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缩编(共5篇)

时间:2019-05-14 17:4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静悄悄的革命》缩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静悄悄的革命》缩编》。

第一篇:《静悄悄的革命》缩编

作者序中文版本书所介绍的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室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体化的联系载体。本人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而现在正在进行的学校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则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本书中所描述的课堂教学革命旨在使学生从“勉强”日文中该词的意思是“读书”、“学习”——译者注转换成“学习”。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文字中“勉强”这个词一直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学习”之意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应是学校革命的中心课题。

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这是我观察的出发点。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我站在教室前面的窗口边而同时我意识到自己正身处教室中。与其说我想在教室中发现什么还不如说我想把教室中所发生的一切全部都收纳于心中。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

小林先生是有10年教育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这一工作是小林先生的一个重要决断——他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追求相互学习和合作但是作为合作的前提应是每个学生的必要的自立。”小林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

一、教室里的风景——关于“主体性”神话 1、教室

通过不断地积累观察教室的经验我开始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非常空洞而没有什么意义的。2“主体性”神话

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上。特别是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力观”提倡之后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只针对上述四要素中的“学生”这一要素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现在所有的教学中几乎都能看到这一倾向。 3悬在半空中的主体

培育学生成为自立的、自律的学习者是教育的一大目标对此谁都不会有异议。而所谓“主体性”神话却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不是和这一切毫无关系而独自起作用的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也不是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之前就存在的。4应当讨论的问题

今后的教学显然应当从大一统的传授型方式中蜕变出来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轴心向着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正因为此教学必须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在笼罩着“主体性”神话的教学中尽管学生不断地应答“是的”“是的”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

二、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1、手势

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这样做是为了让教师认识到“手势”教学是把学生当成了教学过程中只能向教师打手势的被操作的对象这种教学把教室里的相互对话与日常的相互对话割裂开来使其成了人为的游戏。

2、束缚思考的东西

“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发言时被强制地将自己内心产生的情感和思想分成“赞成”“反对”、“提问”三部分。因为只能赞成或反对所以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胆这种模糊的多义的 意见。尊重这些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够建立起教室里对个性多样的意识从而在相互的交流中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

对清楚、明确的要求深信不疑的教师是不可能理解学生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的价值的是不可能理解那些孕育着微妙的、不确定的、模糊暧昧的思考、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的。

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构建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探索地进行着的行为。不确定的言语能深入到其他学生的心中能有实实在在的说服力。

3、主体性的假象

除了“手势”之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和由此意识而产生出来的教学形式主义渗透了我国教室的每个角落。

说起来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的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欲望。应该说那些对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消极、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对这些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视为理所当然并首先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的自我反思。而那些不论对什么课题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关心、欲求”的学生在认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维逻辑懒惰的学习者。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开端是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识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三、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神话

1、润泽的教室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

2作为“被动的能动性”的主体性

“润泽的教室”是主体性神话的对立面。“主体性”是植根于去掉了“被动性”的单方面的“能动性”。而与此相对的“润泽的教室”则是以“被动性”为基础的在那种教室里的活动是以可被称作“被动的能动性”的应对为基础而开展起来的。“主体地学习”这一口号之所以总带着一点遥不可及的缥缈感是因为这一口号忘记了在人能动地活动的前提中就有与人或物的“应对”这样的“被动性”。

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3“应对”的活动

“被动的能动性”正是我所追求的教和学的形态。教也好学也好都应该以“应对”的应答性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因此从这种“被动的能动性”或者“应对”的视角我们来重新审视一下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之间的结构。

对于学习这一能动性的活动来说“应对”这种被动的应答也是其基础的基础。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正因为动态的学习过程就是小小的差异相互反响激荡的过程因此学习中需要十分谦虚和密切的关注。自古以来就认为“慎学、善思、明察”在学习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古今的一切文献中言及学习都追求这一“慎学”本质。而“自主性”、“主体性”或“努力”、“欲求”等并不是学习的本质。4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中是中心在教师的教学中也是中心。然而大多数教师却没有能理解这一点。那么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的教师的活动该是怎样的呢其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能生动地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在对学生群体讲话时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因为在教室里的是一个一个的学生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学生群体。而且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对话的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能在有这样的教师的教室里学习的学生是非常幸福的。

也可以说教师的全身心还没有对每个学生敞开没有能够与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情感相呼应、相互应答。在那些还没有推翻“主体性”神话的教室里要开始为改革做准备的话必须设定“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基础。

四、“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1在某次研究会上

在一节课里面能让学生多少次与教科书的语言发生新鲜的接触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事很有必要返回到阅读教科书中去一节课中若干次反复地阅读。希望教学以这样的方式展开如果这样的话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所采取的一问一答式的附和不就没有了吗”

2、应对的身体

第一点是教师“倾听”的意义。倾听学生的发言的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然而多数的教师只注意自己教学的进度并没有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因此说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投球”纷纷落地的确不是为过的。没有接住球还不让学生去替他捡像这样的互动如果持续的话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学生就会变得讨厌投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结果仅仅只有那些擅长事先了解教师棒球手套状况的学生才会瞄准教师准备好的手套位置把球投过去。当然明确地控制教学的进程是教师必要的工作而在此之上首先让教室里的“投球”成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吗再说深一步的话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3“理解”学生的发言意味着什么

这里在说“理解”学生的发言时围绕着两种“理解方式”。一是“理解了意思”的“理解方式”。而另一种“理解方式”是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这样来考虑“理解”的话站在欣赏、体味学生发言的立场“倾听”的重要性就突现出来了。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吧。如果教师总是被“下一步怎么办”的观念束缚着的话那是不可能产生“欣赏”、“体味”的“倾听方式”和“理解方式”的。

五、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千方百计地促进交往 1教学观的混乱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不零零散散的个体。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认为自身的作用是很消极的。而实际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较之集体划一的教学来讲恰恰需要教师更积极地与每个学生更复杂的互动在划一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让全体学生集中听讲一起思考维持教室良好的秩序把活动控制一个方向上。而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为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主轴。2在交往中学习

自我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今后的社会中从异质的他人那里学习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首先需要了解“学习”一词的确切意思。将“自学自习”、“自我教育力”等理想化的倾向的错误在于认为学习是个人主义性质的活动但是在学校里的学习既不是学生一个人一个人的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没有教师介入而进行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的活动这才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因此可以说在“学”这个字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状况被表现到了极致。在教室里正是要构筑这样一种关系即学生在相互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展开这种能触发与支持这一关系的教学的人就是教师。而并没有积极地想办法与儿童交往。3把“学”置于教学的中心

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的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我将之称为“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即是让那种与物与教材对话与学生与教师对话与自我与自身对话的学习成为教学的中心。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可以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

在每天发生的事情中存在着无数的契机让我们得以构筑教室里的“交往中培育”的师生关系。仔细地关注每个学生在理解上、感受上的差异从这一点开始就能够向着硕果累累的相互交往迈出一大步。

六、每个学生相互作用---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1服装裁剪与交响乐团

如果确定了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与学生的应对为轴心那么教师的活动该怎样进行呢这种教师的活动可以作一个大致的区分主要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活动一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即是说象按照每个人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那样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程。而后者是让各种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的活动所以称之为“交响乐团”。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相互呼应便产生了如同交响乐一般的教学 首先来看看“服装裁剪”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乃是不断从个体发出又回归到个体的因此教师的活动也应当从对应学生个体出发又回归到学生个体上去。由于对这一点的意识很难故今日的教学形态基本上成了大一统的天下学生不过是作为“集团”而进入教师的意识的。对此应当说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都必须把一个个的对应重新作为教学的基本。最能明确地意识到“服装裁剪”的含义的是在学生做作业中的情景中。“课桌间巡视”是教学的常用语但这一用语总觉得带有傲慢的色彩在学生做作业的这一时间里教师集中精力去“量体栽衣”是更重要的。无论那个教室里都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他们一一对应的“做衣服”不仅仅是给那些不能达到目标的儿童提供个体的帮助也是教师自身从教学展开之可能性的角度去发现个别差异的绝好机会。

在全班学生中即使在各种声音回响混合的“交响乐团”式活动中“量裁体衣”的意识也是教师必须一直保持的。因为在进行集体性的思考或探究活动时能看清、识别每个学生的学习是怎样通过那些活动而与其他学生相互作用的哪些教材的内容在活动中得以深化并正在发展都是教学的中心问题。2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

在一个个学生的声音相互回响、相互烘托的“交响乐团”中十分关键的是交往展开的丰富程度、深入程度怎样。关于这个问题对“交往”的四种分类给我们以启示。他划分的四种交往类型是只有一方讲话的“单向交往”、相互交谈的“双向交往”、被拒绝被阻挡的“反向交往”、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

在这几种交往中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尤其重要。可以说在教学中没有比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更重要的了。

组织”交响乐团“的教师正是通过把学生与教科书连接起来并把学生与学生连接起来而展开教学的。“连接性的询问”就有可能在教室里生成出什么来。.耐心地倾听“异向交往”的话语就能使教学中的交往丰富而深刻地展开这一教学实例成为了一个可见的典型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在“异向交往”的话语中如果把探究那个学生自身的“逻辑世界”作为一个课题的话教室里的交往就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相反如果教师对不同思路的话语不敏感那么教学就只可能顺着教师的路数进行下去交往也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变得非常肤浅和单薄。

对教师来说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头脑中的表象都相互碰撞、呼应起来的“交响乐”的本身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所在。通过“交响乐团”式的教学每个学生之间富有内涵的相互学习是否能够开展起来与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洞察其差异之间相互学习的可能性是分不开的。

七、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

1、学生气息

与学生息息相通的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息息相通在人际关系中乃比言语还要基本。

2、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

这些蒲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啊

在校内开展教研活动时全体参加者边观看录像边讨论授课的具体事例。进行实例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评价课上得好还是坏而是让大家一起共同感受授课的“乐趣”和“困难”。授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极其复杂的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因而在讨论中最重要的是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只说出自己对所观察到的事例的质朴感受和具体的事实本身。只要大家能相互交流自己朴素的感受到的一切就必然能学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第二章 改变教学——学校改变

一、为了让学校从内部开始变化 1、回顾过去的二十年

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本身也是实践者。然而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如何与实践者建立起合作关系是一大难题。

2改革的方略

在我看来作为教育研究者自己首先要积累一定的经验才能作为授课人登台演讲。无论是教育实践者还是教育研究者都还缺乏工作的责任心对所谓的教育实践的理解只停留在观念上。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我认为要让学校转变至少需要三年。第一年在学校里建立起教师间公开授课的校内教研体制第二年提高研讨会的质量以授课方式和教研活动为中心重新建构学校的内部组织、机构第三年以学生和教师有目共睹的转变为依据把新的授课方式和课程设置正式固定下来。通过如此三年的教研活动学校就可能成为一所像样的学校了。

3打开教室的大门

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

我要求无论这个学校改革的主题是什么在改革的第一年所有教师都必须参加上公开课的教研活动。

二、相互开放教室——改革的第一步 1第一年的课题 学校改革包括学习的改革、教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研制度的改革、经营管理的改革、与地方的合作等多方面的课题。其中最为重要并且是中心的课题是围绕创造性教学和教研制度形成作为专家的教师们之间互相培养的“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之间的关系。

最突出的是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此外教师文化中也存在着问题即每个教师都不愿意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迄今为止的学校培训、教学研究活动的实施方法存在着问题。另外教学研究的方法上也存在着问题。

之所以有必要在学校改革的第一年让所有的教师至少上一次公开课让所有教师超越自己构筑起和同为实践者的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关系这正是所有学校改革的前提。

2为了打开教室的门

在研讨教学问题时比起事前的研讨来开展事后对教学过程的反省针对实际的事例进行相互学习更为重要。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三、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 1应对学生的教学

改革第一年校内教研活动的中心目的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相互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也就是要在教室里形成一种每个学生都能安心上课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勉励的学习氛围。缘此观摩课和校内研讨的中心应该是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态度问题。在教学研讨会上还有必要把课堂上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实况的对应作为适题的中心。在改革的第一年比起教师的提问、教材注解的研究来更应该围绕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和教师的对应来进行讨论。比如对于学生上课时的窃窃私语或困惑教师是否能够领会教师有没有在无意识中以不恰当的对应遏制了学生学习发展的苗头对于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学生的反应教师有没有采取灵活、耐心的态度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有没有给予恰当的帮助等等。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为创造这样的教室打下基础即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要进行以学生的学习实况和教师的对应为中心的研讨最重要的是在教室里进行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动关系这在第一年的教学改革中有着决是性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是否得到了尊重只需在教室里听听他们的声音就能马上判断出来。因为在感到放心、安全的氛围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时人们(当然包括学生)通常都是在思考的同时把自己的心声慢慢地讲出来的。

作为改革第一年的课题是要把学校里大多数的教室变成能让学生情绪稳定、相互间能够诚恳、亲热地发言和倾听的教室。反过来即是说如果能让教室的空气远离浮躁让学生自然平静的声音重新回到教室并且教师能够通过对每个学生言行的恰当对应而创造出平和气息的教室来那么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教材都能实现与其内容相应的自立的学习、合作的学习。2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士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在改革第一年的教学研究中我所重视的正是这种互相倾听关系的形成。如果不能建立相互倾听、相互交谈的和谐关系是无法创设出相互学习的教室的。3教师持有自己明确的课题的教学研究

在改革第一年中教学研究里还有一点是必须重视的即每个教师都要带着自己的课题致力于教学研究。要让教学具有创造性教师自身必须明确自己的挑战课题。

四、学校组织的简化——为了能让教研活动成为核心 1一次尝试

无论学生怎样调皮课怎么上不下在教员室和学校以外的地方绝对不说关于学生的坏话。2更大的挑战

大濑校长的提案是采取一人分管一项事务的方式。3把校内教研活动作为学校运营的重点

五、召开公开研讨会

1指令性研究实验学校制度的功过 实验学校的最大弊端在于它的形式主义。2公开日常授课

公开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公开日常的授课情况和教研活动的成果听取校外人士的评议来为下一年的学校改革做好准备工作。让大家看到日常授课的情况也是为了改善日常授课所以我觉得上公开课时保持平时上课的风格才是最好的。3与参观者的应对

只要平时培养了学生如何学习到时坦然地迎接公开研讨会的到来就行了。只要平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培育他们的学习方法那么根本不需要害怕。改变学生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不能性急。总之不管是不是实验学校每个学校都应该隔几年进行一次自我挑战把校内教研活动活跃起来。没有公开的研讨就难以产生创造性的教学。

六、学校向社区开放——校外人士参与学习的挑战

1、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只有双方都各自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将合作变成现实。2从参观教学到参与学习

家长参与的方式更是各式各样。有的作为小组学习的讲师来参加也有的代替教师来授课还有的坐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听课等等。

3为形成学习共同体而努力

由于有了这么多学校的经验推进“参与学习”的各种创意也逐步丰富起来。

如果教师希望有更多的家长来参加学习的话那么还是避免“客串教师”的方法为宜特别是在开始时应该采用一种更加轻松、家长自身也能乐在其中的方式。此外好不容易引进了“参与学习”的方式如果教师过分注重授课的完美性就会使家长们受到拘束。所以参与活动越是轻松愉快“参与学习”方式就越能持续发展下去。教师和家长携起手来学校就能重新成为“学习共同体”。

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室里能看到身体放松、轻松愉快、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和倾耳静听学生轻言细语的教师。而在沉闷的教室里看到的是学生笔直地端坐着面无表情教师也是用生硬的姿势、硬邦邦的语言控制着整个教室。教师的注意力一般只集中在讲课上很少去关注听课过程中学生思想的起伏波动或与学生的想象产生共鸣。而相互学习关系的建立恰恰需要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身体所发出的无声的语言开始

第三章设计课程

一、什么是课程

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课程”是“学习的轨迹”也是“学习的履历”。即是说“创造课程”并不是制订“目标”或“计划”一览表而是要实际创造学习的经验。课程并不是在办公室里或教研室里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教室里一天天地慢慢创造出来的。因此即使课程在一学年或一学期开始前就准备好了但从本质上说它是在一学年或一学期结束后作为“学习的履历”而被创造出来的。这样课程的“独立性”和“个性”也就不过是每天都在追求着的“教学”与“学习”的“独立性”和“个性”而已。

“创造课程”可通过三种活动来进行。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这三种活动的中心是“教室实践”。因为课程是在教室中创造出来的。如果把这三种活动阶段性地加以区分的话那就错了因为在实际创造课程的进程中是以“教室实践”为中心同时进行“设计”、“反思和评价”的。“创造课程”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本章将就“创造课程”的实践方针作具体的阐述。

二、以“学的课程”为中心

如果以“学的课程”为中心来设计课程的话那么其创造课程的中心课题就应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主题、作为主题探究的资源的素材或资料以及促进学生的探求和交流活动的学习环境等而且对该单元中学习发展性的预见也非常重要。

所谓学习是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认知的实践)、人际交往(交往的实践)和完善自我(自我内在的实践)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我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特性称之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具体地说来、就是把与对象物的接触与对话、与学生的接触与对话、和自我的接触与对话作为单元的单位而加以组织。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综合学习都是把“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一个一个的单元来加以组织的可以说这就是创造课程。

因此怎样组织单元是创造课程的中心问题。在迄今为止的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单元一直都是作为“目标·达成·评价”的单位而进行组织的。这种模式是具体地设定教学内容的目标把能有效地达到达一目标 的活动组织到教学过程中并用考试来评价达到目标的程度。作为这种“目标·达成·评价”的单位的活动单元便构成了“阶梯型”课程通过这种课程使有效地传授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变为可能。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阶梯型”课程的学习经验必然是狭隘的、划一的评价必然是简单的、一元化的。

今后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在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挑战因为它要求把课程的单元放在“主题·探究·表现”的模式中加以设计而在教室中则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三、“综合学习”为什么会混乱

对“综合学习”理解混乱的教师根本没有想亲自与学生一起研究现实的主题和内容。

“综合学习”决不是一个困难的领域关键在于—定要有一个普通市民所应有的、能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主题同时一定要有改革课堂学习的决心二者缺一不可。

四、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

综合学习产生混乱的原因还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即把综合学习理解为通过“经验(体验)”进行学习而把学科学习理解为通过“知识(技能)”而进行的学习这种两分法的错误理解导致了认识上的错误。

为避免混乱必须先要确认一点那就是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是实现学习的课程在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

那么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有什么区别、怎么会不同的呢?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并不在学习形态方面。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课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学科学习是以学科的“内容(题材)”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也就是说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是两种把学习组织成单元的不同模式。因此如果综合学习和学科学习两者都能有效地组织的话从外表上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很正常的。如果是教育上有意义的综合学习那它会成为学科学习那样的学习反之如果是教育上有意义的学科学习它也会成为综合学习那样的学习。

五、综合学习诞生的时候

这是一次神奈川县藤泽市小学三年级学儿的实践活动。三个班级的教师商量了以“海洋中的生物”为主题开展教学于是教师让这些学生多次去接触海洋。让他们体验在海边碰到这样那样的东西的喜悦体验由此产生的探究的喜悦这就是教师们最初的目的。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目光能否细致地看到每个儿童学习过程中的细小变化教师能否关注其发展并予以爱护和帮助。

六、综合学习的乐趣

静冈县富士市广见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三个教室中开始了以“水”为主题的综合学习。这—学校所在的地区是富土山山麓的开拓地带。

综合学习概念混乱的原出之一是有一种把“综合”的意义狭义地理解为“学科的综合”的倾向“横向学科”这种论调也助长了这种混札。学习过程不管如何做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只要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以“主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就可以了。进一步而言在广见小学的综合学习开展过程中“课程”不是事先作好“计划”的而是作为学习经验的积累事后确定的这一点也很了不起。

七、创造综合学习的教师

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学生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不管教材如何出色不管资料准备得如何丰富不管指导方案制订得如何完美如果教师自己不能与学生一起愉快地学习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得不到发展。作为学习设计师的教师首先要求他们自己要勤奋好学。

在推进综合学习的教师中我觉得有很多是具有适应此要求的良好素质的人这种素质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话即是能基于“事实”进行“探究”的素质。

八、公民教育和学习“学习”方法

首先要明确设置综合学习课程的意义总的说其意义有两点。一是具有进行公民教育的意义。“综合学习课程”所包含的信息教育(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环境教育(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国际理解教育和福利教育等4个领域表现了它作为“公民教育”的定位。综合学习课程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学习‘学习’方法(1earninghowtolearn)”。学生可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活动并把学习收获写在本子上。这种主题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习‘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实现的关键在于要有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己对话这种形式的“学习”而组织的这种课程。另外要准备丰富的资料和环境认真地组织好以“主题·探究·表现”为单位的单元。

九、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

综合学习是一种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即使一个问题解决了马上又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等着去解决。

十、从现实出发进行学习 综合学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进行学习。为从活生生的人那里学习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是综合学习的特点。离开这一特点的综合学习其结果只会一事无成。

需要注意的是综合学习强化了学生的偏见和差别观念的危险性也同样存在而且并不少见。作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首先斋要克服自己的偏见和差别观念。

十一、虚假的“自主性、主体性”

上述做法实际上是把学习这件事完全听任学生自己来做依赖于学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这种做法极端地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每个学生自己制订计划、自己独立学习的方式不是学校应组织的学习方式。学校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学生的合作来实现学生独自一人无法进行的学习的场所。

综合学习也不例外。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为了还原到“自主性”、“自我解决”上去而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学生组织到其个人无法进行的、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这些美丽词藻的背后隐藏着教帅无责任心的一面要说这是一种欺骗也不为过。

要搞好综合学习对主题及内容的发展具有预见性是决定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设计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作为自己的责任。

十二、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

综合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学科学习改革的中心课题简言之就是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迄今为止的学校教育都受着应试教育文化的支配以高效率地学好规定的教科书内容、应付考试为目的。“勉强”就是这样的活动学生不需要与任何事接触不必与任何人或物对话单单靠坐在教室里一味地开动大脑细胞就可以了。因而把“勉强”说成是“偏重知识”是不对的原因在于失去了与对象、经验的联系失占了来龙去脉其知识便没有了意义联系就不成其为知识了而将之称为“信息”还正确一些。在“勉强”的过程中“知识”被置换成了“信息”具有意义结构的“经验”被置换成了仅是意味着个人自身活动的“体验”。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无论在综合学习中还是在学科学习中都应当成为一个核心的目标。把“勉强”转换成“学习”的首要课题足组织“媒介化的活动”。“勉强”是通过坐在教室里的脑神经的活动来进行的。与此相反学习则是和人、物、工具及素材的接触进行“媒介化活动”而实现的。因此必须在上课时组织观察、调查、实验、讨论及表现等各种具体活动。组织“媒介化的活动”是构成教室中学习的首要工作。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的第二个课题是实现“合作”(分组活动)。“勉强”是个人的活动而学习则是合作的活动。以前在提倡“独立解决”、“自学自习”的“勉强”文化中把不借助别人的帮助、独自解决问题的学习称为好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文化中则追求“互惠学习,即积极接受他人的多种意见和认识并毫无保留地告之自己想法的相互学习。因此学习是通过“个体与个体的切磋”这种“合作”方式来实现的。

把“勉强”转换成“学习”的第三个课题是把“获得”并“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变为“表现”的、“共有”的学习。“表现”所学到的东西并通过和同伴“共有”学生才能反思性地领会知识和技能确切地掌握其含义。通过“表现”和“共有”而进行反思性思考是学习的最大推动力。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成为了课程改革的课题。

十三、在活动中的合作学习

在课堂里推进课程改革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呢?下面以具体实例来说明。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动活泼地开展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的情况。

十四、组织合作的探究

在福岛县郡山市金透小学教师营野先生的理科(科学)课上让四年级学生通过实验来确认“云是怎样产生的”。这样的与物对话、与伙伴对话的合作探究我们揭示了科学学习的本质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

十五、通过对话深化学习

信州大学附小五年级学生在学习理科科学时提山了“霜柱为什么会产生”的问题。

与物(对象世界)对话、与他人(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并从中进行学习就像如上那样是在以实验和观察为媒介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的。

十六、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建设

具体地说课程建设是通过校内教师协同推进实践性研究而完成的。课程建设并不是制订教学计划而是在校内交流和共享那些在教室里每天都在进行着的创造性学习的活动。校内教学实践的经验交流和积累是创建作为“学习履历”的课程的具体过程。

对创造性实践或研究来说最为必要的一点是共享课堂上出现的丰富多彩的事情、现象的那种热情和富有朝气的精神。

在校内教师都无一例外地每年上一次以上的公开课并相互交流、评价实践经验的学校中都在认真地、切实地改革教学并通过教师的协同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可以说除了这种稳妥的、脚踏实地的做法以外还没有其它的能有效地进行课程建设的方法。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课程建设所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充满活力的躯体是和同事们合作、亲手共建的快乐感。通过与问事的研讨在一个一个教室里课程诞生了!这些共同建设的课程都是合作的结晶它们一定会使学校和教室的面貌焕然一新。

十七、从综合学习到课程的创造

每月召开的校长与学生的“对话会”让那些一直沉默不响的学生发出了声音这向教师们显示了通过“对话”能改变教学的前景。

综合学习是进行三个对话一“与主题对话”、“与地区人们或教室里的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的实践学习即是实现“与题材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这种学习的突破口。

教师们为了通过“相互倾听·对话”的方式创造一种能实现相互学习的教学向同事开放了教室相互评价教学交流井积累了实践经验。

从综合学习向创造课程发展的南中做法是在中学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出色改革实例。

十八、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

把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的改革正在深入进行之中。所渭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指在这样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们相互学习、成长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也相互学习、提高家长和市民也参加学习、共同发展。

卓有成效地设计学习、创造课程的工作是教师们共同合作的事业。创造课程需要教师们协同进行工作。在该校课程是“学习的履历”是通过每天的实践与研讨而到年度末开花结果的东西。因此浜之乡小学所创造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经验的轨迹同时也是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生(人)与学生(人)的交往的轨迹。是以“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教师学习的轨迹。这种学习、教学和研究一体化的创造性做法架起了通向未来学校的桥梁。

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不必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地踱步而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的课桌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教师常常爱用“大家”来称呼学生但是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第四章 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

一、培育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 1.郡山市金透小学

今天的学校最深刻的危机在于失去了教师自身作为专家的相互合作、共同成长的据点。

郡山市金透小学是30多年来一直持续举办公开课的少数几个学校之一。如果没有历任校长和教师的坚毅信念和对教学改革的热情

我和川田校长、宫前校长及教研主任菅野先生一直都在推进学校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为了让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在教室里产生出来必须准备建立一种联系即必须尊重每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立尊重学生在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成长轨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影响每个学生个体成长的轨迹使学生健康地发展。教师要凭借着对学生深刻的洞察能力去完成这一工作。我曾用“量体裁衣(培养=应对每个个体)”和“交响乐演奏(相互影响=个体与个体的交融)”这二个主轴来描述教师的工作。金透小学的教师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都把“量体裁衣”和“交响乐演奏”具体化了。产生出了关系融洽的教师环境来让在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思考都能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交融使各自微妙的差异发生相互影响。

基于观察到的事实去彻底地了解学生的面貌进行具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校内研讨时都用抽象的语言泛泛而谈的话教学就会变得僵化学生就会渐渐失去新鲜感。为了使授课恢复其生动性需要教师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多讲实践性的内容。学校的改革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学校的改革需要地区和学校双方都共同具有创造文化的传统而且这一改革本身就是继承这种创造文化的传统并开拓未来的伟大事业。

二、向学校的未来挑战

2、小千谷市小千谷小学 开放式教室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公立”学校是“我的学校”同时也是“大家的学校”。每次访问小千谷小学时我总是感到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今天学生的欢笑应归功于那些开放教室、开放学校的前辈们和小千谷小学的优良传统。

向“校外人士参与学习”挑战

学校的变化只能从其内部开始发生。为了能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化首先必须让学校和教室向地区、家长、市民开放。学校的校长能够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挑战同时只有在这样的校长的指导下全校的教师们才能够协同一致地工作。小千谷小学所挑战的“参与学习”方式即家长作为教师的助手而参加教学的 方式不管怎么提倡还没有被其他学校采用过。

要实现“参与学习”有两个障碍一是教师方面的障碍二是家长方面的障碍“参与学习”需要把学校作为“我的学校”、“大家的学校”来认识这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家长都是一种挑战。

向相互学习的共同体推进

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在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里不仅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长而且为了促使学生相互学习教师也必须要相互学习和提高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市民等也都要相互学习和提高。

三、迈向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共同体

3、福井大学附中发掘可能性的教育实践

涉及到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地区未来的综合学习产生出了在学科学习领域中可相互探究·创造·表现的学习产生出了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的共同成长、合作研究产生出了和以大学研究人员为首的其他专家的合作研究。

“学年方案”的制订、组织

日本全国学校中的学习至今还存在着三大弊端一是把学习当“坐”学来组织的认为学习只需要脑神经细胞的活动而不需要借助任何媒介就可完成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把学习与物、与人、与工具等媒介分离开来。而是一直把学习看作是仅由个体单独完成的行为。直到今天在以“自己解决”、“自主学习”为理想的学习的倾向中这种认识还在继续被强化。但是学习与“勉强”是不同的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是需要通过和他人的交流才能实现的它必须要通过社会性的、合作的共同体的活动来进行。三是没有认识到学习是在表现学习、与同伴共享学习的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活动。日本全国学校的学习只重视“获得”这一方面即学得规定的知识和技能而一直轻视“表现”、“共享”、“反思”等方面。

综合学习中的“学习的创造”会起到改革整个学校学习的核心作用呢其理由有两点一是因为与从单元到单元的学科学习不同在综合学习中可以对连续的、贯穿始终的主题进行持续地探究。综合学习能对整个学校的改革发生影响的另一个理由在于“学年方案”中教师的组织。综合学习实践打破了学科与教室的壁垒实现了教师的合作和共同研究

学科学习的改革

综合学习中的“学习的创造”和日常学科学习的改革相结合能够导致学校教育朝着整体改革的方向发展。应该认识到附中的综合学习实践是作为包括学科学习在内的所有学习的改革的尝试。贯穿该校实践的“探究·创造·表现”3个关键词也是学科学习改革的关键词。

学科学习的改革是把过去根据“效率性”原理而产生的“目标·完成·评价”型阶梯型课程改革成“主题·经验·表现”型登山型的课程。教师集体的合作研究

最后想谈谈使如此值得惊叹的实践和课程成为可能的两个条件。其一不言而喻的是该校教师集体的持续的共同研究。教师本身也是实践着的学习者这比什么都重要。另一个条件是和福井大学研究人员的合作。从实践方面给予附中以支持的是福井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该校教师们所强调的“螺旋式学习”。即是说学习是在不断 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发展的。让我们学习该校的实践在各自的学校、教室中和学生一起来创造“螺旋式学习”吧。那种盘旋上升的轨迹就是未来学校的准备。

四、由对话创造出的学校文化

4、市南中学从沉默到对话

平泽宪一校长认为作为学校改革的出发点是对话。和学生的对话和教师的对话和家长的对话。作为教育必要条件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信赖关系、教师与家长的信赖关系。而对话作为人与人之间信赖关系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要建立对话的文化而不是“说话”的文化对话的文化是“倾听”的文化。在“倾听”的文化还不成熟的地方再怎么强调对话的重要性大多数人依然会保持沉默。从倾听出发

“对话集会”的精神——主张相互尊重每个人内心的声音。“对话集会”的实践虽说是一个小举措但在现今中学里这样的举措非常少见总不能说是件好事吧。对话是把潜藏在沉默背后的声音编织成语言的合作性行为。

学校的改革从对话(相互倾听)出发这种对话是要把沉默后面蕴藏着的声音转化为语言。表现的追求 对话(互倾听)是学习的核心问题。所谓学习就是与教育内容的题材(主题)对话,是与教室中的教师、与组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或意义的同伴的对话是与自己自身的对话。

通过对话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从而使蕴藏于学校各个角落的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发出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雄壮的演剧和合唱。和地区一起共创学校

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和教师一起参与创造课程的工作。这种“参与学习”方式是平泽校长在过去担任小千 谷小学校长时创造的一种方式现在它作为“向地区开放的建校方式”的有效方法正在日本全国小学中普及。

“参与学习”实践是一个挑战它要求重新组建学校使之作为“学习的共同体”。作为“学习的共同体”的学校不仅仅是学生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们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还是家长和市民们互相学习成长的地方。如果要把21世纪的学校作为地区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来构想的话就必须把学校作为“学习共同体”来重新建构。

对这些中学生来说他们所需要的是能表现每个人个性的自由关系和能接受并激励他们表现的大人教师、家长、市民的存在。

五、“学习共同体”的实验学校

5、市滨之乡小学第一步

在教师之间建立相互开放教室、共同创造教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确立校长的指导性谋求学校工作的民主化重新把学校建成一个能使每位教师既独立自主、又协同合作的组织。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发展学校在与家长、市民联合的基础上的自律性。此外与教育行政之间的关系也必须要民主化。相互呼应的公共圈

“学习共同体”也是“祝愿的共同体” 相互学习的教师们

在建设“学习共同体”方面教师相互之间建立作为教育专家的共同提高的合作性同事关系是核心的课题。滨之乡小学进行校内研讨时指导方案都由授课者自己写。举行日常普通的公开教学最重要的是观察教室中发生的具体事情把精力倾注于课后的讨论以达到教师同仁间相互学习的目的。

在该校不由学校或年级来决定“研究主题”而是尊重每位教师的个性由教师自己设定“研究主题”并分别从县内的研究人员或教师中选定协助人员一起进行研究举行公开教学。这样全校的校内研讨和按年级为单位组织的教学研讨会就成了教师间相互发挥个性、交流授课的形式和共同学习提高的基础。学校组织的改革

在滨之乡小学“班级王国”的壁垒突破了一个年级作为一个单位开展活动。需要持续地、具体地实践。如果把课程看作“学习的履历”那么每天授课中的学习的创造就成了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造活动来说自由、公开、批评都是必要的。学校内的教研活动也同样要保障每一个教师的自由创造将实践向许多人公开如果不能得到来自各种立场的批评的话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是仅仅公开特别准备的教学是没有必要的更希望公开的是日常的教学与参观者一起探索那些与学生一起交往、进行创造性实践的契机。公开研讨会每年都开与学校共鸣、支持改革的人在增加通过这些人的期待和批评学校的改革将脱颖而出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从而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二篇: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革命读后感

我们知道教育是关乎国家兴衰的事业。很少有人会把教育当作是一场革命斗争。面对学生的心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学校并不快乐”“老师一点也不可爱”,我们往往会强行学生从属我们的权威。作为教师,我们禁不住问自己: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教授的观点。

一、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不确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的正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会不自觉地舒一口气,或会心的微笑一下,而当学生回答的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时,总是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回答出自己设想的答案上来。对于这种现象,佐藤学教授分析到“在这些学习行为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明晰的思考或表现容易变成一种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为,而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这就提醒我们,确定或不确定的答案,我们都要重视,尤其是不确定的,包含有创造思维的过程,应该更为重视,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这些不确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现相互反响和激荡,课堂的内容就变得丰富多彩了。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这些,学生思考的威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个性思维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在这些个性思维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创造出“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不同的音响,奏出和谐的音乐。

二、教学中要学会倾听

佐藤学教授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教授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第三篇: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罗一民引领南通“静悄悄革命”

来源:《决策》杂志 2010年12月01日06:56

一个人改变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也成就了他最得意的“作品”。

“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55岁的罗一民主政南通已经10年。10年里,南通从江苏末位跃居长三角“明星城市”,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在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中排名第一,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南通现象”。

“南通现象”不是一个单纯经济增长的故事,而是一个社会矛盾、生态矛盾相对平缓的故事。”在罗一民的作品里,他最得意的不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是科学发展观下的“跨越赶超,全面协调”。在短短数年间,南通不仅在江苏和全国创造了很多“第一”,而且连续获得了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南通奇迹般发展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相比其他地方发展总伴随着阵痛而言,“南通现象”里少了很多争议,也没有吸人眼球的事件。在南通人看来,10年里,罗一民引领南通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功夫在诗外”

南通南靠长江,东临黄海,过去有江无桥、有海无港,与上海隔江相望,却被长江阻隔,往来很不方便。在上海及上海周边发展最快的时期,南通失去了一次发展的机会,与苏南的差距越拉越大。

“过去南通叫“难通”,地理上的阻隔,人的思想容易保守封闭。”曾经的江苏“四小虎”之一一度衰落了。本世纪初,南通主要经济指标均列江苏13个地市的末位,在长三角也逐渐被边缘化。

“处在世纪之交的南通渴望腾飞,但曾经的发展之短、民心之散、矛盾之深又在深深地裹缠着南通的脚步。”南通曾经因为脏乱差,被前来视察的中央领导斥为“垃圾堆上的城市”。而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濠南路,由于临街建筑破旧混乱更饱受人们的诟病。2000年,时任代市长的罗一民决心改造濠南路。

然而,这条仅700余米的路却让罗一民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改造之初,拆迁就推行得相当艰难。在改造中碰到一点困难,相关职能部门的官员就双手一摊:没法干。把他这个代市长直接顶到了矛盾的最前沿,一点回旋余地也没有。

罗一民不得不经常亲自到现场协调解决难题。从调研、考察、到开现场会、督办,罗一民前前后后跑了不下20次,改造才得以艰难推进。“当时我就感到,南通要真正想搞好,首先是发展环境要搞好;发展环境要搞好,首先是政务环境要好;政务环境要好,首先就是政风要好,也就是干部的作风要好,而作风好的关键是机制要好。”

2001年初,正式转任市长的罗一民把第一把“火”就烧向了机关作风。“政不通,是大病;政不通,则万事休。南通,南通,要发展,首先要做到政通。”

对于这把“火”,许多人表示不理解,“新市长是不是不务正业?按理说,新市长上任后,应该首先抓经济工作啊。”在市长办公会议上,更是争议声一片,“这又不是工厂计件,机关工作是没办法量化考核的。”

“机关的事不能评。不评还好,大家相安无事。一评等于把本来平静的一池水搅浑了,将来不好收拾,是要捅马蜂窝的。”有副市长婉转地提醒罗一民。

“我们不能就经济抓经济,也不能就作风抓作风,而要通过抓作风来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在罗一民的强力主导下,建立了一套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主的考评机制。所有部门和县区都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考评结果与经济奖惩、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等直接挂钩。

2003年,罗一民升任书记后,又发动了一场“机关效率革命”。在《南通日报》用整整14个版面,登载了全市93个部门制订的1087项“最佳办事”指标,接受全体市民的监督。其中每个具体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最高效率的。

这些高效指标的公布,在南通产生了“爆炸式”的反响。“这几年我们各行各业都在争先进,在全国、全省争回了很多“第一”,或许,这与我们不是就经济抓经济有关。我是为发展经济创造条件的,我干我该干的事。”

在这种“争先创优”的鲜明导向下,南通不仅得到了很多“第一”,也一跃成为效率最高的城市,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具创新环境城市”。

“南通十年,我最看重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最难能可贵,也是今后南通继续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源泉”。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跨越发展“功夫在诗外”,其中,机关作风建设堪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撑竿跳”

针对南通落后的现状,罗一民主政后,提出“猛攻投入、强攻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的四大方针。在他的设想里,要通过城市改造,优化城市环境;通过强攻改革,完成企业改制和事业单位改革;通过猛攻投入,拉动经济发展大提速。然而这些想法的实现,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但钱从哪里来?

2001年,南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00多亿元,工业投入仅占全社会投入的31%。罗一民引入了“撑竿跳”的新理念:“撑杆跳是一个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它利用外部条件,使平常不可能跳得那么高的人,实现了超常跨越。“撑竿跳”,就是我们也可以借助外力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方法。”

“南通要启动外资和民资这两个发动机,一是向国际资本要生产力,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由于政府的行政效率得到大大提升,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南通实际利用外资每年以20-30亿美元的高水平增长,跻身江苏前列。

1999年底,罗一民刚到南通任副市长时主抓民营经济,他提出要让民营经济从“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到“半壁江山”,最终成为“主流经济”。在苏南靠外向型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罗一民的说法多少显得有些“另类”。2003年,他又提出把南通打造成“江苏的温州”,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太可能,有人觉得没必要提这个口号。但实际上我们是审时度势,权衡了利弊得失,觉得南通有必要,也有这个可能实现。”通过强攻改革,政府职能归位,关系理顺了,民间资本的投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大大出乎了罗一民预料。

如今,当年提出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南通的民营经济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江苏都是“数一数二”,民营经济已经占据南通经济70%-80%的份额。

金融危机后,外向型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南通民营经济的优势却凸显出来。特别是船舶产业,在世界产能相对过剩的时候,南通却“风景这边独好”。由于民营经济机制灵活、进退自如,结果南通居然能拿到国内订单总量的一半以上。

“前几年,我们还在为一些项目的资金发愁呢,突然就解决了,上去了。这几年差不多有“心想事成”的感觉。”从2002年到2005年,南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178.8亿元,相当于前53年的总和。得益于投入的强力拉动,南通经济迅猛发展。

南通拥有166公里的江岸线及203公里的海岸线,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在罗一民看来,南通未来“撑竿跳”的最重要支点就是沿江沿海,“早在2003年江苏提出沿江开发战略时,我们就从南通实际出发,提出江海联动开发的战略。”

“把江海的文章做足了,什么都好办,融入苏南好办了,接轨上海好办了,走向世界也有资本了。”在罗一民看来,南通要抢抓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机遇,强势推进港口建设,打破南通“有海无港”的瓶颈制约。

罗一民希望通过5年努力,把南通港建成江苏江海交汇的第一大港,“沿江沿海的两翼齐飞,将带动南通的全面腾飞。”

“做学问”

从政之前,罗一民曾在南京大学“浸泡”了11年,在学校里养成的“做学问”的习惯,对他以后的从政影响很大。“学校工作一般来说,主要是做学问;那么到地方上工作,能不能也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做?”

在罗一民看来,做领导工作,和做学问的道理一样,一是真正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探索、创造,这比任何高谈阔论都有意义;二是领导工作要出成果,同样来不得半点偷懒、玩滑、讨巧,糊弄人是糊不过去的,必须是实打实的,经得起社会和历史的检验。

“我一定要让南通的老百姓说我好,而且是真心说我好”,到南通后,罗一民总想把领导工作当作学问来做,一味探究死理,一味追求实效,却往往有悖于官场潜规则。

在当选市长的人代会上,罗一民曾担心,“大家不信任我,认为我这样的高干子弟,镀镀金,就走了”。于是放下原先的讲稿,跟代表们说:“大家已经完成了法律形式上的选举,但是内心深处的选举还远未完成。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将来我卸去市长职务的时候,在座的各位,能够庆幸地说:当初我们没有投错票,选错人。我相信,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南通一定会傲然崛起在苏中大地,巍然屹立在扬子江畔、黄河之滨!”

“我在南通做了七年的“一把手”了,如果从我当市长算起,快十年了。我个人,我们的领导班子,虽然做事高调,做人却很低调。很多人跟我说,南通的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说,这也是我所期待的,我所追求的。”十年之后,罗一民回过头看,觉得很欣慰,他觉得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南通老百姓也给了我最丰厚的回报,那就是,将他们内心最珍贵的一票投给了我。”

在10年里,很多与罗一民同等资历的人都得到升迁,只有他仍然在南通,有人称之为“罗一民现象”。

“关心我的人可能觉得我老是呆在南通,很倒霉,我自己却觉得自己幸运,因为我的前任市委书记们渴望的南通崛起,跨海大桥啊,大港、大学、大城市啊,那些他们想做没有做成的事,那些他们想做却没有来得及做的事,那些老百姓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我都做成了。因此,又有很多人说我是福将,南通人有福气。”罗一民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罗一民觉得自己对升迁已经日渐看淡了。

“这几年,社会上有些议论,似乎我非常失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就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升迁,不过是我们这些仕途中人的一种常规想法,跟人生价值的实现,没什么必然关系。”罗一民深信,老百姓真正喜欢的是做事有方,升官却不一定有术的人。

在罗一民看来,那些以升官论英雄的人,未必理解他的感受,“他们甚至会奇怪,我为什么没有破罐子破摔,为什么没有跑到组织那里讨说法,为什么没有走极端搞以权谋私。他们不明白,我将南通看作自己的作品了,我不能留下败笔,我在这里默默地苦干,既是成南通之美,也是成我之美。”

作者:本刊 吴明华

第四篇: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阅读随笔-读《静悄悄革命》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佐滕学先生的著作。初看这本书时,觉得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但在任务的驱动下,真的静下心来读时,便被书中的观点和案例渐渐地吸引。由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他们教育改革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极其相似。所以,书中的许多观点,我读起来感受很深。

例如:书中对繁体字“学”的字形解析。佐滕学先生认为,“学”的上半部中间的两个“X”表示交流的意思,上面的“X”表示与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X”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两侧的形状像大人的手,表示大人想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解析不仅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学习”的含义,突显出“交往”在学习中的作用,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中国方块字的博大精深。

又如,第二章第61页提到:“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对于这个观点,我在前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真切地体会到了。

我想,结对子随堂听课就是一种“合作性同事”的关系。我所说的结对子并不单单指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小群体,它是指同事间两个人或几个人相对固定地,经常性地相互随堂听课。听课的老师在听课中向同事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也对上课的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上课的老师在与听课老师的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上课”和“听课”这两角色经常相互轮换。三年来,正是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随堂听课,经常地、持续地进行,才使我们的教学能力,课堂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像这样子,书中让令我赞赏的观点和案例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也许是区域和背景不同的缘故吧,书中的'个别观点,我认为值得探讨。

例如:关于“手势”教学的观点:“让学生表现出虚假主体性的教室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势’进行教学。”‘“手势’在操作上制约学生,被强迫使用‘手势’的学生割舍了思考、情感的多义性、复合性”

我认为“手势”教学并不这么一无是处。在数学教学中,“手势”教学能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很好用也很实用,经常被老师采用。

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利用拳头的凹凸记住大小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大北师大教材中,还有一种利用手指的伸屈记住“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这种方法真的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口诀,学生非常喜欢;我在教学“对称、平移、旋转”这一课时,虽然在黑板上画了很种图形想让学生明白这三者的关系,但是练习多次后学生仍不大理解。后来,我把两只手掌当作具进行演示,学生跟着比划,很快就明白了这三者之间区别了。

每一本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用欣赏的、选择的、批判的眼光读,并联系实际进行思考,都将会受益匪浅。

第五篇:校园 静悄悄

故事简介:

XX是某大专一年纪的学生,和男友XX从高中开始交往,俩人关系平平稳稳虽然在外人眼里显得不冷不热,不被看好却是细水长流。高中时比较叛逆的李珊,抽烟喝酒浓妆艳抹,吸引了许多男生追求,但她性格孤傲很少有要好的异性男友,酒吧成了她常去的的地方。在一家名叫VISTA的酒吧她认识了酷酷的酒吧驻唱女(cobra),自此这位稍显有些同性倾向的朋克女孩就成了李珊高中时期的偶像,经常为了看足球和cobra来往酒吧与学校之间。不料后来遇到了出了名的无业游民菠萝,菠萝借看球机激李珊喝酒,酒后欲把酒醉后的李珊拖至宾馆,被同校的苏子坤遇见,一番争吵后被酒吧保安哄出来,扭打之后救了李珊。俩人后来互生情愫,李珊自打这事后便有了心结,常常神经兮兮,而且有了洁癖每日必须两次澡。

大一新生入校,李珊和苏子坤又同在一所学校。李珊住在女生2号楼,后因为有洁癖和宿舍不合便独自调入了123宿舍。苏子坤好交朋友人又豪爽,在周围宿舍都混得很好,有些傻呵呵的葛凡,和一脸横肉的口喷小胖,除此之外和对门的蔡月(蔡大仙)也成了不错的朋友。

没多久,几人在食堂吃饭便听周边女生说2宿舍闹鬼,据说

闹的挺凶的,有女生上厕所时总感觉有人在背后拍自己,几个人听后只当是笑话,唯有子坤心有余悸怕李珊有事,李珊搬宿舍的事也没有和子坤商量,子坤并不知道她独自住的事情。

子坤心生疑虑担心李珊近状,暗地里调查女生宿舍闹鬼事件,想把以讹传讹的造谣者抓出来。后遇见与李珊同楼的色色女,想钓凯子便谎称知道事情始末,二人同去校外吃饭时正被李珊撞见,李珊本就神经质,俩人关系破裂。

子坤心情抑郁,葛凡陪子坤去新疆吃串,子坤诉说心事,葛凡依旧是个大傻样没说几句就呵呵傻乐,弄得子坤十分没气氛,后佛葛凡神神秘秘说咱学校有小鬼儿闹事,子坤半信半疑说佛与魔其实都是并存的,有些人能看见有些没慧根的一辈子也看不见,随后又讲起他大姑奶奶在老家驱鬼的事,子坤越听越起兴,葛凡也讲得又饿了,招呼伙计来份回锅肉,特意叮嘱要煮(猪)肉的,这可是新疆馆子子坤立刻出了一后背冷汗,后厨的伙计和老板听了都出来凶神恶煞,子坤随即拉着葛凡跑了出去。

几天未见李珊,据说也没上课去,只听班里同学说早上时看过她拿奶喂流浪猫,叫她也没回应。子坤越发觉得事情不对,晚上约了宿舍人一起出去吃饭,偶遇一对同性恋,女的妖艳之极,比较男性化的一身肌肉小寸头,子坤和这俩打个照眼不禁觉得有几分眼熟。

食堂里,三人谈起最近闹鬼的事,据说常有女生那楼上厕所有人在后背拍她们,回头又找不到人,小胖说知道个秘密,据说前几年那宿舍死过人,是自杀死的,跳楼了,第二天被人发现,从此那楼就常有怪事发生,我在网上学校贴吧认识了个师姐据说她们那宿舍就是当年跳楼死的那女的住的,一开始学校封锁消息就知道有这回事但不知道是哪房间,她们住进去没几个月就发生怪事了,一天师姐睡觉大概12点多她突然醒了异常清醒,发现床头有一人正站在她床前,只是女生矮她住上铺,也看不见脸,只看见是齐头帘,蓝睡衣,明显是她宿舍另一个要好的朋友,她便开口问怎么还不睡吓我一跳,那女孩没说话,还那站着,学姐觉得不对劲,就喊对面床的宿友,但怎么叫也没人醒,轮到最后一张床,她一下傻了,那床上也躺着人!穿着蓝睡衣,就是自己宿友,她再看那床下得女孩一抬头脸都凹进去了,自己吓的要疯了想动却起不来,眼看那女孩就要爬上来了,学姐一掐自己腿一疼能动了一下就拉绳把宿舍灯开了,哪还有什么人啊,后来那同宿舍的女孩听后特害怕没多久就疯了。

子坤心急李珊听了虽有三分寒意更多的是担心,小胖一拍肚子老毛病又要犯,每当别人没辙时他总要提提当年什么他妹妹打

架叫200人,被人抄了,他一生气打车过去喊来500人的事,子坤也就当个乐听。

葛凡依旧就会傻乐,口里絮叨着报应呵呵。正巧遇到了蔡大仙,葛凡一见蔡大仙来了立刻起身让座,小心翼翼的问,你是本人吗?蔡大仙一脸神秘说道,不是,这个人的身体饿了你去买几个包子,切忌要肉的。子坤和小胖一愣葛凡还屁颠屁颠去买了。

几句闲扯后,蔡大仙道,这学校医院军队闹鬼最厉害,别见怪,有一次他叔叔开出租撞车了,几个朋友把他往XX医院送,送时已经昏迷了,昏迷了好几周做了几次大手术才拣了条命回来,刚醒时就问护士这是不是XX医院,护士没想那么多就说是,同来得朋友听了却吓了一跳,他怎么知道是什么医院,就问叔叔你怎么知道的。叔叔说这几天做了个梦,梦见一老头和一孩子找他,那老头说哥们这治不好咱得病,说完一手拉起叔叔就往外走,说来也奇怪走着走着就出了窗户了,在医院上方他还特意看了眼医院的牌子XX医院,叔叔潜意识觉得不对劲,使劲甩开了老头就往回走。后来护士也好奇就找来了2张照片给叔叔看,一看叔叔就认出来了就是那2人,护士听后吓坏了颤颤巍巍说,这2人是这医院的不是都再车祸里死了,你当时伤得太重韧带断了好几根,从自己身上取了几根不是很重要的可是还缺2根,便用的这老爷子的,右眼的视网膜换得这孩子的。叔叔这才发现右眼裹

着绷带。

李珊最近总是失眠,梦里亦真亦幻。自己住宿舍总归有些害怕,而且她发现每周从家回到学校,总会发现地上有一小点点的灰烬。

子坤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葛凡告诉子坤说,现在这学校阴气很重,小鬼闹腾的厉害了,我这阵总感觉有脏东西缠着,你没发现晚上没风外面挂的衣服却老动吗。葛凡说前几天看见李珊了大晚上自己蹲在墙角不知道干嘛呢,还有一阵猫惨叫,估计是被缠了,我这有我大姑奶求得平安珠你给偷偷放在她床下去保证驱魔。

子坤本想去,但这周是军训,在学校内,请得教官,看见李珊出席心情总算平稳了些。但

他让他很恼火的事交他们的教官总以姿势不标准为由对李珊动手动脚,让他非常不爽,和李珊交谈后又是不欢而散。

赶上周末,子坤趁着夜色没人偷偷摸进了女生楼,2点了子

坤确信没人他从宿管办公室门口拿了钥匙串,准备进李珊那房间,进去后却发现根本没有李珊的衣物用品,只好返回宿管屋,桌上放着个本子看看人名录才发现李珊已经换宿舍了。

拿了钥匙到了4楼,开门进入后果然是李珊的住处,只是只有一人住,桌子上还放着去年去海边时2人的合影。

突然有脚步声子坤躲在床下,进来了一个裹着羽绒服的女人,手里还有个篮子,女人吧衣服一脱头套一摘竟是教自己的郝老师!郝老师好像在和谁说着什么,把窗户打开在屋中点上烧了少许值钱,然后就是一个劲的道歉哭泣声。有时又突然笑 起来,边笑边骂婊子你活该,你别来缠我,你个贱货!

子坤被吓坏了,躺在床下一翻身竟看见有个女人正盯着自己,一看竟是个仿真充气娃娃!郝老师似乎听到了大问是谁,子坤没辄了他大概听懂了郝老师可能与几年前女学生跳楼的事有关,怕他杀人灭口,便把一只充气娃娃的手从床下伸了出去,不断摆动,郝老师惊叫一声,抓狂似的便跑了。

子坤放下珠子,抱起充气娃娃便走了。周1,学校出了惊天

大新闻,郝老师自首了!原来当年他和璐璐谈师生恋,璐璐本想不在从事色情行当,但不巧被郝老师知道了,高密的便是常欺负自己的学生也是出了名的混混涛子,涛子追过璐璐没追上,便冷嘲热讽戏弄郝老师。郝老师某日竟请涛子喝酒还给了涛子2千元让他去璐璐那,涛子酒后来到璐璐宿舍,璐璐一开始不同意,后为给郝老师买件生日礼物便答应了。

不成想俩人性行为很久子坤依旧停不了,璐璐身体支持不住了强烈反抗,涛子竟心脏病发作死了,璐璐也差点昏死过去,这时郝老师竟来了,背起完全没有反抗余地的璐璐说要带她去个纯洁的地方,宿舍楼一共就4层,4层拐口就是阳台,郝老师竟把璐璐从阳台上推了下下去造成了璐璐自杀假象。

而璐璐死时实际是摔在了学校宿舍楼的后面临界学校边际,背阴狭隘,过了一整日才被人发现。而涛子则是死在了璐璐宿舍里,死因心脏猝死,涛子本就心脏不好,在体育课上时郝老师已经了解到,当晚喝酒时特意在涛子酒里下了过量春药导致性行为时死亡。

大家都知道了死亡原因,而璐璐所住的宿舍明显就是个凶宅。子坤找到璐璐让她搬回原来宿舍,璐璐不听,子坤一气之下

质问床下充气娃娃的事,璐璐觉得很可笑俩人大吵,璐璐气氛离开和教官走了,子坤仔细看了眼她们班的教官,才发现眼神很是熟悉,这副色相不知在哪见过。

回至宿舍,子坤发现蔡大仙也再宿舍里,小胖那乐得脸都憋红了,让子坤别说话,蔡大仙神神秘秘的对葛凡说,善哉!葛凡说你现在是谁?蔡大仙小声说我是迦叶,我是来教化你的葛凡,我用我的神体和你交谈放心他们听不到咱俩的交流。

葛凡也回过头问俩人听见谁说话了吗,俩人忍着笑纷纷摇头。葛凡说佛,我觉得这学校不干净!蔡大仙说对!这学校是建在乱坟之上,所以如来派了我和俩位阴差来协助你除魔卫道!

子坤和小胖便是黑白转世,我还没用佛法点了他们天眼所以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葛凡想了半天到佛那你们都是啥神啊仙的,我不是也不是凡人啊!蔡大仙故作严肃的说天机不可泄露!

小胖这时还插嘴逗葛凡,非说葛凡头顶有金光是不是快得道了,葛凡只是傻乐。蔡大仙看时机差不多了便又借这个凡人身体饿了让葛凡去买饭。

葛凡一走三人笑喷了,蔡大仙说等晚上还有精彩的呢,到了晚上熄灯了蔡大仙突然咬着一口日文进了宿舍,进来就装鬼附身要八嘎了葛凡,子坤小胖只当是乐。葛凡是信了心里害怕,便应了蔡大仙要求一句一句的被唱樱花,手里还得比划着。

蔡大仙唱完一句然后说唱,葛凡也唱完一句说个唱!子坤突然觉得事不对了,这不好玩了葛凡好像真是信了脑子有病。果然第2天他父亲就把他接走了,学校要开除他,据说晚上去厕所非掐着宿管脖子说他是小鬼。

葛凡父亲来的时候买了不少水果,小胖见叔叔挺和蔼便说,葛凡这信佛有点入迷了,他爸爸只是呵呵一笑神秘的说道他还不是真懂佛,子坤小胖一脸汗颜在没说什么。

子坤对于葛凡给的珠子也放弃了希望只得再想别的办法找李珊好好谈谈,同时联系了精神科医生的舅舅,舅舅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便传了信息过去。

李珊夜里醒来突然梦到一堆男人色迷迷的看着他而且貌似都是教官的样子,一堆手伸来李珊被吓醒了,突害怕的抱坐在床上,看着姥姥送他得玉镯子哭得死去活来,突然迷迷糊糊听见有

人叫她,仔细一听竟是她已经过世的姥姥,李珊很害怕但还是下床叫姥姥,结果发现声音传来的地方是个抽屉!那抽屉还一开一张和人嘴似的。

李珊被吓晕了过去,醒来竟发现自己已经在宾馆了,身边躺着一个短毛寸女人搂着她,她吓坏了一下跳下床,床上女人差异看着她点了根烟递给她,她说不会,转头看四周镜子里的自己很浓的烟熏一耳朵的像级了酒吧的COBRA。李珊害怕跑回了学校在楼下坐了一夜。

第2天是军训结束的日子,李珊害怕独自睡,便找到了子坤让他陪自己去宾馆住下,子坤虽口头答应但依旧不依不绕她回原来宿舍,说也不能一辈子没朋友啊,住宾馆能住几天?

正巧教官叫李珊和另一个女孩去晚上吃散伙饭,教官平日里对李珊不错又赶上和子坤讲不通一气之下就直接和教官走了。

子坤叫了半天李珊也没回头,就独自去了网吧,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个QQ号上去看看原来那帮狐朋狗友都咋样了,正巧在一张照片上看到了几个不良少年的照片,这个Q自从认识李珊就再没进过,其中一人让子坤眼前一亮!那教官显然就是当年的菠

萝贾森!

原来当年贾森和子坤就是酒肉朋友,子坤早就看上了同校的李珊,贾森出主意来个英雄救美,只不过过程中贾森动了色心真上手动手动脚,俩人便扭打在了一起。子坤心想坏了,忙跑出去挨个饭馆找李珊,得知李珊和贾森吃晚饭带走了。

这时舅舅来电话了,说李珊的病可能是幼年心灵创伤造成的,可能会出现幻觉,选择性记忆也就是说对某时段特定的刺激选择失忆,严重者常会伴随人格分裂的症状。

子坤感觉大事不妙,跑跑去临近的宾馆寻找,果然找到时贾森一开门李珊已经半裸在了床上,二人争执扭打起来,不成想复仇的种子在人性扭曲的一面蔓延开花,生活谎言到底能压迫一女人多么疯狂,子坤永远也不敢相信

下载《静悄悄的革命》缩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静悄悄的革命》缩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读后感 读了《课堂革命静悄悄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这一文章,我想到了自己学习语文课程的经历,同时对于课堂改革也有一些浅显的看法。 本......

    缩编的意思及造句(★)

    缩编拼音【注音】: suo bian缩编解释【意思】:(部队、机关等)缩减编制。缩编造句:1、总统说:“在我们部队缩编和将安全责任转交给阿富汗政府的同时,我们必须为保持我们已经取得的成......

    今天利率静悄悄

    今天利率静悄悄——向下 汇丰PMI数据显示,尽管中国经济的强度依然处于微幅扩张区间,但强度却在实实在在地走弱。不管原因是什么,这时候的货币政策都应当至少从“中性偏紧”转......

    《冬夜静悄悄》教案

    《冬夜静悄悄》教案 连春娟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各音乐要素,并能够简单描述。 2、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深情地表演歌曲。 3、感受二声部,并能够与老师合作表演二声部。 二......

    《冬夜静悄悄》教案设计

    《冬夜静悄悄》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 组织教学 “同学们,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我姓潘,来自大洋路学校。非常开心能在这里给你们上课,我和我的学生因为音乐课堂成了好朋友,和......

    《山谷静悄悄》教案

    山谷静悄悄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a、通过学习和欣赏大山图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绪,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 b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声音,......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四年级音乐下册 《山谷静悄悄》说课稿 田家寨镇丹麻学校 刘国菊 一、说教材: 歌曲《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歌曲节奏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四段歌词虽......

    《山谷静悄悄》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山谷静悄悄》这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XOXOX -|”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之中,然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