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理科地理月考试卷
中大附中三水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学科(理科)试卷
本次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秦松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凌晨2时,“嫦娥五号” 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五号”运行时,所在的天体系统不属于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地月系
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沿海登陆,给经过地区带来严重破坏。据此完成2~3题。
2.台风“威马逊”所属的天气系统为
A
B 图1
C
D
3.台风“威马逊”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水循环的环节有 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下渗 ④地下径流 ⑤地表径流 ⑥降水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4.图2为“洋流模式示意图”,其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的是
暖流
寒流
B C D
A
图2 5.下列地貌景观与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冰斗和角峰——冰川堆积 B.新月形沙丘——风力侵蚀 C.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海岸地带的沙滩——海水侵蚀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给该地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我国积极帮助尼泊尔救灾。据此完成6~7题。
6.尼泊尔地震多发,是因为该地处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高二级理科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7.在援助救灾中,我国利用无人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A.数字地球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
8.图3为“1985年—201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一直上升
C.死亡率一直下降
图3
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市依托港口、政策、侨乡的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等,建立了一大批生活消费品加工厂,吸引大量的农民工,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据此完成9~10题。9.改革开放初期,东莞市工业发展类型属于
A.技术导向型工业 B.原料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10.吸引大量农民工到东莞务工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 B.气候
C.资源
D.交通
图4为“甲乙丙丁四国1994年和2014年城市人口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B.乙国城市化速度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C.丙国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丁国城市化起步早,速度快 12.乙国城市化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C.环境污染减轻
D.水循环加速,洪涝灾害减少
图4 图5为“我国东部某市农业区分布图”,该市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据此完成13~14题。
图5
高二级理科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 2 页
共 4 页
13.要在该地因地制宜布局农业,下列组合合理的是 A.远郊山区——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B.近郊平原——种植蔬菜和花卉 C.远郊平原——种植芒果、荔枝等果树 D.远郊山区——种植咖啡、橡胶等经济作物
14.甲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A.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C.靠近河流,水力资源丰富
B.靠近市区,市场广阔 D.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15.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墙体较薄
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北方强 C.北方民居屋檐较宽
1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太阳能 B.生物能、潮汐能 C.煤炭、石油 D.水能、天然气
17.2014年11月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会议在秘鲁开幕,缔约方各国对气候变暖相关问题达成共识。下列属于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原因的是
A.围湖造田 B.砍伐森林
C.两极冰川融化
D.修建梯田
1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图6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A.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运条件 B.减少了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C.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D.解决了北方地区水污染问题
20.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为了保障水质,应采取的 有效措施有
①防治污染 ②建设水源涵养林
图6 ③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④加大水能资源开发力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原产于新疆的哈密瓜已在海南岛栽培成功收获,目前已大量供应当地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决定海南岛种植哈密瓜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
B.市场 C.气候
D.交通
22.我国北方市民能吃到新鲜的来自海南哈密瓜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科技
C.交通
D.政策
高二级理科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 3 页
共 4 页
图7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23—24题:
图7 23.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4.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25.读漫画图(图8),漫画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太祖卖野菜
太爷卖木材
爷爷卖菜墩
爸爸卖根雕
图8
A.环境污染问题 B.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C.土地荒漠化问题 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选两项且全对得5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2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26、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组合合理的是
A.四川盆地------绿洲农业
B.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C.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
D.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27、围湖造田,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A、降低湖泊的调洪、蓄洪能力
B、湖泊内生物多样性减少 C、加强温室效应
D、臭氧层破坏
28、下列措施有助于降低我国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的是 A、扩大高耗能工业生产规模
B、提高化石燃料的消耗比重 C、加强技术和生产工艺革新
D、鼓励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
29、某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将生产基地由广东迁往湖南,是因为湖南
A、气候适宜
B、水质优良 C、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
D、原材料丰富、廉价 30、有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常发生于秋冬季节
B、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锋面气旋 C、台风是一种在海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飓风和台风都是热带气旋
高二级理科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二篇:2018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郑州回中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
试卷共 12 页 第 1 页 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C.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D.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试卷共 12 页 第 2 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C.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D.“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纸上故乡 邓 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不去的是故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试卷共 12 页 第 3 页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到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特殊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 》2015年第4期)4.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试卷共 12 页 第 4 页 B.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C.“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D.文章首句和末句遥相呼应,强调故乡在“我”的文字书写中不可或缺、不可取代的作用,突出主题。
5.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6分)6.请根据文本,谈谈你对“纸上故乡”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
试卷共 12 页 第 5 页 贡献逐渐减弱。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摘编自苏杨等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5-2016)》)
注:计算成比较不同时期的经济数据时,用某一时期产品的平均价值作为固定的计算尺度,这种平均价格叫可比价格。可比价格计算出的指标,可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便于对不同时期进行历史对比,以观察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材料三:
要真正了解或融入一个城市与国家,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参观博物馆。北京每年接待的上亿游客中,相当一部分要参观北京的博物馆。博物馆对于旅游经济的拉动难以用数字衡量,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宣传和教育作用。通过品牌价值的提升和精神核心的建立,实现对旅游经济的长远影响,这也是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摘编自王小润等《博物馆能否成为旅游经济新坐标》)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B.除2007年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的增加值与前一年相比均呈现上升态势。
C.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十几年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增长
试卷共 12 页 第 6 页 势头。
D.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出的增加值相比,二者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14年。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到今天,博物馆依然是通过藏品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的形势服务于公众,这种形式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B.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它通过独特的学习资源,以适应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方式,激励青少年学习。
C.博物馆免费开放会使其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需要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全部贡献。
D.博物馆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贡献,这也是提升博物馆诸如宣传和教育等其他功能的关键所在。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博物馆在科研方面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
试卷共 12 页 第 7 页 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
试卷共 12 页 第 8 页 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醉翁操① 苏 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 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kuì]: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15.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借自然风物
试卷共 12 页 第 9 页 云和鸟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句子是“,”。(3)《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
了。突破前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除唱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下列在中文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试卷共 12 页 第 10 页 B.无疾而终 C.寿终正寝 D.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博采众长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照猫画虎 按图索骥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21.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试卷共 12 页 第 11 页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④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阮元)⑤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
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卷共 12 页 第 12 页
第三篇: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
——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2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3)大气垂直运动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
(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5.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
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
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6.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
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
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8.常见的自然灾害
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1)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
(2)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
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
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
特点和优点
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
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
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5
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理科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大全
第四篇: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广,从题型、分值、知识结构等方面看,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试卷中包括了第一章区域的特征,发展差异及联系。第二章中包括了荒漠化,湿地,田纳西河及鲁尔区的知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知识。试卷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是一份比较理想的阶段性评价试卷。
二、主要差错及原因分析
1.选择题
第2题考查的是中国地理当中一条重要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本题的正确率为70.8%,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是不太牢固。
第7题与第8题考查的是中国西气东输工程中所经过的地理环境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正确率为56.8%和60%其中所经过的地理环境为自然地理部分中的气候,学生对气候的把握不太牢固,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所产生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而本题中学生应该是审题不仔细而导致正确率不高。
第14题与第15题考查的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线路的方向和意义,正确率分别为67%和62.2%学生对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没有区分开,本题问的是其工程对西部所产生的意义,一部分学生没有审清题意,当成是东部和西部共同的意义,因此有部分选择C选项的。
第17题考查的是荒漠化治理的措施,正确答案为C选项,正确率仅为58.4%,其中35.1%选择的是A选项。这两个选项中一个为工程措施一个为生物措施。学生认定为工程措施为最有效的,没有考虑到根本的措施。
第22题的正确率仅为34.6%,本题考查的是田纳西河流域的范围,然后再考查美国的农业带,但学生对田纳西河的流域范围认识不清楚,以至于本道题的正确率过低。
第23题的正确率为57.8%,本题考试的是该农业带所处的是地中海气候,而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学生最容易混淆。
第24题考查的是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本题的正确率为66.5%,学生选择B选项的较多,没有考虑到钢铁过剩的原因。
第27-30题考试的是遥感部分知识,正确率分别为30.3%,40%,58.9%,47%,其中27和28题
学生对遥感RS的应用没有理解清楚,29题和30题学生没有把3道题融合在一起使28题失分的最主要原因,30题应该把地形与气候结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
2非选择题
31题考查的是区域的发展差异其中第(1)题考查的是中国地理省区知识,中国省区的简称,学生对于此部分知识记得混淆,各省区都记得混淆在一起。
第(2)题失分是最多的,学生对各区域的地形掌握的不牢固,各地形的分布情况,其中植被类型学生没有理解清楚,答的都是植被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带,农业生产方式中,学生同样是没有理解清楚要答写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而答的都是机械化水平的高低较多,因此本题的分值一般的都为3分左右,第(3)小题中为双选题,正确选项应为BC而部分学生答的是CD而D选项中不应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32题考查的是美国与中国农业的对比情况,本题的失分率是比较少的一般都在7分左右,本题主要使学生分析中美两国农业的区位条件,此类题一般都在课堂当中都使学生能够掌握住,因此学生可以分析它们的自然条件。本题整体较为容易。
33题考查的是湿地,东北沼泽地区,第(1)题考查的是湿地形成的原因,失分点关键的是在于文字的表达不够准确,语言答题不规范。第(2)题考查的是湿地的作用,价值和功能,本小题难度不大。第(3)题失分也是较多,学生没有分析到即满足经济效益,又能够满足生态效益的产业。对此题的功能把握不太透彻。
34题为非选择题中最复杂的一题,失分率为四题中最高,其中第(1)题为区域中城市的分布差异,而学生对于题整体的认识不够准确,有的甚至是答非所问。第(2)题考查A地形冲积扇形成的原因,以及该区域的地势特征。学生在本题当中分析成因和地形地势的特征时,学生不能够准确分析图中的等高线信息,以至于失分率较高。第(3)题得分率不低,对于能源和工程认识较为准确。而在地(4)题中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本地的优势所在分析本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一般都可以答到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和特色农业,但是对于其位于边境来发展边境贸易,答题较少。
总之,从本试卷总体来看,选择题较为容易得分率较高,非选题中,难度适中,但学生对试题的书写表达不太准确,以至于失分较高,整体试卷难度适中,能够发挥出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育才高中高二地理备课组
2013.1.31
第五篇:2021-2022学12月月考地理试卷
2021-2022学12月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国际小行星中心10月8日确认公布了该台发现的一颗新彗星,命名为C/2021S4(Tsuchinshan)。这颗彗星是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在2021年9月29日发现的。这颗彗星目前正朝着太阳飞去,预计将于两年后抵达近日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C/2021S4(Tsuchinshan)彗星属于()
A.天体 B.行星际物质 C.行星 D.恒星
2.C/2021S4(Tsuchinshan)彗星不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银河系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返回。嫦娥五号在月面工作期间,实现了国旗展开,该国旗采用了适应月球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下图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展开的五星红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嫦娥五号展示的国旗采用了适应月球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推测该材料主要能()
①耐高温②抗严寒③防雨淋④防风吹⑤防强辐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4.普通旗帜无法在月球飘扬,根本原因是()
A.月球的质量较小 B.月球与太阳的距离较远
C.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近 D.月球没有液态水
5.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
A.前寒武纪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人类为了研究地球的历史,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球相对地质年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就是地质年代表。
6.在地质年代表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7.一般认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于()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才逐渐形成的,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影响巨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9.下列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连线,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氧气——温室效应
C.臭氧——吸收紫外线 D.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甲、乙两地()
A.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C.气温:乙>甲,气压:甲<乙 D.气温:乙>甲,气压:甲>乙
11.能正确表示乙地大气运动状态的是()
1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不能缓解不同地区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③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④会对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左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右图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梁录》
②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
16.引起①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A.风 B.火星 C.月球 D.海底地震
17.引起②所描述海水运动的力量来源最可能是()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18.下图图示区域为海洋,abc 表示等温线,若 a
A.暖流 B.寒流 C.风海流 D.密度流
下图为某地理小组拍摄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甲乙丙丁四幅景观图中与其他形成原理差异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乙、丁两幅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分布区为()
A.南海诸岛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青藏高原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21.图a所示的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可能和小岛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2.图b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位于()
A.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形成 B.河流的凹岸,流水沉积形成C.河流的凸岸,流水侵蚀形成 D.河流的凸岸,流水沉积形成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E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4.F地与图中山峰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60米 B.380米 C.360米 D.410米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榕城”,榕树在福州种植普遍,然而每年都有很多榕树被大风所吹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榕树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6.推测榕树树冠和树根的特点是()
A.树冠扁窄、树根浅 B.树冠扁窄、树根深
C.树冠广展、树根深 D.树冠广展、树根浅
27.下列月份中,榕树被吹倒的月份最可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如图是某地成熟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困,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土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成土母质层 B.②腐殖质层 C.③淀积层 D.④淋溶层
29.④层主要为土壤提供()
A.水分 B.有机质 C.矿物质 D.热量
30.土壤盐碱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大问题,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措施是()A.选择覆盖物加大蒸发量 B.大量增施有机肥
C.大水漫灌,冲淡盐分 D.排灌结合,引淡淋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行星。
(1)图示反映的天体系统共有 级,其中心天体是。(2分)
(2)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小行星带位于 和 之间(填序号)。
与地球相比,④行星不利于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4分)
(3)太阳大气层中的M层是,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该层发生的太阳活动与黑子数目呈 相关,该太阳活动放出的辐射能到达地球大气层后极易引起 现象(4分)。
32.(9分)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1分)。
(2)判断两个不连续面:M为 界面,N为 界面(2分)。
(3)分别写出圈层名称C E(2分)。
(4)地震波通过N界面时,传播速度变化有何特征,并分析原因(3分)。
(5)D圈层中的 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1分)。
33.(11)读图1“大气垂直分层”图和图2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原因是(3分)。
(2)图1中利于高空飞行的是 层,原因是(2分)。
(3)如今,低碳生活逐渐在我国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读图2选择填空)(1分)。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4)北京市郊区利用温室大棚种植香蕉、木瓜等南方水果。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填图2中数字),大气温度升高,同时(填图2中数字)增强,大气对地面的 作用增强,满足南方水果生长的热量条件(3分)。
(5)请你运用图示原理解释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2分)。
34.(10分)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地质剖面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其中C环节名称为,人类通过(填“修水库”或“跨流域调水”)来调节A环节水量的空间分配(3分)。
(2)位于河口附近的丁处往往形成(填“河口三角洲”或“海蚀崖”)地貌,其外力成因是 作用(2分)。
(3)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当地水循环A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填“增大”或“减小”)(1分)。
(4)如果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则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夏季比冬季(填“高”或“低”),理由是(2分);
请描述夏季该海域盐度值的水平分布特点(2分)
高一年级十二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A 2.C【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彗星属于天体,A正确;彗星不属于行星际物质、行星、恒星,BCD错误。所以选A。
2.根据材料信息“这颗彗星目前正朝着太阳飞去,预计将于两年后抵达近日点。”可知,该彗星位于太阳系中,其所处的天体系统由小到大为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ABD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属于河外星系,C错误,符合题意。所以选C。
3.C 4.A【分析】3.月球与地球相比,因为没有大气,所以白天温度高,高达130多度,夜晚则低到零下180多度,故材料需要耐高温、抗严寒,①②正确;由于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及宇宙辐射较强,故材料需要能防强辐射,⑤正确;因为没有大气,所以没有阴、雨、风等天气现象,③④错误;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地球上的普通旗帜无法在月球飘扬,是因为月球上没有风,没有风是因为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大气是因为月球的质量较小,引力小,吸引不到大气。A正确,月球与太阳的距离较远、月球与地球的距离较近、月球没有液态水等与月球上有没有风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许多金属矿藏多出现在前寒武纪的地层中,所以大量的铁、金、镍、铬等矿藏往往存在的地层是前寒武纪地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A7.C【分析】6.根据地质年代的划分,前寒武纪是指古生代寒武纪以前的时期,大约经历了40亿年;古生代处于距今5.41亿年~2.52亿年,经历时间近3亿年,中生代处于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经历时间近2亿年,新生代处于距今6600万年至今,经历时间约6600万年,因此经历时间最长的是前寒武纪,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一般认为,早古生代早期,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现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温暖的海水里出现了多种动物,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海洋无脊椎动物,C符合题意;太古代后期出现了原核生物,还没有出现海洋无脊椎动物,排除A;元古代出现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还没有出现海洋无脊椎动物,排除B;中生代属于爬行动物时代,不是大量海洋无脊椎动物出现的时期,排除D。故选C。
8.B 9.B【分析】8.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等气体,B错误,符合题意;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尘埃是降水的条件,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D 11.B【分析】10.由图中等压面表示近地面等压面弯曲状况,由于甲处等压面向上凸出,可知甲地气压更高,气温更低;乙处等压面向下弯曲,可知乙地气压更低,气温更高,综上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由第2题分析可知,乙地近地面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应为上升气流,B正确。ACD中均有下沉气流,ACD错误。故选B。12.B【详解】水的循环运动是海陆间、高低纬度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缓解不同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并通过地表径流等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由此判断,③④正确,①②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3.B【详解】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4.A 15.D【分析】14.根据所学可知,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深,海水温度迅速降低;1000米以下,常保持低温状态。左图中,①曲线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读右图可知,丁曲线倾斜度最大,说明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C 17.D【分析】16.该段文字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因月球距离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风和海底地震与潮汐的形成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该段文字描述的是海啸,它主要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塌陷形成的。故选D。
18.B【详解】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断与洋流的关系,根据等温线弯曲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在根据等温线的数值(a
19.D 20.B【分析】19.甲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乙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雅丹地貌,丙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丁为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甲、乙、丙都是侵蚀地貌,只有丁是堆积地貌,因此D正确,故选D。
20.乙、丁两景观都为风力地貌,典型分布区域为西北地区,B正确;南海诸岛以海浪地貌为主,分布在沿海地区,A错误;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C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地貌广布,D错误。故选B。
21.C 22.D【分析】21.读图a左图可知,纬度向北递增,应为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水向右偏转,②所在河岸附近河水多、流速快,侵蚀作用较强,而①所在河岸附近河水少,流速慢,沉积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小岛最终可能和①岸连接;读图a右图可知,纬度向南递增,应为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水向左偏转,③所在河岸附近河水多、流速快,侵蚀作用较强,而④所在河岸附近河水少,流速慢,沉积作用更为明显,因此小岛最终可能和④岸连接。由此判断,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2.读图可知,图b中阴影所示的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弯曲河道的凸岸,排除AB;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凹岸附近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较强,凸岸附近河水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图中阴影部分为凸岸沉积作用形成的新河岸或河漫滩,排除C,D符合题意。故选D。
23.C 24.B【分析】23.根据图示以及材料中给出的等高距为100米,和图中河流与等高线的位置关系,可判断图中各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如下图:
因此E地的海拔高度为300~400米之间,C正确。故选C。
24.根据图示和材料中给出的瀑布落差为72米可知,F地位于瀑布下游,因此F地的海拔高度为200~228米之间,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为580米,F地与图中山峰的高差为352米~380米之间,因此最大高差不超过380米,B正确,故选B。25.B 26.D 27.C【分析】25.福建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题中提到榕树广泛种植,因此榕树应属于常绿阔叶林,B正确。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树种,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树种,针叶林为亚寒带气候典型树种。故选B。
26.榕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冠较大;材料中提到,每年有很多榕树被大风吹倒,说明榕树根系浅。故选D。
27.榕树被吹倒的月份应是风力较大的季节,结合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东南沿海台风频发的日期,可知8月份福州受台风影响频繁且风力较大,此时榕树最容易被吹倒。故选C。
28.C 29.C【分析】28.从图中看,①是腐殖质层;②是淋容层;③是淀积层;④是母质层;故选C。
29.由上题知,④是母质层,为疏松的风化碎屑物,是土壤中矿物质的源地。故选C。
30.D【详解】土壤的盐分随水运动,排灌结合,加强土壤盐分排出,引淡淋盐促进盐分向土壤深层迁移,排灌结合,引淡淋盐是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措施,D正确。选择覆盖物会抑制蒸发,不会加大蒸发量,如果加大土壤蒸发量则会加重土壤盐碱化,A错。大量增施有机肥并不能治理盐碱化,B错。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使得土壤盐分更易向表层迁移累积,会加剧盐碱化,C错。故选D。31.
(1)1 太阳
(2)① ① ② 温度太高
(3)色球层 耀斑 正 磁暴
【分析】
(1)图示反映的是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共有1级。
(2)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即图中的①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②是火星,即①和②之间。与地球相比,④行星不利于生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太近,温度太高。
(3)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M层位于太阳大气层中的第二层,是色球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当太阳黑子出现时,光斑也会出现,所以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该太阳活动放出的辐射能到达地球大气层后极易引起磁暴。
32.(1)横
(2)莫霍 古登堡
(3)地壳 地核
(4)特征:A(横)波突然消失,B(纵)波传播速度减慢。
原因:地幔为固态,外核为液态;横波无法在液态中传播,而纵波在固态中传播速度快于液态。
(5)软流层
(1)由所学知识可知,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且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A传播速度慢,且在约2900千米处消失,因此A表示横波。
(2)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的M为莫霍界面,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的N为古登堡界面。
(3)圈层C位于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E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核。(4)由图示信息可知,地震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减慢。主要是由于地幔为固态,外核为液态;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无法在液态中传播,而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且在固态中传播速度快于液态。(5)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3.(1)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有利于成云致雨。
(2)平流层 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
(3)D
(4)③ ④ 保温
(5)新疆多晴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白天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夜间气温低,可以减少糖分的消耗。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由于该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因此容易成云致雨。
(2)平流层天气晴朗,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3)低碳生活主要是针对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少碳排放可以减轻大气逆辐射,D正确;①代表太阳辐射,A错误;②代表大气辐射,B错误;③代表地面辐射,碳排放减少可以减弱地面辐射,C错误。(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温室大棚内,大气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面辐射,这样就能保持棚内的温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头上热滚滚指太阳辐射强。该地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因此头上热滚滚。脚下冷嗖嗖是由于该地海拔高,地面释放的热量较少。
(6)瓜果香甜是因为积累了大量的糖分。新疆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白天制造的糖分多,夜间由于温度低消耗的糖分少,加上长期充足的光照,瓜果香甜。34.(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水汽输送 跨流域调水
(2)河口三角洲 流水沉积
(3)增大
(4)低 夏季降水量大 河流径流量大,入海淡水多,稀释海水盐度由河流入海口向外盐度值升高(或离河口越远,海水盐度越高)
【详解】(1)由示意图知各环节分别是:A是径流、B是海水蒸发、C是水汽输送、D是降水。故此图是海陆间的大循环。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建水库、开凿运河、跨流域调水、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都会引起水循环的变化。农业的发展、围湖造田、森林的破坏,也会引起蒸发、径流、下渗等过程的变化。城市和工矿区的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也可改变本地区的水循环状况。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可能会导致洪涝灾害、地下漏斗、地上的断流,次生盐渍化,水质恶化、沿海海水入侵,干旱化、盐渍化等环境问题。在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水循环问题中,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是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
(2)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和“调节器”,它调节了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冷暖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水循环是“雕塑家”,它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象。水循环是“传输带”,它是地表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流水的侵蚀形成V形峡谷、瀑布如长江三峡;流水的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流水的沉积在上游形成山麓冲积扇,中下游冲积平原,入海口处形成河口三角洲。海水的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等,如美国五大湖。
(3)大量砍伐植被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径流泥沙含量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增多,湿地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危害。
(4)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洋流等因素。①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②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③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④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淡水注入多,盐度夏季比冬季低。离河口越远受淡水稀释的影响越小,盐度越高。地理中的某些海区的盐度变化,需要将以上几条综合起来考虑。例如,盐度最高的海域并不在降水最少的极地地区,而是在降水偏少、蒸发偏大、河流注入也少的副热带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并不中降水最多的赤道附近,而在降水丰富、蒸发较小、河流注入较多的波罗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