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足球论文7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现阶段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队伍状况、训练和竞赛系统、经费投入、训练理论和法规建设等五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发现: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及培养规律,急功近利;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等是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407—04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尽管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水平自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面对世界足球运动迅速发展形势和未来我国足球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水平,完善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体系,是目前中国足球界必须面对和重视的课题。而总结职业化以来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借鉴足球先进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成功经验,根据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技成长规律,加大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工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有序、健康地发展,是实现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证。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
1.1训练管理体制 1992年足球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各地足球运动管理机制的转变,打破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体委系统省、市足球代表队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实行了以俱乐部为主体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我国传统的三级网络训练管理体制。
随着足球改革的进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投资比例减少,社会投资比例增加,改变了过去仅靠国家拨款的单一渠道,调动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后备人才培养越来越依靠市场,实行经济核算,讲求投资效益,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和足球协会的管理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组织、协调和业务上的指导。从而使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在我国现行的的多元化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有以下四种体制:
1)职业俱乐部体制中的后备梯队系统建制。一般包括u—19岁、u—17岁和u—15岁三级后备梯队和由俱乐部主办的少儿足球学校训练体制。在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初,中国足球协会明确规定,各级职业足球俱乐部必须建立自己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管理体制模式的后备人才培养梯队,并以此作为职业俱乐部的必要条件,同时设立了一系列相应的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体系。由此,与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相对应的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体系开始形成。这一措施对促进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转型,规范青少年梯队建设,增加青少年足球投入,调动青少年足球队伍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2)省级运动会代表队和市级运动会代表队训练体制。目前国内许多省市在某种程度上还保持和沿用以往的省、市足球代表队的竞赛、训练管理体制。这种训练体制主要由各省市体育局负责管理,由当地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即足球协会具体组织实施。运动员以省级运动会或市级运动会规定年龄为标准,在本地区的业余体校、足球重点中学和业余足球俱乐部进行选拔组队,并集中管理进行训练和比赛。该训练体制以省运会或市运会甚至全运会为目标,完成目标后队伍解散,一部分运动员进入职业俱乐部,另一部分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或自谋职业。
3)各类业余俱乐部青少年训练体制。业余足球俱乐部主要是指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组织的业余青少年足球训练。有自发的,也有个人或单位组织的收取一定费用的业余足球训练。90年代后期,由于国内“足球热”持续升温,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对足球的兴趣,他们自发地寻求相对专业的足球训练和比赛指导,但由于训练体制转轨致使现有的场地、器材、教练员等资源配置相对滞后,原有的业余训练体系一时无法满足大量青少年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愿望,他们的需求刺激了足球业余训练市场的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业余足球俱乐部有偿训练开始出现。
4)足球学校青少年训练体制。足球学校一般由个人或集体出资兴办,或依托普通中学,或学校自设文化课学习系统,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运动员通过一定的考核进入学校进行训练、学习的一种完全自费形式的全日制集中训练、学习、管理模式。伴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员职业也逐渐成为一种朝阳职业,同时中国高等教育消费需求高涨,使很多学生家长把培养孩子的目标转向了足球运动员,在这种情况下,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建立起来。
1.2队伍状况
1.2.1运动员队伍状况 目前我国青少年足球队主要包括两个系列,即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竞技系列队伍包括15个中超俱乐部和13个甲级俱乐部以及部分省级足球协会、足球重点城市、行业体协的青少年后备梯队。该系列共有129支运动队,运动员约3000人。竞技系列年龄划分是依据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年龄标准设置,以每两岁为一个年龄梯次,一般分为u—
19、u—
17、u—15三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拥有运动队40余支,运动员约1000人。
普及系列队伍主要以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青少年运动队为主,包括U—
18、U—
15、U—
13、U—11和U—9五个年龄组,共有运动队约3670支,运动员约90000余人。其中u—18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260支,运动员6500人;u—15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380支,运动员9500人;u—13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930支,运动员23 250人;u—11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1000支,运动员25000人;U—9岁年龄组约有运动队1100支,运动员27500人。
而从1999年日本足球协会对全日本注册球队和注册运动员的统计资料来看,与日本青少年足球队和运动员的数量相比,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开展程度显得较低。
1.2.2教练员队伍状况 目前我国男子青少年足球队教练员也分为竞技系列和普及系列。竞技系列教练员执教竞技系列各年龄组梯队,教练员总数共约300余人。教练员主要来自一些退役的优秀运动员。
普及系列教练员执教普及系列各年龄组足球队,教练员总数约11000人。普及系列教练员成分相对多样化,有退役运动员,也有一些体育学院毕业的足球专业学生,及退休的老足球教师和老教练。与普及系列教练员相比,竞技系列教练员运动经历较为突出,对专业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从整体情况看,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
一、责任心不强等现象。据统计,在目前的11000多名各级各类足球教练员中,大多数是直接从退役运动员转成教练员的,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和后期学习,到目前为止,接受过c级以上教练员培训的仅有约3000人,绝大多数教练员特别是青少年教练员未参加过岗位培训。
有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经历但训练观念落后,对世界足球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教练员整体学历层次偏低,文化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并且缺乏后天职业培训和主动学习,虽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能力,但系统、全面、科学把握青少年足球训练规律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我国青少年队伍教练员的总体水平较低。
1.3训练和竞赛系统
1.3.1训练系统在职业俱乐部梯队体系中,u—19和u—17年龄段由于在训练年限和年龄上接近成熟,因此训练的组织管理基本是按职业队的管理方式进行,没有学业要求。u—15年龄段则是半日文化课学习,半日训练。而在普及系列的各类足球学校中运动员一般是半日文化课学习,半日训练。利用课后业余时间训练是业余俱乐部和中小学采取的主要形式。
与普及系列相比,竞技系列各年龄段运动队训练组织、训练要求、训练控制、训练安排相对更为规范、严格,训练的后勤保证系统更为充实、有力。但从整体训练看,两个系列都普遍存在着训练凭经验、凭感觉,科学化程度较低,训练的系统性、全面性不足,尤其是训练的成人化要求,忽视了青少年身体、心理和智力特点,针对性不强,指导思想不突出,训练要求、训练手段和训练内容的年龄区别不鲜明、特点不明确,致使训练效益不高,训练成材率低,运动员缺乏个性特点。因此,依据足球运动员竞技成材规律,遵循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按照比赛的客观规律和实战需要进行科学训练是目前提高我国青少年运动队训练水平的一个必要前提。
1.3.2竞赛系统 我国青少年足球的竞赛体系。列两个系统。竞技系列包括u—
19、u—17和u—15三个年龄组的比赛,每个年龄组在年度联赛选拔赛的基础上,各选拔出前32支队参加各年龄组分阶段的赛会制联赛;u—19年龄组联赛全年分三个阶段进行,每队每年参加正式比赛约32场;u—17和u—15年龄组联赛全年分两个阶段进行,每队每年参加正式比赛约25场。
普及系列比赛是竞技系列之外的u—
18、u—
15、u—
13、u—11和u—9岁五个年龄组比赛。u—18和u—15年龄组比赛为标准场地的11人制;u—
13、u—11和u—9年龄组比赛为小场地的7人制、5人制或4人制。
1.4经费状况 经费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绝大部分俱乐部每年经费支出,主要是保证或维持一线队伍的训练和比赛,对青少年梯队的投入十分有限,而各省市更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和扶持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15个中超俱乐部的梯队建设相对较好,经费来源固定并有所保证,有能力保障二、三线队伍的训练和比赛,而13个甲级俱乐部则基本能够维持后备梯队的训练和比赛。各省市全运会代表队和一些隶属省市运动技术学校和足球学校的青少年队,经费来源一般靠政府的行政拨款、收费、临时挂名某一企业获取一定的赞助费用三种途径;业余体校和个别业余俱乐部则主要依靠收费来维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当前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战略性认识。大量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不断涌现是足球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关键。世界各足球强国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予以了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足球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适应现代足球职业运动发展规律,培养途径不完善,代价昂贵。尤其是形成市场调节机制后,足球变成了富人游戏。很多有天赋的青少年由于承担不起巨额的学费而失去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机会,而很多进入梯队的运动员,又并非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由于足球学校和业余足球俱乐部的急剧减少以及学员的成材率较低,足球人口逐步萎缩。
3)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忽视青少年人才成长培养规律、优秀运动员成材规律。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很低,突出表现在很多教练员相关的知识理论欠缺,训练理念落后,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等。在科学选材上还很薄弱,目前虽然很多青少年教练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选材经验,也运用这些经验选出过一些好苗子,但是这些经验有的未经科学验证,又无定量指标,单凭主观判断,造成淘汰率高,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很大浪费。
4)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注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有些地方的队伍为了追求成绩甚至弄虚作假,虚报年龄。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基础薄弱,技术落后。
5)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落实到实处。运动员首先是一个社会的个体,因此必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首先要学会做人,否则将来很难成为我们所需要的足球人才。其次,并不是每一个人最后都能成为职业运动员,要为今后的生活进行知识储备,因此,文化课的学习也显得非常重要。而现实中这两个方面做的极为欠缺。
6)经费不足是困扰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影响到训练、比赛,拓宽经费渠道是今后青少年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7)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地区差异性很大,不利于我们足球运动的发展。
8)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教练员队伍建设滞后。一方面应加强教练员在足球理念、训练理论、青少年运动员竞技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在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上建立和健全教练员培养、评估与奖罚机制,使教练员培养和使用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建议
1)以扩大足球人口和提高运动水平为目的,以发现培养足球人才为宗旨,以提高足球整体素质为根本;建立激励机制,调整训竟体系,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全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2)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并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3)对于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培养,不能只重视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所以应该坚持九年义务制教育,文化学习,课余训练,提高足球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4)向足球发达国家学习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成功经验,扩大足球普及程度,加大学校和社区的足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与新模式。
第二篇: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程度与国家足球运动竞技水平直接相关,这一点已被现代足球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足球强国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尽管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水平自我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面对世界足球运动迅速发展形势和未来我国足球事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水平,完善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组织管理体系,是目前中国足球界必须面对和重视的课题。而总结职业化以来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借鉴足球先进国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成功经验,根据足球运动发展规律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竞技成长规律,加大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工作宏观调控力度,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有序、健康地发展,是实现我国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证。
竞技体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育人才的竞争,没有雄厚的后备人才基础,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在竞技体育的竞争中就会始终处于下风。足球发达国家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非常重视,尤其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利用社会、学校、家庭、俱乐部的合力加大培养力度,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国家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世界足球强国之所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都以战略的眼光对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因此,研究青少年足球运动对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现实意义。
1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基层教练员队伍薄弱
1.2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不平衡,资金短缺
1.3政策力度不够
1.4青少年球员的出路得不到保障
1.5现行的教育体制束缚着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
1.6缺乏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的整体规划
1.7没有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2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问题解决对策
2.1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2.2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市场意识,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2.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4积极鼓励和引导俱乐部与普通中小学合作培养足球后备人才
2.5构建科学的训练、竞赛体系
第三篇: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监管当局依法监管是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金融监管的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发生,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保障金融体系的运行安全,保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模式限制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在分业监管的实施中,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协调机制也使金融监管不能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实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体制框架,分别由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施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前几年对加强金融监管特别是纠正金融业的“三乱”,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其一,降低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成本。我国的存款类机构(银行、信用社)、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在资金融通、清算上都由人民银行管理,其外汇业务也由外汇管理局监管,在业务上有一定交叉,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往往造成有的金融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出现监管“真空”。或有的金融创新得不到监管当局的认可,阻碍了金融业的发展;其二,限制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全球金融正呈一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分业经营使我国银行不能开展综合业务,今后很难与国外银行平等竞争,制约了国内银行的发展步伐;其三,不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和监管趋势。目前,许多国家为适应金融一体化趋势,纷纷对过去的多元化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单一的监管机构,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事实表明,这种做法提高了监管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在我国,已允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拆借、债券回购,以股票质押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市等。可以预见,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合,分业经营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分业监管将失去存在的基础,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障碍。
2、金融监管内容重点不突出,监管内容不全面。金融监管内容和范围狭窄,监管乎段落后。
一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偏重于合规性监管,忽视风险性监管。二是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内
容过窄,仍局限于存贷款、结算、信用卡等业务,已不能涵盖全部金融业务;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滞后,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未及时纳入监管视线。三是金融监管范围缩小,一些准金融机构和准金融业务未纳入监管范围,如将彩票市场、社会集资等监管业务逐步移交给其他部门监管;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的准金融业,如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分散于不同的部门经营和管理,未纳入统一的金融监管范畴。在部门和地方利益驱使下,这些业务开展的状况十分混乱,有的地方出现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隐藏较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监管方式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监管手段陈旧。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不健全。
首先,在市场准入、业务范围、日常业务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虽然近两年开始试行非现场监管,但其方式还不完善,监管的有效性很低。其次,监管手段陈旧,科技水平低,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脑联网,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第三,对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监管经验不足,尤其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处理缺乏成熟经验,许多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第四,利用社会力量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尚未起步,对外部审计师的利用几乎是空白,对如何利用外部中介机构实行金融监管缺乏相应的制度和法规。第五,金融监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下降。
4、金融监管人力资源严重稀缺,金融监管能力偏低。监管人员素质不全面,高素质人才缺乏。
尤其是基层人行,队伍结构上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中低学历者多,高学历者少;了解传统金融业务的人多,掌握现代金融业务的人少;从事具体业务操作的人多,从事金融监管研究的人少;具有某项知识和技能的人多,全面掌握金融、法律、外语、计算机知识的人少。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是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支行的主要职责,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如下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1、金融监管理念尚有一定的缺失性。当前,人民银行在实现由合规性监管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上成效明显,风险监管已成为工作重点。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①监管目标理念
较为单一。②市场约束理念不足。经济金融市场化、一体化日渐深入的情况下,市场约束有助于加强资本管制的效果,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为此,新的巴塞尔协议框架把市场纪律和约束力确立为资本监管的第三大支柱。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对市场约束理念的引入尚付阙如,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等参与对商业银行的审计、检查也乏善可陈,从而使得监管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③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有待加强。
2、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留有缺陷,需要改进。基层人民银行普遍推行了金融监管责任制,有利于规范监管行为,提高金融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但从实践来看,监管责任制度创新的实际效果与设计预期具有一定的反差,其缺陷主要表现为:①监管责任制有些规定不明确具体,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②监管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不相兼容。③监管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滞后,影响其可操作性。
3、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与监管需求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大部分县支行的原合作金融管理股、金管股、调统股已合并为金融机构监管股,由于中心支行原对应的科室仍各司其职,故县支行原各部门人员继续履行原有职能,使得某些支行员工产生了错误认识,致使县支行金融监管合力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另外,基层人民银行其他部门的人力、物力基本占用了支行总体力量的大部分,而履行基层央行主要职能的金融监管部门仅占支行总体的少部分,与内设机构合并后监管任务加重的实际状况不相适应。
4、金融监管的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滞后,制约监管效率的提高。依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一系统都不是独立和封闭的,其内部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影响的,且与其他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决定于区域内的各项因素,也与邻近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质量、风险程度等相关。故而,建立起基层央行与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分支机构间、基层央行与证监会和保监会分支机构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联手监管,有利于构建牢固的金融风险“防火墙”。
5、金融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和人员素质有待改进和提高。当前,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很大程度上限于领导的评价和看法,监管人员的选配、调动主要取决于各级领导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全面、准确地考察选配人员的业务监管能力,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管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来实现监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冲击和震荡将是全面的、深刻的、久远的。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开拓,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迅速提高
央行金融监管水平。
1、加强对国际金融知识、国外金融法律、国际金融监管原则、国际金融组织规定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改变目前对国际金融发展和监管动态的研究集中在人民银行总行的现状,人行各大区分行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增加对国际金融形势的了解;各基层人行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学习研究国际上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特别是要根据我国金融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研究、借鉴国际清算银行关于银行业监管的有关规定;对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国际通用的监管准则,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监管细则,指导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
2、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现行《商业银行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对银行业监管的需要。要根据金融市场开放的现状、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设立和经营情况、国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进一步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框架。
3、改进和完善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应加强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在金融监管方面的协调工作,合理划分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和职责;同时,在保持分业的基础上加强各监管机关的沟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针对金融业必将实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未雨绸缪,为金融监管实现混业监管做好法律上、制度上、组织上和人才上的准备。
4、合理确定监管内容,改进监管方式,鼓励金融创新。首先,要转变监管理念,将谨慎的风险监管确定为央行监管目标,对金融机构法人以风险监管为主,实行并表监管,对其分支机构以合规监管为主。其次,要实现监管方式由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为主向非现场监管为主的转变,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非现场监管网络,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的风险监管,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减少金融管制,正确区分金融创新和金融违规,保持金融机构的竞争活力。第三,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金融创新业务和准金融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央行对全社会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防范金融创新和准金融业务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第四,要尽快实现金融监管手段的现代化,加强金融监管的电子化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第五,要充分发挥外部审计师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程序,促进非现场监管、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加强中央银行监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6、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外资银行的监管方面,要加强与在华外资银行的母国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的联系,严格审查外资银行的经营水平,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
严格审查其拟任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防止国外金融风险在我国的扩散。同时要加强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及时掌握国际上先进的监管准则、方式和手段,在人才培训、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方面提供国际合作,促进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大力提高监管水平。
同样根据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思路以供探讨:
(一)更新金融监管理念,树立和增强监管中的“效益、市场、系统、持续”意识。正确的监管理念是指导金融监管的有力指南,亦须顺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迁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由此,我们认为,在坚持原有合理的监管理念基础上,应结合新的形势需要,适当引入和增强新的监管理念内涵。①适当引入监管中的“效益”理念。对一些经济金融运行质量较差、金融风险积累突出的地方,人民银行应强化金融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稳定金融秩序,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一些化解显性金融风险已有明显成绩、经济金融运行较为平稳的地方,人民银行在履行好风险性监管职责的同时,监管重点宜有所倾斜,适度突出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指引,带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较好地实现金融监管宏观刚性和银行微观经营灵活度的协调统一。②树立“市场约束”的监管理念。有效的市场约束,是商业银行实行审慎经营的驱动力,也促使商业银行保持雄厚的资本基础以抵御风险,故可以作为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因而受到了国际金融界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市场约束要求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银行业而言,宜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方式。同时,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时,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的制约作用,引入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检查、监督、资信评级等,以提升金融监管的效能。③增强“系统、持续”的监管理念。人民银行在监管时应统筹规划,注意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衔接和良性互动,发挥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现场监管的查误纠错机制的作用,减少监管工作的随意性、突击性;深入研究银行业务的周期性规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特征,尽可能减少或杜绝无效监管,在持续监管中逐渐提高监管工作的质量。
(二)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责任制的制度安排。①完善监管责任制体系,增强责任制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工作中看,实现“授权定责、权责平衡”是确保监管责任制落实到位的关键因素。按照监管权限来划定责任,谁失误由谁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划分责任应明确、细致、具体,各级、各类监管责任人对哪些金融风险承担责任及责任的种类,应具体细化,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②改进责任制中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实行监管责任制后,监管者责任重大,从事监管工作具有风险性,应当建立绩效挂钩式的激励机制。同时,可施行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制、消极作为追究制等,实现激励与约束的有机兼容,使金融监管活力不断激发出来。③加快责任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及早制定统一、规范、具体的监管岗位操作规程,以明确分解和定位岗位责任;建立以内审、监察部门为主实行的监督制衡机制,以预防、纠正和处罚执法失当等行为。为减少年终考评的主观随意性,可采取以科学设定的指标考核为主、结合抽查核实、个人述职的方式,区别各级不同责任人而分类考核,并辅之以平时累积的监管过程情况材料、表格等进行综合性的监管考评。
(三)优化监管机构内部的人员配置,增强金融监管力量。目前,多数县支行的金融监管仍采取分组的方法,这不利于金融监管整体力量的有效发挥,可以将监管业务划分为现场监管、非现场监管和日常监管三个部分,以此来配备监管人员,发挥监管合力。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上向监管部门倾斜,增加监管人员所占的比例,以强化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
(四)加快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电子化建设的步伐,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当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及时就区域内的金融动态、风险状况、违法违规行为等互通有无、数据共享,密切监视毗邻地区的金融风险对本区域的可能影响,防范金融风险的蔓延;人行分支机构应在现有的分业监管格局下加强与证监会、保监会分支机构的联系、磋商,逐步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实行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以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
结合辖区和监管自身实际,尽早开发实用、有效的监管业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为辖内金融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科技支持;尽快实现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计算机联网,强化实时信息联系与数据集成,适时建立起商业银行监管信息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监控网络,促进监管效能的提升。
(五)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实施金融监管人员的资格管理,应当朝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主观性。为此,要制定金融监管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办法,逐步形成资格考试、竞争上岗的监管人员选任机制,把好监管人员的“入口关”。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应把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员工,注意好前瞻性、应时性和基础性培训的结合,鼓励员工深造,吸收学历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使得监管人员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加入WTO后金融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第四篇: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然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却越来越突出,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安全。在食品安全隐患之下,我们必须注意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要充分利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发挥企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公民作为主人翁的监督作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在面临国际环境的挑战,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做到不损坏公民的健康生命权,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社会。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存在问题;频发原因;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012年2月13日,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在《食品卫生法》颁布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工业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同时,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霍乱、伤寒等食源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食物中毒发生数量和中毒人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在食品原料种养、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仍存在。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特别突出,大致面临着五大问题。一是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二是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三全猪肉白菜水饺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三是食源性疾病问题;四是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4月,合肥、南京等多地的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一种吃多会致癌的食品添加剂)将猪肉变牛肉。五是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2011年6月底,“新华视点”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产业链,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1]
(二)公众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事关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现在吃饭吃出了担心与忧虑,人们常常发出感叹:“吃一顿饭容易,但要吃一顿安全的饭就太难了”!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
告的数据分析,市民的生活安全感特别缺乏。由于受到中国几乎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均存在着担忧。这导致了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抵达信任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由此可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已相当明显——接近于不信任,如若再发生什么食品安全事故,就将挑战公众底线了。
从近年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明显存在较大漏洞,宣传工作也不够到位。但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出现,并不代表有关部门形同虚设。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存在事实的一部分,而作为政府部门,在媒体曝光后,须有所反映。因此,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宣传工作还需加大力度,修补漏洞,做好本职,保障食品安全,尽可能让百姓不再“谈食色变”。
二、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分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积极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政府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处罚力度不够,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使得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丧失信心,造成了比较消极的社会意识,从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随之而来对人民健康安全的威胁,使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到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教训,制定相关措施来解决食品安全生产问题,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检验,又体现了认识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的发展道路——食品安全问题彻底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国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等社会权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依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现阶段的食品生产安全事故屡屡频发,不可不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噪音”,但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无法按正常健康的渠道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来获得利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除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因素制约外,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又一重要原因。政府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调节作用,我国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产销者还未形成足够的威慑力,食品安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国家缺乏对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和畜产品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或尚未制定强制性标准,使这些食品原料屡屡成为了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源头。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如果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政府监管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内在因素,那么国际食品生产市场的竞争就是造成食品安全生产问题的外因了。质优价廉的外国食品对国内食品市场造成冲击,加上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迫使本来发展维艰的食品生产企业投入更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只能想方设法竭尽全力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利润空间。
4、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大量涌现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问题,也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党在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暴露的问题也说明了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同样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认识过程,这是急不来的。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消极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积极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关法律规范不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工作丧失信心,形成了消极的社会意识,继而对我国的食品生产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相关部
门应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在食品生产行业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执法者素质,使之有法必尊,执法必严,使食品安全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使积极的社会意识得以重新树立,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接踵而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对群众造成了身体和经济损害,使人们认识到食品已经不安全,有关部门认识到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的紧迫性,形成正确的认识;面对此种情况,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措施应对食品安全事故并着手建立食品安全机制和民众监督体系,以确保食品生产和食品市场进入良性发展的同时达到保障群众的的身体和经济利益的双赢局面;相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时,应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建议,这样才能使食品行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保障群众的利益和健康。
(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利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政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法厂家进行严厉打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和社会权益;建立健全的食品生产机制和监督体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使食品生产者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创造社会价值,使食品行业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食品行业不可避免地碰到困难和挑战,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因此国家必须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加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政府要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搞好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面对外企的严峻挑战,中国食品行业必须联手以质取胜,而不能一味的减低生产成本;党对食品安全管理和发展领域需要一个不断深化并完善的过程,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逐步建立一个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实现责、权、利相统一的现代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在发展中找出食品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强壮自身,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416083793.二〇一二食品安全事件回顾[EB/OL]., 2012-5-2
[2] 苏婵.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EB/OL].http://,2012-03-20
[3] 胡卫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五篇: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粮食流通流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李静食工095班 摘要
在逐渐激烈的粮食市场竞争条件下,我国粮食流通面临现代物流的挑战,暴露出许多弊端,同时又有多年积累下来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要积极分析我国粮食流通的现状,发现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就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商机和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不仅能对我国的粮食产业及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积极地影响和保证作用,更是解决中国“入市”后粮食问题的重要手段,将力的推动中国粮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接轨,顺应国际粮食流通业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是一种符合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流通模式。
关键词
现代粮食物流现状问题改革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革,粮食购销已全面走向市场,粮食流通环境明显改善,粮食流通速度明显加快,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提高,所以一个顺应市场需求,大规模,高效益的新型产业应运而生—现代粮食物流。不难预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框架的确立,我国传统粮食流通业的许多特点与现代粮食物流业接轨中所发生的体制性障碍将日益显现,与现代粮食物流业的结构性摩擦将日益升级,所以解决我国在粮食流通领域的问题,突破以往僵化的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加快与国际接轨,是我们现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正文
一我国传统粮食流通模式特点分析:
从建国初期开始,人多地少,粮食紧缺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难题,尽管“以粮为纲”曾经打下时代的烙印,政府也曾千方百计试图解决粮食共给问题,但综合其特点不难看出传统粮食流通模式一直是按照短缺经济的运行模式设计的。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粮食流通模式的计划性
由于粮食长期实行高度的封闭计划经济。因此粮食流通也是全国一盘棋,无论收购还是销售,无论是调拨还是加工,均受制于计划这根无形的“魔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名单是粮食依旧沿袭了计划经济的经济模式,粮食流通效率并未提高流通规模流通组织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计划思想的约束。
(二)粮食部门思维的定向行
在计划经济时期马零食流通主要是靠政府统筹安排,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层层编制粮食调拨计划,国有粮食企业具体实施计划。粮食流通的目的、效果及费用全部由政府包揽。体现、企业不承担任何实际责任,也不直接体现经济效应,而是间接享受政府的费用补贴。因此,整个粮食流通全部由政府掌控,从上至下也就自然地形成了粮食部门两眼向上的思维定势。
(三)粮食购销范围的边界性
由于粮食长期执行“传统购销”政策,粮食购销范围对于某一特定的机构具有明确的边界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也不准越雷池半步,从而形成了粮食购销区域边界极强,管理者不能考虑“边界”管理范围以外的任何事情,无疑限制了粮食部门的发展空间。同时,受计划经济的束缚,粮食流通也一直徘徊在效率低,流通成本偏高的低发展阶段。
二实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粮食流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一)粮食商品流通不再受中家指令性计划的直接控制,而是通过市场进行相对的自由调节。
(二)粮食价格经历了国家统一定价,价格双轨制,到订购价与保护价并存,以及随后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和顺价销售的政策,直至今天部分粮食退出国家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推向市场定价的变化过程。
(三)不同所有制的粮食企业在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后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实行垂直的粮食收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一批非公司成分的不形式的多渠道,少环节的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化的大规模。
(四)由于资产纽带的制约和经营利益倾向的分离,传统的粮食流通渠道发生变化,特别是原有和国营粮食商业网络已失去昔日控制市场的能力多种经营成份的粮食销售商逐步成为城镇销售市场的主力。
(五)伴随着进入高速信息化的时代,粮食流通与粮食市场信息成为一对忠诚的挚友,并与现代化书融合在一体,粮食商品流通的速度超过以往任何阶段和时期。三我国粮食流通业面临的问题
(一)行业局限,区域分割,功能单调
政府对国有粮食批发,储运企业限制太严,既有粮食定购任务,粮食保护价的限制,又有各地工商部门对夸地区粮食购销限制,还有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企业面向市场跨行业经营的限制,这不尽导致粮食流通链萎缩,经营机制不灵活,服务单一,而且造成大量剩余生产能力闲置,资源浪费,市场分割,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与此相反,欧美,日韩等国的流通体系中,几乎不存在单一的批发业,其批发业已经发展以物流配送为主体的流通中心。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现代化,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一种现代流通形式发展起来,他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销售或消费,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批发企业。成为一条少环节,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通渠道。
(二)政府对粮食物流市场建设投入少,重视不够,对发展粮食物流缺乏统筹规划
我国粮食流通业竞争较强,许多粮食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协调和市场规划安排,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和资本优势,以致粮食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库存积压日渐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经营亏损包袱越背越重。世界上大多数地区1/3的物流运作是承包给第三方的,发达国家甚至达50%——80%。许多生产加工企业和零售企业都实行“零库存”,而把仓储、包装、运输留给物流配送中心代理。美国目前约有许多90%的日用工业消费品、20%的工业生产资料和绝大多数农产品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都重视对物流系统
建设的投入,并以优惠政策鼓励发展以网络为支撑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
(三)粗放经营,力量分散,设备利用率低
我国现有粮食的70%左右仍由国有粮食企业经营,在长期计划经济模式下,几乎每个国有粮食企业都建立了仓库、车队,搞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多,自备仓储和自备运输利用率低,成本过高,粗放管理问题突出。这与中国“入市”背景下企业市场化趋势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格格不入。
(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信息不灵,物流运行效率不高
不少国有粮食企业的设备使用多年,早已落伍,粮食经营手段陈旧,机械化程度低,主要靠人力加工,人力管理经营,以致费用大、成本高、效率低。据统计,中国粮食产后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2%-15%,如能挽回此项损失的50%,可供2000万人人口消费4年,相当于开发几百公顷的“无形粮田”。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粮食流通信息滞后、管理不善。而新兴的现代物流产业都以信息网络为主导,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广泛采用先进的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程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实行高效,便利的物流配送。
(五)经营观念落后,员工素质偏低,缺乏现代物流意识
许多国有粮食企业的员工们人沿用计划观念,面向上级,依赖国家扶持,用行政管理替代经济管理,忽视市场,缺乏物流服务意识,更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素质。然而,根据WTO有关协议,我国必须进一步开放物流服务业和粮食流通市场,国外成熟的物流配送企业将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经营观念,在我国广泛开展粮食物流配送业,这对我国传统的粮食流通企业势必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按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不少未经市场化改革和物流现代化改造的国有粮食企业及其员工,难免会在残酷无情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
四建立现代粮食物流模式的思考
粮食流通体制正从计划经济的时代,逐步向市场经济的时代过渡,市场调控粮食供求能力显著调高,粮食市场化运作改变了粮食原有的僵硬面孔,粮食与其商品一样逐步融入了社会大流通,积极研究和探索现代粮食物流已成为粮食仓储工作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加快培育粮食产业链
1在粮食产前要协助农业部门加强对农民选种、育种、栽培等技术指导和农资服务工作。
2在粮食产中要协助农技部门为农民提供防治病虫害等指导工作,并广开粮食信息渠道,为农民提供粮食行情,信息服务。
3在粮食产后,粮食部门要为农民提供粮食干燥、储藏、运输、加工等粮食流通服务工作。
(二)加快培育现代粮食物流市场体系
1选择在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商业氛围浓厚的城市,重点培育、扶持大中型骨干粮食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的思路重组现有资源,催生新的物流资源,提高其参与国际,国内粮食流通竞争力,增加辐射面,扩大影响力。
2在小城市,小城镇,重点培育面向零售网点的粮食配送中心
3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型粮食批发中心,向配送粮食及其制品的方向发展。
(三)加快粮食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
(四)加快实施粮食品牌战略
1粮食企业要树立品牌即资源的意识,鼓励支持粮食企业积极创立属于自
己的品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2粮食主要产区不仅要打响成品粮品牌,而且要打响原粮品牌。
(五)加快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六)加快粮食物流设施建设
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粮食行业要以“四散”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业。
(七)谋求与外资外贸企业合作合资,推进粮食流通的国际化
总之,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粮食物流的要求,实现物流业务流程重组。发现并改进我国现在在粮食流通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全面改革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粮食流通企业业务流程,变传统粮食流通重视功能管理,产品管理,存货管理为先代物流的过程管理,客户管理,信息管理。不断强化专属我国的竞争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化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印州 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以及引导物流业大发展.商业经济文萃,2011
2.曹正 改造传统批发商业,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商业经济文萃,2011
3.刘春浦 中国粮食流通业如何应对“入世”.粮食流通技术,2004
4.王遐见 论我国粮食物流管理体制的完善.经济体制改革,2002
5.张峻岭 散粮集装箱装卸运输的现状及技术发展研究.粮食加工,2009
6.唐蕾蕾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对策思考.现代商业,2009
7.邢小苗 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08
8.杨海民 粮食物流通道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
9.朱东红 福建省粮食物流现状及策略分析.物流技术,2005
10.廖红丰 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5
11.杜长乐关于我国粮食物流现代化的思考.农场紧急管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