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制度的内涵、构成和功能
第四专题:制度的内涵、构成和功能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
一.对制度的不同视角的界定
制度是一个常用的概念,但是人们理解的视角有很大区别 1.旧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界定
旧制度经济学把制度的本质看成是一种自发演化的习俗、惯例;凡勃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可以概括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流行的生活理论”
2.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理解则把制度理解为人为设定的规则。
诺思:“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3。新古典经济学度制度的解释
新古典的解释:主要是把制度看成是理性选择的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可以是外在的
舒尔茨:“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4.哈耶克:制度是一种扩展性的自发秩序 5博弈论的制度观:博弈规则和博弈均衡系统
肖特:在一人口群体P中,当其成员在反复出现情境s下,作为行动人常规性的R只有在下列条件下而且成为人口P中的共同知识时,它才成为一种制度:(1)每个人都一致遵同R;(2)每个人都预计到他人会遵同R;并且(3)因为S是一个协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致同一的R是一个协调均衡,如是其他人都遵行R时,每个人都愿意遵同R,或者(4)如果任何人偏离了R,人们知道其他人当中的一些或全部将也会偏离,在反复出现的博弈S中采取偏离策略的得益对于所有行为人来说都要比R相对应的得益低。
青木昌彦:制度是关于重复博弈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持系统。博弈论的制度观有价值:(1)解决了制度内生性问题,也说明制度具有不可复制性。(2)制度不可能是理想化的。(3)把制度理解为博弈均衡也有重要启示,说明一种制度只有在均衡条件下才是可实现的。
当然,还是有局限。制度不仅仅博弈规则、博弈均衡,也是合作规则、合作方式。博弈论的理论模型的简单化和复杂化问题。
制度词源:习俗、惯例、规则、组织。汉语:“制”制约、制定,“度”度量、尺度、规则,制度即制约之尺度 一般定义: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规则,是一种博弈均衡和合作机制。性质:约束规则;形成:博弈均衡;作用:合作机制;
制度范围十分广泛,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都是通过制度来形成的。从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到日常生活行为规则,从正式的法律、法规到非正式的伦理道德、习俗、传统等。制度本质上都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个人无所谓制度(一个和尚挑水喝不需要制度,两个和尚抬水喝的时候就要制度了),制度不是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技术规则一般不属于制度,更多的是一种方法和技巧。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制度: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的资源。有效制度总是短缺的,制度是可以利用来创造价值的,制度是可以配置的。
制度的经济价值:服务。合作、降低交易成本、风险等。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工具。
制度具有公共品性质。俱乐部产品。第二节、制度的构成
现有制度经济学文献中,对制度构成有种种不同理解;有的理解为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与实施机制;有的认为制度由宪法秩序、制度安排和行为规则构成;有的把制度理解为由正式制度、非正式的规则和实施机制构成;有的分为个人规则和社会规则。
从内容构成:行为规则和实施机制 从内生程度: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 从约束特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从性质特点:技术性制度,权利性制度
一、行为规则与实施机制
行为规则(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准则,确定人们什么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以及如何去做等,包括法律规则、契约规范、道德准则等。
实施机制(制):是实现制度安排功能的相关程序、条件和措施的总和。实施机制对于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实施程序:过程和方式。实体法和程序法,如政务公开例,程序公正和效率。我们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大问题,就是重实体轻程序。
实施主体:个人、群体、组织;我国深化改革的困境:主体的缺失
实施方式:双方机制、第三方机制、自律机制。(经济分析、事前事后交易成本)奖惩机制:实施机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违约成本的大小。
二、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这是为了将制度分析内生化的努力做出的划分。制度经济学在分析中,依据制度与相关对象的关联度,将制度分为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
制度安排是直接约束和支配人们经济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则。制度经济学使用制度概念时常常是指制度安排。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
制度经济学一般把制度安排看成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把制度环境看成是经济活动的外生变量。
制度环境规定了制度安排选择的空间或选择集合,并对制度安排效率产生重大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
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从潜规则谈起
为什么华盛顿共识”在拉美国家失败?苏联的休克疗法为什么几乎使俄国经济休克?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区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种最重要制度分类。人们行为总是既受正式制度规范,又受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制度体系。1.正式制度
涵义:正式制度也叫正式规则,它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以正式形式表现出来的制度。正式制度包括从宪法到普通法,政策到组织章程、到正式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正式制度中,政治制度是关键,产权制度是基础 特点:有意识构建,以正式文字表述,规范明确完整,外在强制性。
作用:构建了社会的基本结构;规定了人们行为的基本规则,对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起着根本作用。法制社会就是正式制度从根本上规范着社会的社会运行。2.非正式制度
涵义:非正式制度也叫非正式规则或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一些观念、习惯和行为规则。
主要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俗、惯例、意识形态等。(潜规则)中国各行业都有潜规则:官场(、娱乐圈、学术界,现实生活中。
特点:产生的自发性、表现形式非正规性、存在的延续性(诺思:持久的生命力,构成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影响的深广性。
诺斯认为,非正式规则首先是从传统中获得,与人的非自利偏好有关,它能够节约制度成本。它发生作用与信念价格相关。
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一样,也有好的和不好的,或适宜不适宜的,二者对人们行为及其社会作用是不同的。
作用:非正式规则不像正式规律那些对社会起着直接的关键作用,但作为普遍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起着十分广泛和深远的作用。诺思认为,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中,人们大部分的行为空间是靠非正式规则来约束的。中国社会生活中非正式制度作用更为突出。吴思:《潜规则》(1)正式制度作用发挥的重要机制
诺思: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意识形态往往是正式制度的思想基础。对正式制度效用产生极大作用。合和文化、“和谐理念”与和谐制度
(2)节约交易成本的工具
诺思讲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的工具,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够有效的克服“搭便车”问题。
当然,意识形态也可能加大交易成本。诺思认为,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则会增加交易成本。西藏问题
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主要靠内在自律,成本很低。一个缺乏道德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低效率的社会。
(3)促进合作效益的创造 任何有效的合作,都需要合作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伦理意识而不仅仅是自利的行为。(囚徒困境与合作博弈)
(4)是一种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
诺思:意识形态是一种能够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 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是双重的:正向和负向作用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区别:可以短期改变和难以改变;实施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可移植和难以移植。联系: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思想基础,制约正式制度作用的发挥;从习惯到习惯法到成文法
正式制度保障非正式制度作用的实现,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的制度体系。社会制度体系是否有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二者是否协调与契合。黄有光:依法治国成本高效率高,以德治国成本低效率低,二者的互补均衡。和谐社会首先在于制度的和谐,制度和谐的基础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和谐。4.制度结构
制度结构的涵义:制度结构是制度构成要素以及相关制度之间的组合方式。
制度不是抓孤立存在、单独发挥作用的。制度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不同制度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企业制度: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企业外部治理结构。(内部的三权分离,外部经理市场、股票市场,金融体系等)制度结构规定着制度的功能和效率:
制度功能是一种系统功能。国有企业制度的结构,自由市场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贫富差距与民主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与社会权利制度
制度结构(有效配置)制约着资源有效配置。制度结构与新制度经济学方法的局限。第三节 制度的功能
一、科斯定理与制度功能 外部性解决与科斯定理的提出
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不可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为外部侵害问题具有相互性,制止了甲对乙的侵害,同时也影响了甲的资源配置。
科斯运用可交易的产权概念,把造成负外部性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可交易的权利,他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以及产权充分界定的条件下,私人之间所达成的自愿协议,可以使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从而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配置。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2.科斯定理及其实质(1)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1: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初始权利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科斯定理2:一旦考虑到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 科斯定理3: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效率。
“在市场上交易的东西不是经济学家常常设想的物质实体,而是一些行为的权利和法律制度确立的个人拥有的权利。尽管我们可以想象,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想世界里,交换的当事人能够谈判,从而改变阻止他们为提高产品价值所采取的步骤的任一法律条款,但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里,这一程序可能极其昂贵,即使允许这样做,也会使得围绕这种法律建立的大量这类契约无利可图。因此,个人拥有的包括义务和特权在内的权利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法律决定。结果,法律制度就对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某些方面可以说起着控制作用。” 科斯定理的实质
1.揭示了交易费用、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
2.提出了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产权安排影响交易费用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二、一些新制度经济学家论制度的功能
德姆塞茨:“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
舒尔茨:“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它们可以提供便利,便利是货币的特性之一。它们可以提供一种使交易费用降低的合约,如租赁,抵押贷款和期货;它们可以提供信息,正如市场与经济计划所从事的那样;它们可以共担风险,这是保险,公司,合作社及公共社会安全安排的特性之一;它们还可以提供公共品(服务),如学校,高速公路,卫生设施及实验站。”
诺思:“个人必须受刺激的驱使去从事合乎社会需要的活动。应当设计某种机制使社会收益率和私人收益率近乎相等。” “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林毅夫:“由于人的生命周期和他面对的不确定性,也由于人‘局限于知识、预见、技巧和时间’,人需要用制度来促进他与其他人的合作,从而为确保年幼和年老时的安全作好准备,拉平随时间而变化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并获得对风险和灾难的保障。本文称这些功能为安全功能。制度存在的另一个理由是来自规模经济和外部效果的收益。作为生产单位的个人是太小了,以至于他不能把这些经济中的大部分内在化。为开拓这些收益需要有集体的行动,这些功能本文称为经济功能。正是出于安全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人们才需要彼此交换货品和服务并使制度成为不可或缺。”
二、制度的基本功能与经济作用 1.制度的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信息功能(1)约束功能:
制度规定着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空间。“制度确定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集合”(诺思)约束功能作用:降低不确定性,遏制机会主义,保障运行秩序。制度如何才能有效约束人? 影响制度约束功能的因素:规则的明晰, 违约成本,监督机制和成本(产品质量),道德自律.(2)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制度规定人们不同行为选择以不同的成本-收益函数,从而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形成激励。
激励包含着激励方向和激励动力,或激励什么,多大激励。如何才能形成有效的制度激励?
影响激励功能的因素:权利的明晰、收益率、外部性的内部化、激励相容。(3)信息功能
肖特:“惯例和制度本身也是一种为经济当事人提供大量信息的有效的信息装置。”,巴泽尔:制度是一种公共知识。
制度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了一种公共信息或公共知识 制度使主体可以获得对他人行为的预期信息
三、制度的经济功能
降低交易成本(约束和信息功能,交易费用与转化成本)提高合作收益 促进合作,优化合作
提供经济激励(降低不确定性,提供稳定经济预期,外部性内部化)降低风险成本(减少不确定性)调整利益分配 再分配功能 概括起来:节约和分配作用 第四节 制度的评价
(一)制度效率的含义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从交易成本来测度制度效率,当收益不变,交易成本低的制度就是有效率的制度。
交易成本包括直接和间接交易成本。由于交易成本影响产出且难以计量,因此,人们也常常从产出来评价制度效率。
制度效率是一种比较效率。只有在与相关制度的比较中才能合理评价一种制度效率。
制度的帕累托效率是指在制度均衡条件下,所有相关者都得到了自己可能得到的利益,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制度帕累托改进效率是指制度改变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制度效率还要从合作收益看,合作收益是制度收益.专业化、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等产生的收益都是合作受益。
一个制度是否有效率,要看交易费用与合作收益之比:合作收益大于交易成本,就是有效率的,反之,就是没有效率的。有效率的制度:I1=P1>c1>P2
(二)制度效率的条件 有效制度安排的基本要求:(1)适应性:适应效率是制度适应了环境和主体状况,因而能够有效协调相互关系产生的效率。
(2)明晰性、稳定性(3)完善的制度结构(4)健全实施机制
一般说来。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公正,同时,不同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不同的。
何谓制度公平:亚里斯多德:相同的相同对待,不同的不同对待。不同制度公平尺度不同,要具体分析。权利平等,规则公正,普遍适用
三、制度评价:
哈耶克:自发演进;诺思:交易费用;罗尔斯:正义;布坎南:一致同意。
一般说来,一致同意的制度是最好的制度,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是,受交易费用约束,很多制度不可能采取一致统一原则达成。只能求其次,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但是,这一原则是科学的、公正的吗? 多数人决策的悖论
阿罗不可能性定律(投票悖论)甲:A B C 乙:B C A 丙:C A B 1.A>B, 2.B>C, 3.C>A 民主中少数胜多数(布坎南《同意的计算》
25人投票,通过精心设计,少数的9人可以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通过投票获得胜利。
多数人的暴政与少数人的权利
制度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对个人权利的维护?
第二篇: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构成及内涵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构成及内涵
一、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
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主要由理念层文化体系、制度层文化体系、行为层文化体系以及物质层文化体系四部分构成。
(一)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
集团理念层文化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包含战略层理念、价值层理念和执行层理念三个方面。其中,战略层理念包括企业定位、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三个部分,它描述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昭示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价值层理念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口号,它表明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追求以及企业和员工所应有的精神面貌。执行层理念是集团指导经营、发展及管理活动的信念、信条和理想。为了体现集团所属单位企业文化的个性特色,为所属单位留下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空间,集团层面在执行层理念仅明确经营理念、人才理念。
集团理念层文化各要素的表述,应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引领性和稳定性,其内涵是在继承文化传统、结合发展战略、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做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应使其在集团深入人心,不因为一时的需要、领导的变更而随意改变。但是可以随着集团发展战略和业务结构的调整,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内涵。
(二)集团制度层文化体系。
集团制度层文化,是保障集团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顺利进行而创造出来的规范体系。集团的制度层文化,包括组织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决策议事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等所有管理制度。
集团制度层文化体系必须以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为依据,符合理念层文化的具体要求,通过制度层文化体系落实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
(三)集团行为层文化体系。
集团行为层文化是企业和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改革、发展全过程及内外交往、社会活动中所倡导和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或指引。集团的行为层文化
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行为准则、员工行为规范、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礼仪规范、公共关系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等。
集团的行为层文化体系同样要与理念层文化体系、制度层文化体系的要求相一致。要通过集团和员工的规范行为,展示集团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落实制度层文化体系。
(四)集团物质层文化体系。
集团物质层文化是集团理念层文化体系、制度层文化体系的物理表现,是集团风采的张显,是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的物质层文化体系,由集团形象识别系统和企业最终服务产品两部分组成。其中,集团形象识别系统包含视觉识别系统、环境建设系统、传播平台系统三个方面。视觉识别系统指公司名称、标识、商标、品牌、产品等内涵及外延的规范化、标准化。环境建设系统主要是指集团内部生产、工作场所的环境布局和集团为客户和社会服务所触及的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统一、规范。
集团的物质层文化体系需要与集团的理念层文化体系高度吻合,以利于通过物质层文化的展示,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员工于无声处接受集团企业文化,认可、赞誉集团企业文化,进而忠于企业,忠诚所从事的事业;使客户和社会更方便的认知集团企业文化,认可集团产品,与集团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集团理念层文化系统的内容及内涵
(一)企业定位。
企业定位描述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存在的基础。
集团的企业定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集团。
集团是以物流为核心主业,航运为重要支柱业务,船舶重工为相关配套业务的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将围绕自身熟悉和长期从事的综合物流事业专注发展,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深耕细作,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
(二)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昭示着企业存在的目的和意义,对企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行为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集团的企业使命是:综合物流、服务全球。
“综合物流”:集团是一个综合物流产业集群,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主业、以航
运产业为重要支柱业务、以船舶重工为重要配套业务。
“服务全球”:蔚蓝色的星球是我们珍爱的家园,集团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铁、水、公、空、仓、码、港等物流和船舶重工相关配套的专业服务,以诚信、包容、务实、创新的价值取向,报效国家,回馈社会,成就客户和员工梦想。
“综合物流、服务全球”充分反映了集团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综合物流企业的明确定位。展现了集团专注于综合物流产业,立足国内,放眼全球,最大程度满足股东、客户、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责任感和宏伟远大的理想追求。展示了集团全新的经营理念、极强的发展能力、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显示了集团是全球客户可以信任、值得尊敬和忠诚的良好形象。
集团以此为企业使命,要求所属企业和员工要以更加坚定的信仰,更加崇高的境界,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执着的追求,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自觉的行动去肩负使命,成就梦想。
(三)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是在企业使命引领下就企业发展蓝图做出的高度概括和形象描述。
集团的企业愿景是:成为客户首选的物流供应商。
作为以“综合物流、服务全球”为使命的物流企业,集团各级企业和员工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做客户之所需,用更好的方案、更高的标准、更完整的服务体系、更周全的服务,更专业是水准,为客户提供“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的一体化物流服务产品,与客户建立更好的合作关系,将集团成为全球客户首选的物流合作伙伴作为永远的目标追求。
(四)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及其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判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无论对于企业整体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作为一把标尺,时刻衡量着其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准则,是企业表明自身如何生存的主张。它表明企业立足社会和市场的根本原则,明确企业在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契合了行业和企业的特点,凸显了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集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包容、务实、创新。
“诚信”是集团的立企之本、发展之基。集团坚持以诚待人、以诚取信,以诚信恪守人格,以诚信赢得客户。做人,讲信用、守信用、重然诺、言行一致;做
事,讲契约、重合同、守规则、诚实无欺。
“包容”是集团宏伟气魄和博大胸襟的体现。集团以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气度,尊重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组织、不同企业的历史和文化,尊重客户的个性需求和意见,积极与客户良性互动。集团客观看待不同业务板块和所属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特点;鼓励不同业务板块、所属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相互支持,协同推进,协调发展。集团尊重员工个性发展,提倡员工之间相互包容,互相帮助,以宽广的胸怀和开发的心态,促进个性和共性的融合,构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生态。
“务实”是集团的行事风格和组织氛围。集团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虚假浮夸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市场化为原则,以业务为导向,讲求实际,注重实效;鼓励员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面对现实不逃避,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
“创新”是集团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集团视创新为企业的生存之本,提倡突破常规思维,不因循守旧,勇于开拓,不断进取。集团尊重员工的创新热情,支持所属企业和员工大力开展创新创造活动,推广国内外同行业创新成果,积极应用创新技术,营造敢于变革、宽容失败的环境,使企业的产品不断提升,服务水准、竞争能力持续提升。
集团以“诚信、包容、务实、创新”作为企业及其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评判标准和所崇尚的精神;作为一把标尺,衡量着其自身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作为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处理内外矛盾的准则,不仅能够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而且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指企业员工所共同具有的内心态度和精神追求,是企业内部最积极、最闪光,也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一种精神境界。
集团的企业精神是:团结奋进、成就梦想。
“团结奋进、成就梦想”是指集团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锐意进取,大胆开拓,永葆创新激情,与集团共发展,与企业共荣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引领下,为实现集团“成为客户首选物流供应商”的企业梦,以及个人的“成长成才”梦而团结拼搏,攻坚克难。
(六)企业口号。
企业口号是企业对自身价值形象的高度概括,是企业向外界所传达的市场信仰。
集团的企业口号是:服务创造价值!
“服务创造价值”是指集团对外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以提供“安全、迅速、准确、节省、方便”的服务产品,以“专业专注,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致力于完善覆盖中国、辐射全球的服务网络,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打造先进信息系统,整合内外部资源,提供量身定做的最佳服务方案,为国家、为社会、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实现共同发展。集团对内崇尚团结互助,上下同心,兄弟组织间互相补台,相互协同,在为国家、为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为企业、为员工自身创造价值。
(七)经营理念。
企业经营理念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思想、原则的概括,具体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
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专业专注、合作共赢。
“专业专注”,集团始终专注于综合物流及其相关产业,通过持续不断的深耕细作和日积月累,将所从事的综合物流事业做大极致,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精神、拥有专业水准的专业队伍,建立专业的服务标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从而将集团的综合物流业务做强、做优。
“合作共赢”,集团坚持与客户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共成长的经营思想,与各方开展业务和战略合作;坚持以包容和务实的价值理念推进集团各成员企业达成分享与协同。通过构筑稳定、持续、健康的内外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多边互利互惠共赢。
(八)人才理念。
企业人才理念,是企业用人的基本观点,它不仅是对具体人事制度、考评制度、奖励制度的指导,而且可直接激励员工按照人才观的要求来学习、锻炼、提高和成长。
集团的人才理念是:德才兼备、人企共荣。
“德才兼备”是集团选人用人的基本前提和要求。其中“德”是关键环节,无德之才,才能愈大,危害愈重;“才”是基本要求,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做事能力,即专业素质和执行能力。集团倡导员工修德与有才相统一,既要具备专业技术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内在品德和修为。
“人企共荣”是集团选人用人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员工是集团发展壮大的坚固基石,集团是员工成长进步和忠实依靠。集团以促进员工成长,培育专业人才为天职,相信人,鼓励人,激励人,引导各类人才在实现能力与价值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企业发展成果,集团以员工为荣,员工以集团为耀。
集团的企业文化不仅弘扬了优良的企业文化传统。而且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鲜明的个性特色。既揭示了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又展示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风貌。集团的企业文化是一个彰显脚踏实地之行事风格的务实文化,是一个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诚信文化,是一个目标明确、理想远大的进取文化,是一个鼓励价值创造的创新文化,是一个强调合作、共赢的和谐文化,是一个尊重员工、尊重合作伙伴的人本文化。
第三篇:试论审计文化的内涵构成
试论审计文化的内涵构成
李先秋(湖北省团风县审计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是用单独一章的篇幅阐述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总书记在今年8.19讲话中强调指出:“加快文化发展步伐,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党和国家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必将有效激发中华民族的巨大潜力,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创造出更大的成就和辉煌。审计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要素之一,“文化强审”是“文化强国”的组成部分和时代要求,也是提升审计机关形象、强化审计队伍素质的战略选择,更是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研究审计文化的内涵构成,对于推进审计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审计文化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审计文化的内涵定义、基本特征、作用机制及其实现路径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对审计文化的内涵构成,有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认知。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定义
什么是审计文化?审计文化是审计群体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共同认可和遵循,具有审计取向、精神风貌、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和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从这个基本定义出发,笔者认为,审计文化内涵的基本界定,应当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
1、物质层面。物质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中凝聚、体现审计文化的审计活动过程以及各种审计设施与文化环境的总和。物质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结构中最表层的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审计未来的物质文化,或许更多体现在审计新设备、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比如现在已经起步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2、制度层面。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成员在创造特定的工作体制和管理体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计体制与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二是国家法律法规与审计准则规范的完善,三是审计文化教育与审计职业道德的形成。
3、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的心理文化,是审计人员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主要包括审计理念、审计精神、价值观念、管理哲学和审计目标等。精神层面的审计文化,是整个审计文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审计文化的灵魂。
4、相互关系。在整个审计文化体系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不是分割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审计文化共同体。其中:物质文化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本载体,是审计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反映,是审计文化的纽带;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结晶,是审计文化的核心精髓。
二、审计文化的基本特征
审计文化是审计职业的标记,是审计精神的凝练与概括。研究审计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审计文化的精髓。
1、服从政治文化,强调“政治第一”。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审计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政治环境对审计监督有着直接的影响,审计就是伴随着国家政权、政治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政治和文化也是不可分的,政治制度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绝对决定着审计的地位、性质及其职能作用。审计作为政治的产物,要始终坚持为执政党服务,其文化内涵无疑深深打上了政治烙印,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意识形态在整个审计文化中,始终居于不可动摇的核心地位。
中国当代的最大政治,就是实现以“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自信”凝聚而成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整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把“文化强国建设”精神融入审计文化建设,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全体审计人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2、贯穿法治思维,维护“法律之上”。
所谓法治,就是根据法律治理国家。法治除了强调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外,更强调任何个人或团体都要法律之上,而不是凌驾或超越法律之上。
法治思维,是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需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形成结论的思想认识。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法治思维的形成,需要法治权威的树立,法治权威来自何处?除了违法必究外,还需要营造法治氛围,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影响执法队伍。法治环境对审计监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法治作为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理应统领审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成为审计执法的深层文化底蕴,并为审计监督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3、彰显审计价值,坚持“精神超前”。
审计价值和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审计监督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把“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作为审计核心价值观,并开展了审计精神的总结提炼工作,这些都是对审计文化建设的巨大贡献。笔者认为,彰显审计价值,必须坚持“精神超前”的原则,除了突出“政治文化”和“法治思维”之外,还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思想:
先进的审计理念。中国审计经过30年的发展,逐步明确了“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审计定位,把审计监督的地位“从查错纠弊”提升到“参与国家治理”,这种先进科学的审计理念高度,必定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从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到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再到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审计监督的责任。审计监督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发现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分析制度性的缺陷、制约权力腐败、预警经济危机,是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
科学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审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有创新意识,才有与时俱进。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目标、审计领域、审计对象、审计方法也应当随之创新,比如,在经济环境变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如何探索财政审计、绩效审计、环保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计算机联网审计等新的审计领域和技术方法,才能推动审计事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三、审计文化的作用机制
根据上述对审计文化的内涵界定和特征描述,笔者认为,审计文化的作用机制大致包括以下8个方面:
1、确定责任和真实
审计学认为,确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审计基本职责的最高概括。现代审计越来越强调确定受托人的责任性的趋势,国家审计日益强调对政府责任性的确定;民间审计日益强调对职业经理人责任性的确定;内部审计则日益强调对决策执行人责任性的确定。
现代审计对于责任性的外延,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即由财务责任性扩大到管理责任性,由管理责任性扩大到决策责任性,由决策责任性再扩大到社会责任性。责任性确定的前提,就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2、服务国家和民众
审计活动首先是服务于委托人或授权人的,而委托人或授权人就是国家和民众,他们因为拥有财产权或财产代理权而拥有制定法律和规章的权力。
审计职权是法定的职权。要想取得法定职权,审计活动必须服务于国家和民众。审计的权威和威慑力,既来自于公权,也来自于公众。在中国现代民主社会,主权在民众,公权在国家。审计活动服务于公权和服务于公众是一致的,所以审计既要服务于国家,更要服务于民众。
3、恪守独立和谨慎
独立性是审计文化最重要、最能反映审计本质特征的精神元素。审计必须独立行使法律职权,否则就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的评价。审计也应该独立行使法律职权,否则就会成为滥用权力的助纣者。
审计的独立性体现在组织、人员、经费和业务上的独立性,因为这种独立性至少能让外人看上去审计是独立的。但审计真正的独立性还在于思想上的独立性。在思想上保持独立,或者,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是审计人员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审计职业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独立是思想上的要求,谨慎是行为上的要求。审计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智力作业,具有高风险特征和明显的职业特性。审计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国家或公众负责。审计人员的工作疏忽,会导致某些关系人的损失,并最终造成对自己的损害。所以,谨慎是审计人员的最佳行为范式。
4、遵循准则和规范
谨慎不是谨小慎微。谨慎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持有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就是遵守公认的审计准则和道德规范。遵守审计准则和道德规范,可以避免或减少审计失败或他人损失。因此,遵守审计准则和道德规范,是对审计行为最基本的要求。
5、追求能力和修养
为了维护审计职业的荣誉,履行审计的基本职责,发挥审计在建立秩序和法制社会中的作用,为了对法律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审计人员应该在专业技能和自身修养上不断地追求进步,并尽可能地接近完美。审计组织也应鼓励审计人员追求完美,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6、崇尚理性和证据
培根提出,只有通过理性,人类才能认识自然,掌握控制自然的法则。审计活动所探求的不是不确定性,而是确定性;所要证明的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评价所审查事物的标准是由法律和科学来确定的,而不是凭借自己的激情去想象的。审计要达到目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确定可信的证据,并根据确定的法定标准去评价,运用正确的逻辑判断去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审计活动必须是理性的,必须崇尚有效的证据。
7、主张公开和公信
审计的本质功能就是要具有公信力,公信力的前提是公开、公正、公平。
近年来,审计机关加大了审计结果的公告力度,并收到了令人意外的效果。加大对外公布审计结果之后,被审计单位一改以往将审计决定搁置一旁、疲塌应付、我行我素的做法,要么奋起证明自己,抗辩审计结论;要么表示虚心接受,迅速着手整改。这是为什么?这是审计由监督向公信转变的结果。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并不惧怕内部的处理处罚,但非常担心审计结果被公布于众。因为公开,被审计单位面对的就不仅是审计机关,而是国家的各种权力机关和广大公众。显然,后者比前者拥有更大更多的权力,因而具有更大更多的威慑力。审计工作通过加大透明度和公开性,开始从重监督走向重公信,从重问题走向重责任,可以发掘审计监督更多更大的潜能作用。
8、维护秩序和法制
审计监督的终极目标,都是维持一种由法律建立起来的秩序,使国家的政治生态、市场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的公众活动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在稳定和正常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审计文化的内涵,包括维护秩序和法制。
四、审计文化的实现途径
审计文化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从承认、接受到内化、自觉,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系统的综合性工程,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除了加强教育引导之外,还需要积极有效的落实途径。
1、创新思想理论,发展审计文化
所谓创新,就是要把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理论、新观念、新道德作为审计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核心,与时俱进,为我所用,推动审计文化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计署提出了“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两个“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是融合的,是包含的。发展审计文化,必须统一这些理念,融合这些思想,弘扬这些精神,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培育和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一种共同追求,根植于灵魂深处,内化于心灵深处,成为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素养。
2、丰富文化载体,展示审计文化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传媒,展示审计文化。要充分利用工会、共青团、学会等组织,通过文艺节目、文学作品、摄影作品、演讲、演唱、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表现和反映审计文化。审计杂志、报纸、网站等媒体,要逐步全面开放,根据审计文化的发展需要,设立丰富多彩的频道和栏目,要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向发展,要满足审计文化的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需要。
3、科学规划建设,推动审计文化
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要把审计文化建设纳入审计工作整体规划,整体建设,整体发展,同审计任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同表彰。努力探索审计文化建设的规律,制定出与审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审计文化建设短、中、长期规划,切实从人、财、物上做好充分准备和投入。
4、提高社会参与度,宣传审计文化
审计工作是综合监督部门,审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离开了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和被审计单位、社会有关方面的理解,审计机关是很难履行职责、发挥监督作用的。提高审计文化建设的社会参与度,能让社会更加了解审计,认知审计,支持审计。审计机关决不能关起门来搞审计文化建设,应当切实提高审计文化建设的开放度,努力把审计文化建设溶入社会文化建设之中,加强与相关行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整合资源精品,打造审计文化
审计机关的各级领导不仅要做带头倡导和实践审计文化,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而且要为审计文化建设配置好所需的资源;审计文化建设中所需的经费和专业人员,不能单一的依靠政府解决,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合作、共建等形式合理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审计机关内部应当加强纵向和横向的合作,同时还应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打造审计文化精品。
6、挖掘地方文化,丰富审计文化
不同的地区有着自己的文化历史底蕴,充分梳理本土文化脉络,挖掘地方历史人文资源是文化建设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对一些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应当组织力量认真研究,结合审计文化建设的需要,在提炼历史精华中创新,在把握时代特征中发展,从而打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和广大群众容易接受,又有时代气息的审计文化。(李先秋)
作者姓名:李先秋 单位:湖北省团风县审计局 联系人:李先秋 联系电话:(0713)-6150408
第四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用其特有的资源(如专利、只是产权、技术、人才等),通过创新形成独具的、支撑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企业有竞争力,但未必具有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要具备国际竞争力,不只是要有竞争力,而且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所以核心竞争力比一般竞争力层次要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创新的能力,包括市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如果企业创新能力强,哪怕企业现在还不具有很强的一种态势,也迟早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其考量指标有如新技术的投入、开发研究经费在企业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专项数目、科研成果转化率等。
(2)开拓市场的竞争力,表现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新业务的开拓能力、加速知名品牌的形成能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等
(3)规模竞争力。在一般情况下,在同样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企业规模越大,产品成本就越低,从而销售价格就越低,在价格上就具有竞争优势。企业规模的考量指标包括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用户数量等。
(4)管理和资源整合的竞争力。企业能否整合其掌握的自由(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各种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就表现在管理能力的高低上。管理能力的考量指标涉及财务管理效益、资本运作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等。
(5)环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是否具有行业环境竞争力等。这种优势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另外,政策环境如何让,政府是否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等也是环境竞争力的题中之意。综上所述,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给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开始,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内涵不断被丰富,涉及管理、产品、技术和能力等多方面,也就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以管理观、只是观、技术观、文化观等作为思想基础的不同流派、不同视角的研究并不意味着看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混乱的,恰恰相反,这种多样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刻地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也拓宽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这些不同视角的研究相辅相成,它们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未来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发展就是将这些不同观念下的理论进行全面综合。
核心竞争力可能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企业通过规划创建形成的。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客观上都要求企业具备构建自身特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的运行机制。
第五篇:质量文化构成要素与功能研究
质量文化及其构成要素与功能研究
1978年我国引进日本的TQC至今,关注质量已经从开始的被动行为转变为多数企业的主动行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管理职能。但是,也应注意到有相当多的企业质量管理的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忽视质量文化建设甚至造成质量文化缺位,是企业质量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抓出实效的主要原因。质量文化是企业推行质量管理的土壤,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文化,质量管理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企业投入再多的努力也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质量文化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质量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少之又少。要避免质量文化成为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应该对质量文化的内涵、构成因素、特征及其功能有正确的认识。
一、质量文化的含义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日本产品横扫国际市场的刺激,美国人开始研究日本的全面质量控制无法在美国有效开展的原因,发现之一便是美国的质量文化还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因而,一些质量专家对质量文化进行研究,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论著。如Joe Batten的《建立全面质量文化》,Brian Thomas的《全面质量培训:质量文化与质量培训》,Robin L.Lawton的《创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文化:领导在质量、创新和速度方面的作用》,Linda Seifert的《创建全面质量文化》,Keith F.Holliday的《创建质量文化》,以及John A Woods的《质量文化的六大价值》。在这些论著中,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质量文化,对质量文化的定义没有明确提出,其中John A Woods通过对文化的定义间接定义了质量文化:Here's a definition of culture: It's the shared beliefs, values, attitudes, institutions, and behavior patterns that characterize the members of a community or organization.意思是文化即表征社会或组织成员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态度、制度和行为模式。可以认为John A Woods所指的质量文化就是表征社会或组织成员有关质量方面的共同信仰、价值观、态度、制度和行为模式。美国朱兰质量科学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鲁贝斯勒也认为企业文化、企业作风、企业行为反映在全面质量管理(TQM)上,就是质量文化,企业文化在TQM中表现是作为质量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我国的质量管理论著中,有关质量文化的定义基本上也是对企业文化定义的延伸。如蒋冬青、刘俊学认为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质量文化,就是指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理念、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水平、行动淮则、法律观念,以及风俗习惯和传统惯例等的总和。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培育企业质量文化的重要内容。质量文化不仅直接显现为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和管理质量,而且还延伸表现为消费质量、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等。马国强认为质量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质量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质量规范、生存发展氛围等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质量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质量管理实践的结果,是企业个性化的核心体现。尚鹏飞等认为质量文化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达成共识的质量价值观、质量精神、质量目标、质量道德、质量教育、质量形象等。万力认为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分支,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文化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与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密切相关的精神文化活动的总和,它对企业形成凝聚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及发展生产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杨晓明、李淑华认为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
涵,蕴含在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及其结果之中,它崇尚以质量为衡量一切的理想尺度,以质量为情感的出发点,以质量为意志的推动力,以质量为生产经营的需求,以质量为理性思考的准绳,由此使质量管理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理念。培育卓越的质量文化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2002年我国著名质量控制专家张公绪教授主编的《质量工程师手册》中对质量文化的定义为:是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管理活动当中形成的,围绕质量问题所产生的一切活动方式的总和,这种活动方式体现了企业独特的质量价值观念。
综合以上定义,可以发现对于质量文化的阐述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可以归结为: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为企业的质量意识、企业的质量制度和质量形象的总和。
二、质量文化的层次结构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其层次结构同样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如乔东在《试论企业价值观与企业质量文化》中提出企业质量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体现:
一、物质行为层,表现为与质量工作有关的原材料、器具、环境、员工素质、质量行为和服务水平等;
二、组织制度层,表现为质量组织、质量标准、质量法规和质量体系等;
三、精神层表现,为员工对待质量工作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质量意识、价值取向、思想方式及精神态度和作风等。企业的质量文化从形态上可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其有形文化指可被人们观察到的实体或行为,它是质量文化的表层、表象形态,无形文化则是企业深层次的、抽象的形态,表现为人们的意识、思维、价值观念等,无形文化对企业质量文化的影响通常要比有形文化更为广泛、强烈和持久。
当然也有文章认为物质层不应属于质量文化的范畴。邵友和在《营造企业质量文化,推进企业持续发展》中将质量文化分为三类:
一、企业质量精神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被员工接受的质量价值观、精神理念、行为准则和质量道德观,这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
二、质量制度文化:是企业为约束员工质量行为用文字规定的必须遵循的企业规章制度。
三、质量行为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用的结果,包括全体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是企业员工的风貌体现。
笔者认为,把与质量工作有关的原材料、器具、环境等因素列为质量文化的范畴是不妥当的,但因这些因素而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质量形象却是质量文化的重要表现,因而结合质量文化的定义,可以将质量文化分为形象层、制度层和意识层。
1.形象层:形象层又称外层。是指质量文化的显现部分,包括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服务水平、质量标志、品牌形象、质量行为和社会形象等,它是质量文化的外在体现。
2.制度层:制度层又称中层,也是质量文化的固化部分。这一层是指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质量法规等,制度层具有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3.意识层:意识层也称内层。这一层包括企业的质量价值观、质量观念、质量态度、质量忧患意识、品牌意识和顾客意识等,是质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质量文化各层当中最为稳定、最具影响力的一层。
意识层决定了制度层和形象层,它是质量文化中相对稳定的层次,一旦形成就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制度层和形象层是意识层的外在体现,意识层直接影响制度层,并且通过制度层来影响形象层,形象层和制度层是意识层得以实现的途径和手段,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企业完整的质量文化体系。
三、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
根据质量文化的定义和层次,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企业的质量意识、质量制度、以及质量形象等内容。
(一)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企业员工对质量重要性认知程度的体现,它包含了质量价值观、顾客意识、品牌意识和质量忧患意识。
1.质量价值观
企业的质量价值观是企业质量意识的核心内容,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企业的质量价值观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质量态度和质量行为取向,也是企业质量文化独特性的本质所在。良好的质量价值观,能够对企业的全体员工产生内在的感召力和强烈的质量忧患意识,引导员工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质量制度并维护企业的质量形象,在工作中主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企业的质量伦理道德是质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道德标准。与质量制度不同,它不是硬性的质量管理要求,而是通过长期培养和倡导而形成的群体的质量精神规范。质量伦理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是企业质量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质量观念是企业员工对待质量问题的观点,观念决定态度和行为取向。落后的质量观念必然产生消极的质量态度和不适宜的质量行为。
2.顾客意识
顾客意识,反映了企业员工对顾客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它决定着员工在处理与顾客有关问题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强烈的顾客意识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形成强烈顾客意识的企业,才会有强烈地探究市场需求、钻研顾客心理的冲动,才会有创新产品、丰富产品质量内涵的方向感,才会有创立品牌,维护品牌的紧迫感,才会有突出质量优势、赢得顾客忠诚的使命感,企业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
3.质量忧患意识
质量忧患意识是指企业职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深刻体会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并清醒认识到本企业产品质量水平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存在的差距,由此形成提高质量水平和保持质量优势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在工作中自觉主动提高工作质量,以使企业取
得竞争上的质量优势而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4.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是指企业员工对品牌价值和品牌建设和维护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对待品牌的态度,最终必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二)质量制度
质量制度是质量文化的“固化部分”,它规定了企业在质量方面对企业以及企业员工具体要求,是企业员工必须遵守的准则,也是企业质量价值观的外在体现和落实手段之一,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必要保证。
(三)质量形象
质量形象主要体现为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品牌影响和社会责任感给顾客和社会留下的印象。它是企业质量文化的外在体现,影响着顾客和潜在顾客对企业的评价,从而对企业未来的运作产生影响。
1.产品质量形象
企业的产品质量形象是顾客最为关心的质量形象,它是顾客在对产品的观察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产品质量好坏的印象,一经形成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因而,企业应把产品质量始终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不能有一丝松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优选地位。
2.服务质量形象
对于耐用品制造企业来说,服务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服务已经成为满足顾客要求的基本业务内容。服务质量直接影响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优秀的服务可以弥补企业产品质量上的不足,化解顾客的抱怨。
3.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综合了企业的许多方面,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的内涵与格调等,良好的品牌形象不仅有利于企业留住老顾客,而且有利于企业吸引潜在顾客。
4.社会责任形象
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反映企业对职工权利、能源与资源消耗、环保、社区以及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和贡献大小。企业只有重视职工的福利与健康、节约能源与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关注社区发展、支持慈善事业才有可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广大潜在顾客的认可,否则,不仅无法获得未来的发展空间,更有可能遭致员工的抵制甚至是法律的制裁。
四、质量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一)质量文化的特征
1.客观性
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文化是与企业共生的。即企业质量文化依赖于企业的存在,没有企业就没有企业质量文化。企业质量文化的根源来自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根归结底是企业成员的主观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企业质量文化伴随企业的发展、变革而形成和演变,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质量文化的内涵和成熟度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充分认识质量文化的这一客观性质,是自觉推动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前提。
2.独特性
质量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内容、管理体制、高层领导、员工素质以及历史变迁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不同企业的质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这种质量文化上的差异往往是难以消除的。质量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简单照搬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3.一致性
质量文化是一种以质量道德、质量意识为基础,以激发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效益为最终目的的文化管理方式。质量文化理论基础的一致性表现在:质量文化都是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思想,突出员工质量意识的重要性,依靠员工质量意识的强化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自觉性
质量文化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倡导的文化,它是企业领导根据企业远景和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质量管理经验,有意识地提出并逐步引导形成的。优秀的质量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强化质量意识,能够调整全体员工的质量行为,因此在质量文化的确立和培养过程中都加入了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自觉意识。
5.实践性
培育质量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的质量经营提供相应的文化氛围,这种特定的使命使它不同于普通的文化,质量文化带有强烈的实践性。任何企业的质量文化在形成过程中都应该结合企业的经营战略需要、自身的特点和以往的质量管理经验,那些脱离本企业具体情况提出的质量文化是不切实际的,无法真正发挥质量文化的作用。
(二)质量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质量文化可以在企业内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观和质量目标,使员工在主观观念和客观目标上
有统一的准绳和方向,使群体的质量意识有正确的引导,使员工能够认同企业的使命和远景,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凝聚力是企业的宝贵资源,是协调员工质量行为的内在力量,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员工在质量追求上齐心协力、步调一致。
2.激励功能
激励功能体现在企业质量文化一旦被全体员工接受并理解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以增强员工对质量的认同感和依存感,强化员工的质量忧患意识和顾客意识,激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零缺陷的质量目标。
优秀的质量文化能够激励员工,能够使员工拥有使命感;优秀的质量文化能够激励员工,能够使员工拥有前进的推动力。美国强生公司的信条中有这样几句:“我们首先要对医生、护士和病人,对母亲、父亲及其他所有使用我们产品及服务的人负责”、“我们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社区以及整个世界负有责任”、“我们鼓励公民的发展以及更好的健康和教育”;希尔顿酒店则提出“顾客第一,员工也第一”的质量文化,体现公司对顾客和员工的极端重视,从而激发员工提高服务质量的主动性和热情。
3.规范功能
质量文化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共同质量信念,这种信念体现了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一切违背企业质量价值观的行为都会遭到员工的反对和抵触。因此,企业的质量精神对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使那些不符合质量文化的个体行为(包括领导的个体行为)难以存在下去。
4.反馈功能
质量文化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企业员工同时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质量文化通过他们向社会传播进而影响社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不断扩张,使其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企业的质量观念和行为准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文化,因此优秀的质量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有益于社会进步。
五、小结
企业在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有明确质量文化的真正内涵,掌握质量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质量管理的需要来改善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从而确保企业质量文化作用的发挥,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企业的质量工作能够生根、开花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