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

时间:2019-05-14 15:1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

第一篇: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

湖南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

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随着社会用电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运行了30年的220千伏长沙榔梨变电站退出运行,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座容量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变电站。榔梨变电站作为湖南省最早的220千伏变电站之一,曾为省会长沙的供电撑起半壁江山。斗转星移,新旧更替,它的兴废,见证了湖南电力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辉煌。

电源建设迅猛发展

1978年,湖南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仅256万千瓦,人均0.05千瓦,其中火电110万千瓦、水电146万千瓦。全省主力电厂只有柘溪水电厂(44.75万千瓦)、凤滩水电厂(30万千瓦)、金竹山火电厂(35万千瓦)等少数几个重大型电厂,水、火电最大单机容量分别为10万千瓦和12.5万千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电力工业围绕“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加快了电源建设和电源结构调整。在国家基本建设“拨”改“贷”、“集资办电”政策的支持下,重点发展高温高压火电机组、大型水电站、“坑口”大型火电厂,电源建设飞速发展,结构渐趋合理。1978年,东江水电厂复工,1989年全面竣工,装机50万千瓦。1981年,鲤鱼江电厂扩机13万千瓦。1984年,金竹山电厂完成第三期扩建,装机达到60万千瓦,成为省内最大的火电厂。1988年,耒阳电厂扩机40万千瓦。1986年,五强溪水电工程复工。1991年,湖南首家中外合资电厂——华能岳阳电厂竣工,总装机72.5万千瓦,火电单机容量首次达到30万千瓦,揭开了湖南多家办电新的一页。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家新的投资融资体制要求,湖南省电力工业局大力兴建大型“坑口”、“路口”火电厂,“以大代小”改扩建老火电厂,综合开发水电,湖南电源建设继续得到稳步发展。组建流域“母体”公司,实施沅水、澧水、湘江梯级、滚动开发,相继开发了凌津滩、碗米坡等一批大型水电项目。1994年,五强溪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投产,1996年全面竣工,总装机达到120万千瓦,成为湖南首个百万级、单机容量最大(24万千瓦)的水电厂。建设投产石门、湘潭、益阳大型火电厂,装机均为超高温高压的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湖南电网步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和高参数、高自动化的新阶段。1999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厂网分开后,大唐、中电投、华能、华电等发电企业大力在湘投资,先后新建、扩建了湘潭、长沙、金竹山、石门、益阳、岳阳、三板溪等大型电厂。2003年至2007年,全省净增发电装机1157万千瓦。2007年7月,湘潭新电厂3号机组竣工投产,成为全省第一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同时,全省总装机突破2000万大关。到2007年底,全省发电总装机2242万千瓦、人均装机0.33千瓦,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7.8倍和5.6倍;百万千瓦级电厂已达到6个。每每回忆起电源建设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担任长沙市三电办主任的谭自奇十分兴奋:“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电力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力装机容量成倍增加。电力充裕了,城市居民家庭几乎家家装了空调,有的还装了两三台。我作为一名‘老三电’,真感到欣慰。” 电网建设日新月异

1978年,全省拥有35千伏及以上线路1.14万千米、变电容量338万千伏安,220千伏电压等级仅有线路4条、变电站4座。

据曾任湖南省电力工业局局长吴海春回忆:1978年,全省电力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省水利电力局下属的省电力管理局,负责全省发供电业务的管理,按地市设置电业局。1980年,省电力管理局分开建制,成立湖南省电力工业局,大大促进了电网的发展。同年,建成鲤鱼江-衡阳-株洲-长沙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湘南电网与湘中北电网联成一体,全省形成统一的220千伏电网。1984年,湖南电网通过220千伏并入华中电网。1988年,葛洲坝-常德-株洲的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投产,湖南至此跨入了全国500千伏超高压电网运行的行列,不仅大大加强了湖南电网与华中主网的联络,还极大地弥补了全省电力的不足,湖南电网从葛洲坝水电厂受电最高达到63万千瓦,占全网负荷的1/3。

党的十四大提出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湖南电力工业加大改革力度,于1993年成立了与省电力工业局并存的省电力公司。2000年撤销省电力工业局,实现了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分离。“八五”、“九五”计划期间,通过加大电网建设力度,调整电网投资方向,建设了500千伏线路3条370千米、220千伏线路82条2829千米,湖南主电网进一步加强,跨入了500千伏超高压菱形、220千伏长株潭双环网、洞庭湖区、湘西单环网等诸多环网运行的新阶段。

厂网分开后,为缓解长期以来电网建设的滞后局面,省电力公司明显加快了电网建设步伐。2003年至2007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218亿元,着力建设500千伏骨干网架,进一步巩固完善220千伏电网,加强城乡电网建设改造,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明显提升。紧紧抓住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输电项目发展契机,规划落实了荆州-长沙-湘南1000千伏交流、川西-湘南、溪洛渡-株洲66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分别在今年到“十一五”末陆续开工,建成后,将使湖南电网区外受电能力提高约2000万千瓦,相当于新建100万千瓦电厂20个。目前,全省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73座、变电容量6170万千伏安以及输电线路3394条、5.6596万千米,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4倍和17.3倍。已初步形成500千伏和220千伏网架基本覆盖全省,按电压等级合理分层、负荷相对分区的坚强的输配网架结构。

如今,只要人们到全省各地去走一走,就会看到: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型变电站,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输电铁塔,那遍布城乡的供电网络,无不显示出电——这个具有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带来的繁荣昌盛。过去那种用电需要分配指标、一年四季频频拉闸限电的“苦”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代之以各种鼓励用电的措施和不灭的万家灯火。人们仿佛看到,电就像滚滚北去的湘江那样流不尽、用不完。供电服务与时俱进

1978年,全省年用电量73亿千瓦时,人均仅128千瓦时,用电水平低下且严重不足,电力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增加生产,尽可能保证供应,根本无暇顾及供电优质服务。为缓解供电紧张矛盾,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全省电力供应实行“一查四定”(查设备,定电力、定电量、定用电时间、定用电单耗)、“凭证供电”。为确保电力、电量的有效控制,1982年全省成立省、市、县三级“三电”办,层层实行计划用电承包经济责任制。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源建设的快速发展,供电紧张矛盾逐步缓解,湖南省电力公司不失时机地加大了市场化运作力度。1997年,启动内部模拟市场,为今后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和电力市场运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6年,正式成立湖南电网电力交易中心,进一步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有效维护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

同时,大力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1998年至2003年,完成农村电网建设改造投资80亿元,大大改善了农村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质量。着力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先后代管了35个县级及以上地方电力公司,并对其中10个进行了直管或股份制改造,促进了全省电网的统一规划建设、电力工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地方电网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完成乡镇电管站改制,实行县乡一体化管理,农村供电服务显著提升。实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全省农村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平均下降约0.37元。2005年,长期以来困扰我省的电力短缺矛盾得到缓解,湖南电网多年以来首次出现“零拉闸限电”。2006年,湖南省电力公司筹资4.12亿元,实施“户户通电”工程,年内全面完成了公司供电范围内户户通电的目标。全面加强供电优质服务,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治理“三乱”、“三电”,实施“三公开”、“四到户”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城乡供电营业窗口建设,改革收费方式,建设95598供电服务平台,落实供电服务“十项承诺”,供电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各电业局在当地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2007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79.4亿千瓦时,人均1293千瓦时,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11倍和9.1倍。提起近年来的用电变化,家住长沙市化龙池的李逸专对记者说:“过去,一提起‘拉闸限电’,我们的心里就紧张。可最近几年来,我们再也没有听到‘拉闸限电’这个词了,我们老百姓居住的这些社区再也没有出现过‘拉闸限电’了。供电部门保生活用电做得好!”

2008年年初,湖南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电力设施毁损严重。湖南省电力公司上下发扬科学应对、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勇于担当,奋力抗冰抢险,取得了抗冰保网保电和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就是这样,湖南电网员工在输送光明、播撒幸福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中描绘出一道道绚烂的彩虹,在客户和电力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情感的连心桥,为“国家电网”这个品牌增添了一笔笔亮丽的色彩。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来贡山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贡山电力也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迁,电网的不断发展壮大,供电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优质服务跃上新台阶。贡山电力的一系列巨变,不仅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贡山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跟更印证着一代代电力人艰辛探索、百折不挠、奋发进取的光辉足迹。

电源:从“自家经营”到开放办电

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稳定的电力支撑,电力要承担先行官的角色,必须先优化电源点布局,加快电源建设,保证电力供给。我县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河流纵横、水能落差鲜明,已查明的理论蕴藏量为136.86万kw,可开发利用量为

万千瓦。然而,到1975年嘎拉博电站工程竣工之前,全县仅有吉速底一座水电站,装机不足55kw。

贡山县电力能源的出现最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当时由美国传教士莫尔士和他的儿子莫约伯从美国带来一台1.5kw的微型发电机组,在贡山县茨开镇大教堂建起第一座微型水电站,主要解决他们与外界联系和自家用电。解放后,一直到六十年代中期,贡山县人民政府为解决机关用电,修建第一座吉速底水电站,装机55kw,1970年贡山县委、政府提出修建嘎拉博电站,初定规模2×320kw,该站于1972年10月30日开工,到1975年5月1日竣工投产发电,相继在1976年、1977年修建两座乡镇电站,米各电站(2×75kw)和丙中洛电站(2×75kw),使贡山县水电装机容量达940kw,为贡山县促进当时的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

随着国家加强对地方水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小水电“自建、自管、自用”办电方针指导下,贡山县各族人民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带领下,兴起一次又一次的办电高潮,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小水电站11座,发电机组15台,总装机容量7.6万kw。开发建设中的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达18.6万kW。

06年至08年投产发电站:

电站

装机容量

发电时间

嘎拉博电站

4.8万KW 2006年5月

斯得河电站

2.5万KW 2008年11月

末坡河电站

1.2万KW 2008年11月

独龙江电站

640KW 2007年

在建及2009年至2010年拟投产发电电站:

电站

装机容量

备注

拉格洛河电站

1万KW

四季通河电站

2.7万KW 其中尾水2000KW

双拉河电站

4.3900KW 其中尾水6400KW 普拉河一级站

2.8KW

迪麻洛电站

7.2万KW 其中斯瓦洛巴河2.2万KW

斯得河尾水电站

2400KW

末坡河尾水电站

2000KW

2010年—2015年规划建设电站:

电站

装机容量

咪谷河一级站

2万KW

秋那桶电站

1万KW

丹珠河电站

3.2-3.6万KW

2015年前贡山县计划完成总装机:31.7940万KW.体制之变影响深远

贡山电网分公司前身为云南怒江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贡山分公司于2001年11月29日挂牌成立,2005年2月1日针对厂网分开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公司正式更名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

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电价制度改革、电力资产重组、政企分开改革„„不断的变革中,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走向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的“政府调控、机构监管、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和服务”的电力体制格局展现在世人面前。

深刻的体制机制之变,清除既有“积弊”,更催生出无穷的活力:从组建至今,历史清楚地刻下了贡山电力人不断变革、去旧履新的足迹:

①1978年—2001年,属贡山县地方电力企业,名为贡山县电力公司;

②2001年—2005年,边三县企业联合(泸水、福贡、贡山)成立怒江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贡山分公司;

③2005年2月1日,厂网分开(电源点和供电正式分开),更名为怒江电网有限公司贡山分公司。

电网建设日新月异

变电篇

贡山电网分公司成立后,根据贡山县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全县用电负荷的增长需要,从1998年普拉河电站建成至今,贡山电网分公司相继建成了茨开35kV变电站、捧当变电站、丙中洛变电站、普拉底变电站、茨开110kV变电站。从单一变电站到5座变电站,形成了贡山电力系统的合理布局,构筑了一张坚强的贡山电网,记录了贡山电力的飞跃和发展。2008年4月17日经过近四个月的技术改造,贡山县捧当乡35kV变电站技改全面完工。并通过总公司检查验收,达到标准化变电站水平。

35kV捧当变电站是保证贡山丙中洛旅游风景区及捧当乡工业供电的核心变电站,是99年建成的村村通电工程项目之一,一直担负着丙中洛旅游风景区及捧当乡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的任务。长期以来由于设备陈旧,二次控制系统不够完善等原因,设备供电可靠性差。为了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向客户输送优质、稳定、快捷的电能,公司狠下功夫,投入了大量资金对该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此次技术改造针对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完成了母线更换、351间隔引流线更换、351电流互感器、电源间隙同期装置、二次保护装置更新以及一次设备防腐涂刷等项目。技改配套附属工程—收费营业厅也全面完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35kV捧当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捧当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年4月20日,茨开35kV变电站技改全面完工,超前为贡山城区建设和发展做好电力保障工作。

为保证安全可靠供电,保障调度信息的畅通,各变电站、水电站和调度室装有载波通讯和市话通讯双重通讯手段。线 路 篇

贡山县由于在电力建设上起步晚,规模小,加之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在电力建设历史上,于1975年嘎拉博电站竣工投产,架设了一条10kV线路到贡山县城茨开镇,从此标志着贡山县有供电网络,随着几座乡镇电站的投产运营,周围近区负荷的供用电力得到解决,从此就有了贡山县的发供电网络。

贡山县的供电网络,原由10kV、35kV两个电压等级构成,2005年,茨开110kV变电站建成,增加了110kV电压等级,供电网络更趋完善、合理。至2008年,全县共有110kV线路45公里,35kV线路89.里,10kV线路185公里,400V线路182.8公里,配电变压器119台。贡山县辖四乡一镇,截止2005年底,据统计年报显示,五个乡镇中除独龙江未通电外,全县乡镇通电率为80%,26个行政村中除独龙江4个行政村外其它行政村全部通电、通电率达84.6%;全县有242个自然村,其中有219个已通电,自然村通电率达90.5%,全县9617户中已有7632户通电,户通是率达79.36%,属于低水平通电。

1999年,贡山电网分公司为响应XX提出年内实现村村通电的目标,为贡山县唯一未通电的行政村-秋那桶村村委会用上高压电而努力。在县政府的支持下,贡山电网分公司领导多次研究、制定方案,派员勘察设计,组织器材供应,指导施工安装,克服山高路陡的重重困难,于当年年底架通了6.5公里10kV线路。秋那桶村委会正式通电。低压供电线路延伸到了贡山县境内的每一个自然村,由110kV、35kV、10kV三个电压等级构成的供电网络覆盖了贡山县境内的每一个角落,为贡山县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科 技 篇

2005年,随着公司和各供电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真正体现了办公自动化带来的方便、快捷,各部门在第一时间内实现了信息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力营销系统的开通,使营销工作通过计算机的规范管理,实现了各个工作流程之间的闭环,在系统投运之初,我们建立了基础资料库和客户、设备信息档案,利用这些信息,我们能及时统计、分析所需的各种数据,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无序性,堵塞了漏洞,规范了管理;对抄表数据的整理和审核,能极大提高抄表工作的到位率和准确率;对电量电费的统计和分析,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电量电费差错,避免了客户的投诉。

在“八五”计划末,从电网结构上分析,当时,贡山县电网最高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电网调度通讯全靠邮电局总机转接的人工电话和无线电移动通讯设备进行调度管理。第二个时期是在九五期间,贡山县被国家列为建设第三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以来,经过电气化建设和村村通电两次建设机遇,于1998年贡山县电网的供电电压等级提高到35kV,加之国家对地方电信事业的投入,贡山县的电网调度通讯走上了电力载波和可控电话相结合的调度通讯时期。

现在,调度员只要坐在调度室内轻移鼠标,就可以监控各变电站主变、开关的运行状态及电压、电流、频率及负荷变化情况,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误操作事件的发生,为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先进的科学技术带来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运用,使得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优质服务强市场

从贡山县接通高压电,第一台公用变压器安装以后,电力线路不断向城镇、乡村、山区延伸,城区供电区、捧当供电区、丙中落供电区以及普拉底供电区的逐年建设、扩建,全县的配电变压器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城乡居民用电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增加。开始,各配电台区,特别是农村变压器,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即变压器配置偏大、居民设备容量偏小,低压线路过长,而且都是高耗能变压器,造成变损、线损过大,农村电费普遍偏高。贡山电网分公司成立以后,随着国家节能政策不断出台和电气产品不断更新,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和国家电力公司在全国进行“两网”改造工程,这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贡山电网分公司在州、县政府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城农网改造工程,对农村配电台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全部换上了节能变压器,把一个行政村由一台大变压器向各村民组供电,分成几台小变压器分片供电,大大缩短了低压配电线路的长度,降 低了损耗,同时实行了一户一表制,实行与城镇居民同网同价,彻底改变了城乡居民同电网不同价的不合理现象,大幅度的降农

村电价也使各种中高档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5年,贡山电网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成立,新建了营业大厅,新营业大厅在服务环境、服务水平、服务功能上有了更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过全系统规范化服务达标创建活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客户如需装表立户,只需在供电部门营业厅填写用电申请,提供相关资料,供电部门就会派员现场勘察,拟定方案,设计图纸,并在10个工作日内装表接电。还设立了抢修班,24小时随时待命,电力客户如果用电出现故障,只需致电供电所客户服务电话,工作人员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上门抢修,让客户享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服务。

随着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的启动,贡山县电力职工把电力的阳光送到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送到了每一位电力客户家中,同时也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每户居民家中。

三十年的沧桑巨变,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在这历史的瞬间,经过一代代贡山电力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贡山电网分公司完成了化茧成蝶的美丽蜕变,从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张,到着力发展‘清洁电力’,发展模式上的深刻变化意义深远。不仅将有效改善我州电源结构,更将为保护碧水蓝天、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个三十年,在全体贡山电力人的共同努力下,贡山电网将更加坚强,贡山电网分公司将会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黄岩,这块有着“蜜桔始祖”、“民商之源”之誉的土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处处显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而为其提供强劲动力的黄岩电力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黄岩供电局已迈入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行列。

科技兴电,电网规模不断壮大

1978年,黄岩仅有3座35千伏变电所,主变3台,容量8200千伏安;1984年10月,黄岩首座110千伏等级的黄岩变电所投运;1996年9月,标志黄岩电网升级的220千伏桔乡变电所投运。

到过黄岩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黄岩变美了。主干道变得宽阔整洁,电缆入地,道路亮化,乡村处处通电网。傍晚华灯初上时,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的夜景,堪比深圳特区。

改革开放30年来,黄岩电网不仅从做强上努力,更在做优上不断进取。坐落在商住楼群中的110千伏滨江变电所建成于2002年,采用全户内式、小型化组合电器、全电缆进出线等新技术,变电所配电装置选用全封闭六氧化硫成套电器设备GIS,系台州市最早引进的国外先进设备,占地面积少,检修周期长,基本达到免维护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城市供电可靠性。

2005年该局实施的配网带电作业,填补台州空白。去年开展带电作业减少停电51798时户数,多供电量455.11万千瓦时,提高供电可靠率0.1536%。当年该局供电可靠率在台州同行中排名第一。目前拥有绝缘斗臂车2台,能进行无负荷带电搭引线、无负荷带电拆引线等8个项目的作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带电作业的次数逐年增加。特别是今年奥运保供电期间,带电作业发挥了很大作用。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黄岩重要用户及开关站均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提高了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增设城区配变布点,安装联络开关和负荷开关,增加“手拉手”供电线路,增强互供能力;35千伏变电所全部实现无人值班。改革开放30年来,黄岩已建成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6座, 35千伏变电所11座。10千伏开关站42座。以220千伏变电所为枢纽、110千伏变电所为骨架的黄岩电网,为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

三易区域,供电能力不断增强

1981年1月、1995年1月椒江和路桥先后从黄岩划出;2001年6月,由黄岩供电局供电的临海市红光镇供电区域,回归临海。

黄岩行政区域虽几经变迁,供电区域和供电设施大幅减少,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黄岩电力发展,用电需求一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1978年,黄岩人均用电量仅37千瓦时,2007年已达到3122千瓦时,增加84倍;1978年供电量1700万千瓦时,2007年已达18.35亿千瓦时,增加108倍。1985年黄岩供电量达1.17亿千瓦时,成为台州地区年供电量首破1亿大关的县。1978年1700万千瓦时的供电量,如果放在现在,差不多只能满足全区4天的用电需求。1988年黄岩实现乡乡通电,2000年户户通电,从此深居高山的村民告别了“篾爿当灯照”的历史。如今的黄岩院桥杏林村,漂亮的连排别墅、整齐划一的电力杆线无不向人们展示着黄岩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成果,更在向人们展示黄岩电力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民生质量的先行官。

黄岩供电局还积极开发绿色能源、扶持山区经济发展。1978年小水电总装机容量1.29万千瓦,年发电量1769万千瓦时。目前全区并网水电站已有57座,总装机容量4.28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191万千瓦时。全区境内可利用价值的小水电资源,基本上都已开发,还引进邻近县市的小水电进入黄岩电网,开创跨地区收购小水电的先河。

创新理念,企业形象不断提升

1998年,黄岩完成农村电气化县建设;1999年,黄岩成为全国电力“三为”服务达标县;2005年,黄岩供电局在全区行业作风民主测评中名列榜首。

浙江永高有限公司和双鸽集团公司,年创税利均在亿元以上,原供电容量已无法满足日渐扩大的生产需要,黄岩供电局决定为这两家公司分别设立专用变电所。周贵银局长到任后,首先将这两家公司的专变建设项目列为局长工程,亲自抓方案的制定、项目实施和政策处理等工作。从确定方案到组织施工只用了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创造了黄岩电力的“新速度”。

同时对区政府交办的重点工程,如新黄岩中学建设、82省道延伸段、工业开发区用电等工程,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的情况下,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宗旨,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尽最大努力做好政府工程建设,为城区美化、亮化增添了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企业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黄岩电力拥有一支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员工队伍,他们胸怀大局,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完善优质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1998年,黄岩在参加全省第十八次农村用电及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成绩名列台州各县市榜首;经过“两网”改造建设,全区农村电网发生了根本变化,2002年全区农村用电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同时,黄岩区取消“小水电自供区”,全区电网统一由黄岩供电局管理。全区10个中心供电所成为省级规范化管理供电所。

在历次救灾保供电中,黄岩电力员工一向以压不垮、过得硬、特别能战斗的本色坚守阵地、冲锋在前。2005年8月8日黄岩供电局员工抗击“麦莎”台风,抢险救灾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黄岩电力精神就是黄岩“有硬气、善创造、不张扬”精神的弘扬。该局连续4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如今,正朝着“全国文明单位”的目标努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就是今天的黄岩电力——一个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供电企业。展望未来,黄岩供电局将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在今年底,建成投运110千伏山坦变电所、杜家变电所等工程,完成东城、新前、院桥和高桥4个乡镇(街道)的市级新农村电气化镇考评验收。到2020年黄岩将拥有500千伏变电所1座,220千伏变电所5座,110千伏变电所24座„„这一切都预示着黄岩电力发展前景辉煌,黄岩电力的明天必然更加灿烂。(何文婷)

电网:从弱到强

盼电苦,供电难,用电贵,曾一度捆扰着台儿庄供电工作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从“电灯不如油灯亮”、“电价高的难想象”到户户通电、电价公平低廉,台儿庄的电网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难过程。

1978年之前,台儿庄全区348个行政村仅有 20个通电,全区7万户城乡居民只有几百户用上了电。用上电、用好电,在运水河畔,有多少个村庄急切盼望屋旁能栽上电线秆子,过上节日一般的亮堂堂的日子?承载着这样厚重的梦想,申请增加供电量、建设坚强可靠的电网,台儿庄供电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991年,消灭了一个最后无电村,全区实现了村村通电。从1998年初到2000年9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台儿庄大力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区7.6万个农户用电网路全部达到了新杆、新线、新表的3级保护。网改后,全区结交电价大幅度下降,仅此一项,全区一年可减轻农民负担近300万元。

如今的台儿庄,境内已建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5座,总变电容量达到17.04万千伏安。共建35千伏以上输电线路68.671公里,农配高压线路545.1公里,低压线路640.3公里,城配线路34.68公里。同时,完成了二期农网改造和城区电网改造任务,现已形成覆盖全区、贯穿城乡、结构合理、调度灵活的区域供电网略,年售电量平均达到6.2亿千瓦时。电,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以及社会进步中须臾不可离开或缺少的能源,电脑、空调、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洗衣机等等新用电器已悄然进入百姓家中,电气化的新生活已为正常普遍。

服务:从劣到优

许多中老年人也许会在记忆里留存着这样的印象:家里要办什么红白喜事,提前几天就得给供电所“烧香上贡”,找村电工说好话,请他们提供用电方便。现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在最近市区两级政协委员来台儿庄供电部视察时,委员们这样评价:“电老虎”不见了,“电保姆”普遍了!

从“电老虎”到“电保姆”,两个称呼的变化生动的反映了电力服务本质的变化。近年来,在为全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电力服务的过程中,台儿庄供电部树立了“优质服务就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的思想,“以电相连、用心沟通”已成为每位供电人的服务理念,“追求卓越、努力超越”已成为供电企业文化的核心。热心解难题、尽心拿方案、精心求完美、一心为发展的“四心”服务,已成为台儿庄供电部特有的“阳光电力”品牌。“95598”客户服务热线的开通,阳光电力服务队的组建,服务于民暖阳工程的实施,窗口服务首问负责、经理接待日以及行风承诺、明察暗访、限时办结等多项制度的落实,使电力与城乡居民、电力与企业客户,进一步形成了同舟共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取得了“同生共赢”的良好效果。

“无电不工、无工不富”,坚强的电网、优质的服务,加速了“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建设的战略进程。台儿庄电力产业也将伴随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当好电力先行官 助力潜江大发展——潜江电力改革开放30年回眸

荆楚电力在线

1971年8月潜江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揭开了潜江电力发展的新篇章,结束了潜江人依靠柴油机发电生产和照明的历史。在30余年的沧桑巨变中,潜江电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潜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设坚强电网

满足社会需求

从上世纪70年代末,潜江电网由14座35千伏变电站,2座专用排灌电站及配套的输配电线路组成了电力网络(含7座自建自管变电站),且大多都为单条线路单台主变压器运行,总容量6.032千伏安,年供电量不足1亿千瓦时,固定资产不足1千万元。到2007年底,潜江电网已拥有变电站20座(含专用排渍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36台,总变电容量35.65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变电站3座,容量22.3万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17座,容量13.35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线路28条,总长度361.304公里,10千伏线路115条,总长度2013公里,10千伏公用配电变压器1778台,总容量20.4万千伏安。目前,潜江电网已基本形成了110千伏系统6条输电线路与主网相连,35千伏变电站双电源供电,城区10千伏配电线路环网供电,部分农村10千伏配电线路联络供电,输、变、配、用协调,一、二次设备同步发展的坚强供电网络。全年售电量7.77亿千瓦时,固定资产5.06亿元,与30余年前相当脆弱的骨架网络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潜江电网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电网管理的创新史。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面对日益增长的用电负荷和快速发展的电网建设,潜江市供电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使电网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通过科技创新使潜江市供电公司所辖11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全部实现了无人值班,部分变电站在“四遥”的基础上提升到“五遥”,即: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减人增效,大力解放了生产力;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基本淘汰了高耗能和不能带电调整电压的主变压器,降低了电网损耗,提高了电压质量。

规范供电体制

减轻客户负担

堪与电网建设、管理上的巨大成就相媲美的是,30年间潜江供电体制上的巨大变迁。

潜江是个农电体制比较独特县市,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农电体制改革前,潜江农电管理主要有三种运行模式:一是供电部门直供直管;二是乡镇、场自建自管;三是部分乡镇,办事处的村组由江汉油田转供。供区内电网重复交叉,这种多家办电,多家管理的农电管理体制带来的结果是:多家供电,价出多门,供用电秩序混乱。用户自建自管及油田转供区配电网络非常薄弱,农村用电客户的负担沉重,“关系电、权力电、人情电”现象严重,“搭车”收费现象比较普遍。不同的经营主体在供区发展和电网建设等方面相互扯皮,不利于供电事业的发展和为地方经济服务,增加了广大用电客户的负担,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形象,阻碍了地方经济发展。为了实现供区的统一管理,规范经营,潜江电力在理顺行业管理体制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1998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农电体制改革和进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最终实现城乡同网同价决定,道出了潜江人民的心声。

2000年8月,潜江市的农电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运作,先后成立了由供电部门管理的供电营业所,撤销了全市乡镇电管站,取消了所有村组的电工承包,解聘了原电管站人员,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农电工。2001年随着周矶、积玉口、王场等变电站的投产运行,对油田转供区的村组实行了全面接管。在此后的三年中,又先后对供电企业非直供直管的乡镇、场、办事处自建自管的输变电设备进行了接管。供电企业直接对用电客户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管理。彻底改变了潜江用电秩序管理混乱的局面,实现了法律规定的“一个营业区内只设一个供电营业机构”的管理。

规范的管理体制确实减轻了用电客户不合理的负担,所谓的“户头价、人头价、灯价、月价、年价和开口价”从此化为灰烬,每度电少则一元,多则二元的价格也被国家目录电价所取替,真正实行了城乡同网同价。同时,也减轻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压力,再也不需要整天为收电费而犯愁了,他们大量的精力都腾出来去抓农村经济建设,企地关系也由此变得更加密切和谐了。

规范的管理体制同时也给农村电网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潜江市的农网改造工程于1999年3月在龙湾镇冻青垸村改造试点,同年9月全面铺开,总投资2亿1千多万元的农改资金彻底解决了“树杆当电杆,半夜拉开关,拦腰线、卡脖子线”等问题,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供电企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履行社会职责

铸就服务品牌

在全面实施“两改一同价”工作期间,潜江市供电公司积极主动为政府分忧,为民为企解难,先后为30多家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实施了“两电分离”,并为这些企业的1万余户居民实施了“一户一表”改造,较好地扶持了这些特困和改制企业,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潜江“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作为潜江经济发展启爆器的“三区四园”建设步伐加快,配套电力保障要求越来越高,潜江市供电公司先后申报立项了110千伏园林工业园、杨市工业园、王场工业园以及城北开发区的输变电工程,工程投资近2亿元,做到了政府招商引资到哪里,电力保障就延伸到哪里。

近几年来,潜江市供电公司着力打造“阳光电力”服务品牌,以“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生命线”为主题,全方位、多领域的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开展“树形象、比贡献、创一流”、“阳光电力进社区、进客户”“阳光电力垄上行”等一系列活动,夯实企业文化基础,切实履行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四项职能,践行“十项服务承诺”,以95598服务热线为纽带,以客户服务中心和供电营业所营业厅为平台,24小时受理客户的业扩报装、用电咨询、投诉举报、故障抢修等业务,在广大用电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

坚强的电网,优质的服务为潜江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近几年来,潜江市供电公司先后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一流县供电企业”“文明单位”光荣称号,连续三届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荣誉。今年,又被推荐为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日出东方满天红,水乡处处拂春风,潜江电力人将以永无止境的追求,不甘落后的拼搏,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全力以赴为潜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第二篇:学校发展掠影(发言稿)

春风化雨,培育迷途孩子;殚精竭虑,造福社会家庭 ——2011.4.11县政协委员来我校调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慧腾青少年成长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工作的各位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我校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以汇报,恳请各位领导对我校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名楼千古,忧乐传诵;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阳慧腾青少年成长学校便伫立在这片孕育了湖湘文化的湘北大地上。活跃着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学集体: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刚柔并济。它从洋沙湖畔蹒跚起步,饱受洞庭母亲湖的滋润;它以接纳、尊重、关爱、培育每一个迷途孩子为宗旨,诠释着教育人敢为天下先的执着信念,这便是岳阳慧腾青少年成长学校。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2006年,由我省首批国家心理咨询师合作创办,接纳有自卑自闭、沉迷网络、叛逆暴力、厌学贪玩等心理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并对其进行转化教育。学校现有8个班级,60名学生。学校根据学生具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期望转化效果,将学生分为特训班和文化班,因材施教,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力。

校区坐落在山青水秀的洋沙湖畔,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校内设施齐全,设有拓展训练中心,篮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娱乐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等。学校以接纳、尊重、关爱、培育每一个迷途孩子为宗旨,通过心理辅导和行为训练,帮助迷途孩子走出心理困境,找回心灵家园,纠正行为偏差。同时,同步制定家庭培训方案,修正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模式,引领迷途孩子及他们的家庭步入健康、快乐、智慧、和谐之路。

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设校长助理一名,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根据不同职责,学校下设教官部、教务部、办公室、招生部、策划部、后勤部、保安部7个部门。二.学校办学经验

几年来,慧腾学校一直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爱迷途孩子,关注困惑家庭,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赏识教育、心理沟通、人际交往等青少年自我成长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蒙学教育、诗词赏析、书法等青少年文化底蕴成长课程);才艺兴趣开发(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青少年才艺培养);行为训练(以军事训练促进青少年意志、行为、习惯培养)以及法制道德教育。学校对学生实施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每8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官、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和一名生活老师。教官和老师与学生同吃住,同学习,用智慧引导学生,用真爱感化学生。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学校名誉校长、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甘灵杰带领教育教学专家团队专门负责咨询指导。学校现有专业心理咨询师6名,本科以上文化教师5名,资深法律工作者两名,以及若干军事教官和生活老师。全体员工常年驻校,全程全方位为学生服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慧腾学校立足校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走出了一条颇具个性特色的育人兴校之路——以严带兵,以仁爱兵,严中有爱。学校反复向教职员工强调,爱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但决不宠溺孩子。学校实施集中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通过团体军事化训练,以集体环境对孩子进行约束与磨练,帮孩子增强意志、规范言行;同时关注每一个孩子独特的内心世界,帮孩子敞开心扉、觉察自我,健康成长。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国旗下的宣誓、感恩演讲、观看建国60周年书画展、定期观看教育片、前往少管所听法制教育讲座……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引领着迷途少年真正朝着健康、快乐、智慧、和谐的方向发展。

由于教育理念正确、教育方法得当、心灵沟通及时,我校学生转化效果明显。学校自2006年办学以来,近600名有上网成瘾、亲情淡漠、叛逆暴力等问题的困惑少年,在这里成功转变,重新腾飞。2009年5月来我校的海南学生陈子林,在家厌学贪玩,性格孤僻。刚入校时不善交往,沟通能力比较差。学校为其量身制定了心理疏导和行为培养方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逐渐能够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继而好学上进。陈子林同学毕业后,进入湖南道县一中就读,通过自身努力,由原来海南一中最后一名上升到全年级第15名(全年级1300人)。17岁的重庆学生张钰岚,因多次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早恋,08年12月20日进入我校学习,09年6月19日毕业。该生毕业后,经我校推荐进入衡阳医学院学医。她勤奋好学,表现突出,并成功入选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学社副社长,现在品学兼优,多次受到学校表彰。来自岳阳的学生任康,因打架、混社会、吸食软性毒品,于2010年2月25日来我校进行学习,经过10个月的努力学习,现在回家后在跟着爸爸一起做房地产生意。

良好的转化效果为我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师德难忘,师情常在”、“谆谆教诲,铭记于心”……面面锦旗载着学子与家长的感激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学子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我们为之欣慰,更感受到了肩头责任的巨大。

三.学校未来设想

一路风雨兼程,奋力拼搏。一路薪火相传,同舟共济。一转眼,我们已走过了5个不平凡的年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学校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与春天。为了让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对于未来,我们有以下几点设想:

首先要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保障教室、活动室和心理沟通室、战术坑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拟建情绪宣泄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雅的校园环境。

第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校园文化以“绿色家园”为核心,体现在校园环境和心灵关爱两个方面。无论是学生着装还是课桌椅等硬件设施,均以绿色为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校园里,各色温馨、励志的标语于潜移默化中陶冶和美化学生的心灵。此外,学校将统一编写军事训练、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特色教材,形成慧腾独特的教育品牌。

第三,创建和谐校园,师生员工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学校育人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工作都要以转化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体教职工都要有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并体现在行动中;学校办学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改善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员工工作安心、生活开心,以校为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学校办学困惑 第一,办学资质问题。由于《民办教育法》中没有关于青少年特殊教育相关规定,目前学校未取得教育主管部门办学许可证,仅是以团县委为主管部门,经民政局登记的社会团体。没有教育部门的规范管理,缺少办学许可证,这对学校的信誉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家长无法分清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担忧

第二,受办学条件的影响以及经济来源的单一,学校的发展一直都是举步维艰,造成了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学校办学经费困难,再加上人们对本行业认知度偏低,这些都是遏制我校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第三,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家庭教育的不当等因素时刻冲击着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问题孩子越来越多,我校对出身困难家庭的问题青少年都先后免除其学费、生活费,但是面对诸多的问题孩子,我们学校也只能是尽力而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奋进中的慧腾人必将追风赶月,描绘更加灿烂的教育蓝图。

岳阳慧腾青少年成长学校

2011年4月

第三篇:电力发展

新形势下电力施工企业发展新思路

2010年01月12日 09:5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全球新能源势力兴起,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性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面对全球性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国际性问题,我国调整能源战略结构,环保、节能减排,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建设成为我国电力能源发展的新趋势。电力体制改革,主辅分离、火电建设市场的萎缩,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剧,效益的下降,使电力施工企业在面临尴尬局面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是摆在一些电力施工企业面前难题。

首先,电力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电力发展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企业战略发展方向,从加强和提高企业自身管理入手、从安全,质量管理入手、从强化市场入手、从企业自主创新入手、从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入手,全方位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制定科学的企业战略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市场的竞争加剧,电力施工企业建立战略发展方向,是提高电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发展的指导性,是企业行动的指南,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施工企业在向战略目标迈进的过程,也是企业各项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

电力施工企业要根据国家能源建设发展方向,结合企业自身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经过周密细致的市场调查,制定出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谋划企业长远发展步骤,通过阶段性的目标落实,逐步使企业的各项管理迈上新台阶。电力施工企业的战略规划,应当包括品牌建设规划、科技创新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企业管理建设规划、市场拓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建立和实施,从根本上解决电力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自主创新,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电力体制的改革,为我国电力能源科学发展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有利于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有利于电力在发展中的成本降低,由于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新环境下,竞争是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环境下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有竞争就会有胜利和失败两个因素存在,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的胜利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最基本前提。

1、加强自主创新,用科技提高企业技术含量

高参素、大容量、环保、低能耗、自动化程度高已成为我国电力能源建设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电力施工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科技含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杀手锏。

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要及时掌握了解电力市场的新技术、新要求、新变化,要及时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企业内部资源的不足,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合作交流、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在资源利用上提供有效支撑,解决新环境下,新工艺、新管理带来的新变化。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就不能满足新环境下电力发展的需求,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形成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业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制定科技奖励办法,成立科研小组、攻关小组、QC小组,组织力量针对电力施工难点、进行科技攻关,充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施工技术专利,结合电力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

随着我国电力能源建设科技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工程的安装、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电建二公司针对电力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展开科技攻关,先后成立T/P92、HR3C、WB36、P91、等多种新型钢焊接工艺试验及应用技术开发研究小组,其中T/P92、HR3C钢焊接工艺通过安徽省科学技术厅、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电力[1.80

9.76%]企业联合会、安徽省电科院等单位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对该两项研究成果的科技鉴定;P91、WB36特种钢钢焊接技术,通过焊接工法。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为该公司在600MW等级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的安装施工中得到技术上的保障,所承建的工程均获得我国焊接工程一等奖或特等奖。另外,该公司通过核电站模拟件的制作,掌握了核电的管理方式、安装技术和焊接工艺,并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的质量认可,使该公司成为首批进入核电安装并具有核电安装资质的火电施工企业。目前,该公司承担着我国秦山核电站1、2、3,期、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的检修运行维护工作、北京房山核电试验快堆常规岛安装、广西防城港1000MW核电站安装工程。该公司通过核电的进入,锻炼了施工队伍,培养了核电的技术力量,掌握了核电的管理经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下一部拓展电力能源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加强内部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电力施工企业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内部管理结构,针对市场变化造成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加以应对。

要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首先要从提高企业凝聚力入手,建设一个坚强、高效、有活力的领导班子是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的好坏,与领导班子工作状态有很大关系,领导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以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以朴实的工作态度,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眼光,能正确处理和应对企业内外的变化,认真倾听来自不同阶层的声音,始终保持在群众当中的威信,成为企业发展的领头羊。

电力生产科技的进步,导致电力全行业科技人才短缺,加快培养电力人才,完善用人机制,构筑人才高地,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用人机制和考核机制,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电力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必要条件。

努力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班组长及成员的工程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班组文化建设,将企业管理理念贯彻到一线班组、贯彻到每位员工,同时加强生产一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自觉成为工程建设中安全制度的执行者、工艺质量的保证者、企业品牌形象的维护者,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真正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工程质量和工艺的管理型企业。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电力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定期审核、检查和改进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创优意识。

电力施工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施工技术的竞争,施工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把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好,努力构建一支有创新能力的专家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加强年轻科技骨干人才的培养,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和相关制度。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在改善管理的同时,需要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三、发挥电力施工企业优势,拓展业务范围

电力施工企业的优势何在?长期的火电建设使企业积累了大量技术力量、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在管理上积累了大量经验,这是电力施工企业进入相关行业的法宝和优势,尤其在火电建设市场萎缩,竞争压力加大的当今,拓展企业发展方向尤为重要。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大规模的火电建设将被核电、水电、太阳能、风能等环保清洁电力能源建设所取代。电力能源结构的扩张,大量的新建电厂带来技术力量的短缺,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电力技术人才,这给电力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电力施工企业应立足火电建设向核电安装、电力检修,脱硫环保、电厂运行和维护、输变电工程以及相关电力新能源建设方向发展,通过人

才和技术的交流输送,与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市场核心竞争能力。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科学管理向前发展

企业文化是助推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没有卓越的企业。切实加强电力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核心力量,关系到电力施工企业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对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一个有电力施工企业特色的优秀文化,全力塑造品牌企业,推进企业科学发展,是一个企业成长进步的标志。

1、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战略发展紧密相连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的灵魂,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随着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力施工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工程报价的竞争,已发展到企业形象和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仅靠传统的、某单一层次上或局部竞争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电力施工企业应当尽快将企业的整体形象全方位的树立起来,将企业文化融入经营战略之中,对外求得社会公众及行业内对企业深层次、立体化的认同,增强知名度和信任感,对内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归属感,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前进。因此,树立企业整体形象,保持和发展企业的优良传统文化,已成为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和日常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注重企业文化形象和品牌建设,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才能从根本上带动企业向前发展。

2、加强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企业要发展,必须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做强品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电力施工企业尤其要注重品牌的建设,品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的竞争和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做强品牌,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就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要做强品牌需要科技创新研究、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体系的支撑,要沉下心来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品牌做强的问题,把品牌发展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牢固的市场基础之上。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科技进步,电力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发明、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要认真探索、研究和实施新技术、新科技带来的商机,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与科研、院所和技术优势企业合作,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占领科技高地,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使企业成为同行业的科技领头羊。

电力施工企业是高危险行业,安全生产是企业永远不变的话题,是电力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工程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管理素质、提高施工作业者的安全技能、依靠科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全员贯彻落实安全文化,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为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引患的发生,创造和谐的安全施工环境,起到积极有效的保障作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加强质量管理,以质量赢得市场,是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先决条件,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好的质量、好的工艺是企业无形的广告,是企业市场竞争中的筹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实施决定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企业文化要围绕企业做强做大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信誉为目标,搞好安全、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健康、稳步地持续向前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

五、加强企业间战略合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电力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含量的提高,电力施工企业仅靠单打独斗,已远不能立足于市场,加强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对于提高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赢得市场先机,拓宽市场领域,保持竞争优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力施工企业要立足于市场,首先,要认清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研究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处于行业的竞争状态,根据环境变化制定出企业市场竞争的战略,电力施工企业要根据在行业中的地位,制定市场战略规划,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作为市场竞争战略的一部分,加强与同行业、相关行业,如火电、核电、脱硫环保、输变电、新能源、建筑等领域企事业的沟通与对话,同时注重双方情感方面的交流,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在科技、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企业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战略合作能有效拓宽行业领域,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运筹帷幄,赢得市场先机,始终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始终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综上所述,电力施工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为抓手,以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为支撑,依托企业间战略合作,使企业成为市场上叫的响、管理好、素质高、过得硬的品牌电力施工队伍。

第四篇:我所体验的改革开放30年来的电力发展

我体验的电力发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先说衣、食和住吧,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在家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那么在这三十年间电力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我没有那么多的数据,只能说说自己所体验的这三十年的电力工人的衣食住行.三十多年前,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发电工人,母亲是农家妇女,而与父亲工作的电厂一墙之隔的是宝鸡市最大最好的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为了在条件好的地方生我,母亲掂着大肚子,步行了十里地,坐上到父亲单位的车跑到宝鸡市中心医院,母亲在医院住了几天不贝动静,那天晚上医院停电了,而父亲又在单位忙着上夜班,半夜母亲忍着疼痛,在医院的油灯下生下了我,而这时父亲也下夜班了,母亲当时可生气了,说父亲把她扔在医院不管我们母子的死活,只知道工作,早知道这样就不用费劲跑这么远,为这事母亲认为我命不好,常常哞声叹气,说我长大了肯定磨难多,只因为她步行了十里是奔着灯光去的,可是却在油灯下生了我。时隔这么久了,母亲想起来还会唠叨。二十年前,我上学了,父亲也从发电工人成了供电职工,因为有了弟弟,母亲没有时间管我,我就跟着父亲在离单位不远的学校上学,据说是当时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之一,父亲同事的好多孩子们都在那个学校上学。虽然现在那个学校已经不存在了,但记忆当中晚上上自习的时候每个人桌子上都点一根蜡烛,回到父亲宿舍后我们一群孩子要到院子的水管上洗黑黑的鼻孔。当时他们办公室和宿舍都在院子的平房,大房子就是他们办公室,早上大家从房间出来一边吃早饭一边安排当天的工作,而小小年纪的我们边吃早饭边听父辈们的工作安排,然后就一起搭伴去了学校,每个月的月初,风雨无阻,做饭的奶奶会给父亲们准备很多锅盔,早早的吃过饭就听站长安排,背上干粮,拿上在后院砍的竹子出去抄表,留一个年青阿姨值班,天气晴朗骑自行车当天晚上就能回来,要是天阴下雨不能骑自行车的话,晚上都回不来,而这个值班的阿姨晚上要照顾我们这群没人管的孩子。那时候我们经常悄悄的趁父辈们不在的时候玩,学他们的样子也到后院砍一根细竹子,象是出门去要饭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怕碰到蛇呀之类的动物,那时候他们每个人去的方向不同,人太少了不可能让他们两人一起工作。十年前我上班了,我成了一个抄表收费员,单位给每个供电站配一辆摩托车,和以前不一样的是,我们不用背着锅盔,也不用自己骑着自行车了,站长把我们每个人都送到工作地点不远的公路边,然后我们自己去抄表,抄完后在公路边等,站长再把我们每个人接回去,这样差不多一天早早就抄完了,但是那时候还是一个人去抄,秋天的时候,走在半山坡上,高高的玉米地边的小路上除了自己的呼吸就是沙沙的玉米叶子响,时常边走边跑,从来就没想过不去抄这块表了,抄回来后大家当晚都坐在办公室用算盘或简单的计算器算电量,那时候虽然都住在还是平房的宿舍,但是我们已经觉得非常高兴了,办公室不但有电,还有黑白电视了,一天的工作完了大家都坐在办公室聊天,但最多的还是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师傅讲评徒弟的工作,完了才打开电视看仅有的几个节目。现在的情况大家都能感受到,真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我们不会忘记,正是凭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跟党中央的步伐,一路走来,,一路规范,我们的企业发展成今天一流的县级供电企业。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不实行电力市场化改革,就不可能从以前的厂、网合一到现在的厂、网分开,政企分开,建立自己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诚然,也就不可能有宝鸡供电今日的成就和辉煌。然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公用事业,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飞速发展的保障,也就不会有响彻大江南北的“二保服务”也不可能给宝鸡人民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充足的电力供应。

想想父辈刚工作的那个时候,单位领导与职工是朋友,师兄弟感情胜亲人,我所感受的当时生活与现在生活的不是纵向比较,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场面和一股劲头。生活就是这样,最为原始、最为初级的总是印象最深的,实际上如果让我们坐上时间穿梭机回到三十年前,我想那种日子就成受煎熬了。没有超市,没有卡拉ok,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动车组,没有高速公路,没有私家车、没有运动场、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有的那时都没有,但是今天纵横交错的电网不会让我们回到从前,因为我们电力工人是光明的使者,我们的未来和电

第五篇:2018 年是改革开放

1.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

2.(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今年6月在(青岛)举行,对(上海精神)进行了重新诠释。也就是(上合峰会)3.3月1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4.亚洲博鳌论坛在(海南)拉开帷幕,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5.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6.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7.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发射升空,讲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8.山东省海水稻研究中心在(青岛).9.汶川地震(10)周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出台。

11.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2.2018年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

下载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力改革开放30年发展掠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力的发展

    电力‚十二五‛专项规划将率先亮相。 11月30日,中电联副秘书长、行业发展规划部主任欧阳昌裕说,由该协会牵头编制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待国家部门审......

    电力发展60年

    光明照耀新甘南 甘南电力发展60年 这是一片倾斜的大地,它连接着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巴蜀之地,连接着长江与黄河,连接着过去的岁月和未来的日子。这就是今天的甘肃省甘南藏族......

    灵台一中又好又快发展掠影

    —— 灵台一中又好又快发展掠影 这是一片文明的土地,“经始灵台”,《诗经》记录了它灿烂的文化,留芳后世。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文王伐密,《史记》记载了它光辉的历史,彪炳史册。......

    改革开放40年——那些年那些事

    改革开放40年——那些年那些事2018年,是新时代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春风化雨,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40年跨越腾飞,中华儿女谱写了新的篇章,四十年风云激荡,旧貌换......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 衣 食 住 行 用 娱乐 “三大件”的变迁:20世纪50年代——手表、自行车、收音机;20世纪70年代——洗衣机、缝纫机、照相机:20世纪80......

    改革开放中国西部广告发展

    改革开放中国西部广告发展、回顾、展望 ————从征婚广告说起 摘要: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投资明显增加,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西部广告业也因西部的复苏而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发展

    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回顾(1978-2010年) 1978-1983年 政策目标:修改十年规划指标,调整、改革、整顿; 政策内容:允许私人建房,城市居民可以自购自建。开始住房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30年市政发展

    1978年以来,市政设施建设随着改革发展的步伐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城市道路由1978年的81条、145.2公里,发展到2008年的273条,211.18公里;桥梁由1978年的31座,发展到2008年的64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