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测及答案

时间:2019-05-14 17:1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测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测及答案》。

第一篇: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测及答案

八(下)语文第一次周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空格内。(4分)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美国蒙特里海湾的沿岸,一棵柏树,历经cāng()桑,独自守候了百年;浩浩戈壁,茫茫沙漠,胡杨将根深深扎进地下20多米,挺拔的身姿顽强撑起一片生命的绿洲;奇寒无比的雪山上,雪莲花傲然绽()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却有如许震hàn()人心的生命奇迹在上演。大自然就是以其神奇来导演一幕幕神话和传奇。请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去看待大自然,请珍惜、呵()护每一个.生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4 分)()A.意见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B.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C.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D.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内尔感慨地说:“中国医药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地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通过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4.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4分)A.有的作品满纸儿童情趣,令人忍俊不禁。....B.对于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不能模棱两可、不置可否。....C.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2 分)

(1)临风一唳思何事?。(2)淮南秋雨夜。(3),往来无白丁。(4)翅湿沾微雨。(5)无丝竹之乱耳。(6)转觉鸬鹚毛色下,________________。(7)

,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8),相伴过年华。

(9)写出以杨柳为题材写春的诗句:。(10)《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6.名著阅读。(5分)

在你读过的中国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写出: 名著:____ ____,人物:__________,事件: 性格特点:__________ __ 7.专题(12分)

材料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鸟类涉及文学、音乐、舞蹈、器物纹饰、雕塑、建筑以及建筑装饰等各个领域;在仿生学领域,根据鸟类发明了卓有成效的导航、识别、计算、能量转换等系统,这些系统的灵敏性、高效性、准确性、抗干扰性都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二:鸟类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朋友。它对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鸟类是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

材料三:地球上曾经有16万种鸟,人类出现以后,平均每83年有一种鸟绝迹。公元1600至公元1900年的300年间,绝灭鸟类90种。全世界现存鸟类9000余种。在鸟类濒临绝种的原因中,栖息地改变或被破坏占60%,人类捕杀占29%。

(1)探究上述三则材料,你对鸟与人类的关系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新的认识?(4 分)

(2)学校举行“保护鸟 ”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向社会发出以“保护鸟类,争做绿色使者,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倡议书,你认为倡议中的“绿色”的含义是什么?(4 分)

(3)古代诗词中常写到鸟,请写出两句有关鸟的俗语、诗句。(4分)

俗语(2分): 诗句(2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11分)

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8、“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答:

9、“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6分)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22分)

(甲文)《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 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虽:().(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

11、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6 分)答: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译文:

1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22分)

开在哪儿都是玫瑰(叶磊)

(1)我真不该将这些玫瑰种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你瞧,那些蔓生的玫瑰与菊花挤挤挨挨地共处一片花槽,看上去多么古里古怪!更要命的是,这些恣意滋生的枝条还伸到从我们家房间到庭院的小径上,不时地要钩住我们的腿,抓住我们的衣袖,甚至要划破我们毫无防备的肌肤。毫无疑问,这一丛玫瑰真的是种错了地方。

(2)不过,这也不能全怪我。当初,我种下它的时候,它可不是这么一大丛。那是一个午后,我在花园里修修剪剪忙乎了好一阵,正准备将那些剪下来的冗枝扔进垃圾箱时,我的一位邻居来了。我的这位酷爱养花种草的园丁邻居,当即就怂恿我从这些差点被丢掉的杂枝中挑出些种起来。

(3)我本无意再要一丛玫瑰,但又不想太扫这位仁兄的兴,就随便从那些参差不齐的残枝中抽了一枝就近插入身边的一个齐腰高的砖砌花槽。

(4)我这样做实在是不用费吹灰之力的:一来这个花槽刚刚松过土,二来它还有其他任何地方都无可比拟的优势:我甚至无须屈身弯腰。

(5)我想,肯定是这个花槽还有其他什么独特的品质正好适合这一剪枝,因为,才几个星期的工夫,它就发芽生枝,并开始向四面八方疯长。每次在给它修枝的时候,我就想:一定要给它搬个地方——只要天气合适,只要有空,只要……

(6)直到一年以后,那个花槽仍旧滋养和包容着它的这丛外来户。春天,我终于戴上园艺手套,拿起铲子,来到花园里准备为这些花丛找个新家。意外地,我发现在这丛绿色中,有生以来第一次萌出了几个稚嫩的花苞。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来呢?会和它的母亲拥有同样的颜色吗?强烈的好奇心升上来,漫过了我那本来就已迟到的决心。我想,还是等它开过花再移走吧。

(7)结果,从那一年的三月起,贯穿整个四月份,一直到五月,这一丛花让我们饱饱地美享了它桃红色的美丽灿烂。当最后一朵花儿凋谢时,我再次来到花园拿起我的工具,这一次,我可真的要行动了。

(8)可是,我把它们安置在哪儿好呢?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它们花开烂漫,自己从房间的窗户一次又一次地欣赏如画美景的日子来。要不是种在地上,我又怎能有幸看到如此风光?要不是它们的枝叶延伸到花园小径,我又如何能将这丛纷纷攘攘的花朵全部收入眼底?那些种在“合适”之地的玫瑰,我们每天又能几次走到后院,欣赏几次它们的芳影?

(9)有时,偶尔有点错位,比起永远循规蹈矩的各就各位来,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愉。

(10)我将铲子丢到一边。

(11)我想,只要我们还住在这座房子里,我就会让这丛玫瑰待在那儿了。每个春天,我们都会急不可耐地守望着它的第一枝花苞,然后美美地在它慷慨的开放里沉醉一个春季。

(12)这花种错了地方吗?也许。

(13)可它却找到了最好的地方,真的。

(选自《时代读者》)

14.第①段中,作者运用一种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4分)

答: 15.作者当初为什么要在花槽中种下这株玫瑰?种的这株玫瑰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烦恼?(4分)

答: 16.文中三次写到作者想将花槽中玫瑰搬个地方。其中前两次放弃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答: 17.第⑧段描写了作者第3次彻底放弃将花槽中玫瑰搬个地方的心理活动。试体会这段心理描写好在何处。(5分)

答: 18.阅读上文,联系下面两则链接材料,写出你的阅读感悟。(5分)

材料一: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桂林、陆建芬——烛照深山。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材料二: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李春燕——照亮苗乡的月亮。颁奖词: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答:

参考答案

1、沧 zhàn 撼 hē

2、C

3、A

4、C

5、略

6、略

7、(1)鸟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鸟类对仿生学有贡献;鸟是环境的美化师;鸟是环境的捍卫者;鸟是人类的朋友;人类要爱护鸟类,关注鸟类生存危机。(2)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3)略

8、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9、“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0.(1)虽:即使(2)相:鉴别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13.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大意如此即可)

14.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写出不应该把玫瑰种在这里以及自己的后悔之情(或:表达后悔把玫瑰种在这里的心情)。

15.种的原因:不愿扫了邻居的兴,听从了他劝告;再说,当时顺手种下了这株玫瑰不费吹灰之力。烦恼:与菊花挤在一起很不美观;恣意滋生的枝条还伸到小径上,不时地要钩住作者的腿,抓住作者的衣袖,甚至要划破作者的肌肤。

16.天气不合适、没有空;(2分)好奇于它能开出什么样的花朵。

17.好在:这段心理描写如同在和你交谈(或:如话家常),给人真实的感觉;同时,描写也非常细腻。

18.如:只要是玫瑰,无论开在哪里,都会盛开美丽的花朵;只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无论在什么地方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失高贵。

第二篇:第一次周测主观题答案

5.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

③构件艺术美观。

④涂有油漆以防腐。(每点一分)6.示例:①霍金是地球人,却属于宇宙,因为他向人类揭示宇宙的起源和奥秘。平淡无奇的童年没有让他的光彩失色,蜷曲在轮椅中的形象无损他的“王者”之风。他是生命的斗士,更是一个永远也没无法填满的黑洞。他如苇草一样柔弱,但却是有思想的苇草。他被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②他被禁锢在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不能写,不能说,只能坐在轮椅上思想,属于他的世界很小很小;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思想在光袤的时空遨游,解开了宇宙之谜,属于他的世界又很大很大。曲高和不寡,身残志犹坚!霍金,向宇宙展示了人类的力量!

9.示例:(1)要高度重视区块链和分布式技术在金融科技上的运用,积极进行数字货币多方案的研究。(2)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可能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传导产生不可预测的作用,我们还要全局考虑,不能钻政策空子。

(3)根据技术成熟程度对虚拟数字货币进行动态的监管,反对可投机的产品和让人一夜暴富的幻想。(4)数字货币要有给消费者零售市场带来高效率、低成本、安全隐私的考虑,不要与现行的金融稳定与金融秩序产生冲突。

许心龙,河南柘城人。河南作协会员,出版小说集2部,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啄木鸟》《短篇小说》《百花园》等期刊,有作品被《小说选刊》《特别关注》《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获奖或入选小说年选及作为省市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0.(1)表现了父亲的自尊心强。(2)为下文写“我”屡次高考落榜,但父亲一直支持“我”复读,“我”考上大学后父亲扬眉吐气等情节张本。

11.(1)通过详写前4次高考与分数线的差距,表明了“我”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2)通过写“我”屡次落榜后父亲的神情、举动,表明父亲盼“我”考上大学,从未间断对“我”的支持、鼓励。

(3)更突显了父亲的煎熬,父亲的苦。

12.(1)运用夸张的手法,揭示父亲淋漓尽致的自豪感。

(2)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我”考上大学后,村里人对父亲的关注、羡慕,烘托父亲在村里转悠的兴奋。13.(1)采取“欧亨利笔法”,一直与父亲唠嗑,到最后才揭示父亲已逝世,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2)“我”与父亲唠嗑,父亲一直不语,以及“我”猜测父亲听后应该会说什么、会有的表情,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

(3)以泪洒父亲坟茔上的青草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

【参考译文】

刚刚接到来信。问候我起居好否,感受到你的情意深重,因为你的言辞温厚,更增添了我对远方的你的思念。自从你北行,我闲居寡言,感叹身边更加缺少可与深谈文章的通达敏捷的人才,因此内心常闷闷不乐,其他不值得挂念。

我八岁入私塾,诵读《四书》《六经》,常发感慨,希望能游历春秋时代,追随陪同颜回、曾参这些人,手捧经书在杏坛听孔子讲学,眼见圣人的道德光辉,又想游历南北宋时代,与杨时、游酢等人一道,站在程颢、程颐和朱熹讲学的课堂,饱听他们的教诲。虽想到这两种愿望不可能实现,然而又怎么知道当今社会没有道德深厚纯正的人,没有可以聚众讲学,可以扶助我的人呢?

到了15岁,出门与乡里读书人交往,见他们所向往的,不过是科举考试的学问。众人一心,传习成风,若问他们圣贤的思想体系,就都感到奇怪甚至认为你狂痴而嘲笑你。回家将这种情况告诉父兄,才知道讲道劝学的风气,在天下衰落而趋于终止已经几十年了。于是内心悲伤,叹息从前的志向不能实现了。

进入壮年,到过东越吴楚这些地方,交游不断广阔深远,见有的人爱好夏商周三代的典章文物,擅长考据订正;有的人钦慕秦汉以来的诗歌古文,以文采超逸美妙相推崇。内心喜悦而且羡慕,认为这些虽不是我急着要学的,然而也可以从这方面得到些许的帮助,应当用多余的力量通晓这种学问。于是我或者从师请教,或者交友互学,大概从小时到现在,志同道舍的人相互引导帮助,没有比这一时期更多的了。

如今已年满五十,脚不出乡里,而四方一群杰出的、曾经在歙县借用馆舍的老朋友,有的离散,有的死亡,不可能再聚合,已没什么能够安慰我的心。希望得到一两个俊秀的青年,与他相互勉励,一同长进;可是来交往的人,大抵沉溺在科举考试的旧习中,不能因此伸展志向,拓展才能,即使对考据订正辞章这类并非根本的学问,也很少能给我帮助,何况其他方面呢?唉!幼年的志向不可能实现了,就是壮年时师长学友之间相互切磋的快乐,也渺远不可恢复。严重啊,年纪大但是我追求道更加孤单了!

君子有志于道,能汇聚众人的聪明才智,依靠大家相互引导扶助,即使只有中等才能也能赶得上并且有余;用尽自己的微薄才智与能力,曲折不顺地随从于道,即使是豪杰之士也有做不到的。我的智慧比不上一般人,又偏偏离开了众人。有志于学道,如同深居于暗室,没有人导引,竞想要积跬步而到达千里,我知道只能是局限于自己的学问而终了一生了。从前我幼稚愚昧,没有考虑自己德行浅薄,才智平庸,奋勇地以继承孔孟的学说作为自己的职责,这种志向难道小吗?如今已年老了,值得肯定的只有这点。想要尽自己的才智,在暮年求得成功,可是独学而无友的痛苦,反而超过从前,碰上疑难问题,谁能指点我呢?这就是我半夜伏枕叹息,深深感到不能实现幼年时的志向而悲伤的原因啊。

你年轻而有才干,在门生中是最为志向专

一、追求学问的人,因为来信殷勤恳切地想念我,因此激愤地举出我一生的遗憾,将这种情况全部告诉你。

19.岁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而独学之苦//反甚于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是可断可不断处)

21.“分”指诗人在清晨听到号角以前,一直静听着更漏声,诗人对这两种声音变更的界限分辨得非常清楚,足见其彻夜未眠的凄苦。“孤”字既表现了客观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诗人主观感受上的寂寞。

22.①以动衬静。深夜雪落在竹子上的声音十分清晰,反衬环境的寂静,表现诗人的孤独②虚实结合。上句实写醒时所听之景,下句虚写梦中回到家乡,以此突出诗人思家的孤苦。③寓情于景。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每点2分,写出2点即可)23.中庸

24.①儒家认为,礼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等级制度,使“贵贱有位“”长幼有序”,从而利于管理,社会稳定。②礼还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父子亲、兄弟和”,人们各安其分,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25.(1)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系

(3)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垆边人似月/还乡须断肠。26.【立意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写作时,此题可实写,也可虚写,因为“缝隙”不单可以实指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还可比喻一种可供回

骢难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现象)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应“留一道缝隙”.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意义)以此可以留足空间,避免出现问题.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方法)如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包容.“留下一道缝隙”应该注意什么?(告诫)该疏则疏,恰到好处.如此一问,思路定然豁然开朗.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做人和处事,如果时时处处追求“丰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可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第三篇:八年级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塞.(sài)溃.退(kuì)翘.首(qiáo)广袤.(mào)B.默契(qì)颁.发(pān)泄气(xiè)渗.透(shèn)C.督战(dū)凛.冽(bǐn)镌.刻(juān)仲.裁(zhònɡ)D.浩瀚.(wò)由衷.(zōnɡ)桅.杆(wéi)咆.哮(bāo)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酷似 签定 摧枯拉朽

锐不可挡 B.凌空 阡灭 屏声剑息

如梦初醒 C.紧绷 建树 白首起家

眼花缭乱 D.巨额 娴熟 一丝不苟

风平浪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一丝不苟....地汲取知识。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_____敌阵,横渡长江。

(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______了黄色炸药。(3)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_____。

A.突破 发明 赞叹

B.冲破 发现 赞赏 C.突破 发现 赞叹

D.冲破 发明 赞赏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消息二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C.小说一般有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D.《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7.仿照下面画线的部分,再写一个句子。(2分)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朵;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3分)

本报讯(通讯员李震海见习记者彭艺唯)今天是我市中小学报名开学的日子,一些从襄阳考入名校的大学生们纷纷回到母校,向师弟师妹传授“学习经”。

2月3日,来自北大、清华、复旦等11所名牌高校的大学生相聚襄阳五中。该校高三学生抓住机会,不停地向省理科状元王震霆提问。王震霆建议大家,对各科的知识点、定义进行一番梳理,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这样答题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性学习。(7分)

刚刚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曹文轩说:“希望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样,利用中国经验,利用中国资源,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小英、林子、阿莲决定以“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他们选定的话题分别是:中国文学、中国制造、中国力量。

【小英统计的数据】

历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统计表

【林子写成的新闻】

中国航天已呈领跑之势。今年三季度,天宫二号即将发射升空,对接神舟十一号飞船,并与货运飞船天舟

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一号对接,计划于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或将是人类唯一的在轨太空家园。不仅如此,中国高铁也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截至目前,国内运营里程已达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中国高铁正在走进俄国、美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阿莲搜集的材料】

中国目前承担的国际维和经费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中国派出的军事维和人员达2720人,居世界第一,在冲突不断、疾病肆虐、气候恶劣的地区,都有中国维和军人的身影。

(1)读小英提供的图表,说说你的发现:(2分)初读图表,令人惊喜的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读图表,引人深思的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林子写成的新闻还差一个标题,他想采用对偶句式,请你帮帮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阿莲综合了大家的资料,决定以“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为题,在班上组织一个一分钟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演讲稿。(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

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0.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说说选文开头画横线部分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上下文,从下列句子中任意选择其中一句的加点

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

(1)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已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选文内容试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选文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英雄(14分)

他的父亲上了战场,牺牲了。他的哥哥也上了战场,也牺牲了。可是,战争仍在继续,甚至一天比一天激烈。兵一群一群地上,又一群一群地倒下。部队需要兵,祖国需要兵,人民需要兵。是男人,就得当兵,就得上战场。

他也去当兵了。他不怕死。哪怕像他父亲、哥哥一样被炸弹炸成一片片肉,他也不怕。

每天,他刻苦训练,希望练就一身本领,消灭敌人,为父亲、哥哥和牺牲的同志报仇。他比谁都进步得快,可是,首长说他年龄太小。他说他不怕死,他能打仗。

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可首长终究没让他上战场。

别人有了枪,还有子弹。他只有枪,没有子弹。他向首长要,首长说子弹太少,他是新兵,还是个不能上战场的新兵,当然不能发子弹。他向老兵要子弹,老兵不给,老兵说子弹多宝贵啊,哪能给你玩?他说给一颗吧。老兵说,一颗也不行,一颗子弹就是一个敌人,多消灭一个敌人,我们就多一分胜利,就少牺牲一个同志。

没有子弹,他的枪就是一根棍子。他需要子弹。每天夜里,他都做梦,梦见子弹,好多好多的子弹。

白天他就进入伙房,帮着伙夫干点活。不能上战场,但不能闲着,帮着干点活,他心里踏实。他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就说去挑水。伙夫说:“你别去!”他不搭话,挑了桶就往后山走。后山有山泉,水清味甜,做出来的饭,香甜可口。他想,大家吃了这样的饭菜,一定精神百倍,勇往直前,打得敌人落花流水,缴获很多弹药,那样,他就可以分到子弹了。

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来到后山。他听见水声,也听见人声。他赶紧放下水桶,隐蔽起来。三个敌人,两个正在打水,一个正在放哨。原来,敌人也想到了山泉。

他取下枪,一步一步向前。打水的两个敌人弯着腰,放哨的敌人抽着烟,他一个箭步冲过去,端着枪高喊:“把手举起来!”

三个敌人全傻了,他的突然出现,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乖乖地举起手,颤抖着说:“别开枪,别开枪!”

他带回来三担水和三个俘虏,他成了英雄。首长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首长说,他是英雄,不仅仅因为他带回来三个俘虏,更因为他的枪里没有一颗子弹!

没有一颗子弹?!三个俘虏傻了眼。

没有一颗子弹,却敢于面对敌人,敢于冲上去,的确是英雄,不怕死的英雄。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

1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3分)

他们乖乖地...举起手,颤抖..

着说:“别开枪,别开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文中多次写到“他”“没有子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题目“英雄”有怎样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重建奇迹彰显中国奋进的力量(12分)①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的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封顶;汶川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四川及甘肃陇南地震灾区农房基本完成重建,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前夕,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②700多天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强烈地震,使8万多同胞遇难,数十万人受伤,数千万人受灾,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满目疮痍。第一时间的生命大救援过后,重建家园成为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的一场严峻考验。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党中央发出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非战争性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地震两年过去,遭受重创的灾区呈现崭新面貌,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新村焕发活力,一条条道路穿山越水,一张张面庞重舒笑颜。草长莺飞的川西大地和陇南、陕南地区生机盎然。

④“现在,走进四川灾区,最漂亮的是农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一名网友的观感集中表达了人们的评价;“这些项目的集中交付,展示的是跨越千里的援建深情,给予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承载的是加快发展的美好希望。”一个重灾市领导在对口援建项目交付仪式上的话语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

⑤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汶川特大地震带给中华民族巨大的痛苦,也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磨砺得分外鲜明。“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地震发生后响彻中华大地的呐喊,在灾后重建中化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举国援建行动。19个对口援建省市10万多名援建人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以令人惊叹的建设速度奉献出让灾区人民放心的优质工程。第一时间奋起自救的灾区人在重建家园中自力更生、不等不靠。“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标语,表达了灾区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⑥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灾后重建比抢险救援更为复杂艰巨。它不是物质家园的简单复制,而是要实现作为灾难补偿的历史进步,全面

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建设更加美好的新生活。重建也不是只讲进度和效率,而是要“好”字当头、又好又快。震后不到两个月,国务院发布的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原则。为了又好又快地实现重建目标,建设者从一开始就冒着余震威胁在废墟上调查走访,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所有城镇的重建都先编制规划,再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曾经被地震蹂躏得支离破碎的映秀镇中滩堡村,如今已成为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风情的旅游小镇,不但有世界级建筑大师设计的作品,而且集中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抗震减灾科技。所有重建地区都像这里一样,正在变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家园。

⑦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总能从灾难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不仅设立了防灾减灾日,而且制订、修订了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救灾条例、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政府以及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军队12分钟后就到达灾区,所有转诊伤员无一死亡,7天后灾后重建规划即启动,15天后灾区172所学校全部复课……玉树抗震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再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⑧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殊的历史境遇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汶川灾后重建奇迹再一次昭示世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重建,对于灾区发展振兴乃至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实现而言仅仅是开始。700多个日夜的卓绝奋战显示并化作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进的伟大力量。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次次渡过急

流险滩走到今天;凭借这力量,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未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民族复兴的广阔征程上走向新的 胜利。

18.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画线句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根据③④两段概括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彰显在哪些方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⑦段中画横线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2.作文。二选一

(1)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 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2)大作文。(40分)

以“那件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体裁不限,600字以上。

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第一次月考答案

1.A

2.D 3.C【解析】A项“负隅顽抗”是贬义词,用法不对。B项“锐不可当”是褒义词,用法不对。D项“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4.D【解析】“刚刚”与“最新”语意重复。5.D 6.B【解析】是报道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新闻,而不是重点刻画。7.一株生长在沙漠里的丑陋的仙人掌,竟能开出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8.名校学生回母校传授“学习经”。9.(1)示例:①曹文轩获奖,使中国在此奖项上有了零的突破②此

奖项大多被欧美所得,我们还要努力追赶(或:我们和欧美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努力追赶)(2)示例:中国航天领跑全球,中国高铁位居前列;中国航天领跑,中国高铁超前;中国航天成就辉煌,中国高铁走向世界。(3)提示: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能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角度)具体阐述。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这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或者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

“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准确精炼、铿锵有力(意思相近即可)。

(2)首先“歼灭”与“击溃”词义有所区别,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歼灭及击溃,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意思相近即可)。

议论。作用: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①详略处理得当,不平均用笔力,更能突出文章中心;②详写东路军战况是因东路遭遇之敌防线巩固、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出解放军英勇善战。

10.11.(1)12.13.2017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

14.年轻的新兵反复申请要子弹未果,19.地震灾区的快速重建。却没用一颗子弹俘虏了三个敌人,成为英雄。

15.“乖乖地”“颤抖”是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三个敌人因为“他”的出现而震惊、服从的样子,反衬了“他”英勇无畏的形象。16.没有发给子弹,突出“他”年龄小。枪里没有子弹,却敢面对敌人,带回俘虏,突出“他”的勇敢、智慧。

17.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他”不怕死,枪里没有子弹却俘虏了三个敌人;其次,“英雄”还指像“他”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牺牲、勇上战场的千千万万的战士。18.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新生,彰显着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伟大力量。

20.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

21.这是一个事实,用事例证明了“这是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艰辛探索”的观点。(或见证了中国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

第四篇:三年级第二学期第2周语文周周测

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周语文周周测(2013.2.25------3.1)

一、照样子写词语。

圆溜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皑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面的字家部首。并组词。

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理句子。

心情平静 难以 久久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自然人们积蓄和终年的无私地把献给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高二语文周测答案

二部高二语文周测答案

1.B “毕加索的灰色绘画„也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错,根据原文第三段的内容表述,毕加索的灰色绘画不指所有事件的不明朗、非良性的状态.故选B. 2.A 因果关系颠倒,原文第三段表述为“《道德经》的无为哲学以空灵淡泊的精神本质契合了黑白水墨画的灰色美学,以墨色胜于五彩、五色、五音的视觉语汇成为灰色最早的美学代言”.故选A.

3.C “其文化内涵不如赤橙黄绿等色彩深厚”于文无据.

4.D(“非常感谢”错误,文中有“鞑靼人浑身发抖”“带着憎恨对谢苗说”等信息)5.①逆来顺受。他是教堂主管的儿子,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后流放服苦役二十年,但他对此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②愚昧麻木。他说自己能赤条条躺在地上睡觉,靠吃草过日子,并表示自己什么都不要;他总是劝年轻鞑靼人要适应非人生活的环境。(4分,每点2分)6.①简洁扼要,却又意味深长,突出了流放地人们的悲剧命运;给读者留下了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启人深思。②一语双关,既指未关门的情形,又曲折地表露了作者要求人们行动的积极思想。③一直没有关门使得鞑靼人半夜的哭声穿门而入,透露出要求改变现实的呼声,深化了主题。④既突出了流放者麻木的心理状态,又寄寓了作 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情感。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7.A(“这些企业”的说法不准确,文中说“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所以并不是“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都具备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的能力。)

8.AE(B.“不在„„而在”说法绝对;C.偷换概念,“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而非“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D.混淆条件,绝对化,材料一原文“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这里误用为充分条件“只要„„ 就”。)(5分,选对一项3分)

9.问题:①技术上有差距。②缺乏工匠精神:心态、思维模式、文化和环境上有差距,整个制造业比较浮躁。③深层结构不合理:创新力不足。④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答三点即可,1点1分,共3分)

对策: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①从人入手,重塑人力基因,注重人才培养;②从理念入手,企业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超越世俗的成就动机;③大力倡导“工匠精神”。(答出两点即可,1 点1 分,共2分,言之成理即可)10.C 11.C(一个皇帝可以改用多个年号;太宗不是年号.)12.B(“洛口之战屡占上风”不合文意)13.①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么能懂得兵法?我现在要活捉他,擂鼓进军攻克江都了!”(大意正确3分,落实“生”“鼓”各1分)

②元文都对此怨恨,暗中和卢楚谋划,趁着王世充进殿时埋伏士兵杀死他.(大意正确3分,落实“憾”“潜”各1分)【参考译文】

王世充,字行满.祖父是西域胡人,号为支颓耨,后来迁居新丰,死后,其妻嫁给霸城

人王粱为妾.支颓耨的儿子支收随同母亲,顶替王粱的姓,在隋朝做官.世充生下后.因祖先的功勋任左翊卫.大业初,世充出任江都赞治,又升任郡丞.杨玄感造反的时候,吴地人朱燮、晋陵人管崇在江南起兵响应,拥兵十多万.王世充作为偏将在江都招募一万多人,多次打败叛贼.每次大捷,必定归功于部下,缴获的东西全都分给士兵.因此人们争相为他效命.大业十年,齐郡孟让辗转侵犯诸郡,到了盱眙,王世充抵御他.守卫都梁山,分列五座营垒,没有交战,用老弱士兵来显示力弱.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文法小吏,怎懂兵法?我今天要活捉他,擂鼓进军攻克江都!”当时百姓都进入堡垒,野外没有可掠夺的东西,孟让又苦于五座营垒挡住道路不能南侵,就分兵包围营垒.王世充多次出战,假装失利,逃进营垒;孟让更加骄傲,几天后,渐渐分出兵力向南侵掠,留下刚够包围营卒的军兵.王世充充知道敌兵松懈,夜晚填平灶坑撤掉幕帐,毁掉墙坦,奋力攻击,大败敌军,孟让率数十名骑兵逃跑.李密进逼东都洛阳,皇上下诏命王世充任将军,带兵驻扎在洛口.经过大小一百多次交战,没有大的胜负。皇上下诏就地授任他为右翊卫将军,催促打败敌人,王世充大败.越王杨侗写信慰劳劝勉,赏赐金帛安抚他.适值江都叛逆弑杀君主,群臣奉立杨侗为皇帝,任命王世充为吏部尚书.杨侗听从元文都、卢楚等人的计谋,任命李密做高官,催促他带兵向北讨伐.李密打了胜仗前来报告,众人都很高兴,唯独王世充对 部下说:“元文都等都只有舞文弄墨的小才,一定会被李密活捉.况且,我军和贼(李密)交战,杀死他们的父兄子弟很 多,一旦成为他的部下,我们这些人就没一个人能够活得了.”元文都等人听到后,非常恐俱.后杨侗打算任元文都为御史大夫,王世充不同意.说:“曾经与公等相约,左右仆射、尚传令、御史大夫,留给有功绩的旧臣.现在各位想得到,那么就开了争夺权力的风气,如何共守?”元文都对此怨恨不已,暗中和卢楚谋划,趁王世充进殿时埋伏十兵杀死他.纳言段达(让人)乘快马报告王世充,王世充夜晚率兵袭击含嘉门,包围宫城.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派大将费曜、田阁在太阳门抵抗,费曜大败.王世充进入宫城,皇甫无逸单身骑马逃跑,捉住卢楚杀了.当时紫 微官还关闭着,王世充敲门,欺骗杨侗说:“元文都等人要捉拿陛下投降李密,臣并未造反.只是诛 杀造反的人罢了.”段达捉住元文都送给王世充,就被杀掉了.王世充全部派用心腹替换卫士,然后入朝谢罪说:“元文都、卢楚罪大恶极,谋划着互相残杀,臣紧急中做了这种事,不敢有他心.”杨侗与他盟誓,升任他为尚书左仆射.

14.CD(C“愁”是说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弱点”的说法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D项“以昔衬今”和“感激之情”不正确。)

15①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②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此日”一词,③“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以)。词句注释

⑴野人:指平民百姓。朱樱:红樱桃。⑵也自红:意思是说与京都的一般红。⑶筠(yún)笼:竹篮。

⑶细写:轻轻倾倒。愁:恐怕,担心。

⑸万颗匀圆:指上万颗樱桃不大不小,均匀圆润。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⑹沾:接受恩译。门下省:官署名。肃宗至德年间杜甫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⑺大明宫:唐宫殿名,君臣在此上朝。⑻玉箸(zhù):华丽的筷子。

⑼转蓬:蓬草遇风拨根而旋转,喻身世之飘零。

白话译文:

西蜀的樱桃原来也是这般鲜红啊,乡野之人送我满满一竹笼。熟得很透啊,几番细心地移放却还是把它弄破了,令人惊讶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如此圆得匀称而相同。回想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唉!金盘玉箸早已相隔遥远,今日尝新之时,我已漂泊大涯如同转蓬。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小题大做”的诗。“西蜀樱桃也自红”,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受: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野人相赠满筠笼”,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上句写樱桃成熟,诗人说: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生恐碰损,却仍愁碰破。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诗人说,樱桃“万颗匀圆”,令人惊讶:为何大小竟这样相同呢?二句写樱桃形体,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

寓居蜀地,山野之人送来的小小樱桃,唤起了诗人记忆中的另一个时空:门下省、大明宫,堂皇的长安宫殿等。唐人李绰在《岁时记》中记载:“四月一日,内园荐樱桃寝庙,荐讫,班赐各有差。”诗的第三联正是写这个景象。“忆昨”,一切都恍如“昨日”;“擎出”,言其恭敬;“门下省”则透露出杜甫当时在左拾遗任上。这两句在全诗中具有黄金般的质地,而这种感觉则是由“门下省”、“大明宫”烘托而出的。大明宫中有宣政殿,中书、门下二省都在宣政殿内,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一联的惊奇之处在于,诗人用两个专有名词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对皇恩的感戴。专有名词在诗中给人的联想是很少的,但此处却给人堂皇之感,“门下”表现了空间的纵深,“大明”渲染出庄严辉煌的气势,两个实打实的名词被诗人巧妙地虚化了。唐人李嘉祐诗云“秋冷白云司”,“白云司”指刑部,与“秋冷”连属,别有清峭之气,和杜诗此联一样,都是点铁成金之句。

以时间词为标识,全诗可分作三层:前两联——“今日”;第三联——“昨日”;第四联——“今日”。第三联出于诗人的记忆。引逗这记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么

一个小小的事件。诗的第一联把题目展开了:“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起句看似自然,实则不同寻常,这全体现在最虚的“也”字上。最轻的字眼,诗人赋予其最饱满的重量。“也”字像是一个呼唤,唤起了当年长安宫中的赐樱之事,时空的感觉包孕在这个“也”字之中。诗的首联中,“也”字之外,“红”、“满”亦不是随意用之,二字与下联以“愁”、“讶”写对樱桃的珍惜是呼应着的。庾信诗云:“讶许能含笑”。此二句融入口语,言约义丰,见出诗人语言的锤炼之功。末联“金盘玉箸”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来,从记忆中醒来,回到“任转蓬”的蜀地“此日”。

这是一首咏物诗。它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供职门下省时的生活细节的深情忆念。这就从内容上增添了生活层面和感情厚度。它表达了一种既与劳动群众友善,又对王朝怀有忠爱的诗人的复杂感情。昔人谓“杜诗咏物,俱有自家意思,所以不可及。”(《絸斋诗话》)此诗可贵处,就在于能画出一个飘零中的诗人。与此相适应,此诗“终篇语皆遒丽。”樱桃“自红”,野人“相赠”,“忆昨赐沾”,“早朝擎出”,“ 此日尝新”,都以遒劲取胜。而“细写愁仍破”,“ 匀圆讶许同”,与“金盘玉筋无消息”等,则又显得很明丽。16.(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7.C。①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不合语境②“沐猴而冠”指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表面上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使用正确。③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合语境。④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符合语境。⑤身无长物: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极端贫穷。用于此处不合语境。⑥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18.D。A项,语序不当。“不仅为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改为“不仅推动了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为当地开启了„„” B项,句式杂糅,“遵循以‘学生为位’为原则”将“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了,可改为“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或“以‘学生本位’为原则”。C项,成分残缺,可在“视野开阔”后加“等特点”。19.D。A项,“您们”不能用于复数;“聆听”使用对象有误。B项“省油的灯”含贬义;再有“蹲班”一词不太恰当。C项,“家父”使用对象不对,“家父”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此句中“您”与“家父”矛盾。20.①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 ②台风还能调节地球冷暖③台风有弊也有利。(每空2分)21.示例: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发生。③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

下载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测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周测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温馨提示:l、亲爱的同学,你拿到的这份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希望你认真审题、看清要点、独立思考、仔细解答,相信你一定会取......

    石河子第一中学高三语文11月第一次周测答案[★]

    1.D A. 令人侧目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褒贬使用不当。B.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C.与日俱增:与:跟,和......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潜龙学校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一、本小题共4题,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C)(3分) A. 宽恕(shù)深恶(wù)痛疾文绉绉(zōu)滞(z......

    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测试题(卷) 一、基础(共25分) 1、默写(15分) (1)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A、“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段爱平荣获2013年“感动......

    八年级语文2013第二学期第一次学业抽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2013第二学期第一次学业抽测试卷 (总分130分考试时间130分钟) 一(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假如生命是树,它将心无旁骛地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

    高中语文周测题及答案

    高二周测题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好声音”的精神追求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 我能拼,我能写。(共8分)wān yán shuāi dǎo hú tú huángkǒng( ) ( ) ( ) ( )bǎo zàng pèifú xùnluó xùn sù( ) ( ) ( ) ( )二 查字典,按要求填表。(6分)要查的字......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一、学生状况分析我所任教的20xx级(1)班和(2)两个班,两班是普通班。两班情况:从上学期的教学和测试情况来看,与其它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