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

时间:2019-05-14 16:2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

第一篇: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

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务谈判日益频繁,商务谈判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对个人的发展、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幽默则是谈判辩论的润滑剂。

【关键词】商务谈判;幽默语言;语言技巧

今后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的百家争鸣的多元社会。生活在其中的成员,唯有把个人的观念、意见、主张、情绪与感觉,通过幽默的文辞、贴切的语句、动人的声音、理性的态度和富有情感的肢体动作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社会才能更繁荣、更进步,而我们个人也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成功的一生!幽默的言行特征为什么会引人发笑,至今为止,人类学家都无法解开这个谜,但是幽默却以惊人的作用力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类世界。人是需要沟通的社会性动物,沟通离不开各种语言的交流,其中口语是人类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自然而然,口才才是沟通必须具备的能力,而幽默口才是口才能力当中最优质的层次。幽默口才之于处世和社交,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它能打开初始之际的陌生局面,破解无话可说的尴尬气氛,让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游刃有余,在交际沟通中进退自如,在激烈的辩论中轻松获胜,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灵活应对,在温言趣语中俘获爱人的芳心,为家庭生活提升幸福的浓度。掌握幽默口才的使用艺术,良好人际关系和商务谈判关系的建立将水到渠成。

1商务谈判中为什么要运用幽默语言

什么是幽默?幽默就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它体现的是一种才华,展现的是一种力量,它是文明的产物。王蒙先生曾这样诠释幽默的内涵:“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一种穿透力,一两句就把那畸形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了出来。它既包含着无可奈何,更包含着健康的希冀。”幽默是以愉悦的方式向他人表达思想的高度与真诚,它就像是一座与万物沟通的桥,可以填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自己减负,为他人送去欢心,可以赢得一个智慧型的美好人生。它之所以被称为一种智慧,是因为幽默带来的笑声完全不同于小丑在众人面前的耍宝,它需要在智慧积淀的思维基础上,以优雅的风度来呈现出自己的睿智。运用谈判的幽默力量,就是在谈判中采取幽默姿态,缓和紧张形势,营造和谐友好的气氛,从而缩短双方的距离,淡化对立情绪。幽默可以形成良好的气氛,让大家精神放松,进一步拉近两边关系。对谈判双方来说,这些都是有实质意义的。

2.幽默谈判语言运用技巧

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有时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化解僵局的有效措施或手段。比如,当谈判陷入僵局,气氛非常沉闷时,谈判人员如果说上几句诙谐的话,幽他一默,或讲上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可能有效调节谈判气氛,使大家在紧张之中忘情地一笑,缓解心理压力,精神得以放松,最终谈判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促使谈判走出僵局。

2.1活跃气氛,使严肃的问题轻松有趣

二次大战期间,丘吉尔一方武器短缺,他来到华盛顿会晤美国总统罗斯福,请求军需物质方面的接济。会谈在第二天进行。次日凌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特大号雪茄,作沉思状。没想到罗斯福突然进来,丘吉尔赤身裸体肚子还露出水面。两人相视都不禁一愣。丘吉尔却微微一笑,说道:“总统先生,大英帝国首相在你面前可真是没有半点隐私啊!”说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这轻松的瞬间,让人忘却了战争,忘却了艰难,开始真诚的合作。所以,这次谈判非常成功。

2.2迂回技巧―声东击西,迂回取胜

声东击西是幽默技巧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包含答非所问、欲此说彼、装聋作哑、装傻充愣等。这种技巧当中运用了所有幽默思维逻辑方式,可以说是大多数善用幽默、口才极佳的人最常用的方法。

2.3反问手法―只问不答,有效转换局面

反问是一种用问号做武器的修辞方法,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见,只问不答,因为答案很明显不需要回答。它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鲜亮。

反诘进攻,往往能比正面提问更有力量,更具有强烈的批判和讽刺的作用。很多时候,还可以用反诘转守为攻,造成心理上的优势和咄咄逼人的气势,置对方于被动的地位。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很多,主要有肯定式反语;否定式反语;步步逼问式和诱发反问式。

2.4 反语手法-有力回辩

幽默的语言,具有愉悦美感的作用。幽默大师萧伯纳在街上被一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肇事者吓得不得了,连忙向萧伯纳道歉,萧伯纳却对他说:“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点劲,那就成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名垂史册啦!”

幽默的语言可以借机反讽,可以用做斗智的有力武器。幽默的用反语温和地讽刺对方的蠢话,其中蕴涵着说话者善良的气度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反语是指所说的道理或所举的事例全是和真理明显相违背的。这种手法贵在故意送明显的悖谬给对方,使对方在明星的悖谬中省悟到自己也同样错了,因此而改变主意。

3幽默言辞在谈判中的注意事项

3.1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

适当地幽默言辞能博人一笑,能让别人快乐,也让自己显得更有魅力。但是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跨越国界的活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化注重人际关系,鼓励和谐。中国人通常将谈判作为实现双方的相互信任,从而建立和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工具。而西方人交流方式比较注重现在、自我和实际行动。个人完全可以代表公司做出决策,西方派出的谈判代表通常有足够的权力,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对谈判的议题做出决策,但是中国决策机制往往不是这样。所以,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要极其灵活性,做到幽默但不俗套,是它能够为谈判提供真正的养料。

3.2价值观差异对谈判的影响

国际商务谈判中价值观方面的差异远比幽默语言等行为差异隐藏得深,因此也更难以克服。价值观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因客观性、平等和准时等观念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和厌恶。在时间上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谈判的效率。西方人十分看重时间,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和财富,认为时间是有限的,比较守时。在谈判前,往往会制定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时间表。而中国谈判人员认为时间很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中国谈判人员会更期望谈判进展缓慢,时间灵活性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熟悉掌握对方不同的情感价值观念。

4.结论及展望

谈判是一门融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也是一门复杂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能与技巧的艺术。其中,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叙事清晰、论点明确、证据充分的语言表达,能够有力地说服对方,取得相互之间的谅解,协调双方的目标和利益,保证谈判的成功。而幽默则是才华与智慧的闪耀,也是交际语言的味精和润滑剂,具体来说,幽默可以使谈判气氛思想活跃,提高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在未来的谈判中,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打破谈判中的僵局和其他问题,就可以获得谈判的主动权,从而达成谈判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洪磊,商务谈判成功之道2012,184~185

[2]李代广,最新商务谈判实战操作细节 2009,281~283

[3]闪中阔,会说话沟通的高手,2005,12

[4]尚微.幽默高手的口才训练2011,12

第二篇: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2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4 On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Lexemes in Moment in PekingThe Duality of Life and Death——An Analysis on Virginia Woolf’s Mrs.Dalloway 5 从礼貌原则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辞的语用特色 6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8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中印象主义创作手法探讨 9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1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反叛精神分析 12 试析《宠儿》中的象征手法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 14 中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从动态对等角度分析中国旅游景点名称英译——以中国庐山网为例 17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18 从黑人女性主义解读《宠儿》中塞丝的觉醒 19 论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主义 20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22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 A Brief Study of Schema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 Reading 24 浅谈中西方服饰礼仪之色彩差异 继承与颠覆—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模式 26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 27 英文商务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写作原则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29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31 浅谈英语广告的特点及翻译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33 An Analysis of Hamlet’s Delay of Revenge in Hamlet 34 从认知文体学角度分析《一桶白葡萄酒》 3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36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37 论跨文化人才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38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野性的呼唤》 39 论杰伊·盖茨比的悲剧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乐观主义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简•爱》两种中文译本的比较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

从翻译审美分析食品品牌名称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able Manners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Occidental Classical Gardens 新闻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 汉英称赞语的对比研究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

On Dickinson’s Choice of Nature as the Theme of Her Poems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对学生焦虑的影响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译前准备对交替传译成效的课堂研究——以礼仪祝辞类口译为例 论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及应注意的方面——以美剧绝望主妇为题材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in Sons and Lovers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次贷危机对广东珠三角出口贸易的影响 中西面子观的比较研究

对《嘉莉妹妹》中摇椅意象的解读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的性格 从中英婚俗看两国文化差异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The Pursuit and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On Martin Eden 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

以迪士尼为例分析美国文化在全球扩展这一趋势对其本身影响 颜色词的中英对比翻译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英语导游词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汉语茶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以《茶经》和《续茶经》为例 英汉基本颜色文化内涵对比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及应对策略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87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时间中的孩子》成长主题分析 89 麦当劳成功之道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调查研究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92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 93 Foreign Brands Translated in Chinese 94 英汉绿色词对比研究

从中西思维差异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对“细密画”的背叛亦或拯救?——从《我的名字叫红》看文明冲突下的阵痛 97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 100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 102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由 104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06 高中英语反思式教学研究

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和应用 108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从《画皮》及《暮色》比较分析中西人鬼文化 110 高中英语写作作业的反馈及实施效果

An Embodiment of Virtue---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 112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 114 现代社会的荒诞性——从黑色幽默解读《毛猿》 115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 116 中美企业文化的对比

从电影功夫字幕翻译谈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119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 121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 122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美国的黑色幽默 12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 125 英语中称谓语的性别歧视现象

An Analysis of the Fool in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 127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美女的命运 128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129 高级英语课堂中教师角色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关联理论在《老友记》幽默言语翻译中的运用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132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 133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英语外教与中国英语教师写作教学风格对比研究 135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 137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138 解读海明威的性属观

论美国黑人英语:语言变体的视角 140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费边主义思想 141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

A Comparison between Emily Dickinson’s and Walt Whitman’s Poems on Their Modernity 143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 144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145 从《生活的艺术》看林语堂的人生艺术 146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147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 149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150 浅谈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151 从模糊性看古典诗词英译

152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 153 论地理位置对中美民族性格的影响

15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 155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156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157 从跨文化交际视角谈品牌翻译策略 158

159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160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161 从传递文化信息视角探讨《红楼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 162 英语报刊新闻标题的特点及解读

163 基督教文化对《哈姆莱特》创作的影响 164 浅析公示语的翻译

165 非言语交际对演讲的影响 166 浅谈中西文化中的思维差异

167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168 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 169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170 《爱玛》中身份和同辈的压力

171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172 论中美广告伦理观的差异——从“性感平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3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4 《简爱》与《名利场》中家庭女教师形象与命运的对比研究 175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176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177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 178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179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180 论托马斯•哈代诗歌中的死亡意识

181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

182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83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184 浅谈中西餐桌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185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

186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 187 论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 188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 189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190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

191 女性人格的双重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比分析凯瑟琳和简爱 192 跨文化交际中身势语的运用对比分析 193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

194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95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196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 197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

198 On Nonequivalence of “Ren Min” in Chinese Legal Texts to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mparison 199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200 从《嘉利妹妹》看德莱塞的女性观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中学课堂教学中幽默语言的运用

11中文本

倪婷

摘要:本文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入手,尝试性地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因为课堂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实生活,所以这里的幽默语言不仅要体现其机智性和娱乐性,更应注重教学中的教育性。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可以得到更好的批评效果,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求学;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而幽默教学语言的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如何把握幽默技巧的运用以及掌握运用幽默的本领才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幽默语言

课堂教学

幽默的作用

幽默的运用

现代教育改革摒弃以往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更高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避免呆板的互动,愉悦学生的身心。更加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果你还在为你的课堂死气沉沉而感到忧虑,不妨试试“幽他一默”。我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幽默必将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结合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幽默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合理运用幽默语言。

一、幽默的作用

(一)、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得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它是环境的产生,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幽默有趣,创设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

例如有位教师讲《路,在自己脚下》一篇短文后,有学生提出当一个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当一名中学教师努力时,他的父母则要求他当一名医生,有的同学则劝他今后当一名科学家、出国留学„„这个人该怎么办的问题时,这位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祖孙两人骑着毛驴去赶集,路人议论说,两人骑一驴,过于残忍。于是爷爷下来让孙子骑;路人议论说,孙子不孝,孙子赶紧让爷爷骑;路人议论说,爷爷心肠太硬;后来两人都不骑了;路人议论说,放着毛驴不骑太傻。听着听着,同学们都会心的笑了,这位老师的却诙谐幽默,不仅创设了和本文类似的情景,减弱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又增强了文章中“走自己的路”的中心论点的论证力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到了幽默诙谐的美感愉悦,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能在快乐之中把教师和学生联结在一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育研究表明,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阻碍他们对正确要求的意义的真正理解,即所谓“意义障碍”。而教学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消除意义障碍的良药.所以海特认为,“幽默是一个好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

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授课者与听课的学生、教师互相都很陌生,课堂气氛显得过于严肃紧张。这时,钱老师从容走上讲台,脸带微笑,亲切地对学生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好不好?”经过刹那间的惊愕,学生们高兴地回答:“好!”“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你们要认识的人。”场上静的出奇,一会儿,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信心十足的回答:“钱梦龙!”顿时,教室里欢声雀跃,课堂的紧张气氛被扫除的一干二净。打个谜语,很好的调节了课堂的紧张气氛,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三)、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得到更好的批评效果,让学生乐于接受批评。

有位哲人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更能为人接受。”对教育者来说,压根儿就没有必要一讲道理就摆出一副冷峻严肃的面孔,用刻板枯燥的语言让人听而生厌,逼得学生在那风干的语言甚至居高临下的教训面前热汗涔涔,被迫接受.无数事实证明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幽默风趣的批评效果最佳,它创造了亲切和谐的批评气氛,而不至对抗,也只有在这种气氛中才乐于接受批评,有时一两句巧妙的幽默语言胜过许多平淡无味的说教。

比如,一位教师在某班上上午第三节课时,由于前面连上两节课,学生感到很疲惫,有几位学生趴在桌上睡起觉来。这位老师见状便停止了知识的讲授,讲起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听说有一只小企鹅,在跟老师学垒巢时,总爱把头和脖子贴到地面上呆一会儿,老师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小企鹅回答,是对老师的礼貌。由此我深有启发:有些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喜欢把头贴在桌子上,可能这也是对老师的 礼貌吧!”话音刚落,笑声骤起,几个睡觉的学生在笑声中被惊醒,面生愧色。等教室安静之后,这位老师又接着讲了下去。老师用一个简单幽默的笑话,不仅唤醒了那些在熟睡的同学,也起到了集中全班同学注意力的绝佳效果。

(四)、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求学。

幽默的语言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具有机智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在笑过之后又需深入思考或想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创造性。如:一位老师为《警察与赞美诗》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一天深夜,在一个小巷的尽头,两个人走了个对面。其中一个问另一个:‘这儿有警察吗?'另一个回答:‘没有。'‘那么,能不能在附近很快找到一位?'‘恐怕不可能。'‘那好吧,把你戴的手表和钱交给我!’”学生大笑时,老师又及时发问:“这个笑话的结尾有什么特点?”生:“出人意料。”师:“它还反映了坏人的一种什么心理?”生:“害怕警察。”师:“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也写了警察,结尾也是出人意料的。可是文中的主人公苏比却一反常态,故意当着警察的面干坏事,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阅课文。

(五)、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幽默的社会学本质是爱与争取被爱。它不是攻击,不是讽刺,不是伤害,而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以便理解、欢迎别人和被人理解、欢迎.可以说,能使用幽默语言的人对生活、社会都有一种公正、透彻、达观的理解。教学幽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精神,让学生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失败和挫折。让学生成长在一种快乐的氛围里,这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解放前有位教授叫姚明晖,体弱清瘦,却总是宽袍大袖。入冬,又头戴大风兜,远看只露一副眼镜,一个尖尖的鼻子,一撮翘翘的山羊胡须,样子很滑稽。一天去教室上课,不知谁在黑板上画了一只人面猫头鹰,而那人却酷似这满腹经纶的教授。姚先生定睛细看,但毫无怒色,并拿起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在漫画旁写道:“此乃姚明晖教授之尊容也。”学生笑了,姚教授也笑了,那提心吊胆的漫画作者从此也对姚先生产生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尊敬。姚先生在学子面前大度超脱,从容调侃,这一点没有幽默的性格是做不出来的;而姚先生正是凭借幽默,使课堂教学进入一种“化境”。而姚先生的这种教学幽默艺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也是深远入微的。

二、如何运用幽默的语言

莫向斯基在《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一文中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使自己周围充满了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一切都将在这种气氛中凋零枯萎。谁善于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才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教学中,语言幽默艺术的技巧多种多样,然而,“方法在于借鉴,不可硬搬,曲尽其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无一用,一法生万法,无法为至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一些技巧:

1.趣诗妙文

引用一些趣诗妙文,能起到活跃课堂、增长知识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讲《孔雀东南飞》时,学生问为什么文章题目是“孔雀东南飞”而不是“西北飞”,老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问题,并夸奖他善于思考。知识丰富的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1935年,中国留学生陆侃如进行他的博士论文答辩,一位法国考官问他:“《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不叫„孔雀西北飞‟?”陆侃如神态自若地回答:“因为„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于是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这句话出自《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恰逢学生刚刚学过了《古诗十九首》,而且还背诵了此篇,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2.移时错位。

包括两种方法,移进法和错位法。这两种其实都是错位,前者是时间错位,后者是空间错位。“移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突破时间的限制,把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生拉硬扯” 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幽默效果。比如说到屈原《涉江》,其中有一句“接舆髡首兮”,古代许多刑罚很残酷,而“髡首”却很有意思,是剪去头发。按我们今天想法,这等于是免费理发、美容,多惬意,而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精神折磨。这叫“古为今用”法,把古事拿到现在用。相应的也有“今为古用”法,比如王充的《订鬼》,教师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订鬼就是把鬼装订起来吗?用现代的意思去解释古文,闹出笑话。“错位”可以是人际关系的错位,也可以是空间地域的错位比如长辈请晚辈“钧裁”,下级请上级“拜读”自己的报告,这是人际关系的“上下错位”。又如在普通话的讲述中插上一、二句方言,在汉语教学中插上一、二句英语,这是空间地域上的“左右错位”。移时错位是有意识地违反逻辑上的同一律而闹出笑话。同一律要求同一对象在同一时间或同一空间或同一关系下,只能用同一概念去表达,保持其同一性,而当时间、空间或关系改变的时候仍用同一概念去表达,就会闹出笑话,产生幽默效果。3.正话反说,名贬实褒。

将褒义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往往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守财奴》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葛朗台终于到了弥留之际,身子进入了毁灭的阶段,但他仍然每天坐在密室前守候着满屋的财宝。一位老师分析这段情节时这样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葛朗台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可见他守财奴的性格生死不变。“坚守工作岗位“是个褒义词,一般只用于社会工作领域,表现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不擅离职守的可贵品质,而这里用来形容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看守密室这一行为,以突出其守财的性格。

4.夸张变形。

有时故意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夸大,从而造成反差,产生幽默。比如“不过就是浪废了二百万,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权当交一次学费吧。”这是大事化小。又如,“正当你胆大妄为擅自使用我的橡皮擦的时候,恰好被我撞见了。”这叫小事夸大。

5.无中生有。

原本没有的硬塞进去,或者根本不可能有的假设其有,也能产生幽默的效果。比如《荷花淀》写到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附给她时,课文写到:“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教师不妨假设一种写法与之比较。“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吧!”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进一步领悟到原作的真挚、自然、细腻。

5.画蛇添足。

本来无需加一个尾巴,却有意识地加上一个尾巴,也能产生诙谐的效果。例如《林黛玉进贾府》说到迎春,文中用了一个比喻“腮凝新荔”,红润的脸颊宛如新鲜的荔枝。教师说到这里加一句:“当然是像荔枝肉,不能像荔枝壳。”又如黛玉见到贾母时,贾母一把把她“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教师插一句:“谁敢不哭?哪个敢笑?这么点一下,学生更加明确贾母的特殊地位。

6.移花接木,双关谐音。

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巧妙的衔接在一起,或者使用双关、谐音等手法,会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幽默和风趣。例如有位语文老师在教授杨朔的《茶花赋》时,一只蝴蝶飞进了教师,并围着玻璃飞来飞去,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就随着蝴蝶转来转去。于是这位老师停下课来说:“我现在提一个问题让大家回答,你们说这只蝴蝶为什么在 教室飞来飞去呢?”同学们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这位教师接着说:“这就是蝶恋花,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嘛。”

以上只是一些技巧的列举,我们说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总结出一套万能的理论,基于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师就必须灵活地掌握好幽默语言艺术的运用。

幽默是一种情怀,幽默是一种胸襟,幽默是一种人生观。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悻悻学子在繁重的功课学习中,多渴望那一刻的轻松。也许你暂时没有好心情,但课堂是“圣地”,容不得你心染杂尘;也许你缺乏一点幽默的天赋,那就努力培养吧!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程红兵.试论语文课的教学幽默[J].广州教育 ,2006、4.3、潘培林、周勤、罗正田.幽默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公用举隅 [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8、3.4、王凯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技能[J].教坛纵横, 2001、22.5、钱乃荣《汉语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6、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周一贯.教学语言的智慧闪光 [J].河北教育

第四篇:幽默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幽默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莒县夏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姓名:薛彦群 邮编:276514 内容摘要:

历史教学中掌握幽默语言的使用有助于历史教师语言艺术的提高,正确的使用幽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和谐剂。

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兴奋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催化剂,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巩固知识记忆

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和谐剂,能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放松剂,能消除疲劳,使学生精神饱满 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修养德性。

关键词语:

历史教学 幽默语言 课堂艺术 教学效果

作为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都十分注意语言艺术的造诣,历史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形象鲜明而且要生动有趣,历史教学中掌握幽默语言的使用,有助于历史教师语言艺术的提高。正确的使用幽默,是完成教学内容的助推器,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的内涵,在谈笑风生中实现教学目标。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学幽默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兴奋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像差二十倍”。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最主要工具。教学中,适时、适当、适量地创造出风趣诙谐的幽默语言就能让学生绷紧的神经为之一松,精神为之一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消除厌倦的学习心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不少学生表示:对于她所喜欢的老师,更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幽默语言能令学生赏心悦目,学生感到学习起来有滋有味。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乐之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历史知识讲活,就是要把历史人物,事件讲得栩栩如生,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外貌、行为、思想、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是要把历史事件讲得活灵活现,使学生如入其境。这样用幽默语言浸润出来的历史课堂就能让学生乐学。例如,在学习巴黎和会这个问题时,我是这样描述的:英法美三个大国操纵着会议,英国谁来了?首相劳合·乔治,这个圆滑而又狡黠的政治家,完全代表英国这个老牌帝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最仇视当时已经发生革命的俄国。法国谁来了?总理克里蒙梭,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说话的声音沙哑,外号“老虎总理”,是个典型的复仇主义者,他的野心就是称霸欧洲。美国谁来了?总统威尔逊,他原来是大学教授,后来当上了总统,他口头上标榜和平,但态度高傲,就像已经成为世界的主宰者似的。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三巨头”的面貌和所代表的国家的特点、时代,阶级属性刻画的淋漓尽致,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理解了巴黎和会召开的实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再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远古人类的行为特征,让学生模仿猿人行走,摘果实,说话等一系列动作;这时由于学生的幽默形态,使本来遥远,抽象的古人类形象,很轻松地就会被学生所接受,并且这种活动所引发的“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地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实践表明: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来。

二、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催化剂,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巩固知识记忆

幽默能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教学幽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表现,它常常富于启发性,可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幽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易于学生巩固知识。有人做了一组实验:给一组学生播放带幽默色彩的视听材料进行记忆,另一组播放不带幽默语言的视听材料,结果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更深刻。例如:在学习甲午战败后,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情景时,我讲述道: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出了一副上联给李鸿章:“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这位手握清朝大权的人,思量了很久,终于对出了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这种诙谐幽默的语言,形象地道出了当时清政府因为国力衰弱而屈膝投降的窘态,让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当时的历史境况中去,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这个事件的理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和谐剂,能融洽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幽默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使学生具有进取的精神,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传统的师道尊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隔阂。幽默的语言能有效打破师生间的陌生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让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要是教师的讲课语言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就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和亲和力,这种情感力量一旦形成,就会激励学生满怀信心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平常教学中会碰到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教师如直接点名或者批评,但会形成班级气氛紧张,如果善于使用幽默,或许就可以化不利为有利。例如,课堂上遇到打瞌睡的学生,我一般采用提问的方法提问他们,有的学生站起来带着一定的对抗情绪不回答,我就调侃道:“同学,刚才和周公约会时,周公忘记告诉你答案了,下次得批评他,这次还是得辛苦我来告诉你答案了。”这样一来既给了彼此一个台阶下,又无形中给批评营造了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既消除了学生的窘态,又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还能增进师生感情。

四、幽默语言是历史课堂的放松剂,能消除疲劳,使学生精神饱满

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课堂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适当运用教学幽默,则能消除疲劳,使师生在整堂课中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对此,心理学研究已经给予了科学的解释,娱乐会使大脑皮层出现一个新的兴奋灶,起到了消除疲劳,调节神经活动的良好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有时感到枯燥和沉闷的时候,特别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思维通常处于低潮,如果继续一板一眼地传授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在这个时候如来一点插曲式的幽默,则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使教学重新步入常态。例如,在历史文化课教学中,要学到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可以讲幽默的故事,在学习牛顿这位科学家时,我讲了“牛顿忘食”的故事。将这些名人轶事穿插于教学之中,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科学伟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总之,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修养德性。但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不要对教学活动打岔,让学生分心,教师要明白: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是辅助性的,不可占用过多的时间,要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适当表现在量与质方面。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教学幽默的质,就是教学幽默的内容是健康的,不是低级趣味的,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否则,会伤害到教师的形象,带来负面效应。

参考书目:

1.《中学历史教学》2006.5 2.《历史教学》2003.8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2 4.《许昌师专学报》 2007.1

第五篇:礼貌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礼貌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金晓冬

(宁波工程学院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016)

摘要:商务谈判中,为谈判交际目的服务的礼貌语言呈现出其在商务谈判中独

有的特点和规律。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理论为商务语言的礼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 据。根据商务语言内在的礼貌含义,谈判语言区分为词汇和句法两个礼貌层级以及 面子维护、关系建立、融洽气氛、策略便通、利益维护等五种语用功能。关键词:礼貌;商务谈判;语用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74(2007)01-0066-06 国际商务谈判是经济贸易合作的双方为达成某种交易或为了解决某种争端而进行的协商 活动。谈判人员的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谈判的结果和成效。语用策略是为实现预 期的交流目的而灵活应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礼貌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是为特定的交流 目的服务的,在商务谈判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呈现出其独有的规律和作用。本文拟从语用学角 度出发,对国际商务谈判中语言的礼貌性进行阐释,旨在充分发挥礼貌语言策略在谈判中的作 用。

_、礼貌的理论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使用中的礼貌问题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热点课题。1978年 英国学者布朗和列文森发表了《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Unir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第一次对礼貌和面子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在1987年对其理论又进行了 完善。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包括三个基本概念:面子(face)、威胁面子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 FTA)以及礼貌策略。“面子”概念是指每个人意欲为自己争取的公共的自我形象[1]。他 们把面子又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是指人们想要得到他人的好评、理解;消 极面子指人们希望有行为自由的愿望。面子补救措施有两种形式:“积极礼貌”和“消极礼貌”。前者采用某种方式强调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的利益和愿望。后者指说话者表示出某种强加于 人的行为是不得已而为之。

语言学家Leech(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将其分为以 下几个准则:(1)机智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2)慷慨准则:尽 量减少对自己的利益;(3)赞誉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贬低,尽量增加对别人的赞誉;(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誉,尽量增加对自己的贬低;(5)同意准则:尽量减少和别人之间的 分歧,尽量增大和别人之间的共同点;(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反感,尽量增大对别人 的同情。Leech认为礼貌是“.....相对于特定的行为的规范......从许多角度看是一个变量”。[2]

可见,语用学中的礼貌其实是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交际目的,结合一定的语境,采用不同 的语言形式,改变交际情景、社交关系或改变现状而采取的策略。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依据布 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礼貌理论来分析商务谈判中语言的礼貌功能。

二、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

何梅玲(2006)认为,在语用学中,礼貌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说话 人说了些什么以及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3]。如果我们把会话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 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会话者、会话内容、会话形式和会话场景。会话的形式不能孤立决定言语 行为是否礼貌,礼貌与否是上述四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商务谈判这样一个会话环 境中,语言内容的礼貌性可以从语言的内部,即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得以实现。

(一)词汇层面 第1期 金晓冬:礼貌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67

1.自我指称

第一人称代词是说话人用来描述自己和话题以及受话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在特定的语境 中有心理现实性。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集中体现了表达与接受的互动关系,以及言语和言语 使用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它的选择能影响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关系,在一定情况下影响受话 人对说话人的看法。

例如:(1)Sony, Bill, but I can t have a motion until we get rid of this amendment.(2)Sony, Bill, but we can t have a motion until we get rid of this amendment.(1)和(2)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表达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程度上有所区别。在(1)中,说话人用“I”直接地表达了态度;在(2)中,“we”降低了说话人的地位,保持了和受话 人的平等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说话人只是做出这一决定的人员之一,从而减少自身责任。

2.不定代词

谴责表达的是对行为、个人或观点的不满。使用不定代词可以使说话人在表达自己的意 见时语气显得客观、谦逊,作为一种“消极礼貌”策略,它能帮助说话人恰到好处地阐发观点。

试比较(1)You shouldn t do things like that.(2)One shouldn t do things like that.后面一句显然比前面一句礼貌,不定代词“one”把争论的焦点从人身上转移到事情身上, 减少了受话人面子的损失。

3.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have to”“mUSt”在道歉中可以起到“消极礼貌”的作用,暗示着说话者的行为是一 些外来因素导致的,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如:1 am sorry, but I have to call our home office and then make a decision.4.模糊语目

“模糊语”被定义为“the expression of tentativeness and possibility(试探性和可能性的表达方 式)”[5]。人们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或对他人表示礼貌的需要,他们的话语之力是模糊的。例如:Well, per heps

you could rethink this issue.像“well”‘‘perhaps,‘‘just” “ really,‘‘actually,“ certairr ly”“poSSible”这类模糊词语给受话人留有较大的余地,容许受话人估计是否可行,是一种“消极

礼貌”策略。再看这句:I think the implications of there two terms are different, “think”“wonder”等模 糊动词既可以表达说话者的心理过程,也可以来降低对他人意愿强加的程度,语气显得委婉礼 貌多了,让受话人觉得受到了尊重。在商务谈判中,这些模糊词组和表达的使用能减少因为异 议而造成的不悦,体现说话人的合作意向。

5.礼貌用语

礼貌用语是指在语言形式表层上己经仪式化或程序化的语言比如“please”,“thank you", “excuse me”, “sorry”等,语言的使用者通常亦借助这些礼貌用语来传递礼貌的意图。礼貌策略 的运用,首先同交际对象有关,如关系亲疏、地位高低、辈分尊卑等等因素。不同的语言形式表 示不同的交际目的,反映不同的会话含义,传递不同的语用信息。在商务谈判这种正式的话语 场合,礼貌用语可以帮助对话在相互尊重和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二)句法层面 1.被动语态

认知是意识水平上对思想和表象的加工。当说话人要做出威胁面子行为时,往往避免提 及对方,从而来营造认知语境,维护说话人消极的面子,达到礼貌策略的目的。在商务谈判中,人们经常使用被动句以减少对方面子的损害。

试比较:(1)You made no allowance for inflation in your estimate.(2)No allowance for inflation has been made in this estimate.68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年

在(1)中,说话人仅仅考虑自身的立场,不去考虑受话人的感受。而(2)中,说话人使用被 动句来拉开与受话人的距离,似乎这个行为与对方无关,从而起到挽救受话人面子的作用。在 言语交际中,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说话武断,使话语听起来更有客观性,达到了使他人面子 受损最小的原则。

2.问句

对受话人来说,质问和命令往往带有对其意志的强加。反意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使用 可以为要求的提出提供客观条件,使要求听起来不那么直接和盛气凌人。如:Could you please arrange for payment to be made?

3.条件句

在对受话人提出要求的时候,条件句可以起到缓解面子威胁程度。说话人通过If条件句 给受话人做选择的自由,来降低要求的强加程度。如:We will withdraw the contract, f it is not readyfor tomorrow.还有一种条件问句,由if条件句和问句构成。谈判中当一:方要拒绝对方的 要求时,条件问句的使用可以避免因为用“no”这样的直接拒绝方式带来的尴尬。如:What

would you do f we give you assistance in this technical aspect ? 4.否定句

否定句可以使提议听起来不那么直接,说话者使用否定句暗示自己不清楚对方的决定,说 话人对所说内容不负全责,就可以避免对方潜在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给受话人留出更多的 自由空间,挽救受话人消极的面子。如:I don t know whether you agree with me.5.But转折句

为满足受话人消极面子,说话人在做出威胁面子行为时,需要暗示自己在考虑对方面子的 需要。转折句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说话人做出威胁对方面子行为时,转折句可以暗示话语 内容对面子的威胁,同时又表达出说话人不得已而为之。如:I really don t want to bother you,but we usually accept payment by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payable against shipping documents.三、礼貌理论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面子的维护

在许多语言社团中,人们会为了给自己和对方留面子而使用礼貌语言。留面子的目的是 为保持交际双方的良好社会关系,使交际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进行,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对 商务谈判这个交际环境来说,为了使商业交易能顺利进行,维护面子同样是礼貌语言的作用之 一。对国际商务谈判中语用策略的研究表明,谈判者的认识和情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在谈判 中有些话语虽然正确,但对方却觉得难以接受,这时,谈判人员为留面子,会采用恰当的礼貌策 略,使对方能从情感上愉快接受你的意见。可见采用礼貌策略来维护面子的现象广泛存在于 商务谈判中,这一点无疑也为布朗和列文森所提出的礼貌是普遍的语言现象的观点提供支持。但我们也发现礼貌策略在商务谈判中发挥的作用远远不止于面子维护。

(二)有利于建立合作关系

说话时期望受话人的赞同是人类交际过程中共同的心理需要。在利益攸关的情况下,说 话人可能会表达强烈的思想情感,从而破坏双方贸易合作关系。这时尤其要求人们要尽量避 免观点不一致导致的矛盾。礼貌语言可以帮助谈判双方在意见相左时,避免谈判双方的矛盾。

A: Did you see the excellent adjustments we have made to the plan? B: Er yes, you have done well, but I am not sure why you have done...在上述对话中,В对文件存在不满,但他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先赞美了 А —番,然后 再提出第1期 金晓冬:礼貌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69

一些疑问。语气词“er”以及赞美词“exCeUmt”“weU”在程度上的改变,都可以让A感到 В对A的不满意,但同时这些词却又说明В在努力掩饰他的观点,在考虑А的感受,维护А的 面子。А听完В的回答后,也知道В希望他们能继续维持一种友好关系。可见,意见的不一致 完全没有伤害到双方的友好关系。

(三)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谈判气氛

外贸谈判是一种合作性交往,应在一种友好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在谈判中为了避免造成 直接正面的冲突,谈判者往往诉诸礼貌策略来化解矛盾,保持和睦。礼貌策略不仅包括用词用 句得体,特定场合选用不同的交际用语,还包括语用学理论背景下的赞美、幽默等等语言交流 的常用技巧的应用。曾经,一家美国公司的代表去中国的工厂洽谈有关材料采购事宜。在工 厂里,美方代表不停称赞中方的工厂规模和环境。参观完毕,美方代表还对工厂组织结构、机 器的设计大加赞美。赞美满足了经理的面子,令谈判过程轻松愉快,可想而知这位代表也获得 了令他满意的收购价。在很多情况下,赞美比单纯的冰冷的讨价还价更可以说服对方改变他 们的看法。

(四)有利于策略变通

在表达方式上和使用功能上Л吾言交际是多变的。对于言语策略来说,同样,有多少种情 景就有多少种谋略。比如模糊语言是一种“消极礼貌”策略,但在商务谈判中它还可以是一种 谈判策略,促成谈判的顺利进行。在被问及无法精确回答的问题时,一种有效的策略就是用宽 泛的模糊语言来回答。模糊回答可以减少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又给自己留出余地。

举例来说,卖方冋买方:“Would you come to terms with me in this transaction? Do you have confidence in it?” 买方回答:“I think that I have clearly made my requirement on the quality and price of your products.Under normal conditions, I have every confidence in this transaction.” 这里,买方说了

“every confidence”,听上去好像很有把握要做这笔生意;但实际上他没有明确表达他的态度。模糊语“normal conditions”说明他的回答是含蓄的:如果商品的价格和质量达到要求,他就会做 这笔生意;如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这笔生意也就泡汤了。“ Some of your requiianents are considerably essential , and we are going to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it later ”这句话中,买方使用模糊词语“some”,“ considerably”, “ essential”, “ later”,“ discussion”,可见他没有做出实实在在的保证,只是说要再考

虑。这是礼貌拒绝对方要求的一种方式。对卖方来讲,这样的拒绝方式比直接反对卖方更能 让卖方接受。结果买方避免了由拒绝造成的尴尬,同时也给自己留出了余地,一旦他不能做到 他答应的事情,也不会受到责备。

(五)帮助维护自身利益

礼貌语言在商务谈判中可以用来作为一种谈判策略和技巧来标明立场和摆脱不必要的责 任,维护自身利益。在商业活动中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一些大公司仗着自己的优势,往往 对其他小公司提出不合理的附加条件,如果小公司拒绝就可能迁怒大公司,而导致谈判破裂。一个合格的谈判者应该是一个能机智摆脱不必要责任的人。可行的方法是告诉大公司,他们 所提出的附加要求实施起来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Well, I fully understand your requirements, but our transaction needs such an enormous sum that it needs my manager s authorization.So you may go back first.As soon as I get my manager s agreement, I will contact you.Is that OK?” 对于过分6勺要求,这样 的回答“I fully understand your requirements”可以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But”从句解释了条件 不能马上满足的原因,它给对方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是客观原因而不是说话者阻止交易顺利进 行。“As soon as”是模糊表达,给说话者以后的行为留下余地。70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年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语境对礼貌有制约性,这不仅体现在自然会话中,同样也体 现在商务谈判的对话中。礼貌策略由谈判的程序和内容决定,因此谈判中的礼貌策略服务于 谈判者的最终目的和实际需要。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礼貌策略可以发挥出 其特有的作用,影响谈判的结果。参考文献:

[1] Brown P, Levinson S P.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f 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61.[2]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 Longman Inc, 1983: 84.[3]

何玲梅,夏决芬,曹耀萍.礼貌现

10): 47.象的语用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张春泉.第-人称: 111.代词的虚指及其心理动因[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5] Hyland К.Writing Without Conviction: Hedging in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f J].Applied Linguistics, 1996, 17(4): 433.

下载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幽默语言在商务谈判中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策略性商务谈判中的谋略运用(精选合集)

    第一讲 检验谈判的筹码(上) 对谈判的基本认识 谈判中的八个重要筹码 谈判筹码的运用 对谈判的基本认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里,谈判已经变成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但要成为......

    音乐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 史梨芬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87-02《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

    模糊语言在广告中的运用

    摘要 广告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广告语言在广告的劝说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是广告的一......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是交流师生感情、沟通知识信息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教师的体态语言伴随着教学全过程,成为另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

    浅谈态势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课题内容: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可以想象一个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把课上的索然无味,形成嚼蜡,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在课堂中充分运用态势语言,通过声......

    在演讲中运用幽默的一些基本准则(精选五篇)

     除了那些最为忧伤的发言和场合,幽默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在你决定使用多少幽默和其类型之前,你必须考虑你自己的风格。有些人像……一样具有高效的天赋。即使最蹩脚的......

    谈幽默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谈幽默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师道尊严”,不苟言笑成为教师的行为规范,政治老师因其学科特点在学生面前板着面孔说教,一本正经,唯恐失去教师的尊严。事实......

    浅谈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沟通艺术

    浅谈商务谈判中的语言沟通艺术摘要:在浅谈商务谈判种语言沟通艺术中,文章论述了,语言沟通艺术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作用,在商务谈判语言沟通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谈判双方如何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