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及意义
谈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及意义
在进行探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经验、教训及意义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的问题是:什么是苏联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如果仅就其内涵本身而言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从经济、政治、对外关系三个方面来讲。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其次,从政治上来看,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对内,它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而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大多数情况下又是由个人意志所操纵的。这就造成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再次,从对外关系看,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总之,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可见,制造和利用个人崇拜,正是苏联领导人用以指挥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法宝。
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也相应的可以从这三方面诠释:政治上,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在对外关系上,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搞大国沙文主义。
观点一:苏联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理论上缺乏创新,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
苏共建党伊始,列宁便强调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他认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的党,才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但苏共后来未能继承列宁这一思想,反而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其所制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到列宁、斯大林著作中寻找理论依据,对列宁著作教务式的解读和引用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模式,缺乏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和应变能力,无法回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进而丧失了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识别和批判能力。
二、经济上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落后,动摇执政基础
列宁时期曾不断调整经济决策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实现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斯大林上台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片面强调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衡,人民生活无法得到改善,社会不满情绪与日俱增。赫鲁晓夫上台后急躁冒进,违背自然条件盲目开荒,人民怨声载道。勃列日涅夫时期继续延续斯大林的经济模式,到其执政末期苏联经济已呈衰退之势。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也曾试图改革经济增长模式,但也未能摆脱僵化的体制。
三、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官僚腐败,执政体制问题突出
苏联社会的特权阶层产生于斯大林时期,最终形成于勃列日涅夫时期。战争年代为了稳定干部队伍采取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在战后继续得到巩固。赫鲁晓夫曾通过加速干部队伍流动性的方式以消灭特权,结果却适得其反。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干部队伍的政策,赋予各级干部程度不等的特权,直接诱发了特权阶层的产生,最终导致腐败成为苏联社会的毒瘤。
四、执政党建设乏力,组织松散,执政资源流失殆尽 在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他们都曾做过一些执政党建设工作,然而收效甚微。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民主集中制成为造成党内集权专制和官僚主义盛行的罪魁祸首。他主张党员进行横向联系,组织各种俱乐部开展活动。结果导致改组后的苏联共产党很快就失去了组织的原有优势,变成了拥有多个派别的松散的政治俱乐部,最终在反对派的进攻中败下阵来。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并不是苏共和苏联的独家产物,而是一种国际性现象,至今仍不同程度地遗留在执政的共产党内和尚在运作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观点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尽管存在许多弊病,但从制度角度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局部是错误的;从实践角度看,成绩是基本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失误和弊病,而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换句话说,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主义搞得不好,而是不搞社会主义的结果。
苏联模式还不能在经济制度上贯彻人民民主集中制,劳动人民对资源和生产资料没有处置权,对劳动果实没有分配权,背离了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最初理想,已被世界共运史证明不是真社会主义,而是一种骗取和利用人民力量建立起来的封建主义残余制度,他维护的是挂着共产党招牌的新官僚的利益。是比资本主义更落后的社会制度。因此最终被人民所抛弃。
第一,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应该是“三七开”,成绩是基本的,错误是第二位的。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改革,以克服错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断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那是没有根据的。
第二,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失误和弊病,而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换句话说,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主义搞得不好,而是不搞社会主义的结果。
苏联模式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科学预测错当成永恒的、终极的绝对真理;把纯而又纯的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商品和货币、实行计划经济等有关具体设想原封不动地教条地套到当代非西方社会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同时,理想建立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结果却演变成垄断的资本主义时代;理想建成一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所建立的共产主义社会,结果现实情况确实非西方落后国家。
苏联模式的失败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观点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是共产党人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丢掉了这些观点和原则,就丢掉了根本,丢掉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要坚持就必须发展,这就要求执政党在实践的时候,要以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要勇于纠正自己的失误,突破其中某些时过境迁的个别结论,在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这个理论。原苏共党始终停滞在早先的理论基础之上,就难以辨别各种新思潮中的错误观点,更不用提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至于最终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突破时过境迁的结论,在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这个理论。
观点四:发展是硬道理!要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处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进行阶级斗争的关系问题上,过分注重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列宁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列宁提出并实行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保留商品生产和货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多种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建立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后,却始终把阶级斗争看作是比发展社会生产力更为重要的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于是,阶级斗争在社会各个领域,一方面是首要任务,另一方面阶级斗争的范围和深度大大扩展了,最终导致阶级斗争扩大,错误地镇压和杀害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分子和栋梁人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实质上就是各国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本国实际,独立自主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创造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毕竟,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如果都套用同一种实践形式,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历史证明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不应该有必须共同遵循的模式,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及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经济建设才能得以良好进行,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原苏共党领导人虽都重视经济的发展,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没有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与发展,使其成为桎梏苏联经济发展的沉重枷锁。
观点五: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并且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在现代社会里,执政是每一个政党都必定会选择的基本政治目标,对许多资产阶级政党而言,这差不多就是全部目标。而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他们除了有执政的政治目标以外,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社会革命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无产阶级执政党就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围绕着执政问题,认真采取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领导和执政的能力得到真正有效地加强,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原苏共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始终存在问题,特别是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一系列改组以后,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执政资源、贺驭全局的能力明显变弱,最终步上败途。
同时要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和平演变”,指的是西方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这项战略在苏联演变过程中起了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苏联演变的过程看,由于在苏联国内、苏共内部存在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应力量,他们从内部配合了敌对势力的需要,从而促成了演变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说如果没有内应力量,西方的和平演变势力即便强大,也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但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及其领导者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应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不留给他们可乘之机。
观点六: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小结:
苏联模式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可惜是昙花一现。它给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留下长长的叹息。总结它的经验与教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模式,计划经济也不是社会主义唯一的经济模式。各国的社会主义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有的只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呈现出来的多样性的具有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共性与个性的基本原理。
第二,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最先进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先进的理论能指导实践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实践又反过来不断修正不科学的理论,相互促进、相互增长。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的改革,改革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体制。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当阶级斗争已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就要及时认清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所在,而要解决矛盾就要进行不断的改革。第四,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要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锋队的作用,这也就要求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党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第五,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注重速度、效率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注意解决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总之,苏联模式之于我们有深刻历史教训与借鉴意义,我们现在再来谈苏联模式,就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第二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检测
一.选择题1、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2、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3、《四月提纲》提出
A、把大型企业全部国有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4、苏俄新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是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5、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而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 经济制度不利于农业生产② 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④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6、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7、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含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D、借用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8、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② 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③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④ 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9、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加强了无产阶级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大型和重要的工矿企业允许资本经营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生产D、目的是 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0、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B、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C、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其弊端越来越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
1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的剩余粮食征收方式是
A、有偿征收B、无偿征收C、低价购买D、限价购买12、1921年苏维埃俄国出现严重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七年战争的严重破坏B、1921年的严重天灾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苏维埃俄国政治危机的影响
13、十月革命 后,苏维埃政权的哪项决定更具有策略性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B、由工人对一切企业实行生产监督
C、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D、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14、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5、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最基本依据是
A、从俄国国情出发B、利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C、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D、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6、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17、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A、卫国战争期间B、一五计划完成后C、二五计划完成后D、三五计划完成后
18、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
① 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② 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 ③后来这种体制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这种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9、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八一九”事件B、宣布实行多党制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公布D、《阿拉木图宣言》
20、导致苏联剧变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八一九”事件B、阿拉木图宣言》的签定
C、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D、明斯克协定的签署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
始的,„„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3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斯大林文选》
材料四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同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蜾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收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简括实施措施的原因。
(2)材料二是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
(3)斯大林认为“苏联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对吗?为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三、四及相关知识,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材料二我们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最初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商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办法,也刚刚开始实行。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这件事,也是这样。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概括的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产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摘自《世界史现代部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
三、问答题
23、简析十月革命后至“二战”前苏俄(苏联)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的背景与作用。
24、有人说“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体制上的保证,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因此,这一体制毫无进步性而言”。
请结合史实和你自己的思考,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
专题七 《专题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B;
6、B;
7、D;
8、A;
9、C;
10、A;
11、B;
12、D;
13、C;
14、A;
15、A;
16、C;
17、C;
18、D;
19、D; 20、C。
二.材料题
21.(1)余粮收集制。长期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又处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包围中,战争形势严峻。
(2)粮食税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斯大林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势力的包围中,新生的人民政权随时都有被扼杀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加综合国力的道路是正确的。
(4)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工业化建设,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国家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缩小了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但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落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3)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经营和贸易的自由。进步性: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三.问答题
23.(1)1918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遭到了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势力的疯狂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迫切需要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使苏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1925年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1927年开始农业集体化,实行了3个五年计划。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但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从世界范围看,社会主义的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使苏联基本由农业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工业产值已占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工业强国;但从长远看,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4.提示:
(1)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该体制。绝对地肯定和
绝对地否定都是错误的。
(2)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评价。
(3)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史论相结合。
第三篇: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
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4)意义: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直协调发展;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1)内容: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等。
(2)评价:①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但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③脱离实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3)结果:失败
2、戈尔巴乔夫改革①上台之初,首先改革经济体制,实施“加速战略”,结果失败;②1988年后,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国内局势逐渐失控。③1991年“八一九”事件: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的变化④苏联解体标志: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
第四篇: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引言: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并将继续作为他国学习的榜样与示警的红灯影响更长远的时间。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我国作为仅存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之一,面临全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汲取苏联及苏共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苏联兴盛的经验
1.国家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是落后国家快速发展的捷径
苏联成立之前,沙俄工业基础较之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经济薄弱,且科学技术远远落后美国。综合国力孱弱,虽有数百万陆军,但枪支都不能配发完全,一战及日俄战争的失败最终引发了社会的剧烈变革。也许正是这些惨败促使苏联人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在国家计划经济的制度下,集中全国物力,使用国家力量,史无前例地大规模规划国家发展前景,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短短十年,就使苏联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制造能力,为击败法西斯德国打下了工业基础。苏联初期的计划经济取得空前成功,与同期欧美自由经济的大萧条对比鲜明,使欧美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甚至有美国记者回国后宣称在苏联看到了行得通的未来。
苏联的发展之路,是将国家力量充分运用到经济建设之中,正确地干预、参与经济建设。这种方法为我国所用,在建国初期完成了从没有重工业到初步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建立起了日后改革开放依靠的工业基础。美国罗斯福新政,也是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力量监管、干预经济生活,使美国率先走出了席卷欧美的经济大萧条。可以说,国家干预、参与经济已经成了发达国家拯救危机的法宝了。近两年的经济危机,也正是美国金融市场缺乏国家监管、干预而爆发问题的结果;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不得不干预金融市场、直接参与通用公司的运作。
2.政权的统一、思想的统一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激发高昂建设热情
苏共经过艰苦残酷的斗争,肃清了国内的反动势力,也镇压了所有的反对者。虽然我个人认为血腥的镇压远远超过了实际的政治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镇压之后在苏联国内苏共的统治能力大大加强、思想高度统一,在社会主义理想的指引下,工人阶级凝聚在一起,爆发出了空前的建设热情。采煤工斯达汉洛夫作为一面旗帜被高调宣传之后,苏联工人阶级更是热情高涨,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技术革新运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劳动率竟提高了82%。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之高,令前去考察取经的欧美人士惊异。
思想的统一,往往能使人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理想的指引下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苏共的政治政策,使苏联工人团结起来,用极大的热情参与这个新生国家的建设。这一点在我国也得到了验证。铁人王进喜就是一面为建设国家而不惧一切、不惜一切的旗帜。
3.领导阶层革命意志坚定、发展目标明确
苏联初期,因为战争的创伤加上自然灾害,国内经济极为困难。1918年出现了粮食危机,但是有权调拨千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从中可以看到列宁时期的苏共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有丝毫的特权。这是苏共可以在艰苦条件下依旧得到工人阶级拥护支持的重要原因。而且坚定的革命意志使苏共干部集中精力于国家的建设,没有想过花时间去享受特权,使政府的工作效率较高,让各种政策都得到了充分的执行,朝着预定目标步步前进。可以说,苏联的快速发展,部分源于革命意志坚定的苏共干部党员的无私奉献。
建国初期苏共领导人认识到,虽然击退了欧洲国家联军的武装干涉,但苏俄落后的工业不足以完全地保卫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都将工业作为重点去发展,努力赶上欧美工业化国家的步伐。这无疑为苏联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一方向在后来变得不再正确,但在立国之初是必要且迫切的。根据形势选择正确的方向,是每一个国家不被淘汰都必须做好的,尤其是新生的国家和落后的国家。当今,虽然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但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好自己的选择,朝着对自己民族有利的目标坚定前进。
二、苏联衰亡的教训
1.特权阶层贪污腐败致使苏共失去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苏联的特权现象,经过建国初期的十来年后就渐渐显露,二战后形成了特权阶层。勃列日涅夫时期,强调干部的稳定,“终身制”开始大行其道。这样的结果是形成“官僚氏族集团”,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这些官僚氏族集团腐蚀了苏共的执政能力,使苏共与普通群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直至完全丧失民心,得不到人民支持,惨淡解散,政权旁落。更严重的是特权阶级的渎职,致使苏联国内问题不能反映到决
策层,使政策越来越脱离实际,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落后欧美,使人民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任,倒向了西方的所谓自由主义。
纵观历史,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导致改朝换代不胜枚举,虽然苏联的建立不同于一般的政权更替,但他的命运依旧没逃过历史的碾压,最终被腐蚀了根基,一个超级大国轰然倒下,令世人震惊、深思。贪污腐败虽不能说要为苏联的解体负全责,但这是重要原因之一了。况且除了强敌入侵、自然天灾,又有几个国家是因为单一的原因亡国的?都是种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贪污腐败太常见罢了。
2.国家经济结构失衡、体制僵化、农业失败造成国家崩溃
苏联的重工业与军事工业极度发达,其军力在70年代甚至超越美国,依靠其强大的军力在世界各地与美国针锋相对。虽然苏联成立之后,俄罗斯人不再仅仅是依靠强大的武力而是倚靠雄厚国力称雄全球,但可能是骨子里的尚武精神使苏联人热衷于武力解决问题,大力发展军工,展开军备竞赛,致使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失衡的结果是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随苏联国力的提升而同步提高,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一直处在战时经济体制的紧缺状态下,引起了普通群众的普遍不满,致使部分人倒向了西方丰富的物质生活,社会主义也失去了吸引力。
苏联农业的失败,也是其最终解体的根源之一。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一切工业的基础,虽然工业化开始时不得不靠工农业的剪刀差去发展工业,但这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到了后来,工业必须反哺农业。但苏联领导人一直忽视了这个问题,将农民看做小资产阶级的一份子,把他们当做阶级敌人对待,一直剥削农民,以致农民们失去劳动积极性,苏联农业长时间萎靡不振,粮食产量不足,到后来竟要依靠进口粮食,不得不说苏联农业总体上讲是彻底失败的。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不得不确保粮食安全,所以必须重视农业问题。
3.错误处理民族问题导致加盟共和国纷纷脱离苏联,最终苏联解体
众所周知,苏联国土面积世界第一,但苏俄土地大多是沙俄时期侵略扩张的战利品。沙俄征服了120多个民族,但也埋下了国家分裂的祸根。列宁认为苏联采取联邦制度是向最终统一的过渡,要经过相当长时间去完成民族融合,但继任者过于急于求成,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为加速民族融合进程,不顾及历史沿袭,以行政命令代替协商解决,造成民族关系紧张,且占总人口不足50%的俄罗斯人却拥有90%以上的政府要职,享有政治特权。苏联领导人忽视了实际情况,认为民族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的建成已经解决,错误估计形势,造成民族分离主义大肆传播,特别是90年代初加盟共和国民族独立运动达到顶峰,最后各加盟共和国纷纷退出苏联,直至俄罗斯共和国退出,苏联解体。民族分离主义虽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但在解体过程中充当了主角,是苏联解体的推手。
民族问题在多民族国家始终有着重要地位,虽然强大的主体民族可以暂时的压制少数民族,但压制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协商解决才可能不出问题。压制的后果就是问题最终集中地爆发,爆发得彻底,爆发得无可挽回。
三、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1.加强廉政建设、反贪反腐,确保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
我国现在的贪污腐败现象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普通民众的不满,也成为西方舆论攻击的借口。贪污腐败不仅腐蚀政党的执政能力,更会导致政党脱离群众,失去人民的信任、支持,最终走向失败与灭亡。任何贪污腐败的政党,注定失败,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也是前车之鉴了。现在“送红包”现象较为严重,也许就是上层部分人贪腐在基层的反应。或者说,贪污腐败也成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了,不是短时间可以杜绝的。所以,加强法制规范、法律监督、惩戒力度,从严从重处罚贪污腐败分子,在当今中国显得必要而且迫切,是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苏共的失败要引起我们的警觉。
也许如新加坡那样高薪养廉、严厉罚贪是我们现在可以采取的较为可行的措施,让各层干部可以安心的工作,不用为物质问题分心进而贪腐。这是物质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仅仅只有物质措施是绝对不够的,加强先进性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是必须同步采取的政策。
2.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苏联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苏联人社会主义信念丧失的结果,在美苏的竞争中,苏联并未表现出超越美国的优势,尤其是经济的崩溃使得广大人民失望不已,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纷纷转投资本主义的怀抱,社会主义阵营不攻自破。连赫鲁晓夫都对自己的弟弟说不再相信社会主义了,社会主义只是拿来糊弄老百姓的。面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全面冲击,我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沿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思想教育不仅要面对群众,更要面对共产党员。如果共产党员都失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很难想象普通群众还会相信共产主义。加强党员的思想就是要凝聚党员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确保社会主义的践行;同时,这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甚至比物质措施重要的多。
3.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改善经济结构
经济始终是国家民生的命脉,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力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了近年来的经济危机,国家干预、宏观调控的概念深入人心,没有国家的强力监管,资本贪婪逐利的特性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现今我国工业过度依赖出口贸易,致使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深受影响,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外向型经济,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美国作为自由经济的代表,周期性的经历经济危机,虽然美国通过转嫁、美元等手段化解了多次危机,也在几次危机中通国家力量干预经济生活顺利复苏,但这种危机能保证每次都被化解吗?我们要看到自由经济的弊端,在未发生危机时就用国家力量正确适度地干预经济生活,避免发生不可挽回的危机。也许下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就是另一次大战的祸根,或者说导致又一些国家分崩离析。
同时,在我国这种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半的国家,农业必定是立国的根本,我们不得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力水平,是当今中国农业的努力方向。13亿人的吃饭问题高于其他一切问题,13亿人的温饱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结束语:
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自行解体,不仅深深地震撼了世界,也留下长远的沉思。如普金所言,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是没有良心,但想恢复苏联是没有头脑。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追思苏联的同时避免重蹈覆辙,是在苏联失败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的更远。
参考资料
《苏联兴亡史论》陆南泉
《大国崛起》
百度百科
第五篇: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必修二 经济成长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春)
一.背景
1.国内: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苏俄面临着物力财力极为匮乏。
2.国际:英美法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二.目的1.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保卫祖国,巩固政权。
2.越过资本主义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内容
1.农业——余粮收集制
①积极: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缓解城市饥荒,保证前线供应。
②消极:卢布贬值,农民实则将粮食无偿交给国家,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2.工业——工业国有化
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卢布进一步丧失价值,物物交换是主要交易形式。
4.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分配制。
四.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军事行政命令的经济体制,超越生产力发展需求。
五.评价
1.积极方面:使“目的”得以完成。
2.消极方面: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联盟的巩固,导致了1920年春经济和政治危机。Ⅱ新经济政策(1921年3月——1928年逐渐取消)
一.原因
1.直接原因:医治战争创伤,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理论原因:1918年春,列宁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的理论原则。
二.实质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三.内容
1.农业——粮食税
减轻农民负担,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工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有利于国外资金和技术的传入,以便更快恢复发展工业。
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使农民获得扩大再生产资金,促进商品流通。
4.分配——工资级别制
四.意义
1.政治方面: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七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页
3.思想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宝贵经验。
Ⅲ斯大林模式(1936年)
一.背景
1.外因: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2.内因: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内斗争的错误
估计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完成,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三.内容
1.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⑴目的: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⑵提出:1925年12月,苏共(布)十四大
⑶过程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②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实现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③第三个五年计划(1937—1941):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⑷问题: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2.农业全盘集体化
⑴背景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
⑵目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⑶提出
1927年,苏共十五大
⑷进程
①1929年底,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掀起高潮。
②1930年,整顿发展。
③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④1937年,基本完成。
四.评价
1.伟大功绩
⑴政治方面
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⑵经济方面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⑶思想方面
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2.重大弊端
⑴政治方面
①党高度集权,党政不分,破坏民主集中制;
②干部职务终身制,缺乏必要警惕监督;
③1936——1939年,大清洗运动。
⑵经济方面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效益低下。
⑶思想方面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Ⅳ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一.背景
1953年,斯大林病逝,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二.内容
1.政治方面
平凡冤假错案,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方面
农业方面的改革成为突破口;工业上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外交方面
古巴导弹危机,国际威望严重受损;大国沙文主义,影响国际社会主义团结。
三.评价
1.进步性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
2.局限性
好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后没有相应配套措施;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束缚;过于强调主观,一味否定斯大林模式,造成人们思想混乱。
Ⅴ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982年)
一.背景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因改革混乱辞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永远退出政治舞台。
二.内容
1.政治方面
强调加强集体领导,实行“三码驾车制”,扩大党内外民主。
2.经济方面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军事方面
1968年8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1969年3月、8月,侵犯我国东北新疆地区;70年代中期,苏联推行进攻性的国际战略,加紧美苏争霸;1978年12月,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1979年12月,出兵阿富汗。
三.评价
1.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
2.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过高的估计进一步阻碍了改革
进程。1975年,苏联经济停滞。
3.推行霸权主义,与美国进行具备竞赛,使经济负担加重。
Ⅵ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1991年)
一.背景
经济全面滑坡,苏联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陷入危机边缘。
二.内容
1.政治方面
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从宪法中删除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条文;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中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2.经济方面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
三.评价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的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Ⅶ苏联解体
一.时间
1991年12月25日,《阿拉木图宣言》签署,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升起俄罗斯联邦三色旗;26日苏联正式解体。
二.原因
㈠解体原因
1.根本原因
苏联传统机制弊端太多,失去了动力和机制。
2.导火线
八一九事件
3.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
4.内部原因
①政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高度集权。
②经济:生产力水平低。
③思想:教条主义,左倾思想严重。
④民族:各加盟国对苏联不满。
4.外部原因
西方和平演变。
㈡改革失败原因
1.纠正党的历史错误滑向否定党的历史成就。
2.批判停滞社会主义理论滑向意识形态多元化。
3.发扬党内民主滑向党的民主集中制。
4.从划分党内职能区分开始,把党政分工变为党政分家。
5.模糊和抹杀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