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质量分析
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结束,成绩也已揭晓。纵观本次考试试题,试题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考查内容,同时也突出对灵活应变能力的考查。本套试题分三大题,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和解答。试题整体难度适中,较好的达到了素质检测的目的。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兼顾到所学知识的运用,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统一。试题灵活多变,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其中有一些题目解法很多,能够真正反映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该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方面均衡发展。达到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共有参考人:113;最高分:116;最低分:11;优秀率:27%;及格率:65%;平均76分:。
总体成绩比较理想,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不牢靠,两极分化严重。
2、部分学生答卷不细心,审题不清,没能正确理解题意,造成失分。
3、学生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二、试题解题情况
本此检测共三个大题,27个小题,满分120分。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有10个小题,即1—10小题,共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1分左右,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4、5、7小题,主要是学生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太差,再加上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因而不能得分。第二大题是填空题,共10个小题,即11—20小题,共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1分左右,出现错误最多的是第14、18、20小题。其中第14小题由于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没有完全理解导致错误。第18小题考察学生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的运算,学生对角的计算能力较差,学生识图能力有待提高,导致丢分较多。第20小题学生没能理解题意。第三大题是解答题,共7个小题,即21—27小题,共60分。其中丢分较多的是第 23、25小题,23小题主要表现为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正负数,导致失分。25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的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知识,由于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识图,所以对于这种较复杂的推理题目无从下手。其他小题学生也有出错,例如22题的第三小题,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理解力有待提高。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在今后教学中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的加强,课堂教学的方式的改变更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自我感悟和理解的能力。
2、强化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觉得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不是枯燥无味的,而具有现实意义的。
3、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重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会量、会画、会说,教学真正以学生的“学 ”为核心。
4、在今后教学重要注重对部分知识的扩展与应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今后的改革与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成绩。
第二篇:2015—2016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德卧中学 赵大品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检测,本片区七年级共有 21 个班级,995 人参加数学考试。全年级数学总分为 24947分,人均平均分 25 分。其中最高分为 85 分,最低分为 0 分。及格人数 43 人,优秀人数 2 人,优秀率为 0.2﹪,及格率为 4.3﹪。
二、试卷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分100分。
(1)试题类型:选择题10题20分,填空题8题24分,解答题(1)2题20分,解答题(2)3题18分,应用题2题18分。
(2)测试主要内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及其应用,整式加减,几何初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绝对值,数轴,规律探讨。
2、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偏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不注重基础,但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但由于试题波折偏大,有点不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不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
/ 3
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不是很注重基础知识,虽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难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如蚂蚁爬行、青蛙跳、团体购票等。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学生答题分析:基本功比较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搞不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凭感觉答题;(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3)由于试题在难易程度上作了一个较大的提升,不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
/ 3
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基本技能,让学生和老师们一头雾水。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4、围绕知识点多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指导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精讲精练,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局限于简单的模仿,要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2016年1月8日
/ 3
第三篇:2017-2018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提升质量,提高成绩,在全面评估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检测成绩后,做出如下总结剖析。
一、试题分析。
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全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共三道大题24道小题,包括10道单项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全卷试题题量适宜,难度中等偏高,全面涉及到本学期教学的全部内容,重点考察有理数、相反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三视图、方位角、角的计算、找规律、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合并同类项等。试卷内容比较灵活多样,对基础知识、生活实践、看图做题等都有考察,尤其是把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的这类题型,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同时也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考情分析。
本人任教七年级(4)班数学教学,七(4)班平均成绩39.97分。最高92份,最低6分,高低分之间相差86分,由此可知本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在平时能够重视数学课程,能够花功夫按时完成数学科目各项作业,课堂参与度高,对数学课程有兴趣,能够花时间预习复习数学课程的学生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学生数学成绩和个人以往数学基础和智力存在较高相关,同时,数学成绩较好也可以预测其他科目成绩。另外设计操作方面的题型也答题较差,这和学生空间思维不够发达有较大的关联性。
三、教情分析。
本学期我基本依照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紧扣书本内容,巩固学生基础。
2、先学后教,每节课我都是先自己认真的学习后,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后再进入课堂给学生授课。
3、勤奋虚心。认真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节课课后作业,按时批改学生作业,对存在错误的地方耐心修改提示。
4、不辞辛苦,百炼成钢。数学科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规律,熟能生巧才能学好。存在不足之处就是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乏善可陈,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改进的地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虽然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课堂上下功夫,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参,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从本次的考试看出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但还应该看到,本次考试的试卷,区分度不大。部分题目一有变化,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思维就显得混乱、没有条理。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灌输的较多,程式化的知识强调过多,建议课堂教学要多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学会走向学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常常习惯,包括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认真指导学生读应用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计算题正确率高的能力.
4、提优补差,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多鼓励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逐步提高,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从这次的考试中可以看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要关注这部分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对策,防止拉大差距。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突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质量有更大的提高.
第四篇: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一)各章知识点的考察比重
本份期中试卷考察了前两章与第三章中一二节的知识,共40分,分数分配如下:单项选择题中第一章占4分,第二章占12分,第三章占4分;在综合题中第二章占13分,第三章占7分。各章考察知识点比重为:第一章10%,第二章62.5%,第三章27.5%。
(二)试题特点
本套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测试卷选择题50%,综合题50%。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1、重基础,题灵活
本份试卷单选题就占了2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选择题考查的知识,有一部分题目基础性强,只要学生记住了知识点、稍加用心即可得分,这类题约占80%多。还有一部分,重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题目较灵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类题占不到20%。当然,关键是要细心、灵活,相反,死板、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2、重读图,题多变,并赋予不同的问题情境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
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20分,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该试卷强调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图文转换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有的问题情景创设,不是教材直接的内容,但运用所学知识,都能灵活解答。本试卷考察的方面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一)考试成绩分析
(二)学生在试卷中出现问题情况分析
18人失分较严重,特别是第13题,澳大利亚位于哪一个板块,能拿到分的学生寥寥无几。
第21题“东西半球图”,48人失分较严重,特别是“A”点的经纬度位置,答对的学生非常少,用字母“F”在图中标出巴拿马运河的位置,约四成的同学因为粗心马虎给忽略了。
第22题“等高线地形图”,64人失分严重,特别是图中小河的大致流向和该图的比例尺失分严重,前者表现为思维能力不强,后者表现为学习方法机械死板,比如比例尺只知道用数字式表示,而且零的个数错了,如果用文字式和线段式表示则很容易,但是没有一个学生这样做。
第23题“世界人口分布图”,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到位,很少有失分现象,失分严重的学生只有7人。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一)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机动灵活、联系实际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知识没有得到巩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不够扎实,特别是一部分思维能力较强但成绩较差的学困生因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导致成绩糟糕,这一人群尤其需要关注,个别智障学生除外。
(二)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识记和理解,忽视了应用,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对学生个体分析不到位,没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
四、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一)创造性使用教材,用好导学单,及时反思教学
1、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充分利用好导学单这一重要抓手,精心设计,高效运用,真正发挥它的核心作用,一堂课效果如何往往不是看课上的多好,而是看导学单落实的如何,这一点非常重要;
3、课后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改进教学,为
下一堂地理课提供补充和借鉴。
(二)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赋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地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四)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为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 在教学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训练,少一些无效讲解”。
(五)注重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配合的默契度
高效的课堂不是盲目的单单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活动的越热闹越好,也不是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讲的天花乱坠,自我感觉良好,而是要在中间找到一个师生配合的默契点。
1、讲解:讲解要有趣味,要生动、形象、规范,富有感染力和
说服力,让学生喜欢听,有实际收获;
2、讨论:讨论时老师要融入学生当中,积极参与讨论,而不是简单的巡视指导,更不是袖手旁观;
3、检测反馈与作业:课堂检测反馈,老师也要与学生一道积极参与反馈过程,让老师与学生在反馈中展现动态的互动过程;作业批改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应该是师生动态的完成。让周测、作业在生生、师生动态的互动反馈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其优越性非常明显,一是反馈巩固的及时性,让学生自己及时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让老师批改以后再被动地听老师给指出问题;二是师生共同参与,全员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让学生对练习内容印象深刻,效果好。这一过程是动态的,配合是默契的。学校要成绩,你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就必须要这样做。
而不是老师在办公室批改而批改过程学生全然不知的单边活动,不是简简单单的看也不看草草打个对号,更不是图省事叫来几个学生帮忙画画了事,甚至出现只有布置而没有批改只管种不管收的情况,这样就失去了作业的意义和功效。我们为什么信不过学生,为什么不能大胆放给学生去做,我们要相信学生一定行,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他们的学习能力有时候出乎我们的意料。
(六)要有效地运用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不能走形式、图热闹,摆花架子,感觉如果没有利用课堂讨论就不能体现学讲方式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课堂上运用课
堂讨论,关键在于涉及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讨论的必要,讨论后对学生来说到底能有多大收获。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学生,大多思维能力不强,很多问题让学生盲目讨论后都是无果而终,反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造成在有限的45分钟内因为完不成教学任务而拖堂。因此应该做到三不讨论:
1、难度过高讨论后可能无结果的问题不讨论
2、非重难点、无关痛痒的问题不讨论
3、不需要讨论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的问题不讨论
此外,教师要融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一道积极参与讨论过程,巧妙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点拨,更不是袖手旁观,让学生唱独角戏。
(七)教师要切实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绝不是扮演角色
其实,老师真实的角色只有两个,就是:一是要用成人的智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进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用一颗孩子般的童心与学生相处,跟学生打成一片。教师是智者,又是朋友。
第五篇: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xx镇小学六年级数学组
一、学生成绩分析。
全镇六年级共有790名学生参加本次考试,全部计入考核。总分60966分,60分以上的669人,平均分为77.17分.二、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高低,关系到学生今后各方面水平的发展。本试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在试卷中,通过填空、计算(直接写出得数、解方程、化简比)、用心填空,认真选择,画一画、统计图、解决问题。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并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第一大题,直接写出得数,是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考查,从做题中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计算方面的教学。
2、第二大题,填空题的答题情况总体良好,正确率较高。其中问题较多的为第1、2、3小题,学生没有考虑完整。没有将基本知识转化过来,才计算。第7小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超出2014年教育部审定的新教材教学目标要求,建议出题者注意新教材教学目标走向。
3.第三大题,认真读,仔细判,即判断题。基础性强,学生判得较好,正确率达90%。
4.第四大题,选择题。学生在选择题,学生得分还可以,基础相对较好,只有个别学生得粗心,有点失误。
5.第五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掌握简便计算情况。基础性强,学生做得得较好,正确率达80%。
6.第六大题,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具有分数的简易方程的知识情况。基础性强,学生做得得较好,正确率达80%。
7、第七大题,按要求做,考查学生掌握数学广角-数与形、列综合算式和动手操作题(包含掌握圆知识的运用)。
这一大题做得较差,学生在作图方面不够规范,没有按照老师的方法进行画图,真有些大意,图形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空间意识薄弱。
8、第八大题,解决问题
这一题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题中的(1)小题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失误在同学得审题上,主要是先求多的,在比较。第(2)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常识不够仔细,都能列式就是计算结果有问题。第(3)小题学生对于题目没有认真解读,失误在剩下部分的计算。第(4)小题,出题难度加大,超出了百分之九十五学生的智力,通过查询,属于小学奥数题范围,超出了义务教育所规定的难度要求,只有百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做出来,失分特多。第(5)小题大部分学生失分也多,主要原因是出该题者考查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情况,但出题超出了2014年教育部审定的新教材教学目标要求,即,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再说,新教材中,出题方式,只出现百分数求面积,没有要求掌握由已知扇形角度求百分数再求面积。
三、存在问题、反思形成原因。
1、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数量关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2、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对语言的辨别能力和领悟能力。同时,还应该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心体会和掌握各种规律。特别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3、图画不规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动手操作能力也不行。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反复练习,在动手中发现方法,总结规律。
四、改进措施。
1、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深钻教材,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
决
生
活
中的问
题。
2、注意积累数学问题的生活化的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对学生问题生活化的培养,但往往运用的时候却苦于没有素材,因此,积累这方面的素材也是很重要的。
3、计算马虎,准确率偏低,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五、建议。
出题者要重视教材教学要求的研究,围绕教材教学目标出题,实实在在考查教师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实实在在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学期掌握义务教育教材知识情况,使教师教学有自信,学生学数学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