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医学史
第一章
火的发明和意义
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掌握支配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使原始人不惧黑夜,征服严寒和抵御野兽侵袭,扩大生活领域;彻底改变了原始人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火的使用和发明,为热熨、灸法、汤药等治疗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黄帝
黄帝,姓公孙,一姓姬,名轩辕。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原始社会末期。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以之托名。
神农
神农,一说即炎帝,姓姜,名魁。农业和中药的发明者,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明制作耒耜,教民农耕。遍尝百草,发现药物,教民治病。东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以之托名。
伏羲
伏羲,《史记》称伏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古籍中最早记载的王。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八卦,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
砭石
砭石,我国最早的原始医疗工具。砭石治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砭石的种类很多,可用于熨法(球形、扁圆形)、按摩(卵圆形、扁圆形)、穿刺或切割(刀形、剑形、锥形、镰形)。
第二章
酒的发明和意义
原始社会末期,人们从果实发酵中发现酒。酒在早期多用于祭祀祖先和医治病痛。酒能“通血脉”、“行药事”,适量饮用有兴奋或强壮作用,大量饮服则可产生麻醉。酒应用于医疗实践是医学史上的重要成就。酒还可作为溶剂、能消毒、防腐。
汤剂的发明和意义
《汤液经法》为伊尹所撰。汤液是中医主要剂型之一。汤液的发明与使用,既可将生药变为熟药(减低毒副作用、便于服用),又使单味药向多味药转变成为可能。药物品种增多可以提高疗效,同时多种药物配制成复方,标志着方剂的产生,为临证用药经验的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提供条件。汤液创制是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早的医事制度
1.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4科,这是医学史上的最早医学分科。2.“医师掌医之政令”,医师之下设士、府、史、徒,分理医疗、医疗事务、文书医案、役使等职,形成基本完善的医政组织结构。
3.医师主管各科疾病的医疗事务,“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根据医士的医疗效果进行考核,并据此制定级别和俸禄。4.有关负责卫生保健的官职,责任范围涉及王室人员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医和的六气致病说
医和是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六气:阴阳风雨晦明。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六气致病说”成为后世病因学说的萌芽。
第三章
《五十二病方》
该书分为52题,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该书记述的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动物药次之,矿物药居末。记载方剂大多是由2味药以上组成的复方。《五十二病方》真实反映了西汉以前的医学水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
《治百病方》
武威汉简又称《治百病方》,较详细记载药物的制作、剂型及用药方法等。用药方法多种多样。针灸记载三里、肺俞、泉水等穴位及用针法、禁忌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医药的真实情况。
扁鹊、华佗、淳于意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家。姓秦,名越人。精通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重视综合治疗,有“六不治”的行医之道。其中“信巫不信医不治”,是对扁鹊注重实际、反对迷信的最好概括。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东汉杰出的医家。华佗医术以外科著称,用麻沸散应对针药不能奏效的病人,是中医外科鼻祖。他治疗内科疾病,强调辨证论治。
淳于意,姓淳于,名意,西汉时期唯一见于正史记载的医家。又称仓公。淳于意的“诊籍”包括病人的姓名、贯里、职业、症状、诊断、病理分析与治疗预后等内容,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内经》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书各9卷,每卷9篇,共162篇。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等。《素问》论述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灵枢》着重介绍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两者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阐明三因制宜等辨证论治原理,体现人体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观念。《内经》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注重整体观念;重视脏腑经络;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内经》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创立脏腑经络学说,后世称该书为“医家之宗”。
《难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以问答释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全书以基础理论为主,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难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注。首创“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该书最早提出“奇经八脉”的名称,并提出“左肾右命门说”和“无形三集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作出贡献。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和发展提出独创的见解,对40多种杂病的防治作了系统阐述,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药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为我国临床医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六经辩证的原则治疗外感热病,用脏腑辩证的原则治疗内伤杂病。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反映我国东汉以前药物的经验与成就。收载药物365种,将药物按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开创以分类法研究本草之先河,是我国药物学最早的分类方法,概述中医药学基本理论。1.论述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2.提出药物七情和合理论;3.完整提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4.阐述药物采集,加工,炮制和制剂。
第四章
《脉经》
魏晋时期,王叔和撰成《脉经》,奠定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脉经》10卷98篇,包括脉诊、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分辨以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1.确立“寸口诊脉”的脏腑定位;2.整理归纳24脉,规范脉象名称;3.强调脉诊与临床治疗结合。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为后世针灸对的发展奠定基础,该书共12卷,128篇。1.系统整理人体腧穴;2.提出分部划线布穴的穴位排列方法;3.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4.总结临床针灸治疗经验。
《本草经集注》
1.补充新药,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2.方便临床,提出“诸病通用药”;3.重视炮制,详论药物加工修治方法。《本草经集注》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本草著作,初步确立本草著作的编写新体例和中药分类新方法,在本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本草学著作。
《雷公炮炙论》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敩的《雷公炮炙论》。1.记载多种炮制方法;2.药物修治规定详细;3.炮制范围涉及广泛。系统总结南北朝以前有关中药加工炮制的经验,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炮制专著。中药传统炮制工艺“炮制十七法”,就是在《雷公炮炙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炼丹
中国炼丹术,是制药化学的前身,随金属冶炼业一起发展,源于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炼丹家是晋代葛洪,代表作《抱朴子》,陶弘景是葛洪之后的又一位重要炼丹家,他整理总结炼丹经验,著成《合丹法式》。
《肘后方》
《肘后救卒方》,又称《肘后备急方》、《肘后方》,东晋葛洪著,记载一些常见病症的简便疗法和急救疗法,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临床实用手册。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肘后救卒方》是现存最早的急症诊治专著,“肘后”是指随身携带以备急用,“救卒”意在救治突然发生的急病。突出简、便、廉、验的用药特点。《肘后方》第一次准确而详细地描述天花的症状;首次记载了隔物灸,为后世灸法的发展作出贡献。
《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又称《神仙遗论》,《痈疽方》,东晋刘涓子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著,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的主要成就,主要内容包括金创战伤、痈疽疮疡、皮肤疥藓、瘰疬瘘疮等。
《小品方》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陈延之撰,是南北朝一部实用价值较大的方书,被后代医家奉为绳墨。从理论上提出伤寒、温病分治学说,明确指出伤寒、温病、时行的不同,还提出“伏温成温说”,突破“伏寒化温”的局限。首次明确记载瘿病,详细描述脚气病的症状。强调用药节度,提倡简便廉验。
第五章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又名《黄帝太素》,简称《太素》,唐代杨上善编撰,杨氏整理和注释《内经》有三个特点:(1)首创对《内经》的全面分类研究;(2)尊重古传本而不妄改;(3)其训释多据《说文》,《尔雅》,《广雅》,《释名》,并汇通医理而阐发。
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名启元子。(1)对原书卷篇次序重新编次;(2)补亡续断;(3)注释发挥。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又名《外台秘要方》,简称《外台》,唐代王焘编撰,,主要成就如下:
(一)整理保存大量古代医学文献;
(二)搜索整理推广民间单验方;
(三)载录唐以前医学发明。
《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常合称《千金方》,唐代孙思邈撰。《千金方》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医药学名著,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步临床百科全书,主要医学成就如下:
(一)注重医德修养;
(二)集唐以前医方大成;
(三)重视妇儿疾病;
(四)积累丰富药物经验;
(五)强调综合治疗;
(六)积极倡导养生。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又名《英公本草》,《唐本草》,苏敬鉴于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主要成就:(1)新增药物114种;(2)纠正以往草本书药物记载的错误;(3)该书的药图,是中国医学史上通过绘图来描记药物形态和颜色特征,作为识药标准的一种创造。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较系统地总结唐以前药物学成就,是图文并茂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拾遗》
《本草拾遗》,又名《陈藏器本草》,主要成就:(1)新增药物692种;(2)方剂功效分类的创新;(3)纠正旧说之讹误;(4)拓充药物的功用,主治,用法。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唐代孟诜所撰。该书原为孟诜编撰的《补养方》,后经其弟子张鼎补丁,因以食物药治病为主,故改名为《食疗本草》,主要成就:(1)总结并丰富了食疗药物;(2)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食治原则;(3)重视食疗药物宜忌;(4)重视动物脏器要用的价值。
《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五代李珣编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记载外来药物为主的本草著作,因外来药物主要通过海舶自国外输入,故称“海药”。突出成就:(1)广收海药,稽其源委;(2)旁征博引,内容详细;(3)记载岭南药物。《海药本草》荟萃五代以前外来药物之精华,是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产物,对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现存最早的,既有文献价值,又有临床价值的骨伤科专著,主要论述骨折与关节脱臼的治疗。主要成就:(1)较为系统地论述骨折的治疗常规,包括骨折部位冲洗,牵引,复位,敷药,夹板固定等具体步骤;(2)针对骨折复位固定,提出动静结合的治则;(3)治疗肩胛骨脱臼,首次采用“椅背复位法”,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4)收载40余首处方,运用外洗,外敷,内服等多种治法,成为后世骨伤病治疗的典范。
《经效产宝》
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经效产宝》,出现在唐代末年,论述妊娠杂病,难产诸病及多种产后病症,并具体介绍临证多种治法。该书所载的“四物散”,适用于妇科诸病,后世易散为汤,历千年临床检验而成为“妇科圣药”。
《颅囟经》
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最早提出小儿“纯阳”体质学说,首次记载用烙脐法有效预防小儿脐风,该书采用鳖甲治疗小儿骨蒸的方法,疗效较好,沿用至今。
鉴真
鉴真6次渡海,历时10载,在唐天宝十四载抵达日本奈良。鉴真使用的脚气入腹方,诃黎勒丸等,为丹波康赖《医心方》收录。鉴真在日本奈良招提寺圆寂,日本民众赞誉他为“过海大师”。
第二篇:中国医学史心得
中国医学史学习心得
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医学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现在的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中医呢? 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大概对中国医学史也有了浅显的了解。中医号称岐黄之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它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辩证记治为治疗依据。中医的基础理记是阴阳五行学说。传统医学以整体和辩证轮值治观念,也以阴阳五行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发病及病机治则养生等为中医基础理论遵行自己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行的交互作用。
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流传久远: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从而对炎帝神农氏在药物的原始发现所作的贡献予以肯定。这也是我所听说的最早的关于中国医学的故事。中医之所以延续至今,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独立的医学,因为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中医不断发展,才不断进步。学了医学史,为中医的高尚医德所感动,为中医的高超医术而自豪。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名医大家。像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他们为中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医学巨作,是中医史上的一大奇迹。从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良好高尚的医道。虽然他们的专项不同擅长的从哪一方面着手看病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医学的奠基者。把自己的医学达到顶峰自己的医学知识已经很好的,但是并不自傲自满向其他人请教,我们后世的人把他们的不同的方面研究的加以结合吸取精华,我们同样应该学习他们对于医学的这种精神和对于医学知识的追求,和那种处之泰然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西游、水浒、红楼,但现在我知道了中医的四大经典,《皇帝内经》、《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许是带着那份好奇,对医学史也有了空前的兴趣,学到很多不同的知识,学习这门史学也感到很幸运。
《皇帝内经》是保存下来的至今最完整的著作,到现在我们现代人应用的一些疾病的治疗还有保养方面的方法也很多是依赖于这本著作,可见它的实用之处和历史价值,很是佩服古代之人我们的先辈们都能有如此的智慧,中国五千年文化,岐山之术、杏林、悬壶济世等词现在是中医的代表说法。我们也知道了,在中国这个博大的土地上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医只不过是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同时也有个少数民族它们特殊的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学、苗医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
学习完中国医学史,让我们从中医中了解到,怒则气止,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久做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中医的诊断方法是望诊:医生用自己的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像、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断病情的方法。问诊: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修复、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救病十问因,在兼服药参机病。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切诊:指用手触摸病人身体,借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虽然对中医不是很了解但是从上的课程来讲,中医真的是现代医学的起源和根本基础,简短的数数几个字就可以把一个症状说的清清楚楚不拖泥带水简单明了却字字对症,我不爱读书但是我想如果看上几次医书境界应该会提高很多吧。
我们平心静气地回顾中国医学史,我们细细的体会当年我们祖先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心潮澎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回顾历史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中医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理念,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它,让中医学源远流长,帮助更多的人类。
第三篇:中国医学史学习心得
中国医学史学习心得
众所周知,我国的中医学历史悠久,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但是现在的我
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中医呢?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大
概对中国医学史也有了浅显的了解。中医号称岐黄之术,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史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他以整体观、相似
观为主导思想,以辩证记治为治疗依据。中医的基础记是阴阳五行学说。传统
医学以整体观和辩证论值治观念,也以阴阳五行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发病及病机治则养生等为中医基础理论遵行自己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行的交会作用。
神农氏尝遍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流传久远:“神农„„.尝百草之滋
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从而对炎帝神
农氏在药物的原始发现所做的贡献予以肯定。三国时的华佗,曾以外科成就名
彪青史,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东汉时的张仲
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曾用蜜煎导法治大便秘结,应用了人工呼吸法抢救
自缢之人 , 还记载了胆道蛔虫症及其治疗。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相当先进的。
这也是我所听说的最早的关于中
国医学的故事。
中医之所以延续至今,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支独立的医学,因为有悠久历史 的传承。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中医不断发展,才不断
进步。学了医学史,为中医的高尚医德所感动,为中医的高超医术而自豪。在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名医大家。像扁鹊、华佗、张仲景等。
他们为中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医学巨作,是
中医史上的一大奇迹。从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良好高尚的医道。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最早的民族,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辉
煌灿烂的文化。与我国悠久的历史相应,中医学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
纯粹医药经验的积累,经过理论总结形成体系,再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不同
历史阶段便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一、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从远古到春秋,据历史记载,是中医学的经验积累由低到高,由个别到一
般的时期。这时的医药学没有形成体系,不论经验还是理论认识,都比较个别、具体和零散。在这种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从战国到汉代,中医学经过对医药经验 的总结提升,形成了中医掌的学术体系,其标志就是著成《黄帝内经》《黄帝八
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四部经典著作。“四大经典”所载的
内容,明确标志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学术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举凡中医
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辨证原则、治疗法则、药物理论、配方理论、预防
思想等,在“四大经典”中都有了明确具体的论述。尤其《伤寒杂病论》已将中
医学的理、法、方、药运用到临证实践,对辨证论治给出了完整的示范。“四
大经典”在建立中医学体系的同时,也建立了中医学的学术范式,在以后的历史
过 程中,中医学一直依这一学术范式不断发展演化。
二、实用经验发展时期
晋唐时期,是中医学在已建立的学术范式支配下,大力发展实用经验的时
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实用的临证医药著作激增,以萎萃实用方药为主要内容。
各医药著作论理内容较少,直接陈述病、证、方、药的为多。尤其鲜明的是,此时期不仅综合性临证方书增多,而且临证专科著作纷纷出现。即便在诊断、病源证候、药物炮制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专门著作。临证方面,凡儿科、妇产科、外科、骨伤科都有专书,而五官科在综合方书里设有专篇。在唐代太医署,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上已有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针灸、按摩、角法等
分科。虽然中医学在周代就有分科,但是晋唐时期的医学分科不论在内容还是
形式方面,都要丰富完善得多。晋唐时期医药学发展的特点,表现了中医学重
视临证实用的倾向,这一倾向也是中医学贯彻始终的思想轨迹。
三、理论总结与探索时期
晋唐数百年的经验积累和方药荟萃,客观上需要给以总结,以便把握规律。经
验总要上升到理论,否则,经验之间的联系就得不到认识和揭示。这是一切认
识的发展规律,中医学也不例外。
四、传统延续与创新时期
从汉代中医学术体系建立以来,中医学一直是以传统的学术范式发展演进 的。这一传统的学术范式发展到明清时,确切地说到温病学说出现时,已达到
了鼎盛。
医药学的革新趋势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药物学透露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倾向。有三部药学著作可以标志这一
倾向,首先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次是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
和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
第二,传染病学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思想。
第三,解剖生理学表现了新的医学方向。
五、中西医交汇撞击时期
西方医学是不同于中医学的另一种文化模式,不论从观念系统,还是从理
论系统乃至技术操作系统,二者都有重大差别,以至于至今仍无法通约。
西方医学早在明代就已传入中国,但是当时没有构成对中医学的冲击,因此也
未能引起国人的重视。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大规模进入中国,并以开办医
院、学校,出版书刊等形式迅速传播开来,这时才出现了中西医的冲突,中西
医的关系才被现实地提了出来。西方医学,就其本性而言,它是普遍的和国际
性的,可以为全人类服务。然而,它是伴随西方列强的军事侵略、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而进入中国的。在此情况下,中西医的学术论争不可避免,而且与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纠结在一起。西方医学已进入中国,作为科学,它的真理性内容和实用性效果都是客观的。但是作为 一种异质文化模式的医
学,对传统的中国又是新鲜的和陌生的。都是医学,那么中西医究竟是什么关
系,又该如何认识和处理中西医的关系?在这样深刻的问题上,近百年来,展
开了中西医的交汇与撞击。对这样的问题,近代中国曾出现过国粹主义、虚无
主义和改良主义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国粹主义和虚无主义因其过于偏激和极
端,不能认识和解决中西医的关系。改良主义虽然态度平正,然而因其没有充
分认识中西医关系的本质,所以到底也没有解决中西医的关系。在改良主义引
导下,近百年来的中国医学界产生了中西医汇通派,出现一批主张中西医汇通 的医家。但是,限于中西医汇通派的思想和知识,他们没能指出处理中西医关
系的正确方向和途径,也远远没有完成他们汇通中西医的任务。中西医的关系
仍然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继
续探索和研究。
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取得过许多伟大的成就,这是足以使我们
引以自豪的。这些历史成就对我们而言,都是古的;而相对于外国而言,很多
都是早于他们的。对此,我们应该感到骄傲,也应该由此激发我们的民族自信
心。同时,也应该坚定我们的信念:既然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能够做出
领先世界的贡献,在今天,我们自己也理应有所发明和创新。只要认真探索历
史,我们就不难发现,中医学的历史成就是多方面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我
们平心静气地回顾中国医学史,我们细细的体会当年我们祖先那些伟大的发明
和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心潮澎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回顾历史我们
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中医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理念,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它,让
中医源远流长,帮助更多的人类!!
第四篇:中国医学史心得
学习中国医学史感悟体会
药物制剂1班
学习中国医学史感悟体会
通过医学史课程,我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学历史悠久,文字记载就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大概对中国医学史也有了浅显的了解。中国医学史是关于中国医学的起源、形式、发展过程和发现规律的科学。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过不断的丰富完善,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内容和特点。
形成完备的中医学体系的标志就是,《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百草经》《伤寒杂病论》。中医之所以延续至今,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尊敬的医学,是因为有悠久历史的传承,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中医才不断发展,才不断进步。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名医大家。像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他们为中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医学巨作,是中医史上的一大奇迹。学习医学史主要学习了医药的起源,早期医药经验与中医学术方向,中医学书体系的建立,医学各科的充分发展,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理论升华等几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为中医药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他们可以是流传千古的名医,也可能是没有记载的人,自己的医学知识已经很丰富,但是并不骄傲还是向其他人请教,所以我们后世的人才能把他们的不同的研究的加以结合吸取精华,我们同样应该学习他们对于医学的这种精神和对于医学知识的追求,和那种谦卑的态度。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西游、水浒、红楼,而中医的四大经典,《皇帝内经》、《皇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们古代杰出的成就,提现了古代人们的智慧。《皇帝内经》是保存下来的至今最完整的著作,到现在我们现代人应用的一些疾病的治疗还有保养方面的方法也很多是依赖于这本著作,可见它的实用之处和历史价值,很是佩服古代之人我们的先辈们都能有如此的智慧,《黄帝内经》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体现。在中国这个博大的土地上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医只不过是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同时也有个少数民族它们特殊的传统医学如藏医、蒙医学、苗医等则被称为民族医学。
虽然对中医不是很了解但是从上的课程来讲,中医真的是现代医学的起源和根本基础,简短的数数几个字就可以把一个症状说的清清楚楚不拖泥带水简单明了却字字对症,简单的药方都是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得到的,并且一代代的传承改良,不同药材的结合,形成了全新的形式,互相促进,成了治病救人的汤药,这就是中医的神奇精妙。
我们平心静气地回顾中国医学史,我们细细的体会当年我们祖先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心潮澎湃,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回顾历史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中医真的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理念,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作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它,让中医学源远流长,帮助更多的人类,为世界医学做出贡献。
第五篇:中国医学史学习心得qq
中国医学史学习心得
2015级3班,学号1076z215437
中医之所以延续至今,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就是因为有历史的传承,我们的中医有5000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却没有真正了解中医,通过学习中国医学史,我们对中医有了浅显的了解。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它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辩证记治为治疗依据。中医的基础理记是阴阳五行学说。传统医学以整体和辩证轮值治观念,也以阴阳五行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发病及病机治则养生等为中医基础理论遵行自己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行的交互作用。
作为一名内分泌科的医生,我对消渴病在中医医学史中的发展路径有更多的了解。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学就有消渴病的记载,在随后千百年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对本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较为全面的认识。中医典籍中对消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消渴泛指以“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甲亢等多种疾病;狭义消渴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了糖尿病中的一部分患者。先秦两汉:消渴病学术原创期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消渴病的认识还比较简单。这一时期既没有专门论述消渴的专著,也没有消渴专篇,但此期对消渴病的认识则是后世消渴病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渊源,为消渴病学术的原创期。据甲骨文记载,在殷商时代,人们对22种疾病有了简单认识,其中有一种叫“尿病”。这很可能是有关“消渴”的最早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发生了巨大变革,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气氛相当活跃。这一时期医学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尽管该时期存世医学著作相当有限,但人们对消渴的认识已有了很大发展。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了消渴病症状的记载。而《黄帝内经》和《金匮要略》对消渴病的认识则更为全面。如《黄帝内经》不仅明确提出消渴病名,而且对消渴的临床症状、病因、治疗、预后、禁忌等方面的认识也有较多记载。其论述虽散在于十几个篇章中,然而颇为详尽,对后世医家的认识及治疗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黄帝内经》中已认识到过食肥甘可导致消渴病的发生与加重,这为后世消渴病预防及饮食疗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匮要略》则首创消渴病治疗方药——肾气丸。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仲景已初步认识到痰湿、瘀血与消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医史学家一般认为隋·巢元方是最早记载消渴病并发症的。但笔者认为张仲景不仅最早记载了消渴病并发症的医家,而且提出了有效的治法和方药。
魏晋隋唐:消渴病学术进展期 魏晋时医学家多注重临床实践,学术思想活跃,各种创新不断出现。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相对稳定的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医学理论进一步提高。因此,魏晋隋唐时期消渴病学术也进入了新阶段——进展期。在病因病机方面,魏晋隋唐医家除了认为饮食不节,嗜酒贪杯为消渴发病的重要原因外,还提出了服石致消与阳虚致消说。这与此期道教长生成仙思想在社会各阶层产生的广泛影响、社会上掀起的服石之风有着密切关系。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关“孝”的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孝”被奉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当时就有君有病,臣尝其便溺,父母有病,子女尝其便溺的习惯。正是这种尝“便溺”的“孝行”在客观上促进了消渴病诊断经验的积累,发现了消渴病患者尿甜的特点。《古今录验方》关于消渴病尿甜的论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有关消渴病人小便发甜的记载,使消渴病诊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消渴病治疗也较前有了极大进步。第一,治疗消渴病的方药越来越多,既有针对主症的,又有针对并发症的;第二,药物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栝楼、黄连等清热滋阴药物外,铅丹、胡粉等丹药也被广泛用来治疗消渴病。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此期医家已经认识到消渴病患者除了采取药物疗法外,还应配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疗法方可取得理想疗效,这一认识在消渴病治疗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五代辽宋:消渴病学术积淀期 宋代统治阶级对医学事业非常重视,政府出台许多扶植医学发展的政策,医生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子监中设医学,涌现出了大量儒医。同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宋代医籍的刊印提供了重要条件。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宋代医籍得以大量印行。宋代官刻医书种类丰富且质量较高。受政府重视医学的影响,宋代文人编撰方书风气盛行,或整理家藏及个人秘方,或搜集民间验方,其中许多医籍中都涉及消渴病的内容。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有关消渴病文献得到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在学术层面上形成较深的积淀,消渴病学术由此也就进入了积淀期。宋代一些大型官方医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都载录了十分丰富的论治消渴病的理论与方药,其中在官修的《太平圣惠方》中有“三消论”一卷,首次明确提出“三消”一词,这为消渴病能够按照三消分型进行辨证论治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分型方法。宋代医家在重视经验继承与积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求创新。如病因病机方面,宋代医家不仅认识到热毒在消渴病发病中的作用,而且对脾虚与消渴病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由于宋代更多的医家受“阴虚燥热”学说的影响,因此脾虚、热毒在消渴病发病中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在消渴病治疗方面,与前代相比,宋代医家更注重辨证论治,这一原则既体现在药物治疗上,又体现在针灸治疗以及饮食疗法中。在消渴病的预后与调护方面,宋代医家则主要继承了隋唐医家的经验。
金元:消渴病学术争鸣期 金元时期是医学发展史上相对特殊的一个时期。清代《四库全书提要》中提出“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是指在这一时期内,医学领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派别及空前活跃的学术争鸣。金元医学争鸣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后人誉为“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他们对前人的医学理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消渴病学术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刘完素不仅确立了比较完善的三焦分证辨治消渴的理法,还不受阴虚燥热论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新的燥热怫郁之说。他还特别反对滥用温药治疗消渴,根据“肾本寒,虚则热”理论,从心、肾关系失调的角度,阐述了消渴的病机,提出寒凉养肾的治法。但他并不将使用寒凉作为消渴病的唯一治法,而是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消渴病的治则——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人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张从正则提出了“三消当从火断”的学术观点,治疗方面主张调下并用、护治结合。他还认识到消渴病发生与生活方式有关,并初步认识到了消渴病的传变规律。他提出的消渴病患者宜低盐饮食的主张也非常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李杲强调脾胃在消渴病发病中的作用,治疗时特别注重升发脾阳,擅长应用升麻、柴胡、杏仁等药物;他还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与津血不足有关,在治疗时强调养血活血以润燥,擅长应用当归、红花等。朱丹溪对消渴病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其学术特点,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的内因,“相火妄动”为消渴病的发病诱因,“去欲生静”是预防消渴病和促进消渴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明清:消渴病学术提升期 金元医家学术争鸣之风的延续,对于明代医学理论进一步探讨、总结和提高,仍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医生队伍中许多有识之士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他们继承前代成就,不断实践,及时总结,谋求医学发展与提高。清代尊经复古、繁琐考据之风盛行,医学也不例外。清代医学著作明显增多,关于消渴病的认识,医家们做了许多理论溯源等方面的工作。虽有一些医家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挥,但勇于开拓创新之人也不是太多。因此,明清医家对消渴证治的认识多是金元时期学术思想的延续和提升。
回顾中国医学史,领会杰出名医大家对中医发展的贡献,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敬仰、学习,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回顾历史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我们应该传承及弘扬,更好的理解与学习,让中医能够源远流长,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