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5篇)

时间:2019-05-14 17:5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

第一篇: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乡村进入城市。游离在城市边缘的他们越来越被社会各阶层所关注。《高兴》便是贾平凹饱含着对城市底层农民工的关怀创作的长篇小说。在作者笔下,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透过对这一意象的分析,可以探寻其现实意义和文化隐喻,并对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生活境遇及身份焦虑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兴》 肾 城市 农民

新时期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时期,许多埋藏依旧的社会问题,往往会在此时浮出水面。一直以来,中国社会中都存在着明显的阶层划分,最显著的划分无异于城市人和农村人。城乡差异的日趋明显,使得农民与城市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得农民成为了人们视域里的社会底层。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农村与城市的空间距离被空前缩短,城市对农村的吸引更加直接强烈,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走进城市;然而,他们不知道,进入城市的他们只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角落,即使进入了城市,他们依然无法成为城市人,仍旧只能挣扎在城市的底层。而在有了身边城市人“高层”的对比之下,这个“底层”更变得像是一个黑暗的深渊。社会为这深渊里的人取了一个尴尬的名字――城市农民工。

2007年,贾平凹在《当代》杂志上发表他的长篇小说《高兴》,这部小说描绘的正是这群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图景。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以刘高兴、五富为代表的一群进城拾荒的农民,在城市的边缘和角落寻求生存的故事。在小说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群在深渊中挣扎的人们的生活世界,通过一个个

啼笑皆非最后让人心酸的故事投射出了拾荒者们的精神图像,以及他们的命运交错与心灵变迁。在整部小说中,除了刘高兴、五富等性格丰满的人物形象之外,还有许多具有丰富意蕴的意象,其中一个意象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贯穿小说始终,在整部小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就是那颗先于刘高兴进入城市的“肾”。

一、刘高兴的肾

肾,在中医上一直被视为人体生命存在发展的本源,明代名医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就明确提出了“肾为先天本论”①。中医医理上认为,人体内的五脏皆与五行相对,肾对水,乃是“天一之源”②,而后“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土而后脾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府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③。由此可见,肾是人体存在的本源,有了肾才有了五脏六腑,有了四肢百骸,人才能够存在于世。并且,肾藏精,而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④,可见,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西医对肾脏的研究也同样支持着中医上的这一观点。西医认为,肾脏有两大功能:第一,“肾脏是‘生命工厂’,能够产生很多与内分泌代谢有关的激素,与调节血压、生成红细胞与骨骼代谢有关”⑤;第二,肾脏是“净水机”⑥,能够过滤血液中的杂质,并将其通过尿液排除体外。肾脏的这两个功能都说明了肾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肾就是人体发展和存在的源动力和发动机。

在小说中,正是刘高兴的“肾”将整个故事的引擎发动起来了。农民刘高兴为了能娶一房媳妇,便把自己的肾卖给了西安市的城市人。故事便这样开始了,卖肾之后,刘高兴就觉得自己与西安这个城市有了亲密的联系,并对西安产生了深切的向往。后来,婚事告吹之后,他便离开农村来到西安,找到那个移植了自己肾脏的西安老板便成了他在城市中艰难生活的精神动力和生活支柱。当他知道韦达很可能是那个大老板的时候,他对韦达一见如故,产生了莫名的亲近感。但是,命运同刘高兴开了一个玩笑――韦达移植的是“肝”不是“肾”。最后直到小说结束,刘高兴都没有找到他被移植的那颗肾,所以在五富死之后,他依旧没有离开城市,在城里踽踽独行,找寻他的“城里兄弟”⑦。

刘高兴的这个被卖掉的“肾”不仅仅只代表了刘高兴为了娶媳妇而付出的代价,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肾”是刘高兴的身体中与生俱来的器官,是刘高兴得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的“先天之本”,是“刘高兴”这个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在刘高兴长大了要娶媳妇的时候,却将它出卖,这种出卖既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可怜刘高兴不得不依靠出卖自己的器官才有钱娶得一房媳妇,可怜他只有通过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才能实现像娶妻生子这样的人之常情的愿望。但同时这种出卖又是可悲的!为什么刘高兴出卖的不是心、肺其他器官呢?因为那些器官都太重要了,失去了便会危及生命。也许在刘高兴心里肾已经是个不那么重要的器官了,他没有意识到“肾”才是生命本源之所在!用这样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器官就能换到娶媳妇的能力,这笔买卖是划算的吧。他认为把肾卖给城市人对肾来说也是个好去处,所以自始至终,刘高兴都没有后悔过卖肾的这个决定,甚至还为自己的肾有幸被选中而洋洋自得。这是一种无知的可悲啊!然而在失去了之后,他却突然对这颗被出卖的肾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无时无刻不想着它,甚至对那个移植了这颗肾的素未谋面的城市老板也产生了深厚的亲近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城里兄弟”。

二、“肾”的现实隐喻

其实,农民都有这样的一颗“肾”,这颗“肾”是“农民”这个人类群体得以出现的本源,也是这个群体得以生长发展壮大的源动力。这就是农民的土地!有了土地,才有了农业生产,有了农业生产,农民才随之诞生。农民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耕耘,土地给了农民食物,给了他们生存发展的动力。土地是农民的生机所在,是农民生活的起点和动力,因此说,土地就是农民的“肾”!然而,当现代化的影响辐射到了农村,农民们看到了城市的富裕和繁华、舒适和便捷,慢慢地被这些蛊惑了。经济上的弱势让他们对城市产生了憧憬和向往,土地的给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所以当城市主动靠近他们的时候,农民们没有太大反抗就放弃了自己的“肾”,将土地以绝不相称的代价让给了城市。在这些土地变成了城市的铁路、高速公路或者是工厂厂房之后,农民甚至觉得与有荣焉,自己的“肾”也算是有了个好去处!农民天真地认为这份交换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改变,能够拉近自己与城市的距离,但是结果是怎样的呢? 结果是,刘高兴并没有因为卖了肾就娶到了媳妇,“卖肾的钱把新房盖起来了,那女的却嫁了别人”。刘高兴最后得到只是那两间并没有什么意义的新房和对城市的亲近和迷恋。而当土地变成高速公路之后,农民得到的只是一条更为快捷的前往城市之路,而不是城市认可的“城里人”的身份。城市对“肾”的接受给农民带来了假象,农民以为城市既然接受了他们的“肾”,那么对作为“肾”的原主人的他们也应当是被接受的。所以刘高兴义无反顾地带着五富来到西安,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了城市。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刘高兴没有看到自己的肾是经过怎样的精挑细选才被选中的。农民们也不知道城市是带着多么挑剔的眼光来筛选着他们的“肾”。他们不知道在城市的眼中,有价值的只有那颗“肾”,而“肾”的原主人是谁,与它没有半点关系。对于城市来说,“肾”并不是连结城乡的纽带,而是一件可供挑选的商品,一旦银货两讫,买卖双方就再不会有任何亲密的联系。

由于显著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民骨子里就有着对城市的向往,所以在农民以为有了“肾”这一纽带之后,农民便觉得终于能够与城市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了。这时的他们被这一喜悦冲昏了头脑,他们看不到城市的谎言和自己的可悲。刘高兴因为这颗捐献给城市的肾,所以觉得自己“活该要做西安人”。他在刚来到的西安的时候,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城市,因此他为城市捡拾街道上被风吹散的垃圾,在城市的桥墩上写上“禁止大小便”的标语,他为维护这个城市的文明和卫生做了所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他也发出过“一样的瓷

片,为什么有的贴在了灶台上,有的则铺在厕所的便池里”这样对命运不公的诘问,但马上他就以“大树长它的大树,小草长它的小草,小草不自卑”式的自我安慰安抚了自己愤愤不平的情绪;不管城市人如何漠视、轻视,甚至侮辱他,不管城市对他拒绝的姿态是多么彻底,他都未曾因此怨恨过城市,就像他对五富说的“西安城不像来时想象的那么好,却绝不是你恨的那么不好,不要怨恨,怨恨有什么用呢,而且你怨恨了就更难在西安生活。五富,咱要让西安认同咱”。刘高兴接受了这不公的命运,忍受着这些虐待,为的就是这份认同。

这份认同同样也是无数进城的农民工渴望得到的。为了得到城市的认同,进入城市之后,他们积极地改造着自己,他们急于改变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方式,尽可能的像城市人靠拢。他们从穿着到举止,都在不断地向城市人学习,力图通过改变这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同时,他们还向城市人学习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像刘高兴那样,即使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甚至食不果腹,他也总是坚持在闲时吹吹箫,看看收来的旧报纸,甚至可以奢侈一把,到芙蓉园里旅游一番。农民只能这样靠着自己盲目的尝试,来摸索城市的认同之路。他们试图改变自己的农民意识,试图以城市文明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跌跌撞撞地在城市的边缘和角落里努力着。但是,他们没想到城市的拒绝是那样的顽固,不管他们是怎样的努力,城市依然对他们不屑一顾!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肾”,受到城市的吸引来到城市,接受了尴尬的“城市农民工”身份,最后的结局却像黄八说的:“咱把力都出尽了,狗日的城里人还看不起咱!”“城市因‘现代’的优越在需要他们的同时,却又以鄙弃的方式拒绝着他们。”⑧

即使被如此拒绝着,刘高兴还是坚持留在西安,不是他不愿离开,而是他不能离开,因为除了城市,他已经无处可去了。五富的死正象征着进城的农民回归农村的无望。所以,失去了“肾”的刘高兴只能留在城市,汲汲寻找他的“城里兄弟”,等待着他的“兄弟”认同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亲情。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更是无法再回归农村了。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在农村赖以生存的“本”,没有土地,农民还算什么农民呢?所以,他们只能留在城市,只能接受“城市农民工”这个尴尬的社会身份,在城市的边缘和角落,苦苦努力,期待着不知何时会到来的城市的认同。

三、对现下农民生活境遇的思考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财富的积累,使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物的包围”⑨,中国社会开始向消费社会转变,身在农村的农民也开始受到影响。一直以来靠土地吃饭的农民在消费时代迅速显示出了相较于城市的弱势地位,农民们也看到了城乡的悬殊差距,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成了他们亟待追求的生活目标。所以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成了一名打工者。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展,农村渐渐成了城市的“重工业区”,城市里不容存在的大型工厂进入农村,农民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这也使得越来越多无地可种的农民为了生计,被迫离家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开始出现“空巢”的现象,而城市却“人满为患”。

在这种境遇中,农民面临着多重的生存窘境,如经济的弱势、教育的缺失等等。但在其中最主要一点应该就是社会身份的认同问题。进入城市的农民,往往成了人们口中的“城市农民工”,所谓城市农民工指的是户籍在农村却在城市里工作的人,他们的社会身份既不是农村的农民,又不是城里的工人,这种社会身份的尴尬使得他们在社会上失去了归属感,而归属感的丧失会给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影响他们自己的正常生活,有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等等。贾平凹在《高兴》中对农民进城之后的心理变化做了真实细腻的描写,并且将农民在身份认同上的尴尬和努力也透过刘高兴表现了出来。

城市化的进程已经不可阻挡,农民已经为融入城市交了入场券,那么城市到底何时才能够真正地接纳他们呢?城市农民工们的身份认同的焦虑到底何时才能消失?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答案。

①②③ 李中梓:《医宗必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第6页,第6页。

④ 杨海发、姜殿德、王洪霞:《中医学与西医学“肾”的比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年第11期,第30页。

⑤⑥ 杨力:《中医肾与西医肾异同》,《祝您健康》2014年第10期,第16页,第16页。

⑦ 贾平凹:《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⑧ 孟繁华:《到“城里去”和“底层写作”》,《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⑨ [法]让?鲍德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作 者:闫文菲,河南大学文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

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第二篇:《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阿兰·德波顿这位英国的年轻才子,而今有幸拜读他的作品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的才气,果真不同凡响。阿兰·德波顿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对于写作,他希望他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他更多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随笔作家,“既能够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仅仅因为这样务实、亲切而接地气的话语,我就开始喜欢上了阿兰这位才子作家。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回答了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焦虑,幸福感越来越低?“富裕但焦虑”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似乎已经被大众所熟悉、承认,尽管如此,芸芸众生仍在追逐财富的路途上义无反顾、马不停蹄,而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如何消除焦虑,而这个,正是阿兰在《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所要告诉我们、启发我们的。

我们追逐显耀的身份和上层的地位,表面上是出于对金钱、名声、影响的渴望,但根源在于对“爱”的渴求。这里的“爱”不仅仅是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爱,还有从社会中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中得到的社会之爱,这种爱绝不亚于我们孩提时代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爱。赢得他人的赞美、同情和关爱,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力量之源。追逐财富、名声,与其说是贪欲,不如说是对爱和尊严的渴求。

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我们同一层次的、身边的人进行比较,只有当我们的身份与儿时的朋友、现在的同事和亲人相当甚至更高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和幸运。人是一种视野狭窄的社会性动物,喜欢将比较的视野局限在自己可及的范围,不愿比他人差,不愿成为群体的边缘分子。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身份焦虑的产生还源于现代社会极大地唤醒了人们潜在的欲望和期待。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等级森严的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天经地义的,加之基督教等教义的影响,贫困人民、弱势群体也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社会附加给他们的苦难和不平等。然而,在倡导人人平等的社会,人们开始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追逐财富和上层身份的权力和自由,他们再也不安于原来的位置,加之各种媒体和广告的影响,人们的渴望和期盼被充分地搅动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是因达不到期盼而产生的焦虑、不公。

等级社会里存在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既然命定在这个位置上,就应安分守己,做好自己。在等级社会,穷人也能拥有高尚的道德,也能受到尊敬,只是所在的社会位置不一样而已。但在现代的精英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都有追逐成功和财富的平等机会,如果贫困潦倒,则意味着个人的能力和品格逊色于别人。在一个对成功有极大欲望的社会,尊严、影响就与财富、道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便拥有财富和名声,在现代社会,也会受到机遇、经济环境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而我们却越来越觉得焦虑不安。

作者在书的第二部分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波西米亚五个角度出发,为解决身份焦虑的问题开出了药方。在这部分,作者博学多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开药方不是“实用指南”类型的具体做法,而是站在哲学的、历史的、文化的高度试图拓宽我们的胸襟和视野,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从根本上培养我们达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

第三篇: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绵阳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以理县嘉绒藏族为例

专 业 社会工作

院 部 法学与社会学院 学 号 2005160091 姓 名 斯玛乃

指 导 教 师 蒋 斌

答 辩 时 间 2009年5月

论文工作时间: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 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

——以理县嘉绒藏族为例

学 生:斯玛乃 指导教师:蒋 斌

摘 要: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受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大都面临文化融合和民族认同的问题。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普遍存在,相对于传统少数民族,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了弱化和缺失的现象,现在仅有的身份认同方式是在血缘和户籍方面,特别是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的认同方式却存在弊端,比如民族优良传统的丢失、民族多样性的降低、民族文化的消失等。本文针对这些弊端从语言、地缘、风俗等方面提出对策,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汉化少数民族 嘉绒藏族 身份认同意识

On the sense of identity amongst minorities assimilated by chinese Set Jiarong Tibetans in Li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Undergraduate: Si Manai Supervisor: Jiang Bin Abstract: Amongst many multi-natin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confront most minorities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brought by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cial developement.Chinese localized minorities are exist in a great numb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orities, those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 have shown a weakening and deficiency in areas of geographical,economic life, religion and customs.Only three ways are available now when identifying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blood strain, census registry and preferential policy, among which, the last one is highlighted, but there are still drawbacks in it, for instance, the loss of elegant ethnical customs, the decrease of ethnic diversification, the dispear of the ethnic cultures.This article proposes solutions of these drawbacks from aspects of language, geographical and customs,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ement of miniority ethnic groups.Key words: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 Jiarong Tibetans Sense of identity

目 录

引言................................................................1

一、关于嘉绒藏族的介绍..............................................1

二、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1

(一)全国少数民族被汉化的现象..................................1

(二)藏族被汉化的现象..........................................2

三、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弱化的表现..................................3

(一)语言方面的缺失与弱化......................................3

(二)地缘方面的缺失与弱化......................................3

(三)经济生活方面的缺失与弱化.................................4

(四)宗教信仰方面的缺失与弱化..................................4

(五)风俗习惯方面的缺失与弱化..................................4

四、汉化少数民族现存的身份认同方式..................................5

(一)基于血缘与户籍方面的认同..................................5

(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的认同................................6

五、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的弊端分析................................7

六、对策............................................................8 结 语............................................................8 注 释............................................................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

引言

藏族作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族史。理县作为嘉绒藏族主要聚集地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与当地汉民族、外来民族的共同融合,加之经济的发展使嘉绒藏族出现了严重的汉化现象。斯大林关于民族的界定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1]而汉化少数民族语言、地缘、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的变化。论文在探究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的变化,同时剖析汉化少数民族如何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对此提出对策,以适应新时期民族管理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一、关于嘉绒藏族的介绍

嘉绒藏族在学术界一般被认为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邛崃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河流域和大渡河沿岸。在邛崃山以东的理县、汶川和夹金山东南的宝兴、天全、康定、道孚等地也有分布,约有37万人。嘉绒地区藏语全称“嘉尔木擦瓦绒”,是一个综合山名、水名与自然环境的名称。在小金和丹巴之间有一座闻名全藏的木尔多神山,“嘉尔木” 即此山之山神;“擦瓦”:居住在擦曲河流域的人;“绒”:农业河谷区。嘉绒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理县藏族地区以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区域包括今天阿坝州和甘孜州境内岷江中上游,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区。嘉绒成为藏族一个独具特色分支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语言、建筑、习俗等方面。唐代吐蕃东进,驻军于大渡河、岷江一带,据险而守,军队与当地嘉良、东女、附国等各土著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嘉绒藏族。嘉绒藏族的住房为石砌平顶寨房,墙上涂有白色的太阳和月亮图案。嘉绒话与藏语同属藏缅语系,通行藏文,但是嘉绒独特的方言使别的地区的藏族也很难听懂嘉绒藏语。清乾隆以前嘉绒藏族主要以信仰苯教为主,乾隆平定了大小金川之后,强令“兴黄废苯”,嘉绒十八土司管辖地的所有苯教被迫改宗黄教,但是苯教还是以迎合佛教的方式流传下来。石碉建筑是嘉绒藏族的标志性建筑,古碉文化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丹巴素有“千碉之府”的美称,每座石碉上都有历史演进的烙印。这种石碉是战、居两用的垒石建筑。

二、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

(一)全国少数民族被汉化的现象

少数民族的汉化指的是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被汉民族所融合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在以上方面接受汉族的一套价值观的过程。[2]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等56个不同分支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居于主体地位,相对而言其他55个民族应属于所谓的少数民族。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使汉族不仅在人口,地域 等因素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且在民族文化交融中处于绝对优势。而相对落后的各个少数民族则在不同程度上效仿汉族的制度、风俗等较为先进的方面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汉化”的步伐也大幅加快,直接动摇各个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独立基础,出现了少数民族被汉化的现象。

比如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少数民族汉化的一个典型。“壮族的传统文化在流失,而这种文化流失现象只要稍微留意一下,相信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在衣、食、住、行、语言等方面出现了汉化现象。”[3]“阿昌族从明清以来就深受周围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和傣族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昌族正好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因此与周边的汉族和傣族之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婚姻关系的存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阿昌族容纳了汉、傣等民族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格局。”[4]

民族服饰则从另一个方面具体的表现出各个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经常会看到日常生活中的少数民族身着便于活动的汉化服饰,而佩戴本民族特色的饰品,这是不同文化的交叉在服装中的体现。比如“云南独龙族其传统服饰只有一条自织麻线条纹图案的长毯系扎在身上。”[3]而今天的独龙族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多穿汉族的服饰,而独龙族唯一的服饰,独龙毯已经成为了他们服装上的装饰,亦或是民族的标志。少数民族的服装正受到汉族服饰的冲击,服饰汉化的现象正日趋加速。

从以上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口较多的壮族还是人口较少的阿昌族都正处于汉化的现象,而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则受到了更多的汉化现象,综上所述,全国少数民族都存在汉化的现象。

(二)藏族被汉化的现象

藏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多数民族,加之其特殊的风俗、人文环境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地汉族人来到藏族居住区工作或经商。由于受到汉文化的渲染,很多藏族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无疑加快了藏族被汉化的脚步,势必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上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于生活环境、外来文化、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等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的影响,藏族汉化尤为突出,藏族传统习俗似乎已经在当地无法继续延续。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藏族与汉民族的通婚、藏族姓氏的汉化、藏族交流语言从藏语为主转变为汉语为主藏语为辅、婚丧嫁娶习俗的汉化、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特别值得一提是现在许多藏族把自己独特的藏历新年抛置脑后,陶醉在农历春节的贴对联、挂门神、吃饺子的欢庆气氛中。有些地区就从未有过藏历年!由于生活环境、外来文化、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等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的影响,藏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汉化趋势。

三、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弱化的表现

斯大林关于民族的界定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那么根据斯大林的定义汉化少数民族在其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出现了那些变化呢?

(一)语言方面的缺失与弱化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曾作为该民族主要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嘉绒藏族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双语民族,在其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道路中,形成一个突出特点,即经历以嘉绒藏语为主到藏含汉语言文字并用,再到以汉语汉文为主,最后由汉语汉文取代嘉绒语言的过程。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语言,中国的少数民族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比如彝族有彝语、壮族有壮语,而藏族也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前蔵语、后蔵语,安多语、嘉绒语等。并且各少数民族都以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运用作为对本民族身份认同的最重要的表现。理县传统上的藏民以嘉绒藏语为主要的交流语言。而现在理县许多年轻嘉绒藏族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不再恪守上一辈的包办婚姻和受制于宗教信仰,他(她)们开始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从而导致与汉族的结合越来越多。由于与汉族结婚后,为了避免在语言交流上出现的障碍,汉语就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流语言,从而丧失了学习和使用母语的环境,久而久之,乃至下一代,藏语在他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远,不懂母语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从小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汉语就势必代替了藏语。由于婚姻、环境、时代等方面的影响,理县汉化的藏族共有的语言基本上为汉民族语言。其中一部分汉化藏族在对藏语的运用掌握方面基本是处于语言缺失状态,对于这部分汉化藏族而言嘉绒藏语已经变得很陌生,汉民族语言则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其中另一部分被汉化的少数民族虽然对藏族语言有一定方面的掌握,但这方面都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诸如,碗、筷以及最基本的礼仪方面的知识的语言,而且对这类掌握了语言的用法但所说的语言语调基本上是不顺畅的,且语法基本是错误的。

(二)地缘方面的缺失与弱化

地缘是少数民族传统意义上身份认同意识的表现方式之一,传统上少数民族都是具有共同的聚集地,比如理县的甘堡藏寨,米亚罗的八角雕藏寨,以及夹壁乡的土司官寨,聚集地在一定方面也是身份的象征,而汉化少数民族对聚集地的意识却很模糊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汉化少数民族大多与这些藏族聚集地分割开了,汉化藏族在理县多居住于理县县城周边,以及在各乡镇的汉民族聚集地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汉化少数民族对地缘所代表的身份认同意义越来越淡薄。我们也发现许多在外求学和打工经商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经历。当在外地被人问自己来自何方才会想起自己来自一个藏族聚集的地方,才会 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一直在大城市中长大的汉化藏族对这种地缘所代表的身份认同意识有着缺失的表现,即使被问及父母的籍贯,或者直接说出藏族聚集地的名称时他们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

(三)经济生活方面的缺失与弱化

在传统上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比如藏区的“二牛抬杠”是四川藏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耕作方式,但于此同时宗教信仰对农业耕作影响较大,为农牧民的生产规定了种种的禁忌,如不准开种“神山”或放生地,不准开挖矿藏和伐木,不准除虫、打猎、捕鱼以免杀生。不准兴修水利、饮水灌天,以免淹死虫蚁。请喇嘛念经防御自然灾害和祈祷神灵保佑。传统意义上的藏族以牧业为主要经济生活方式,手工业不发达,多为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藏民的副业门路广,有挖药、狩猎、采金、烧炭、驮运等。挖药是农牧民的主要副业,也是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汉化少数民族在经济生活上与传统的藏区经济生活有许多缺失与弱化的表现。比如藏区传统的“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已经不在是汉化藏族的主要耕作方式,汉化藏族接受外来先进技术,其耕作方式加入了外来的先进技术。而宗教信仰对农业的影响,汉化藏族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之中。对汉化藏族而言所谓的“神山”已不存在于他们的思维之中,对于他们而言“生地”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就会开发。而今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理县许多地区开始种植蔬菜,而蔬菜的种植就不可避免除虫。由此在经济生活方面汉化藏族与传统的藏族而言出现了许多汉化的现象。

(四)宗教信仰方面的缺失与弱化

在我国,宗教与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特殊联系。宗教浸染着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语言、体育、绘画、医药、建筑、生活习俗等各领域。有的民族习俗与宗教交叉、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有的原始宗教与封建迷信活动混在一起,不易分清。[6]由于宗教对少数民族有较大影响,宗教渗透到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的影响远超过其它文化的影响,致使这些民族在心理素质、文化习俗等方面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理县地区的嘉绒藏族的具有有以下传统宗教习俗: 传统上的藏区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颈上系**做的“松旺”。对于一般的信徒而言其修行的方法有礼敬、供养和诵经,并逐渐成为藏族在日常生活中对佛、菩萨的信仰崇拜习俗。其中还包括献供、磕头、转经论、诵经、放风马、挂经幡,煨桑等宗教习俗。[7]而宗教对汉化藏族影响有减弱的趋势,无论是对他人宗教行为一般意义的认同上,还是自身的宗教态度和宗教行为倾向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许多汉化藏族人认为不但自己有钱后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捐给寺院,而且也不赞成把家中的钱捐给寺院。同时,他们对“为众生而祈祷”的磕头行为和转经轮行为不能理解,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对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转世的传统也表示了怀疑。[8]

(五)风俗习惯方面的缺失与弱化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比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羌族的“挂红”等等,在传统上藏族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理县地区的嘉绒藏族除了信仰藏传佛教之外,也存在民间原始崇拜与信仰,而对山神的崇拜是藏民原始崇拜的基础,甘孜州境内的康定县塔公区的“夏雪雅拉嘎波”(东方白牦牛神山),是全藏区与冈仁波齐峰齐名的四大神山之一。在小金和丹巴之间有一座闻名全藏的木尔多神山,“嘉尔木” 即此山之山神,是理县等地嘉绒藏族的神山。神山的崇拜要对神山进行祭祀和供奉,在神山上挂或散放“隆达”堆置“玛尼经堆”等。除了对神山进行崇拜外,还有对水的崇拜,其崇拜方式与对山的崇拜方式大概一致。藏区除了对自然界的崇拜外,还有祖先崇拜现象,崇拜祖先的灵魂以及对祖先的英雄崇拜。而理县汉化嘉绒藏族对与这一系列的崇拜表现的很冷淡,比如说对四大神山的名字,许多汉化藏族都不能说出其名字以及具体的地址,许多汉化藏族对于山神的崇拜所进行的祭祀和供奉已经不在举行,即使在神山上挂或散放“隆达”堆置“玛尼经堆”也只是居于形式。

传统上藏族父母都是请喇嘛或**为子女赐名,并且藏族是没有姓氏的,而在现在父母在给子女的藏族名字之前加上汉族姓氏,或者干脆起一个汉族名字。比如父亲的名字为“汪尔甲”,其女子的名字则为“汪雪莲”;父亲的名字为“斯玛郎”,其女子的名字则为“斯娜”或者“斯浩”。因而不能单纯的通过名字来辨别藏族身份。在婚丧嫁娶习俗也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如婚俗,模仿汉族简捷的婚庆仪式,丢弃了藏族传统的骑马嫁娶、唱哭嫁歌、坐“雍肿”、膜拜灶台等习俗,代替的是高档西装、婚纱、酒店司仪、洒礼花等等。再如丧事,虽然保留了一点藏族宗教习俗,但也依照汉族习俗穿孝服、守灵、做棺材、土葬,清明节时上坟烧纸、上香等等。由于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好多藏族年轻人已抛开了青稞糌粑、酥油茶、酸奶和牛羊肉的传统饮食习惯。品味着生猛海鲜,体会着西装、休闲服带来的时尚,享受着霓虹灯下卡拉OK、迪厅带来的刺激,享受着桑拿、按摩带来的惬意。

从藏民族的过节礼仪方面来讲,如转山会,黄龙寺庙会,牧民节,看花节等一系列藏民族特有的节日 [9],并且传统上的藏民族还有插屋顶旗的习俗,而被汉化的藏族对与这一系列应该是藏族所独有的节日抛置脑后,陶醉在农历春节的贴对联、挂门神、吃饺子的欢庆气氛中。有些地区就从未有过藏历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汉化藏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化,汉化藏族已经很难自觉的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那么汉化少数民族在什么情况下能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呢?

四、汉化少数民族现存的身份认同方式

(一)基于血缘与户籍方面的认同

血缘与户籍方面的认同是汉化少数民族现存的身份认同方式中不可改变的 方面。无论汉化少数民族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在其身上所流淌的藏族人的血液是不可改变的。在中国证明自己的身份就是户籍,户籍上的籍贯在任何时候都有意或无意的提醒我们的民族成份,以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联合于1990年5月10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为例,对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问题作了如下规定:(1)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2)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3)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不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可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4)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5)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6)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所以说无论汉化少数民族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在看见自己户籍的时候就能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无论汉化藏族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其血液和户籍的认同是不可改变的一个方面。

(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的认同

首先从就业机会而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各级行政首脑官员必须选自当地的自治民族,在公务员录取时优先招收当地自治民族。积极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在招工、征兵及招收其他各种工作人员时,在民族地区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或给予适当照顾。除《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干部配备的法律规定外,国家还制定了其他相关政策来拓宽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渠道,如1993年颁布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办事处,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或者单位,也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

其次从教育机会而言,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适当放宽少数民族入学年龄、免收杂费、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特殊措施,在民族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创办民族大学和民族学校,在普通高中等学校举办民族班,为少数民族学生专门举办预科班,设立寄宿制民族学校等,发展各类民族教育;在招生录取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适当照顾,主要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放宽录取标准条件;实行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等。

再次从婚姻与人口政策而言,国家在保证婚姻、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在民族地区有效推行的同时,还针对各民族特点制定和实施了一些特殊政策。在结婚年龄上,各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婚姻法》均制定了变通条例或补充规定,一般规定“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比《婚姻法》规定的年龄低 2周 岁。在计划生育上,虽然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也实行计划生育,但国家规定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可比汉族适当放宽。另外,我国根据各民族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具体要求和做法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总的原则是,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山区、林区、牧区有区别;城镇与农村有区别:边境地区与内地有区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传统的民族群体对于本民族的认同主要源自血缘与文化上的认同基础,而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成份”制度将民族认同同国家制度联系起来,使得民族作为一种社会身份被以法律、规章的形式确立、固定下来。这样,少数民族成员从出生申报户口、上学、就业到结婚等,不断在确认着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通过实施与“民族成份”制度相联系的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又同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这进一步体现了了汉化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选择。上述选择除受国家民族成份规定影响外,也同国家实行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相关。直至今日,作为个体而言,汉化少数民族是在需要填表登记时才知道自己的“民族成份”的。许多年轻的汉化嘉绒藏族是在上学报名时才知道自己是藏族。

五、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的弊端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化藏族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除了血缘与户籍不可改变的认同方式外,汉化藏族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优惠政策时才能意识。那么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会产生怎样的弊端呢?

首先,民族的优良传统丢失。少数民族具有许多的优良传统,比如说藏族就有称“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而汉化藏族基本已经失去了这种优良传统。传统上的藏族俗有豪爽,耿直等性格特征,而汉化藏族的这种性格基本是处于了弱化的状态。因而我们说少数民族的汉化有使民族优良传统丢失的趋势。

其次,民族多样性也降低了。按中国传统习俗一个家庭孩子的族别通常与其父亲相同,但在理县地区则有一个现象,即一个汉民族男子与少数民族女子结婚通常他们孩子的族别都是少数民族,然而孩子接受的基本上是汉民族文化,因而不能自觉的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但作为家长则认为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文化,能否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不重要,为了孩子能在以后的考试、招工、招干以及其他方面的到一定的优惠政策于是其户籍族别为少数民族。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近年来少数民族的人数逐年上升,但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数却不多,少数民族传统也丢失于此同时带了的是民族多样性的降低。

再次,少数民族文化将会慢慢消失,对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研究造成极大的损失。综上所述我们可看出少数民族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人逐渐趋于减弱的状态,汉化少数民族基于政策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且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弱化和缺失的表现。而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随着少数民族汉 化人数的增多,对民族文化的弱化和缺失的表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慢慢消失,对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研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六、对策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化少数民族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些方面的弱化和缺失的表现,提出以下对策:

(一)在语言方面,可以用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此外,还应该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语言进行保存。嘉绒藏语属于藏语中的土语,没有文字,其传承只能依靠口传,因而对于嘉绒藏语的保护对策具有特殊性,就需要依靠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语言进行保存。

(二)在地缘方面,建立专门藏寨,保护民族传统。建立专门的藏寨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于此同时通过藏寨的建立,开发藏寨旅游,由此来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

(三)在风俗习惯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后代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加强对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方面的学习与传承,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减少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音乐、民俗方面的损失。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音乐、民俗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此的保护减少损失,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学习,由此加强民族多样性。

结语

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并出现了弱化与缺失表现。由于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汉化少数民族已经很难自觉的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是在通过不能改变的血缘和户籍才能意识,特别是在基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才能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基于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身份意识却出现了较多的弊端,比如民族的优良传统丢失,民族多样性也降低了,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等。随着少数民族汉化趋势的加强,民族文化的弱化和缺失表现越来越严重,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采取有利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优良传统、少数民族多样性和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使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真正建立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之上。

注释

[1]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94. [2]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38. [3]平果梦子.壮族的严重“汉化”令人担忧[EB/OL].,2009-4-2.

[6] 杨岭多吉.四川藏学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37..[7] 徐君.四川藏族风情[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0:23-25.

[8] 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2003,4: 56—66. [9] 徐君.四川藏族风情[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0:23-25. 参考文献

[1]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余海波.纳西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J].2008. [3] 徐君.四川藏族风情[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0. [5]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2000,4.

[6] 菅志翔.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意识——以保安族为例[J].2008,1.

[7]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民[J].2008,4.

[8] 《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1996.[9]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节日娱乐[M].中国物资出版设,2008. [10] 九月,赵剑峰.民族身份对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EB/OL].http://www.cnki.net.

[11] 谷禾,谭庆莉.学校教育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2008.[4] 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2003,4.

致 谢

本论文是在蒋斌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蒋斌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蒋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蒋斌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蒋斌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法学院所有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

在四年的学习期间,得到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无法完成我的学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斯玛乃 2009年5月

第四篇:残疾人身份认同与无障碍人文环境

一、何谓是身份认同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身份认同?

我理解对残疾人的身份认同,首先承认残疾人是“人”里面的成员,而不是盯着人家的某种特点,某种缺陷自觉不自觉地把人家排斥于“人”外。

2001年,因父亲从北京移至天津住院治疗,我在天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茫然。在北京我与听人打交道习惯拿着笔和纸单刀直入地笔叙问题,甚至介入合作解决过程都不觉得怎么困难。不就是有听语障碍吗?不就是换个沟通方式解决问题吗?在当今的社会里谁不会写字?但在天津办事,每到不同的地方差不多总有同一声音:“你不会说话,我怎么跟你说啊?”“你们家就没有会说话的人来吗?”等等。当时,我吃惊和北京大不一样,你跟他讲“对聋人只能采用笔叙方式完成沟通与合作,理解合作的基础是沟通,不是沟通方式。”,他愣是没反应过来,好像跟聋人打交道是千难万难的一回事。在天津短短几个月,我突破了在北京自独立处世二十年来与人吵架的记录,硬软兼施,褒词贬义、蜜糖加棒子地为办事而缠人。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为排斥于“人”外的伤痛,深刻地体会到为了“人”所应有的权利“勇敢地向世俗偏见挑战”、“顽强地向命运抗争”的壮悲。我们的社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认同残疾人作为“人”的身份了吗?

美国等发达国家重视残疾人的便利措施,那里盲道、盲文标志、导盲犬、自动门(自动门就是一按按钮,门就缓缓地开了,也是电动门)、坡道、直升电梯、宽门、聋人电话、电影和录象带配字幕、火警报警闪灯、烟雾敏感器闪灯、字幕显示屏、手语翻译、助听犬、娃娃哭声机等等应有尽有,无条件地面对每一个残疾人开放,任何残疾人都能通过无障碍的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便利,而且改造无障碍的环境远不是我们的国力无法承受的问题。我们的社会既然可以为普通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为什么就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便利措施呢?残疾人在“人”里面吗?残疾人作为“人”的身份被认同了吗?

(二)什么是残疾人身份认同

除将残疾人作为“人”认同以外,残疾人对自己“残疾”身份的认同在经历一番阵痛后,开始到接受事实残疾,积极配备矫正辅助工具(轮椅、助听器、盲杖等)康复。表现残疾人在生理上认同残疾身份。

各类残疾人在康复及生活中共同的人生感受,相似的生存方式,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认同自己的同类,归属于同类群圈,形成自己同类群圈的文化特性。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积累许多生存经验,越过接受康复走向坦然面对。个中聋人由于交流需要繁生出手语,由依需手语,激活手语,创造手语,自然而然地追嗅自己的同类,在中国表现在聋人俱乐部,聋人学校,聋人集中的福利企业(大宝)、聋人集会角,凸现聋人文化资源。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自己的归宿感。表现在心理上对残疾身份的认同,对文化归属的认同。人是文化造就的动物。“聋人文化”的提出遍及世界各地,我不知道“聋人文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是聋人为在主流社会面前自我保护标榜出来的,还是自成体系提升出来的?但它被聋人群族所认同,所接受,并为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填充自成归属的产物,建构自成归属指向的文化。

聋人群体在参加社会劳动及生活中使手语的繁生与发展不断被积累,被建构,创造了许多独立于汉语以外的手语(即汉语无法直译),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手语语法体系。这种独有的文化与主流文化在发展中相融相异,遍及世界各国,成为国际社会聋人群体同有的景观。这是聋人文化身份的显著明证。

(三)残疾人的身份认同状况

80年代,原大连肢残青年吕世明(现任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向社会发出呼喊:“我们不是残废人,残废与我们无缘,强音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后来由于邓朴方主席直接纠正某中央领导称“残废人”说法,此后开始有了从“残废人”到“残疾人”的称谓转变。新世纪出版《构筑新文明》书中一章节论述新残疾人观,阐述残疾人事业从“收养救济”向“平等参与”转变,残疾人由过去“等救济、靠安排、要扶持”向“建设者、参与者、创造者”转变。2001年4月以聋星网为首的三大聋人论坛共同发起字幕工程,呼吁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2002年大面积在聋人论坛推出“聋人文化”、“双语双文化”一说,广大聋人呼吁残疾人组织在抓残疾人教育、就业、基层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同时,是否将无障碍思想介入其中,介入残疾人工作的各业务领域。2003年两会期间,聋人网友在网上提案,要求电视节目加字幕等信息交流无障碍,要求解决手语翻译服务一片空白,要求聋人教育无障碍等,聋人群体对建设无障碍人文环境的发出强烈的呼喊。

2004年春节前,中国残联给中央电视台写一封信,请求在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加字幕,以满足国内广大聋人观看晚会节日。且不说许多聋人在春节联欢晚会看到的是时有时无的字幕,平时的电视节目尤其是文化和新闻套餐经常因无字幕令国内上千万聋人坐立不安。

我注意到最近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大厅设字幕滚动屏幕、收费窗口设有报价显示屏。这种无障碍设施北京许多大大小小的医院还没有设置。

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励广大残疾人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前程奋发图强,优秀残疾人士“挑战偏见”、“抗争命运”的事迹确实感天动地,同时是不是也隐射出社会人文环境的“贫困”?残疾人表现出的自强精神不容置疑,且应该提倡,但对社会来说,是否应该反思呢?残疾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自强精神和社会人文环境。

二、何谓无障碍人文环境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人文环境? 我认为是社会文化长期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并由此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观念,大多数人共同的观念于无形中构成了一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解释:人类文化形成的社会环境;还有人解释:人类群居而产生的由各种行为习惯及思想繁生出的文化环境。

(二)什么是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无障碍的人文环境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没有人为障碍的社会文化环境,那种环境远离偏见,远离歧视,没有畸形病态的处世观念。视各类残疾人为“人”里成员,体现较高的“以人为本、扬长避短”的思想。挪威、美国等发达国家为各类残疾人提供诸如译码器、自动门等一切便利措施和诸如社会各领域立法等无障碍的人文环境。

(三)我们的障碍是什么?

同为公民,同样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我们的社会为所有的普通人提供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公共设施、公共文化、公共娱乐,时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那残疾人呢?盲人不敢上路、去商店,聋人不敢进影院、入剧场,肢残人不敢逛公园、走娱乐场。没有无障碍的环境呀,到处都是障碍,让你怎么去?具体障碍表现:

1、建筑物方面:路灯、红绿灯、马路边道、公厕、公共电话亭、商店、影院、剧场、公园、体育馆、娱乐场等都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存在或多或少的障碍,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喊了十几年,目前才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重要公共场所有所改善。

2、文化娱乐方面:电视、电影、广播等什么时候百分之百地显示文字,实现聋人享受文化生活的无障碍?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什么时候改造盲道,设立有声读物阅览室,实现盲人读书阅报的无障碍?肢残人出去看电影、观话剧、欣赏音乐、进图书馆、游文化场所,那里有轮椅进出、轮椅占位的无障碍设施吗?

3、人文方面:残疾人就学、就业、参与社会生活遇到很多人为的障碍。每年都有很多残疾考生因为残疾被拒绝于高校门外,每年都有很多残疾人大学毕业后因为残疾,就业无门。一些用人单位一直盯着人家的生理缺陷,想当然认为其残疾障碍不能胜任工作。有位优秀聋人气愤地说:“难道非得让我们的耳朵去思维,我们的嘴巴去工作不可吗?”丁启文先生说:人们以普通人的认知方式为坐标,否定残疾人独特的认知方式与行为方式、参与方式,看重残疾人操作的过程不同于常人,而忽视事情的目的与结果。

三、残疾人身份认同与无障碍人文环境相互依存

生活中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残疾人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自食其力,贡献社会。如果你认同残疾人是“人”里面的社会成员,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承认他们有着和常人的一切权利和义务,那么他们要求改造社会环境,改造人文环境,要求无障碍便利支持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他们解决的。

如果残疾人和普通人同往一条道上行走,那条道坎坷崎岖,前方有一块块大小山石,普通人凭着健全的身躯不费什么力气越过了,但坐轮椅、持双拐、拄盲杖的残疾人呢?遇到好心人扶他、背他过去了,但这是长久之计吗?如果没有遇到好心人,残疾人在那里的境况就可想而知了。有关部门需要做的是什么呢?鼓励自强精神,不错,但怎么鼓励?鼓励他们用轮椅越过大大小小的山石吗?提倡助残风尚,也不错,让普通人发扬雷锋精神帮残疾人一把,扶残疾人一下,拉残疾人一力,但如果号召大家动手,把一块块大小山石搬过去,对普通人来讲是举手之劳,如果花点钱,把那条道铺平,设个坡道、盲道,对社会来讲不会是很困难的一回事吧?考虑到聋人和盲人的困难,在那条道旁边设个文字提示牌和提示喇叭,是不是更好一些,更切实一些呢?搬走山石,铺平道路,设提示字牌和提示喇叭造福的是所有的人,这“人”里面包括残疾人。

残疾人组织应该是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场所,是与残疾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地方,但残疾人对残疾人组织的认同远不如对自身群圈、群族的认同来得强烈。去年十月聋人群体自发组织在南昌举办国内聋人旅游集会,今年四月又将自发在成都组织旅游集会,笔者作为被邀请之列,自然对这两次活动多了一些关注。南昌集会除了旅游以外,一些地方聋协新老骨干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几个问题,有点让我端端不安。

1、聋人手语的研究、推广、规范等一系列工作应该由聋人自己唱主角;

2、聋人教育狼狈,80%康复无效的聋童学前手语教育一片空白,而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为20%聋童进行大面积的听语康复,甚至投巨资建立听力语言康复学院,80%聋童呢?还有其他诸如:残联工作人员不会手语,不了解什么叫聋人文化,专门协会立法,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选举等等。这种不安定的因素使我关注残疾人组织的身份认同状况。身份认同是相互作用的,你认同别人的身份,也就会得到别人对你身份的认同。

世界是现实的:让一个强势文化的代表注意到你,比让10个甚至100个弱势文化的代表注意到你要有价值的多,让“第一世界”的代表关注你,比让100个甚至1000个“第三世界”的代表关注你要管用很多。残疾人要将自己的“商标”打入这个“超级市场”目前只能靠强势文化和“第一世界”的发掘、引进、宣传。我是一名在做弱势群体工作的主流文化圈子里工作了十四年的打字员,在聋人界我可算是个有一定威望的聋人,曾被称“无声世界的笔杆子、代言人”、“无声世界的研究学者”,但在强势文化圈子里,我属于“第三世界”而不属于“第一世界”,尽管我在主流文化的圈子里生存了那么长时间,对主流文化圈的了解和认同要比对弱势文化圈的了解和认同得多,有较强的与主流文化圈相处能力。事实是在公审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别人不把你当兄弟,称姐妹,你如何和他认兄弟,称姐妹?

帮助残疾人奔小康需要与社会无障碍环境相结合,残疾人不仅需要在经济上奔小康,更需要社会无障碍人文环境摆脱“贫困”,越过“温饱”,奔向“小康”,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处在怎么样的水平与残疾人个体自由发展息息相关。如果只注意残疾人在经济上奔小康,而忽视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奔小康,那么残疾人在个体自由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无障碍的通道,他们的发展必将受到极大的制约,必将为残疾人奔小康大打折扣。试想,没有无障碍的就业环境,残疾人的生存和就业都成问题,还谈什么带领残疾人奔小康?

话说回来,公审身份认同的标准不得不使我们残疾人清醒:我们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素质,关心自我发展,直面现实,敢于拼搏,因为无论外界怎样变化,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自己,让我们广大残疾人万众一心,在不断优化自己、强大自己的同时,做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推动社会环境的改造、为营造无障碍的人文环境做出我们的努力,向社会展示我们是顶天立地的“人”。

第五篇: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身份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对空虚的恐惧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著名现在派作家卡夫卡在《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卡夫卡)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这是一个人的恐惧。

无独有偶,魔幻派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描绘以孤独作为家徽的布恩迪亚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以致于其后加西亚在小说结尾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是一群人的恐惧。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本质上是空虚的,假使没有外界的激励,人便会失去其灵魂的重量。外在表现为对身份的焦虑,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欲壑难平的煎熬等等的恐惧。人相当于一个容器,自古以来人就深知这一点,因而开始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对身份的渴慕,对权力的崇拜,对知识(不是智慧)的渴求无疑不是人主观能动改造世界使之适应自己需要的结果。而改造本身也充满了这一种意味。改造是个缓慢的过程,几乎可以用进化来代替。但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人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同样我也不能同意卢梭的最原始的人是最富足的人的观点。但我以为,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在漫长时间的改造行为本身证实了人空虚的本质,也不断地用自己所谓的成就去填补灵魂的空虚这一可怕的事实。来满足自己对恐惧的满足。

就话语权而言,在这样一个被主流价值观左右的世界上,人对自己的认识前所未有的建立在世俗评价的基础上,被“大多数人的意见”所摆布,虽然而已有人指出这是愚蠢的另一种面目,即所谓的“大众愚蠢”。We have no right to speak for ourselves.就此看来,人在不断的欺骗自己,缘何?这是因为人空虚这一实质导致了人对自我的认识失去了本该首先拥有自我衡量的支点,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于是摆布就这样发生了。这显然是个不断重叠的过程,循环往复,流转不止。

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虽然焦虑,但最后成长为优美的天鹅,振翅高飞。

可是,童话毕竟是童话。现代城市生活的步调中,只有在好莱坞才意味着“不快乐是因为这还不是结局”,在电影院的屏幕上才能看见每只丑小鸭都变成白天鹅。媒体给人们创造了太多幻象,也让人有了更多幻想的欲望。

当我们本不是天鹅的时候,我们会幻想自己正在变成天鹅的路上。

我们竟舍得竞相出卖灵魂,出卖玉体,包括皮相、肢体、色相、或者干脆两样都拿来卖。但魔鬼不会像找浮士德一样再找上你的门,因为你已再没有东西可以卖。

我们总是追求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社会所告诉我们的),而把我们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一再延迟,好像我们总是有足够的时间来这样做„„

这是现代人不快乐的原因。事实上,生活只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我们的任何一个目标向我们提供的一劳永逸的保证,按照目标本身的意思,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对于灵魂空虚的恐惧还是没有得到相应的解答。还有一个,那便是网上讲的“今日穿着衣服的国王讲冷笑话”。在安徒生笔下,人们佯装赤身裸体的国王身着独一无二的华服丽裳。今天没有国王会一丝不挂地游街了,他们身着高端品牌服饰在众人的仰视与崇拜中讲着冷笑话,享受人们热烈回应的笑声。

崇高的地位可带来许多好处,表现在外的行为是奉承、欢笑(即使笑话很冷)以及殷勤和恭敬。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本书中最有创意的解读,就是将每个人对身份地位的焦虑理解诠释为之所以追求身份地位,就是希望从世人身上得到爱。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就算不能成为那个房间的主角,你也绝对不希望被完全的忽视、漠视。我们努力的动机和渴望是试图找回我们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宠爱。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努力争取的那些辉煌的成就,同儿时睁大无邪双眼,胖乎乎地坐在厨房地板上努力拼搭积木的行为并无二致。

这种社会氛围中,我们经常在没有搞清他人观点是否值得关注之前就去寻求他人的赞赏,但只要我们对某些人的思想稍加研究,就会发现它们根本不值得我尊敬。我们应该停止这一

自虐过程。从此我们可能会毫无恶意地蔑视一些人,就像他们蔑视我。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归处又是何方?这三个关于身份的问题问了千年,却始终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无形之中又加俱了我们的对其的恐惧。

然而恐惧并非一无是处。正如作者指出那样“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患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惟焦虑者方能成功,这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可见,如果没有我们对我们无法填补身份空虚的恐惧,我们这个世界将会更糟。

按照作者的解释,我们可以在哲学上上来解决。而考察哲学的词根,其本质内核便是爱与智慧。

人对爱的理解实难完整,因为人通常只注意其最关注的事物。

在歌德的少年维特心中,爱显然是指爱情。在法国绅士(他们谈吐优雅,空洞,做着猪的思考)的眼中爱可以是别人对其身份学识的尊重。大多数母亲可能做了一辈子好人,无私的爱着丈夫儿女却说不出一句大道理。由此可见,人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前提下渴望的爱是多种多样的。就一些观点认为,有些爱不求回报因为其爱的性质决定了爱的过程本身代表着一种认同,比如母爱。而有些需要回报的爱显然需要外在的激励。但这两种爱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得到一种认同。但我以为最本真的爱是对其爱这一行为本身的自我主观上的认同。爱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同样也是人的基础情感。但世俗的偏见让这样的爱暗淡了光彩退居于一块隐秘的地方。更多的是渴望得到回报的爱(这个不该用“爱”来定义)。这隐含了人对身份的焦虑,于是问题又回到最初的命题上---空虚的恐惧。也因此这样的爱大多消失于片刻,也流于狭隘。我们对这种爱的患得患失感进一步让我们的空虚被放大,填补它的唯一途径便是追求最本真的爱,对行为本身的认同总是比为寻求别人的认同来得可靠,也更无私更伟大。我们也要明确我们声称爱对方,是不是仅仅出于对爱的渴望,而不是爱。即我们在心理上仍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来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并害怕付出得不到回报的结果。扪心自问,认真体悟,勇于付出,在得不到别人的回应的时候莞尔一笑,不放弃,不强求,足够的宽容,博大的怜悯,感恩的心等等构成了爱的本质,虽然在爱的本质这一层定义上仰赖于人的普遍认识可能并不可靠,看也不能将之简单归于叔本华所谓的“生命意志“里。

如果说爱是一种解决的途径,那么智慧就是第二种。苏格拉底对于真理的孜孜追求已成为一种典范,他认为真理埋藏于交谈之中,推及四海皆准的原则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经得起推敲的。它通过智慧的推敲别人的话语尽而得到了真理。但其具有欺骗性,柏拉图的”对话录“也可能因为冗长的对话而偏离了真理的本质,而仅掠其表而未深及内。但这又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很难做到的。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一颗可以完全摆脱世俗的左右的内心。知其所求,然后孜孜不倦地去为之work hard。不困于内心的欲望,不惑于他人的意见,不蒙于时代的“欺骗”,进而实现对自己,对爱,对智慧本真的认同,战胜与生俱来对灵魂空虚的恐惧。那么我们还会当我们再次面对对手的漠视和挚友的成功之时,我们的反应就仅仅感到痛苦和内疚了吗?

下载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身份认同的焦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表姐妹》中的身份认同过程分析

    摘要 乔伊斯·卡洛斯·欧茨是美国当代杰出女作家之一,一直致力于发掘女性内心世界,唤醒女性独立意识,体现女性的困惑和迷惘。近年来,她的创作方向转向发掘犹太族裔在犹太大屠杀......

    科幻电影中的身份认同——《黑客帝国》和《人工智能》

    科幻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对《黑客帝国》和《人工智能》的分析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学号:姓名:陈秋霖浅析科幻电影中的身......

    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大全)

    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师范) 学号:114130230 姓名:杨易 摘 要:跨境民族,其成员有着本民族的民族身份和本国国民的公......

    浅谈信息化时代教师身份的认同(共5篇)

    浅谈信息化时代教师身份的认同 (2011-08-18 15:22:53) 转载▼ 标签: 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 教师身份认同 摘 要:信息化时代,新的知识来源与教育手段及教育对象的特点要求教师对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兹证明 同志,性别,在我单位任 职务,系我单位法定代表人。 单位地址:电 话单位全称: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二 法人授权委托书 本授权书声明: (投标人名称) (法......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 阿迪力•买买提 2012-4-9 13:35:49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5期 内容摘要:在全球化......

    《师范生身份认同发展的个案研究》开题报告修改稿3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发展的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师范生的教师身份认同是影响他们学习以及今后教职生涯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师范生认同自己的教师教育......

    组织认同

    西方组织认同感研究综述及组织认同感对现代企业员工绩效的影响分析 一、组织认同感的基本理解及对组织的功能作用 (一) 组织认同感的基本理解 由于组织认同涉及到组织内外,......