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备年级《山川之美》+现代文
《山川之美》 一. 重点字词解释
1.答谢中书书:回复 谢征,作者的友人 书信
2.山川之美: 的 3.古来共谈: 共同,一起 称赞,赏谈 4.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5.四时俱备: 时节,季节 全,都 6.晓雾将歇:消散 7.夕日欲颓:将要 坠落 8.沉鳞竞跃:潜游水中的鱼 争着
9.实是欲界之仙都:确实,的确 即人间仙境 10.自康乐以来:即谢灵运,南朝晋宋间山水诗人 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又 参与 二.句子翻译
秀美的山川,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历历见底。河流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五光十色,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青。清晨薄雾将要消散时,猿猴的长啸,鸟雀鸣叫;傍晚夕阳将要落下时,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于这种奇丽的山水之中了。三.内容理解
1.文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3.文中的静景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亲林翠竹,四时俱备。
文中的动景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3.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种景物的对偶句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景象的对偶句是: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文中对这幅清新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7.文中感叹世人追名逐利,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地表达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对山川的热爱之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2)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情
(3)描绘怡人的山水风光,既是想从友人那里的到共鸣,又是希望和友人共同欣赏
10.《山川之美》可以分成 三 层,是一篇 总-分-总 结构的文章。
11.《山川之美》的“三美”:意境(内容)美、结构美(总分总的结构)、语言美(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12.积累写山水的名句:《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 13.说说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展现景物之间和谐统一的。
答:以动衬静就是一种对比的方式,写到“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是以动衬静,“猿鸟乱鸣”以声衬静,使景物和谐的统一…… 14.展开想象,细致描绘,把本文扩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十六字令三首》
一.字词读音: 鞍、澜、酣、锷、堕、拄 二.重点字词解释
锷:剑刃 酣:酒喝得很畅快,这里指尽兴。堕:掉;落 拄:顶着,支撑 三.内容理解
1.《十六字令三首》的“令”指的是小令。
2.这三首小令中押韵的字是 山、鞍、三、澜、酣、残、间。
3.以上三首小令从三个角度表面描摹了群山的形象,实则写的是革命者的形象。可谓是“山”“人”合一。
其一描写了山的 高耸入云,巍峨险峻,体现了革命者的 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
其二描写了山 连绵起伏,体现了革命者壮怀激烈,奋勇杀敌的气概。
其三描写了山的直插云霄,坚韧挺拔,体现了革命者作为中流砥柱的顶天立地。“快马加鞭未下鞍”凸显了怎样的形象?反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万马战犹酣”抒发了怎样的情怀?抒发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赖以拄其间”表达了怎样的志向?象征着民族不屈精神的顶天立地的志向。4.赏析下列语句,注意加点词(赏析加点字)(1)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倒海翻江卷巨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万马战犹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3)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5.思想感情:由写山的高大奇伟,来歌颂革命者的英勇,表现作者豪迈的革命气概。
6.本文的语言特点:凝练传神(体现在“惊”、“卷”、“酣”、“拄”等传神的字眼上)7.积累毛泽东诗句:
(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祖父和我》
1.中心内容:本文通过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展现了童年时“我”与祖父在大花园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抒发作者对于祖父的怀念与爱,以及对于大自然以及自由生活的向往。
2.重点阅读以下段落:第7节、第30节 《凡卡》
1.中心内容:本文写了9岁的凡卡去城里当学徒,忍受不了“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写信给爷爷,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家的事,揭露了旧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凡卡的同情。
《散步》
1.中心内容:本文记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事情,赞美了亲情,讴歌生命,强调了责任。2.重点阅读:第6节、第8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中心内容: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的心理。2.重点阅读第2节、第7节、第9节。2.鲁迅名言积累: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2)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人家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工作上。(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海底奇光》
1.中心内容:本文介绍了鹦鹉螺号停航休整时,所见的一次奇特的海底景观——“海底奇光”,用科学的说明和生动地描写,展现“奇光”的美妙。
第二篇:《山川之美》教学设计
获奖设计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陈宝霞(南京育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南京210003)
一、导入新课,了解常识 1.回忆诗文,营造气氛。
师: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生背诵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诵读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2.解释文题,了解字和号。
古人有名有字,还有号,称字称号表示尊敬,称官爵更是表示尊敬,文中陶弘景称谢徵的官职“中书”和谢灵运的爵位“康乐”,都是表示对他们的尊敬。3.介绍作者,概括文章。
投影陶弘景简介,生读,师讲析。
二、检查预习,把握文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检查预习,翻译全文。
难懂词句的解释和翻译做成PPT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请其他同学一起解答,最后请几位同学按顺序翻译全文,如有问题及时请其他同学修正。3.一词多义,加强积累。学生可能总结出“将”“欲”还有“实”“良”意思相同,以及“是”“将”“欲”的不同用法,把学生的总结做成PPT,引导他们在积累文言字词中学会归类。
三、精读美文,品味文章 1.品文章意境之美。
(1)陶弘景的笔下,山川之美,美在哪里? 解析:美在“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清晨的雾气将要消散时,传来猿和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早晨,清雾朦胧,将要消散的雾,好似轻纱,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听轻巧的小鸟在婉转地鸣叫,通灵的猿猴在长啸,生机勃勃,乐趣无限。这真是一幅美丽的晨景图啊!(2)找出喜爱的词句,写出感受。
引导学生以句号为单位,把句子联系起来读;指导学生描绘美景,并读出句子的美感;教师小结。
意境之美:美在山水相映;美在色彩配合;美在晨昏变化;美在动静相衬。2.品味文章语言之美。
(1)欣赏文章的语言之美。师:“高峰入云”从仰视的角度,抓住峰的“高”,通过写它耸入云端,更加突出了山的高。请大家任选一句写景的句子,谈谈作者是如何描绘美景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动静结合”“视觉和听觉结合”等等。
此环节宜先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取长补短,加深对写作方法的理解,然后挑选2个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作补充。
如果学生分析不到位,教师再利用PPT进行引导性提问并小结。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能否改成“晓雾歇,猿鸟鸣;夕日颓,沉鳞竞跃”?
语言之美:美在写景的技法;美在语言的凝练;美在语句的整齐。(2)尝试背诵课文,感受全文的语言美。3.品味文章情感之美。
师:众所周知,景物描写一般承载着作者的心情和情感,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并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大家先讨论解决,之后我们一起小结。
情感之美:美在热爱自然之心;美在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美在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美在归隐泉林的志趣。师:正如作者所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悠悠白云似我心!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心境和归隐泉林远离追名逐利的高洁志趣,大概就是历代文人志士在浑浊时代最好的选择吧!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师:这真是一篇集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的小品文。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陶弘景为谢徵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受了喧嚣世界里难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课后,请同学们阅读吴均的《与顾章书》,再次感受六朝文人山水骈文的美。
第三篇:预备年级数学知识口诀
预备年级数学知识口诀汇编(一)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
宋立峰
1.整数与自然数2 3 4 5 6 7…我们叫它正整数。正整数前添-号,就要叫做负整数。正负整数外加零,合在一起叫整数。零与全体正整数,统称其为自然数。整数零它很特殊,非正非负中性数。
2.整数2 3 4 5…… 叫做正整数。零和正整数,合称自然数。
正负整数零,统称为整数。
3.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商是整数余数零。数a能被b整除,b整除a亦可行。
4.整除与除尽
整除并非能除尽,条件有二要看清。被除除数皆整数,整商余数亦为零。除尽条件更宽泛,只要余数它为零。
5.倍数与约数
已知a b 两整数,数a能被b整除。数a称数b倍数,数b是a的约数。
6.整数的约数与倍数
任意一个整数a,最小倍数是本身。最大倍数不存在,因数必有1自身。
7.能被2或5整除的数
被2整除数特征,个位 0 2 4 6 8。被5整除的整数,个位数字0或5。
8.素数与合数
如果一个正整数,仅1本身两因数;叫做素数或质数,否则就要叫合数。整数 1它很特殊,不是素数非合数。整数依此去划分,1 和素数与合数。
9.分解素因数
分解素因数,常规两方法。树枝分解法,外加短除法。
10.求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求法有三条。分别写因数,公有最大挑。
分解素因数,公因数乘到。第三是短除,简便又牢靠。
11.求最大公因数
欲求最大公因数,最好办法是短除。除到所有商互素,除数连乘是得数。
12.求最小公倍数
欲求最小公倍数,最好办法是短除。除到所有商互素,除数乘商是得数。
13.分数与除法
两数相除所得商,可用分数来表示。除数必定是分母,被除数它为分子。除号相当分数线,商可看成分数值。
14.分数大小的判断
被除数它为定值,除数越大商越小。分子一定的分数,分母越大值越小。除数倘若为定值,被除数小商亦小。分数分母若一定,分子越小值越小。
15.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异分母的几分数,大小比较有难度。通分化成同分母,比较大小很清楚。分子越大值越大,判断大小不糊涂。也可变成同分子,分母大的是小数。
16.数轴
直线增加三特点,原点方向单位长;内容丰富作用大,叫做数轴不能忘。数轴乃为数之家,判断大小派用场。原点对应数字零,左负右正无限长。家越靠右数越大,一目了然心不慌。
17.分数的加减法
几个分数相加减,做好通分是关键。只需分子相加减,公分母它不改变。得到结果还没好,必须约分去化简。
18.真假分数带分数
真假分数带分数,划分标准要清楚。真分数的分子小,分子不小假分数。
19.假分数化带分数
整数为整商,分子是余数。分母不变样,得到带分数。
20.带分数化假分数
整乘分母加分子,分母原来不变样。
21.带分数乘法
首先化成假分数,约分之后分别乘。
22.分数的乘法
几个分数来相乘,约分化简是前提。分子的积积分子,积的分母分母积。
23.分数的乘法
几个分数来相乘,约分化简是前提。分子的积积分子,积的分母分母积。
24.整数乘分数
整数分母看成1,能约分则先约分。约分之后再相乘,正确求积靠认真。25.倒数负倒数与相反数
乘积为1两个数,互为倒数要记住。两数乘积是负1,两数互为负倒数。和为零的两个数,它们互为相反数,倒(负倒)数相反数,区别一定要清楚。
26.小数化分数
通过移动小数点,有限小数变整数;一位小数除以十,两位小数除以百… 如果分数非最简,约分化简是得数。
27.小数化分数
欲把小数化分数,已知小数除以1;同时扩大十百千…商用分数来表示; 不忘约分去化简,最简分数可得之。
28.分数化小数
最简分数化小数,分母分解素因数;仅有因数2或5,有限小数可化出。
29.纯循环小数化分数
循环节去当分子,分母各位都是9。9的个数看分子,几位数就几个9。
30.混循环小数化分数
分子它是两数差,分母90组成数。9个数看循环节,0看节前纯小数。带节整数减前面,分子求差要清楚。
第四篇:2009学年预备年级党小组工作小结
2009学年预备年级党小组工作小结
在2009学年里,我们预备年级党小组的9位党员(现为8位)在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勤奋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现将我组本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1、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能在教学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本学期孙亚萍老师虽然不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但她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语文教学上有所探究,有所创新,并开了区级展示课,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她还是年级组里的万金油,那个班级的班主任生病或有事,她就顶上去担任代班主任,她还对1班班主任进行了德育带教,种种这些,她都毫无怨言,并积极投入。
由于组室的合并调整,袁亢老师和解进老师不再担任教研组长的工作,他们也都能及时调整好心态,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2、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论述,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坚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
本学年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党小组全员学习了温家宝总理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还学了“温家宝总理从五堂课评中国教育优劣”等报道,并且多次组织讨论,为长宁科技教育发展献计献策,孙亚萍老师还作了题为“共话延安新发展——学实活动讨论汇报”的发言。
3、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经常向党支部反映入党积极分子的意见和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帮助。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积极进行解决。
在本次绩效工资调整的过程中,我组党员顾全大局,在群众当中积极做好解释工作,并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校领导,使得上下通气,最终校绩效工资的调整让大家都能够理解接受。在党员责任区的活动中,党小组成员也都能够积极与联系人联系交流,帮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
二、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教研中起榜样带头作用
孙亚萍老师任教的是初预年级,但她并没有感觉到比初三任务轻。面对年龄小、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初预学生来说,她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关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让出三尺讲台,三分钟,组织学生演讲,积累了一学期的成语,一学期的名人名言,既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积累中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在语文课中既教知识,也教做人。本学年她又担任了备课组长,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备课,探讨教法和学法,开设了一节区级公开课,两节校级展示课,一节向云南四川等地的展示课。语文备课组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与年级组相整合,在全年级展开了“我讲中华民族小故事”以及“世博抒怀——自创诗歌朗诵比赛”,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南方的旱情,使我们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袁亢在课堂上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爱护水资源,同时他自己也时刻注意对低碳生活的措施中,改善生活方式。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更要对人类的家园的爱护。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还着力于和谐校园与人文教育的建设。以师德建设为首位,在教学中落实两个纲要精神,明确在教学中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通过项目学习,以教育即生活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作用。如在《上海二日游》培养学生综合项目活动的方案设计能力,既让学生感受上海的风采,又通过有效的学生,能力得到培养,自信心更强。对《百年灾难》项目学习,积极进行时代的教育,和区商讨和将《百年灾难》改为《走进世博》的研究,通过小组认领主题,对世博的各展馆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上海世博会有了深刻的了解。
解进老师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上课。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能诲人不倦,对学生的传道授业不是单纯地说教,一切都能从关爱出发,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潜移默化中领会知识的奥妙,能多角度多方位地传授学生知识,授之以渔。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接受熏陶。本学年劳技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尝试,如历史课中修复唐三彩,科学课上潜望镜制作、竹蜻蜓制作等。本学年还参与了长教杯的教学评选活动,区项目带头人的学员培训等活动。作为学校科技总辅导员,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科技普及以及各级竞赛都认真设计、努力完成,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第十七届全球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中,我校辛然同学获得了初中标准组冠军。在第十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机器人足球比赛(初中组)中,我校两支参赛队全部获得了一等奖。在第二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活动中,我校学生的18个创新课题经过专家的层层筛选和现场答辩,最终获得了3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4个专项奖的好成绩。
赵静老师工作十分繁忙。他既是教育处、课调室副主任,要负责安排对青年教师、新引进教师的听、评课;又要负责每年新老教师的师徒结队工作;还要管理学校的电子信息、网络建设;虽然即将离任,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但赵老师还是兢兢业业,站好最后一班岗。
杨伟老师担任了备课组长的工作,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中能努力进取,积极开拓,并能正确处理好学校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开设校级公开课,进行课堂教学的研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作为青年教师,王志超老师任教两个班级的语文课程及预备年级的古诗文辅导。在工作过程中,他认真听取各位老师的指导,认真备课、听课,及时做好相应记录。
王杨书记在百忙之于还认真积极参与教学年的理论测试、观课评课、撰写论文等活动。总结“校馆合作”科研课题,并承担1个平行班的历史教学任务,顺利的完成了学生会考的任务。
三、全员投入,积极参与迎世博各项活动
我组全体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迎世博的各项活动,如世博志愿者,党员进
社区,观看相关世博专题片等。
四、不断反思,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根据党支部的要求,我组成员还积极的进行了民主交流评议活动,在交流过程中大家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我们相互提意见,提希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党小组的全体成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 “一个党员岗位一个示范窗” 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当敬业、创业先锋,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我校党组织的成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
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默写
(1), ,恨别鸟惊心.(2)青山缭绕疑无路,.(3),三万里河东入海,.(4),予独爱莲之 ,.2,解释带点字
(1),陶后鲜有闻 鲜(2),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
(3),斯是陋室 斯(4),无案牍之劳形 劳
3,阅读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一
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9-12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2)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
(3)孔子不能决也 决()(4)问其故 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4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孰为汝多知乎
11,两小儿辩斗的问题是 ,所得结论不同,是因为一个是从 觉判定太阳远近的,另一个是从 觉判定太阳远近的.(3分)
12,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4分)
9,(1)汤:热水.(2)及:到.(3)决:判断.(4)故:原因
10,(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2)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11,太阳一天中什么时候离人近(远)视 触(或感)
12,对于两小儿的“辩斗”,可以认为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或者认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对于“孔子不能决”,可以认为知识无穷尽,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或者认为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的问题,能实事求是.回答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二)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A,天雨墙坏 雨()B,大亡其财 亡()
C,其家甚智其子 智()D,而疑邻人之父 父()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 学而时习之
C, 暮而果大亡其财
D,而疑邻人之父
3,文中的富人对其子及邻人之父的看法为什么会不一样(3分)
(二)智子疑邻
1, 下雨,丢失,认为……聪明,老人家或老头
2, B
3, 围绕“因感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判断错误”来回答即可.《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乘,与儿女讲论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
10.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3分)
1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分)
18.(1)俄:片刻;欣然:高兴地.(2)未若:比不上.(3)拟:比,比拟.19.“柳絮”一喻好,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20.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二)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A____,则是无信;_____B_____,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áo)②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③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④面何以有汗 ”毓对曰:“______C_______.”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 ”对曰:“______D_____.”
【注】①令誉:好的名声.②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③敕:皇帝召见.④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9.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句填入文中A,B,C,D四处.(4分)
A.B.C.D.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卿何以不汗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12.用甲文原文填空(3分)
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②客人不守信的原因是.③表明客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文 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9.A.日中不至 B.对子骂父 C.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D.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0.(1)约定(2)离开(3)小时候(4)出汗
11.(1)陈太丘的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表示道歉),元方朝家门走去,连头也不回一下.(2)钟毓,钟会13岁时,魏文帝听到了他们的名声,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您的儿子一齐到大殿上来.”
12.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
13.陈元方小小年纪对友人的批评十分中肯;兄弟二人在大殿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意对即可)
现代文阅读
(一)不必说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周末 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字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招待我们.母亲说:“您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好,好,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就买啥.”
2,到菜市场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
3,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4,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5,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6,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7,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阅读理解:
1,①段中写“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第⑦段中写“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1)母亲为什么喜不自禁(2分)
(2)母亲为什么眼里闪过惊喜(2分)
2,第4段中“我的心灵震颤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我”周末回家做了些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3分)
4,第6段叙说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惟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样写采用了什么手法 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A,这篇散文的重点是写“我”牵着母亲过马路,文中也回忆了小时候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的情景.B,文中的母亲,不仅仅是“我”的母亲,也是包括读者在内的大家的母亲,同时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C,这篇文章以叙事为主,精选了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将炽烈的感情寓于字里行间,语言平白如话,质朴无华.D,文章早后一段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欣慰,满足和喜悦之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6,这篇散文写得很感人,(1)你认为最使自己感动的内容是什么(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2分)
(二)牵着母亲过马路
1,(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2,“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3,(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4,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5,B
6,(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一)“当吹完生日蜡烛时,我想许个愿,许什么愿好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请以《我想许个愿…》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预备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1,2,3,4(略),5,A.日中不至 B.对子骂父 C.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D.战战栗栗,汗不敢出.6,(1)约定(2)离开(3)小时候(4)出汗.7,(1)陈太丘的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的手(表示道
歉),元方朝家门走去,连头也不回一下.(2)钟毓,钟会13岁时,魏文帝听到了他们的名声,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让您的儿子一齐到大殿上来.”.8,(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日中不至(3)友人惭,下车引之.9,陈元方小小年纪对友人的批评十分中肯;兄弟二人在大殿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且语言风趣诙谐.(意对即可).二,10,11,写出了百草园乐趣之多;更加突出了“泥墙根一带”有着无限的趣味;引出下文对泥墙根一带无限趣味的具体描写.(言之有理即可).12,(略).13,“我”是个热爱自然,好奇心强,好动快乐的孩子.(言之有理即可).14,(1)看到儿子偕妻儿回家看望自己.(2)觉得儿子懂得了事理.15,“我”看到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16,(1)陪母亲买菜.(2)听母亲诉说.(3)牵母亲过马路.17,对比手法.突出了母亲爱子的感情之深.18,B.19,(1)母亲牵着“我”的小手过马路和“我”牵着母亲过马路这两次牵手.(2)要孝敬老人,父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