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高二理科政治试卷
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8、“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表明()
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C、世界文化将取代各国和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9、黄梅戏,旧称采茶调或采茶戏,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其后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
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安徽主要的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在当代的真正繁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剧目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的挖掘和翻新上,剧种的活力还应体现在进入当代题材时仍然充满自信,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这给我们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的启示是()
2、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A.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
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B.对待传统文化应怀着敬畏的心理,保持其独立与完整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应坚持联系的观点,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结合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发展的观点,任其随时代发展自生自灭3、2008年7月6日,中国“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正式列入世界10、2011年2月15日,当日为农历正月十三,在杭州孔庙举行主题为“穿汉服诵读《弟子规》”的迎元遗产名录。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宵活动。80名青少年和成年人统一身穿汉服、提灯笼结对迈入孔庙,集体诵读《弟子规》等经典诗词选①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下列对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②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B、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③能够展现中国以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D、只要继承了传统文化必定能实现发展 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1、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4、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将组建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其原因在于()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12、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潜移默化的B、深远持久的C、愉悦欢乐的D、健康向上的5、对文化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理解正确的是()13、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①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又表现在民族和国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家的历史中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
14、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A.差异性B.民族性C.区域性D.包容性
()
15、中国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月亮的运行规律而制定的历法就叫阴历,即夏历,从夏朝就开
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始用,40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过的仍然是阴历年,不管是大陆,还是港、澳、台。这着重说明的是传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统文化的:()
7、“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A.相对稳定性B.民族性C.与进俱进D.一成不变
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6、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2.2亿中小学生将继续通过收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共上《开学第一课》,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①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③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④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益阳市第十七中学201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理科政治试卷(问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18、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理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________继承()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19、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B.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传承性
C.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20、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A.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B.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
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
21、“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能够看到()①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多种手段②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媒介才能实现③大众传媒能够完全超越时空局限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22、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23、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①世界观②人生观③价值观④发展观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4、韩愈《师说》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体现了()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文化具有继承性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25、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们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26、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举行。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两岸形成“共同建议”说明()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B.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27、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民族精神是—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B.文化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先进文化才能反作用于社会D.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29、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0、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
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二、非选择题(40分)
1、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10分)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力,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10分)
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下列是一组对开幕式的评论:
市民甲:太棒了!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市民乙: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市民丙: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10分)
4、2009年6月26日,由四川省什邡市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在后重建步伐”知名专家及主流媒体座谈会在什邡市举行。与会专家指出,“抗争救灾精神”无时不刻不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总能克服困难,赢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研讨,将成为中国面对各种各样困难的理论武器,对灾后重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具有深远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第二篇:哲学-辩证否定-2010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政治试卷
2009-2010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政治试卷 命题时间:2010年4月28日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2009年7月27日,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引用了中国先哲孟子的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D.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2.2009年12月1日,教育部、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如果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即可实施停课。材料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客观性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科学理论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将从更深层次上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链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半小时经济圈”将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一体,南北文化、港澳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这体现了 A.要根据实际需要去建立和创造联系 B.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C.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事物间的联系推动世界的永恒发展
4.图10所示漫画说明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基础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5.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这表明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8.漫画《如此“亡羊补牢”》:我国一些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却以“拒绝新闻采访”为解决之策。从哲学上看,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下列关于联系的客观性表述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特点,受人的意识控制
④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在我们身边,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从对孤寡弱残人士的照顾到城市交通秩序的维持,从法律援助到心理咨询,无不出现他们辛勤的身影。“志愿者”们用实际的行动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人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④人生价值就在于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认可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高中学生要学会在紧张学习中寻找快乐,在挫折中体会经验,在细节中感知方向,在进步中品味幸福……紧张学习需要哲学指引,这因为
A.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与精神动力
C.哲学是指引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D.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与提供具体的方法
1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12.某校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不要问父母和长辈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做了些什么;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但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社会与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但要问自己为社会与国家做了些什么。”该倡议体现
①有价值的人生不考虑个人利益
②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实现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4.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人数”问题,而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要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国家人口思想的变化说明认识具有 A.客观性 B.规律性 C.反复性 D.无限性
15.对漫画《加强学习》所反映的问题,认识错误的是 A.人的思想动机产生的物质原因是社会存在 B.人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C.社会存在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
D.所有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6.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17.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上材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2009年9月26日,深入基层、连续数月辗转战斗在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和“扫黑除恶”战线上的重庆市公安局研究室民警程明,因过度劳累,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性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不幸光荣牺牲。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重庆市公安局给程明追记个人一等功。这说明
A.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19.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是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可以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即积极的心态或消极的心态,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或失败”。这启示我们
A.要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想问题办事情的态度决定成败 C.联系是普遍的、主观的、有条件的
D.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20.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09年,我国“三农”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基础支撑,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还会进一步加重,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有些还难以预料。这体现的主要哲学道理是: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内外因的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 D.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21.会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草原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确保,二继续”从哲学上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真理是客观的和永恒的 D.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22.2010年要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3.2002年中国与东盟启动自贸区谈判,2003年正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2004年签署《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签署《服务贸易协议》,此次《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成功完成,自贸区在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自贸区建立的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
《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诸葛亮命马谡镇守街亭,马谡刚愎自用,自恃“吾素读兵书,丞相诸事尚问于我”,非要屯兵于山上,称“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结果,被魏军断了汲水之道,导致街亭失守。斩马谡之后,孔明大哭不已。问何故,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24.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 ①亲身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必要 ③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5.诸葛亮被人们当作智慧的化身,尚且深恨“己之不明”,可见 A.人们不可能正确认识事物 B.人们的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C.人们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实际 D.人们的认识总是超前的 2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7.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2009年全国选择了10%的县(市、区)试点新的农民社会养老计划。只要“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农保”
28.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要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试点,使试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而为在全国逐步推广奠定基础。这种工作方法是
①“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②“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
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因地制宜” 的工作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中央财政对西部省份将按照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80%给予补助,对中部地区,该比例为60%,而对东部发达省份,补助的比例逐省确定。这体现了
A.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0.“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31.(20分)材料一:2010年3月16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中科院院士吴新涛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正是在这些杰出的科技工作者的引领下,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省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福建,使创新成为福建人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创新变为财富
材料二:有专家认为,福建特色是福建发展文化产业的传统依托,但过于偏爱和依赖“闽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使福建的某些文化产业难以走出福建。因此有人认为:提倡创新精神,就要解放思想,敢于否定一切
⑴从哲学上说,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福建人积极的生活态度”?(8分)⑵如何理解:“提倡创新精神,就要解放思想,敢于否定一切”(12分)
32.(24分)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
材料一:某校高二(4)班同学由此开展了“本地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综合探究活动。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在当前眼镜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本地的眼镜产业却逆市上扬,红火不已。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同学们特地将本地与同为眼镜制造重地的A地眼镜发展情况做了比较。
A地眼镜产业 本地眼镜产业 品牌 数千个牌子基本没名气 品牌意识强烈,精心打造本地眼镜品牌
技术 主要承担国际分工 中的加工环节,自
主知识产权相对较少 配套能力比较强,有自己的技术专利 竞争 企业单打独斗 政府引导,整体构筑产业链
市场 主要依托国外市场 立足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现状 出口不畅,产业不景气 逆市上扬,红火不已
(1)请你结合上述图表,从哲学角度为A地此类产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12分)材料二:2010年4月22日,上证指数再度失守3000点心理关。中国A股市场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最大牺牲品。A股市场短期跌幅巨大,达到70%。但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新兴A股市场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一个危机,如果处置得当,吸取教训凤凰涅槃,这个危机可以演变为新的契机。在这场全球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我们清醒认识到:要实现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就应该抓住机遇、兴利除弊,以创新思维,着重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及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制度
(2)上述材料中的认识和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12分)
33.(9分)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8日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中央全会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促进我们党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路前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9分)
34.(10分)我校高二(2)班学生利用综合实践课对全校同学作了一次专题调查,了解到以下一些情况:目前社会低俗文化泛滥对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污染,如在学生中,星座文化、口袋书等十分流行,以消费欧美、日韩文化产品为时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品不屑一顾。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确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你确定这一课题的理由。(10分)
35.(12分)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作为闽江的源头,武夷山以清澈的九曲溪和苍翠的青山闻名遐尔。然而,过去一段时间内,上游山区的水土流失,曾让闽江“喘不过气来”。为了保护母亲河和生态的完整性,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征求林区广大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林权制度改革,改“木头经济”为“旅游经济”,极大地调动了林农种树、护林、养林的积极性,促进了林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民众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科学发展的甜头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12分)
同安一中2009-2010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政治参考答案
32.(1)请你结合上述图表,从哲学角度为A地此类产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12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地相关产业应立足自身实际,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尊重客观规律。A地相关产业一定要认真研究本产业的发展规律,避免盲目发展。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企业之间应整合相关资源,以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或整体部分关系)
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地相关产业既要注重发展的客观和主观条件,也要把握事物的内部和外部条件。(若从其他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上述材料中的认识和要求是如何体现矛盾观点的?(12分)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对中国新兴A股的影响,认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体现了用一分为二观点科学分析。(3分)
②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金融危机使我国股市面临挑战,如果处置得当,吸取教训凤凰涅槃,这个危机可以演变为新的契机。(3分)
③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应科学认识和具体分析自己的国情,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金融政策制度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3分)④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着重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及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政策制度体现了这一点。(3分)
33.(9分)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9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
第三篇:高二政治教学计划(理科)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政治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赵艳艳
任课班级:高一3、4班
高二1、2、3班
2017年3月6日
本人今年担任高一级3、4班,高二级1、2、3班理科科政治教学,为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使教学活动有针对性、时效性,根据学校2017教学规划和要求,结合本学期学科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高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知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国家进行政治建设的目的和状况。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觉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政治学知识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方向,在我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二:根据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逐步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面对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和道路。
二、教材分析
在《政治生活》内容里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是教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怎么样建设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是让学生懂得嘹望国际政治。此书本的编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统一,注重思想政治发明感想的引导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突出政治与生活的联系,构件以生活为基储以学科为支撑的模块课程,强调课 1 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学校坚持以德育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活与哲学》全书有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思考日常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分哲学两大阵营;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确理解运用矛盾分析法,树立创新意识。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马克思正确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但是其对高中生活而言第二个学期也只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由于他们还处于青春成长期对新鲜的事物又极其感兴趣,尤其是对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带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羡慕的心情,可塑性较大,比较容易引导,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于初中阶段,学生背诵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形成不喜欢背诵的习惯,这样导致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临时抱佛脚,自我学习能力差,缺少分析问题能力和意识,这样是并不利于高中教师的教学。高中教材相对与初中教材难度有较大的改变,有一定的深度,政治知识又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形成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很难再去培养他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加重,这给老师组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高二学生在初中和高一期间,通过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已经受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心理、道德、法律、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思想方法等教育,同时通过其他学科学习接受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奠定了知识基础。高二政治——《哲学常识》,属于一门比较抽象的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学生学习理解有较大的困难,不容易掌握;加之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较薄弱,尤其是知识水平与知识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厌学情绪严重存在,社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加剧了学生对哲学的学习难度。
四、教学措施和要求
1、重点工作:本学期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措施:
(1)根据该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效率。认真备课,加强集体备课,备好学生,提高上课效率。
(2)加强学生课后辅导,及时解决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避免因累积而厌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真正认识政治学科,改变初中政治的原有习惯,学会理解记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政治。
(4)尽可能的在课堂上组织更多的兴趣活动,让枯燥乏味的政治课能够在每一个学生眼里成为一节生动的活动课,让学生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和认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从而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成绩。
五、教学进度表(见附表)
第四篇:高二理科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们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转眼间,孩子们高二上学期已经过半。在各位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在各位任课教师的悉心教育下,很多同学各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材。
一、介绍会议议程安排
1.班主任就这一阶段教育教学情况向大家作一个汇报,并结合学校要求针对班级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近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谈谈家庭教育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希望得到各位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2.由时昊同学向各位家长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 3.对家长提出
4.家长自由发言,对学校和班级提出要求或建议;
5.大家互相进行交流,家长咨询学生在校情况、反映学生在家情况。
进入高二上学期,我们的学生担负着异常艰巨的重任。首先,面临高中阶段所有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事关能否以一个合格的高中生身份参加高考。其次,随着高考时间的提前,高二要提前介入部分高三内容,以便给高三留足足够的复习时间,这样一来,从内容到作业、考试,都将渗透高考的要求。因此,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掌握好相关知识,养成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习惯,就意味着高考成功了一半,所以,抓好高二这一关键学期,意义极为深远。为了完成各项任务,顺利实现高中阶段这个重要的转折和过渡,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做好思想动员和监督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尽快从假期中转变到学习中。2.加强班委会建设,抓好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3.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品质素养。4.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和学生交心,注重内心深处的感化。5.有问题积极与家长沟通和联系。三.向各位家长通报一下班级成绩情况 ……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本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和期中考试进行比较,成绩情况分析如下:
1.班级前十名同学:…… 2.连续进步同学:……
还有一些同学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指出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走出困境,争取取得进步。在高二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们高三有一个高的起点,为高三总复习开个好头。
接下来,由时昊同学向各位家长介绍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校教育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尤其对于进入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说,除了学校教育还需要父母的关注。因为从教育的全过程来看,无论是在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上,还是在教育的对象和情感上,家庭教育始终占有特殊的优势地位,其潜在能力是巨大的。有这样一种现象: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所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学习,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种分化的原因,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配合上。学校教育永远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1.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二以后是孩子们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们将来的走向。另外孩子处于青春期,变数较大。这时,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悉心引导。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询问学习情况,不能等成绩出来了,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心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关注青春期的早恋问题,目前我班也已经发现这类问题的存在。这类问题出现是很正常的事情。男同学往往更加主动,但是决定权却主要是掌握在女同学学的手中,因此女生家长尤其要注意这类问题,正确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恋爱观,一定不能避而不谈。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光老师教育是不行的,家长更应关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注意方式和方法,避免产生激烈的对立局面。2.要教育学生遵守纪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上网、带手机进校园、留长头发怪发型、早恋等。班级里个别学生讲脏话、喊别人外号、甚至在纸条上写些脏话、走读生迟到、将早饭带到班级吃,甚至给住校同学买早饭到教室。这些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教育孩子在学校服从老师管教,尊敬老师、不顶撞老师,我们的老师无论是教学教育上还是在做人上都可称得上一流的,因此应相信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相信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教育孩子遇事多做自我批评。在孩子和其他同学发生口角或矛盾时,述说自己受到的委屈时,先让孩子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帮孩子说话,不然会纵容孩子的缺点。受到老师批评时,要让孩子分析:班主任和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是老师找自己你的茬吗?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任何时候严格要求都对学生有利,老师的批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表扬是爱,批评更是一种爱。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说的话有时并不一定是真实可信的,要相信老师的话,并请家长能主动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了解真实情况,相信很多误解通过沟通是完全可以消除的,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加强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密切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每学期的家长会,解决不了什么根本性的问题,事实上想通过家长会解决很多问题也是不现实的。有时一些特殊情况或突发情况仍然需要家长通过电话或到学校面谈等不同形式与老师联系,使得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取得一致,形成一股合力。
5.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一个成天吵架问题成堆的家庭是无法教育好孩子的。家长要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创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起码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琐事干扰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
各位家长,尽管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离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希望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接下来是科任老师交流及家长自由发言时间,请各位家长对学校和班级提出要求或建议,同时大家也可以互相进行交流。
第五篇:高二理科政治会考复习材料
高二理科政治会考复习材料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哲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
3、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作出肯定的是可知论,而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观点:意识是本原的,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重要性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2)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世界物质性原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③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2)静止的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有关规律的原理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①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5、有关意识的原理
(1)内涵:①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内容(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2)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 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如何做: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重要性:是我们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8、有关实践的原理
(1)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 ①含义
②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实践的发展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C、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9、有关真理的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构成、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确的,即只有一个真理。)
(3)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 理应该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
(4)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5)(真理)认识过程的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各种条件制约,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联系观
(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4)联系的多样性:
①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客观、主观条件,有利不利条件、内部外部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5)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整体由部分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性作用。
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6)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
②掌握系统化的方法
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普遍的。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新事物必然 战胜旧事物。)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A、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 过程;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C、旧事物绝不会自行消亡,它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 杀新事物。)
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 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矛盾观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重要性(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要求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要看到主要矛盾,抓重点。
②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③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要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区别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把握关键性词语: a.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等。
b.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①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辩证否定观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A、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B、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①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紧密联系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A、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和落后的思想观念;B、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观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注: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详见考纲 P113 11.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详见考纲 P113 11.2)
(2)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3)社会发展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2)①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详见考纲P113 11.3)
②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4、价值观的内容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总)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表现: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详见P114 12.2)①含义
②特征:社会历史性。
③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④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详见考纲P114 12.2(3)(3)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的尊重和满足。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美进步事业的贡献。(4)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