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破除封闭保守思想 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破除封闭保守想 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解放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当前,市委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突破瓶颈、破解难题,当好领头羊、实现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的目标,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就必须要有全新的思维境界,必须要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是掀起新的发展浪潮的重要前提。因循守旧是一种习惯思维,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说,因循守旧就是思想认识落后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思想被种种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所束缚。
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树立敢为人先的思想意识。从根本上说,就是改革创新的意识,就是敢闯难关、敢冒风险的意识,就是以创新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拥抱未来。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因循守旧有时也会以敢闯敢冒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守着盲目建设、GDP崇拜、不讲生态环境保护、继续采用透支未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不放。这种貌似敢闯敢干的理念,实则是不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同样是因循
守旧的观念。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新要求、实现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不进一步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我们就不敢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就不可能把我市引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上;如果不进一步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发挥优势,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省委书记张庆黎对****提出的“六个走在全省前面”的目标。
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需要。思想指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人类历史之所以发展进步,就是因为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强化创新意识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需要。当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只有强化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和用好难得的机遇,才能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强化创新意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创新意识,才能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
量和效益。强化创新意识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改革需要探索,创新推动改革。
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加强学习、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实现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首先要加强学习。无论是做创新型领导者还是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都是基础,没有充分的学习就没有真正的创新。其次,要鼓励创新,激励创新。是探索就有失败,是创新就有挫折。坚持科学发展,必须认识到这个规律,宽容失误,形成一种“尊重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的社会氛围。如果创新者总是受到打击或是负向刺激,则会退化为庸才甚至蠢材。第三,环境就是生产力。我市以往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都对此加以了印证。要摒弃因循守旧思想、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就必须切实转变“权力至上”“管理崇拜”的观念,让“政务就是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小服务”向“大服务”的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务、政策、人文和法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必须高扬执政为民的旗帜,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我们要果断把思想和行动从一切陈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冲破各种体制机制束缚,坚持以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
为一切工作的准则,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共谋发展,造福人民。
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善于联系实际,敢于破解难题。特别是广大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和****情,认真查找妨碍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以及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找出本地区本部门加快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要善于把中央和省、市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找准最佳结合点,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敢于面对难题、打硬仗、啃硬骨头,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闯出一条新路、开辟一个新天地。
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尽管在未来的创新道路上,我们将会面临着无数的阻碍和考验,但只要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信念,不断解放思想,就必将迎来****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
第二篇:“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六个破除”自查材料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六个破除”自查材料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实施方案》要求和统一部署,围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主题,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省市有关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聆听了先进人物报告会,紧密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的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对照“六个破除”,切实梳理查找自己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查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聚焦僵化保守,改革意识不强问题。一是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因为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挤出更多时间充电学习,因此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习惯于凭阅历、凭经验、凭老办法看问题、办事情,面对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新标准,感觉不适应或“转弯”慢,存在慢半拍现象,面对改革,有求稳怕乱思想,解决困难问题,有时候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二是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由于一心忙于业务,对党的新理论、新政策、新要求、行业动态等方面不能及时跟进学习,简单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政策调整、体制机制等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有时候学习凭个人兴趣,对工作业务相关的新知识、新动向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导致思想僵化保守。对培植创新创业、互联网经济、智能制造等思路视野不宽,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危机”。三是对中央精神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不主动、不深入,看不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不能正确判断分析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现象,对深化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特别是对当前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研究不够、理解不深,导致工作深不下去、打不开局面。
(二)聚焦因循守旧,创新精神不足问题。一是怕担风险,缺乏创新魄力。作为党员干部和部门负责人,潜意识里认为从普通干部,埋头实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领导岗位,艰辛不易,干工作中也想有所创新突破,但看到当今社会媒体的发达和人们思想多样化,稍有不慎将会弄巧成拙,于是在抓特色工作时就打起了退堂鼓,缺少“李云龙”式的拼劲和闯劲,变得墨守成规,止步不前。二是知识结构欠缺,创新招法不多。由于自身理工科毕业,考虑问题时容易陷入“一根筋”的思维定式,加之平时在勤奋学方面做得不够,导致自身缺乏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素质,在考虑和处理问题时思维不够开阔、见解不够独到。习惯于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满足于运用简单的直线思维和惯性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待出现的问题只满足或只看到一种答案,不能积极思考多种答案并从中挑选出最佳答案。
(三)聚焦封闭狭隘,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存在问题,一是解放思想不够,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没有干事创业激情,工作就不会有动力,在精神面貌上就不会有有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工作和生活中,习惯了安逸轻松,存在慢作为和少作为倾向,对标各级组织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先进行业的意识不够,缺乏思想观念创新的激情,缺乏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二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进取意识不够。要扩大开放,就要站在国际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深入发展角度,寻找世界发展的新商机,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抓住社会发展的新契机,形成文化发展的新动力。我们必须把龙江从落后的欠发达地区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而我干工作中存在思想和视野狭隘的倾向,多站在部门和自身业务的角度考虑问题,站位不够高,视野不够宽,标准不够高,要求不够严,成就自然不会大,影响不够广。
(四)聚焦资源制约,市场理念不浓问题。结合部门职能和岗位实际,市场理念不浓突出表现为服务意识不强问题。摆不好位置,宗旨意识淡化,对各方面服务不积极、不主动、不自觉、不到位。在服务基层、企业和群众时,基层调研不够深入,对群众和服务对象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回应不够及时,解决不够到位,存在打太极、踢皮球、推诿拖延现象。因为态度不端、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服务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会伤害了基层和群众的感情,降低了投资者的热情,影响了本地的形象。
(五)聚焦随遇而安,工作标杆不高问题。一是有守摊思想。总认为自己是单位的老人手,人熟事熟,工作起来驾轻就熟,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干出亮点和特色,有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倾向,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缺乏创先争优、争创先进意识,看不到与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二是有功利思想。考虑事情和干工作,往往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出发,认为对部门和个人有利,容易出彩就有奔头,有干劲,对于疑难事情,没有利益好处的事,不愿干、往外推。有时候,面对重大决策和抉择,抱有私心,患得患失,缺乏干事创业热情。
(六)聚焦慵懒散漫,作风不实问题。自己始终坚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自觉履行“一岗双责”,从严要求一言一行,正确对待个人成长进步。但也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缺乏精致极致。虽然能够站在全局高度考虑工作,但主动担当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工作积极性有所滑坡,勇于担当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比如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不够深刻、思考不够全面,从分管考核工作角度出发指导镇办、部门用考核杠杆和手段来推进工作的措施效果不够好。再比如,由于过于看重分工负责制,只顾干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对其他副部长工作关注的不够,对分管以外工作学习研究、配合参与做得还不够。二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力度不大,创新作用发挥不明显。比如,在工作中还存在按部就班现象,缺乏新意,缺少亮点。再比如,感觉这些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滋生了安于现状思想,积极向上、锐意拼搏的工作热情、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有所减退。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定位不高。往往就工作抓工作,没有时刻把干好工作作为维护党和政府形象、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来统筹谋划、组织推进,对一些事项仅满足于安排了、推动了、检查了,对上级精神要求的理解和成效的把握上还不到位,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想大事、议大事的能力仍需提升,发挥部门和个人职能作用支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够有力。
(二)创新招法不多。在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上,更多着眼于落实上级任务、完成目标、推进当前工作,对新时代对x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研判还不够充分深入,把创新作为日常工作的意识树的还不够牢固,创新的眼界和思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创新的举措和招法把握还不够精准,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还有靠传统思想、凭惯性思维的情况,导致在创新思路、改进工作上推进还比较缓慢,成效还不够明显。
(三)服务指导不实。平时参会开会比较多,待在办公室比较多,深入群众不够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还不够直接,到基层听取汇报的多,例行公事的多,带着问题搞调研、主动解决企业群众实际问题还不够,往往工作忙时放一放、任务重时缓一缓,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导致掌握基层实情不准确,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不及时。
四是工作能力有待加强。平时忙于事务性工作,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造成“书到用时方觉少”,知识结构不全面不均衡,遇到工作难题,尽管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却拿不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建议;当代社会,信息大爆炸,感觉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心有余力不足;
满足于工作能应付,问题能处理,不注重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影响了工作的创新与深化;这些问题导致自身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常想群众所虑,常解群众所难,常谋群众所求。一是树立为民情怀。坚定“人民至上”和“为民服务”信念,保持爱民、亲民、为民的公仆情怀,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和权力观,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始终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基本标准,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倾听群众意见。坚持每月利用三分一时间下基层、接地气,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最大限度的听取民意、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坚持政务公开,将“三公”经费及群众关注的政策及时公开,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顺应群众期盼。坚持把自身工作同群众期盼结合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尤其是在扶贫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着力从解决群众增收难、住房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入手,真正把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跨越发展。
(二)强化真抓实干精神,增强发展合力。努力改变“老好人”的思想,消除“蝗虫吃过界”心理,做到在其位、干其事、谋其政,大胆负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是要坚持诚信做人。我将时刻牢记对组织的承诺、做一个忠诚可靠的人,时刻牢记对人民的承诺、做一个取信于民的人,时刻牢记对家庭的承诺、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始终做到言行一致、忠实可靠。二是谋事不谋私。在完成分管工作的同时,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谋事、断事、干事,特别是加强对一些事关商南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绝不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看局部利益的得失。三是担责不推责。牢固树立勇于担当的勇气,敢于下深水、善啃硬骨头,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
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
(三)加大思想解放,持续推动开放。思想是行动指南,观念思路决定出路,改革和发展必须打破落后思想的束缚。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等战略,对我市而言,这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需倍加珍惜;
也是新的发展挑战,要增强应对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形势、新要求,我必须树立开放思想,加强学习、肯抓实干,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更快的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并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有所作为和贡献。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带头充电学习,开阔思路,拓宽视野。一方面,以大开放助力招商引资,以大开放促进转型升级,以强投资谋跨越,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产业的品牌化,培育本土大公司、大企业,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四)破除狭隘封闭思想、强化沿海开放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摈弃内陆心态和封闭思想,牢固树立“人外青山楼外楼的思想”,要善于发现他人、他地、他部门的长处和有点,树立“师夷长技”学习意识和合作共赢意识。在大开放的背景下,区域、资源、信息以及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通,我们有幸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而机会稍纵即逝,作为我来说,我要耳朵长些,善于捕抓信息,腿要勤些,要多走多看,尽可能拓展信息源,准备随时抢抓发展机遇,从部门、县域发展的高度,谋“无中生有”之业,开放的步子要更快一些,就胆量要大一些,破除画地为牢的思想意识。
第三篇:克服复杂化和封闭保守思想,大胆推进效益审计工作(模版)
效益审计工作是现代审计工作发展方向和形势发展现实需要,但当前在效益审计上比较普遍存在将效益审计复杂化和封闭保守两种错误思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效益审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必须切实加以扭转,以大胆积极的创新实践取代被动消极的观望等待,推动效益审计工作稳步前进。
一要克服将效益审计复杂化和神秘化的思想。表现为将效益审计看作一种是一种机械的、精确的标准比较,以为开展效益审计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精确的标准体系供其可衡量比较才能实行。事实上,审计对象职能的差异性与审计对象工作活动及目的的丰富性,决定了不可能建立一套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效益评价标准。同时效益的评价方法也多种多样,不能简单迷信和盲目认为复杂化、精准化的评价方法才是唯一和有效的,其实一些传统的评价方法,如对比分析方法、成本产出核算法等就是简单直接又很好的效益评价方法。即一句话,检验效益审计成功的标准在于审计的目标是否达到,而不在于其方法和过程有多复杂和是否符合机械化教条化的标准,要坚决摒弃将效益审计复杂化和神秘化的错误观念,只要能实现效益审计目标的方法就可以大胆采用、大胆实施、大胆借鉴。
二要克服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封闭保守心态。与将效益审计复杂化神秘化紧密相关,就是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封闭保守心态,认为现在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还没有建立、系统成熟的评价方法还不具备、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效益审计的要求还不严格、很多地方也都还在等待观望等等,使得效益审计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事实上,随着依法治国战略不断推进,法制社会越来越健全,以真实性合法性为目的的审计方式是迟早没有出路的,尤其象财政预算执行等常规性、例行性审计,不突破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老路,多从强化资金及其政策的效益性分析做文章,将很难取得有价值、有分量的审计成果,审计的生存问题都将因此受到挑战。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大力推进效益审计已是形势所需、生存所要。要与摒弃将效益审计复杂化神秘化的错误观念相适应,坚决摒弃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封闭保守心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推进效益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从比较容易和比较熟悉的审计项目或审计领域入手,或者在整体项目中选择比较有把握的部分资金入手,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成熟一点就推进一点,通过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多实干少空谈,多摸索少退缩,多总结少先入为主,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扎扎实实稳步推进,经过3、5年的探索和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一定可以实现效益审计上质的飞跃,也使整个审计工作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否则,保守封闭、观望等待,只会错过时机,不进则退,陷整个审计工作发展于被动。
第四篇:教师教案需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教师教案需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
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前教案的设计和编写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能充分体现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程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案的改革也一时成为教师们谈论的焦点,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教案改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笔者以为,教案改革不是为了取消教案,而是应该突出创新意识。
一、观念思路创新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案的确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教师的教案十有八九是从教参上照搬下来的。有的教案不是在上课前写的,而是在课后补的。写出的教案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为什么大家都在抄教案呢?其一是没有正确认识写教案的作用和意义,把写教案当作一种负担,写教案的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二是一部分教师单纯依赖教参,离开了教参就不会写教案,离开了教案就上不好课,把教参当作法宝。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些教师自身素质存在问题,缺乏敬业精神。我们要摆正写教案在教学中的位置,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大胆突破传统教案的框架限制,使写出的教案百花齐放,突出个性,充满创造性,具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教材也在不断修改变化,教师在备课写教案时也要不断钻研,给教案增添新思想、新内容,在观念思路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二、模式创新
教师写教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案的内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案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教案形式呆板,从教学目标要求到板书设计,每一个过程和步骤都不能缺少,甚至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了教案上,可谓面面俱到。似乎这样的教案才算是完整的,才是符号要求的。孰不知这样做花费了教师大量精力,也迫使教师们去“复制”教案,毫无实用价值。照这样的教案讲课,肯定是呆板,乏味,怎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教案不应该是写在纸上仅仅用来应付检查的,写教案的目的不在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理解吃透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想,规划教学流程,研究学生,创设问题情景,对整堂课有一个总体规划。教案是教师个性智慧的结晶,应该体现一定的劳动价值。要淡化形式,注重实效,别具一格,富于创新。不要受形式的限制,在写教案的过程中多渗透新的理念,拓宽新的思路。
三、内容创新
教案是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教案的内容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针对课程内容,灵活的编写教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精雕细刻,也可以提纲携领,使教案内容条理化、清晰化、深刻化。如今各种名目繁多的教参书令人眼花缭乱。都是城市重点学校特级教师编写的教案,根本不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而教师们却把这些教参书作为法宝,不切合实际的照搬照抄。为了凑教案字数,教师上课说什么话,学生如何回答,一字不漏的写在教案上。教案的内容空洞俗套,教师单纯依赖教参书,没有把精力用在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上,教案的内容里完全没有自己创造性的劳动。
教案不仅起到备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资料的积累,知识的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要不断的修改、补充、更新,不断研究教学,改进教学。即使参考教案书,也要作到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为我所用,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四、管理评价创新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管理者为了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把定期检查教案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此来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工作态度是否端正,并与教师的考核奖惩直接挂钩,从而对教案的编写要求作出了种种规定。而检查的方式一般是停留在节数、篇幅、书写是否工整,教案的过程是否规范等。这样的规定和检查,无形之中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给教师教学工作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学校管理者有时也明显感觉到,教案检查只是一种形式,并不能真正管住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管理者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
从现今教案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来看,教案的管理评价必须改革创新,要不断优化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手段。在管理理念上转变观念,激活管理机制,少一些人为限制,多一些鼓励引导,淡化形式,注重实效。同时鼓励创新,突出个性,具有鲜明特色。在评价上,为了防假、治假,管理者可以随机查课堂。通过听课,便可以了解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还可以根据教师队伍情况分层次要求,对年轻教师和骨干老教师区别要求。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案的质量。这样不仅能使每一个教师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又能感受到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从而使教师不再把写教案当作一种负担,而是看作在进行艺术创造,是一种美的享受。
教育的深刻变革,将引起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变革、教育评价的创新、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教育将从主要作为传授知识的活动,转变为学习和交流活动;将从学科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等等。形成了教育目标的综合化,教育过程的民主化,教育途径的多样化,教育技术的信息化,这给我们教师备课写教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如教师都缺乏创新精神的能力,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案的改革和创新,只是教师教育创新的一个方面,但却能反映出教师教育的观念、教学行为是否发生了转变。我们要敢于放弃传统的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备课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尽快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第五篇: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强化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时代。某某能否抓住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争先进位,关键取决我们的思想观念能否创新。观念支配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观念创新,在全区上下形成“人人想创新、个个善创新”和“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文化氛围,某某区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我区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尚未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国家的富强和繁荣是创造而来。同样,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我区从1992年开始学张家港活动以来,已连续开展了5次规模较大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其实质就是观念创新的具体实践。2001年我区在创建首批南京市文明社区活动中首创的《政务超市》获中国政府地方创新奖。在随后的2003年、2004年,由宣传部牵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机关工委在全区连续开展了二届工作创新奖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4个工作创新奖、19个工作创新入围奖,在全区上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表明,我区创新工作伴随着改革开放一时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但是,从争先进位、加快发展,促进某某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区自主创新尚未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1、缺乏敢闯敢试的冒险精神。某某滨江依城,过去因长期受长江洪涝灾害影响,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防洪,在长期的抵御水患斗争中,即形成了某某人团结拼搏、不畏艰难、勇于吃苦、善打硬仗的抗洪精神,同时,在“潜意识”中也形成了消极被动的防守意识和“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思维定势,导致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习惯于等上级布置、看红头文件,缺少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凡事喜欢找依据,找参照系,就事论事或得过且过,理性思维不够,办事起点不高。缺乏变长江岸线为“南京外滩”的雄心胆略。
2、缺乏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众多的创新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分布在鼓楼、玄武、白下等城区。而我区省部属企业多、产业工人多、外来人口多、弱势群体人员多。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某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居民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创新意识的差异。由此带来了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满足现状,得过且过;在行为方式上缺乏自立自强、敢冒风险、艰苦创业和创新创优的精神。
3、缺乏争创一流的自信心。某某位于主城边缘,长期以来,在老百姓中形成了一种“城墙”意识,认为进了挹江门才算进城,无形中将自己排斥在城外。挹江门隔断了某某人的争先意识,形成了保守封闭、低人一等、自甘落后、慢人一拍、循规蹈矩的思维定势。近期我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有61.6的市民认为某某人思想不解放;51.7的市民认为某某人“保守,缺乏创业、创新意识”。问卷表明,某某人保守成份远远大于创新意识。好范文版权所有
4、缺乏标新立异的创新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创新伴随着冒险,没有冒险和失败的牺牲精神就不可能创新成功。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循规蹈矩、四平八稳、安于现状,你好我好大家好,则被人视为稳重或成熟。反之,如果他突破成规,雷厉风行,标新立异,往往又被周围人侧目而视,甚至遭到非议。长期以来,这种旧观念在某某人形成了“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等不利于创新的“潜规则”。如果我们不能勇于突破因循守旧的观念束缚,在全区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的精神,我们将难以摆脱落后,跻身先进行列。如果我们不敢提倡冒险、鼓励冒尖,还有谁会冒着风险去开拓创新?又有谁愿意去当那个“出头鸟”呢?
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为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创新,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起的实践,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超载。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建设学习型城区,为创新工作注入活力。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才能不断有所创造。因此,建设学习型城区是创建创新型城区的必然前提和基础。一是建设学习型机关。通过全面实施《某某区干部理论考核办法》,在机关部门、干部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学习活动,形成深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通过多种形式,培育一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能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爱岗敬业的公务员队伍,培养一支熟悉国内外经济、法律的外向型人才队伍。三是建设学习型家庭。组织全区居民家庭开展“学知识、比创新”活动竞争,营造家家户户参与的社会氛围。四是建设学习型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学习阵地,开展“学习日”、“社区论坛”等多种方式,让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好范文版权所有
2、构建创新载体,让创新活动丰富多彩。一是开展以“三创”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在全区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竞赛活动,评选出十佳创业能手、十佳民营企业、十佳创新型机关干部,进一步掀起加快发展的氛围;二是开设创新论坛。联合有关部门,围
绕创新主题,定期举办创新论坛,充分发挥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三是举办创新文化广场活动。由区文化局组织文艺骨干力量,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弘扬创新主题、适合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创新文化广场展演活动;四是开展家庭创新竞赛活动。区妇联组织全区居民家庭,开展以家庭体裁为主题的创新展示活动,并评选出创新型十佳家庭。五是开展创新点子征集活动。在全区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和广大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创新点子征集活动,评选出十佳创新点子。
3、开展创新奖评选,促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继续由宣传部、组织部、机关工委联合开展第三届创新奖评选工作。一是成立评审委员会,邀请区内外相关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会成员,提高评审质量;二是设立创新奖基金。该基金专门用于评审委员会论证、评审、推广等用途;三是拓展创新奖评选范围。将过去仅限于机关范围的工作创新奖评选扩大为全区各行各业,包括民营企业及工商户;四是规范申报程序。即每年初由各单位、各部门进行申报,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后进行立项;五是经批准立项的创新项目,适当下拨创新经费,用于该项目的指导、服务、跟踪、建档等;六是年底前进行综合评审。按照创新项目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推广价值、群众认可度等,由评审委员会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并经公示后报区委区政府批准,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4、彰显创新型典型,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在宣传创新型事迹过程中,既要宣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又要宣传他们百折不绕、艰苦创业的精神,对那些经过努力而没有成功的失败者,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支持。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挖掘、培育各种类型的创新典型,努力在我区造就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群体,使他们成为我区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领跑者和主力军。二是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创新型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形势报告会、创新演讲团、广场文化、科普长廊等形式,让创新者的事迹走进机关、走进社区、走进市民。三是在评选市、区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时,有的放矢地向从事创新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倾斜,对创新工作取得突出贡献的同志给予精神和物质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