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

时间:2019-05-14 16:0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

第一篇: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

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

我们都知道,西方启蒙时代的理性史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没有发展起如欧洲那样大规模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也就没有产生如西方那样典型的理性史学。但是,中国史学发展依然依稀可见微弱的理性之光,它大致经历了两个阶级。

第一阶段,从明代中期至明末清初,主要标志是怀疑主义思想和反封建思想的不断滋长。影响较大的史学家是李贽(1527-1602年)、王夫之(1619-1692年)、黄宗羲(1610-1695年)、顾炎武(1613-1682年)等。李贽从人类的“德性”本无区别的认识出发,认为人都应是平等的,“曷尝有所谓高下贵贱者哉”。这是明显的反封建等级的说教。他反对道学家提倡的禁欲主义,认为:“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他在史学方面的代表作《藏书》、《读藏书》,往往是以不同于传统的是非标准来评论历史人物,自认为“凡昔人之所以忻以为贵者,余多认为假,多认为迂腐而不才不切于用;其所鄙者,弃者、唾且骂者,余其以为可托国托家而托身也。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都是明末清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王夫之说,古代的分封制不可复行于后世,是因为“民力所不堪,势在必革”,而郡县制实行近两千年却不改变,是因为“令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王夫之虽然说不清楚“势”的含义,同西方的理性史学明确主张研究历史发展规律有相当距离,但他还是认识到了历史发展是有一种内在的因素在起作用。顾炎武治史,重实证、重考察,对后来乾嘉考据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又是中国的实证主义史学的先驱。黄宗羲的历史思想具有更鲜明的早期启蒙思想的色彩。他的《明夷待访录》一书,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君权。黄宗羲反对学术上一切取证于“经”,提出“取证于心”,这是带有理性主义之光的思想。

第二阶段是清代后期,以龚自珍(1792-1841年)、魏源(1794-1857年)发端,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1855-1927年)、梁启超(1877-1929年)、夏曾佑(2863-1924年)、章太炎(1869-1936年)等,龚自珍认为,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与其始来者以致力改革,孰若自改造?”魏源同样重视历史变革的考察,他所编著的《海国图志》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状况的专著。正如他自己所说,过去史著都是“以中土人谈西洋”,而他这部著作则是“以西洋人谈西洋”。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除向清帝光绪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考》、《日本明治变政考》倡言实行新政外,又借用经今文学的“公羊三世说”来阐明君主立宪是历史进化的必然趋势。他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破坏了长期以来儒家传统和封建正统观念对史学的束缚,阐明了“人类进化,皆有定位,自氏族而为部落,由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渐为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臣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国”的进化思想,他还用“一统之世”与“并争之世”这一范畴对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了综合比较,要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都要适应世势的变化而改变。章太炎于二十世纪初最早提出用进化论观点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并提出要特别注意,从生产工具的制作、生活方式的变迁去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必然性。梁启超早年追随康有为的资产阶级改良活动,二十世纪初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响亮地提出“史界革命”的口号,批评“中国之旧史”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他认为“新史学”应当叙述进化的现象,尤其是叙述人群进化的现象,并从中求得“公理公例”。他所说的“公理公例”,包含着对于历史的解释和探求其规律的思想。

严格说来,中国对于历史本质的理性主义的探究,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虽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却并没有完成它所应当承担的任务,很快被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代。

山东省肥城市一中 寇玉海

邮编:271600 电话:0538-3235850 E-mail: zk_yb@163.com

第二篇:用理性之光照耀语文教学

用理性之光照耀语文教学

——余文森老师在“张达红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十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惠安县张达红名师工作室专题研讨会暨王平山名校长工作室研讨活动》在螺城中心小学进行。张达红老师公开课课题为《井底之蛙》,余文森老师观课,听取名师团队发言,后讲话。下面是记录整理稿。)

一、成功的团队有赖于一个明确的学术主张 一个名师团队的成长,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学术主张。我们现在的学术引领工作,就是帮助名师团队提炼教学中的学术主张,形成正确的成长方向。

团队学术主张如何形成?主张必须与团队成员共同的教学风格、追求、观点有内在的联系,是来自于团队成员日常的经验与思考。

如何形成团队学术主张?团队工作本来是点点滴滴,现在以理性之光照耀它,提取出来,变成团队的思想。

把这个主张结构化、概念化。结构清楚,有明确的学术界定,有理性的认识,使学术主张从肤浅走向深入,从模糊走向精确。

提出一个学术主张,并以这个主张指导团队的教学实践。本来是零散的,提出了学术主张,以理性之光照耀它,主张就变成团队的思想与追求,渗透到团队实践的每一节课、每一环节、每一细节。

张达红名师团队,应把“理性语文”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有核心追求的实践,最终成为一个品牌。

二、学术主张的内涵与学科学习的关系

张达红名师工作室的“理性语文”主张,是客观性、逻辑性、普适性、辩证性、批判性。

客观性:语文教学,学科内容是一种客观存在。

逻辑性:文字的展开,具有其内在逻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任何思想,都是有其逻辑的。

普适性:文本内容具有普适性。课文作者的见解,看似一己之见,但应能挖掘出其普适性的内容。

辩证性:对课文及课堂教学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批判性:即建构性、独立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生成、发展语文素养。“理性语文”的内涵阐释,要有理有据,要与具体的文本、教学联系起来。“理性语文”内涵的几个方面,应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体系,融合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理性语文”的圣光照耀每篇课文、每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让语文教学染上团队的“理性”色彩。

若能如此,名师团队的整个路径、通道,就打通了。

团队是区别于一般个体的。一般人是不去这样解读语文,不做这样的追求。名师团队,因为多了一个学术主张,犹如多了一个望远镜,文本解读及语文教学、课堂,许多环节就看得清楚,就更有效。

三、“理性语文”的理性课堂解读

《进底之蛙》文本及课堂,可理性审视,可深入挖掘,从中有所发现,以把文章读深,读透。

课文内容,是辩证的,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如果对文本的理解是模糊的,不够清晰,是因为没有理性照亮它,没有点透。两种快乐,是辩证的。既可选择,但又不可以选择。井底之蛙,代表的是一种视野、眼界。

东海之鳖,积极学习未知世界,是一种追求走向。学习,开阔眼界是必要的。鼓励孩子开阔视野,是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以什么维度来审视文本寓理?是须增长见识,还是须有正确的人生观? 从这篇课文的解读及课堂学习的引导上,我们可看出应如何把握理性,并以怎样的理性来审视文本。

如果我们能做好文本解读工作,能把这一件事考虑清晰,也是一种理性。“理性语文”的概念,如何丰富,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张达红老师提出以“感性”看语文,看课堂,也是一种“理性语文”的主张。“理性语文”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还要不断地从外延、内涵上去丰富这个概念。

四、“理性语文”与课改走向 既是“理性”,就要有个正确的视角来看课改,明确教学改革的一般走向。课改的基本走向,是由教向学的转向。

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审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没有收获。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发展有充分的表现。学生从不懂到懂,认识上从浅到深,从一般的理解到深入,这些都要能从课堂中看得见,能看出来。

如此,我们就要致力于建立课堂学习的操作系统,建立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有效体系。

教师一味的教、讲、灌,有没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没有得到发挥?

学生的学,课堂上必须得到充分的表现。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表现他们的看法、观念,他们有精彩的见解,是成功的教学,是最高的境界。

课堂上应让学生感受到学,学习时充满情趣、充满问题、质疑与发现,有充分的交往互动。学习,是同伴之间思考与表达,是相互质疑、互动交流,共享思考与发现的成果。

这是课改共性的追求,也应是“理性语文”的课堂实践追求。

我们是教学生学语文,不是教语文、教课文。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有困惑,有疑难,有问题,存在着可纠正、可发展的地方,最终获得发展,才是“理性语文”的主张、追求。理性,就是教学生“学”。

五、“理性语文”与育人 “理性语文”,还应对教学有自己的认识。教书育人,学科所教的内容,最终要融入学生的素养。

学科教学内容不能游离于人之外,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命。

现在的高考,是应试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地转化为学生的生存素养。以为能做难题就是提高能力,就是提高素养,这不得见。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要素要成为学生情感、性格、精神上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溶为一体,才能说是成为素养。

教学是教学生学,是教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养提升了,有涵养、气质发生变化,才是教学。

记录、整理: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汇波

2013年12月27日

第三篇:中国服装史学后感

《中国服装史》学后感

衣食住行,衣是人类生存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对服装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衣服,从人类服装的发展史来看,从最原始的功能蔽体保暖到现代主流的社会时尚个性,历朝历代报装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在中国服装发展史上,各朝代传承和各民族融合形成了悠久而独特的中国服装。

原始社会,由于没有纺织技术,兽皮作为原材料,由骨针缝投制而成的衣服是最早的制作方式。其作为蔽体保暖的工具作用表现得十分明显,也就是说服装产生最根本的目的是蔽体,这是一种天然的需要。当然那时的人们也开始用美石、兽齿、鱼骨、贝壳等作为装饰品也体现了人类的另一种天性:对美的追求。在我看来,也正是有了这种天性,服装的文化、艺术内涵才有了发展的空间。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纺织技术的发明,布逐渐替代兽皮成为主要是的服装原材料,也就开启了服饰多样化发展之门。而中国服装样式发展的脉络也相对比较清晰。从最早的上衣下裳,到战国时期的胡服的盛行,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化,再到秦汉时期的深衣,汉时的袍服,深衣在中国服装店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深远的影响,时代的烙印,到魏晋南北朝时,大袖衫,垂髯服,女衫裙又成为该时代主要服饰,深衣渐废;到隋唐时,男子以幞头袍裳为尚,而后又引进回鹘女服。由此可见,一个繁盛的时代,对服装业的迅速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到后期,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都是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其服饰都明显融入了异域服饰特点,对原来的服装样式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后来的旗袍,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通过对中国服装史的生产力的概述,我们不难发现,服装的发展方向是沿着手实用——美观实用——美观实用地位 这个方向发展的。而在其中,有多种因素在制约或影响着其发展的,有历朝历代的封建思想,不同地域的不同审美文化,不断进步的制作工艺,社会分工的不同需要,由于这些的制约,我们可以客观地说,中国服装业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而只是一定意义的文化象征和带有各个朝代政治标签。

接下来会有具体阐述。

首先,从服装的材料来看说。我们知道,兽皮时代以后,以麻为代表的人造材料出现了。逐渐有了麻、绢、罗、锦、纱、丝、绸、棉等材料,这也让人们穿衣有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普通人民被规定只能穿麻布衣服,而王公贵族能穿上绸缎。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服装的发展,因为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造力被束缚了,而历史发展变化推动力量的恰恰就是人民;同样,这同样的表现在颜色的限制上。由原始社会的开放,到后来君王的限制,我们知道如暖色调红黄,已经成为了御用色调;而一般老百姓往往只能穿素衣,比较单一,也就没有了特色可言。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被皇帝赐予一件黄马褂是一份多么了不起的荣誉。当然,也有一些对颜色放开的朝代,如唐朝,经济的繁荣,文化的繁荣,思想上的繁荣,社会的繁荣,也成就了一代的服装繁荣。

在中国的服装史上,还有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那就是图案。古代天子祭祀冕服上有十二章纹: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

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那时人们对天地自然特别敬畏,有固定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间有了人在服装上刺花虫鸟兽,福禄寿辰等。我觉得这也是显示出真正意义上的繁荣,从各个时代出土的雕塑,衣服可以反映出家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面貌和文化印记。而代表皇权的龙袍,其上的龙图案,确实是华美无比,统治阶级把它虚构描绘成中华民族的图腾,用来维护其统治,对于这个最“神圣”的图案我认为 这只是一个政治标签而已,是统治者的对其自身合理性的自我标榜。但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服装上的图案对于服装的意义是多么重大。

服装史的进程,也就是四种人服装史的进程 :帝王,贵族王侯,平民百姓,征战将士,而在这四类人中,既有严格的区分,也有相互渗透:帝王服装的奢华和象征,王侯贵族的华丽,平民百姓的朴素和简单,征战将士的实用,尽管一直在变化,但都是在各自的轨道沿着各自的特点发展,很少有逾越,这也就是国什么中国古代服装虽说有发展,但有难突破的原因。

在鞋子和帽子的发展中,也有很多次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发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我想谈谈民族融合对服装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在商周很长时期内,传统的上衣下裳一直是社会的主要服饰,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胡服,最早是因国打仗骑马的方便,但后来流传到民间,被人民普遍接受,成了主流的服装。原因什么?舒适方便。而先前传统的服装,袖长,长裤至足,行动并不方便。也就是说人们忽略了服装最基本用

途——为人们带来舒适。像这样的融合,无疑对服装发展是一次飞跃。而后来的蒙古人和女真人统治中国时。元朝地域辽阔,种族混杂,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既有农耕文化,也有草原文化,既有中土文化,又有西亚伊斯兰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这就造成了元朝服饰的多样化。也使得服装又有了一次大的发展。女真族的服饰装束为主,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生动,纤弱柔美的的汉族传统遭到破坏和变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衣袖短窄,素朴肃穆的满族旗装取得了统治地位。旗装以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为其特点。清代服装尽管在外观形式上拼弃了许多传统的基本形制,但它内在的东西却没有改变,其精神实质与整个中华民族服装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既体现了本民族的习俗特征又保留了数千年遗留下来的等级制内容,然而其条文的庞杂、章规的繁缛,却超过了历代。所以民族融合对服装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

通过对《中国服装史》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中国服装史的辉煌灿烂。同时,我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未来,结合这段生长在封建王朝的服装史,我谈谈我理解的未来服装业:

一,服装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制度的导向。

二,服装既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一门艺术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研究服装,既是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对艺术,灵魂的追求。

三,服装在新的时代也必定有新的内容,新的内涵,从保暖,舒适,美观,地位象征,还会向逐渐向追求心灵自由,个性方向发展,或者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人生态度。只要人们追求美,追求自由的心不止,灵感就永不会消失。

四,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同世界的融合,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民族性,努力发掘民族文化精髓,向世界展示中国服装文化同时也宣扬中华民族文化。

第四篇:让理性课文闪耀语文之光

让说理性课文充盈语文之味

太平实验小学 沈 祁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说理性的课文,如《说勤奋》、《学会合作》、《谈礼貌》等。这些课文中阐述的道理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但小学生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学习这类课文时显得很困难。对于这种文体的教学,教师往往是分析、说教有余,而语文味、情趣性不足,这也就难以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上有所收获,从而喜欢上课文的内容。像这样的文体,如何既上出说理文的特点,又体现浓浓的语文味,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这是老师在钻研文本的过程中需要思考的。

【关键词】说理性课文 教学策略 语文味

一、说理性课文教学中的误区

1、教学目标不够全面

说理性课文的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会脱离此类课文的训练点,或训练不到位,如:《学会合作》是篇演讲稿,作者的观点鲜明:“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教学过程中,教者往往紧紧扣住这一论点,就内容而内容展开叙述,或进行繁琐的说教、旁征博引,目的为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的训练,整个儿上成了一节说教课。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对于说理性这类语言内容浅显易懂的文章,其目标的确立往往就脱离了教学的要求,训练重心严重偏离。就其原因,是因为这样的课文没有太多的深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挖掘感悟,也没有太多学生不可理解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不教学生就能理解其内容,正鉴于此,往往教师感到无话可讲,无东西可教。

2、训练内容偏离文本

针对说理性课文,有人觉得课文易理解、简单,教师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讲解,只要让学生读读说说即可,还有的觉得不知怎么上才训练到位,感觉语文的东西很少,需挖掘的东西不多,但为了体现语文性,一味地对小学生传授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如:论点、论证、论据等术语,使学生陷入迷茫之中。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前面的一种,纯粹的读书说话课,思想教育课,如:《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有的教师还将实验引进了课堂,整个课堂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中结束,纯粹的自然课,整节课没有明确的语言训练点,而学生实验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说明合作的重要性。

3、课堂过分强调人文

对于说理性这类课文,有人觉得重点不在文本,而在于文本之外,简单的课文半节课就可以理解、结束,多余的时间可以进行课外的拓展、创新。如:一位教者在执教《学会合作》这篇课文时,仅花了10分钟的时间结束了课文的讲授,大量时间花在对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合作还是竞争的辩论中,经过学生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总结得出,现代社会中,既要竞争更要合作。整节课,过分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强调人文性,创新性,学生根本没有语言的训练点,思维随意发散,如果说有收获的话,仅是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

二、说理性课文的语文要素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课,要琅琅书声,更要静思默想。语文课,要整体感知,更要咀嚼涵咏。语文课,要自由表达,更要自我感悟。把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感悟,通过交流,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样的课就是语文课,这样的课就有语文味。

1、紧抓文本的语感培养 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21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

一、持之以恒,才能“滴水穿石”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成功必须目标专

一、锲而不舍的深刻道理。这篇课文的脉络很清晰,第一、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第三、四自然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第五自然段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

新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小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行了。我觉得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总体上应定位在:以培养语感为核心,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运用、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通过自读感悟和适时点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通过交流资料,增强对文中所说明的道理的认识,培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实现课内外融合;通过读背名言,增加文化底蕴,实现文本向超文本的跨越;通过练说练写,强化积累,进行情感熏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2、落实文本的词句训练

《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我在教学时没有把它设计成单纯的品德课,而是通过读、写、说,语文味十足。第一环节,让学生 自己读词语,提醒同伴在读音、写法上的注意点。解决了字词问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说理的6个句子,全课也就重点围绕这几个句子开展教学,让学生自读、分角色读,练笔,汇报交流,学生从而懂得礼貌待人的道理。最后的写字教学,保证了学生的写字时间,明确了要求,而且进行了范写。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感悟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传神,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引导文本的结构认识

《学与问》是苏教版十一册的一篇说明事理性的文章,全文按“摆出观点——列据析理——总结提升”的结构展开描述,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观点,列举了哥白尼和沈括两位大学者的例子,循序渐进的向学生明确的摆出做学问要从“好问”开始,并且要把勤学好问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才能求得真知。文章的最后以形象的比喻“勤学好问就好比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可以使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再次点明了中心论点。全文叙述流畅,观点明晰,层层推进。在教学时我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入手,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在教学中注重“目标引领,板块推进”教学模式的运用,注重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读悟、读说、读写相结合,努力简化课堂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理性课文的教学策略

1、理清脉络,认识结构

《说勤奋》一课的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你认为什么最重要?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分析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架构议论框架的过程。由此,再引导学生思考:“勤奋”对于一个人的成功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说勤奋》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观点?它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或者说,围绕这样的观点,课文怎样加以证明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这样帮助学生很快领悟课文的架构,抓住文章的主体。

蒋军晶老师曾说过,一堂课的教学主线最好清晰点,主要问题最好精简点,否则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在不断的环节转换和问题切换中消耗掉了。《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主旨明朗,语言浅近,结构严谨。我在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三个问题:谈什么?怎么谈?为什么谈?学生在对这三个问题答案的寻寻觅觅过程中,既可根据这个提示很迅速的将课文划分成了三个段落,体会到本文的层次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又可以通过这三个问题初步认识议论文,从感性上了解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过程。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的结构相当有典型性,文章首先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摆出了作者的观点。然后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最后揭示“水滴石穿”给予我们的启示。这正是典型的说理的文章的结构,课文按“摆出观点——列据析理——总结提升”的结构展开描述,那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围绕课文的结构进行设计。

2、品读词句,积累运用

词语是造句的基本单位,也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训练的重点之一。教师对一些重点词语要讲解透彻,训练到位,让语言变得丰富而深刻,让学生理解透彻,了然于心,运用自如。例如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中重点词语有:“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文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并能够把这些词语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

句子是表达的基本单位。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句子的学习运用,并有具体的句子抽象形成句式。只要掌握了句式,学生就会因地制宜,随心所欲写出不同的句子来。如文中多次出现了反问句,如:“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学生在学习这个句子时,通过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即可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再感受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即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为强烈。然后多次诵读,对反问句进行更深刻的感受,从而在今后的表达中学会使用反问句。

说理性的文章大多语言平实,但入选苏教版小学课文中的却又有很多优美形象的语句。如:《学会合作》中描写团队合作演奏交响乐情形的语句;《滴水穿石的启示》中的描写滴水穿石的语句。这些语句生动优美,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认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其中的意味。再如“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协作精神,还要有自我牺牲精神”这句话,它是文章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在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说说这句话包含几层意思,文中作者是采用什么写法说清楚这层意思的,让学生到文中去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再通过让学生用“不仅„还„”这一关联词造句,进一步体会成功合作两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但凡说理性文章往往有许多值得学生借鉴积累的语句,这与说理性课文的文体特点有关,作者为了说明白一个道理,往往列举大量的事例、名言、词语、富有哲理的话,旁征博引来说明这个道理,对于这样的一些可成为经典的语句词语可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读读背背,内化积累。

3、感悟道理,学会表达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课文《说勤奋》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提出观点有什么特点?首先是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选取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通过他们勤奋学习的故事,证明了“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的观点。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在阐述他们的事例的时候,哪些内容应该是要重点描写的?为什么?作者是怎样具体阐述他们勤奋学习的故事的?找一找相关的语句,体会一下。学生不仅要体会他们的勤奋,更重要的是要体会作者这样具体描写的道理。

对于说理性文的结构、表达的理解,是不是课文的教学就到此结束了呢?当然不够。要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围绕“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的观点,作者选取的是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来论述的。那么,围绕这样的观点,你还能举出谁的事例来论述?在论述的时候,重点哪方面的内容?如此,学生就能从自己生活中、阅读储备中,调动素材,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述。为什么在课文中,作者仅选取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人的事例?想一想,他们俩有什么别人不能替代之处?司马光刻苦学习而使用“警枕”;童第周在学习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勤奋努力,取得巨大成功。在思路的拓展中,学生逐渐领悟选取事例的典型性的重要。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实际活动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为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愿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的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质。比如在学习完《滴水穿石的启示》1—3自然段以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召开了一个小小交流会。其中具体要求有三点:(1)仿照课文简要介绍一位名人事迹,字数不超过100,并附上名人的图片(课前教师曾布置学生搜集材料)。(2)围绕“滴水穿石”的精神谈出自己的感想。(3)能用上刚刚学到的词语和相关的名言警句就更好。具体程序也是三点:(1)修改一下自己搜集的原始材料。(2)自由寻找交流伙伴,可以找好朋友,也可以找有共同话题的同学。(3)推荐代表上台交流。这个小小的交流会虽然时间不长,但学生收获极大。教师为他们创设了开放式的言语交际环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然后自主选择交流伙伴,在无拘无束中相互表达、评价、吸纳,取长补短。教师则成为一个聆听者、点拨者、鼓励者,来往于交流的人群当中,对学生的交流信息作随机的点拨、评价。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生成了智慧,同时在平等融洽的对话中也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说理性的课文能不能真正的上出“语文味”,是和教师如何理解语文课、怎样处理教材密切相连的。只要树立正确的语文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相信就能让这种类型的课文,都能上得精彩纷呈,充盈浓浓的语文之味。【参考目录】

1、《追求“理性的感动”——说理性课文教学例谈》

江苏铜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文广

2、《说理性课文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11期

3、《说理性课文语言训练点的把握》

丹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蒋成云

4、《说理性课文如何上出语文味》

《丹阳教育》

第五篇:第14课_理性之光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并提高归纳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问题引领——探究解决——拓展问题,学习提取信息和概括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人文意识,关注社会发展,领悟思想自由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学习概括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启蒙运动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一组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并配乐《月光幻境》,增加学生对这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对运动背景有大致了解,创设情境,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材料中所给的运动背景的各个方面:

1、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2、材料二:17—18世 纪的法国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程度较高。但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 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3、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4、材料四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创设情境,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材料中所给的运动影响的各个方面:

1、材料一:启蒙运动领导着世界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

2、材料二: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3、材料三: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材料四: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平等是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人权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没能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给予他们的限制。

制作概念图,链接进入课件

出示启蒙运动人物的图片和法国名胜的图片等,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及对思想家人格魅力的感悟。

1、以启蒙运动人物为主线,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通过主题教学“探寻启蒙之源”、“ 感受理性之光”、“ 品味启蒙之果”三个篇章,学习有关背景、人物主张、影响的内容,认识到启蒙作用的意义。

2、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性整合教材,选取身边鲜活的历史素材资源,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历史鲜活性,感悟史学生命力。

3、教师寻找身边的历史教学素材,包括真实的事例、歌曲、图片、史料等,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对难点问题现行学习;搜集启蒙运动的事例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下载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史学的理性之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4课 理性之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14课理性之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具体要求是:“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结合史实理解启蒙运动是文艺......

    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目录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夏曾佑1865-1924《中国古代史》(《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孟森1868-1937《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 梁启超1873-1929《中国历史研究法》《清代学术概......

    高中历史 理性之光教学反思 岳麓版

    (高频考点) 版高中历史 理性之光教学反思 岳麓版 如何优化教学, 提高历史复习效果 随着高三到来,,如何备课,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019年暨南大学中国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9年暨南大学中国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9想考暨南大学研究生的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很关心考研参考书目是什么,毕竟考研参考书目是同学们复习的重要资料,有参考书目可以复习比自......

    经典史学书目(最终定稿)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傅斯年史学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李......

    中国历史上几部著名的史学典籍

    中国历史上几部著名的史学典籍 中国历史上几部著名的史学典籍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

    近十年来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综述

    温大历本光头佬近十年来中国口述史学研究综述(2003—2013) 摘要:近十年中国口述史学研究发展迅速,已经从一新兴学科崛起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近十年口述史学研究方向日趋多元化,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照亮理性之光 驱散任性之霾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照亮理性之光 驱散任性之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