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时代在变化,教育在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实施,并且已正式列入了义务教育法的范畴。看来,真正由原来传统的教育模式,过渡到现代素质教育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必需清楚的认识到,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把知识学活,将来才能用活。而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
美术,是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最直接的一门课程。小学生是走向成熟的重要初级阶段,我们不急于要求他们有大的成就和成果,每个人都一定要画出什么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创造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适用社会发展的创造力。我们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他们这个可塑性最强的时期,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充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的认识和这方面的教学思路:
一、创造好奇,培养兴趣
创造是在内在的动机下激发产生的,由于内在的动机是个体评价工作与自己的兴趣匹配时形成的,所以在创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爱因斯坦说过:“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异是个奇迹,因为这株幼稚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他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他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特错了。”因此,创设好奇与兴趣的培养很重要,同学们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
如三年级美术《卡通大亮相》一课的教学中,我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故事入手,让学生从神奇的故事中获得好奇与兴趣。然后介绍卡通的有关知识,最后导入卡通画设计、制作与创作等。同学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想去表现,设计出造型新颖,奇特美丽的画面。在开心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开拓思维,意识创新
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一种以个体的内心世界中源源不断的去诱导,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我们要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探索或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教育方法。在教育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生动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他们想象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第九册《记忆画,升旗》一课。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只局限于学校的升旗仪式,对国家的尊严和象征,理解比较抽象,甚至陌生。我们在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展开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意识的扩展和创新,提高爱国热情,渗透民族精神。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进行描述。放开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素质与想象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的在某一领域能表现出来的独特、杰出、非凡的才能。它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而这种因素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活动。在美术的课内课外中,以提高审美素质为主线,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教师不能把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有个性,有特点,有专长,善于观察,勇于表现,敢于标新立异。所以在课外兴趣辅导中,我经常带学生出外写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分析比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构思创新,寻找自己最佳的构图和表现方式。
在教想象画《森林王国》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着手,启发学生在生活中搜寻有趣的生活经历、片段等,抓住有利于想象的契机,如“我和爸爸妈妈的故事”、“同学之间发生的事”等等。总之,先启发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然后再启发学生领悟人与车、马路、房子等等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可能产生的各种关系,让学生在头脑中理清这些关系,为“组合”创造条件。然后进行场景的转换,进入到森林王国,用类比法,让学生把一只只小动物想象成自己熟悉的人物。为创造想象启开思路。
三年级有一节《盘泥条》的泥塑课,这是一节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美术的综合素质,比较典型的一堂课。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具有饱满的热情,我们在鼓励性的科学引导下,不框制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进行创新,塑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不妨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做个总结:“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中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的发展方向,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素质教育一项基本的目标。
教师与创新意识培养 山东省枣庄市师范附小 黄洁成、张彤彤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教育活动的迫切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关键在教师。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教师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俗话说:“教学和谐情为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上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有意渗透转化思想,借以暗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接着教师用亲切、温和的话语对他们说:“今天这节课让大家都来当小老师,用我们所学过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有些方法属于一般常规思路,有些方法则展现了学生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水平,出乎老师的意料。尽管他们目前的知识水平还不能从理论上加以证明,但他们凭直觉的这种大胆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是在十分宽松的环境下取得的一种独创性的结果。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出现的“标新立异”的现象,要满腔热情地评价,用一些简短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讲的真棒”“你真聪明”“这个想法很独特!”或“不要紧,慢慢说,你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的能力等加以激励,对于发言有独特见解者,教师可走到学生跟前和他握手,表示祝贺。对出现的简捷的算式,写上“优+有创造性”的评语或另外加分。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求异的价值,产生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某电厂计划五月份发电240万度,实际上半月完成全月计划的62.5%,下半月发电量与上半月发电量一样多。五月份全月发电量超过计划多少万度?当大部分学生按常规思路列式的,老师启发、点拨是否还有简捷的算法,经过思考,有几位同学列式为240×(62.5%+62.5%-1)=60(万度)或240×(62.5%×2-1)=60(万度),其中一位同学说道,先求出实际发电的度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最后求出全月发电超过计划多少万度?这样教学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而且激发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中选优,好中求佳的独创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精选思维材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证
创造性思维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思维的流畅,求异也不是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善于选择典型的题目,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重要意义。稿件来源:光明日
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杨家凯 来源: 编辑: 点击率:336 发布时间:2010-3-9
苍溪县陵江小学 杨家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能使任何活动的境界得到提升。”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实践创新教学呢?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
创新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课堂中,教师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因此只有教师认清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才能在课堂上有效的实施创新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术课的优势在于能开发学生的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潜能,既非逻辑性思维。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既是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活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经常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身心自由”,美术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主动创造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教师要灵活掌握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重组教材,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难实施了。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了兴趣,才会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的学习,创新教学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课前的导入部分上多下功夫,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激发兴趣。这将会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或者利用故事导入法、适时出示优秀范作及播放音乐,观看光碟等现代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集欣赏、临摹、想象、创作于一体,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发现美。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及范作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幅范作面前,学生常会羡慕不已,愉悦之情也会油然而生,教师有声有色,准确巧妙的启发,很快就成为学生在黑暗中探索的指明灯。因此,教师在和学生一起欣赏作品时的点评、讲评要细致生动讲给学生听,它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作画风格、表现技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可以通过现代电教媒体,巧设情境,诱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大胆的说出来,及时给予肯定。
三、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体验自主创造的乐趣。
每一堂美术课,不论是欣赏课还是创作课,都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因为这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培养创造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计划的辅以必要的技能指导与训练。无论在线条、色彩、造型还是构图等形式美的实现都依靠技能,作为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小学生对形式美的理解及表现能力比较弱,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以使学生能最终能成功地塑造出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艺术形象。其次,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应服务于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就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学生更需要的是追求美、创造美的动机和丰富的美感。这样,他们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才会愿意也能够追求生活和工作的美。只有让孩子们深刻体验美术学习中自主创造的乐趣,美术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也才真正会有效果。
四、建立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机制,培养持久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教学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能让这种欲望保持长久。我们知道,任何一中有效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取得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激励的功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创新意识。
我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总结出了一套适于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法,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方法是:摒弃分数,采用等级制及评语法,特别是运用一些积极的有感情色彩的评语特受学生们的欢迎。其实美术作业原本就浸透了学生的各种情感。教师必须用孩子的眼光,才能够理解和尊重学生,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应该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与学生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学生做完画之后,急切得到别人的评价,因此,要经常进行作业展评。评价一般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就是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把作业都摆在桌子上,学生有顺序的进行欣赏,并作评价,这样在“评”与“比”的过程中,学生的上进心、竞争意识充分的被激活了,下次作画时,学生一定会以积极的态度好胜的心态作画。教师评价主要是对低年级来说的,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更强。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表扬,对学生不够完美的作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
总之,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是创新精神的核心,开展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让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探索。
第二篇:浅谈儿童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儿童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和人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但根本上是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靠的是创新教育。那么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在创新教育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功能呢?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仅
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授予学生“点金术”的创新方法。
一、营造创新环境。环境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载体,学校的建筑设计以及用品的设置,都应为良好环境的创设而服务,并在艺术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一环境中,用学生的作品装饰学校,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欣赏自己的创造成果;利用学校长廊开辟艺术画廊;利用学校围墙开辟学生自由创造的天地;让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教室,成为学校行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受外界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创造,这些做法让学校成为了学生创造
活动的中心。
二、学会创新语言。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非德对创新性推崇备至,主张通过儿童的美术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正确地应用线、形、色等美术语言,是儿童美术教育中开展创新活动最基本的要素。
1、线。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线条是学生表现情感、创造形象的重要视觉元素。艾中信先生说过,作画要经过三个步骤:无法作画,以法作画,以情作画。孩子们信手画的线有许多珍贵的、原始的东西,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童真。然而,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必须让孩子们接受一些“正规”的美术教育,这就是“以法”作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总结了三点:①变直为曲。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其生理特点、视觉特征的影响,所表达的形体都带有曲性感,而这种曲性是趋向于要画直的强烈意识,虽然比较笨拙,但它反映出学生在创作时的需要和激情。所以,要“以曲补直”,使学生在歪曲的线条中得到一种放松,体验一种情绪,儿童创作会更自由、更有个性,孩子的作品也会呈现出特有的情趣。②变有序为无序。不断地重复形象,会使学生的创造心理受到限制。因此,要在创作活动中突破有序,有意识地创造无序形象,扩展其创造空间,在创造过程中从有序中寻找并表现出无序的语言。比如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就教会学生运用颠倒、透叠等方法,把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物象组合在一起,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孩子们的作品也变得妙趣横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③变均衡为错落。对于形象结构中线条组合比较均衡的物体,应鼓励学生在创作中用节奏变化明显的线条来创造形象的内部线条,用装饰性的线条表现出疏密变化,用线的轻重粗细创造物象的外部轮廓,体现层次感。
2、形。形状可以分为自由形和几何形,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更要注重自由形的塑造,因为它更轻松,具有感性特征,更能体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
①变正为歪。以平稳为主要习惯的作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美术活动的开展。所以从表现性的角度来看,对相当有规律的表现本体,或对具有不可歪曲的特征的事物,则要追求形体的视觉效果,崇尚形体的自然和表现感受。②变平衡为奇险。形体本身具有强烈的可塑性的形象,如人物、树、动物等。在创造活动中,则要求学生以奇险破平衡,加强形体的正面性和负面性的表现效果,创造出具有独特意义的趣味的作品。③变写实为夸张。由于学生受到视觉以及心理成熟度的制约,不能逼真地表现出所要表现的物象,作画时会失去
信心。
所以,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主张变写实为夸张是极为有效的。让学生以一种新的观
察方式去看普通物体,获得一种新奇的感觉。
3、色。在绘画的诸要素中,颜色能够叙述的触动人们的感觉,并且能制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用好色彩,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和个性。
①变平涂为点涂。孩子习惯于平涂物象,这就影响了他们对物象表现的情感投入。通过点涂教学,学生领略了色彩的丰富和变化,在变化中加强了对色彩的理解,从无意到有意,从简单到复杂,逐渐使整过创造过程艺术化、情感化。②变固有色为主观色。在学生不同的创作时期,对色彩的潜意识表现是不同的。根据罗恩非德的美术发展阶段来看,在前图式期学生的色彩以主观色来表现物象,而在图式期与写实萌发期,学生欲用固有色来表现物体,以“像”来评判自己的创作结果。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创作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用主观色彩来表达自己对物象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夸张的表情》一课,我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蓝天白云、斑马的纹样、开放的鲜花等来装饰人物的面部,一张张表情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十分富有创意。③变均衡用色为强调色调。由于受固有色的影响,学生在表现色彩时往往用了很多种色相,造成画面多色而无色调。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创作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用主观色彩来表达自己对物象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小学美术第六、七册色彩训练重点讲了三原色三间色的色调处理,改变了学生均衡用色的习惯,从而使画面色调统一协调,也保护了
孩子的艺术个性。
三、培养学生创新心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实施创新人格的培养呢?
1、健全创新心理。美术创作活动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建立自信心以及养成健康的成功感,帮助学生控制好情绪以及冲动行为,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化解不良情绪。加强对学生
审美能力的培养,了解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2、加强德育渗透。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德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展望
等行之有效的创作内容的实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美好向上的种子。
3、培养感觉能力。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应当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发表看法,有了感受能力的提高,才谈得上为下一步的知觉、情感、理解、想象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儿童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儿童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为美术教育也应该成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教育途径之一。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的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低落的情绪,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了解。这些,使得本应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求知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
一、为学生创设创新的氛围
在人类所有活动中,最能体现创造性的莫过于艺术了,而艺术种类中的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通过师生的双
边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其创造性的完成作业。在美术课上,我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美术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绘画示范时,我从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画,不要求学生作品必须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学生有创新的地方,我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情绪愉快、观察灵敏、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发展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学阶段的孩子,往往喜欢异想天开,有的想法甚至有些离奇: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
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小学阶段儿童对艺术偶像是很崇拜的。我顺其童心,充分利用艺术偶像的力量为教学服务。学生都很喜欢齐白石的画,他们说,一只小鸡,一对小虾,在其笔下都特别的有趣。《古诗配画》一课中,我便抓住这一点来启发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齐白石爷爷曾经画过这样的一幅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意思是说,青蛙的声音从十里山泉里传出来。大家知道,山呀,水呀,人呀,物呀,都好体现。这声音要画出来可就麻烦了。”我先让学生去思考议论,而后讲述齐白石爷爷是这样体现的:几只小蝌蚪从山泉里流出来。听到这里,学生己是恍然大悟了。只要教师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三、用信心架起成功创新的桥梁
我们在指导儿童创作的过程中,尽量让儿童作为画画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老师只是事先做一些启发式的引导,让儿童自己想象,然后老师再作一些修正式的补充,这样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树立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不再畏难;有了自信,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就可以描绘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飞翔,创作出精彩的一幕。
作为学生走上人生之路的启蒙者,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第四篇: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探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学生,启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创造力。尊重学生神奇的幻想。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教师的职责,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学科之一,因 此美术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在美术课中除了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励、指导学生大胆创造,在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美术课中,在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进行创作活 动的一项基础,在体现创造思维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采用一个问题多种答案或多种解释的做法;允许学生自由表现,同时鼓励敢想勤思;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因该解放学生思想,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式并且对新思维给予及时肯定、鼓励和正确引导。知识越丰富,技能越熟练,人的视野也越开阔,创造思维也越活跃,作品也越成熟。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学生这一基本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创新的机会。在美术教学中,我常常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活动,号召学生在教室外的瓷砖墙壁上绘出美妙的图画,美化我们的环境。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都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大家有了施展才能的天地了!一到课间,走廊里就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手挥画笔,尽情的用画笔创造者美、展现着美,无拘无束地发挥着自己的豪情,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施展了他们的美术才能,而且乐此不疲。我们还经常搞一些美术活动。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的机会。
二、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鼓励其创造性的完成作业。要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则要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因此美术教学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创造性的富有魅力的课,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有着重大的作用。传统教育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接受、模仿、继承”为基本模式。现代教育则认为,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飞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要引导培养学生具有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艺术就要不断创新,就要张扬个性,有时候就要突破权威。这就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上,我不以师者自居,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时时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美术课上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绘画示范时,我从不让学生跟着老师一笔一画的画,不要求学生作品非与示范作品一模一样,学生有创新的地方,我会及时的表扬、鼓励,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样学生处于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心情较好、情绪愉快、观察灵敏、思维活跃,能通过作品较完全的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五篇: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揉发内心世界的美。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美术教学多半以一堂美术课来要求幼儿,画一幅与教师范画相同的画,画面的形式、内容与范画大同小异,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作品。这样的教学无疑的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均起到不良影响,使幼儿很容易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当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时,不必管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绘画姿势,什么材料绘画,让他们随时随地即兴发挥,无拘无束的绘画环境,使他们的绘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我们极力要求幼儿应该怎样画,不应该怎样画,孩子的兴趣可能立刻化为乌有,想好的绘画内容不复存在,本来有可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画,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我在上美术课时,特别注意启发幼儿参与绘画的兴趣,并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绘画的乐趣。如画“脸谱”时,我首先设计了各种各样有表情的脸谱,和幼儿们一起玩“脸谱”的游戏,通过丰富、形象的表情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使幼儿很快的画出许多不同表情的脸谱来。
二、探索创意的教学方式
幼儿的绘画能力不仅仅是先天的,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而成为画家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我们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掘幼儿的智慧,教会他们绘画的本领,培养和发展他们绘画的能力和技巧,让他们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即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又要拓展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张开想象的动翅膀,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绘画手法,发展他们的表现能力。
1、在幼儿园实际教学中,结合幼儿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使幼儿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和情趣。这就要教师善于创造新颖、独特的方法,启开幼儿思维的门扉。
2、要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健康向上,能够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题材的教学活动。
3、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和创造的余地。给幼儿选择一些童趣的或拟人化或带科幻色彩的内容题材,这能吸引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创作欲望。同时,还要考虑其内容是否与幼儿技能水平和表现特点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幼儿的眼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创设宽松的活动佳境
幼儿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创造。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为幼儿创设自由、轻松、快乐的环境,让他们从绘画游戏过程中发现想象的世界,最大限度地放开幼儿的手、脑、眼。经常带幼儿走向大自然,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因此,在教幼儿绘画时,我尽量不采用固定的模式,只教幼儿基本的方法,让幼儿从自己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的世界,让幼儿自己去思考,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而不是“放羊”式的教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增强幼儿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学习兴趣
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尊重幼儿,在顺应他们自然发展的前提下,加以启发、引导,更多地使用游戏式的方法完成教学辅导。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的活动环境,使其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从而积极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
2、丰富幼儿感知,积累创作的素材
教师作为幼儿探索创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更多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和的,让幼儿认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欣赏不同类型的图画。
3、启发幼儿的想象,激发创作热忱
例如:我上的中班“美丽的汽车城”美术活动课。这是一个利用废旧材料的操作活动,从构思、设计活动、准备材料都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
第一步骤:教师带幼儿到大街上参观,观察各种各样不同的汽车。组织谈话说出汽车的种类、特征——培养了幼儿观察力、分析与表达能力。
第二步骤:让幼儿自己设计汽车,画出设计图—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绘画及审美能力。
第三步骤:选择和整理材料,幼儿自己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第四步骤:成品展示,教师对每一个幼儿作品的创造给予肯定——培养了审美能力,增强自信心,对成功的体验。
上述活动正是教师利用幼儿对汽车的兴趣,激活了幼儿设计制作汽车活动的兴趣,并充分挖掘每一环节的教育价值,促进其多方面主动获得发展。
4、提供自主空间,体验集体作画的乐趣
美术活动时还可以让幼儿共同研究,共同设计,集体作画,操作。使幼儿处于互相商量、全作、互助、彼此协调的气氛中,增强合作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主动发展,在相互绘画
中发现新的创意,让绘画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关于捕捉幼儿创造思维的闪光点,给孩子营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充分鼓励、激发、诱导孩子展示自己的才智,让他们积极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愿望表达出来,才会使幼儿有创作的乐趣。这样,才能拓展幼儿的创造思维,为孩子将来成为创造人才奠定初步基础。
四、积极正确的评价作品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而幼儿绘画的潜力各有不同,应优先考虑对他们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只拿“像与不像”“行与不行”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
我在对待幼儿作品的评价时,常用欣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要是幼儿认为应该要在作品中喜欢表现的就让他们画上,不限制幼儿“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如:一位幼儿在画雨天的景象时,同时画了雨天和红红的太阳,妆我问他画的是雨天还是晴天,那幼儿说:“这边正在下大雨,那边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可见,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作为辅导教师不应束缚幼儿的思维,要积极鼓励幼儿放飞想象的翅膀,诱导幼儿自发的表现,发泄其内心的情感,从而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