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语用学分析

时间:2019-05-14 16:0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乙己语用学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乙己语用学分析》。

第一篇:孔乙己语用学分析

《孔乙己》语用分析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罗云)

摘要:语用学也叫语言实用学或语言使用学,是语言学中新开拓的一个领域。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具体运用及其规律,尤其注重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用语用学的理论去关注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队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入。本文将运用合作原则和面子理论解析《孔乙己》。

引言:本文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与会话舍义、礼貌原则以及面子理论,分析了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人物对话,剖析了其中丰富的的会话含义,分析了人物有意违背合作原则的原因,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

关键词

《孔乙己》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 面子理论 正面面子 负面面子

一、《孔乙己》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和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与黑暗。本文选取了《孔乙己》中典型的对话,并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

二、会话含义理论及其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理论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1】换句话说,“合作原则”就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地、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

①数量准则

②质量准则

③相关准则

④方式准则

三、面子理论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违反合作原则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问题。研究合作原则我们常常联系到面子理论来进行分析。Brown & Levinson(1978)在Goffman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成熟的面子理论,力图将面子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来研究。他们认为面子是每个社会成员想为自己争取的公开的自我形象(self-image)。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希望彼此维护对方的面子,并随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大而采用较高程度的礼貌策略。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取决于交际双方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社会权力(social power)的差别以及特定文化对具体言语行为强加程度的认定。【2】Brown & Levinson将面子区分成正面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面子(negative face)。

(一)负面面子是指社会成员希望其行动不被人干涉,即具有行动的自由和自主决定的自由,凡是有违交际者这种自由愿望的言语行为就是对交际者负面面子的侵犯。

(二)所谓正面面子,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希望他的愿望受人顺从,他的自我形象被人欣赏和赞许。

四、《孔乙己》语用分析

(一)故意违反质的原则。质量准则要求尽可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之言。当孔乙己进酒馆买酒喝时酒客们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3】在这里孔乙己明明就偷了别人的书,可是他硬要用些冠冕堂皇的字眼来掩饰自己的行为。无论他是怎么样的身份,在他眼里,他同样的是想的别人的尊重,但是在自己的正面面子受到别人的损害后他采取的质的原则也无非是想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还有在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他们明知道孔乙己念过书却还这样的发问,明显是违反了质量原则。而当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后,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回可是彻底的伤了一个所谓的读书人的正面面子了。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他们这样的做法无非是闲着没事干,纯粹的为了寻别人开心。这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和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故意违反数量的准则。数量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应包括当前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需要的信息。《孔乙己》原文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3】孔乙己和我的交谈开始只是限于读过书没,当他得知我会写“回”字后又故意卖弄其学问,想教我回字的四样写法,当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他的行为无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知识分子对于读书人的自喜和对无用武之地的无奈。

(三)故意违反相关准则。相关准则要求说话要有关联,不要说与谈话无关的话。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4】孔乙己对别人的问答没有采取回答,而是转向老板买酒和下酒菜,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挨打这件事情的回避,这是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对自己面子的维护。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他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可是,他面对的也是一群冷漠的群众,他们麻木无知,唯一能使他们兴奋地是金钱,女人。而他们仅有的消遣方式也是看别人笑话。殊不知,他们笑话别人时自己也成了笑话。

(四)故意违反方式原则,这要求说话要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条理清晰。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3】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这里孔乙己完全不顾和他对话的人是一

群没有上学的孩子,他可能是出于封建知识分子的本能,为了给自己留点下酒菜,张口就之乎者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之深。

结语

通过本文从合作理论和面子理论方面对《孔乙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熟悉合作理论和面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和人物,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主题。在解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因该适当的运用语用学理论,这样我们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鲁迅.鲁迅全集[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2.3

2008.8.8

2008.8.8

第二篇:孔乙己形象分析

孔乙己形象分析

【摘要】《孔乙己》是中国现代小说最优秀的典范之一,小说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如果说《狂人日记》是从宏观的角度,高度概括而又形象具体地反映中国社会乃是一个人吃人的社会,那么《孔乙己》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写了一个下层士人遭受践踏、凌辱,完全失掉了人的尊严,最后被社会吃掉的悲剧。小说主人公善良、儒雅,但却善良得迂腐、儒雅得可怜。本文力图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对孔乙己的毒害和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形象。

【关键词】孔乙己

形象分析

性格特点

我一直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怀有很浓厚的神秘感,这种感觉一直跟随我到上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不断加强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丰富我对鲁迅先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所做出的种种伟大贡献的了解。但总的来说,并没有打消我对鲁迅先生作品的隔膜,我仍然是敬而远之。当然,先生的不少作品却带来了我心灵的震撼,其中《孔乙己》为最。

我初读《孔乙己》,已记不清是在中学几年级了,只记得主人公可怜可笑,他那一身破旧的长衫,长长的指甲,还有那些半文不白,迂腐得让人听了便发笑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如今再读《孔乙己》,其带给我的心灵震撼是无法言语的。也许是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我对孔乙己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知识群体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孔乙己的悲剧是一个善良读书人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忠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

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统治阶级为了笼络广大知识分子,总是竭力向他们灌输“读书至上”“读书致仕”的思想,这些迷魂汤把多少知识分子灌得神魂颠倒。同时,为了引诱知识分子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从隋唐以后,科举制度就成为取士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封建社会里,许多读书人都以“学而优则士”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视科举为进身的阶梯。他们用悬梁刺股,映雪囊萤的精神饱尝几十年寒窗之苦,一年又一年地把自己的命运押到科举考试这个巨大的赌博上,在封建统治阶级所划定的死胡同里不顾一切地奔跑。然而,在这些读书人中间,虽也不无少数人爬了上去,从而光宗耀祖,成为人上人,但对于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几经奋斗,牺牲的是鲜花般的年华,朝霞般的青春,而所得到的却是满头白发,两袖清风,依然是低下的地位,贫穷的生活。

孔乙己就属于后一类知识分子。其遭遇折射出了按封建科举模式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变动中必然没落的命运,展现了科举时代没落知识分子腐朽、空虚、迂腐的魂魄,孔乙己是科举场中人物梦想破灭的最佳写照。他和更多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什么高官厚禄、朱服紫袍,对于他们都只不过是墙上的画饼,梦里的幻想而已,他甚至始终未能跻进真正长衫客的行列。而封建制度带给这个它的忠心拥护者和虔诚信奉者的,却是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累累伤痕。

孔乙己在科举道路上奋力的奔走着,几十年的寒窗,无数次的应试,葬送了他的全部青春。但他却无丝毫的悔悟,仍然陶醉于满腹学问的牛角尖里,于是导致了他在生活方面不会营生,好喝懒做。他轻视劳动,四肢不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他青春的浪费,劳动本领的丧失,道德的沉沦,这些都十分清楚的说明,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是怎样残酷地从精神上和道德上对一个知识分子进行毒害、愚弄和戕贼的。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知识分子群体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在鲁迅先生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孔乙己身上这样几个鲜明的性格特点:

其一,又穷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他的这个特点,最能表现这个出身下层社会的老童生的性格特征。他读过书,但没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生活,那就必须用劳动来谋生,可是封建教育不但与劳动相脱离,弄得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而且是教育人们轻视劳动。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孔乙己头脑中就充满着这样的理念。不劳动,不能生活,自然就越过越穷,孔乙己自然崇奉“君子固穷”的德行,但活着是第一要义,哪怕落到将要讨饭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但讨饭抛头露脸,不太光彩,孔乙己自然不愿意干,所以他只好偷。这种人在社会上已沦落到非常可怜的地步,可是他还是不愿意放下读书人的架子,还觉得读书人无论如何比普通人高一等,处处要显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他穷到毫无办法,便经常偷,也经常挨打,他甚至连书也偷了,当人们揭发他、讥笑他,他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死也不承认自己是偷书,还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惭,说什么自己固守穷困,却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这个细节描写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孔乙己穷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的第二个性格特征是品行端正,被迫为盗,穷困潦倒。小说概括地写了孔乙己一生的经历,写他沦落的过程,真实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必然性,“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就是从不拖欠”,这些描写显示出作者对身处下层社会的人物的同情。孔乙己不是因为品质恶劣而去偷东西,而是为生活所迫,“偶然”去干这种事,万不得以而为之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的品行是端正的。

骄傲自负、深受毒害、死不觉悟是孔乙己的第三个特征,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养成了盲目自负的毛病,小说中写到,人家有意跟他开玩笑,诘问他:“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便“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读书人那种骄傲自负、鹤立鸡群的神态又流露出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这个已经走上穷途末路的读书人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但是,孔乙己越显出看不起人家的样子,人家就越要讥笑他,说:“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于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孔乙己虽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但他对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还是没有任何认识,仍然不能忘情于科举,把自己的考不上秀才当成生平最遗憾最丢人的事,人家讥笑他偷东西,他还能涨红了脸去争辩,可当人家讥笑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都捞不到”时,他连争辩也没有气力,他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东西被揭发还要难受,他对封建教育的毒害是连一点认识、一点觉悟也没有的,这正是他的可悲之处。

孔乙己是个穷苦的知识分子,他的性格除了穷酸之外,还有孤独、善良、恳切、赤诚的一面。作品中写他热心教小伙计认字,以及分茴香豆给小孩子吃,一人一颗的描写,这有力地表现了孔乙己的精神上的孤独,他在周围人们的讥笑声中,百无聊赖,只好到孩子们中去找朋友,求安慰,他的认真恳切的态度又显示出他的一片赤诚。

可笑而又可怜的孔乙己,封建制度是把他拖进人生苦海的竹竿,但他却把它看作拯救自己脱离苦海的稻草。他虔诚地信奉着统治阶级宣传的封建思想,衷心维护着科举制度,但从它那里得到的却是难以磨灭的精神与肉体的累累伤痕。他心中没有对人生的幻灭,但他的一生却无药可救的走向幻灭。

参考文献:

[1]林志浩.鲁迅研究(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与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3]鲁迅.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第三篇:元语用意识分析

元语用意识视角下的奥巴马在曼德拉追悼会上致辞的分

摘要:元语用意识是顺应论框架下的理论,人们在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中受到元语用意识的支配。一般情况下,话语中元语用意识的高低与话语产生的语效成正比。奥巴马在曼德拉追悼会上的致辞受到广泛好评,本文通过从元语用意识角度出发,对奥巴马在曼德拉追悼会上的致辞的进行分析,探究他的讲话能够产生良好语效的原因,最后找出在该类政治讲话中应该使用的语用策略。

关键词:元语用意识,顺应论,语效,致辞,语用策略

1. 元语用意识

语言使用是言者和听者不断进行意义选择和生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流双方的心智充当媒介。语言的使用者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行为。交际中,发话人反观自身意识在所做出的语言选择中的体现, 对语义的生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维索尔伦将其定义为 元语用意识(Pragmatic Awareness),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要受到不同程度元语用意识的指导和调控。人们在交际时或多或少都有MPA,或多或少都能对自己使用的语言进行(元)言语的修饰、限制、补充、美化等。①所有的语言选择都有一定程度的MPA。从宏观上来看,言者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会根据语用目的的不同,在会话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说话者,作者,传递者,代言者和传声筒。同时,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交际者还有相互意识。②言者在意识到听者的某种意图时,会对自身的语言做出适当的调整,包括语用策略,言语行为和礼貌用语等方面的调节。从微观上来看,元语用意识则体现在语言特征,词汇特征、句法特征。而一句话中的指示语,包括人称指示,方位指示,社会指示等,都跟指示的MPA有关。另外,一句话里有那么多的词或小思想,到底要突出哪个词或者哪个小思想,即把哪个部分前景化,哪个部分背景化,这些与说话人的意义凸显MPA有关。2. “元语用意识”驱动的策划与语效

①②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第466页。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第467页 在任何语境里,交际者为了实现某个语用目的,可能需要策划、选择、顺应和洽商。策划可以是隐形的或显性的,可以是言前的或者是言语中的。策划所费的心力与语境的语用标记值有关,与元语用意识的高低有关。语境的PMV,策划的类型,心力的大小,MPA的高低,都直接影响语效的实现和交际的成败。一般来说,MPA高意味着心力大的显性策划以及隐性策划。MPA越高,交际的语效就越大。显性策划的语效比隐性策划的语效大。③ 3. 顺应论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语言的使用者能够在语言的使用中做出种种恰当地选择,是因为语言拥有如下几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特征。语言的变异性指的是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可能性。在语义表达的过程中,语言提供了多种可能的表达,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与此同时,可供选择的范围也是不断变化的。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完全规约的,是高度灵活和策略性做出的,具有不确定性。因为语言中存在一些“非规约”或说“不正确”的形式。顺应性指的是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地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实际的需要。④即在一系列可能性中做出适应语境的协商性选择。因此,从顺应论的角度来看,这种适应情境的做法实际上是受元 ③④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第462,469,475页。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第271页 语用意识支配的,交际者在选择语言、做出顺应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反意识(自我反省意识),是一种元语用意识。因此可以说,元语用意识是顺应理论框架下的理论,是实现语言顺应性的一个必经阶段。

从类型上来说,语言的顺应又分为多种不同的层次。从语境关系的角度来看:语言的顺应包括对社会语境(社会政治制度、时代背景、意识形态)、文化语境(民族文化心理、历史渊源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语境(线性系列关系、篇内衔接)的顺应;从语言结构来看,包括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超语句层面的顺应。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元语用意识支配下的为适应语用目的而做出顺应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元语用意识的角度,即通过元语用意识的高低,来判断语言选择对语用目的的顺应程度。4.案例分析

2013年12月6日,南非前总统逝世,各国政要纷纷前往悼念,缅怀这位伟人。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他在追悼会上的讲话收到了广泛好评。本文将采用元语用意识的理论观点,从不同层面来对奥巴马的讲话所产生的语效,即致辞对“追悼会”的场合的顺应程度进行分析。

从语用目的或者语效的角度来说,奥巴马在追悼会上的讲话的目的可以归结为:其一,是为了表达对曼德拉总统的尊敬和追思,体现对南非伟人逝世的重视;其二,寻求两国的共同点,谋求与南非建立和维持长期友好的外交关系。4.1 微观元语用意识分析

其一,从语音层面来看,奥巴马还十分注重他讲话的韵律之美。在他的讲话中不烦许多颇具韵味的词组或是句子。例如,“His struggle was your struggle.” “His triumph was your triumph.” “Your dignity and your hope”“your freedom, your democracy.”再如,“his doubts and his fears”,“his miscalculations along with his victories”“son and a husband, a father and a friend.”等。这些句子对韵律都十分讲究,体现了语言使用者较高的元语用意识。听众也更易于接受,能够产生较高的语效。

其二,从词汇层面来看,讲话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大概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首先是“赞扬”和“惋惜”之词,其中包括“celebrate”,“honor”,“triumph”,“cherished”,“illuminate”,“accomplishment”,“giant”等词。其次是有关“解放”“自由”和“正义”的词,包括“dignity”, “freedom”, “democracy”, “Justice”。再者,就是有关“抗争”和在抗争中遭遇的苦难和坚持的词,包括“struggle”,“brutal”,“hard”,“fight”,“oppressed”,“resistance”,“faith”“persistence”等。最后,是有关曼德拉个性中存在的某些缺点的词,包括“fear”“doubt”“miscalculations”。一方面,讲话的选词紧紧围绕主题:用“赞美”之词和“惋惜”缅怀曼德拉,追思曼德拉进行;用“正义”“解放”“挣扎”“坚持”等词来追述曼德拉的一生。这些词体现了讲话内容与主题较高的相关性,体现了讲话较好的顺应性。MPV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述,没有过分吹捧,而是真实再现曼德拉的个性,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这样就提高了讲话在听众当中的认同度。MPV程度较高,达到了较好的语效。

其三,从文章的结构来看,奥巴马在整个致辞的谋篇中也费了一番心思。在致辞中最典型的就是四个典型的“like”引导的排比句:“like Gandhi”,“Like Dr.King”,“like Abraham Lincoln”,“like America’s Founding Fathers”.由这几个短语连接起来得排比句一方面起到强调的效果,是一种典型的MPA凸显的现象,能够加深听众的感知体验。把曼德拉和其他四位民族英雄相提并论,同时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之处,很好地对曼德拉的精神进行了诠释,是整篇演讲中较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也是“元语用意识”发挥作用的结果。如果不经过深思熟虑的“隐性策划”,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从讲话的角度来看,这个演讲也体现了较高的MPA程度。4.2 宏观元语用意识分析

如前所述,我们将元语用意识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以上分析仅是从微观层面来探讨讲话中的元语用意识:涉及到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和语言结构层面。接下来,文章将从宏观上来对奥巴马的致辞进行元语用意识的分析。

首先是要谈到的是奥巴马在讲话中的角色转换。根据Thomas的观点,言者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会根据语用目的的不同,在会话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他将其分为:说话者(speaker),作者(author),传递者(reporter),代言者(spokes-person)和传声筒(mouthpiece)。奥巴马在这片演讲当中,就在频繁地进行角色的转换。首先,他是说话者,是实实在在的在做这个致辞的人。其次,在讲话的开始,他又是一个代言者。“代言者是某一个人,或某一团体中的一员或代表,传递的言语意图代言者本人也是认可的”。⑤为世界人民代言,说明对曼德拉的感激之情。如“people of every race and walk of life”,“the world”等词。随着讲话的进行,他的角色又发生了转变,他讲述曼德拉一生的事迹,这个时候他又重新成为了说话者(并有可能是作者)。在致辞中奥巴马有时也在担任传声筒的角色:“传声筒是指按原话传达作者话语信息的某个人”⑥。例如,他多次引用曼德拉的话:“a thousand slights, a thousand indignities, a thousand unremembered moments…”,“I have fought against white domination……it is an ideal for which I am prepared to die”.通过逝者的语言来重现他的事迹和精神。这种不断地转换体现了很高的MPA程度。

其次是对语境的顺应,如前所述,对语境的顺应可以包括社会语境(社会政治制度、时代背景、意识形态)、文化语境(民族文化心理、历史渊源和宗教信仰)。奥巴马的致辞很好地体现了对语境的顺应。首先从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来说,美国南美同属资本主义制度,推崇“民主、自由、法治”思想,信封个人主义的世界观。奥巴马的演讲多次引用美国本土的“民主、自由、法治”的斗争。这对于曼德拉来说,对于南非人民来说,是感同身受的,因而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奥巴马通篇的致辞更多地又是从个人情感,从个人的角度来表达对曼德拉的崇敬之情,也是从个人角度来阐述曼德拉的事迹和 ⑤⑥ 崔国鑫,生成性话语角色在会话中的转换

同上 为人。这种做法在信封个人主义的南非,也更易为人接受。而从文化语境角度来看,奥巴马又很好地了解了南非文化和其历史渊源。奥巴马借用美国内战来阐述南非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斗争,借用非洲早期伟大的领导人来描述曼德拉的事迹。毫无疑问,这是“入乡随俗”的做法,是对“文化语境”的顺应。这些思想贯穿整个致辞,从宏观层面很好地体现了“元语用意识”的作用。4.3 修辞“元语用意识”分析

最后,我们从修辞学角度来来分析这个致辞。何为修辞“元语用意识”?修辞就是选择好听/好看的言语形式达到一种美学效果的策略。说话人,尤其是文化素养高的人,更是有一种修辞MPA,是指不断修辞地表达。⑦奥巴马的致辞对修辞也有较高要求。包括对韵律的要求,如在语音层面提及的““His struggle was your struggle.”

“Your dignity and your hope” “son and a husband, a father and a friend.”等。这些都是“好听/优美“的语言。其次是修辞手法的使用,最典型的就是四个排比句:“like Gandhi”,“Like Dr.King”,“like Abraham Lincoln”,“like America’s Founding Fathers”.这几个排比句本身又是隐喻的表达方法。提高了语言的生动性。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修辞效果。因此,该致辞具有较高的修辞水平,也体现了演讲者较高的“元语用意识”程度。5.结语

⑦侯国金,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第470页。奥巴马的演讲受到广泛好评,是一次成功的致辞。当然,演讲中过分地从个人角度描述,而对于它所代表的美国,并没有太多提及,从外交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完全达到他的语用目的。说明顺应程度还有上升空间。从实际效果来看,奥巴马的演讲多次被掌声打断,这个致辞也产生了较好的语效。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一般说来,具有较高MPA程度的语言能够产生较好的语效,顺应程度较高。因此,可以说,奥巴马致辞的成功离不开“元语用意识”的作用。这也给我们在面对这类演讲的时候,如何发挥“元语用意识”的作用,如何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上提供了借鉴:首先,从微观上来说,应该注重句子或短语的韵律,注重选词,同时要选择一个谋篇方式;其次,从宏观上来说,要注重叙述角度的选择和对目的语境的顺应,包括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最后还要注重演讲的修辞,要选择好听/优美的语言,以期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

侯国金.2008.语用学大是非和语用翻译学之路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冉永平,张新红.2007.语用学纵横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森林.2007.语用策略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康家珑.2000.交际语用学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侯国金.2003.元语用意识与策划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侯国金.2005.语用含糊的标记等级和元语用意识 [J].外国语(1).崔国鑫.2011.生产型话语角色在会话中的转换 [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4).刘颖.2007.从顺应性角度看政治话语中的语用含糊 [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吕双.2011.元语用意识在英美政要访华高校演讲语篇中的体现 [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樊莉囡.2008.论顺应性语境构建与元语用意识凸显 [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0).王辰晖.2012.元语用意识分析——以奥巴马全国电视讲话为例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9).

第四篇:孔乙己人物分析

《孔乙己》文章分析

这篇小说历年来常读常新,经久不衰,其艺术价值自然不可小觑。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小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统治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教育仍流毒甚深,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

“五·四”前夕的中国社会,由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进行猛烈的抨击,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即将爆发。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猛将,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文化新军的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他以锋利的笔为武器,向封建思想道德、封建文化进行最无情最猛烈的攻击。他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在“五·四”前夕发表的这两篇小说,对“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精巧含蓄的布局

(一)第一人称的叙述

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既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又可以使文章中心得到深刻的揭示。因为连一个十几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而用小伙计的眼光来写,又可以表现出对孔乙己的同情而又不致影响中心的表达。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显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运的情节浓缩在几个场面,这样写便使故事情节集中而凝练。作者通过小伙计的眼光,用了几个特写镜头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轻视和奚落的情状表现出来,然后转入对孔乙己遭受残害即将死亡的描写。简简单单的故事情节依据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表现出极其深刻的主题。

(二)精心选择的背景

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人物活动的中心,活动在这里的人除了孔乙己外,还我“我”、掌柜的、短衣帮和长衫客等人,他们围绕在孔乙己周围,肆意对孔乙己进行哂笑怒骂。咸亨酒店是孔乙己活动的空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看小说的具体描写: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文章通过对咸亨酒店格局的描写,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掌柜对“短衣帮”与“长衫客”的不同态度,店内单调无聊、令人窒息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虚伪的关系,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的特殊身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就注定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

(三)顺叙中的插叙

小说并不是平铺直叙,也没有一波三折的波澜,但丝毫不影响它的引人入胜。小说主要采用顺叙手法,截取两个主要的片断,构成小说的主干,但插叙的内容却不可少,是小说的枝叶。插叙的内容主要有:孔乙己的生活,抄书,偷书,被丁举人打,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情节,却是构成小说必不可少的细节。

二、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一)可悲可怜的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既可悲,又让人可怜。孔乙己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这是他自身经济地位与自身精神定位的矛盾。经济地位的低下,让他无法真正成为咸亨酒店的“长衫主顾”,那有形的“曲尺柜台”所筑起的无形高墙是孔乙己永远无法逾越的,但实现这种跨越又是他所梦绕魂牵的,他无法脱下的那又脏又破的长衫,实际就是他内心渴求的物化。精神追求的错位无疑是孔乙己人生最大的悲剧,他追求了他不该追求或者说他追求了他永远追求不到的东西。他身材高大,却四体不勤;他识文断字,却难以谋生;他从不拖欠,即便是拖欠也必定还清;他不理会我冷漠的面孔,认真地教“我”识字;他真诚地与小孩们分享着那一小碟茴香豆,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透射出孔乙己内心的纯真与良善。及至他最后的一次喝酒所付出的“四个现钱”,更是孔乙己追求人格操守的最好实证。然而,他却又以好吃懒做,小偷小摸,自命清高,迂腐穷酸来践踏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人格的分裂看似让人难以理喻,实则是鲁迅先生对孔乙己悲剧的最合理设计。正是孔乙己的这种纯真与良善激起了我们内心对他的悲悯,而这种纯真与良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又是多么的无力与苍白。在掌柜的无情嘲讽中,它在“短衣帮”的快活的笑声中,在“我”这个少不更事的伙计的冷眼中被撕裂,又在丁举人的毒打下灰飞烟灭。在封建教育思想的浸染下,这纯真与良善又是如此的荒诞与可笑:追求清高而沦为小偷,追求诚信而信口狡辩,追求自己想追求的却又被想追求的所扼杀。这种对纯真与良善的漠视,这种对纯真与良善的撕裂,这种对纯真与良善的扼杀,正是鲁迅先生对“悲剧”的最好诠释——把美的东西毁给别人看。

(二)冷漠无情的掌柜

小说中的掌柜不仅是咸亨酒店的老板,也是作者要极力塑造的一个人物。他对长衫客是极力逢迎,恭敬侍候;对短衣帮则不讲情义,恣意剥削;对小伙计则是凶狠无情;而对孔乙己,则是讥笑嘲骂,不屑一顾,只有在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时候,才会想起他,这些都充分说明,掌柜是一个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的人,正是他这种人,成为加害孔乙己的一个元凶。

(三)善良的小伙计

小说中那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看似无关大局,却蕴意极丰。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通过他的观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风貌;通过“小伙计”的见闻,看到孔乙己的遭遇,来深刻揭批科举制度对于读书人的戕害;他有同情心,同情孔乙己的遭遇,但又无能为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作者设计“小伙计”这一角色,来深刻拷问中国社会的未来,在小伙计貌似平常的言行中冷峻的显露:如果中国社会不产生剧烈的变革,国人的思想不产生深刻的荡涤,未来的中国人还将继续麻木,继续冷漠,继续沉重!

(四)可恶可恨的丁举人

小说中的丁举人并没有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说出来的,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物,对小说主题的表现具有深刻意义。孔乙己和丁举人,在没有中举之前,他们都是穷读书人,但一个中了举,一个终生不中,境遇便绝色不同,而且是中举的丁举人残酷打折不中的孔乙己。这样一个情节设计,作者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孔乙己仅仅拿了几本书,就被了举人私设公堂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一脚踢出门了事,连富人家一条狗也不如!这说明丁举人这条横行一方的恶狼,是致死孔乙己的直接凶手。他之所以敢于胡作非为,残害黎民,确实是他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成为“丁举人”的结果。

(五)麻木不仁的短衣帮

小说中的“短衣帮”是穷人,但不是作者可怜的对象,而是帮凶的角色,他们与掌柜、丁举人一起共同嘲笑孔乙己,他们自己本是受害者,但却浑然不觉,反而成了害人者,可见其麻木不仁,这是小说要揭露的另一个主题。只有一个孔乙己麻木迂腐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千千万万的短衣帮的麻木。

小说写短衣帮的麻木,主要是通过写他们的笑声来反映的。《孔乙己》中传出的笑声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长衫人物和掌柜们的笑声,这笑声在孔乙己被打成残废、蠕动在死亡线上时显得特别起劲,这笑声里抖动着剥削阶级的残忍和冷酷,这笑声里震颤着“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残暴。”另一种就是短衣帮们的笑。孔乙己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站着喝酒”,说明他没有挤进长衫主顾的行列,而和短衣帮相近。

三、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传神的描写

小说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活现了孔乙己的形象,下面具体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其传神之处。

一是外貌描写。小说写孔乙己的外貌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他刚出场时的外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段写他“身材很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第二次描写孔乙己的外貌,是在他最后一次出场的时候,是这样描写的:“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作者通过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都揭示的十分深刻。

二是语言神态描写。主要有六句话值得细细品味,第一句是:“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第二句是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第三句是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于。”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第四句是“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说明孔乙己“惟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第五句是“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第六句是“不要取笑!”“跌断,跌,跌„„”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不敢说,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残了他的肉体,他却至死不悟,死要面子。通过这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便跃然纸上。

三是动作描写。主要有“便排出九文大钱”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两句,前者既表现他桔据而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后者则说明他已经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二)细节的雕琢 小说有多个细节让人非常深刻,如对他的脸色的多次刻画,他的那件长衫,还欠十九个钱等。在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对孔乙己脸色的刻画,看小说是如何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

小说中有四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脸色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

(三)精准的词句

鲁迅先生的小说用词非常精准、意蕴丰厚、笔法老到,而且许多词语达到传神的地步。以“偷”“摸”“爬”“窃”四个动词的运用来揭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前因后果。

“偷”、“摸”、“爬”、“窃”四字既精当微妙地写出了人物特定条件下的神情心态,又浑然有机地勾连一体,巧妙地提示了孔乙己命运每况愈下直至悄然离去的因果关系。这篇小说遣词炼字的精湛艺术确实令人拍案叫绝。

《孔乙己》历数十年而不衰。其精巧的结构布局,丰富的人物形象,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鲁迅先生高超的文学表现手法,在此文中都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第五篇:孔乙己教学案例分析

――《孔乙己》教学案例分析

张忠生

【教学设计】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且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尽量创设一个个学生能够有情感共鸣的背景或者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发多种课堂资源,但又不脱离文本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不错的设想,那么教师怎样来达到这个目标呢?《孔乙己》的教学就是力图做到这点。

小说这种文体与别的体裁有所区别,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及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这个离他们已经很远的社会,我深知课堂上没有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没有达到小说赏析的基本目的,哪怕这堂课再严谨、再热烈,但永远称不上精彩。

《孔乙己》这篇小说全文总共不到3000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是如何挣扎在自尊与生存、高贵与堕落、敏感与麻木之间的。它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以及整个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是一篇讨伐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小说运用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白描手法,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所以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把整堂课的重点定在人物形象的剖析,而难点放在如何由孔乙己个人的悲剧反窥整个病态社会的不合理,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赏析效果。【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孔乙己吗? 生:没有。(齐声)

师:那对于我们没有见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者都是通过什么手段让我们有个深刻印象的?

生: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七嘴八舌)师:那么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大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投影片上的问题(出示投影)。

阅读全文,思考问题

你觉得孔乙己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试从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句子来分析。

(学生热烈的讨论)

师:经过交流我想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你们觉得孔乙己具有哪些性格特点呢?请举手。

生: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很懒的人,因为他一件长衫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师:很好,同学们,这可不是一般的懒,你们能达到这种境界吗?(众生笑)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很清高的人,因为短衣帮的人问他读过书没有,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师:嗯,旧时知识分子的通病。

生:我认为孔乙己是个善良的人,因为他分茴香豆给小孩吃。师:确实,因为他也很贫穷。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书呆子,因为他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师:对,如果用书面语就是…… 生:迂腐。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因为明明偷了书,还说窃书不算偷。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窃跟偷有没有区别?

生:没有。

师:比较一个词,我们往往从词性、词义等方面入手,你们觉得没区别吗? 生:有,一个是书面语,一个是口语。师:很好,那这两个字意思有没有区别? 生:没有。

师:那么作为读书人的孔乙己知不知道它们意思相同? 生:知道。

师:那他为什么还这么说? 生:因为他认为短衣帮不懂。

师:你们很聪明,那么这反映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生:……

师:以为骗了别人,其实是在骗自己。生:自欺欺人。(齐声)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守信的人,因为他不出一个月定然还清酒钱。师:他也有可爱的一面。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坚强的人,因为他爬着到酒店来喝酒。(生笑)师:这里除了看到他的坚强还看到什么? 生:他很喜欢喝酒。

师:我们通过大家的分析,对孔乙己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可这些毕竟还是比较破碎的拼凑,孔乙己在你心目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出示投影)

你觉得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试从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用一句话给孔乙己的形象做个高度的概括。

例如:孔乙己是一个潦倒、不幸的读书人。(叶圣陶)

生: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师:很有深度。

生:孔乙己是一个可怜但又令人讨厌的人。

师:确实,他的遭遇令人同情,可行为却让人生厌。生:孔乙己是一个可悲又可敬的人。

师:可悲能理解,可敬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因为他考试没考上又接着考,坚持了很久,所以可敬。

师:从这个方面来讲,他是很有毅力的,但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 生:不值得。(生笑)

师:同学们在概括这个人物形象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你们知道在名家眼里的孔乙己是怎样的吗?请大家齐读一遍。(出示投影)

孔乙己是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孔乙己是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师:大家看看这些评价当中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教学片断二】

师: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到底到了一种怎样的状况呢?请大家带着三个问题来观看电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的片断。(出示投影,打开视频)问题一:电影中孔乙己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孔乙己的? 问题二:你觉得孔乙己生活在怎样一个社会环境中?

问题三:仔细观察孔乙己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结合前面两个问题,你觉得孔乙己的结局会如何?

(学生静静的观看,电影中的悲剧艺术效果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

师:我想大家的心里都很悲哀,孔乙己那么凄惨的时候,身边的人是如何对待他的呢? 生:嘲笑。

师:你们觉得这是怎样一个社会? 生:冷漠的,残酷的等(七嘴八舌)师:孔乙己的结局会如何? 生:肯定是死。

师:可在文中最后一段却是这样说的: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大约”“的确”是一组矛盾的词,作者怎么会把它们放在一起? 生:大约是猜测的意思,的确是肯定的。师:为什么是猜测的? 生:因为没有亲眼看见。师:那为什么肯定他死了? 生:……(默然)

师:不如我们回到文本中来看看孔乙己活动的环境是怎样的。(出示投影)【一】

小伙计至今仍记得孔乙己的原因是什么?

生:孔乙己来了可以笑几声。师:孔乙己使哪些人快活?

生:“我”、掌柜的、短衣帮、小孩。师:这些人是不是同一个阶层? 生:不是

师:那么在鲁镇这个社会的缩影中有没有认同孔乙己的阶层? 生:……

师:文中其实有一个词就暗示了。生:没有,因为他是“唯一”的人。师:那孔乙己是个什么人? 生:多余人 师:【二】

孔乙己的腿是被谁打折的?(出示投影二)生:丁举人

师:丁举人为什么要打折他的腿? 生:因为他偷了丁举人的书。

师:为什么在偷了几本书的情况下,他敢把孔乙己的腿打折? 生:因为他有权势。

师:所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生:黑暗、腐朽、残暴的社会 师:【三】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的悲惨遭遇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出示投影三)生:掌柜的和喝酒的人聊天。

师:掌柜为什么要提起孔乙己,他们谈论的口气是怎样的? 生:因为他还欠十九个钱。

师:他们谈论孔乙己时跟谈论一条狗有没有区别? 生:没有。

师:所以他们的口气很…… 生:冷漠

师:我想请大家推举两位同学来表演这段对话?(学生推举,两位同学表演,完毕,学生鼓掌)

师: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对待不幸的人是一种什么态度? 生:冷漠无情

师:同学们,在这样一个社会,孔乙己活得下去吗? 生:活不下去。

师:所以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因为…… 生:在那个社会里必死无疑。师:(出示投影)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鲁迅写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问题的悲剧呢? 生:社会问题的悲剧

师:那么那个社会合理吗? 生:不合理。

师:同学们,在当今社会有没有因为各种原因像孔乙己一样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学生分为两派,各举例子)师:我很想给大家看一段小录像。(出示《灰色的震撼》的视频)(学生专注得出奇,有的女生已经泪流满面了,泣不成声了)师:我这里还有几份资料(出示投影),一是为受海啸灾区捐款1000万的丁磊,二是浙江省为受洪水侵犯的灾区捐款,三是为希望工程的捐款。相比之下,哪个社会更文明,更人文?

生:我们这个社会(骄傲的回答)

师:老师给你们看这段《灰色的震撼》是为了什么呢? 生:我们的社会还是有不幸的人。师:就为了让你们痛哭流涕吗? 生:不是(生笑)。师:那是希望?

生:我们能够帮助这些不幸的人。

师:同学们真的很善良,我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孔乙己》看到一个社会问题,更希望在我们的社会不会存在因为冷漠麻木而导致的悲剧,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要吝啬我们能够伸出的双手。【教学反思】

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可以这样说,只要成功地解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欣赏《孔乙己》这篇小说的目的就能达成。脱离这个载体,一切的讲解都变得苍白,所以整堂课的起始阶段就安排在解读“学生”眼中的孔乙己。在这里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通过交流达到一个初步的共识,并且能更全面的看待孔乙己这个人。鉴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文学修养,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评价标准定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只要言之有理或者能自圆其说就给予肯定。所以很多我们无法界定的答案也出来了,比如有人说孔乙己很坚强,因为他爬着来喝酒的等。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通过对文本整体的分析,让他们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尝到了自己探索发现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这是感受。可是这一切都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赏析上,每个人都只是发现孔乙己身上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特点,在这点来说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心中还是独立的,或者说是被割裂的,于是

我要想办法让学生从不完整的碎片印象过渡到整体的人物形象,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试从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用一句话给孔乙己的形象做个高度的概括。例如:孔乙己是一个潦倒、不幸的读书人。(叶圣陶)

我让学生思考一分钟后发言,对于这种有高度的题目,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可是顾此失彼的现象也多了,这时举手的人数明显下降,但回答的精确度却在提高,这是对孔乙己的理解。然后我出示一些名家对孔乙己的评价,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个人物。应该说,课堂这块二十分钟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效果,这为我转向难点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还只是孤立的来看孔乙己个人的悲剧,那么这堂课就没有实质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鲁迅所要指向的是整个不合理的社会,可是怎么把孔乙己的悲剧跟社会联系起来呢?毕竟他本身的性格实在是太突出了,这么一个好吃懒做、迂腐不堪、又鄙视劳动的人实在很难有好的结局。于是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在网上找到一段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的一分五十七秒的视频录像,利用电影里孔乙己的凄惨和旁人的冷嘲热讽的鲜明对比让学生先从心灵上得到震撼,然后再回归到文本中来感受这个已经有段距离的社会。我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看这段视频,做到有的放矢,为回归文本埋下伏笔。

通过这段震撼人心的视频,学生把关注的角度转向了孔乙己身边的人,我趁热打铁,再次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回归到文本中,看看文本里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我把它分为三块,从不同的角度引入,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从而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自己来回答这是个怎样的社会,这是赏析。三个板块所有的问题都是文本中的知识,所以学生回答起来很轻松,随着问题的一步一步深入,学生的感情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这个社会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赫然在目了,当我问到:孔乙己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时?没有一个学生不说是社会悲剧了,学生至此达到了评价的较高层次。这种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是我成功解决难点的一大支柱。最后通过《灰色的震撼》带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从而净化自己的灵魂,完成了文学欣赏的最高目的——获得有益的启示。

整堂课就是在一个热烈而不失深沉的气氛中进行,这主要是得益于课堂创设的背景和紧扣的环节,当中的现代教学手段其实起到了一个很大的辅助作用,这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在今后的语文课堂加大课程资源开发的力度,力求一切能用的资源和能用的一切资源,以加大对语文课堂的辅助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具备人文的美的享受。

下载孔乙己语用学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乙己语用学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北方言语用特征分析

    东北方言的语用特征分析 一.东北方言在使用上凸显地域特色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工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孔乙己 余映潮 分析

    余映潮老师的《孔乙己》实录及欣赏 起立,班长带大家(齐呼 景山的校训、班训) 师:一上课我就感觉到同学们青春的热情,让我们带着这种热情来进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欣赏。 两个任......

    英语导游语用失误分析及对策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2 An Embodiment of Virtue--- 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 3 汉语请求策略的分析 4 论......

    汉语语用学

    《汉语语用学》结业考查 序号:21班级: 中文11101班姓名:翟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抄题)(20分): 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再说语用(范文模版)

    再说说“语用” 王村小学 常新涛 语言文字运用,不仅是课标修订版中关于语文教学定义的核心元素之一,更是近几年来小语教师耳熟能详的词汇。说它“时髦”,一点都不为过。但,也正......

    语用教学

    一个人说的话恰当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怎样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应当首先和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语用交流之上。要想方设法紧紧依托......

    孔乙己鲁迅

    教学目的 1、理解小说的情节结构,精巧含蓄的布局。 2.学习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4.理解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重......

    孔乙己课本剧

    【剧本】 时间:清末 地点:咸亨酒店 人物:孔乙己——57岁。 酒店掌柜的——50岁, 小伙计——14岁。[咸享酒店:曲尺形柜台,后面是挂着布帘儿门。柜台上摆着一个盆,盆中放着酒提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