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礼民族英雄
《走近民族英雄,传承民族精神》主题班会案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民族气节,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将民族精神化为学习中的动力,将五千年传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二.准备:
a.搜集从古至今民族英雄的故事。b.布置学生写串词。
主持人:
(甲)
(乙)
三、班会过程
1、主持人出场宣布班会开始:
甲:百年回眸, 悠悠岁月,旧中国,列强欺凌,主权沦丧 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面对中华民族——
毕生最大的耻辱与危难,多少仁人志士,慷慨悲歌,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甲:是他们让中国从东亚病夫中,毅然走了出来 乙:是他们改写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悲惨历史
甲: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雄壮的战鼓声中浴血奋战
为中华民族取得了,一个辉煌的胜利。
合:他们,是了不起的民族英雄。让我们一起走近民族英雄,将五千年传承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走近民族英雄,传承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请学生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2)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主持人甲:在我国历史上不光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他们这样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保卫祖国的爱国将领,在科学领域里也涌现出了无数凝聚着伟大的民族智慧、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的杰出人物。
主持人乙: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吗? 请几位同学说:
(1)李冰父子建设都江堰(2)张衡发明地动仪
(3)祖冲之计算圆周率领先世界(4)詹天佑建造京张铁路(5)航天之父钱学森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太空飞行第一人是谁吗? 全班齐:杨利伟
主持乙:谁能说说神舟五号升空的情况?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伟大时刻!请同学说。
3、走近抗日英雄
主持人乙: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么回事吗?
主持人甲: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为了革命的胜利,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主持人乙:中国工农红军86000余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天上每日几十架敌机狂轰滥炸,地上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
主持人甲:红军抢渡成功水流湍急的大渡河,爬过了生命禁地的莽莽大雪山,趟过了渺无人
烟的大草地……
主持人乙:多少先辈葬身于雪山,长眠于泥潭……
主持人甲:红军历时24个月,终于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间奇迹,拯救了中华民族!
主持人乙:下面请听诗朗诵《长征》。
4、全班同学庄严宣誓:
主持人乙:英雄的事迹气壮山河,让人荡气回肠。
主持人甲:同学们,就是那一个个英雄伴我们成长,给我们力量,教我们去克服困难。主持主持人乙:一个个故事,说不完我们的思念;一首首赞歌,说不完我们的崇敬。是英雄们用青春,用闪光的年华,迎来了光明。(合):让英雄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伴在我们身旁,激励我们成长!主持人甲: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为此,我们郑重宣誓(全班同学):
1、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成长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在一起,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做好准备。
3、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
4、热爱科学,尊重知识,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勇于创新创造。
5、树立劳动意识、效率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进取精神和科学精神,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基本素质,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宣誓(全体同学)
5、齐唱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主持人甲:同学们,让我们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刻苦学习,健康成长,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小学生。
6、主持人宣告班会课结束。
第二篇:民族英雄
粱衡
? . ? ? ? ?,一 ? 粱衢手把、囊 文天祥是不是 民族英雄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拿来的一篇稿也已上了,大样。是 当天下午教育部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说的是一个最敏感的话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 题:岳飞、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这个问题难道还用说吗? 在他从业的38年中,有19年 但几年来,社会上总有阴风。风也有源,是2002年新版的《全
从事新闻管理,19年从事一线 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中对岳飞、文天祥的淡化,不再 的新闻采编。在从事新闻工作 理直气壮地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民族大义。而且有参与编教材 的同时,他还兼治文学、政治、的学者还公开说不能再称他们为民族英雄。理由是岳飞抗金、科学史方面的学问,都颇有建 文天祥抗元,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现在各族和睦相处,重提 树。这样的阅历和知识结构使 此事,增加民族矛盾。有人不懂,学者随便说说都可以,I'.-I~i 他在当代新闻学人中独树一 是国家教育部门代表政府,该是什么态度。事关民族大义、历 帜。其学术思想有其鲜明的个 史评价、青少年教育、爱国主义传统。可惜,教育部的发布会 性,既有政治高度,又体现新闻 含混其辞,不敢大声说岳飞、文天祥就是民族英雄,iiii1~说:
规律;既有宏观理论思维,又有 我们在大纲里没有涉及这个问题。还说,这个问题,学术界有
微观层面的操作经验;虽是讲 分歧,不宜引人中小学教材。
新闻,却洋溢着百科知识;虽是 这篇稿被我坚决撤了下来。虽然是一个部级正式的新闻发 写新闻或做研究,却有散文式 布会的稿子还是不能用。的语言。他在职期问,曾写下了 第二天,记者说,幸亏我们撤下这篇稿,各网站就这个话 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业务手 题已吵翻了天。
记,有一部分已经收入在业界 现摘录几段以为存照: 流行甚广的“新闻三部曲”:《没 网友(搜狐新闻留言版):按照这观点那秦桧真的是英雄 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 了,因为他促进民族统一,按照这观点,中国所有对历史人物 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的评价多要改写!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气节越来越 最近,梁衡又整理出他在 不行,越来越奴化,就是因为这些文人垃圾的出现。这个观点 人民日报副总编任上的看稿手 上有什么可以商讨的。中国政府不是说代表人民吗,那就应该 记,交由本刊发表。我们从中可 为这件事负责。让管教育的人出来负责,中国缺少了责任。做 以看出一个报社总编的业务修 出如此可笑的事情,我怀疑真的是出书的别有用心,用文化来
养和工作作风。本刊将从本期 侵略中华民族的气节。岳飞坟墓上应该再多跪一个人。如果大
开始,开设“梁衡手记”专栏,连 家同意我的意见,多对这篇文章发表看法,以引起高层的重视,续刊发,以飨读者。抗议、抗议、抗议、抗议。
— — 编者 东方网友评论:我们之所以称岳飞和文天祥为民族英雄,是因为景仰他们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民族尊严所做出的巨大 贡献。我们要提倡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这样的精神,是各民族的共同财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西 潞 o0。.1 粱 手记
说的是民族气节和奋斗精神,难道可以因某种 狭隘的观念而加以抹杀吗?!其实,历史上的 抗金、抗元、抗清,和后来的抗英、抗法等,从本质来说,并无二致: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 的生存而战,为民族独立自南而战。按照他们 的逻辑,秦桧和吴三桂岂不是顺应国家和民族 统一潮流,成民族英雄了吗? 北大未名BBS上讨论:说不定过N年后所 有民族合并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了,按现在的 逻辑,那抵抗也不是为民族而战了。那还抗什 么日,让日本打过来成立一个亚洲民族好了。干脆再与时俱进一点,人类本身就是一族,中 华民族也不要复兴了,等人类族一起复兴好 了。
从以上网友留言可以窥见这是一个多么敏 感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
岳飞、文天祥已成了民族精神的代名词,拥军不是男痴女俏 口梁衡
军队是国家的盾牌。拥军是国策,是报纸 等媒体上离不开的话题,也是小说等文艺作品 常用的创作题材。由于军队基本是男性社会,出于这个特殊点,许多稿件总喜欢作点异样文 章。这里面有情、有理,也有政治。拥军是国 事、大事,不能庸俗化,爱情是真情、至情,不要扭曲它。尤其是大报、严肃的机关报,更 不能玩小技,追异趣。要于细微处见政策,在 整体上守住品格。
有两篇稿件处理值得一说。
有一篇散文(侈情的彩照》已经在副刊上
版,准备隔日见报。这是一篇描写部队生活的 稿。边防某连队,排长的妻子前去探亲,战士 们都想去握握手但又不敢。就一起列队,向她 敬礼。她说,我是排长的妻子,是你们的嫂 子,愿为你们服务。接下来探亲的十几天里,她洗衣、做饭,殷勤服务,一有空就为大家唱 歌,每一个战士都可以点歌,点什么唱什么。成了正义的化身。方志敏在(河爱的中国》中 写道“读中国史,一心又想做岳武穆”。叶挺在 狱中的《囚语》曾言,“幼年甚爱读前后出师 表、正气歌、苏武致李陵书,秋瑾及赵声等诗,感动至流涕。”我不知道教育部怎么会犯这个低 档的错误。从哲学上讲,历史唯物主义是最普 通的常识,从政治上讲,这种事还能搞新闻发 布会?势必引火烧身。2005年11月我有缘到 河南去,专门到岳飞故里汤阴县去看岳庙。众 多的塑像,岳飞、岳母、岳飞的部将,还有秦 桧等反面人物,连同碑、柱、牌楼、楹联、石 刻,这些文物经千年的积淀已形成一个主题文 化:岳飞文化,这是几个文人政客就随便能从 历史上抹掉的吗?主人邀我写句话,我又想到 那年我值夜班的事,挥笔写道: “英雄一掬悲 国泪,后人常歌满江红。”
临走时全体战士握着嫂子的手,含泪不言,不 忍嫂子离去。最后,嫂子想出一个办法,说我 回去就给你们寄照片来。果然就寄来一大堆照 片,排长也大方,每个战士发一张。战士“喜 得比当了新郎还高兴”,每天都拿出来看几回。一次将军来连队视察,听说此事,还很认真地 对着玉照敬了个军礼。
此稿情节也算巧妙,文字也算优美,但是 看过这后总觉得有点别扭,既不合情,也不合 理。我只好批道: “换稿。此稿发杂志或他报 还可,发我报不行。且小说痕迹亦重。” 品读此文,主题是写拥军,但却在借此打 擦边球。排长再无私,也不能违背爱情规律,如此大方。我们都知道军营生活的艰苦,除了 其他方面以外,远离家庭、远离亲人对青年战 士来讲是十分艰难的。这是客观事实,但这里 有一个导向问题。正如军旅歌曲中唱的“说句 心里话,我也有情,常思念梦中的她”,但如 蟊将澡20o∞._I
第三篇:民族英雄-岳飞
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3],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未发迹前】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诞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少年岳飞,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不逾月尽悉其术,能左右射。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1122年(宣和四年),童贯、蔡攸兵败于契丹,河北宣抚司官员刘韐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招募‚敢战士‛(相当于今日敢死队)以御辽(一说是为征辽)。岳飞应募,经过选拔,被任命为‚敢战士‛
[4]中的一名分队长。20岁的岳飞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活。贼寇陶俊、贾进在相州作乱,飞请命前去除害。飞表现突出,带领百骑骑兵,用伏兵之计,生擒二贼以归。[4]
这年岳飞的父亲岳和病故,飞辞别刘韐,离开军队,赶回汤阴为父亲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发生水灾,岳家生计艰难,岳飞为了谋生,又到河东路平定军投戎,被擢为偏校。1125年(宣和七年),金灭辽之后,便大举南侵攻宋。宋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即钦宗,次年改元靖康。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开封,钦宗用李纲守卫京城,但最终还是答应议和,供奉了大批金银,许割太原等三镇与金。
1126年(靖康元年),钦宗反悔割地,两路金军于攻破太原后会合,二次南下围困开封。钦宗在求和的同时使人送蜡书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以备勤王。
在相州城里,武翼大夫刘浩负责招募义士,收编溃兵。从平定军突围回到家乡的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姚氏是位深明大义的妇女,她决不愿意拖累儿子,而是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4],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后世演义为‘精忠报国’)‛四字为训(刺字者是否岳母尚存疑)。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5-7]
【生命转折】
靖康元年冬,康王赵构到相州,于腊月初一日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岳飞随同刘浩所部一起划归大元帅府统辖。刘浩为元帅府前军统制,赵构命他南趋濬州(今河南浚县西北)、滑州(今河南滑县)方向以作驰援开封的疑兵,自己则率领元帅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岳飞奉刘浩的命令,带一支300人的骑兵小队前往魏县李固渡进行侦察。忽与金兵遭遇。飞一马当先,冲杀过去,轻取敌将首级,宋骑随后掩杀,金兵逃窜。初次小战,飞的勇敢和武艺便得到显露。
刘浩军至濬州渡黄河,不料被金军骑兵截断,前军兵力单薄,只得追随元帅府人马北上。这时副元帅宗泽也赶到大名,赵构不纳宗泽全力营救开封之言,与汪伯彦等又继续向东平转移,只与宗泽一万人马往援开封。飞随刘浩部隶属宗泽,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正八品)。
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投入当时‚声满河朔‛,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营中。张所知悉飞的遭遇后,十分同情,便留他在‚帐前使唤‛。由于岳飞的非凡见识、高超武艺,张所终于决定破格提拔他。先是‚以白身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分隶于名将王彦部下。【功业成就】
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岳飞上书高宗,请求收复失地,被驳回且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被高宗所拒绝。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在朱仙镇,岳飞招兵买马,连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奋,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最终结局】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杀飞,始可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
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岳飞无专门军事著作遗留,其军事思想,治军方略,散见于书启、奏章、诗词等。后人将岳飞的文章、诗词编成《岳武穆遗文》,又名《岳忠武王文集》。
【其人性格】 治军严格:生活简朴、律己宽人、赏罚分明、勇冠三军、洁身自好、侍母至孝、儒将风范。
【成败之因】
性情刚直不阿,易折,不知道变通,没有学习过心理学,对于高宗的心理活动不了解,片面要迎接徽宗、钦宗二弟回朝,这一点应该向明朝的于谦学习(不过于谦在他之后256年出生)。
【后世评说】
宋孝宗:‚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韩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1177年(淳熙四年)《忠愍谥议》:‚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
《宋史〃岳飞传》:‚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文天祥:‚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朱元璋:‚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孙中山:‚岳飞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个人评价】
民族英雄,抵抗外族侵略的代表人物。是伟大的军事家、文学家。意志坚定,为实现人生目标能够坚持,为实现立项能够舍生取义。是大英雄。
【参考文献】
1.隆重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1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 .2013-03-21 2.殷时学、陶涛主编 .2007年版《岳飞庙志》:岳飞是民族英雄 .超星读书 . 3.专题: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吗? .凤凰网历史频道 .2013-07-8 4.[宋]岳珂《鄂国金佗稡编》
5. 郑福田、可永雪、杨效春主编 .《中国将帅全传·南宋》 :北大青鸟电子出版社,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2004 .
6. 龚延明 .《岳飞评传》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
7. 王曾瑜 .《尽忠报国——岳飞新传》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
第四篇: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40388]人参与
解码岳飞之死:合并刘光世军的拟议和曲折 导语
岳飞在中国虽然家喻户晓,但终究是近千年前的历史人物,与现实难有观照。本期专题之所以谈如此远古的话题,实因近日某部电视剧展开宣传攻势,“一代民族英雄岳飞”这般称呼,遂俯拾皆是。
但所谓“民族英雄”,在中国实乃19世纪之产物,与岳飞毫无干系。
+收听 01 古人无“民族”意识,何来“民族英雄”? 梁启超等人相信“民族主义救中国”,遂引进、宣传近代“民族”概念 先秦历史文献中没有“民族”这个词汇。先秦时代所谓的“族”,多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族、宗族。《左传》中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所指乃是宗族、部族。先秦之后、晚清之前的历史文献中,“民族”一词仍极少出现,即便偶有特例,也与近代“民族”概念毫无关系,如《永乐大典鬼谷分定经》里说:“贵人皆仰,民族皆欢”,仍是宗族之意。
“民族”一词被大量使用,始于20世纪初。金观涛教授利用其容量达一亿两千万字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对这段时期“民族”一词的使用频率进行了搜索统计,结果显示:“该词在19世纪文献中极少使用,„„到1900年后才开始出现井喷之势”——这场“井喷”,其实是梁启超等人掀起“史界革命”的结果。“史界革命”的目的,是要将传统中国打造成新的西方式的“民族主义中国”,正如梁启超所言:“今日吾中国最急者„„民族建国问题而已”,而要“民族建国”,就必须通过新的历史教育,在国民心中植下“民族主义”意识:“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梁氏的倡议得到了大批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响应,尤以有留日背景的革命党人最为积极——这也在情理之中,梁氏的“民族”、“民族主义”概念,本就直接舶自日本学者。但即便从日本舶来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民族主义”概念,当时的知识分子也未必能够准确理解其意义,将“种族”等同于“民族”者大有人在,宋教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激励国人的“民族主义自豪感”,宋教仁曾写有《汉族侵略史》一书,历数“汉族”历史上侵略“外族”获得胜利的光辉事迹,按宋氏的理解,所谓“汉族”,乃是一种以黄帝为共同祖先的“血族”,如此强调血缘和血统,实是把“种族”当成了“民族”。为振奋“民族精神”,宋氏还在书中竭力论证“汉族”是从西方迁徙而来,与当时强盛的西方国家在种族上同源,证据之一是中国的六十甲子、天干地支这些名号,都是沿用了“西方文字之音”。当时许多学者与宋氏持相似论调,如章太炎公开宣扬“汉族”来自巴比伦,梁启超、刘师培等人到处讲“世界人种之开化,皆始于帕米尔高原”,从帕米尔高原东迁的一支,形成“汉族”;西迁的一支,则是当今西方强盛民族的祖先,东西同源同种,所以中国不是“劣等民族”。这种没有学术支撑,但却有现实政治意义的宣传,在清末民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1915年袁世凯制定的国歌里,还有“华胄从来昆仑颠”的歌词。„[详细]
左:宋教仁,撰《汉族侵略史》以激励国人民族自豪感;右:刘师培,宣传中西人种都起源于帕米尔高原
岳飞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因现实需要被冠以“民族英雄”的头衔
清末“史界革命”的直接成果,是打造出了一套自黄帝到洪秀全、传承有序的“民族英雄谱系”。岳飞自然也是这谱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当时文章,对岳飞多冠之以“中华民族主义第一伟人”、“中华民族排外第一伟人”等尊称,说他“轰轰烈烈,手刃外种、口嚼外种、足踢外种,至死不变”,实乃“宗尚民族主义之一绝大伟人”,且“为种魂、为国魂、为中华民族之天神”,在眼下“茫茫黄帝之血裔、莽莽神州之舆图”被异种之人盘踞之际,顶礼膜拜岳飞这位“嗜杀异种如命之伟人”,乃是不可须臾稍缓的当务之急;甚至说“吾宁夭折早亡,以见我廓清胡虏、志复中原的民族伟人岳飞”。其余如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等,都是当时知识分子致力宣传的重点“民族英雄”。而在此之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这些历史人物的标签普遍是“忠臣义士”。
但“民族主义救中国”本是晚清知识分子病急乱投医的结果,带有强烈的现实功利色彩,加之梁启超、宋教仁等人自身对“民族”、“民族主义”的认知并不到位,故而所谓“中华民族主义第一伟人”,在知识分子们的描述下,更像是“中国种族主义第一伟人”。在当时沛然莫御的岳飞崇拜浪潮中,蒋智由算是比较理性的一个。他曾撰文指出,岳飞抗金成绩有限,“不过有数次战胜之功,而克复土地数处而已”,所谓直捣黄龙,恢复故土,不过是“一将来之空想”,后人对其战绩的崇拜,不过是“轰动于虚声,而非事实”;但即便如蒋智由这般理性之人,也误把“种族”等同成了“民族”,他在文章中说,国人之所以崇拜岳飞,正说明国人天然存在一种“种族之见”,只要激发出这种“种族之见”,则“我种人必有恢复神州之一日,而东亚大陆必归于我种人为之主”。上段所引资料中频繁出现的“外种”、“血裔”、“ 异种”、“ 胡虏”等字眼,无疑也很能说明这一点。综上所述,1、古代中国没有“民族”、“民族主义”概念,古人也没有“民族”意识,自然也不可能存在什么“民族英雄”;
2、我们今天熟知的“民族英雄谱系”,是晚清知识分子出于现实政治需要新造出来的,且多臆断,缺乏学术根据;
3、晚清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的理解更近于“种族主义”,对岳飞“民族英雄”光环的描述,也更近似“种族英雄”。
4、中国可以有“民族英雄”,但须在“民族主义”意识普及的近代寻找。„[详细] 02 即便以“国家英雄”来审视岳飞,也尚有可议之处
岳家军的战绩,正史中存在太多夸张,譬如“朱仙镇大捷”就并不存在 岳飞不是“民族英雄”,也不是晚清知识分子所误解的“种族英雄”,至多可为“国家英雄”。但即便是“国家英雄”,也尚有可议之处。岳飞毕生从军,其岳家军固然是南宋政权一支极重要的国防力量,但同时,因其“家军”性质,也长期是对南宋政权的一种潜在威胁。毋庸置疑,岳家军在对外抵抗金人入侵,对内平息武装**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作用,正史中即已有太多夸张——据宋史学家、《岳飞传》作者邓广铭先生考证结论,《宋史·岳飞传》所载岳家军最辉煌的“朱仙镇大捷”——大破“拐子马”,击溃金兀术10万大军,其实根本不存在,实属岳飞之孙岳珂杜撰,元代编纂《宋史》,直接照抄了岳珂的说法。事实上,“岳飞和岳家军中的任何一支部队全不曾到过朱仙镇”。《宋史·岳飞传》还说,“朱仙镇大捷”后,朝廷一日之内用“十二道金牌”命岳飞班师,导致伐金大业功败垂成。“十二道金牌”之说,也已被邓广铭先生的详细考证所否定。(具体见《〈鄂王行实编年〉中所记朱仙镇之捷及有关岳飞奉诏班师诸事考辨》,收录于《邓广铭治史丛稿》)赫赫有名的“朱仙镇大捷”尚且子虚乌有,其他抗金事迹,更未必全然属实,譬如八字军统帅王彦攻拔新乡城的战功,就被岳珂移花接木算在了岳飞名下,《宋史·岳飞传》亦照抄不误。正史既已如此夸张而难尽信,《说岳全传》一类文艺作品,自然更无讨论的价值。但最关键的问题还不在此,而在于:虽然后世不少人坚持认为若岳飞不死,则伐金大业可成——《宋史·岳飞传》的撰写者最为典型,他的观点是:“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仇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但若回到南宋初年真实的历史情境之中,岳家军的解散,实可谓朝野内外的一致愿望。„[详细]
已故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右)。据其考证,岳飞最辉煌的战绩“朱仙镇大捷”并非史实。包括岳家军在内的“家军”体制严重威胁到了南宋政权的军事和财政安全
南宋自北宋的瓦砾间重建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吴玠吴璘兄弟为统帅的“五大家军”。“五大家军”与高宗的禁卫军一起,组成了南宋政权的基本国防力量。宋高宗四处流亡之时,家军体制对抵抗金军入侵,确实自主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随着高宗新政权日趋正规和稳定,家军体制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显著,最要害者有二:
1、家军之间严格划分界限,彼此猜忌,联合作战时往往互拖后腿,主战派宰相赵鼎将家军之间的关系形容为“相视如仇雠,相防如盗贼”,实际上削弱了南宋的整体国防力量;
2、家军垄断了其辖地内的税赋乃至酿酒等商业活动,妨害了南宋政权的财政统一。
无论是传统帝制国家,还是现代民主国家,在军队国家化这个问题上,立场其实都一样;在军队须由国家财政供养、而不能由军队自行征税或经商解决这个问题上,立场也相差无几。具体到南宋政权,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改革家军体制。但难度也可想而知——傅庆是岳飞麾下的一员猛将,屡立战功,但因与岳飞个人关系不睦,曾流露出想要转调到刘光世麾下的意思,岳飞获悉后,即毫不犹豫地设计斩杀了傅庆。此例可见赵鼎所谓家军与家军之间“相视如仇雠,相防如盗贼”,绝非虚言。家军与朝廷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紧张。绍兴六年,主战派宰相张浚曾希望组织各家军在淮北发动攻势,结果,张俊非但拒绝派兵前来,而且四处宣扬韩世忠要趁机吞并他;稍后,张浚又计划在淮南组织一次由张家军、刘家军和御营杨沂中军的三军联合出击,结果刘光世拒不合作,先以粮草不足搪塞,张浚迁就送去粮草后,刘光世又不遵号令,当杨沂中军抵达指定位置时,他却已早早从前线撤了下来,所谓三军联合出击,也就成了空谈。
岳家军也同样被当时的主流舆论认为不愿意与朝廷合作。绍兴七年,张浚曾打算征讨伪齐收复中原,因此与四大家军统帅——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在龟山举行高级军事会议。统帅们的态度迥异,“刘光世请守,韩世忠请进兵,张俊曰都督欲战则战,欲守则守。惟岳飞独以为不可用兵,浚再三问之,飞坚执不可之说。浚以飞为玩寇,议不协而罢”——诚如日本学者寺地遵所言:“张浚揭大义名分,主张恢复中原,然而不论他如何鼓舞,四大将仍各怀异志,岳飞明白表示反对,刘光世、张俊则消极抵制,都不愿与张浚合作。” „[详细]
河南汤阴岳飞庙,“忠孝”二字是岳飞帝制时代的身后形象。但在生前,高宗及士大夫多指责岳飞“跋扈”。
解散岳家军,不但是主和派秦桧的意见,也是主战派张浚、赵鼎等人的意见 了解到上述背景,即不难发现,把岳飞与秦桧之间的矛盾,当成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矛盾,是对南宋初年历史的最大误解。解决包括岳飞和岳家军在内的“家军问题”,早在秦桧当政之前就已展开。动第一刀的,正是主战派宰相张浚。龟山高级军事会议后,张浚决定拿最为消极避战的刘光世军开刀,但刘家军甫一解散,半数以上的部队就叛逃到了敌国。这场变故虽然暂时中止了朝廷解散家军的步伐,但却无疑更坚定了朝廷军队国家化的决心。继任的另一位主战派宰相赵鼎,有鉴于直接炒掉家军领袖的教训,采取了更为隐蔽的手段——“抚循偏裨”,即奖掖家军中的偏将,鼓励他们从家军中独立出来,进而使整个家军解体。但这一手段效果甚微,张俊等家军统帅有所防备,并提出抗议,使得朝廷“终不能得其柄”;家军统帅们继续我行我素,张俊在绍兴八年擅自将军队从前线撤回皇帝所在的后方,各方震动,几乎酿成兵变,但“朝廷亦不能诘”;同年,岳飞向高宗要求增兵时,高宗的回答很明确:现在家军规模过大,已是尾大不掉,与其增兵给大将们,不如另设直属中央政府的新部队。继赵鼎之后出任宰相的秦桧,终于在绍兴十一年成功解散了三大家军。秦桧赖以取得成功的手段有三:
1、借战事大捷之机,加授各家军统帅中央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头衔;
2、继续推行“抚循偏裨”政策;
3、也是最重要的一招,秦桧以独掌兵权为诱饵贿赂张俊,麻痹张俊戒心的同时,也离间了家军之间的统一战线,秦桧后来拒绝兑现承诺,已失兵权的张俊也无可奈何。具体到岳家军,之所以能够被和平解散,所依赖的并非岳飞个人的克制或者深明大义,而在于军中将校不堪重压,期待独立已久,正如南宋人周密所言:家军中诸将校苦战多年,许多人已做到按察使这样的高官,但他们出自行伍,必须父事家军大将,见家军大将常不敢抬头,这种严厉的等级关系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家庭。其中尤以岳家军等级纪律最严,将校犯错,大则诛杀,小则挞鞭痛毒。朝廷解散家军、将其全部统属御林军的诏令下达后,“诸校新免所隶事,或许自结知天子,人人便宽喜共命”,将校们既能够免除家军统帅的压迫,更能由家臣升格为天子之臣,喜而从命,是很自然的事情。
张浚和赵鼎,是南宋初年著名的主战派宰相,自张浚到赵鼎到秦桧,他们任期内最重要的工作,即解散家军使之国家化。也就是说,岳飞与主和派秦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存在于岳飞与主战派张浚、赵鼎之间。解散岳家军,在当日实乃众望所归之事。即如金人,也承认解散家军之后,南宋的国防力量整体上了一个台阶,再难采取利用家军嫌隙各个击破的战术。岳家军的资产也很值得一提。高宗曾透露其总资产高达2000万贯,而据派去处理岳家军资产的鲍琚的统计,岳家军的主要财源有三:每年可收160多万贯钱的14个酒库;每年可收41万多贯的博易场等,以及每年可收稻谷18万石的田产——而在高宗初年,每年财政收入尚不足1000万贯。高宗末年,年财政收入激增至6400万贯,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家军的接收。不解散家军,则南宋政权也无法建立起自己完整的财政体系。
综上所述:
1、岳家军的对金战绩颇多夸张,其主战态度也并非始终如一;
2、从南宋的国家利益考虑,岳家军应该被解散,其解散也是众望所归;
3、岳飞本人并无主动促成家军国家化的任何意愿,考虑到战争是家军存在的必要前提,岳飞的主战立场多少与此有关;
4、岳飞之死,不是岳飞与秦桧之间矛盾的结果,更不是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矛盾的结果,而是家军私有化和国有化之间矛盾的结果。„[详细] 结语
廓清岳飞的历史本相,应该会有助于修正我们某些简单粗暴的历史观。投票区
在您看来,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第五篇:民族英雄故事
“英雄在我心中”活动伴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 王思海)“神州大地齐欢颂,六号飞船上太空,双飞实现圆梦想,雄霸天下傲苍穹。”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六年级的张佳蕊同学吟诵起自编的这首以神六英雄人物为题材的诗歌时,十分兴奋。她说,崇文区回民小学有许多同学像她一样编写了大量赞颂英雄人物的诗歌。
北京市崇文区回民小学校长周秀兰说,许多同学都像张佳蕊一样十分喜欢以英雄为题材学写藏头诗,学校也有意识地进行了组织,老师和同学们最后写出几千首作品,学校将此汇编成《藏头诗蕴崇文情》,作为开展学英雄、知荣辱活动的课本教材。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有许多中小学校以“英雄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校园剧、校园歌曲的创作活动,把英雄人物的格言和思想写进班训、校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英雄题材作品和校园读物,并通过“读、编、讲、演、赛”五个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英雄故事,颂英雄事迹,学英雄精神。
北京市有关部门曾对近万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学生过于迷恋文体明星、网络黑客、“武林高手”,对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淡漠,价值判断标准模糊,少数青少年出现意志脆弱、生活迷茫、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不良倾向。
针对上述情况,从今年初开始,北京市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等七家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市中小学生当中开展“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通过讲英雄、唱英雄、画英雄、爱英雄、学英雄活动,使青少年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为使广大未成年人了解熟悉英雄人物事迹,树立一批鲜活生动的英雄榜样,还倡议各区县、学校分别组织编写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以英雄为题材的读物,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英雄题材作品系列。例如,北京市以中央电视台《永远的丰碑》栏目中的英雄谱为题材,组织29位专业画家,运用连环画的美术手法,为青少年精心绘制《永远的丰碑》绘画本系列丛书,作为“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教材。
首都文明办公室主任张慧光说,“英雄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吸引了北京市130余万名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广大中小学生在知中悟、悟中行,从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
敌后战场的斗智斗勇
本片在抗战题材的影片中,时间跨度较大,以国共合作粉碎了日军不败神话的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忻口大捷)为起点,将太行山区根据地军民的灭蝗生产、抗战图存的事迹,以及伟大的百团大战悉数呈现。也是诸多敌后战场抗战题材影片中的佼佼者。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法西斯的全面侵华战争拉开帷幕,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关头。由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第129师,以太行山麓为依托,成功夜袭阳明堡机场,并取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名将阿部规秀,粉碎了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本法西斯的狂妄气焰。
翌年,百年不遇的特大蝗灾袭击太行山,根据地军民陷入了绝境,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太行山展开了一场歼灭蝗虫的人民战争,军民打蝗虫,吃蝗虫,奇迹般地度过了灾荒,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侵华日军无措地发出“八路军是一个奇怪的敌人,太行山是一片死地”的惊呼。其后,为鼓舞全民士气,搅乱侵略者增援正面战场的步调而发动的香城固闪击战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使屡屡受挫的侵华日军遭到更沉重的打击。
《步入辉煌》:东北抗联的孤军奋战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抗联依然顽强地在敌后与日本法西斯进行游击战,1994年摄制的《步入辉煌》与电影《赵一曼》、电视剧《东北抗联》和《赵尚志》等,皆为表现该题材的影视作品。
司令员杨靖宇将军率部被日军重重包围,杨将军命令主力突围,自己只带三名战士——常怀忠、汤福禄和朱四十六留在山上吸引敌人重兵。二十九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使我突围部队损失残重,杨将军感到无限悲痛。程斌回家探亲遭母斥责,程妻愤然举枪处决了丈夫,常怀忠的恋人周凤兰上山为将军送粮,得与常怀忠重新相见。
日军以高官厚利诱降杨将军,遭到杨靖宇义正言辞的痛斥后,开始进攻。常怀忠、汤福禄阵亡,凤兰亦与敌人同归于尽。烈士的头颅被悬挂在城头,许多百姓因向英烈叩头而惨遭屠杀。抗联主力派人去接应杨将军,却未能冲过日军的封锁线。
历尽千难万险,杨将军与朱四十六终于闯出了敌封锁线,但朱却因重伤牺牲。杨将军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只能以棉花充饥。在敌特务发现其行踪后,侵略者立刻派兵将他包围。杨靖宇宁死不屈,身中13弹,倒在了东北林海的茫茫雪原上,为国捐躯。
《狼牙山五壮士》:反扫荡中的永垂不朽
抗战初期,在河北
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5位八路军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再现了这段英雄事迹。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底,日伪军约3500人围攻易县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马宝玉等5名战士殿后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抵抗,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的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5位战士从容不迫、临危不惧,子弹打光后,继续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狼》一片可谓诸多英雄主义题材抗战影片的代表作。除本片外,同类作品还有如:表现长城抗战的少数民族英雄——回族将领马本斋的《回民支队》和蒙古族英烈的传记电影《嘎达梅林》等。
月 亮 花 开 映 天 山
――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士官努尔比亚促进民族团结纪事
努尔比亚,维吾的月亮”的意思。图为努尔比亚和驻地的乡亲们在一起聊家常,宣讲党的政策和理论。
刘 永摄 努尔比亚·依明,新疆军区某红军师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士官,入伍5年来,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被当地的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月亮花儿”。
全家得救那一刻,努尔比亚终生难忘
1996年冬天,南疆冰天雪地。
深夜,大地猛然颤抖起来。“地震了!”还没来得及跑出门,13岁的努尔比亚和其他五位家人,一下子被埋在了断墙下。
“我们正在绝望中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叫,透过缝隙,我们看到解放军来了。”全家得救的那一刻,让努尔比亚终生难忘。
“我们一家的命都是党和解放军给的,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份恩情。”爸爸依明江含着泪对孩子们说。
“长大我也要参军,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努尔比亚下了决心。
灾后重建,每一幕都让努尔比亚感动――
家园成了废墟,党和政府帮助建起了更好的新房;
兄妹4人上学有困难,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送来了支持,努尔比亚和哥哥、小妹考进了大学和师范学校;
乡亲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抗震安居房,摩托车成了代步工具,自来水入户,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出门就有公共汽车……
穿上心爱的军装,月亮花儿要开放
2003年12月,已经在喀什师范学校读了两年大学的努尔比亚报名参军了。
消息传开,同学们纷纷来问:“学得好好的,怎么就要去部队呢?” 努尔比亚一遍遍地说:我的命是解放军给的,我要报答救过我的人。
穿上心爱的军装,成为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医院的一名卫生员,努尔比亚和全体新兵一道参观了荣誉室。
这是一支由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具有光荣传统的红军部队。看过先烈们的事迹,努尔比亚懂了,当兵就当这样的兵!
月亮花儿要开放,一刻也不愿停歇。
听不懂汉语可不行,再难也要学会它。担任努尔比亚新兵排长的李传芳说:“每天学习10个汉字,每天听汉语新闻,每周坚持写1篇汉语周记,努尔比亚就这样坚持下来了。”
为了学习汉语,努尔比亚养成了拿书就读、见报就念的习惯。学着学着,努尔比亚有了一个新的念头:把学汉语和学习党的理论结合起来,既能长知识,又落实了部队要求。
“2004年,部队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心里特别激动,党的创新理论我自己都不明白,以后咋为党做事呢?”努尔比亚翻烂了三本《新华字典》,部队下发的《士兵理论学习读本》、《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科学发展观士兵读本》,她边抄边读,完完整整写了两个来回。
在学习和工作中,这位维吾尔族女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天,我激动得很,我真正成了党的人,一辈子跟党走,一辈子为党干好工作。”她当上了班长,所带的卫生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部队要组织学理论宣讲小组,医院协理员王潇向师领导推荐了努尔比亚:“她对党的创新理论特别痴迷。”
努尔比亚好学的故事不胫而走。政委何宏军得知后,当即来到卫生班,要亲眼看一看。当努尔比亚搬出手抄3遍的十七大报告记录本,还有5万多字的汉语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本时,何政委十分高兴:“这个维吾尔族姑娘了不起!”
就这样,努尔比亚成了为民族连队官兵辅导党的最新理论的宣讲员。2007年10月至今,努尔比亚为部队宣讲40余场次。她用成长的经历诉说党的恩情,用家园的变迁赞颂党的政策。听过她宣讲的民族连的战士说:“她这样讲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愿意听也容易理解。”
惟有民族大团结,花儿才会常开不败
让更多的人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是努尔比亚的一个强烈愿望。很快,机会来了。
2007年10月,部队与驻地小地窝堡村建立了共建关系。这个村63户群众中有62户维吾尔族、一户回族。努尔比亚在巡诊时,得知乡亲们急于了解十七大的新精神、新政策,心里一动:何不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与他们共享呢?
说干就干。努尔比亚边给乡亲们送医送药,边和他们聊家常、说政策。“如今,铁路和高速公路把我的家乡和北京连在一起,有线电视网普及到每家每户。清洁的自来水、欢快的麦西来甫,让各族群众心情喜悦。”在孩子们中间,她侃侃而谈。
“没有党的民族政策,就没有我们少数民族群众的好日子。”在乡亲们家中,她娓娓道来。
一次,努尔比亚在巡诊时了解到,77岁的维吾尔族老人拜克力家里的10多亩耕地一直撂荒,其他群众也有这样的情况。党中央号召多种粮,把田地闲着怎么能行呢?于是她从拜克力家里说起,给乡亲们宣讲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和种粮的好处。
“国家的农业税减免了,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农民种一亩小麦 国家还补贴,土地承包费不收了,乡村提留款也不收了,大家算算账就知道种地划算。”听她这么一讲,拜克力一家动心了。
“党的政策就是好,努尔比亚姑娘讲得好。”村委会副主任艾山告诉记者:“以往村民不爱种粮食,把土地租给别人种。今年,土地紧俏了,种小麦的多了。村民抢着租别人的土地种,全村80%的土地都种上了粮食。”
小地窝堡村有38家塑料加工、板材制作小作坊,粉尘、废气、废水污染严重。针对村民中疑难杂症多发高发,高血压、糖尿病、肺气肿、肝囊肿等疾病长期困扰村民的实际情况,努尔比亚向村委会提出了建议。
“我是部队的卫生员,我建议加大环保投入,加强水质和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这是减轻群众病痛的根本出路。”
今年2月初,小地窝堡村的治污方案出台了。部队也大力支持村里的措施。村民们的防护意识迅速增强,3月30日,清洁饮水工程已经铺设到各组村口。
努尔比亚得到了小地窝堡村委会送来的一面奖牌,上面写着:经全村乡亲投票,选举努尔比亚为本村“荣誉村民”。
去年古尔邦节,努尔比亚回阿图什市阿湖乡探亲,专门购买了100本十七大报告维文读本赠送给乡亲们。
有人粗略地统计,听过努尔比亚宣讲的群众已经有2万多人。
参军只有5年的努尔比亚,如今已4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次荣立三等功,荣获2007年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