作品的写作技巧铭记于心中,在适当时候加以发挥,这样使表达更加精练生动、富于文采。例如,通过背诵熟记并理解一些古诗词或名句,可以领悟很多写作技巧、吸收很多生命力很强的语句,文学写作者就会不知不觉地或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使文章更加凝练,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譬如,我们可以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可以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表达人死有不同的价值......还有在写作中引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名句,可使文章表达更富于文采。通过背诵,可以感受到运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可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运用排比的表达方式可增强语言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使形象更鲜明、突出......(三)背诵能提高文学写作的模仿创造能力。
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都是通过作者的模仿创造出来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霞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海一色”中模仿并加以创新创造出来的。可见,模仿是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法。而只有通过大量背诵来加深对原文的印象和理解,才能更好的模仿和创新。朱光潜在谈文章时这样说:“只要熟读范文多篇,头脑中甚至筋骨里浸润了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找局的姿势,等你的笔一摇,那么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可见,通过背诵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使头脑中呈现出不同问题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模仿别人这种写作技巧,可以创造出水平更高的作品。
但模仿不是抄袭,而是在模仿别人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再加以创新,加上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文学写作是促进背诵的动力。
文学写作者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在某方面还存在不足:或者语言理解能力差,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差,或者文化知识不够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写作者为了提高写作的水平,就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果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就多朗诵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诗文;如果是写作材料不够丰富,就背诵不同类型的典型作品......这样日积月累,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增强,写作材料、文化知识也会丰富起来。提笔前就不会觉得脑中无“米”,笔头枯涩,无话可说了,而是有一种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写起文章来“吾意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同时文学写作者从背诵中获得了“甜头”,就会更加喜爱和重视背诵了。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写作与背诵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文学写作是促进背诵的动力。同时,背诵有利于丰富文学写作的材料,有利于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模仿创造能力,但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地背诵。
第二篇:色彩与文学的关系问题研究
色彩的形成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研究
摘要:关于色彩的研究由来已久,其结果也相当丰富。从美术学的角度来说,色彩概念在绘画范畴中,古今中外都曾有多部专著广泛深入地探讨过。在文学的审美创造中,色彩也有着丰富的实践,而且已经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色彩 文学 审美价值
“当眼睛为色彩的美及它的其他特质所痴迷的时候,就会产生色彩的纯感官效果”。1在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为我们照出太阳光七彩的血管之后,人对色彩的感知变得更加细微和精准。歌德将色彩的情感特性赋予了心理学上的意义,此项举动,让对色彩的追寻似乎已然成为人们认识自我的一条重要路径。毫无疑问,人对色彩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且色彩之于我们,也绝非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视觉感知的层面。
(一)色彩的形成及其分类
什么是色彩?
关于色彩的研究跨度很广,它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等多方面的领域。那么要科学地解释色彩的产生,就必然要从物理学的角度开始。
人眼中所见到的色彩世界,简言之,即是由光刺激眼睛而对物体产生的一种视知觉。由此可知,色彩的形成需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光,其次要有存在物,再一是人的视力。
从理论上说,色彩的种类是没有极限的。如何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色彩进行归类?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基本属性。
色相,也就是色彩的相貌,是由一种色彩区别于它种的表象特征,也是色彩最为基本属性。我们对红、橙、黄、绿等颜色的称呼,就是色彩的“色相”。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这是全部色彩共同具有的属性。是由各种物体对光源的反射和吸收程度的不同决定的,故此属性所表示的是色彩的明暗强弱程度。显然,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明度,明度最高的颜色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1 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1.而同一色相的色彩也具有千万种不同的明度,以红色为例,往深红的颜料中添加白色,就会提高它的明度使之成为粉红色,那么深红色与粉红色的明度是不同的。
纯度,又叫彩度。指的是色彩中含有有色成分的比例,是色彩所具有的鲜艳度,即纯净程度。比如往红色里加入灰色,那么色彩就会钝化,变成栗色,那么红色与栗色的纯度是不一样的。色谱中最纯的颜色是各种单色,称之为极限纯度,又叫饱和度。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就越明显。
(二)色彩与文学的关系——文学创作中的色彩情结
艺术是一个谱系庞大的家族,多种艺术门类分布在同一个族谱的不同位置上,尽管各自的艺术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参照、融合,但他们也因各自具备他种艺术不可再现的庞大、抽象的内在结构而别具一格,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相互不可取代,共同丰富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众所周知,现实中的形象与艺术中表现的形象是不同的,文学中的色彩亦不能如照片般对对象进行平铺直描,那么,文学中的“色彩”是怎样的呢?其功能在超越对对象的客观再现后又归于何处?
1.创作主体对色彩的审美偏向
“情结”(complex),最早产生于心理学界,词语的原创者德国心理学家Theodor Ziehen将之解释为:情结是由有关观念、情感、意象的综合体。他将complex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个结”。“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这是辞海中关于“情结”概念的解说。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仅属于当下的时代,也属于过去的历史,不仅言说着某个时代既定的标准,也诠释着整个人类文明积淀下的普泛准则。从诞生的那刻起,人由机体产生的对色彩的本能感知以及自觉的审美运用,决定了色彩在人心中所产生的固有情结。
不同的人受不同的传统、行为习惯、性格气质、文化修养等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关于色彩不同偏爱、不同审美情感,以及对色彩的不同运用。比如不同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的国家或民族,对色彩的喜爱是有所差别的。在我国的南方都市,由于气候温和、环境旖旎,设施密集,生活精细,那里的人多喜欢明丽、淡雅的颜色;而在北方农村,极寒、少雨的气候,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和直接奔放的生活方式,导致色彩多为浓烈粗犷。反应到文学作品中,西北地区的作家群与南方作家群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风貌与生活色彩也迥然不同。作家们因各自履历、个性、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在根据具体题材进行创作时,对色彩的挑选、搭配、布置、设计也各有不同。有的习惯用色清淡素净,如沈从文、丁玲,他们的作品让人感觉清新温暖,有的喜欢用冷色调,如鲁迅、张爱玲,他们的作品读来则严酷冷峻。可见,色彩情结昭示着作家的审美理想,与作家的各种自身条件密不可分。
2.读者的审美接受
同创作者对色彩表现效果的主动选择不同,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欣赏接受是相对被动的,读者要以作者创作的文本为根本出发点,读者只能根据文本中所提及的色彩,根据自身的体验构建脑海中的图景。但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自觉的想象与联想,杜夫海纳认为:“审美经验在解读表现性的情感作品时达到顶点,至此,审美知觉完成了它由浅入深的审美经历,而欣赏者的审美经验也得以最大限度的丰富。”2所以,读者在作品鉴赏过程中所形成独一无二的认识和体验,既是自身审美观念、能力的印证,又是经由作品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后所二次生成的新的文本。之所以说是交流、互动,是因为读者对其间所形成的审美知觉不仅是元文本的再次生成,更能丰富作者的创作经历,促使其越出自我创作的藩篱,纠正自身偏颇的创作理念,从而衍生出新的思维和作品。这是一个创作主体通过对色彩的审美感知将自身的审美体验融入作品中,把自然中的客观色彩转化为文学作品中传情达意的审美领域,而读者也通过自己的阅读,想象、联想、感知、理解作者在色彩背后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意义和审美旨趣,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交流过程。
3.色彩的言说效果
以上阐述了在文本中创作主体的主观观照对色彩选择、设计、调和作用,色彩在文本中产生的审美效应既然是主客体双向运动的有机产物,那么客观世界中的色彩与创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客观的色彩经由主观的艺术加工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是经历了微妙的变化的。就此,E·H·贡布里希借助温斯顿·丘吉尔的话,做出了以下描述:“如果 2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M],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372.某个真正的权威认真探究在绘画中记忆所起的作用,那会是非常有趣的。我们首先专心致志地注视着所画的对象,转而注视着调色板,然后再注视着画布。画布接收的信息往往是几秒钟前从自然对象发出的。但是它经过了一个邮局,它是用代码传递的它已从光线转为颜色… …不过这时候的光线已不再是自然之光,而是艺术之光了。”3当我们阅读一部作品,在被其中塑造的形象与内容打动的同时,也会对其生动、恰切、完整的表现形式印象深刻,内容美与形式美共同构筑了作品整体的审美价值。传递信息、撩拨情感的特质使色彩走向了一种自觉表现艺术主体审美指向的精神文化领域,而与语言文字的结合更成就了其独特意味的言说方式。色彩作为语言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文本的审美机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相对独立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的阐述是尝试从色彩的不同象征意义中寻找普遍规律,是为了对其性质形成大致了解。在文学创作中,色彩的具体象征意义应结合作品中的结构和情节设置来理解,只能在对作品进行宏观、总体的把握中体悟其特定的象征效果。但这种效果不因是脱离实际晦涩不清让人难以接受的,只有获得人心共鸣的色彩象征手法,才能将作品的精神指向表达到位,深刻影响读者的内心感受。
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218.
第三篇:新闻采访与写作(背诵)
新闻采访与写作
绪论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所谓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新闻传播必须以调查采访为基础,离开了调查采访,新闻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传播就会成为不实抑或虚假信息的传播。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
(一)在真实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对新闻事实的真实的和有深度的报道,都是深入细致地进行新闻采访的结果;虚假失实的报道,往往都与新闻采访不深入有一定的关系。
(二)在深刻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在反映报道对象方面的深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记者的政治思想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新闻素材思考的深度,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调查采访的深度。
具有一定深度的报道,总是和深入的新闻采访联系在一起的;新闻报道缺乏深度的一个原因在于,新闻采访满足于蜻蜓点水。因此,新闻写作在深度方面,无疑是受到新闻采访制约的。
(三)在丰富性方面制约着新闻写作
新闻作品的有血有肉,不能依靠虚构,也不能依靠合理想象。既要写得有些有肉而又不能虚构情节和合理想象,唯一可取的方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生动感人的事件细节和人物动作、言语等方面的细节。
新闻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一、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一)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异常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具有特定价值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特定价值”,体现在事实被报道后,受众的新闻需求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上。生活中的某种事实(或者是新的事物,或者是原有事物出现了新的变动),是新闻之源。
发现生活中的异常,必须强调敏捷,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要求媒体确保新闻传播的迅速快捷。
(二)对异常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新闻记者的发现能力,还应该表现在能准确地对生活中的事实进行价值判断上,新闻工作者应该能对此迅速地做出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应注意: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同时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所衡量的是有关实施的信息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程度,社会价值所衡量的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有益程度。
运用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新闻题材进行选择是必要的、重要的,对新闻题材加以恰当的处理同样是必要的、重要的。
(三)发现异常并不是一味搜异猎奇
新闻记者应该关注生活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并应能对此作出灵敏的、正确的反应,因为新闻往往是由异乎寻常的事实构成的。但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以及低级趣味的“奇”和“异”,不应当成为记者报道的对象。记者要做到关注异常但有不一味搜异猎奇,坚持新闻价值标准和社会价值标准的统一,追求高品位的可读性。
二、勤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新鲜的报道内容和模式化的报道方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唯一的方法就是倡导新闻创新思维。
新闻作品要写得有吸引力、有深度,就离不开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思维,旨在求异、求新、求变,特立独行,另辟蹊径;常常需要突发奇想,在有了突发奇想之后,才有望独辟蹊径;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必须发挥想象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联想。
三、长于沟通:具有与人交流的能力
(一)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
记者与人交流常用“聊天”,“聊天”是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通过“聊天”,寻找与对方的共同语言,发现对方谈话中的兴奋点,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有利于有效地实现与对方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的“聊天”,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与对方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善于从交流沟通中发现线索
记者在与别人“聊天”的过程中,常常能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能抓住这些线索进行深入采访,通过“穷追不舍”获得更多的发现。新闻记者就应当是具有新闻敏感的“有意”的倾听者和询问者。
(三)善于与被访者碰撞出思想火花
记者应该通过“问”获得所需要的素材,并且与采访对象碰撞出思想火花来。记者的问题是一种在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问题,目标是搜集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四、精于表达:具有驾驭语言的能力
(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事实叙述清楚
叙述是新闻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学会叙述,用简洁的语言将很复杂的事实叙述清楚,是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谙熟于叙事,则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新闻报道主要要通过叙述展示新闻事实。新闻文体中的叙述,必须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不能进行虚构,不能添加情节,如果进行夸张,必须严格限于新闻真实性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新闻文体中的叙述,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主观武断的推断,由位于新闻真实性要求的抒情,都在不被许可之列。
(二)用准确的语言叙事、抒情和议论
一是指叙事准确无误,所交代的新闻五要素、统计数据、人物语言以及细节都确凿无疑,对人物、时间的叙述描写符合其原貌。
直接叙事用语准确,主要是指叙述语言对事实的交代、表现与记者采访所得的材料享福,再进一步,与事实的原貌相符;间接叙述用语准确,主要是指所引用的当事人的语言准确。二是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准确精当,没有失当之处。在消息写作中,很少用到抒情,即使想要抒情,也要隐藏在客观文字背后,但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消息也应当体现出明确的立场和强烈的情感倾向。三是指对人物、时间的评价准确合度,分寸恰当。新闻评论的议论对语言准确性有四个要求:一是对于论点的表述准确,二是对于论据材料的概括准确,三是对于人和事地评价准确,四是对于事物的矛盾把握准确。
(三)用生动的语言实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语言既应该是简洁的、准确地,同时又应该是生动的。语言生动的新闻作品才有可读性。
五、不畏艰辛:具有战胜苦难的能力
记者所从事的新闻采写工作,是一项体现出创造性特征的精神劳动,其中的艰辛、困难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记者应当有着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的能力,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第一章
新闻采访的本质和主体
新闻采访定义
新闻采访是有关人员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受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动。
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一)新闻采访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新闻采访的目的是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闻采访以人们身边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和生活中出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作为采访对象,采访所获得的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公开地向尽可能多的人进行传播采访涉及的领域广。
(二)新闻采访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
新闻采访中不应当存在社会等级观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平等的相互沟通。新闻采访必须通过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平等交流,才能获得成功。
(三)新闻采访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
新闻采访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采访是否成功,关键要看通过采访所得的事实材料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某些事实所固有的,在满足受众新闻需要方面所具有的显在或潜在的作用”。
当然,新闻采访不能仅仅关注事实的新闻价值,还要认真对待报道对象的社会价值问题,新闻采访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运作。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互动行为
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
首先,采访应基于双方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沟通,新闻采访的互动也就无法顺利进行。
其次,采访者应当以前台的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
最后,采访者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在认知和情感上去体验受访者的心态,这样才能对采访对象的生活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写出深刻和感人的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一、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
(一)记者的社会角色分析
采访者的三种角色身份:社会守望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文化传承者的角色
(二)称职的记者必须具备的素养:必须具备政治素养;法律与道德素养;科学素养;专业素养
记者的专业素养包括三个层次:专业技能素养、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精神。三者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采访对象:地位被忽视的另一主体
(一)采访对象的特点
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新闻事实有一定关联;出于利益考虑与采访者进行博弈
(二)采访对象的种类
依据采访对象是提供主要事实,还是只能提供新闻事实的背景,将采访对象分为当事人、知情者、目击者和有关人士
当事人。
当事人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采访对象,当事人就是新闻事实的主体,他们不但亲历了新闻事实,而且对新闻事实有着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知情人。
知情人通常都不是新闻事件中的行动者,但对新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可能参与了新闻事件的策划。知情人很可能比当事人更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即背景,也可能对新闻事实的把握更加客观。
目击者。
目击者是那些亲眼目睹新闻事实发生的人。他们并没有参与新闻事实,但他们对新闻事实也有着比较强烈的现场感受。目击者的作用在于,他们可以提供所目击的新闻事实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
有关人士。
记者采访有关人士的目的,一方面是借用他们的言论表现出记者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于他们的权威性增加报道的说服力和深度。
第二章
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新闻线索的含义及其特点 新闻线索的定义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要信息。”
新闻线索的特点
1、相比于新闻事实,多数新闻线索显得较为简略,没有过程,更没有细节,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新闻五要素俱全。
2、相比于新闻事实,新闻线索往往是比较零碎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新闻线索才可能比较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3、新闻线索稍纵即逝。
4、新闻线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5、新闻线索涉及较多的是表象,可能确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杂。
新闻线索在实践中的功用
1、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的动机。
2、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获得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一种专业能力或者素质,这种能力是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而且这种判断能力有相当严格的时效要求。
新闻敏感来自于勤奋的工作和全身心的投入,也来自于记者勤奋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新闻敏感还来自于记者对周围环境的时时刻刻的留意,时时刻刻处于工作状态。
新闻线索的捕捉与追寻
1、能从异常的情况中敏锐地捕捉到新闻线索。
2、能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瓴地发现事实的新闻价值。
3、能敏锐地寻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捕捉新闻线索。
5、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取新闻线索
第三章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意义
1、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使采访更加深入。
2、资料准备有助于记者应对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在关键的时刻提出精彩的问题。
3、资料准备能够帮助记者在报道中避免犯一些简单的常识性错误。
4、资料准备还能帮助记者获得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
采访前资料准备工作的内容
1、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对记者的采访具有重要意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籍贯、个人爱好、生活经历及业绩等。
2、由于新闻报道更加追求深度,因此背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道中,甚至成为一些报道的主要部分。
3、如果有必要的话,记者还应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使自己能站在专家的立场和知识背景上来看待新闻事实。
获得知识的途径:一是查阅相关资料;二是检索相关媒体的报道;三是进行与采访,对重点采访对象周围的人和某些历史事件的目击者进行个别访谈,以掌握有关情况。
资料准备的“十比一”原则
所谓的“十比一”原则,即“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
拟定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一、确立采访活动的意图目标
在确立采访意图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采访意图要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2、采访意图要与受众的兴趣一致
3、采访意图要与媒体的报道思想和风格相一致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访计划
(一)采访计划是对整个采访过程的规划
第一个部分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包括表明采访的意图、确定的采访对象以及对前期采访准备的简要回顾。
第二个部分是计划的主体,包括设定采访的大体顺序和活动安排,采访的手段和方法,要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
(二)采访计划的主要内容
1、确定采访的顺序和活动安排
确定采访地点、采访时间、自己的形象、采访的次数、采访的方式
2、确定采访的主要方法
电话采访、网络聊天、面谈、召开座谈会、参加记者招待会、深入的访谈、民意测试,单纯运用一种采访手段,还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3、确定采访的主要问题及提问的顺序
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确定进入主题的方式、确定提问的形式、顺序、态度、拟定采访的开头、过渡及结尾的方式。
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1、在合适场合中创造采访机会
(一)创造合适的采访环境
(二)创造合适的语境(谈论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以使采访对象兴奋起来)
2、在强硬交锋中创造采访机会
3、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
4、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
5、在转换身份后创造采访机会
第四章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
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提问的逻辑性
2、提问力求简洁明确
3、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
4、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
5、要避免说外行话
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
1、了解事实真相
2、发现新闻线索
3、提供写作思路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特殊方法
隐性采访的含义和类型
隐性采访的含义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就新闻事实进行的采访。
隐性采访的类型
体验式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得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
伪装式采访,是指记者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得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精确新闻采访
1、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
实验应当具有科学性,应当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否则,实验结果就无效。
2、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
可以全面、准确了解公众对于某个重大事件的意见。民意调查可以反映大多数人的意见,方式以偏概全或各执一词。
3、综合统计分析进行采访
统计分析是通过量化的数据得出清晰的结论,它更多的着眼于现有的资料系统。
4、以跟踪调查的方式进行采访
第六章
采访素材的整理加工
对采访素材的分析取舍
1、对素材进行分析和判断
审视采访对象提供的素材;拎出相关新闻事实的逻辑主线(时间维度、因果关系维度、矛盾分析维度)
2、确定写作时使用的采访素材
考虑事实的新闻价值;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素材;重视新闻素材中的“边角料”;形成文章写作的思路和脉络
第七章
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共同规律
一、充分表现对象主体的价值
二、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地报道事实,这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所衡量的,是新闻作品报道事实所达到的与事实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
在新闻写作中,任何虚构都是与新闻真实性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因而是应当严加拒绝的。夸张,则应当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新闻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五要素必须真实可靠,完全准确,经过逐项加以认真核实,这是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
1、用有价值的事实说话
精选新闻事实;完全用事实说话;既报道事实又解释事实
2、新闻评论:摆事实与讲道理结合
四、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 第八章
因媒体而异的新闻写作
报纸媒体:拥有图文符号的优势
1、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写作
对作为报道对象的客观世界进行深入解析;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报道:语言客观、具体、简洁;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报道“准确表达情感和观念;以文字语言符号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提出观点、证明观点
2、图片符号在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闻照片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凸显新闻事实瞬间的视觉冲击力
2、凸显外在直接意蕴和内在含蓄意蕴的结合。
3、凸显图文配合的审美趣味
3、报纸在新闻报道中具有的优势
(一)白纸黑字背后蕴含事理、情趣
报纸媒体所做的新闻报道,留下的是可以长久保留的语言文字和图片。白纸黑字和图片,便于人们仔细阅读和反复品味。
报纸新闻可以利用纸质媒体的这一优点,表述对事实及其本质的理性思考。
(二)将触角伸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报纸媒体的记者可以在电视摄像机无法到达的地方进行新闻报道,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上都是纯粹的电视画面难以做到的。
(三)利用人们的视觉规律进行编辑
报纸媒体按人们的视觉规律进行编排,接受选择性好。读者有选择的自主权,可以从任何一版的任何一条信息开始阅读。
广播电视:彰显声画的感染力
一、广播电视在传输途径上的优势
优势:
1、在新闻事实发生后,报道迅速、先声夺人
2、对新闻事实的展示生动传神、现场感强
3、以电波发射形式传播,能形成较大的覆盖面
弱点:
1、受众被动接受、选择性差。节目只能按时间顺序、先后一次播出。
2、节目转瞬即逝。
二、广播:以有声语言报道新闻事实
(一)有声语言与文字语言在表述时的异同
有声语言与文字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1、在真实事件的表述上。文字语言是以文字做符号表述真实事件。而有声语言则有三中处理方式:一是有记者将真实事件写成书面语言,然后由播音员读播;二是采录事实发生现场的音响,采访当事人,在此基础上制作成有广播特点的报道;三是对各种声音进行艺术化的再处理,或变音变调,或混入音乐,制作成有特殊音响效果的广播故事。
2、在表述重点的强调上。运用文字语言时,一般通过加“着重号”等方式体现表述重点;而有声语言是以让听众直接感知的语音、语调、语气、停顿等多种播音技巧来处理重点与非重点。
3、在作用于受众的心理感受上。运用语言文字时,一般使用感情色彩较浓的词语,将作者的主观情感、新闻场景中的情趣传递给读者。而有声语言则更丰富多彩,体现在声音的立体感、形象感和对人的心理能产生影响。
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
(一)“谋在先”和“断在现”
谋在先,即在开机之前的筹划、判断。
断在现,即在开机采集时面对新闻现场诸多信息时的决断。
(二)现代报道范式:现场报道与展现现场景象
要有整体表述意识,看起来是面对新闻现场进行零星的拍摄、零星的访谈,但是,就在这种零零星星之中,已经贯彻了统一的主体阐述。这在现场报道或者以展现现场景象为主的电视新闻中,显得尤为重要。
要充分体现电视现场报道的采制关键点,把把新闻现场杂多的表意元素,围绕一个具体的新闻主题有序地、统一的结构成整体。
(三)传统报道范式:用解说声简洁地传递信息
画面影像+解说声的报道方式,有着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等特点。
(四)以电视传播的个性展现电视新闻的魅力
电视传播 具有以下个性特征:
1、现场情景呈现
2、记者现场分析与报道
3、用现场直播方式直接呈现正在进行的重大活动(电视媒介特有的纪实特质)
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
网络拥有电子媒体的全部传播优势
网络可以最快的速度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
网络可以文字、音频、视频方式发布新闻,兼有印刷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可做到图文并茂,也可兼有生动传神的新闻现场。
网络的渗透力极强,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到到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网站,任意搜索、查找。
网络又避免了广播电视的弱点。它选择型好,不像广播电视节目只能依次接受;它保留性好,不会转瞬即逝。
网络的独特优势
1、在信息流程方面,除了拥有大众传播媒体的全部传播优势外,还兼有人际传播的全部功能。
2、在信息综合包容方面,不仅包容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形式,还开创了信息虚拟表达、信息交互、信息搜索等全新功能。它既有文字类信息,又有声音类信息,还有图像类信息。
网络的信息搜索能力
网络媒体有极强的信息搜索能力,可以从成千上万的网站上搜索相关信息,这种强大的可检索功能,为信息“二次使用”乃至“多次使用”提供了便利。
网络媒体也有弱点:网络媒体对使用者的素质要求较高;网络终端设备的价格比收音机、电视机昂贵。
网络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特殊要求
网络新闻的写作和报纸新闻的写作的异同点。
相同点:通过网络传播的的许多新闻作品,也就是报刊上所刊登的新闻作品。现在,许多报纸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其内容基本上是本媒体所刊登内容的电子文本。不同点:网络新闻的标题和电视新闻的标题详尽,都用一句话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新闻事实和实在的意思。但受网络条件的限制,哪怕报道的是再复杂的新闻事实,网络新闻标题也只是一行字。
第九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上)
消息文体的含义
消息,以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是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报道体裁。
动态消息
最常见的消息,是就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作地最具有时效性的报道。
评述消息
这是一种兼有新闻评论与消息两者特点的报道形式。“述”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叙述,“评”是对新闻事实所做的分析评论。
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报道,就这就某一现象或问题,在比较广阔的空间范围内进行采访,就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写成的消息。
消息文体的结构
1、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是一种以新闻价值的大小来排列新闻事实的文本结构。导语、主要事实、次要事实、其他事实。
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写作中尤其是消息写作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结构,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首先,它是训练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
其次,它可以保证忙碌的读者不至于被迫忍受某些记者自作聪明的写作,从而迅速了解新闻事实的要点。
2、消息的非倒金字塔结构
(1)时序结构
时序结构通常使用在一些时间因素显得极为重要的报道中,例如法庭审判、灾难报道、警方报道以及某些暗访报道等。
(2)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是文本的几部分内容同时并行的一种结构。使用别列结果,可以是消息显得更加新颖,在整版的倒金字塔结构报道中脱颖而出。
(3)悬念式结构
悬念式结构是一些喜爱挑战传统的记者所偏爱的样式。他们在开头先给出一个谜,然后引导受众在报道所披露的调查材料中寻找答案。
消息文体的结构特点
1、重要信息提前“亮相”构成重心的前置
2、允许不完整的消息结构的存在
一则结构完备的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构成。
消息作品是一种传播新闻信息的文本,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文本的完整性可以退居次要地位。
3、标题和导语的重要性超过主体
正确处理写作中的几组关系
1、尊重事实与精选角度的关系
精心选择报道角度的重要性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精选报道角度:、选择利于突出焦点的角度;选择利于突出特点的角度;、选择利于突出两点的角度
2、语言精确与语言生动的关系
3、用事实说话与发议论的关系
第十章
消息文体的写作(下)
复合结构标题
消息的另一类标题结构相对复杂,被称作复合结构标题。
复合结构标题的三种形式:一是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
二是由引题和正题构成;
三是由正题和副题构成。
导语
导语是消息文本的开首部分。
从形式上看,它是文本的第一个自然段,导语是开头;从内容上看,它必须对新闻事实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加以概括;从功能上看,它必须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浓缩、提炼,展示其最新鲜、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导语是文本中新闻信息特别集中、价值含量特别高的部分,是“浓得化不开”的部分。
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所在。导语的任务时让受众了解基本的新闻事实和关键信息。
消息文本中导语的特点
1、用生动的语言展示事实的最具有新闻价值的部分
2、用简洁的语言道出新闻事实中受众最感兴趣的部分
3、用明晰的语言讲述新闻事实所体现的鲜明特点
消息文本中导语的类型
归纳性导语、描绘性导语、叙述性导语、提问式导语
消息文本中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也是具体展示和叙述新闻事实的部分,是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的部分。
消息文本中背景的类型
烘托性背景、说明性背景、揭示性背景
用于披露新闻事实背后的有关情况,包括鲜为人知的情况,为受众进行理性判断提供依据。
第十一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上)
通讯文体的含义
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延展性的报道通讯文体的延展性表现在:内容、时间、空间、背景的延展
通讯文体的特点
1、内容的延展性
2、手法的多样性
3、效果的多层性 通讯文本主题的确立
1、体现人物和事件特色
2、体现时代精神和强音
3、体现作者新颖的理念
通讯文本主题的提炼
通过提炼使主题体现深刻性、新颖性、独特性
叙事记述型通讯,围绕对事实的叙述安排结构; 调查分析型通讯紧扣对事理的挖掘安排结构; 访谈实录型通讯依据访谈的进程或内容安排结构。
调查分析型通讯的结构
注重于由果溯因的结构、注重于综合分析的结构
谈话实录型通讯
一、谈话照录,访这所问、谈者所答,一应记录刊发;
一、在忠实于谈话内容的基础上,将相同或相近内容加以归并,分成若干部分并加上文中标题。
第十三章
通讯文体的写作(下)
新闻小故事
新闻小故事又叫“小通讯”,是一种记述情节曲折完整的新鲜事实的短通讯。它短小、鲜活、有比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颇受受众欢迎。
新闻小故事的特点:报道具有故事性的事实;讲述具有新闻性的故事;演绎具有趣味性的情节。
特写的含义
特写是指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事物特征的精彩片段,生动形象地再现典型事件、人物和场景的新闻题材。特写是以短小的文本写片断(不求完整)。
特写的分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
、大型人物通讯
大型人物通讯,通常是指以先进人物为叙写对象的、篇幅较大的典型报道。
调查分析型通讯
含义
调查分析型通讯,是一种在文本中较多地展示对新闻事实的调查分析过程及其成果的通讯。
与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比较
(一)两者的相同之处
两者都以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为基础,都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较为详细的报道。
(二)两者的不同之处
1、采访中的关注点不同。调查分析型通讯的作者在采访时,并不关注人物的表象,而关注问题、症结、原因、本质。
2、写作上侧重点不同。调查分析型通讯侧重于在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事件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思考,在分析思考中直逼题旨。叙事记述型通讯则侧重于对人、事、景、物的具体叙写,通过具体叙写显现作品之旨。
3、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调查分析型通讯的效果是启人思,它更多地影响人们的理性层面。二叙事记述型通讯的效果是感人心,当然也对受众产生理性的影响,但感人的因素(形 象性、情感性因素)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谈话实录型通讯
谈话实录型通讯,是一种由谈话充当主要角色的通讯。谈话成为主角,包括两个含义:(1)谈话在文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甚至构成整个文本;(2)谈话在文本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谈话的质量决定全篇的质量,谈话的成败决定通讯的成败。
第十四章
深度报道的写作
连续性深度报道的写作
1、追踪式深度报道
随着记者剖析的层层深入,报道陆续发表,既保证了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还使受众关注事件的最新进展,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系列式深度报道 第十五、六章
新闻评论的写作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文体的含义
新闻评论是有关论者就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当前的社会现象所做的分析评论。
新闻评论文体的特点
1、具有显著的新闻性
2、具有强烈的政论性
3、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4、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新闻评论文体的分类
社论及评论员文章、编者按及编后话、署名时评、、随笔及散文
随笔在写作上有着相当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常常是一种即兴之作,写的很有文采,表现出短小精悍的特点。
杂文是一种形势相当灵活的文体,每每体现出它固有的诙谐幽默、文风犀利的长处,深受受众的欢迎。一部分杂文,既有文艺性特点,又有评论性特点,体现了两种特性的融合。
新闻评论的结构
新闻评论的常见结构
一事一议式结构、平行推进式结构、逐层递进式结构、借题发挥式结构
新闻评论的特殊结构
讲述故事式结构、纵横对比式结构、突发奇想式结构
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的新闻评论,关键在于找到所要论述的道理与某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了这种联系,也就找到了这种结构方式的支撑点。
第十七章
新闻写作的创新
“新闻文体”就是指新闻的体裁、央视,是新闻写作中以文字形态表现的各种写作形式,是新闻事实在新闻传播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新闻文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另一类就是特写(相当于我国的通讯)。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意义
1、新闻写作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2、新闻写作创新是对业内竞争压力加大的回应
3、新闻写作创新是新闻本质所提出的要求
4、新闻写作创新也是受众所提出的要求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表现
1、报道角度的创新
2、表现手法的创新
3、文本结构的创新
4、新闻语言的创新
新闻写作方法创新的原则
1、遵循新闻写作规律
2、借鉴国外新闻写作的成功经验
3、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新闻写作思维
新闻写作思维,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凭借一定的认识能力来反映新闻事实的智力活动过程。
思维特征:
1、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写作思维的重要特点
2、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
3、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4、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新闻写作思维的创新
1、克服思维中的惰性
2、拓宽思维的空间
3、倡导求异思维
第四篇: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文学又是对音乐艺术的解读和诠释。作为两种不同却又十分相近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常常能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音韵美,又能在音乐的律动中,通过听觉感受对文学形式加以解读和诠释,感受文学的哲理性思想。不仅如此,音乐和文学有很多时候还是被结合在一起,统一在某一个新的艺术作品之中,例如歌曲、电影、广播影视作品等等。“词曲联袂亦为歌”。音乐和文学水乳交融、完美结合,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恐怕非歌曲莫属。
以《小河淌水》歌曲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小河淌水》是黎英海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它的歌词和旋律基本是按照民歌原来的风貌保留了下来,而钢琴伴奏部分则是作曲家后来编配的。其歌词借月光,流水和清风,表达出妹妹在月夜的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歌词描写的画面和意境十分优美。如果尝试着把歌词作为一个诗歌小段来朗诵也相当不错,我们可以从它文字的节律中,从它的平仄四声中,从它的抑扬起伏间感受到一种音韵的律动,再加上其中“阿妹”的那种情感表达,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音乐性的诉说。可以说,这首歌的歌词本身就已经是具备较强音乐性的文学作品了。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是音乐工作者到云南采风的时候发现、记录并改编的。因此,这首歌的旋律和音调极具云南地方特色。
《小河淌水》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这也是作曲家在整理编配的时候进行的适当调整。歌曲的旋律紧紧契合了地方语言文字的声腔音调和语句的抑扬顿挫,因此极具云南地方特色,且清丽流畅、婉转动人、十分柔美。由于采取的是中华民族调式,符合民歌的特色,当然也在最大程度上赋予了这首经过重新编配的云南民歌以原始民歌的独特魅力。由于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使这首歌的旋律十分贴切地符合了歌词中蕴含的音律,升华了原来那种简单的吆喝和呼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首歌的旋律是具有文学审美性的。当然,表达情感是每一首歌曲的必然,正是因为有了旋律的牵引,“阿妹思念阿哥”的情感在这首歌曲中才得以更好的表现和升华。
在伴奏的烘托引导下,歌者首先唱出“哎———”。在相同的音高上唱出一个四拍的长音“哎”,实际上就是阿妹对阿哥的深情呼唤。这一声呼唤在演唱时做了一个渐强过渡到渐弱的处理,用以充分强调阿妹呼唤阿哥的内在感情。
第一句“月亮出来亮旺旺”,除了在旋律上切合了歌词的语言音律之外,还在节奏上、语气上进行了处理:如“月亮出来”这四个字都是用的八分音符,非常匀称。而到了“亮旺旺”却突然嵌入切分节奏,同时还将“亮旺旺”三个字进行模拟重复演唱,扩充了原来的乐句,使“亮旺旺”三个字得到强调,进一步深化了“深山月夜”的意境,为下面的述说做好铺垫。
第二句“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旋律的前半句是对第一句的延续,起到承接的作用,后半句则使用五浅析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对歌曲中音乐与文学关系的一点思考 声音阶的下行进行,仿佛是阿妹的一声叹息。
第三句“哥像月亮天上走”是阿妹在心目中对阿哥的一种描述,而音乐上则完全重复第一句的音调。
接下来阿妹对阿哥的呼唤则是全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点金之笔:“哥啊,哥啊,哥啊———”阿妹对阿哥的三声呼唤,一声比一声迫切,一声比一声深情。音乐上配合歌词的情绪,安排了十分巧妙扩充模进。以切分节奏强调语气,层层递进,一次比一次扩展,一次比一次强调并加重语气。第二段的前两句基本上还是写景,写心情。但是相比较第一段更进了一步。清风吹过带去了阿妹的心声,哥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对你的呼唤?你可知道阿妹对你的思念?结尾的“哎,阿哥———”旋律上先是一个二度下行,然后是五度的上行跳进并作了渐弱的处理,非常准确地表达了阿妹在深切地思念阿哥以后,心中对阿哥那一丝欲述还羞的幽怨。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歌曲中文学和音乐的紧密融合,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根据歌词中特定的场景和情感,充分考虑地域色彩,民俗风情,语言习惯,最大程度地以音乐的形式烘托、展现这种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情景,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和作曲技法,将音乐与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统一起来。将受众带入音乐与文学联袂营造的完美意境之中。
第五篇: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摘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与文学已无处不在。抛开音乐与文学的具体表现方式和材质,从整体的感情组织和美学原则上分析,它们有着许多共同属性。
【关键词】音乐;文学;联系;结合讲到文学与音乐,先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说起,它无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着无可替代的第一个高峰期的地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它既是我国古代民间和文人创作的诗歌类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音乐作品既歌曲或“乐舞”的歌词。它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样也是一部音乐作品。
而在西方,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无论是广为传颂的史诗巨作《罗马史诗》,还是大量产生于民间的情歌、酒歌、赞歌等等,全都同时具有着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的双重属性,而且,由于人类记录音乐的手段、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们又同样都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得以流传下来的。所有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文学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能够进入文学史的范畴,也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进入音乐史,如果那样的话,在当代教育中也不会将文学与音乐分为独立的两个专业了。文学与音乐的关系紧密联系的时期大概该归属于我国历史上的宋朝,大约在这一时期,存在着好多业已定型的曲子,人们只要按照曲牌划定的规矩创作出歌词(也即所谓“填词”),一首新歌曲就诞生了。在这方面,苏轼、辛弃疾、岳飞、柳咏以及稍早一些的唐朝李白等很多著名诗人都是高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这些流传千古的古词在当时都有着自己的曲子,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典型。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说明作为音乐作品的歌曲的创作可以曲在后词在先,因为,首先毫无疑问,由于最初词和曲浑然一体的一首特殊的、具体的歌曲得以流行,一个以后被用来“填词”的曲牌才固定下来,其次就中国古代的文学样式来说,“词”不过是“诗”的另一种叫法而已,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到了现代,文学与音乐又显得相对比较独立。现代文学偏向于小说和散文创作,更注重理性和逻辑思辨,即使是诗歌也以现代诗为主,不讲究古诗的那种对偶、押韵等手法,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情景描写。而现代音乐也主要是流行音乐,曲风或轻快、或压抑、或摇滚、或抒情,在确定好曲的时候,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作为快餐文化的一种,现代人更喜欢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的词,而不喜欢含蓄或绕口的词句,即使是作为更为高级的歌
剧也逐渐发展出了更为大众化的形式。总的来说,诗歌创作在当代社会的话不为大多数人了解,所以当代文学与当代音乐的关系不如古代那么紧密。
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较之以往也有了更多的创新。几十年前,广播盛兴的时期里,常能听到广播剧、配乐诗朗颂 等。根据剧本或诗歌的情绪、思想.音乐人编配与其相匹配的同种意境风格的音乐作为朗诵人声的声音背景,以此来辅助渲染文学作品的感情色彩,让受众得到立体的、丰富的听觉享受,达到艺术欣赏的较高层次。随着电影、电视的发展,更加能体现出音乐服务于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上。在各种动态的画面中,背景音乐的适时插入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感人。音乐完全是为文学作品的表现而创作.它们脉脉相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与文学已无处不在。它们相濡以沫地结合,相辅相承地表现,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传承着文化思想。这如此宝贵的艺术财富来源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积淀。音乐表现的是一种心情,如果你能在听一首歌曲的时候,联想到各种各样美好的事物,并把它们想成种种的场景,那么音乐就和文学结缘了。音乐所能表现的远远超出了文学。音乐的调子,和文字的语气有相通的地方。
【参考文献】
尹勋锋.《试论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必然联系》
王次熠.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